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樓主: MapleTree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楓樹讀書筆記 - 佛教的起源

[複製鏈接]

29

主題

3131

帖子

1168

積分

一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168
21
Dhammapala 發表於 2010-6-11 12:43 | 只看該作者
研究同學: In the Srimad-Bhagavatam, Lord Buddha is accepted as a saktyavesa avatara, a specially emp ...
信仰平等 發表於 2010-6-11 10:25

印度教認為佛陀是主神Shiva的第九個化身,因此印度教徒也尊敬佛陀。印度教學者的英文著作中,佛陀通常被稱為Lord Buddha,其故在此。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9

主題

4119

帖子

1297

積分

二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297
22
信仰平等 發表於 2010-6-11 18:55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20# 研究

你不是按照基督信仰的概念把基督教的歷史往回推到了"舊"約時代(即猶太教創教的時代)嗎? 像你那麼推,我能把佛陀信仰推回到編輯於5000年前的Srimad-Bhagavatam(吠陀經典)時代. 這樣一來, 基督信仰的歷史也才有3500多年,而佛陀信仰則有5000年的歷史.

四大文明古國為中國、古印度、古埃及和古巴比倫. 有猶太人的國家嗎?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9

主題

4119

帖子

1297

積分

二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297
23
信仰平等 發表於 2010-6-11 19:03 | 只看該作者
新約什麼時候封典的? 怎麼封典的? 刪掉的福音書怎麼回事?和佛教有什麼關係?

為什麼和新約的故事類似的故事在遠早於新約的佛經里也有?
自助者天助之.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44

主題

1萬

帖子

3034

積分

禁止發言

根深葉茂

積分
3034
24
 樓主| MapleTree 發表於 2010-6-11 20:46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22# 信仰平等
你能推多遠?能推過亞當去?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44

主題

1萬

帖子

3034

積分

禁止發言

根深葉茂

積分
3034
25
 樓主| MapleTree 發表於 2010-6-11 20:47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23# 信仰平等
我說過的故事佛經里還有類似的呢,難道就說明佛陀跨時空抄襲我的啦?什麽邏輯?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9

主題

3131

帖子

1168

積分

一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168
26
Dhammapala 發表於 2010-6-11 21:11 | 只看該作者
新約什麼時候封典的? 怎麼封典的? 刪掉的福音書怎麼回事?和佛教有什麼關係?

為什麼和新約的故事類似的故 ...
信仰平等 發表於 2010-6-11 19:03

我記得在中阿含裡有一篇經,記載著佛陀將婆羅門行者比喻成一群瞎子。這讓你想到什麼與耶穌有關的事嗎?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44

主題

1萬

帖子

3034

積分

禁止發言

根深葉茂

積分
3034
27
 樓主| MapleTree 發表於 2010-6-11 21:14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26# Dhammapala
pala兄不必那麽麻煩,回到大陸,隨便找個人多的地方,比如商場或者公車,就可以聽見類似佛經的話語:「你眼睛瞎啦!」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44

主題

1萬

帖子

3034

積分

禁止發言

根深葉茂

積分
3034
28
 樓主| MapleTree 發表於 2010-6-11 23:37 | 只看該作者
瞎眼這樣的比喻,誰都想得到,誰也都可以說,絕對不存在誰抄襲誰的問題。我相信這樣的比喻早在佛經以前就有,因為這並不是什麽特殊的比喻。同樣耳聾的比喻也是一樣。
你們必曉得真理,真理必叫你們得以自由。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9

主題

4119

帖子

1297

積分

二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297
29
信仰平等 發表於 2010-6-12 02:15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信仰平等
我說過的故事佛經里還有類似的呢,難道就說明佛陀跨時空抄襲我的啦?什麽邏輯?
MapleTree 發表於 2010-6-11 20:47



    你咋還跑火車呢? 該歇歇了.   抄是晚的抄早的,哪有早的抄晚的? 時空倒錯呀?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9

主題

4119

帖子

1297

積分

二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297
30
信仰平等 發表於 2010-6-12 02:21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信仰平等 於 2010-6-12 02:59 編輯
回復  信仰平等
你能推多遠?能推過亞當去?
MapleTree 發表於 2010-6-11 20:46


不就比神話故事嗎, 當然能了!

1. 印度神話:宇宙論與梵天
"在最早的吠陀梵語的吠陀經中描述了古印度神話,無比巨大的神靈普魯沙長著數千個頭、眼睛和腳,他包裹著整個地面,他的十根手指延伸可以擴展空間。當天神們向普魯沙獻出祭品時,普魯沙身體上生成清澈的黃油,這些黃油形成了鳥類和動物。後來普魯沙的身體轉變為世界萬物的基礎,以及形成火神阿格尼、主管雷雨及戰爭的天神因陀羅等,同時,從他的身體上建立了印度社會的四個等級:牧師、武士、平民和僕人。根據之後的歷史發展,三位一體的宇宙最高永恆實體梵天出現了,他是一切眾生之父,此外,三位一體( )的天神還包括守護之神毗瑟挐和破壞神施瓦。梵天創造了宇宙萬物,並持續了43.2億年,之後破壞神施瓦摧殘了宇宙秩序,並開啟了新的循環,使每個人得到了鬆緩,當前的宇宙循環狀態還有數十億年才能結束。"

2. 挪威神話:巨人始祖之死創造萬物   3. 遠古波斯信仰:拜火教神話  4. 巴比倫神話:魔力女神死後造就天與地  5. 遠古埃及神靈:世界開始於混沌狀態  6. 古代墨西哥血腥的阿茲特克族神話  7. 中國古代神話:盤古開天女媧造人  8. 日本神話:地球是個孤島.........

亞當也信基督? 基督徒?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9

主題

4119

帖子

1297

積分

二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297
31
信仰平等 發表於 2010-6-12 02:25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信仰平等 於 2010-6-12 06:29 編輯
我記得在中阿含裡有一篇經,記載著佛陀將婆羅門行者比喻成一群瞎子。這讓你想到什麼與耶穌有關的事嗎?
Dhammapala 發表於 2010-6-11 21:11




模仿完了,被五百多個世界各地的大學者發現了,還死不認賬!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9

主題

4119

帖子

1297

積分

二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297
32
信仰平等 發表於 2010-6-12 02:27 | 只看該作者
德國哲學家叔本華: 「所有基督教中的真實東西,均可斷定為和婆羅門教、佛教一樣,這好似從遙遠的熱帶原野所吹來的花香,在新約全書中,竟可看出印度聖智的痕迹」。
自助者天助之.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9

主題

4119

帖子

1297

積分

二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297
33
信仰平等 發表於 2010-6-12 02:33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信仰平等 於 2010-6-12 05:11 編輯
瞎眼這樣的比喻,誰都想得到,誰也都可以說,絕對不存在誰抄襲誰的問題。我相信這樣的比喻早在佛經以前就有 ...
MapleTree 發表於 2010-6-11 23:37


實際上基督徒關心的不是事實真相,而是良好的感覺!

新約原來是用希臘文寫的,成書於公元1世紀中葉至2世紀末. 佛教在阿育王時期(304BC-232BC) 就已經進入希臘了,不少希臘人都成了佛教徒啊.    現代基督教神學吸納了佛學(永生兄承認了啊.), 現代做得,古代為什麼做不得?

讀讀這本研究現代基督教神學大拿克爾凱郭爾的著作Mystical And Buddhist Elements in Kierkegaard's Religious Thought (Amazon 有賣的.)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9

主題

3131

帖子

1168

積分

一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168
34
Dhammapala 發表於 2010-6-12 05:45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Dhammapala
pala兄不必那麽麻煩,回到大陸,隨便找個人多的地方,比如商場或者公車,就可以聽見類似 ...
MapleTree 發表於 2010-6-11 21:14

佛經裡的措詞可不只是瞎子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9

主題

3131

帖子

1168

積分

一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168
35
Dhammapala 發表於 2010-6-12 05:49 | 只看該作者
瞎眼這樣的比喻,誰都想得到,誰也都可以說,絕對不存在誰抄襲誰的問題。我相信這樣的比喻早在佛經以前就有 ...
MapleTree 發表於 2010-6-11 23:37

眼睛是稀鬆的用語,但裡頭的光(太6:23)可就不是了。那是印度式的用語,佛家叫內明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9

主題

4119

帖子

1297

積分

二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297
36
信仰平等 發表於 2010-6-12 06:04 | 只看該作者
The late Professor T. W. Rhys Davids observes: " It is not too much to say that almost the whole of the moral teaching of the Gospels as distinct from the dogmatic teaching, will be found in Buddhist writings, several centuries older than the Gospels; that for instance, of all the moral doctrines collected together in the so-called Sermon on the Mount, all those which can be separated from the theistic dogmas there maintained are found again in the Pitakas. In the one religion as in the other we find the same exhortations to boundless and indiscriminate giving, the same hatred of pretence, the same regard paid to the spirit as above the letter of the law, the same importance attached to purity, humility, meekness, gentleness, truth, and love. And the coincidence is not only in the matter; it extends to the manner also in which these doctrines are put forward. Like the Christ, the Buddha was wont to teach in parables, and to use homely figures of speech; and many of the sayings attributed to him are strangely like some of those found in the New Testament."
自助者天助之.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9

主題

4119

帖子

1297

積分

二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297
37
信仰平等 發表於 2010-6-12 06:25 | 只看該作者
"Both Buddha and Jesus bid their disciples lay up for themselves a treasure which neither moth nor rust would corrupt, nor thieves break through and steal. 'A man buries a treasure in a deep pit', Buddha observed, 'which, lying day after day concealed therein, profits him nothing....But there is a treasure that man or woman may possess, a treasure laid up in the heart, a treasure of charity, piety, temperance, soberness. A treasure secure, impregnable, that cannot pass away. When a man leaves the fleeting riches of this world, this he takes with him after death. A treasure unshared with others, a treasure that no thief can steal."
[黑體部分引自佛經 Khuddaka Patha, the first collection of discourses (suttas) in the Khuddaka Nikaya of the Pali Canon of Theravada Buddhism.]

King James Bible
But lay up for yourselves treasures in heaven, where neither moth nor rust doth corrupt, and where thieves do not break through nor steal.
自助者天助之.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9

主題

4119

帖子

1297

積分

二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297
38
信仰平等 發表於 2010-6-12 23:46 | 只看該作者
The Bishop of Oxford, Dr. Kirk, writes: " The ascetic outlook of the Gospels is seen to stand out of any recognizable relation with contemporary Judaism. The passages about turning the other cheek, about taking no thought for the morrow (我的注: 活在當下), about laying up no treasure on earth, about forsaking parents and possessions, about bearing the Cross are foreign to the genius of the race. "

舊約里的猶太人的民族特性是以眼還眼,以牙還牙(今天以色列的猶太人在巴以衝突的問題上依然如此,你殺我一個,我殺你十個),到了新約猶太人耶穌突然大力倡導慈愛和寬容了.真是奇怪.
自助者天助之.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9

主題

3131

帖子

1168

積分

一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168
39
Dhammapala 發表於 2010-6-13 09:01 | 只看該作者
更怪的是因信稱義、信主得永生,還要積攢財寶在天上幹啥?在天國過日子還要用錢嗎?天國有銀行嗎?
清涼安樂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9

主題

260

帖子

81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Rank: 2

積分
81
40
windovertree 發表於 2010-6-14 13:42 | 只看該作者
更怪的是因信稱義、信主得永生,還要積攢財寶在天上幹啥?在天國過日子還要用錢嗎?天國有銀行嗎?
Dhammapala 發表於 2010-6-13 09:01


同問。期待基督徒朋友們思考並回答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2 09:21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