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12
返回列表 發新帖
樓主: 來往加國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本周背誦經文:以賽亞書53:5-6

[複製鏈接]

89

主題

3669

帖子

798

積分

貝殼網友六級

留學海龜(十四級)

Rank: 3Rank: 3

積分
798
21
james2000 發表於 2009-4-25 07:15 | 只看該作者
這樣的警告,在大逼迫的時代,比較難出現。如果不是確信,誰願意受逼迫呀。但在和平時代就非常有可能出現這樣心口不一的情況了,一邊"依然偏行己路",一邊口裡稱"主阿,主阿"。
來往加國 發表於 2009-4-24 21:04


說得很好!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45

主題

2099

帖子

702

積分

貝殼網友六級

Rank: 3Rank: 3

積分
702
22
朽木 發表於 2009-4-26 00:16 | 只看該作者
你又開始語無倫次了,連我不是反基,而是反你這個異端也搞不清楚。

希望你將基本邏輯思維搞搞清楚,而不要學西安筒子老說一些「天王蓋地虎,寶塔鎮河妖。」之類行話,我不是不會說,而是覺得在這種地方說 ...
james2000 發表於 2009-4-25 07:14


失敬失敬,原來你不是「反基」,而是「反異端」的「真基督徒」,俺給你道歉了。

不過你把俺當成異端反,好象有點反錯對象了,能具體一點指出俺在什麼地方「異」出去了?

以前對不住,把你當成反基了。現在俺把你當同一戰壕的戰友看待,你就放開了拚命整俺的黑材料吧,要是能把俺肅反了,俺這塊欄木頭也就該下火線了。
可雕,看在誰手裡。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89

主題

3669

帖子

798

積分

貝殼網友六級

留學海龜(十四級)

Rank: 3Rank: 3

積分
798
23
james2000 發表於 2009-4-26 05:48 | 只看該作者
你在18樓大談什麼神的不變性有三:神的屬性不變、神在永恆中的旨意不變、和神在約中的應許不變。貌似莫測高深,實則借這些行話來掩飾你的無能。這種環顧左右而言他的基督徒我見得多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98

主題

4799

帖子

2393

積分

六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2393
24
618o382 發表於 2009-4-26 09:20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618o382 於 2009-4-25 20:23 編輯
53:5 哪知他為我們的過犯受害,為我們的罪孽壓傷。因他受的刑罰,我們得平安。因他受的鞭傷,我們得醫治。
53:6 我們都如羊走迷,各人偏行己路。耶和華使我們眾人的罪孽都歸在他身上。
來往加國 發表於 2009-4-19 18:31

又是胡扯了!
如果人的罪都歸到了耶穌身上,為什麼你們還說人都有罪,為什麼人還得信耶穌才有可能免罪。顯然罪沒有都歸在耶穌身上嘛!
基督徒的上帝給人罪的時候那麼容易,人生下來啥也不知道的時候就遺傳了罪。基督徒的上帝把人的罪去掉怎麼那麼難?耶穌死一次還不行,還得信,還得考驗。。。

如果基督徒的上帝真的愛人類,就應當讓人類很輕鬆地出去罪,就像很輕鬆地獲得罪。

說穿了,所謂人的原罪,就是你們基督教玩兒的碰瓷騙術。碰瓷----容易,想脫身----難!
耶穌說:至於我那些仇敵不要我作他們王的,把他拉來在我面前殺了吧!
盤古教聖人說:不要害怕我們死後的歸宿,我們只是回到了出生前的地方。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89

主題

3669

帖子

798

積分

貝殼網友六級

留學海龜(十四級)

Rank: 3Rank: 3

積分
798
25
james2000 發表於 2009-4-26 10:14 | 只看該作者
這樣的警告,在大逼迫的時代,比較難出現。如果不是確信,誰願意受逼迫呀。但在和平時代就非常有可能出現這樣心口不一的情況了,一邊"依然偏行己路",一邊口裡稱"主阿,主阿"。
來往加國 發表於 2009-4-24 21:04


按照朽木的邏輯,這些人一開始就沒有得救,可見他的邏輯是以行為來判斷他們當初是否得救。很好啊,至少有點進步了,但還是嫩姜!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6
 樓主| 來往加國 發表於 2009-4-26 10:31 | 只看該作者
24# 618o382

說一個故事:有一個人犯事了,被關了終生監禁。這一年遇上大赦,獄卒對他說,現在是大赦,你可以回家了。這個犯人想:別開玩笑了,天下哪有這樣的好事?我不相信。我還有可以回家的那一天嗎?
你們祈求,就給你們。尋找,就尋見。叩門,就給你們開門。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98

主題

4799

帖子

2393

積分

六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2393
27
618o382 發表於 2009-4-26 10:58 | 只看該作者
24# 618o382

說一個故事:有一個人犯事了,被關了終生監禁。這一年遇上大赦,獄卒對他說,現在是大赦,你可以回家了。這個犯人想:別開玩笑了,天下哪有這樣的好事?我不相信。我還有可以回家的那一天嗎?
來往加國 發表於 2009-4-25 21:31

大赦是人作出的吧!所以很容易就免了一些人的罪。
你的神正相反。你的神很容易就認定人有罪,容易到只用了你的神的幾顆果子。你的神很難除去人的罪,難到了犧牲了你的神的親兒子還不能免去人的罪,還得讓人信,還得考驗信的程度。。。。。。
在免去人的罪方面,你的神還不如人嘛!
耶穌說:至於我那些仇敵不要我作他們王的,把他拉來在我面前殺了吧!
盤古教聖人說:不要害怕我們死後的歸宿,我們只是回到了出生前的地方。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45

主題

2099

帖子

702

積分

貝殼網友六級

Rank: 3Rank: 3

積分
702
28
朽木 發表於 2009-4-26 12:51 | 只看該作者
你在18樓大談什麼神的不變性有三:神的屬性不變、神在永恆中的旨意不變、和神在約中的應許不變。貌似莫測高深,實則借這些行話來掩飾你的無能。這種環顧左右而言他的基督徒我見得多了。
james2000 發表於 2009-4-26 05:48


俺的無能還需要掩飾嗎?本來就明擺著呢。要不俺怎麼會相信唯獨恩典才能得救呢。但是如果借用一些「貌似高深」的話,可以幫助我們對聖經和神多一點了解,總比不懂裝懂要坦率一點吧。

俺不喜歡環顧左右而言他,就喜歡直來直去,如果你不清楚「神在約中的應許」和我們討論的內容有多麼緊密的聯繫,俺可以給你來一點「貌似淺顯的」,如何?

今天世界三的宗教都聲稱唯獨自己是神的子民,他們是猶太教、伊斯蘭教、和基督教。他們爭論的焦點在哪裡,你知道嗎?如果你不知道,難怪那些「反基」說你是跟著瞎起鬨呢。他們爭論的焦點是,誰是神與亞伯拉罕之約的合法繼承人?猶太人和中東的阿拉伯人都是亞伯拉罕肉身的後代,一個是妻生的,一個是妾生的。唯獨基督徒和亞伯拉罕沒有直接的血緣關係,那麼,憑什麼我們認定基督徒才是亞伯拉罕之約真正的繼承人呢?或者說,神憑什麼救你呀?如果你連神憑什麼救你都不知道,談什麼忍耐呀、確據呀、信心啊、行為了的。

哦,可能還是深了一點,你會不會說:我們是靠基督得救,跟亞伯拉罕怎麼扯到一起去了?

得,要是這個問題還太「高深」,俺建議你能先把舊約讀懂,明白亞伯拉罕之約與新約的關係,對你會大有幫助。反俺是小事,要是你不懂新舊兩約之間的關係,當反基們叫喊著「耶穌說自己是神,某轉輪子的主兒說自己比神還大,他們有什麼區別呀?」你怎麼回答人家呀?
可雕,看在誰手裡。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9
 樓主| 來往加國 發表於 2009-4-27 07:18 | 只看該作者
如果基督徒的上帝真的愛人類,就應當讓人類很輕鬆地出去罪,就像很輕鬆地獲得罪。 ...
618o382 發表於 2009-4-26 09:20 AM

還不夠容易嗎?只要你信就可以了。可你偏不信。
你們祈求,就給你們。尋找,就尋見。叩門,就給你們開門。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0
 樓主| 來往加國 發表於 2009-4-27 07:18 | 只看該作者
大赦是人作出的吧!所以很容易就免了一些人的罪。
你的神正相反。你的神很容易就認定人有罪,容易到只用了你的神的幾顆果子。你的神很難除去人的罪,難到了犧牲了你的神的親兒子還不能免去人的罪,還得讓人信,還 ...
618o382 發表於 2009-4-26 10:58 AM

反基反了這麼久,還沒弄清罪的概念?

罪就是不信,死活也要呆在監獄里,習慣了,覺得呆在那裡舒坦。
你們祈求,就給你們。尋找,就尋見。叩門,就給你們開門。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89

主題

3669

帖子

798

積分

貝殼網友六級

留學海龜(十四級)

Rank: 3Rank: 3

積分
798
31
james2000 發表於 2009-4-27 08:50 | 只看該作者
俺的無能還需要掩飾嗎?本來就明擺著呢。要不俺怎麼會相信唯獨恩典才能得救呢。但是如果借用一些「貌似高深」的話,可以幫助我們對聖經和神多一點了解,總比不懂裝懂要坦率一點吧。

俺不喜歡環顧左右而言他, ...
朽木 發表於 2009-4-26 12:51


你以為你那裹腳布多繞幾圈,別人都會頭暈?你寫得東西貌似深奧,實則東拉西扯,文不對題。既然你喜歡這樣玩,那我也模仿你的拙劣伎倆玩一下給你看看。

以下是回答你的問題,如果你頭不暈的話,希望你從頭至尾看完:

神的國度與他的應許

    從出埃及記到約書亞記的聖經啟示是--神要向每一代的以色列人說話,好讓他們知道下列的好消息:

    一.耶和華愛以色列人;

    二.他決定住在以色列中間:

    三.耶和華的名字、屬性,以及大能作為的啟示和意義;耶和華就是君王、審判官和拯救者;

    四.摩西之約權利與義務的條例;

    五.神的『僕人』摩西,以及對於神透過摩西所作的啟示需要謹慎留意(瑪四4);

    六.神在以色列人中建立他的國度;

    七.神的祝福依以色列對他的敬虔與愛的程度而調整。

    文學結構與經文背景說明了:神的恩典、以色列人立約的地位、神的顯現、摩西的地位以及以色列人集中敬拜等的重要性。這一時代的救贖歷史意義在於:(1)神在以色列人中建立王權;(2)神權政治職分的制度就是延續和保護他王權的方法;以及(3)應許的應驗。



                神在以色列的王權



    從一開始,耶和華的目的就是要使以色列人成為他自己的百姓(出六7)。『百姓』一詞逐漸取得了選民的意義,神給予他們成為他國度的特權,以忠誠與聖潔為其特性(出十九5-6)。耶和華收養以色列人成為他的國(』am)。他從世上列國之中揀選以色列人成為神權政治的國家,視以色列人為他的嗣子,向他們啟示他的榮耀,賜他們聖約、聖殿崇拜以及應許(羅九4)。

    有關以色列成立國家,和他們與神保持獨特的關係之應許的應驗,並非以他們對耶和華的回應為條件。事實上,在西乃山的啟示之前,和認可這個約之後,以色列人的作為證明了他們是頑固、背叛神的百姓,無心去愛耶和華。神的啟示、救贖他們脫離埃及、西乃山的啟示、認可與他們所立的約,以及在會幕中榮光四射的顯現都見證他對以色列人的恩典和關愛,雖然他們是如此的不配。顯然,神的計劃就是要透過以色列人在地上建立他的國度,不論他們如何回應。不過在立約時,耶和華期待他的子民以愛回應(申六5)--不是一種情感式的反應,而是專一或忠誠的表達。  



              神權政治的事奉人員



    立約的目的為要揭開耶和華要在以色列人中執掌王權以及使他們成為他的百姓之序幕。從一開始,以色列人就分成十二個支派。每個支派都有自己的長老和眾千夫長、百夫長等領袖。當以色列人尚在埃及地時,這種古老的支派領袖制度已在他們當中發展了。然而,由於他們要被建立為神的百姓,神任命領袖權的需要就產生了。

    首先,在以色列人背叛之後,很快地,神權政治領袖權的必需性日益明顯(出十四-十八)。摩西是神的代理人;神賦予他特殊的使命就是帶領以色列人脫離埃及地,並領導他們進入應許之地。摩西的岳父葉忒羅觀察到摩西的重擔非常沉重。他不僅是全國人民的領袖,而且也是各層級的審判官;他本人親自聽訟、審理大小訟案。於是葉忒羅提議,他應該任命幾位法官作他的助手,這個建議是普通恩典的洞見(common-grace insight),摩西聽從了他岳父的話,因而得到很大的幫助(出十八24)。

    第二,領袖權由於以色列人抱怨、不滿的歷史而變成基要的需求。在以色列人離開西乃山之後(民十11-13),摩西就覺得這些人實在很難帶領,所以他用求死的方法來辭去領袖的職分。耶和華回答他,要他任命七十位長老來輔助他(民十一16)。長老們領受摩西分賜的靈(民十一25),所以有能力協助摩西處理事務。當其中的兩位長老沒有與其他人在一起說預言時,摩西表達了他的希望,願所有的百姓都成為先知(民十一29)。他明了神權政治的最大目標就是神的靈顯現在他所有的子民中間。被聖靈充滿時,心裡就沒有空處去發怨言。

    最後,摩西與約書亞的去世,造成了神權領袖的真空。在摩西去世之後,神權政治的領導權逐漸瓦解。摩西擔任以色列人的審判官、軍事領袖、禮儀指導、立約的中保以及先知。不過,如我們所見,甚至在他掌權時,都與別人分享他的領導權。他擔任立約中保的工作已由那些分擔他司法工作的祭司以及長老接替。當摩西還在世的時候,約書亞就接替了他軍事領袖的職位,而且是由摩西直接任命他擔任以色列人的領袖(民廿七15-23:申卅一1-8,14,23:卅四9;另參書四14)。神借著約書亞對以色列人說話(參書一),但是在他去世之後,耶和華的話就『稀少』了(士二7;六13;撒上三1)。   

    神權政治各職分的目標就是要使神的百姓學習與耶和華,他們的創造--救贖主,以及他們的同胞和諧相處,要他們與神以及他的約民和諧生活,他們表達了約的理念:神的百姓。



祭司與利未人

    只有亞倫的後裔擔任祭司的職分(利九),但是整個利未支派都獻身事奉耶和華。他們在會幕中協助亞倫的祭司們。這好像是說,亞倫體系的祭司職是神所任命的,藉此,神對他的百姓施行祝福與赦免。可拉、大坍、亞比蘭和以色列的二百五十位首領向亞倫的祭司職挑戰,辯稱所有以色列人都是聖潔的,所以沒有必要非由亞倫及其後裔擔任祭司不可(民十六)。在發芽的杖這個插曲中,神印證了他的旨意,就是將祭司職限制在亞倫及其後裔身上(民十七)。

    利未的家庭是神給祭司的賞賜,為要辦理會幕的事(民八19;十八6)。同樣的,摩西的工作也由大祭司亞倫所分擔。耶和華明示亞倫的后育要繼續事奉,因為他也由約來確認這個職分。亞倫的孫子非尼哈在以色列人為非作歹、崇拜偶像時,向耶和華表示忠誠。耶和華用立約的方式來肯定祭司功能,以作為對他的賞賜(民廿五ll-13)。瑪拉基也熟知耶和華與祭司所訂定的和平之約,因此,他向被擄之後的祭司們挑戰,要忠於耶和華起初與他們所立的約(瑪二4-8)。



先知

    五經也預言到一個階級的人,耶和華要借著他們來向新生代啟示他的旨意。先知跟隨摩西的腳步,因為他們也是領受神啟示的。然而摩西領受耶和華的話是以直接啟示的方式,而先知則是借著異象與夢,間接地領受耶和華的話(民十二6-8)。先知制度的標準使神對摩西啟示的真實性更具體化:判斷先知之真偽要看他們是否忠於神向摩西所啟示的話語(申十三l-3)。

    先知也是以色列人中的一個(申十八15)。一位優秀的先知不需要用邪術或占卜來取得他的啟示(9-12節),而是從耶和華那裡領受。他的預言是真是假可由預言是否實現來判斷(15-22節)。當先知說話時,就好像神在說話。因此,摩西擔任立約中保的功能就持續下來了。在以色列史中,從以利亞時代起,先知的角色已由約的中保變為聖約的檢察官。



君王

    在五經中,只有一節經文暗示以色列人的王權制度。摩西在申命記十七章詳細說明了神權政治下的王權性質。以色列的君王是神所興起的,不像其他外邦國家君王的產生。他必須對耶和華的律法敏感,並要喜愛它(l9-20節)。他不可擴張自己的物質享受與權勢(l6-17節)。君王的心要在耶和華面前正直,否則,他就不能像摩西一樣,帶領他的百姓領受約的福氣。如果他是神的僕人,他也就是神百姓的僕人。以色列的君王不同於列國的暴君或絕對獨裁統治者。神權政治的概念乃是假定,所有的領袖,包括君王與丞相,都要扮演僕人的角色,為人民謀求最大的福祉。



                  應許與應驗



    耶和華向以色列人啟示,他就是亞伯拉罕、以撒、雅各的神(出三15-16),這暗示他會忠心地遵守起初他向亞伯拉罕所允諾的四重應許。



後裔

    在出埃及時,以色列的人丁已非常興旺。他們進入應許之地前夕,摩西看到以色列的數目就像天上的星星那樣多(參看申一10;十22)。之後,他祝福他們,在禱告中求耶和華使他們更多千倍(一11)。在眾支派之中,利未、猶大和以法蓮、瑪拿西相繼興起,擔任顯著的角色。

    利未的突顯有兩個原因,一個是神揀選他的後裔成為利未人,另一個是神按立亞倫的後裔(利未家族)為祭司。祭司一利未人的工作就是維持會幕的事奉,主持獻祭,以及朗讀、遵守神的律法。利未人是一個活的提醒,關於神的聖潔、榮耀、恩典、赦免以及他聖潔的要求--具體地記在摩西律法中。

    迦勒的報告增強了猶大的重要角色,他說迦南地是一塊肥美的土地,在耶和華的幫助下必可佔領那地(民十三30;十四5-9,24)。在分配土地的名單上,猶大的地位最為顯著,因為它與迦勒希伯侖的產業相連(書十四6-十五63)。

    以法蓮與瑪拿西的重要性也是由於一位間諜,即約書亞的信心(民十四6-9,38)。約書亞是以法蓮人,從一開始就忠於耶和華與摩西(出十七9-13)。他的支派與瑪拿西支派共同分得了迦南的大部分土地。猶大、以法蓮和瑪拿西這三支派分到了迦南地一半以上的肥沃土地(書十五-十七)。

    這些早期發生的事件,其重要性在後來國家分裂成兩個對立的猶大國與以色列國時顯出來,它們以以法蓮與瑪拿西的區域為其中心。因此,聖經給了我們一些關於這些支派為什麼會彼此對立、會有敵意的解釋。連摩西和約書亞都幾乎不能使他們團結一致。這些支派很容易彼此激怒對方(參書廿二),而且表現出太關心各自的生活水準。這種態度造成流便、迦得以及瑪拿西的某些宗族要求擴大他們的產業至約旦河東(民卅二)。另外,約瑟支派(包括以法蓮與瑪拿西)也要求約書亞給他們更多的土地(書十七14,18)。

    總而言之,神百姓的屬靈狀況相當薄弱,他們貪心、自私、尖酸、不道德、不潔、崇拜偶像、仇恨、不同心、易怒、紛爭、結黨、恣意放縱並且抱怨,這都成了百姓的特色!他們都是冥頑不化、硬著頸項、心地剛硬的人。雖然從西乃山所作的第一次民數調查(民廿六),他們的人口總數增加許多,然而,這一人口增多的應許並未保證,亞伯拉罕後裔的屬靈狀況會像『信心之父』一樣。這個階段的情況顯然證明了一個真理:肉體的繁衍和割禮的表記(參書五1-9)並不能保證他們對神的敏感性,也不能成為心靈割禮的證據。

    雖然如此,神依然一再重申並且完成他對亞伯拉罕的後裔所作的應許。神的恩典清楚地在他耐心對待摩西與約書亞所帶領的百姓上顯出來。神的應許,包括有關後裔的應許,依然是屬於『你和你的後裔』。為了這緣故,社會與家庭的教育是非常重要的,不過,先知們也非常清楚地指出,唯有那些真正用信心、愛心和忠誠回應耶和華的人才是他的『產業』(參賽六五13-16:瑪三16-18)。摩西已為後裔中的後裔,百姓中的百姓,以及肉體割禮中的心靈割禮概念奠立了良好的基礎。



土地

    神將土地的應許賜給族長(參申一7-8)。當以色列百姓在曠野漂流了卅八年之後,終於向迦南地前進。他們在南方被拒絕進入該地,必須由死海南部的約旦河東跨越進入迦南。由於這樣繞道而行,他們遇到亞摩利王西宏的反對,又遇到巴珊王噩的阻撓(民廿一21-35;另參申三1;廿九7;詩一三五11;一三六19-20)。他們也在米甸人身上報仇(民卅一)。這個行動產生了應許之地的擴張,進而包括了約旦河東的領域,使流便、迦得以及瑪拿西的幾個宗族定居在此(卅二章)。這個額外的土地是一種混合的祝福,因為定居在約旦河東的幾個支派多少已與以色列的其他支派斷絕關係。以色列的歷史說明了,除了偉大的先知以利亞是來自基列地區外,約旦河東的其他幾個支派對促進以色列人屬靈的福祉都沒什麼貢獻。

    在約書亞的領導下,迦南地逐漸地被征服了。當地人反抗以色列人,而且大大地懼怕耶和華(書二11,24:六27;十1-2)。他們出來反抗以色列人(參書十一20),而耶和華將這地交在他子民手中,因他為他們爭戰(書十一42)。約書亞對付當地的人,並且佔領了他們的土地,『就像耶和華吩咐摩西一樣』(書十一23)。再一次照著耶和華借摩西所吩咐的,他把地產依拈鬮分給各支派(書十四2)。我們可以說,到約書亞事工的末期,神所作有關土地的應許已經應驗了,因為以色列人脫離了仇敵,享受了安息,並且在這應許之地--新伊甸園--收穫地上栽種的穀物。

      這樣,耶和華將從前向他們列祖起誓所應許的全地賜給以色列人,他們就得了為業,住在其中。耶和華照著向他們列祖起誓所應許的一切話,使他們四境平安;他們一切仇敵中,沒有一人在他們面前站立得住。耶和華把一切仇敵都交在他們手中。耶和華應許賜給以色列家的話一句也沒有落空,都應驗了。(書廿一43-45)

    不過,應許依然是應許。還有更多的土地有待征服。此外,永遠安息的應許能否應驗,就看他們是否忠心遵守他們與耶和華所立的約。如果以色列人背叛神的約,耶和華就預先以災難、被擄和分散到各地來警告他們(申四25-28:廿八64-68:書廿三12-16;廿四20)。因此,土地的享有是一個表記,說明還有更大的應驗,是恆久不變的,是以色列人從未經歷過的。『所以我在怒中起誓,說,他們斷不可進入我的安息』(詩九五11;參來四3-11)。



神的顯現與保護

    耶和華在埃及地、曠野中以及應許之地向他的百姓顯現。安置在會幕至聖所中的約櫃是他顯現的象徵。在曠野的旅程中,耶和華清楚可見地顯現在雲柱和火柱中。由於會幕的建立,約櫃就成了神統治他子民立約的象徵。在征服迦南的期間,約櫃曾經被安置在基列,然後再由基列移至示羅。有了耶和華顯現的所有證據后,百姓依然等待他應許的應驗,就是說,神要選擇一個地方安置約櫃。那個地方將代表耶和華的統治以及他子民的敬拜中心之獨特地點。   

    耶和華以不同方式的顯現表示對以色列人的祝福:在降十災期間保守他們平安無恙;出埃及過紅海;在榮光四射的雲彩中;供給以色列人食物、飲水並打敗亞瑪力人;在西乃山上顯現;在聖所與約中顯現;在會幕、祭司職、獻祭和節期的制度中,以色列人按時被提醒,耶和華就在他們中間,而且保證他要饒恕他們的罪;律法的頒布表達了他旨意的細節;賜給他們土地並帶領他們戰勝仇敵。神應許以色列人的祝福、顯現和保護真實地在這個時期應驗了。

    神的顯現還有另一面:咒詛與審判。他在埃及人(施行十災以及在紅海戰敗他們)、亞瑪力人、西宏人和迦南諸王的身上表示了他的審判。但是他也向以色列人表示他的憤怒。在西乃山啟示之後,他清楚地表示出要嚴懲罪惡。他是會銷毀東西的烈火(出廿四17;申四24;來十二29)。他用不同的方法銷毀背叛神的以色列人:用瘟疫(出卅二34-35;民十一33;十四37;十六46-50;廿五9)、用火(民十一1-3;十六35)、用地震(31-34節)以及用蛇(廿一4-6)。他是一位嫉妒的神,處於百姓中間,但不能容忍他們侵犯他任何的聖潔與榮耀。

    只有耶和華對約的忠貞,才使他不致於滅掉所有的以色列人。他為了自己的緣故繼續向他們顯現,住在他們中間,帶領他們、保護他們,因為他向族長們所作的應許(出卅二13;參書七9)。他名為嫉妒(編按:出卅四14,NIV:Do not worship any other God,for the Lord,whosename is Jealous,is a Jealous God),但是他也有忍耐、愛以及赦免(出卅四6-7;民十四17-19)。

    律法是神特定的工具,以教導以色列人如何成為一個活在他面前的國家,他用它來教導以色列人如何在品德上像他,因為律法是聖潔、潔凈、公正、公義、愛與和平的實踐方法。不過,他的祝福並不完全以律法主義為基礎。他期望一種內在的忠誠,而非形式上的。對神忠誠也包含對他的啟示忠誠。對神專一敬虔與順服、成聖是分不開的。他對遵守他律例和旨意的人應許要大大地祝福他們(利廿六l-13;申廿八l-14),但是對於不順服的人卻要懲罰(利廿六14-39;申廿七15-26;

廿八15-68)。然而只要他們真心悔改,他總是會饒恕他們,並且恢復他們的地位(利廿六40-15:申四30-31)。



賜福列國

    這個階段的歷史背景有助我們了解,為什麼極少提到包含在約中有關對列國的祝福。第一,這個階段的關注是以色列國的生存,也就是說,神拯救他們出埃及,分別他們成為一個國家,以及神權政治地位的建立。第二,以色列人所表現的是冷漠、不順服和背叛。以色列尚不能作為列國的光,這個國家領受了神的自我啟示與聖言(羅三2),但是卻尚未成為這些特權的好管家。第三,摩西與約書亞都挑戰以色列人,要與所給予的恩典相稱。如果他們遵行了,萬民列國都會看到神賜給他們的智慧(申四6)、神的顯現(7節),以及神賜給以色列人的榮耀(申廿六19)。誠然,神的計劃就是要使他的百姓成為『一個祭司的國度』(出十九6)。第四,出埃及與征服迦南的歷史背景也為我們解釋了,為什麼聖經的焦點是集中在以色列人身上。以色列人學習了分離主義(separatism)的功課,他們永遠不能以埃及人的生活方式生活,也不能採用迦南人的習俗。對列國淫蕩的行為之負面強調,加強了以色列人聖潔、潔凈的生活之重要性。神期望他的百姓要潔凈他們的心靈,因而他可以將他的國度擴展至列國,關於約也包含對外邦的祝福,在此時期最顯著的例子就是妓女喇合!她信賴以色列人的神(書二8-13),所以她和她一家都得到神的保守。她已完全融入神的約中;她嫁給猶大支派的人,經此她成為波阿斯的母親,波阿斯是大衛與主耶穌的祖先(得四21:太一5)。

    摩西預期到列國將會與以色列一同歡樂(申卅二43;參七十士譯本與死海古卷)。使徒保羅解釋說,這一應許已經應驗,因為外邦人也已因神的憐憫列入教會中(羅十五9-10)。這一應許也是在耶穌基督里應驗的應許之一,雖然它是先賜給摩西與以色列的。雖然巴蘭宣稱,以色列之中要興起『星』與『杖』來征服以及統治列國(民廿四17),摩西卻也公開地預言,外邦人也要享有神約的特權!



            第四部 結論



    神呼召以色列成為『聖潔的國』的意義,乃為從摩西到耶穌基督在榮耀中降臨的救贖史奠立基礎。至今的世界仍繼續反映疏離中的創造狀況,所以基督徒是紮根在神的啟示與救贖作為的故事中。他們是救贖史的繼承人,即神對亞伯拉罕所作的承諾。神在耶穌基督身上所印證的王權首先賜給了以色列。因此,新約對國度顯現的強調可以追溯到神在出埃及時的作為、西乃山的啟示以及迦南地的征服。神的僕人摩西、約書亞和聖子耶穌都提到,神的國度已進入人的世界。此外,『神的百姓』、『會眾』(qahal,ekklesia)和新舊兩約中所用的類似專詞都見證了,耶穌基督的教會是神百姓的延續。同樣,教會中的事奉在功能上也可以追溯到舊約時代神權政治的事奉,因為耶和華喜悅使用他所按立的人來保守他的兒女純凈、聖潔,並藉由高舉他國度里的原則,如公義、公平、和平以及愛來滿足世人的需要。雖然耶和華對待以色列人是奠基在律法的監護權上,他建立國度的目標自耶穌的來臨與聖靈的動工起就一直未曾改變過。他所希望的是一群聖潔、無污染的百姓,願意活出與這位永活神的兒女之特權地位相稱的生活!

    在整個救贖史發展的過程中,耶和華藉由應許的應驗來證明他的信實。他盼望他的兒女們生活於今世和來世的張力中,能以更大的期盼來仰望他。他是信實的--昨日、今日、直到永遠!以色列人在摩西與約書亞領導下所經歷的,預嘗了這新時代的榮耀,是在耶穌基督裡面印證了。當我們仰望安息的實現、世界的更新、以及猶太人與外邦人都能分享到的神子民的福氣時,我們也預嘗偉大的主的恩惠。

    我們在好幾方面都能看到,以色列成為『聖潔的國』的階段對救贖史以後的發展有重大的影響:

    一.耶和華用他的名字Yahweh,用他拯救與審判的作為(如戰士般的作為),以及用他的完全來啟示他自己(出卅四5-6)。

    二.耶和華在以色列人中間建立他地上的王權,向以色列人啟示他君王的榮耀,以及降臨於以色列人當中,在會幕中建立他的王權。

    三.耶和華聖別以色列人成為他的百姓。在這個基礎上,他公然地接受他們成為他的子民,使他們成聖,並且定義未來的救贖史是與以色列人相關連的。

    四.耶和華用立約來保證這一關係--立約是一項恩典和應許的施行,經由立約,神以律法聖別一群子民歸他,並借著摩西作為約的祝福和規定的中保。

    五.耶和華用恩典和饒恕來回應以色列人不斷地背叛,以啟示他對他們的忍耐(參詩七八)。

    六.耶和華滿有權柄威嚴地在出埃及和征服迦南的過程中,實現他對旅長們所作過的應許。

    七.耶和華借著摩西重覆地見證,他會完成更大的應驗、祝福以及安息(參來三5)。他期望他的百姓能以忠貞與專一來回應他國度的計劃,但是他目的的完成不是依靠個人的回應。他將要在他特定的時候,為他的聖徒建立他的國度--新天新地!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45

主題

2099

帖子

702

積分

貝殼網友六級

Rank: 3Rank: 3

積分
702
32
朽木 發表於 2009-4-27 10:39 | 只看該作者
你以為你那裹腳布多繞幾圈,別人都會頭暈?你寫得東西貌似深奧,實則東拉西扯,文不對題。既然你喜歡這樣玩,那我也模仿你的拙劣伎倆玩一下給你看看。

以下是回答你的問題,如果你頭不暈的話,希望你從頭 ...
james2000 發表於 2009-4-27 08:50


哈,俺一點也不頭暈,一目十行就看完了。這是一篇非常通俗的聖經知識介紹讀物,一看就知道是從非正規神學研究機構抄下來的,因為這篇文章所論及的都是一些皮毛,而且帶有很多明顯的紕漏。

看到這裡,俺突發奇想:你相信這些聖經記載嗎?

俺可以非常坦率的告訴你俺在想什麼:你要麼是一個不成熟的基督徒,要麼乾脆是個冒牌貨。俺非常希望你是前者,但從你在這幾天的表現,讓俺越來越覺得是後者。

嘿,別急,真像會很快大白。
可雕,看在誰手裡。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0

主題

443

帖子

107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07
33
龍蟋蟀 發表於 2009-4-27 12:37 | 只看該作者
俺可以非常坦率的告訴你俺在想什麼:你要麼是一個不成熟的基督徒,要麼乾脆是個冒牌貨。俺非常希望你是前者,但從你在這幾天的表現,讓俺越來越覺得是後者。

嘿,別急,真像會很快大白。
朽木 發表於 2009-4-27 10:39


怎麼和隔壁那幾個娘兒們一個愛好?攻其論而尊其人,做不到?
歌唱著的蟲蟲蟀哥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45

主題

2099

帖子

702

積分

貝殼網友六級

Rank: 3Rank: 3

積分
702
34
朽木 發表於 2009-4-27 20:58 | 只看該作者
怎麼和隔壁那幾個娘兒們一個愛好?攻其論而尊其人,做不到?
龍蟋蟀 發表於 2009-4-27 12:37

時代不同了,男女都一樣你都不懂

這不是不「尊其人」,而是希望先自報門戶,再一起討論。你若是非基,就承認自己是非基,俺就用誠懇的態度解釋你的問題;你若是反基,就明著反,俺會用對待反基的態度回復;你是基督徒,就以基督徒的身份參加討論,不管神學背景如何,在總原則上一定是一致的,因此俺會對待以主內弟兄的態度一起討論。俺只是希望不要帶著基督徒的馬甲,用混亂視聽方式從事反基大業。
可雕,看在誰手裡。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45

主題

2099

帖子

702

積分

貝殼網友六級

Rank: 3Rank: 3

積分
702
35
朽木 發表於 2009-4-27 21:35 | 只看該作者
反基反了這麼久,還沒弄清罪的概念?
來往加國 發表於 2009-4-27 07:18

可雕,看在誰手裡。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98

主題

4799

帖子

2393

積分

六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2393
36
618o382 發表於 2009-4-27 22:05 | 只看該作者
反基反了這麼久,還沒弄清罪的概念?

罪就是不信,死活也要呆在監獄里,習慣了,覺得呆在那裡舒坦。
來往加國 發表於 2009-4-26 18:18


Mak 16:16 信而受洗的必然得救。不信的必被定罪。
耶穌說:至於我那些仇敵不要我作他們王的,把他拉來在我面前殺了吧!
盤古教聖人說:不要害怕我們死後的歸宿,我們只是回到了出生前的地方。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98

主題

4799

帖子

2393

積分

六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2393
37
618o382 發表於 2009-4-27 22:12 | 只看該作者
反基反了這麼久,還沒弄清罪的概念?

罪就是不信,死活也要呆在監獄里,習慣了,覺得呆在那裡舒坦。
來往加國 發表於 2009-4-26 18:18

你看,你們的神如果不要求別人信他就沒有信不信的問題,就沒有罪不罪的問題。罪的原凶還是你們的神。
耶穌說:至於我那些仇敵不要我作他們王的,把他拉來在我面前殺了吧!
盤古教聖人說:不要害怕我們死後的歸宿,我們只是回到了出生前的地方。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8
 樓主| 來往加國 發表於 2009-4-28 05:55 | 只看該作者
37# 618o382

因為不信,所以才產生由此而帶來的罪行。如殺人,因為不信神會有最後的審判,所以要按自己的方法解決。老哥哥呀,想一想如果把罪行變成非罪行的後果。
你們祈求,就給你們。尋找,就尋見。叩門,就給你們開門。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2
返回列表 發新帖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6 10:20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