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12
返回列表 發新帖
樓主: 一個中國人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各地春節習俗[文化]

[複製鏈接]

1萬

主題

2萬

帖子

1萬

積分

版主

倍可親決策會員(三十九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18510
21
 樓主| 一個中國人 發表於 2010-2-19 22:16 | 只看該作者
2010年2月19日

   各地春節習俗——香港

   農曆新年是我國傳統上一個盛大的節日,相信無一個個中國人不識。然而,在香港過農曆年,在習俗上和氣氛上卻和傳統的截然不同。
  
  近年來,已很少香港人在農曆新年時按傳統在家裡貼春聯、年畫的了,取而代之的則在一些商店或家中貼上「生意興隆」、「出入平安」等的揮春。雖然如此,但貼揮春的原意和貼春聯和年畫一樣,取其吉利之意,希望來年事事順利,平平安安。 
 
  此外,舞獅、舞龍燈等也會在一些新界鄉村、圍村中出現,在新年的市區街頭上也很難看到的大型的舞獅、舞龍燈的表演了。至於放炮仗、鞭炮等在香港是一律禁止的,不過自一九八二年開始每年農曆年初二的晚上,在維多利亞港上都會舉行盛大的煙花表演,這已成為這十多年來迎春的一個節目了。

  香港被稱為「美食天堂」,春節有關吃的習俗也不少,而大部分家庭也會在春節期間吃「團年飯」,一般是在家裡設宴,於除夕全家上上下下、里裡外外聚在一起,享受晚飯。而飯後的一大節目,首選相信是逛花市了,農曆新年期間,港九多處都設有年宵市場,其中以維多利亞公園的花市最大、最熱鬧。香港市民習慣於晚飯後一家大小逛花市,除夕夜時更是人山人海,摩肩接踵,大家一起歡度佳節。 
 
  在香港過農曆新年,最開心的莫過於收「利是」的小孩子了,在春節拜年時,到處可以聽到「討」利是的歡笑聲。「利是」原為「利事」,取大吉大利寬好意頭,同時也成為了春節時與親人不可缺少的習俗。
我是一個熱愛自己祖國的中國人,我健康,我快樂。
細節成就完美。
圖片類未註明[原創]的均為轉帖!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8

主題

203

帖子

81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Rank: 2

積分
81
22
朝霞 發表於 2010-2-21 10:02 | 只看該作者
各地春節習俗--廣東廣州

春節,是大家最喜歡的節日,也是很古老的節日。從農曆十二月中旬開始置辦年貨;除夕前,在大門上或廳堂里掛上「福」字或年畫,有的人家還將「福」字倒掛,意即「福」到。除夕夜,一些家庭到賓館酒家吃團圓飯。

    逛花市花街

    農曆十二月二十八日至除夕深夜舉辦迎春花市,數以百萬計的人參加逛花市活動。

    鮮花家家必置,包括擺年桔、擺水仙、插鮮花。最早廣州的春節習俗逛花街是從明朝就流傳下來。也有來歷,在當時海珠區的南部,芳村區的花地灣,盛產各式各樣的鮮花,漸漸地把鮮花在春節時在市場上大量買賣,後來就流傳了逛花街。

    舞龍舞獅

    舞龍舞獅又是怎樣來歷?傳說在古時候,在廣州有一頭兇殘的大獅子,常常竄到人家裡吃人,有一位大英雄聽說了這件事後,決定要殺了那頭獅子,他帶了兩把刀,一刀就把獅子的頭砍了下來,為了紀念殺掉獅子的大英雄,就產生了舞隆舞獅。

    拜年,送大桔

    拜年,初一一早,人們起床穿好新衣后,第一件事是自家對拜,往往是後輩先祝福長輩,然後長輩再給後輩曉以期望。早飯後,就各自向自己的親朋好友拜年。俗諺說:「有心拜年初一、二,無心拜年初三、四。」說的是拜年越早越見其誠意。故此,有的人起床后就立刻向親戚朋友拜年去了,回來后才吃飯。 拜年的人,無論帶了多少禮物,其中大桔是不可少的。大桔取其諧音「大吉」,帶多帶少都沒有關係,但是不能是奇數。拜年者進了親友的門,應該看不同對象說不同的祝語。對老人說「新春如意」「壽比南山」,老人會咧開沒牙的嘴笑;對有工作的人則說「工作順利」、「新年進步」,聽的人會覺得十分順耳;如果是做生意的人,最中聽的莫過於「新年大賺」、「發財利市」了;如果是正在讀書的小孩,他們最希望的莫過於新年學習進步、成績突出。送他們這種祝語,他們會對你十分友善。臨走,主人便會從來者的禮物中留下兩個大桔,然後取出自家大桔交換,意在互贈吉祥。有好詣詼諧者新正出門給人拜年,往往只在褲兜里裝上兩個大桔,一一拜年後,褲兜里依然是裝著兩個大桔不變。因此,民間有善詣者稱年初的拜年禮俗為「換柑運動」。

    封紅包   

    廣州的春節習俗和外地有許多不同,例如:外地只給小朋友紅包,廣州既給小朋友紅包,也給未婚的人紅包。

    回娘家   

    正月初二、初三,嫁出去的女兒們便紛紛帶著丈夫、兒女回娘家拜年。女兒回娘家,必備辦一大袋的餅乾、糖果,由母親分送鄰里鄉親,一如過年的情景。如果家中有多個女兒的,而這些女兒又不在同一天歸來,那麼,就要來一個分一次,禮物頗薄,四塊餅乾而已。然而,它反映的情意卻甚濃,真正的是「禮輕情意重」,它表達了姑娘對鄉親的切切思念。姑娘回到家中,若家中有侄兒,當姑母的必須再掏腰包,儘管在初一日給壓歲錢時已經送了,可這一次意義不同。女兒必須在晚飯前趕回婆家。

    廣州春節禁忌

    因為正月是一年之始,廣州人往往將它看作是新的一年年運好壞的兆示期,因此過年的時候「禁忌」特別多。言語方面,凡是「破」、「壞」、「沒」、「死」、"光」、「鬼」、「殺」、「病」、「痛」、「輸」、「窮」等不吉利的字眼,都禁忌說出口來。也忌嬰兒啼哭,因為啼哭是「沒頭彩」,兆示疾病、凶禍。故這一天即使小孩惹了禍,也不能打他或呵斥他,以免他啼哭不休。行為方面,端杯、盤、碗、碟要格外小心,不能打壞,不慎打壞時,在取水一俗已經徒有形式而已。禁掃地這一習俗也正在慢慢被淘汰,因為春節期間燃放鞭炮,人來客往,地上紙屑、垃圾特別多,不打掃一下的確有礙大雅。因此,從講究衛生出發,不少年輕人也就對這些傳統禁忌習俗不怎麼講究了。

    這一天債主不許上門討債,因為人們認為這一天討債對借貸雙方均不吉利。也忌從別人口袋裡掏東西,人們認為,正月初一的口袋讓人掏了,可能導致一年都被「掏空」的危險。

    忌死人,也忌辦喪事,因為這將給家裡帶來不祥。同時,忌該天理髮,因為人們在這一,天總喜歡把理髮同辦喪事聯繫起來。這一天甚至忌殺生,殺生被認為會導致刀災、兵災、血災等災禍的發生,但是,現在人們生活水平提高了,吃東西圖個新鮮,為了口腹之快,也就沒什麼顧忌了。

    飲食方面,這一天嚴禁吃藥。否則,被認為會導致一年從頭到底病疾纏身,吃藥不斷。初一早飯忌吃葷,有幾種說法:一種是這一頓吃齋,其功用等於一年;另一種是暗喻指勤儉治家,不可鋪張浪費。
平平淡淡才是真,健健康康才是福.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1

主題

1420

帖子

570

積分

貝殼網友四級

Rank: 3Rank: 3

積分
570
23
黃河泰山 發表於 2010-2-26 12:42 | 只看該作者
辛苦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2
返回列表 發新帖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24 10:26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