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後由 Unknown 於 2010-8-21 19:03 編輯
第一座城鎮(前貼不能修改了)
至紀元前2300, 黎凡特南部的大鎮被放棄或縮小規模. 目前的證據提示, 當時全球氣候變化和乾旱導致了社區結構變化. 局部銅器時代早期特殊的農業經濟解體, 為了生存人們開始從事小規模農牧業, 以後的350年城鎮失去了其社會功能.
武士與宮殿
銅器時代中期統治階層的象徵-戰爭, 財富與權力. 紀元前1950, 在最大的定居點首次出現宮殿, 以此控制周邊村落並與其他強者爭鬥. 從敘利亞到埃及三角洲, 統治者以戰爭, 貿易, 宏偉的建築及精湛的手工藝品昭示威嚴. 在埃及北部, 迦南海科索人(Hyksos)曾經一度行使統治, 我行我素貌似自我風格的法老. 敘利亞和埃及人喪葬儀式大同小異, 精英階層男性不論長幼有時以武士儀式入殮. 全身披掛-頭置戰斧, 腰佩匕首, 羊, 山羊或驢在墓穴入口處陪葬, 精英女性則飾以頭飾和珠寶首飾. 1539, 隨著海科索人被雅赫摩斯法老驅逐, 其社會結構蕩然無存, 城鎮大多亦被放棄或燒毀.
宗教
神靈專屬於地域或國家, 住在廟宇. 國王或地方統治者建造廟堂並負責一應供奉, 故而與神靈接近. 在古代近東, 宮殿-神靈-皇家結合使宗教成為群體身份確定的強有力因素. 古代近東信奉多神, 聖經的一神論為古代以色列獨特的發展. 鐵器時代的一神論趨勢順應潮流與政教合一遙相呼應, 如邪教的亞述和摩押的柯摩什崇拜. 一神論並不迴避其他神靈的存在, 詳見聖經. 也可能是鐵器時代部分人的觀點, 其時雅威為以色列相應地區國教.
http://ancienthistory.about.com/ ... esses/a/chemosh.htm -柯摩什崇拜
他在舊約世界的存在是眾所周知的, 因為他的邪教是所羅門王引到耶路撒冷的. 希伯來經文的詛咒:"摩押可憎". 約西亞王摧毀了邪教的以色列分支.

埃及統治
銅器時代末至鐵器時代早期的300多年埃及人統治迦南, 兩種文化, 信仰和藝術有所融合
1456, 圖摩斯3世法老贏得了一場決定性的戰役, 將迦南聯軍一舉擊潰. 埃及將該地作為防禦北方王國的緩衝地帶和財政來源, 通過稅收, 奉獻和貿易.
埃及軍隊駐紮於主要城鎮的小型兵營, 如耶路撒冷. 並建立了一些行政管理中心, 如貝絲希恩. 當時埃及管轄的迦南開發不太均衡, 儘管主要城鎮一度繁榮而許多村鎮日漸蕭條, 亦或放棄, 沒有建造任何新城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