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樓主: Blue Ivy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喜歡攝影的進來

[複製鏈接]

66

主題

1052

帖子

459

積分

貝殼網友三級

Rank: 3Rank: 3

積分
459
21
peterD200 發表於 2008-7-20 22:33 | 只看該作者
Blue Ivy: 小白, 小小白, 愛死小白, 愛死小小白 那一個最合適呢?
當然是小白愛死嘍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661

主題

2萬

帖子

1萬

積分

版主

倍可親無極天淵(廿十萬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15732
22
 樓主| Blue Ivy 發表於 2008-7-25 15:44 | 只看該作者
peterD200: 當然是小白愛死嘍
這裡有一個二手的小白愛死, 2090刀, 要不要買呢?  怎麼看二手貨的成色呢? 只看到外邊有點漆磨損, 使用過多少次怎麼/哪裡可以看出來呀>?
試了一下, 聚焦很安靜,感覺比較清晰,別的就不知道該注意什麼了.
謝謝PETER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66

主題

1052

帖子

459

積分

貝殼網友三級

Rank: 3Rank: 3

積分
459
23
peterD200 發表於 2008-7-25 21:00 | 只看該作者
Blue Ivy: 這裡有一個二手的小白愛死, 2090刀, 要不要買呢?  怎麼看二手貨的成色呢? 只看到外邊有點漆磨損, 使用過多少次怎麼/哪裡可以看出來呀>?
好象很貴啊,新的才1700刀(美刀).2手的應該更便宜才是.我感覺2手品相好的心理價位在1500刀-1600刀.品相一般的在1400-1500刀.另外鏡頭是看不出來使用次數的.需要注意的是內組鏡片里有沒有進灰,鏡片的鍍膜有無損壞.對焦環和焦距環轉動時,阻尼感是否合適.鏡桶有無變形(有無摔過的痕迹).如果可能連在你的機器上測試下焦點是否偏移.
呵呵,我能想到的就這麼多拉~~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661

主題

2萬

帖子

1萬

積分

版主

倍可親無極天淵(廿十萬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15732
24
 樓主| Blue Ivy 發表於 2008-7-28 05:52 | 只看該作者
peterD200: 好象很貴啊,新的才1700刀(美刀).2手的應該更便宜才是.我感覺2手品相好的心理價位在1500刀-1600刀.品相一般的在1400-1500刀.另外鏡頭是看不出來使用次數的.需要注意的是內組鏡片里有沒有進灰,鏡片的鍍膜有無損壞.對焦環和焦距環轉動時,阻尼感是否合適.鏡桶有無變形(有無摔過的痕迹).如果可能連在你的機器上測試下焦點是否偏移.
我們這裡新的要3000多刀,從美國店裡郵購可以退美國稅,但要交這裡的進口稅,很多人說買一萬刀的東西才值得。除非私人郵寄。
進灰要拍了照片才可以看到吧?
我是給裝在機子上試了,感覺對焦環和焦距環轉動時還很平滑,估計是沒有摔過吧。
怎麼可以知道焦點是否偏移呢?
一點經驗都沒有。
謝謝指導!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66

主題

1052

帖子

459

積分

貝殼網友三級

Rank: 3Rank: 3

積分
459
25
peterD200 發表於 2008-7-28 23:52 | 只看該作者
沒用過CANON的鏡頭,NIKON的鏡頭尾部有個撥桿,撥動撥桿讓鏡頭調到最大光圈F2.8,從后組對著燈光看內部有無灰塵~~
用"測焦尺"測量
1 下載:http://farm4.static.flickr.com/3075/2710049575_94e1e5bcaf_o.jpg
2 使用:http://blog.istyle.idv.tw/focus_test/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661

主題

2萬

帖子

1萬

積分

版主

倍可親無極天淵(廿十萬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15732
26
 樓主| Blue Ivy 發表於 2008-7-29 02:50 | 只看該作者
怎麼複雜呀,店裡不知道讓不讓測試。

我今天又去看了一下,新的愛死小白是3888瑞士法朗=3763 USD,這箇舊的便宜將近一半,看上去基本和新的一樣,我開始以為是新的呢,那天叫他們拿給我看他們說了我才知道是舊的。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661

主題

2萬

帖子

1萬

積分

版主

倍可親無極天淵(廿十萬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15732
27
 樓主| Blue Ivy 發表於 2008-7-29 02:52 | 只看該作者
我得先熟悉一下這個焦點測試過程和結果再去店裡看。

謝謝peter。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66

主題

1052

帖子

459

積分

貝殼網友三級

Rank: 3Rank: 3

積分
459
28
peterD200 發表於 2008-7-29 05:31 | 只看該作者
Blue Ivy: 怎麼複雜呀,店裡不知道讓不讓測試。      我今天又去看了一下,新的愛死小白是3888瑞士法朗=3763 USD,這箇舊的便宜將近一半,看上去基本和新的一樣,我開始
這麼貴啊,乾脆我給你帶只新的過去得了,順便還能補貼我去瑞士的機票~~哈哈.....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617

主題

1萬

帖子

5939

積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5939
29
媽媽咪 發表於 2008-7-29 14:40 | 只看該作者
順便問一聲, 如何自己清洗相機的感光板啊?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661

主題

2萬

帖子

1萬

積分

版主

倍可親無極天淵(廿十萬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15732
30
 樓主| Blue Ivy 發表於 2008-7-29 19:09 | 只看該作者
peterD200: 這麼貴啊,乾脆我給你帶只新的過去得了,順便還能補貼我去瑞士的機票~~哈哈.....
那你要帶就多到幾隻了, 肯定能把機票都免了. 合適呀.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661

主題

2萬

帖子

1萬

積分

版主

倍可親無極天淵(廿十萬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15732
31
 樓主| Blue Ivy 發表於 2008-7-29 19:15 | 只看該作者
媽媽咪: 順便問一聲, 如何自己清洗相機的感光板啊?
自己動手清洗單反數碼相機,詳細過程 ZT


1、準備清潔器材:空氣噴灌、吹球、無塵紙、無塵棒、無水酒精。

2、打開機身前蓋子,把反光鏡輕輕的拉起(可以看到下面的快門簾幕),拿出吹球和空氣噴灌,對這個區域吹一吹。具體做法是:將空氣罐插入吹球後方,以空氣灌的空氣吹入,由於空氣罐的氣壓較強,所以可以吹走一些頑強的塵點。至於為什麼要經過吹球,是因為空氣罐的溫度很低,直吹有可能會瞬間損及內部機件和IC,而且會產生水氣,所以讓它經過吹球,藉由吹球內部的緩衝,加熱空氣罐的氣體,使其接近常溫,才不會有損愛機。反光鏡區清潔完成後,接下來就是核心區域的清潔,從選單中叫出清潔模式 (注意 不可以使用B快門 這是不一樣的東西)。執行清潔模式時,請注意你的電池電量是否足夠,如果中途沒電導致反光鏡組落下,那愛機大概得去日本躺個一個月了,執行清潔模式后,核心感光組件就露出來了。這時候還是把剛剛那一招拿出來用,吹一吹。ok了之後,就把無塵棒和清潔液拿出來,準備上工了,首先拿起無塵棒,記得,手不要去摸到。 滴幾滴無水酒精(注意,不要滴一堆,一點點微濕就可以,多了反而會在擦拭時留下痕迹),把滴好清潔液的無塵棒,從最左邊(或是最右邊)往另外一邊擦去,不用太輕,使點力氣擦下去,cmos前面那片低通濾鏡很硬。棒子頂到另外一邊后,不要拿起來,也不要換面,由原處往回擦。來回一次后,就不要再擦了,再擦下去,就真的會刮痕的滿天飛了。因為原本的灰塵黏附再棒子的兩面,再拿來擦,就等於是拿沙子在濾鏡上玩刮刮樂,不中獎也難,擦完后看一下,有沒有揮發的痕迹,沒有的話,就可以關機收工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661

主題

2萬

帖子

1萬

積分

版主

倍可親無極天淵(廿十萬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15732
32
 樓主| Blue Ivy 發表於 2008-8-7 19:04 | 只看該作者
我的新小白炮到家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661

主題

2萬

帖子

1萬

積分

版主

倍可親無極天淵(廿十萬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15732
33
 樓主| Blue Ivy 發表於 2008-8-8 01:34 | 只看該作者
測光、測光、還是測光!

   作者:建築

發表時間:2000年11月10日

測光,聊聊吧。

你會測光嗎?哪種測光方式好?點測真的那麼重要嗎?說起這個問題,在罈子里也算是熱門話題了,很多迷失在書本和現代相機複雜的測光功能里的朋友常常感覺到非常困惑。我也是這種迷失者之一,在很長的時間裡,我都不知道要如何對待相機上的各種測光方式,在自以為是的對測光方式進行了一番的大大調整和應用后,卻發現死得很難看,相機自己設定的區域測光方式是最佳的,自己的增減或者是採用其他的測光方式的都不是很好的。為什麼會這樣呢?我百思不得其解,可能是攝影水平太差吧,簡單的辦法,把相機當傻瓜用吧,但是遇到光線環境複雜,沒有把握的時候,只有用包圍法。雖然沒有什麼,對攝影最終結果沒有什麼影響,但是每次拿起相機的時候都有一點不安,心裡始終對最終的效果沒有把握,這不是好現象,沒有事的時候再把安塞爾.亞當斯的《論攝影》重讀,安大師的預先理論是我踏上攝影路途的入門指引,也是我夢想的最高境界,但是在反覆翻閱區域曝光法后,甚至那幾句簡單的列表都可以倒背如流了,但是實際的應用卻往往和意想中的何止千里之遙?!為什麼會這樣?相機的每一個測光方式對同一個環境測出來的都有所不同,以哪一個結果為基準?18%灰卡的測光是最準的吧,但是在很多時候,都很難用灰卡放在實際的場景中去測,照理說以這種情況下,相機里的點測是最為有用的,這大概是罈子里的大蝦一直對相機有點測與否作為依據的最終心結吧。

現代的照相機,尤其是進入AF時代以後,相機的功能朝著複雜化和齊全化的方向發展,哪怕是一台最低檔次的機型,都擁有以前幾年不敢奢望的技術和功能,也就是這複雜的功能,把大家的心也搞的複雜了,不過,功能多是件好事,而且,現在的功能越來越先進,朝著智能化的方向迅速的前進。

對於現代相機的測光評述是不太容易的事情,因為現代的相機的測光變得更加難以猜測,天知道電腦會以什麼為基準得出結果,雖然它對場景判斷的成功率遠高於自以為富有經驗的象我這樣的高手,但是歸根結底,還是很難全心全意地相信它。

相機的測光方式其實由來已久,最開始的時候都是採用外測光方式,象祿萊的雙反,康泰克斯的高級平視,他們都是以一個外感光元器件作為測光的依據,這種測光方式在一定程度上還是很準的,它是在黑白片當道的時候出現的。大家都知道,在膠片中,以黑白片的寬容度和後期加工幅度最大,所以這種測光方式以現代的眼光來看確實誤差太大,但卻是適合當時的使用條件的。單反相機的出現是一個革命,它極大地提高了攝影的準確率和大大開拓了攝影的視野,日本的旭光學公司也就是今天的潘太克斯,推出了世界上第一台鏡后測光單反相機,從而把相機的內置測光技術全面的推廣普及開來,當時的想法是或者是技術條件能達到只用一個光敏元件對整個視野測光,這就是後來大家稱為平均測光的最為基本原始的一種方式。相機上有了測光,比起沒有測光的機器來說當然成功率大為提高,但是用戶很快發現,這種測光方式的失誤率同樣非常驚人,它的成功率的提高只是靠很多很接近成功的但又有所偏差的結果來達到的,而在與此同時出現的相機內部的光敏元件只測中心很小一部分的中心重點測光也就是現在簡稱點測的,又表現為另外的一個極端。它的使用極不穩定,完全依賴於使用者的經驗,有經驗的它就是很完美的,沒有經驗的,它比平均測光還要糟糕。

後來出現了兩者的結合,偏重中心測光,這時的相機可以在機內設計兩個測光元件了,這種測光方式實際上還有很多變種。但是,在同一名字的掩蓋下,倒是少有人注意,他們的區別主要在於對中心偏重的程度和對中心面積的確定上。早期的相機各自廠家的設定都有不同,所以每一家的用戶在長期使用后換一個品牌的話,都會感到非常不適應,以至於產生不好的想法。不過大浪淘沙,這一測光方式經過很長時間(20年以上)后,逐漸統一到光比75:25,中心7.5%(還有些為 65:35,9.5%)上面了。

偏重中心測光可以說是機械相機時代的統治者,當時幾乎每一台相機上都有這種功能,熟悉F3,FM2的朋友對這種測光方式都應該很親切。在當時看來,這種方式最為理想了,不過當時最為流行的測光方法是不管照的是什麼,對著自己的手背測光,哈哈,這個直到現在都非常有效,但是很少看見有人用了,這也是從另一個角度說明了這種方式的弊端。

80 年代的中期,尼康FA的推出為測光方式的變化打通了一條新的道路——區域式測光。尼康費盡心機的新產品,它是後期所有相機的楷模,儘管這款相機技術尚不成熟生命相當短,但是,緊接著的AF時代,把測光全面提到區域式的時代。在這一時代,由於電腦的介入,測光的區域也越變越多,而且在測光中引入了距離和色彩的判斷,這是一個非常了不起的進步,也是一個非常了不起的商業噱頭。不管怎麼說在測光中加入色彩信息,可以避免現代相機中測光光敏元件的對藍光和紫外線過於敏感的毛病,對於大面積單色塊的場景測光有所幫助,但是很快發現對於F5這先進的方式相反的是,F5在對於複雜場景的測光,並不比其競爭對手的準確,這其中的主要原因還是在於測光的分析評估的標準上,這種貌似完美的測光方式它的主要原則還是基於18%灰,儘管加上了色光敏感,但是在其分析系統中好像沒有完全以色光為評估基準,還是以合成后的18%灰度為原則,難怪是換湯不換藥,測出來的結果和原來系統差距並不明顯。

在測光上,作為單反相機里最為有實力的廠家,尼康和佳能在測光系統上的變化非常的大,從最開始的5區(尼康)6區(佳能)開始,頻繁在測光上做文章,尼康的花樣是和焦點系統的距離相結合,對於尼康長期的單焦點來說,與原來的5區測光相比,測光的精度主要在於區域數量的提高,加上的D距離信息,對自然光的場景幾乎沒有什麼多大的幫助,而對閃光系統倒是一流的。到了F5,由於在EOS1N的陰影下,F5要是沒有一點比較亮眼的熱點,恐怕會沒有賣點,所以加入了 RGB測光,和後來出現的F100相比,可以比較明顯的發現,兩者的差別幾乎小到可以不計。不能說是RGB測光系統不好,只能說是現在F5上這套系統還不能發揮RGB的能力,現在的RGB還只是個商業意味多過實際意義的系統。

佳能的路主要是不斷的增加測光的分析區域,加上他比同僚領先的多焦點控制,倒也發展的很不錯,從EOS10開始,佳能的相機的焦點數一直迅速上升,這是它的優勢,和焦點連控的測光,以及不斷細分的分析區域,這也是很理想的測光方式,但是佳能的問題在於:焦點和測光區域的變化實在是太頻繁了,沒有徹底的了解和反覆的測試,這種方式是很難達到理想的程度,就象EOS3的出現,極為先進的技術,卻帶來不穩定的結果,開始的產品還是在測光上出了問題,被迫在軟體上升級,給用戶帶來了極壞的影響和煩惱,但是這樣的問題卻給後來的EOS 1V帶來很好的測試和驗證。不過這種測試方法,還是和當初的5區6區沒有本質區別,還是有很多場景會出現測光不準,和尼康的一樣,也是一種貌似完美的系統。

除了NC之外,只有美能達可以算是獨有風範,它是個喜歡創造而不喜歡守成的,不過說起來它在測光上倒是最為單一的,自從14區蜂巢測光出現以後一直堅持在這個系統里發展它的測光系統,雖然也不完美,但是從α7的出現倒是讓人看到一點曙光,它的測光評估可以在屏幕上顯示,對於略為對測光了解的攝影者都可以比較方便的對測光進行合理的增減。以前的各個先進的測光系統最讓人不明白的就是不知電腦測光結果的來歷,對測光的控制反而不如簡單的測光方式容易入手。α7的出現是一個開頭,這樣的方式還需要細分測光區,佳能的35區比例比較合適,而且最為理想的是要在取景器里顯示出來各區的EV正負情況,對於一個有一定水平攝影者倒是能很好的控制了,最棒的是更方便於亞當斯的區域曝光法的使用,想來這是一個在未來幾年的發展方向。

其實要把測光說清楚,還是要從測光表的方式來開始,我們一般用的相機的內置測光系統都是反射式的,而手持式的測光表一般都是入射式的,這兩種表的的使用和控制都有非常大的區別,很早以前,測光表就是入射式的了,這種表在漫長歷史中的一直都是專業攝影者最為信賴和喜愛的工具,雖然這些攝影者中很多都使用象哈蘇 500或仙娜等不得不依靠這類測光表的系統,但是就算讓他們使用當今最為先進的相機,他們還是更為相信他們手中的測光表,我在罈子里漫遊了很長時間,從新浪攝壇的興起衰落,到xitek.com的繁榮,我發現很多人都在玩攝影和攝影器材一段時間后都會希望買一隻手持式測光表,這是被135相機繁雜的測光方式和神鬼難測的取捨給弄得腦子發暈的結果,大體上來說入射式測光表的使用會比反射式的簡單,它的結果非常準確一般使用這種測光表時,只需要注意測光表的乳白色漫射光罩的方向,最為簡單的是把乳白色的半球的正中軸線對準相機鏡頭的方向就可以了,然後得到的讀數就是很準確的結果了,可以這樣說,入射式測光表的的測光結果相當於用點測光對在同樣位置的標準灰卡測光,一般的情況下是不需對這個結果有什麼調整,但是如果遇到膠片的曝光容度的問題的時候就要適度的考慮增減了,特別是使用專業反轉片,象維爾維亞這一類的曝光容度很小,而且反差大的膠片,稍有不慎就會失去層次,但是由於他出色的細節和色彩表現,是他成為最為常用的膠捲之一,在用它表現白色或黑色的時候,為了得到應有的細節就必須要對曝光做出偏移,這個偏移量各膠捲有所不同,需要對一種膠捲的曝光特點非常了解才行.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801

主題

9195

帖子

3363

積分

七星貝殼精英

文化沙龍版主

Rank: 4

積分
3363
34
NYLASH 發表於 2008-8-11 11:01 | 只看該作者
Blue Ivy: 我的新小白炮到家了。
靜候佳作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801

主題

9195

帖子

3363

積分

七星貝殼精英

文化沙龍版主

Rank: 4

積分
3363
35
NYLASH 發表於 2008-8-11 11:05 | 只看該作者
Blue Ivy: 測光、測光、還是測光!         作者:建築       發表時間:2000年11月10日      測光,聊聊吧。      你會測光嗎?哪種測光方式好?點測真的那麼
聽上去很複雜了,我覺得還是對眼睛的鍛煉。
不單要能「欺騙」住自己的眼睛,更要能「欺騙」住別人的。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2

主題

222

帖子

2187

積分

五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2187
36
dongfang2006 發表於 2008-11-26 12:58 | 只看該作者
鴨子聽雷,看來還得花點力氣學一下,很想單反,一看一個燈就得幾 百,最貴的還是頭啊,有點不敢出手。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4607

主題

1萬

帖子

4萬

積分

貝殼至尊領袖

Rank: 6Rank: 6

積分
40058
37
kylelong 發表於 2008-12-24 11:36 | 只看該作者
還有一種立體鏡頭(光學相機),照片沖洗出來后,戴上立體鏡片,看上去立體效果非常明顯,尤其是景物攝影,其中最好看的就是花朵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6

主題

258

帖子

706

積分

貝殼網友六級

Rank: 3Rank: 3

積分
706
38
xizi66 發表於 2008-12-28 15:34 | 只看該作者
你們說得我聽不大懂。canon 70-200mm f2.8 IS 是小白,還是小小白。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661

主題

2萬

帖子

1萬

積分

版主

倍可親無極天淵(廿十萬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15732
39
 樓主| Blue Ivy 發表於 2008-12-29 07:26 | 只看該作者
xizi66: 你們說得我聽不大懂。canon 70-200mm f2.8 IS 是小白,還是小小白。
是愛死小白.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

主題

156

帖子

571

積分

貝殼網友四級

Rank: 3Rank: 3

積分
571
40
WilliamFord 發表於 2009-1-2 02:42 | 只看該作者
我就買了一傻瓜機,拍得高興就行。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26 01:42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