倍可親

12
返回列表 發新帖
樓主: cenote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中華文化復興 兩岸搶正統

[複製鏈接]

23

主題

1041

帖子

1799

積分

四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799
21
shicai 發表於 2011-2-1 06:10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shicai 於 2011-2-1 06:26 編輯

回復 新鮮人 20樓 的帖子

一提到繁體就扯到甲骨文﹐這是極端的﹐態度是不客觀的。繁體在中國持續用了一千多年了﹐歷史上有多少用繁體的人都不知道有甲骨文的存在﹐繁體字可以說與甲骨文相差很遠。繁體積了中國文化的大部分寶藏﹐我們需要用繁體保存下去。

你不能說繁體是糟粕﹐也不能說復古就是不對﹐唐朝的「古文運動」就是復古。其實復繁不算復古﹐因為在港澳臺以及海外還在用著﹐只是簡體走得太遠﹐其造成的混亂恰恰令其成為糟粕。
自由星火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2

主題

933

帖子

1173

積分

一星貝殼精英

新新移民(六級)

Rank: 4

積分
1173
22
laiting275 發表於 2011-2-1 12:14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laiting275 於 2011-2-1 12:16 編輯
shicai 發表於 2011-2-1 06:10
回復 新鮮人 20樓 的帖子

一提到繁體就扯到甲骨文﹐這是極端的﹐態度是不客觀的。繁體在中國持續用了一千 ...


說那些話的人,是極端不負責任; 是極端的不容許別人的異議;

同時也顯出他們並不真正了解漢字發展階段。

漢字從現世到現代,大致上分為兩個階段,是不穩定期和穩定期。

不穩定期: 原結漢字>甲骨文>大篆>小篆,而文字的記錄載體是甲

骨、青銅、竹簡。

穩定期: 隸書>楷體,楷體的發展成為系列性,瘦金體(宋體)、仿

宋體、明細體、黑體。而文字的記錄載體是以紙為主,當中有手抄、

有印刷、及現在的數碼列印。

只要留心一下,字體的改變,主要是受到文字記錄載體有直接關係,

這就是說,與科技發展有莫大的聯繫。

從年份上看,穩定期是由漢晉時代形成,算一算,足二千多年了,

漢字是現今世上最長久穩定的文字,簡化字打破了漢字的穩定,

成為兩系列性,怎樣說,實質上是破壞了穩定。

亦有人說,簡化字古而有之,他們把不穩定的早期漢字視之為簡化字,

實際上已是一大倒退了,怎樣說,還是退步了。
文字載體是人,大腦儲存的文字資料,才是文字運用的本錢。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2
返回列表 發新帖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9 01:58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