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12
返回列表 發新帖
樓主: pengl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民主的迷思(Myth)

[複製鏈接]

2022

主題

2萬

帖子

1萬

積分

六級貝殼核心

北冥魚

Rank: 5Rank: 5

積分
10444
21
zjd713 發表於 2010-10-15 07:43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zjd713 於 2010-10-15 08:03 編輯
回復  zjd713

任何制度如果能生存繁榮幾百年都有其合理之處,中國過去朝代也不例外。清朝後期的衰弱腐敗 ...
pengl 發表於 2010-10-15 05:27


制度不制度這種東西都是在歷史長河中慢慢形成的,人類的最初動機實際上很簡單,就是生活地更好一點,舒服一點,原始社會中,為了生存下去,需要有強者來領導,於是產生了選舉,當然最初是普選形式。隨著人口的增加,地盤的擴大,掠奪來的東西的增加,貧富就有了差別,私有制產生了,按照不同發展形成了全民民主、僭主政治,寡頭政治,但是私有制的產生不代表就一定會走向集權,為什麼??如果富人少,窮人也少,中產階級占絕大多數,他們依然會要求平等選領導的權力,所以這時候原始的民主形式還會存在。但是希臘為什麼能產生民主,但是比它歷史更為悠久的埃及卻沒有呢?實際上上面已經回答了,埃及的歷史悠久,從原始社會慢慢步入農業社會,而農業社會的發展會使財富集中到少數人手中,慢慢地權力趨向集中。反觀希臘,在公元前7世紀以前依然處於原始社會狀態,沒有國家的概念,只有一個個個村落,美其名曰城邦,接觸到埃及文化和位於地中海的獨特地理位置影響,迅速進入文明社會,這時候原始民主的遺風尚存,而獨特的地理位置決定了經濟形式上以小商品交易和家庭作坊為主,這就使得中產階層得到了極大的發展,形成類似現代資本主義社會的橄欖形架構,而在交易中的平等互換方式也加強了平等意識的樹立,所以才會有民主的需求,當然那時的平等還沒有上升到人性的角度,不過是便於交易的實施。這裡存在一個問題:如何盡量維持住這種中產佔主導的橄欖形社會結構呢??答案只有一個:持續對外的侵略和擴張,也就是說持續不斷地將其他國家的人口至於最底層的奴隸階層,通過這種對外的掠奪來滿足國內中產層的需求。從這點上實際上可以看出,歷史上凡是以農耕為主的民族往往趨向於集權,游牧、手工業、貿易為主的民族慢慢會趨向分權,所以說馬克思講的生產關係決定上層建築是很有道理的。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85

主題

3407

帖子

6065

積分

三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6065
22
 樓主| pengl 發表於 2010-10-15 14:18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21# zjd713

從經濟和歷史的演變,看政治體制的選擇和改變。有意思。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2
返回列表 發新帖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9 21:32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