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12
返回列表 發新帖
樓主: 流水線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事實證明!很多人都在崩潰的邊緣....南平血案也許只是剛剛開始。因為有這變態的社會!

[複製鏈接]

198

主題

8841

帖子

1991

積分

四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991
21
xinjinni127 發表於 2010-4-15 17:25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9

主題

5173

帖子

2491

積分

六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2491
22
老法師 發表於 2010-4-15 19:49 | 只看該作者
一起孤立事件, 犯得著草木皆兵? 各位捫心自問, 敢不敢去殺人?
天下本無事 庸人自擾之!
大肚能容, 容天下難容之事
開口便笑, 笑世上可笑之人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7507

主題

1萬

帖子

7492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7492
23
 樓主| 流水線 發表於 2010-4-16 21:48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1# 流水線


    「報復社會」成流行病,累累血案使人要問:殺人者是如何由人變為魔鬼的?
據 《國際先驅導報》
 近幾年,震驚全國的「報復社會」血案頻發。這些瘋狂的殺人者,是天生殺人狂,還是精神障礙患者?不可否認,此類事件的集中出現,和整個社會轉型帶來的急劇變化有關。
  1、殺人不再是「冤有頭,債有主」
  鄭民生決定實施他的「復仇計劃」:手刃30名「貴族小學」的學生,沒有任何先兆。
  2010年3月23日早晨,小區阿姨看到鄭民生像往常一樣出門鍛煉,他緩緩走著,拍著一位晨練老人的肩膀說:「走,咱們跑步去。」
  20分鐘后,血案發生了。福建南平實驗小學門口,鄭民生手握尖刀快速走向學生人群,提起一名小女孩,直刺她的頸部。短短55秒,13名小學生倒在血泊中。
  他為什麼濫殺無辜?「與原單位領導有矛盾」導致心理扭曲故意殺人?這種說法顯然不足以服眾。一起起惡性案件,每一起都各有不同,卻又極其相似——看似獨立的殺人事件背後暗藏著深刻的社會危機。
  當殺人不再是「冤有頭,債有主」式的復仇,而是面向公共群體的武力報復時,就成為一種恐怖性質的犯罪,一些專家稱之為「報復社會犯罪」。
  2、是「天生殺人狂」?
  每一起報復社會事件發生后,首先清晰展現的是殘酷血腥的犯罪現場。同時,兇手的面目常常在公眾面前一團模糊。
  濫殺無辜的他們,是精神障礙患者,還是性格有缺陷?這些理由似乎都不夠充分。
  梳理這些案件會發現,一些兇手在慘案發生前,幾乎沒有跡象顯示他們會轉眼間變成兇徒。
  鄭民生在鄰居中口碑很好,他常常替人免費看病、免費拿葯。
  張義民撞人案發生后,與張家僅一牆之隔的一位大嫂連連說:「他是個挺好的、挺不錯的人……」
  但毫無疑問,他們都不同程度地存在性格封閉的缺陷。
  「他們的性格往往被稱為屈辱人格,一旦爆發就容易走上極端。」北京大學社會學系教授夏學鑾如是概括。
  3、社會轉型期的失意者
  然而個人性格缺陷只是製造血案的個體原因,在夏學鑾看來,如果報復性的兇殺案頻頻發生,我們就有必要看看社會本身是不是出了什麼問題。
  社會是什麼?對於「鄭民生們」來說,社會過於抽象。具體的、可見的是,他們多是被邊緣化的「失敗者」,他們長期被人漠視,他們的願望總無法實現,他們經濟拮据,他們生活圈子狹隘局促。
  根據國際經驗,人均國內生產總值處於1000美元到3000美元的時期,是社會矛盾較為尖銳化的時期,同時也是社會問題的多發期,而中國目前正是處在這個歷史時期。
  「湖北隨州殺人魔」熊振林曾說:「我對生活、生命、婚姻都感到比較絕望。」鄭民生的生活也十分拮据,鄰居看到他與母親兄嫂擠在一套房子里。
  在復旦大學社會學者滕五曉看來,當前國內貧富差距進一步拉大的現狀,增加了某些底層民眾的不平衡感和自卑感。再加上某些不公正待遇,這些人的長期壓抑很可能因為某一個小事或者突發事件,最終因「個人仇恨」去「報復社會」。
  以鄭民生為例,他對社會有諸多不滿,卻沒有明確的仇恨目標,作為絕望的失敗者,他最終選擇了被認為只有有錢有勢人家才能進入的小學的學生來複仇。案發後,被制服的他仍高聲嘶喊:「你們不讓我活,我也不讓你們活。」
  4、讓每個人都活得有尊嚴
  「我們有必要反思社會對這些報復事件應該承擔多大責任。畢竟,並不是每個失敗者或反社會精神障礙患者都會變成現實中的殺人罪犯。」在接受記者採訪時,中國社科院社會學所研究員於建嶸認為,當前社會,由於公權力和資本對社會無節制地控制和掠奪,造成某些社會個體生活在「恐懼」之中。
  多位學者不約而同地指出,要抑制報復社會犯罪,解決好民生問題是第一位的。同時,還應採取各種辦法,使社會各階層之間更容易、更有規則地流動。「只有合理化流動的加強,才能消解官民之間、貧富之間、強弱之間的結構對立。」於建嶸說。
  於建嶸強調:「應該讓每個公民的努力和付出都能有適當的回報,讓遵守規則者得利。這樣才能降低民眾因不確定性而產生的恐懼,避免南平血案式的惡性事件。」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4
匿名  發表於 2010-4-17 15:49
思想想犯罪不是犯罪,面對不滿和壓迫,人總得有個發泄的渠道咯,
Laodai拿其他國家說事,表面上好象是幫共產黨疏導,實際上是搞太極推手,不解決問題,等問題積聚多了,就會像冰島火山爆發,呵呵,你是在幫共產黨崩潰暗地裡加速呢咯?真是好黨員
自欺欺人吧。

198

主題

8841

帖子

1991

積分

四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991
25
xinjinni127 發表於 2010-4-18 02:33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2
返回列表 發新帖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9-30 13:41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