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樓主: 一說實相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基督教的意義和功德(原創)

[複製鏈接]
21
匿名  發表於 2010-6-6 04:18
回復 13# 翡翠


    那我們不想想怎麼女婿和丈母娘就能和睦
==========================
應該是 那我們不想想怎麼女婿和老岳丈就能和睦? 兩斤貓尿灌進去就稱兄道弟了

107

主題

3417

帖子

1012

積分

一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012
22
翡翠 發表於 2010-6-6 05:57 | 只看該作者
我倒不覺得愛是空,愛跟慈悲可能比較接近,如果仔細說的話,可能是眾生緣慈悲,跟博愛比較接近。基督教很明顯也有空的教義,比如耶穌說不要為明天憂愁,又說凡事都是虛空,這很像小乘佛教所講的分析空。

的確有不少近似的地方,但是法執太重,這一點也很象小乘佛教。
問? 發表於 2010-6-6 03:44

我理解空是這樣的:1,世界本來沒有你我之分(同體大悲),要回歸最初的這種狀態就要把我相無限縮小--即去我執。
佛教說的「去我執」就是在「利他」中實現的,只要你頭腦里還有一丁點兒的「我」的概念就說明你還有「我」這個私慾私心,從這一層面上講,(基督教的)博愛大愛就是空,就是通過愛他而把小我空掉的一個過程。
2,空就是夢幻泡影,凡所有相皆為虛妄,一切有形的東西都是有壽命的變化多端無法永恆的,所以沒有永遠的善惡和是非(因為可以互相轉化),學佛如果加上這個思維就更容易凡事看開了,最後的法執也會自然而然的可以除掉了。

我目前對空只有這些看法或者還有漏掉的?大乘佛教怎麼看?

--------------
談宗教吧,不管和自己信奉同樣的宗教同修談還是和其他宗教的信徒談到了最後都無法避免的要談到這個空,其實空並不難談,理解也不是什麼問題,就是看怎麼談從哪個角度去談,談好了對看破紅塵很有作用,人們的煩惱也就隨之化解了,所以佛教有空性的智慧這個說法,事實上一個修行人如果沒有空性思維那智慧等於沒開,解脫也就遙遙無期。

換句話:看都看不透怎麼能除煩惱??看破看破,這裡就是說空性的智慧呢!!

佛法內容按照次序是戒定慧,戒定只能引發一般福報,只有智慧能有大功德,越接近智慧則功德會越大! 佛教所謂的最終解脫是智慧的結果,不是戒定,戒定只是開智慧之前的兩個步驟。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07

主題

3417

帖子

1012

積分

一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012
23
翡翠 發表於 2010-6-6 06:00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翡翠


    那我們不想想怎麼女婿和丈母娘就能和睦
==========================
應該是 那我們 ...
Guest from 82.47.84.x 發表於 2010-6-6 04:18

改的好!
從男生和男生男生和女生女生和女生這幾種關係一看一比較就什麼都不用說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30

主題

3364

帖子

966

積分

貝殼網友八級

Rank: 3Rank: 3

積分
966
24
同行天路 發表於 2010-6-6 06:45 | 只看該作者
看樣子客觀的佛基比較只能由佛教徒做了.基督徒是沒戲了.
信仰平等 發表於 2010-6-5 21:03

不是不想和佛弟子們交流,而是沒有同一套語言體系,沒辦法交流。一說兄比較客觀,但真要說起佛教的不是來,我想他會立馬就跟你急,哈哈。

曾經跟一個佛弟子聊天,挺有意思。你要是說基督教怎麼好怎麼好,他就說,是這樣的,佛也是這樣說的。你要是說佛教是說看見了就等於沒看見,有等於沒有,空就是色,色就是空,他就說,是這樣的,不入門理解不了。那入了門是怎麼樣呢?入了門就沒有問題了,就是空了,也就是有了佛性。我說,這是自我否定嗎?他說不是,但要說那是什麼,不入門理解不了。怎麼看人的罪?他說,人人都有罪,是因為不懂佛法,聖經也包含在佛法之內。最後,那脫離佛教信基督的人怎麼看,他有點急了,他們說的都不對,不是真佛弟子,真佛弟子不會信基督。話就結束了。

我想佛法隨心,每個佛弟子都有不同的理解,不會象基督教」統一思想「,」統一認識「。他說什麼都是對的,只要真心向佛,怎麼理解都對。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9

主題

4119

帖子

1297

積分

二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297
25
信仰平等 發表於 2010-6-6 07:08 | 只看該作者
"但真要說起佛教的不是來,我想他會立馬就跟你急,哈哈。"

要不要測試測試他的忍辱功夫?

"那脫離佛教信基督的人怎麼看,他有點急了,他們說的都不對,不是真佛弟子,真佛弟子不會信基督。:

你們碰到基督徒/牧師皈依佛教或者伊斯蘭的時候不也是這樣嗎? 瘸子甲笑話瘸子乙.
自助者天助之.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30

主題

3364

帖子

966

積分

貝殼網友八級

Rank: 3Rank: 3

積分
966
26
同行天路 發表於 2010-6-6 07:34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翡翠


    那我們不想想怎麼女婿和丈母娘就能和睦
==========================
應該是 那我們 ...
Guest from 82.47.84.x 發表於 2010-6-6 04:18

女婿和丈母娘有共同語言倒是真的,女婿和老丈人有共同語言也是真的,愛的對象相同,相反的話也一樣。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9

主題

4119

帖子

1297

積分

二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297
27
信仰平等 發表於 2010-6-6 07:38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信仰平等 於 2010-6-6 07:59 編輯

基督徒是不具備換位思考的能力/意願的.

"我想佛法隨心,每個佛弟子都有不同的理解,不會象基督教」統一思想「,」統一認識「。他說什麼都是對的,只要真心向佛,怎麼理解都對。"

你們基督徒說話從來不過大腦,從來不用理性檢視,全憑感性,跟著感覺走.   

佛教怎麼理解都對為什麼2500年了只有那麼幾個教派? 基督教統一思想,統一認識,為啥統一出來多如牛毛的教派?

每個教徒都對聖經有不同的理解正是天主教批評新教的話.
自助者天助之.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89

主題

9078

帖子

5017

積分

二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5017
28
hellman 發表於 2010-6-6 11:06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9# 一說實相


    基督教向心力比較強. 信徒們在一塊除了誇讚自己多好,就是罵不信耶穌的人多壞.
對於某種性格的人實在是很好的自我陶醉環境.虛偽,自以為是,誇誇其談,虛榮,........
.許多性格在教會都可以如魚得水.理智和分析性格的人絕對受不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410

主題

5955

帖子

2219

積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2219
29
問? 發表於 2010-6-6 11:27 | 只看該作者
不是不想和佛弟子們交流,而是沒有同一套語言體系,沒辦法交流。一說兄比較客觀,但真要說起佛教的不是來 ...
同行天路 發表於 2010-6-6 06:45


「我想」不行啊,靠不住的啊!這個論壇上基督徒想佛教想的還少嗎?又有哪個論點是能找到事實依據的?

佛教是有一整套理論依據的,而這一套理論又是建立在一套嚴密的邏輯體繫上的。所以玄奘大師在印度無遮大會(相當於現在的學術大會)上寫了一首偈子,掛了三天沒人敢反駁,所以才被譽為天中天。你想要是都憑感覺,一個人一個理解,那還不是隨便什麼人想悟點啥就悟點啥,又怎麼會有不敢反駁一說?

實在講,要真論嚴謹,恐怕基督教不行。就說翻譯,你看看中文聖經的翻譯,不堪入目。非要去對照著英文才能讀懂。佛經是有兩個譯本的,一個是直譯,一個是意譯。這個怎麼比?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9

主題

3131

帖子

1168

積分

一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168
30
Dhammapala 發表於 2010-6-6 22:01 | 只看該作者
曾經跟一個佛弟子聊天,挺有意思。你要是說基督教怎麼好怎麼好,他就說,是這樣的,佛也是這樣說的。你要是說佛教是說看見了就等於沒看見,有等於沒有,空就是色,色就是空,他就說,是這樣的,不入門理解不了。那入了門是怎麼樣呢?入了門就沒有問題了,就是空了,也就是有了佛性。
同行天路 發表於 2010-6-6 06:45

你下次再遇見這樣的佛弟子,不妨賞他一耳光(別太用力),看看他空到什麼程度。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043

主題

1萬

帖子

7532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7532
31
chico 發表於 2010-6-7 00:55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24# 同行天路
我同意那個人觀點,真信基督的人不會改信其他宗教,反之亦然。
心裡相信不那麼容易。大多數人是露水道心。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9

主題

4119

帖子

1297

積分

二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297
32
信仰平等 發表於 2010-6-7 01:37 | 只看該作者
你下次再遇見這樣的佛弟子,不妨賞他一耳光(別太用力),看看他空到什麼程度。
Dhammapala 發表於 2010-6-6 22:01


他要是把右臉也送過去,那就是真的空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98

主題

2167

帖子

576

積分

貝殼網友四級

Rank: 3Rank: 3

積分
576
33
 樓主| 一說實相 發表於 2010-6-7 01:49 | 只看該作者
不是不想和佛弟子們交流,而是沒有同一套語言體系,沒辦法交流。一說兄比較客觀,但真要說起佛教的不是來,我想他會立馬就跟你急,哈哈。
同行天路 發表於 2010-6-6 06:45


我為什麼要跟你急?說佛教不是有幾種情況:
(1)沒有弄懂的前提下,對它的誤解和歪曲,然後說它不是。被歪曲了的當然不是了。你要說它是我都要說它不是的。
(2)半懂不懂的時候以為懂了。對它批評一番。當你跟他說這是誤解時候,他還說他比你更懂呢。
(3)真的懂了,可是由於不喜歡它就說它不是。
(4)真的懂了。實事求是地說出它的是與不是。
不知道你說的會屬於哪一種情況,你確信是屬於那一種情況嗎?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98

主題

2167

帖子

576

積分

貝殼網友四級

Rank: 3Rank: 3

積分
576
34
 樓主| 一說實相 發表於 2010-6-7 01:53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一說實相


    基督教向心力比較強. 信徒們在一塊除了誇讚自己多好,就是罵不信耶穌的人多壞.
...
hellman 發表於 2010-6-6 11:06


謝謝補充這一點真實情況,很重要的,我卻漏了。但是也可以從正面來看這個現象的。一會兒我把它給補上。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39

主題

1萬

帖子

2萬

積分

八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22811
35
sousuo 發表於 2010-6-7 08:50 | 只看該作者
佛教入門太難,搞不懂,就沒辦法比較基佛。

我讀過金剛經地藏經,但感覺距初識佛教還是太遠。

就算你明白了金剛經,但對明白佛教還是摸不著頭腦。
床前明月光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410

主題

5955

帖子

2219

積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2219
36
問? 發表於 2010-6-7 08:56 | 只看該作者
佛教入門太難,搞不懂,就沒辦法比較基佛。

我讀過金剛經地藏經,但感覺距初識佛教還是太遠。

就算你 ...
sousuo 發表於 2010-6-7 08:50


要人帶才行。就好像讀《羅馬書》,如果沒有加爾文等大行家引路,要明白可費事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39

主題

1萬

帖子

2萬

積分

八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22811
37
sousuo 發表於 2010-6-7 10:01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36# 問?

怎麼才能做到略知一二?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410

主題

5955

帖子

2219

積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2219
38
問? 發表於 2010-6-7 10:12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問?

怎麼才能做到略知一二?
sousuo 發表於 2010-6-7 10:01


把以前學的東西全忘了,盯一部經,看一本註解。

《金剛經》看不懂很正常,原因很簡單。好比老師講課,講到半中腰,你突然竄進去,自然不知所云,所以呢,你就得問隔壁同學借筆記,了解老師前面講點啥,然後才能明白!

《金剛經》是從六百卷大般若經中間抽出來的精華,相當於老師講課講了一般,註解呢就是隔壁同學的筆記。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9
來往加國 發表於 2010-6-7 11:26 | 只看該作者

從人的角度來看,佛教的確接近人類思考的極限。

其實這裡面最主要的區別還是一個「信」字。如果去掉這個「信」字,大可以實現宗教大統一了。這也是反基和一些自由派一直在反對和模糊這個概念的原因。但無奈這不符合聖經。
你們祈求,就給你們。尋找,就尋見。叩門,就給你們開門。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98

主題

2167

帖子

576

積分

貝殼網友四級

Rank: 3Rank: 3

積分
576
40
 樓主| 一說實相 發表於 2010-6-7 11:29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問?

怎麼才能做到略知一二?
sousuo 發表於 2010-6-7 10:01


不知搜索兄的興趣和需要在哪裡?因人而異。不過我是不推薦一上來就讀佛經的。可以看看當代人寫的一些介紹佛書。比如南懷瑾的《如何修證佛法》《定慧初修》《參禪日記》,張澄基的《佛學今銓》,都是相當好的(網路上大概都可以找得到),其他還有不少好的入門介紹書,一時想不起來了。但是要會挑選,不要選修行法門的(因為你不想真去修行),不要選擇純學者的佛學介紹(只有知識不得要領),也不要選擇太宗教性的(因為與你的信仰會起衝突)。對了,還有聖嚴法師的一些入門介紹應該也適合你的。如果你覺得以上的這些還太多太難,那麼林清玄的菩提叢書,是最文藝化生活化的小夜曲。也能得到一些現實生活中的智慧受用,但是不能得窺佛法門徑。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2 03:52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