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後由 Unknown 於 2009-10-9 18:51 編輯
普羅旺斯之家 近歐萊雅埃斯塔克角-1883
1870年代末-1880塞尚的筆法更加系統化, 在這幅畫里幾乎每個自然部分均以相同的平行線表達. 這幅山水比畫廊收藏的另外幾幅完成的更加充分. 如在"河岸"的畫布上顯示一層薄薄的白色底色, 很難知道塞尚是否認為工作已經完成. 不過看來其非常重視的的配色和色調協調尚未完成. 他調製色彩以確保象音符一樣, 尺度適中並配合默契. 在此畫, 藍色的陰影有利於形成畫面整體的和諧. 與統一的筆觸相結合, 所有的顏色都有相等的強度, 使空間趨於平面化, 淡化了遠近物體的距離感.
塞尚繪畫的取景地點大多已經被確認, 包括本畫-近歐萊雅埃斯塔克. 通過與實際位置的比較, 顯然, 在連續數天的創作中, 他經常轉移畫架(easel)以改變視角.
http://www.nga.gov/fcgi-bin/tinfo_f?object=54129
House of Père Lacroix-佩爾 拉克魯瓦的房屋
山村-Village of Auvers, Morvan region, 離巴黎不太遠.
這幅畫是文藝復興後期代表作之一, 值得仔細研究一下.

有的評論家說這是塞尚暗藏的簽名, 這張照的特大號兒(近2M), 從片子上直接剪下來, 還行, 不算太失真.
網上賣的複製品做得幾可亂真, 要價$30, 不過配一付硬木框兒得200多. 掛得屋裡賞心悅目, 來了客人還能附庸風雅, 不過有一位朋友的評論是: 冒傻氣, 冤大頭-人家自己動手, 即練了手藝又省了銀子, 30塊的玩意兒質量一點兒都不差.
古狗位置-圖上標出了附近名勝古迹
http://maps.google.com/maps?rls=com.microsoft:*:IE-SearchBox&oe=UTF-8&sourceid=ie7&
rlz=1I7DKUS&q=village+of+Auvers&um=1&ie=UTF-8&hq=&hnear=Auvers-sur-Oise,+France&
gl=us&ei=TbzNSrP1Jp3i8Aaauez1Aw&sa=X&oi=geocode_result&ct=title&resnum=1
園丁瓦利耶, 1906
這幅畫是塞尚去世前的最後作品之一-他的長年園丁的畫像, 用了相當一段時間. 從有的角度不難看出, 有的筆觸塗料相當厚重, 特別是沿不同形狀輪廓相接的地方. 沿著瓦利耶的頭部延伸出一個厚, 黑的半影-深度修改的痕迹(evidence of extensive reworking). 在他的後期作品中, 對景物輪廓的反覆斟酌與修改屢見不鮮, 如對'瓶花", 畫布表面竟因反覆修改而起泡.
較深的顏色有助於形成一種壓抑感甚至悲觀情緒(contribute to a sense of airlessness, even gloom), 園丁的面部表情表達了他的簡單而內在的特質. 塞尚顯然非常重視這張畫, 幾年前他在工作室完成這幅畫時告訴訪客: "如果能成功的描繪這個人, 那將意味著我的理論是正確的("If I succeed with this fellow, it will mean that the theory was correct). 他去世的那年(1906), 有關人等說塞尚仍在計劃"寫出他在繪畫上的見解'. 不過這些均來自回憶與評論, 很多看起來是矛盾的, 有些則是添油加醋.
http://www.nga.gov/fcgi-bin/tinfo_f?object=45867 -瓶花(Vase of Flowers)
http://www.nga.gov/fcgi-bin/tinfo_f?object=45877
-抑鬱在中老年人中很常見, 大概在半數左右(美國去年的數字-NEJM, JAMA), 所以抗抑鬱葯年度用量相當可觀(哪位感興趣可以在"自然藥物開發"或國家醫學圖書館網搜一下).
http://www.ncbi.nlm.nih.gov/pubme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