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後由 雲海暖流 於 2010-4-16 20:57 編輯
"毛主席打倒劉少奇真正的原因是劉少奇以華北局的名義,強行要六十多位關在國民監獄的寫反黨聲明。"
我覺得這只是個催化劑而已. 不是真正的決定因素. 真正的還是兩條路線的鬥爭 - 社會主義和資本主義, 公有制和私有制的較量.
毛澤東覺得中國私有制沒有出路, 幾千年來進進退退, 尤其是近代. 因而集中力量辦大事, 正如大兵團作戰推進的快一樣, 一直是毛澤東要把中國變強國的主要思維. 而當時的公有制, 才短短的8年而已, 還未能體現出公有制的優越性. 故此, 堅持公有制, 捍衛社會主義, 反對資本主義就成了當時政治領域裡的迫切任務.
而劉少奇等人在大躍進失敗后, 就不想搞公有制了. 這與毛澤東完全是背道而馳. 從當時的一些活動, 可以看出毛澤東當時是要讓劉少奇靠邊站的. 如, [1967年「1月17日,毛澤東在會見一位外國黨的領導人時的談話中還稱『劉少奇同志』,並且說:『劉、鄧是不是能選上(按:中央委員),我的意見還是應該選上」、「2月12日至18日,毛澤東在同張xx、姚xx的三次談話中講到:劉少奇看來九大還要選他當中央委員」。] 只是讓劉少奇為中央委員而已.
所以, 那"叛徒"的證據不是讓劉少奇倒的真正原因, 但是是壓垮他的最後一根稻草.
[ 多餘的話: 從毛澤東死後看, 毛澤東其實是孤家寡人. 但是, 在共產黨眾多的派系爭奪戰中, 只要他偏向那一派, 那一派則一定獲勝. 如: 劉少奇與彭德懷(及之前的高崗等)之爭, 劉勝. 劉少奇與林彪之爭, 林勝. 林彪與四人幫之爭, 四人幫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