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r. Peter Olofsson這篇文章主要是針對智設論(Intelligent Design)從概率統計角度挑戰進化論提出反批評。文中提到了兩種目前智設論者的兩個方法,一種作者稱為智設論的假設測驗,另一種稱之為智設論的概率。通篇文章詳細分析了這兩種方法,結論是它們並不能肯定地推斷出生物現象是智設的結果。
下面就來介紹一下這兩種方法,以及作者Peter Olofsson對以此來評價生物進化的批評。
智設論的假設檢驗挑戰進化論
Dr. William Dembski 在他的《設計的推論》一書中,提出了「說明過濾器」(explanatory filter)的概念,即把所有的機會(chance) 過濾掉,剩下的就只有智設了。這個「過濾器」出現在他另一篇書《沒有免費的午餐》里,描述有點不一樣。但其本質都是排出所有的因為偶然機會造成的可能性, 而不是某個特定的空假設(null hypothesis). 一旦所有的偶然機會都被排除,「設計」就可以推出了。因此在這裡,「設計」僅僅是偶然機會的補充。
Escherichia coli cells use long, thin structures called flagella to propel
themselves. These flagella form bundles that rotate
counter- clockwise, creating a torque that causes the bacterium to
rotate clockwi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