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樓主: 小康人家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漢字簡化史

[複製鏈接]

32

主題

933

帖子

1173

積分

一星貝殼精英

新新移民(六級)

Rank: 4

積分
1173
21
laiting275 發表於 2010-12-6 19:10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小康人家 1樓 的帖子

從現代電腦時代看過去,整個簡化漢字史,是自卑感歷史!

「改變文字迎合科技、機械」,就是簡化漢字的消極史!

台灣百姓,成功電腦中文化,「改進科技以適合漢字」,是台灣人積極史!
文字載體是人,大腦儲存的文字資料,才是文字運用的本錢。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990

主題

1萬

帖子

7416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7416
22
掏光養賄 發表於 2010-12-8 04:27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小康人家 1樓 的帖子

支持漢字簡化!!!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

主題

161

帖子

49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Rank: 2

積分
49
23
BananaEggs 發表於 2010-12-8 06:26 | 只看該作者
如果你想消除某人種,必須先醜化他們的傳統

像上個世紀, 希特勒在德國對猶太人做的人種滅絕,

中國大陸使用了簡體字,由定義, 人類僅存的古文化, 在中國大陸已不再存在。

這文化連鎖鏈在中國大陸了已經被打破。像古埃及和羅馬,中國大陸失去了原有的文化遺產-文字文化

文化連鎖鏈只存在於香港,澳門和台灣 -中國大陸居然敢自稱為中國傳統的繼承者,一個笑話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3

主題

1041

帖子

1799

積分

四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799
24
shicai 發表於 2010-12-8 17:18 | 只看該作者
掏光養賄 發表於 2010-12-8 04:27
回復 小康人家 1樓 的帖子

支持漢字簡化!!!

支持簡體就是支持了其非傳統性﹐非邏輯性(亦即非科學性)﹐就是支持了中文字的
混亂﹐支持了錯誤﹐其結果造成了下一代要學兩種字體的不必要負擔﹐是對下一代
不負責任的表現。
自由星火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2

主題

933

帖子

1173

積分

一星貝殼精英

新新移民(六級)

Rank: 4

積分
1173
25
laiting275 發表於 2010-12-8 17:57 | 只看該作者
有冇此理並不是鬥大聲的!

從來沒有人說漢字不能再發再,我們只能知過去和現狂之事,將來還是未知數!

而且漢字是不停地發展中、自我完善中。

問題是,簡化字並不代表自然發展,是人為地強行改變,不管如何的包裝,

依然是掩飾不了破壞的程度。「一國兩字」,怎樣美名,始終已造成中華民

分裂出兩個不同體系,這是事實,就可以反駁周有光所說的「進步」了,是

退回秦之前各國各字的現實了。

我們仔細地看看甲骨文、大篆、小篆、隸書、楷體系列的筆劃結構規律,就很

容易看到,是與文房用具有很大的關係,是科技的進步,促進漢字筆劃的改變,

也可以看到楷體系列為何能穩定二千多年,完全已適用現代,亦可適用於將來

的發展。

意氣之爭,是大陸一些人的強項,還是看看歷史的驗證,這是真理、真相!
文字載體是人,大腦儲存的文字資料,才是文字運用的本錢。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8181

主題

1萬

帖子

2萬

積分

貝殼光明大使

Rank: 6Rank: 6

積分
26631
26
 樓主| 小康人家 發表於 2010-12-10 07:00 | 只看該作者
漢字共有90000多個。常用字有7000個左右,而簡體字又僅有2236個字而已。所以即使現在大陸出版的書籍中也有大量的繁體字。而且解放前的書籍在圖書館里比解放后的書多得多,所以中國念過大學的文化人。沒有一個不能讀懂繁體字的書籍及論文。台灣的標準行書中也有500多個字和大陸的簡體字一模一樣。其它也是大同小異。所以請不要閉著眼睛說瞎話。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萬

主題

3萬

帖子

6萬

積分

貝殼光輝歲月

倍可親決策會員(19級)

Rank: 6Rank: 6

積分
60345
27
新鮮人 發表於 2010-12-10 07:07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新鮮人 於 2010-12-10 07:08 編輯

回復 小康人家 26樓 的帖子

閉著眼睛說瞎話是最容易的。不過還是多知道一些漢文化的進化史比較好。簡體字不僅大陸在用,台灣也在用。這是事實。電腦的出現既是好事,也使很多人忘記了如何書寫漢字。如不會書寫,只會以電腦來打出,豈非笑話?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海納百川,  有容乃大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

主題

161

帖子

49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Rank: 2

積分
49
28
BananaEggs 發表於 2010-12-10 11:52 | 只看該作者
小康人家 發表於 2010-12-10 07:00
漢字共有90000多個。常用字有7000個左右,而簡體字又僅有2236個字而已。所以即使現在大陸出版的書籍中也有大 ...

主要的問題是桌上和桌下

雙方都同意, 傳統字和簡體字, 這兩個字元都有其根源,

問題就是把哪一個放在桌面上, 哪一個置於桌面下,人們有相反的看法。

當然,另一個問題是,有部分大陸簡體字, 不是"傳統性"簡體字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2

主題

933

帖子

1173

積分

一星貝殼精英

新新移民(六級)

Rank: 4

積分
1173
29
laiting275 發表於 2010-12-10 16:56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laiting275 於 2010-12-11 00:18 編輯

問題不是在檯面檯底上,而是中華民族的文化是否要繼續承傳下去,

還是像埃及那樣,把歷史文化分成兩截,甚至將來分成多截。

今天大陸簡化了2235個漢字,是否是完美?沒有人敢說,也沒有人說過。

你們開了先河,後人跟著說,不同意! 我也要改革,漢字永無寧日,承傳也斷絕了。

不是危言聳聽,只要大家留意語言文字的討論區,改漢字的方案五花八門,熱鬧非常。

我不斷地說,文字的載體是人,而不是白紙黑字的形式。

人是社會的重要部分,文字的怎何改變,何能會引起大波。

要大陸廢除簡化字,社會根本無法承擔; 同樣,台港澳亦不能承擔。

從四十四字規範事件,而引起的社會反應,足以說明這點。

早知今日,何必當初! 事態已難以回頭,這是中華民族的慘痛教訓!

現在還爭議文字的表面結構,是極不負責任的。

人要識字,並不在乎文字的繁簡,而是在教育的投入,教育產業化,

是把國民教育的責任由政府推到民間社會,只會產生更多的文盲。

安子介早看到這點,他在政協大會上提出「識繁用簡」,只是大陸的

官僚沒有遠見而不上題議。

馬英九從堅持繁體字是「正字」,到今天,改變了了,也是提出「識繁用簡」。

安、馬兩人並不是認為簡化字是好的,也不是甚麼的讓步,是實實在在地社

會現實中的折衷方法,除此之外,還有他法嗎?

大陸的文化官僚,就是缺少了這樣的胸懷,不檢討、盲目堅持,並不是科學

的態度,不是造福民族,實際上是破壞,從四十四字事件中,可以清楚地看到了!

文字載體是人,大腦儲存的文字資料,才是文字運用的本錢。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8181

主題

1萬

帖子

2萬

積分

貝殼光明大使

Rank: 6Rank: 6

積分
26631
30
 樓主| 小康人家 發表於 2010-12-10 22:46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shicai 24樓 的帖子

1980年,台灣教育部頌布《標準行書範本》,收4010字。其中有600多個簡化字。由於簡化字多數是古代流傳下來的,所以,兩岸的簡化字大都相同或相近。這個範本的推行使台灣知識階層都認識了簡化字。

這可是中華民國教育部頌布的正式文件。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

主題

161

帖子

49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Rank: 2

積分
49
31
BananaEggs 發表於 2010-12-11 05:06 | 只看該作者
"問題不是在檯面檯底上,而是中華民族的文化是否要繼續承傳下去,

還是像埃及那樣,把歷史文化分成兩截,甚至將來分成多截。......"

說的不錯,人類唯一倖存的古文化, 在中國大陸早已被終止。

誰在能夠,願意並準備解決這個文化爛攤子?

*********************************

中國大陸的文革, 對台灣影響也很大。

文革時, 大陸的學校關閉,中國的傳統被醜化和破壞, 此外, 漢字被簡化,.......
因為這, 國民黨對台灣所有學校的每一個學生, 施加額外的傳統古文教育,在高中, 論語,孟子(全版,不是摘錄),甚至在大學, 史記,左傳(所有的台大學生, 無論主科),

每週訓話, 台灣中小學生被告知, 他們是中國祖先五千年傳統文化, 未來的唯一承擔者,台灣的學生學業壓力,.原來就已夠重了, 這種洗腦把學生的心理壓力, 變成負擔更沉重。

教育是百年的任務,教育家播下的種子,許多年以後, 植物將開花結果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8181

主題

1萬

帖子

2萬

積分

貝殼光明大使

Rank: 6Rank: 6

積分
26631
32
 樓主| 小康人家 發表於 2010-12-11 11:52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小康人家 於 2010-12-11 11:53 編輯

大陸的知識分子全認識繁體字,我剛發了以個繁體字的帖子。在了解漢字組構規律 提高識字教學水平你的帖子之後,你應該知道這是台灣人寫的文章。沒有一個字我不認識。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8181

主題

1萬

帖子

2萬

積分

貝殼光明大使

Rank: 6Rank: 6

積分
26631
33
 樓主| 小康人家 發表於 2010-12-11 12:09 | 只看該作者
至於說好看,懷素的草書有幾個是繁體字? 不好看嗎?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

主題

161

帖子

49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Rank: 2

積分
49
34
BananaEggs 發表於 2010-12-12 02:33 | 只看該作者
很久以前,有一個強大和富裕的世家,

但它生了一個敗家子,

敗家子賣掉了所有的值錢古董,鬼混, 享受,

家庭財富最終消失了,他窮了,

曾經是宏偉的房子變得破敗,屋頂不見了,窗戶和門失蹤了,但他沒有錢去修復。

他隨身攜帶房子的老照片,照片中的房子像一座宮殿,

他在街上遇見人, 就從他的口袋裡拿出照片,說, 當我還年輕, 我就住在這裡面, ..... 。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8181

主題

1萬

帖子

2萬

積分

貝殼光明大使

Rank: 6Rank: 6

積分
26631
35
 樓主| 小康人家 發表於 2010-12-12 05:58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小康人家 於 2010-12-12 06:31 編輯

  書寫求簡易,認字避繁難,這是人之常情,也是普遍要求。

  孫中山先生也偶用簡體字題詞,如:「繼往開來」的「繼」、「靜敬澹一」的「靜」、給「叔痴先生」中「海闊天空」的「闊」字、給坎城分部的「協力圖強」和給古巴同志的「同心協力」的「協」字。有誰因此而責備他破壞中華文化?

  1956年,第一批簡體字才正式公布。一見這些簡化字,真如魚得水,因為所有這些字,早已看慣、寫慣、學會。許多人深感,政權變異,簡體字卻大體一脈相承。

  如果簡體字是革新漢字的貢獻,那麼人們是不是應該首先感激當年「國民政府」教育有方?如果簡體字是製造文盲的罪過,那麼是不是首先要埋怨當年「國民政府」誤人子弟?

  80年代來美后,在《僑報》使用簡體字前,所有經夫人整理抄正投寄報刊的稿件,一個簡體字不用,主要是怕給編輯造成麻煩。給台灣、香港和美國編輯和文友寫信,也不用簡體字。

  但接到台灣和海外文化人的信,反而常有簡體字。從台灣來美多年、住在加州的老詩人紀弦的信中也有一些簡體字。幾年前,筆者蒙贈《紀弦自選集》,扉頁手書「當」、「與」、「眾」、「種」、「萬」都與大陸現行簡化字一樣。

  近年讀台灣一些語言文字學者的文章,不少人希望擺脫「政治化」。

  1985年3月,台灣一家晚報就發表專論,認為大陸簡化字,「簡」得合理,「簡」得妙,「大膽地使用筆畫很少的同音字,卻又無礙字義,兼取簡繁體的優點」。前幾年,來自台灣的文席謀先生也有類似見解。

  偶閱薛毓麟先生《再談辭典的索引》,有的論述頗有見地。從文中看來,他稱讚浦家麟先生為「中華民國文化事業的尖兵」,推測他從事的大概是新聞工作。他發表《漢語拼音應在辭典索引試行》,浦家麟先生約他見面,原來他們兩位「英雄之見相同」。而六年前,浦氏在其《遠東漢英大辭典》中,已把漢語拼音列為五種索引之一。

  文中有一段話,值得一讀:

  「對中國文字上的兩大爭執——簡體字和國語羅馬拼音,有很深切感觸,認為這兩項爭論是不必要的。反對把簡體字取代正體字的立場者不孤立,但自然演化出來的簡體字已被廣泛應用,新創而合理的簡體字國人也有認同的必要。」
  這至少證明,並非只有「中共教育出來的精英」贊成簡化字。筆者相信,如果沒有人為「政治化」作祟,許多在台灣的人士,也會自由表達對簡體字的見解。

  漢字繁簡「政治化」,其實是受國共兩黨政爭波及。首先頒令推行簡體字的「國府」,極力隱瞞歷史真相。

  「五四」以後,提倡簡化字的人,可以說不分政治立場的都有。而首先為之頒令的,正是當時的國民政府。小學時那位教師提到而我們一直不知道的政府法令,幾年前已經被研究者發掘出來,曝光在人們面前。

  1935年8月21日,由當時國民政府教育部頒11400號令,公布《第一批簡體字表》,列出324字。其中大半與大陸現行簡體字相同,如:壓、價、過、禮、辭、體、爾、彌、擬、礙、獨、滬、燭、譽、趕、橋、變、戀、堅、亂……

  當年10月,國民政府由主席、行政院長、教育部長聯署,頒布第744號訓令,其後行政院頒發第5378號訓令,教育部也頒發第14397號訓令,推行《第一批簡體字表》。據說第二年停執行此令,是否確實待考。即使真的停止,也說明三點:

  一、首先以正式訓令推行簡體字的是當時執掌中國政權的國民政府;

  二、其所以立法頒法推行簡體字,正因為無論文化人還是廣大民眾,已經形成書寫、認識簡體字的大氣候、大潮流。這與政治傾向、立場無關。

  三、經過頒令后,簡體字更為得勢,繼續流行不已。

  1949年,「國府」退到台灣后,卻諱言上述訓令。這是故意遺漏,實際上就是隱瞞和隱諱。

  更有甚者,把簡體字視為「匪字」,禁絕簡體字書籍。如有提倡簡化字,就是「與匪呼應」甚至是「通匪」。如果簡體字是「匪字」,那麼1935年頒令推行簡體字,豈不是「匪行」?

  其實,到了台灣,「國府」也曾研究推行簡體字。1953年9月,「國府」考試院副院長羅家倫發表講話說:「欲保存中國文字,則必須簡化,使廣大民眾易於學習」。1954年3月,他又在《中央日報》發表長文《簡體字之提倡為必要》,後來印成《簡體字運動》單本。1969年6月,何應欽在國民黨中央十次全會上提出《整理簡筆字案》;蔣介石指示:「本案至為重要」、「有關單位約集專家學者,組成專案小組,運用科學方法,審慎詳加研究。」

  1979年3月「教育部」公布《常用國字標準字體表》和《標準行書範本》時,儘管迴避「簡體字」提法,但也選用了乃、才、吃、灶、床等大量簡體字。

  1980年「中華文化復興運動推行委員會」發行《標準行書範本》,在4010個常用字中,有563個與大陸簡化字完全相同或基本相同,131個相似。

  可以設想,即使沒有大陸推行簡化字,退據台灣的「國府」,或遲或早,也會重提民國24年的頒令,或重新研究簡體字問題。正因為大陸先行一步,於是「你提倡的,我必反對」。這明顯是政治之爭而非文化問題。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2

主題

933

帖子

1173

積分

一星貝殼精英

新新移民(六級)

Rank: 4

積分
1173
36
laiting275 發表於 2010-12-13 17:50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laiting275 於 2010-12-13 17:52 編輯
小康人家 發表於 2010-12-11 12:09
至於說好看,懷素的草書有幾個是繁體字? 不好看嗎?


懷素的年代,並沒有簡化字,懷素也沒有簡化字的概念,

懷素所寫的草書,是繁體字的草書藝術書法,草書有一定的

規律,同時也沒有恆態,在一幅的草書中,疊字是不會寫兩個

字的,只會運寫兩點代替第二個字; 如果某個字在不同的位置出現,

那麼這個字會有不同形態的寫法,這樣充分地表現出書者的藝術技巧。

人會有寫錯字的,書法中也不會例外,切記不要把塗改,而是在字的

右方寫回正確的字,《蘭亭序》本來是王羲之的草稿,但是重新寫後

總寫不回草稿的流暢神緒,只好把草稿作為正本。

王羲之的羲字,就有三十六種不同形態的寫法,這是名家與普通書法

家的分別。

簡化字與懷素的某些字相同,但並不是就是簡化字,年代不同,出現

的概念也不同,你強說,是! 充分反映出你的唯心與主觀!
文字載體是人,大腦儲存的文字資料,才是文字運用的本錢。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6224

主題

1萬

帖子

3萬

積分

貝殼精神領袖

Rank: 6Rank: 6

積分
30731
37
瘋瘋顛顛 發表於 2010-12-14 00:01 | 只看該作者
是的,那時不叫簡體字,但事實上是簡體字。要看實質,不要看當時有沒有這樣的稱呼。
世人皆醉我獨醒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2

主題

933

帖子

1173

積分

一星貝殼精英

新新移民(六級)

Rank: 4

積分
1173
38
laiting275 發表於 2010-12-14 18:22 | 只看該作者
感觀、主觀與客觀

感觀,可以「感通」,很多時候感觀是不依賴語言文字作為溝通工具,

盡在不言中,唯心可以通!

行、草,就是感觀下書寫,並不要根據字的本來筆劃結構為準確而書寫,

亦可以說以形而代之,原理是與抽象畫,書者靠感觀,看者依感觀。

感觀是來自識和經驗,同時也帶有強烈的主觀因素,故此不是所有的

草書字都可以感觀辨認的,亦會有辨認不了的現象。

主觀與感觀,並不是可以就是客觀事實,過於依賴主觀與感觀,很容易

自我蒙蔽反而看不到客觀事實的真相。

漢字自古以來都有俗字存在,同時在正式場合,俗字並不能代替正字,

這是雅俗的共存與場合使用的規範性,是漢字自我規範的現象。

如果不看客觀事實而把俗字與行草寫法,硬套上是簡化字,

是唯心的、主觀的。
文字載體是人,大腦儲存的文字資料,才是文字運用的本錢。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8181

主題

1萬

帖子

2萬

積分

貝殼光明大使

Rank: 6Rank: 6

積分
26631
39
 樓主| 小康人家 發表於 2010-12-15 02:27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小康人家 於 2010-12-15 02:29 編輯

中國自古以來一直是帝制。歐洲日本很多國家都保留著皇帝,按你的說法。中國應該是個帝制國家才是正統。才不失中國的傳統。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

主題

161

帖子

49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Rank: 2

積分
49
40
BananaEggs 發表於 2010-12-15 06:24 | 只看該作者
與政治系統沒什麼關係
文字工具演變是從鑿子,毛筆, 墨水筆, 然後鍵盤.....
五千年來, 完全同樣的字元,誰能想像? 這是在人類歷史最驚人的事。
簡化字中斷這個五千年的鏈子,這不僅對中國祖先是一種恥辱,而且是對全人類的文化遺產不負責任.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8 09:06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