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樓主: bearbee82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09第一難:旱災!!旱災與救災情況新聞合集

[複製鏈接]

280

主題

3064

帖子

841

積分

貝殼網友七級

魚中魚~~

Rank: 3Rank: 3

積分
841
21
 樓主| bearbee82 發表於 2009-2-9 10:19 | 只看該作者
北方部分旱區出現小雨雪 旱情尚未根本緩解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2月09日02:57  人民網-人民日報
  旱情仍在持續
  旱區雖下「及時雨」,受旱面積同比仍多過億畝

  2月7日至8日下午,我國北方冬小麥乾旱區大部出現明顯降水。其中,陝西西南部和中部、山西南部、河南南部、湖北北部等地的部分地區出現了11—18毫米的降水,陝西鎮巴降水達25毫米。

  據國家防總辦公室統計,截至2月7日,全國耕地受旱面積2.99億畝,比2月6日減少200萬畝,但仍比常年同期多1.10億畝。

  中央氣象台最新預報顯示,此次降水過程會在9日逐漸結束。氣象專家介紹,由於此次降水及時,各地氣象部門抓住時機,積極開展人工增雨作業,一定程度上遏制了旱情的進一步發展;但雨量偏少,並不能完全緩解旱情,各地抗旱工作仍然十分艱巨。

  中央氣象台預計,從11日開始,北方冷空氣的勢力會有所加強,12日前後,旱區有望再迎來一場及時雨。不過,乾旱形勢仍未發生根本改變。安徽氣象部門也預測,2月安徽淮北和江淮地區降雨量仍將比常年略少。受暖濕氣流的影響,8日和13日前後全省分別有一次降水過程,不過雨量都不大,雖對抑制當前旱情加劇發展有一定作用,安徽小麥主產區旱情仍將持續。

  中國氣象局7日宣布進入抗旱氣象服務特別工作狀態,實行24小時局領導帶班制度,全力以赴做好實時監測、滾動預報、準確預警、跟蹤服務、影響評估等工作。

  飛機高炮增援

  捕捉時機人工降雨,擴大澆灌面積

  2月8日,國家防總再次召開會商會,研究部署下一步抗旱工作,強調要重點做好開源節流和水量統一調度管理工作,充分利用水庫蓄水、河道來水、地下水等各類水源,努力擴大澆灌面積。

  截至2月8日統計,北方冬麥區8省日最高投入抗旱人數1349萬人、開動機電井126萬眼、泵站2.18萬處、抗旱機動設備179萬台套,出動機動運水車輛28萬輛,累計投入抗旱資金32億元。

  國家防總秘書長、水利部副部長鄂竟平介紹,2月6日,420名官兵動用70台套車輛,赴河南焦作、新鄭、漯河等地協助抗旱澆麥、搶修水利設施。兩架軍用飛機在河南、安徽部分地區實施人工降雨。國家發改委下發緊急通知,部署做好抗旱奪豐收工作。農業部將水泵、噴灌機械設備等抗旱急需機具納入農機具購置補貼範圍,優先滿足抗旱保苗需要,並於2月7日發出《關於切實做好抗旱機具補貼工作的緊急通知》,部署各地在短時間內將補貼落實到位,支援各地抗旱工作。%C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80

主題

3064

帖子

841

積分

貝殼網友七級

魚中魚~~

Rank: 3Rank: 3

積分
841
22
 樓主| bearbee82 發表於 2009-2-9 10:20 | 只看該作者
20餘NGO發倡議呼籲在大旱之時節約用水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2月08日01:48  新京報
  本報訊 (記者 馬力)針對我國北方多省出現嚴重旱情,「綠家園志願者」等20多個NGO組織前日發出倡議書,呼籲在大旱之時,民眾更應節約用水。

  「環保民間組織平時一直都在呼籲節約用水,但很多民眾對於水資源,並沒有危機意識。」發起倡議的「綠家園志願者」召集人汪永晨說,當前,我國北方遭遇嚴重旱情,政府在努力採取措施解決,而民眾也應從自身做起,節約水資源。

  記者在這份倡議書中發現,這些NGO提出的具體倡議都是公眾「耳熟能詳的」,如每個人都應該從生活中的小事做起,節約用水,比如,洗手打肥皂的時候、刷牙的時候要關掉水龍頭;洗衣服和洗菜的水可以用來沖廁所、擦地板,實現水的循環利用;盡量縮短洗澡時間。

  對此,汪永晨認為:「雖然這些倡議看起來有些老生常談,但在目前大旱這個大背景下,如果大家都能做到這些,還是很有意義的。城市裡的人應該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幫助正在遭遇旱情的農民們。」她表示,目前已經有20多家民間組織響應這一倡議。同時,除了提出倡議外,環保民間組織還將開展一些實際行動,促進節約、善待水資源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80

主題

3064

帖子

841

積分

貝殼網友七級

魚中魚~~

Rank: 3Rank: 3

積分
841
23
 樓主| bearbee82 發表於 2009-2-9 10:21 | 只看該作者
陝西實施大規模人工增雨 部分緩解旱情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2月08日21:11  中國新聞網
  中新社西安二月八日電 (記者 冽瑋)從七日上午至八日中午,陝西省境內普降春雨,降水量在五至十毫米之間。最大降雨量出現在位於南部的鎮巴縣,達到二十三點一毫米,陝西省人工影響天氣辦公室抓住降雨時機,在西安、榆林、銅川、渭南等十個市、八十一個縣(區)實施人工增雨作業,使此間嚴重的旱情有所緩解。

  據統計,從七日至八日,陝西省大部地區普降小到中雨。從七日八時至八日八時,九十七個氣象站中有四十六個氣象站出現五毫米以上的降水,韓城、白水、漢中、南鄭、寧強、鎮巴等六站降水大於十毫米。陝西省各地共發射增雨火箭彈六百二十九枚、增雨炮彈三千八百零七發,人工增雨作業增大降雨量一毫米左右,從而盡最大可能抑制了持續蔓延的旱情。

  來自陝西省氣象局的消息稱,受自然降水和人工影響天氣的共同作用,目前已有效緩和陝西旱情發展。但要徹底緩解仍需較多降水。截至八日十六時,人工增雨作業仍在進行中。陝西省人工影響天氣辦公室已向有關部門協調,二月二十日將提前調運飛機入陝,實施飛機人工增雨,加大作業力度。

  陝西省政府最新統計表明,自去冬以來,陝西省連續九十天未遇有效降水,旱情不斷蔓延。該省約兩千萬畝農作物中,受旱面積已接近六成,十九點一七萬農村人口和十二點四二萬頭大牲畜出現臨時飲水困難。全省已累計投入一點六億元人民幣抗旱減災,抗旱灌溉面積達到九百零六萬畝次,同時緊急為六點九二萬人進行了臨時送水解困。(完)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80

主題

3064

帖子

841

積分

貝殼網友七級

魚中魚~~

Rank: 3Rank: 3

積分
841
24
 樓主| bearbee82 發表於 2009-2-9 10:21 | 只看該作者
北方部分地區迎來雨雪 受旱面積減少200萬畝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2月08日21:41  新華網
  新華網北京2月8日電 (記者姚潤豐)2月6日至8日,我國西北東南部、華北西南部部分地區出現小雨雪,對緩和旱情有利。據國家防總辦公室統計,截至2月7日,全國耕地受旱面積2.99億畝,比2月6日減少200萬畝,但仍比常年同期多1.10億畝,有442萬人、222萬頭大牲畜因旱發生飲水困難。

  另據統計,截至2月7日河北、山西、安徽、江蘇、河南、山東、陝西、甘肅等8省冬麥區受旱面積總計1.52億畝,佔全國作物受旱面積的95%,其中重旱4879萬畝。

  2月8日上午,國家防總再次研究部署下一步抗旱工作,強調要重點做好開源節流和水量統一調度管理工作,充分利用水庫蓄水、河道來水、地下水等各類水源,努力擴大澆灌面積。解放軍、武警部隊與地方有關部門密切配合,積極參加救災。

  國家防總秘書長、水利部副部長鄂竟平介紹,2月6日,420名官兵動用70台套車輛,赴河南焦作、新鄭、漯河等地協助抗旱澆麥、搶修水利設施。兩架軍用飛機在河南、安徽部分地區實施人工降雨。國家發改委下發緊急通知,部署做好抗旱奪豐收工作。農業部將水泵、噴灌機械設備等抗旱急需機具納入農機具購置補貼範圍,優先滿足抗旱保苗需要,並於2月7日發出《關於切實做好抗旱機具補貼工作的緊急通知》,部署各地在短時間內將補貼落實到位,支援各地抗旱工作。中國氣象局將抗旱氣象服務作為當前的中心任務,2月7日宣布進入抗旱氣象服務特別工作狀態,要求各級氣象部門進一步加強氣象監測分析和趨勢預測,安排應急值班,做好實時監測、滾動預報、準確預警等工作。

  統計顯示,截至2月8日,北方冬麥區8省日最高投入抗旱人數1349萬人、開動機電井126萬眼、泵站2.18萬處、抗旱機動設備179萬台套,出動機動運水車輛28萬輛,累計投入抗旱資金32億元。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80

主題

3064

帖子

841

積分

貝殼網友七級

魚中魚~~

Rank: 3Rank: 3

積分
841
25
 樓主| bearbee82 發表於 2009-2-9 10:21 | 只看該作者
山東部分地區降小雨 局部地區旱情緩和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2月08日18:46  新華網
  新華網濟南2月8日電 (記者蘇萬明)俗話說「春雨貴如油」,更何況是久旱逢甘霖。8日,久旱的齊魯大地,部分地區終於降下小雨。但是有關專家指出,此次降雨過程僅能緩和局部地區的旱情,還不能有效緩解山東地區嚴峻的旱情。

  去年入冬以來至今年2月7日,山東省平均降雨僅14毫米,較歷年同期偏少65%,特別是自今年1月份以來,全省平均降雨量僅1毫米,經頻率分析,為三十年一遇乾旱年份。其中魯西北、魯北部分地區幾乎無有效降雨,德州、聊城、濟南、菏澤等地區旱情均超過五十年一遇。

  7日,陰沉的天空激起了山東地區許多農民對春雨的期待,但是當天天公並不作美,聊城、濟南兩市僅僅下了一會兒「毛毛雨」,氣象部門稱雨量基本可以忽略不計。

  8日早晨,細雨終於降臨久旱的齊魯大地。5時左右,小雨從受旱較重的聊城市開始「登陸」山東,然後逐漸遍及萊蕪、濟南、德州、聊城、菏澤、濟寧、泰安、淄博等市,它們均屬於山東受旱較重的地區。其中,在8時至14時的統計時段,聊城的莘縣出現了最大的雨量——7毫米,聊城市的平均降雨量為5毫米左右;菏澤北部降雨也較大,達4毫米至5毫米。但可惜的是,除了這兩個地市,山東其他有雨的地區降雨量都在5毫米以下,雨量較小。

  氣象專家指出,一般來說,降水量在5毫米至10毫米才可以緩和旱情。總體上講,山東此次降雨過程僅能緩和局部地區的旱情,還不能有效緩解旱情。

  山東省氣象台從目前氣象資料分析認為,受暖濕氣流和冷空氣共同影響,從8日夜間開始,山東還將持續小雨過程。屆時,山東除了半島北部地區之外,均將降下小雨。但氣象專家也指出,此番降雨過程仍不是很大,緩解山東旱情的作用可能仍很有限。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80

主題

3064

帖子

841

積分

貝殼網友七級

魚中魚~~

Rank: 3Rank: 3

積分
841
26
 樓主| bearbee82 發表於 2009-2-9 10:23 | 只看該作者
人工增雨效果顯著 旱區出現明顯降水旱情緩解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2月09日08:35  中國天氣網

   中國許多地方正在遭受嚴重乾旱,各地抓住氣象條件動用人工增雨等辦法以緩解旱情。圖為車載移動火箭人工增雨作業。 中新社發 王兵 攝


  2月7日08時至8日14時,我國北方冬小麥乾旱區大部出現了明顯降水,雨雪分界線以北以降雪或雨夾雪為主,以南以降雨為主。具體降水量為:甘肅東部、陝西大部、山西中南部、河北南部、河南大部、山東西部、湖北大部、安徽西北部等地出現1~10毫米降水,其中陝西西南部和中部、山西南部、河南南部、湖北北部等地的部分地區出現了11~18毫米的降水,陝西鎮巴降水達25毫米。旱區各地氣象部門抓住此次降水過程的有利時機,積極適時開展人工增雨作業。

  安徽省飛機人工增雨作業首戰告捷

  2月8日上午8點和10點,安徽省實施飛機人工增雨首戰告捷,阜陽、淮北等旱區普獲喜雨。

  據安徽省人工影響天氣指揮中心消息,受冷空氣影響,2月7日下午開始,安徽省出現了一次較為有利增雨作業的天氣過程,2月8日08時、10時,空軍指戰員和人影作業人員抓住有利的天氣時機,先後兩次在阜陽、六安、淮北、亳州、蚌埠等皖北地區實施飛機人工增雨作業。從7日下午至2月8日12時,安徽省皖北地區在飛機人工增雨作業下,旱區降雨普遍達到2毫米以上,最大降雨達6.0毫米,為旱區喜增甘霖。

  山西人工增雨1.8億噸 旱情緩解

  7日下午至8日,山西省迎來一場大範圍的降水過程,該省氣象部門適時實施人工增雨,使該省的旱情基本得到緩解。截至8日17時,該省大部分地區降水仍在繼續,人工增雨也在緊張進行。

  從7日下午開始,山西省中南部自西向東先後出現明顯的降水天氣過程。該省氣象部門抓住有利時機,晝夜組織人工增雨作業。據山西省氣象局局長杜順義介紹,截至8日下午3時許,全省共出動高炮12門、火箭19部,先後發射炮彈420發、火箭彈308枚,增雨飛機作業影響面積15.5萬平方公里,增雨量約1.8億噸,人工增雨效果明顯。

  受自然降水和人工影響天氣的共同作用,7日至8日14時,山西省中南部87個縣普降小到中雨,其中有33個縣降雨量超過10毫米,最大降雨量達到19.5毫米。該省的麥區運城市平均降雨量達到13.5毫米,臨汾市平均降雨量達到11.8毫米。

  山西省氣象台表示,這是自2008年10月下旬以來,這個省降水範圍和強度比較大的一次。此次降水過程從根本上緩解了該省中南部前期旱情,對即將返青的冬小麥生長十分有利,為中部部分地區的春播工作打下了良好基礎。同時降水明顯降低了森林火情發生幾率,有效緩解了森林防火面臨的緊張壓力,對降低大氣污染、增加空氣濕度、改善空氣質量、減少疾病發生有著積極作用。

  河南各地抓住有利天氣迅速開展增雨作業

  2月7日河南省大部分地區出現降水,有49站降水在出現1~11毫米,其中:澠池11毫米、桐柏10毫米、濟源8毫米、孟津7毫米、新安7毫米。

  2月7日,河南省各級氣象部門抓住有利天氣,積極開展人工增雨作業,作業區普降小雨,在中原大地下了一場「及時雨」。

  從2月7日下午13:51到17:47,濮陽、鄭州、洛陽、安陽、焦作、新鄉、濟源7個省轄市,共21個縣市相繼開展了地面高炮、火箭人工增雨作業。

  湖北打響人工增雨抗旱第一炮

  2月7日19:00至23:00,湖北旱情較重的十堰、襄樊、宜昌、荊門等4市11縣(市)抓住有利天氣過程,14次聯動開展高炮、火箭人工增雨抗旱作業,打響了湖北今春人工增雨抗旱作業第一炮。

  根據省委、省政府關於做好當前人工增雨抗旱工作的要求,連日來,湖北省223門高炮、77具火箭、500多名作業人員日夜守侯在400多個作業點,隨時準備開展人工增雨抗旱作業。

  據統計,7日4個小時的作業,影響面積710平方公里,作業后平均降雨量為8毫米,最大雨量在襄樊歐廟,達到16毫米。此次聯動作業為緩和當地旱情、為水庫堰塘蓄水、小麥油菜等農作物生長起到了積極作用。

  山東開展大範圍人工增雨作業抗旱

  2月8日,受西南暖濕氣流和弱切變影響,山東西部和南部等地開始出現降水。山東人影部門積極調度菏澤、聊城、泰安、濟寧、德州、濟南等6市25個縣(市、區)抓住時機,陸續開展增雨作業,截至下午14時,共發射增雨火箭彈100餘枚、炮彈600餘發,作業區普降小雨,對緩解旱情十分有利。全省其他市人影工作部門人員、裝備已集結到位,一旦具備增雨作業時機,立即開展增雨作業。預計全省增雨作業將持續到9日上午。

  據悉,自去年11月份以來,山東省旱情發展迅速。全省農田受旱面積超過3000萬畝,其中重旱面積1100多萬畝,部分偏遠山區人口和大牲畜出現臨時性飲水困難。各級政府和領導高度重視,省政府多次召開抗旱工作會議,要求抓住一切有利時機實施人工增雨。全省各級人影部門已進入一級待命狀態,尋找時機適時開展人工增雨作業。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923

主題

4917

帖子

1599

積分

三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599
27
鐵螳螂 發表於 2009-2-9 10:28 | 只看該作者
頂!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

主題

143

帖子

33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新手上路(初級)

Rank: 2

積分
33
28
yxs52 發表於 2009-2-9 18:32 | 只看該作者
這裡空氣很好啊。關心中國的遊子還是大多數哦。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80

主題

3064

帖子

841

積分

貝殼網友七級

魚中魚~~

Rank: 3Rank: 3

積分
841
29
 樓主| bearbee82 發表於 2009-2-10 09:05 | 只看該作者
旱區迎來及時雨 改革前的紅旗渠再建抗旱奇功(組圖)
新聞來源: 廣州日報 於February 09, 2009 17:59:27 敬請注意:新聞取自各大新聞媒體,觀點內容並不代表本網立場!




  6日中午,河南省洛陽市嵩縣田湖鎮農民何老漢在灌溉油菜地的間隙睡著了。他凌晨3時就來守候渠水了。





在連旱百日後,鄭州終於迎來了一場雨。記者喬軍偉攝




「人造天河」紅旗渠又立抗旱奇功。(楊銀鵬 )



淮北市濉溪縣的農民正在田地邊鑽井。 記者黃澄鋒攝


  2008年入冬以來,全國共15個省、市都不同程度的遭遇大規模乾旱。水利部官員7日表示,將通過下調黃河上游水,甚至北調長江水,保證受旱農田的灌溉用水需求。

  至2月6日,遭受旱情的農田數量,已更新至1.61億畝。如果把去年冬天東北、西北、華北三地的1.4億畝干封地也計算在內,全國遭受旱情的耕地已超過3億畝。與此同時,發生飲水困難的人口與牲畜的數量,也已分別擴大到437萬人和210萬頭。

  據中央氣象台最新消息,盼雨已久的北方部分旱區7日迎來了一場「及時雨」。根據預報,7日夜間到8日,甘肅南部和東部、陝西、山西、河北南部、山東、河南、湖北、安徽北部等氣象乾旱區自西向東將迎來一次小雨(雪)天氣過程,降水量一般不足5毫米,其中陝西南部、湖北西北部、河南中南部的部分地區降水量有6至10毫米,對緩和當地旱情有一定作用。

  為支持抗旱保收和春耕生產,2月6日,財政部提前撥付農資綜合補貼和糧食直補資金867億元,其中農資綜合補貼資金716億元,糧食直補資金151億元。


據中央氣象台最新消息,盼雨已久的北方部分旱區7日迎來了一場「及時雨」。根據預報,7日夜間到8日,甘肅南部和東部、陝西、山西、河北南部、山東、河南、湖北、安徽北部等氣象乾旱區自西向東將迎來一次小雨(雪)天氣過程,降水量一般不足5毫米,其中陝西南部、湖北西北部、河南中南部的部分地區降水量有6至10毫米,對緩和當地旱情有一定作用。

為支持抗旱保收和春耕生產,2月6日,財政部提前撥付農資綜合補貼和糧食直補資金867億元,其中農資綜合補貼資金716億元,糧食直補資金151億元。

(綜合新華社、中新社消息)

  河南大旱

 2月份還會有多次降雨 但降水量都不大

  必要時提高水價限量供水

  文/本報特派河南記者楊明

春雨貴如油!連續旱了一百多天的河南昨日終於迎來一場甘霖,全省大部分地區降下小雨,旱情得到一定程度緩解。

自2008年10月24日起,河南全省一直沒有有效降水,全省平均降水量為10.7毫米,較常年同期偏少近80%。

昨天上午10時30分左右,鄭州市區開始升騰起霧氣,記者在京珠高速公路上看到,白茫茫的一片,能見度只有大約兩三百米,道路兩旁的麥地也變得若隱若現。從鄭州一路向北,新鄉、鶴壁、安陽等地的霧氣越來越重,部分路段能見度降到一百米以內。

昨天白天到夜裡,河南大部分地區出現降雨雲系,對人工增雨作業有利。截至記者發稿時,全省共8個地市22個縣進行了人工增雨作業。作業地區普遍降水0.5毫米左右,濟源的降雨量達到2毫米,最大降水出現在鄭州西部,為5.5毫米,其餘多數地區降水量在1毫米以下。

據氣象預報人員介紹,河南在2月份還會有多次降雨,但幾次的降水量級仍都比較小。

目前,河南山丘地區仍有42萬人、9萬頭大牲畜因旱出現臨時性飲水困難,河南的抗旱應急響應已升格為Ⅰ級,這將給群眾生活帶來哪些變化?

河南省防汛抗旱指揮部辦公室副主任楊汴通說,除了按照Ⅰ級響應的要求發布紅色乾旱預警信息外,如果旱情進一步加劇,省防汛抗旱指揮部可以依法宣布進入緊急抗旱期,依法徵調車輛等物資,必要時可臨時提高水價,督促各單位節約用水,還可以對高耗水的企業實行定時限量供水,同時為飲水困難群眾及時送水。

  紅旗渠「復出」 再建抗旱奇功

文\特派河南記者楊明

四十年前修造完成的「紅旗渠」,今年又重新擔起抗大旱的重任。記者昨日在河南林州採訪了解到,林州全市可澆灌的44.9萬畝麥田已全部澆灌一遍,其中,利用紅旗渠水灌溉的面積達到30萬畝。「人造天河」再建抗旱奇功。

目前,紅旗渠水仍源源不斷地滋潤著林州乾渴的農田。

  近年來灌溉功能逐漸弱化

林州曾經是個土薄石厚、水源奇缺的貧困山區。紅旗渠是20世紀60年代林縣人民花了10年時間,在太行山懸崖峭壁上盤山開鑿的大型「引漳入林」灌溉工程,把漳河水從山西引入林縣。整個工程劈開山頭1250座,鑿通隧洞211個,架設渡槽152條。被譽為「人造天河」、「當代萬里長城」,並成為民族精神的象徵。

近年來,由於上游水源日益緊缺,紅旗渠引水量大為減少。加上工程產權不清,管理機制不活,群眾因水費偏高而放棄用水的現象時有發生,紅旗渠的灌溉功能漸漸弱化。

記者昨日在林州汽車站附近看到,紅旗渠一段支渠已經廢棄,渠道里雜草叢生,還有不少垃圾。計程車司機老劉告訴記者,紅旗渠的渠網總長度達1500公里,目前不少地方已經被城市的發展所吞噬,不復存在。

  從山西買水引入紅旗渠

自從去年麥播以來,林州市就一直沒有有效降雨,小麥旱情持續發展。面對多年不遇的乾旱,紅旗渠的巨大功能被重新挖掘利用。林州市投入抗旱資金達600多萬元,千方百計從山西等地調水引水買水,從紅旗渠上游擠水、節水,協調紅旗渠沿線的水電站停止發電,同時啟動南谷洞水庫300萬立方米的儲水,將紅旗渠引水量由往年的1.5個流量加大到4個流量,保證灌溉用水。

「多虧了紅旗渠喲,要不然肯定絕收!」在紅旗渠分水嶺下居住的一位村民正在翻地,準備春播。他的三畝地已經全部澆灌了一遍,踩上去非常鬆軟。昨天下午,記者在紅旗渠分水嶺看到,兩個乾渠的水流湍急,水深已經接近平時的最高值。

  股市反應

  節水抗旱板塊

  強勢崛起

本報訊 據《證券日報》報道,節水抗旱板塊個股節後走勢一直不錯,前天還逆勢大漲。對此,國盛證券分析師程榮慶表示,國家防汛抗旱總指揮部啟動抗旱應急響應,財政部也再次安排特大抗旱補助費支持旱區抗旱工作,這些無不直接刺激著兩市抗旱題材個股的爆發。

方正證券周宇桓表示,中國是全球13個人均水資源最貧乏的國家之一,節水抗旱板塊投資機會眾多,波段性機會還是會不斷出現的,值得投資者關注。

  安徽大旱

  淮北村民排隊

  苦等打井隊

文\特派安徽記者姚卓文、何道嵐

安徽的旱情仍在持續,記者昨日離開安徽蚌埠,一路往北,來到災情最為嚴重的淮北市。在淮北市濉溪縣百善鎮,打井的生意與去年同期相比猛增兩倍多。

淮北市濉溪縣百善鎮徐樓村,昨天上午,一支打井隊來到村裡,這已是他們連續第二天來到這裡,為的是在莊稼地里開打一口水井。「打一口井大約需要打到地下18米的深處,鑽井至少要耗上一整天的功夫。」

打井隊隊長姚平心表示,僅從開春時算起,他帶的這支8人的打井隊在百善鎮的莊稼地里打了36口水井,排隊等著打井的村莊還有不少,光是已經簽約的合同就有200多份,與去年同期相比打井生意猛增了兩倍有餘。

打井作業在忙碌開展,村民們已迫不及待地來到麥田上觀看,村民劉允恆昨天一早也從家中趕了過來。「家裡的那10畝的小麥從播種之後就沒有澆灌過,正等著這口井救活。」劉允恆的小麥長得特別矮,僅僅高出地面5厘米左右,由於長時間沒有澆灌,麥田已經開裂,裂口足足可以插入一隻手指,「再不灌溉就救不活了。」

  各地災情

河南災情:小麥受旱面積達4350多萬畝,65萬畝麥苗枯死。

應對:河南已投入抗旱資金5.55億元,日最高投入抗旱人力142萬人,累計澆灌面積4965萬畝次。

安徽災情:全省受旱面積2798萬萬畝,直接經濟損失近16億元人民幣。

應對:累計抗旱澆灌面積1740萬畝。

山東災情:全省農田受旱面積已達2030萬畝,重旱1000萬畝。

應對:投入近4億元,興建各類抗旱水源工程2600多處。

河北災情:3500萬畝耕地受旱,其中冬小麥受旱面積達1500萬畝。

應對:建設小型抗旱工程11萬處,新增灌溉面積46萬畝。

陝西災情:全省作物受旱面積已達1149萬畝,受旱面積占麥油作物面積的57.6%。

應對:目前全省日均投入抗旱人數117萬人,開動水利設施6萬多處。昨天,陝西抓住降雨時機,成功實施人工增雨,預計可降大水量一毫米。 (農 業)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80

主題

3064

帖子

841

積分

貝殼網友七級

魚中魚~~

Rank: 3Rank: 3

積分
841
30
 樓主| bearbee82 發表於 2009-2-10 10:40 | 只看該作者

湖北十堰遭遇本世紀最嚴重的冬春連旱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2月10日05:28  荊楚網-楚天都市報
  荊楚網消息 (楚天都市報) (特約記者余兀玉 通訊員徐毅)昨悉,據十堰市氣象資料,從去年11月以來,該市降水明顯偏少。丹江口、十堰城區、鄖縣、鄖西連續48天無降水。光照偏多,土壤蒸發量大,典型的乾旱暖冬季節造成該市大部分地區出現長時間嚴重旱情。

  該市氣象台台長姚道強介紹,這次乾旱是本世紀以來最嚴重的冬春連旱。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80

主題

3064

帖子

841

積分

貝殼網友七級

魚中魚~~

Rank: 3Rank: 3

積分
841
31
 樓主| bearbee82 發表於 2009-2-10 10:40 | 只看該作者

安徽旱情未根本解除 皖北地區旱情有所緩解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2月10日01:36  中國新聞網
  中新社合肥二月九日電(王兵杜婧) 安徽省八日出現降水天氣過程,氣象部門抓住有利時機,實施飛機、高炮、火箭立體人工增雨作業,使得皖北地區旱情在一定程度上得到緩解,但該省旱情未根本解除。

  據安徽省自動氣象站網資料顯示,二月七日二十時至九日八時累計降水量合肥以北為二到十毫米,其中淮北中部大部分地區超過五毫米;合肥以南為零到一毫米。全省降水量大於二毫米的面積為六點一八萬平方公里,大於五毫米的面積為一點三九萬平方公里;體積降水量為二點六七億立方米。

  由於前期旱情嚴重,此次降水過程雖使皖北地區旱情在一定程度上得到緩解,但未能從根本上解除旱情,旱情還可能進一步發展。氣象部門預計二月十三日前後全省還有一次降水過程,屆時氣象部門將繼續開展飛機、高炮、火箭增雨作業,以更大程度上緩解嚴峻旱情。

  據安徽省氣象台最新預報,二月十二日前,全省以多雲天氣為主,沒有明顯降水,其中十日江北晴天到多雲,江南多雲,十一日全省多雲轉陰天。十二日全省陰天,淮北和淮河以南部分地區有雨;十三日全省陰天,淮北部分地區和淮河以南有雨。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80

主題

3064

帖子

841

積分

貝殼網友七級

魚中魚~~

Rank: 3Rank: 3

積分
841
32
 樓主| bearbee82 發表於 2009-2-10 10:41 | 只看該作者

河南旱情調查:農民抗旱遭遇成本尷尬

50年以來最大旱災」在這個早春撞擊著人們的心。國家防汛抗旱總指揮部啟動了我國歷史上首次Ⅰ級抗旱應急響應。北方地區受旱的小麥種植面積已經接近全國冬小麥種植面積的43%。

  作為我國小麥主產地的農業大省河南,成為此次受災最為嚴重的省份之一。近日,本報記者專程趕赴河南災區實地探訪災情。

  久旱逢甘霖

  「這是真下雨了!」

  2月7日傍晚六點一刻,從汝陽縣玉馬水庫下山的路上,來回擺動的刮雨器「吱吱呀呀」地掃去不斷鋪滿擋風玻璃的水珠。我們的司機師傅賀明義這才相信,超過105天沒有降水的中原大地真的下雨了。

  雨中走夜路帶來的麻煩抑制不住他語調中的驚喜。這些日子,空氣中的水分被乾旱抽離,「到處都干,嗓子疼的人特別多」,生活在城裡的賀明義如是說。

  這天中午,雨點開始零星飄落。正在田裡給農民普及抗旱澆麥知識的汝陽縣農機站站長逯懷森,忍不住伸手去接細碎的雨滴;然而,最初「連手都打不濕」的雨點讓他和同事們很是失望。

  此時,距離河南省氣象台發布乾旱紅色預警已經整整十天。雨水,成為城市與鄉村,人群與麥苗的共同渴望。久旱的河南利用這次降水進行了牛年的第一次人工增雨。儘管這場小雨對旱情的影響還沒有精確計量,但至少給人們帶來一些安慰和希望。

  河南汝陽

  豫北和山區

  ——沒有機井、沒有引水渠,一條一米多寬的滲水渠是附近唯一的水源,渠里斷斷續續僅存的幾窪地表水已被污染,暗沉的黑綠色渾濁不堪無法使用。

  ——在本來就較為乾旱的豫西山區和丘陵地帶,老化的水渠、失修的機井成為制約澆麥進度的一大因素。而在山區,吃水都嫌貴的農民「完全沒有買水澆地的打算」。

  ——在我們接觸到的大多數農民中,產糧帶來的收益早已不是他們的主要收入。「種地沒有剩餘錢」成為他們的共識,種糧成了農民的「副業」。

  調查發現

  調查地點

  時間

  2月5日—2月8日

  汝陽

  4.8元柴油錢讓他心疼

  正在給自家麥田澆地的農民張念朝,一家八口人料理著近20畝農田。拔出來的麥苗大約三分之二的長度已經枯黃,仍有生機的根部附著的泥土卻已不再濕潤。

  沒有機井、沒有引水渠、距離周邊的河流水庫太遠,一條一米多寬的滲水渠是附近唯一的水源,必須依靠雨水滲入地下蓄水。然而,3個月來幾乎沒下過雨的乾旱,使得這條滲水渠能量稀薄。

  渠里斷斷續續僅存的幾窪地表水已被污染,暗沉的黑綠色渾濁不堪無法使用,柴油電機抽出的地下水僅能供給近旁的麥地。二十米外的公路另一側,水泵管子打下去根本抽不上來水。

  「沒法兒,只能等著水繼續往下滲,過幾天再來試」,張念朝家的麥田能澆到的不足5畝,公路另一邊的十多畝地也許只能放棄了。張念朝估摸,今年澆不到的麥田一畝地只能打下500斤糧食,比去年要少300多斤。

  除了無處引水讓他無奈之外,4.8元一公升的柴油錢也讓他心疼。兩畝地還沒澆好,昨天剛從農機站買了40多塊錢的柴油,眼看就要用完了。買不到低價柴油成了附近村民抽水澆麥的一樁難事兒。

  與此同時,在長葛市老城鎮尹家堂村節水灌溉示範區,視察旱情的溫家寶告訴正在澆麥的農民,中央已經下達了4億抗旱經費,河南已經撥付到位6000多萬。「還有一筆大數,就是給農民的直補已經全部下達,目的是使鄉親們手裡早拿到錢,購買物資設備。」

  在這個國家級貧困縣裡,主要水利工程大多已使用了20年以上。汝陽周圍的25條河流,16條已經斷流。15座中小型水庫有9座旱至「死水位」,放不出水來。

  逯懷森坦言,最近幾年風調雨順。在糧食增產的同時,農田水利設施的建設和管護卻無形中被忽視。在本來就較為乾旱的豫西山區和丘陵地帶,老化的水渠、失修的機井成為制約澆麥進度的一大因素。

  距離縣城12公里的玉馬水庫是汝陽最大的國家中型水庫,玉馬已經向下游放水一個多星期了。這座總庫容5470萬立方米的水庫,現在的蓄水量只有三分之一左右。105天缺乏有效降水,水庫的蓄水量也低於往年。而灌區內部分損毀水渠無錢修復,使得許多應灌面積得不到灌溉。現在放出的水只能覆蓋三屯、劉店、上店三個鄉鎮。

  正在值班的水庫工作人員趙建設是三屯鄉人,說起家裡的情況,他只有一句話:「今年麥子可瞎了。」

  皺著眉頭的逯懷森說,縣裡正在和水利部門協商,希望鄰近區域的樓渾等水庫能向汝陽放水。但是,「人家的水庫也得先保證人家當地用水,然後才能放給我們」。協商結果如何還是個未知數。

  豫北

  三十畝麥田才有一口井

  相比之下,豫北武陟縣武惠鎮的農民高長文則要幸運一些。每天都從電視新聞里「了解政府抗旱政策」的高長文,天亮沒多久就和鄰居一起出來澆地了。

  處在返青期的麥苗即將分櫱(小麥的分枝。分櫱多少,標誌著小麥群體結構的好壞,影響小麥產量高低),這是澆麥保苗的「最後機會」。一旦土壤水分不足,分櫱節處於飢餓狀態,就成了「卡脖旱」,勢必影響小麥的產量。

  高長文用的潛水電泵可以直接從電網取電抽地下水,電費是0.75元一度,平時澆地用11度電就差不多夠了。因為今年旱得厲害,一畝地要用差不多14度電,合10.5元錢。去年,高長文家的9畝麥地畝產在千斤以上;今年雖說持續乾旱可能會導致減產,但是「現在能澆就沒啥大問題」。

  大茶堡村民何公龍對旱災的看法也一樣:能澆到水就沒大問題。「下雨我們就省點力不用澆;現在旱,就得自己澆水。」村裡的麥田三十畝地就有一口井,2月6日,何公龍給自家的麥田澆了開春以來的第一次水。

  在武陟縣東面的原陽縣,68歲的原武鎮農民郝天興坐在自家麥田的小馬扎里,看著十幾隻羊。郝天興家人口多,一共種了將近40畝地。前些日子天太冷,怕澆水下去又把麥子給凍上,一家人眼看著旱也不敢澆地。這幾天氣溫一回升,馬上就把水澆上了。不過,「要不下雨,過幾天還要再澆。」

  這裡每70畝地就有兩眼機井,因為靠近黃河,還修著引水渠,往年可以直接引河水灌溉。可惜今年上游的水渠有損壞,引不出水;只好用機井抽地下水,要不還能省些錢。

  「按說今年的麥一棵一棵都長得比去年好,就是太旱了」,郝天興仔細扒拉著葉片泛黃的麥苗十分惋惜:「澆完了水,(麥苗)還是要死一點。」

  從武陟到原陽,公路沿線所能看到的機井都接上了水管。據當地政府的統計,武陟縣60多萬畝小麥已經完成澆灌近95%。

  與短時間內突如其來的水災和雪災不同,旱災的襲擊悄無聲息、日漸積累,一旦爆發卻難以扭轉。

  特大旱災成為對農田水利設施建設的一場考驗,在水利設施病險危重、蓄水不足的地方,農田只能任由旱魔肆虐;而相對完備的農田水利設施卻能將災害的影響降至最低。

  針對這次旱情,水利部副部長鄂竟平指出,目前全國一半以上的耕地沒有水利設施,主要是靠天吃飯。水利設施建設欠賬在旱災面前暴露無遺。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80

主題

3064

帖子

841

積分

貝殼網友七級

魚中魚~~

Rank: 3Rank: 3

積分
841
33
 樓主| bearbee82 發表於 2009-2-10 10:42 | 只看該作者

部分山區僅能保障民眾飲水

山區

  人能吃上水就不賴了

  平原地區農民尚有應對旱災的辦法,山區和丘陵地帶完全「靠天吃飯」的人們就無計可施了。

  在焦作博愛縣,山下有機井澆地的村民們胸有成竹。承包了一片竹林,家裡還有兩畝麥田地的宋小虎略帶誇張地說:「我們一年四季不下雨都沒關係,能澆水麥子就不會死。」

  然而,距此僅僅20分鐘車程的月山上,幾層梯田都已難見綠意。這裡打從種麥起就沒怎麼下過雨,滴過兩次雨點也不過剛濕了地皮。

  下嶺后村(音)的王旮旯家,四口人的生活用水都要從山下買。水從五里地外運來。一車水大約四噸,每噸水12元錢,每個月都得買上兩三車。

  幸好家裡有不到半畝多地之前堆過肥,還有些麥苗在長。而在他身後的菜地里,干黃的小白菜已然枯死。

  吃水都嫌貴的王旮旯完全沒有買水澆地的打算,今年王家的麥田一畝地可能只有100多斤的產量。

  在汝陽縣城關鎮井溝村,丁會團家的麥地同樣無水可澆。在這樣的山區,早年四處擔水度日的丁家人覺得,這些年能吃上自來水就已經很不容易了:「上級對我們不賴」。

  這裡的機井超過一百米深,幾乎是平原地區的三倍,一塊錢一噸水的價格比城裡還便宜。不過,機井抽出的水僅能供村民吃水用。缺乏灌溉的麥苗比山下細弱稀疏得多,好年景也只有每畝500斤的產量。

  2月5日,國家防汛抗旱總指揮部啟動了我國歷史上首次Ⅰ級抗旱應急響應。同一天,在河南大學的百度貼吧里,出現了一篇號召大學生用切身行動支持抗旱的帖子。這篇號召農村同學澆完小麥再返校,城市同學節約用水以供抗旱的《抗旱保收宣言書》得到了不少響應。

  一位四川網友寫下了這樣的留言:「看我們地震災區不是都挺起來了嗎!我祝福河南能快點好起來!」

  調查·思考

  不差錢?

  原陽縣太平鎮農民魯玉敏已經70多歲了,今年是他有生以來遇見的第二個大旱年景。然而,面對這場建國以來罕見的旱災,從豫北平原到豫西山區,在田間地頭耕作的農民們有對一場甘霖的渴望,有對麥苗可能減產的惋惜,卻沒有困頓愁苦的姿態。

  無論是大山裡的丁會團還是黃河岸邊的郝天興,都覺得這場旱災並不會給他們的生活帶來太大影響。

  每年出台的一號文件,中央財政對農民的補貼和糧食最低收購價一漲再漲。連續五年的糧食豐收使得許多農民家中都有足夠的餘糧。新農村建設和多種惠農政策讓過去「靠天吃飯」的農民,在一定程度上有了抵禦風險的能力。而另一方面,在我們接觸到的大多數農民中,產糧帶來的收益早已不是他們的主要收入。

  「種地沒有餘剩錢」的說法幾乎成為他們的共識,種糧成了農民的「副業」。

  在田裡澆麥的農民不少人年紀都在五十開外,他們年輕的兒孫則紛紛北上南下遠赴異鄉打工,種田的擔子就擱在了這些已到「退休」年齡的老人身上。而他們堅持種田的行為,更像是一種傳統習慣或者家族生存的樸素哲學理念。

  70多歲的魯玉敏還在田裡澆麥追肥。幫著張念朝老兩口澆地的小兒子剛從浙江打工回來,因為金融危機的影響,工廠效益不好才暫時留在了家裡。

  張念朝算了這樣一筆賬:一畝麥田需要35斤種子,一斤2元多,尿素和化肥加起來175元,犁地耙地加起來60多元,再加上最近澆麥的柴油錢和防病蟲害的農藥錢……一畝地的投入將近400元,最後能打800斤糧食。

  對農民的補貼在上漲,農資價格也在上漲。按照提高后的糧食收購價格,一畝麥田的收入不到300元。如果澆地澆得多,或者農藥打得多了,還有可能投入越大,賠得越多。忙上大半年,不如出去打十天工。

  經濟和社會發展讓農民的收入構成多元化,在災難面前能夠抵禦風險。而糧食收入與務工收入的懸殊差距,則降低了他們從事農業生產的積極性,到現在也仍有農民在盤算著多澆一次地到底划算與否。

  種糧既不是他們維持生活的必要手段,也不是讓他們倍感榮耀的事業。糧食的豐收與減產不能影響他們的生活,也難以波動他們的情感。一些麥田得不到及時灌溉的背後,是農民種糧積極性仍然有待提振的信號。

  調查·延伸

  抗旱機械納入農機補貼

  7日晚,溫家寶在禹州市主持召開了由農民和基層幹部參加的抗旱工作座談會。在聽取大家的發言后,溫家寶指出:

  第一,加強對抗旱救災工作的領導。各級領導要下到基層,包鄉包村,要建立抗旱的工作機制。要重視解決農村人畜飲水問題,不讓一個村、一戶人家吃水發生困難。

  第二,保障抗旱資金和物資。儘快下撥抗旱資金,把對農民的各項補貼發到戶。農民急需的抗旱機械,要納入農機補貼範圍。

  第三,實行科學抗旱。要加強對抗旱工作的技術指導和服務,科學澆水、科學施肥、科學管理。農機、農技人員要深入抗旱第一線,給農民提供方便快捷的技術、維修服務。

  第四,加強農田水利設施建設。國家在擴大內需、加強基礎設施建設的投資中,專門安排了農田水利建設資金。大力推進節水灌溉。

  118億元用於農村節水改造

  本報訊(記者張楠)   國家發改委日前下發緊急通知,部署農業抗旱奪豐收工作,去年四季度新增中央投資中已安排118億元用於節水改造等抗旱項目建設。

  通知指出,去年入冬以來,我國冬麥主產區發生嚴重旱情,持續時間長,受旱範圍廣,影響程度重,夏糧生產面臨多年少有的嚴峻挑戰。為此,要求加快抗旱設施建設。去年四季度新增中央投資中,已安排118億元用於農村安全飲水、大型灌區續建配套與節水改造、病險水庫除險加固、優糧工程等項目建設,其中安排河北、山西、江蘇、安徽、山東、河南、甘肅、陝西等8個旱情較重省43億多元。對今年計劃安排的農村安全飲水、灌排泵站等建設項目,要結合抗旱需要向旱情嚴重地區傾斜,國家下達投資計劃后立即開工建設。要配合氣象部門密切注意氣象條件,適時開展人工增雨作業。

  同時,中石油、中石化集團公司要對農村地區加油站點加大配送力度,根據需要延長營業時間,保障農業春耕生產和抗旱用油需要。要組織好電力搶修隊伍和物資,加強相關低壓配電網路故障搶修,確保事故后迅速恢復供電。

  小麥專家送方到旱區

  本報訊(記者蔡文清) 記者獲悉,科技部迅速啟動抗旱減災科技行動,推出五項措施,組織小麥抗旱專家深入基層開展技術服務。

  這五項措施有,篩選50套抗旱減災實用技術和產品,並編印成手冊,送到抗旱救災一線、農村基層,同時開展多種方式的抗旱減災技術培訓和宣傳;將與八個乾旱最嚴重的省份聯合,組織多學科專家,成立由農、林、水、氣等領域專家組成的抗旱減災專家組,針對現場旱情診斷情況,提出抗旱減災應對技術、補救措施和諮詢服務,特別要組織一批小麥抗旱專家深入田間、深入基層開展技術服務;加大力度開展抗旱減災科研成果向生產一線的轉化應用;加大科技投入,支持推廣成熟技術,開展應急技術開發,為一線抗旱工作提供持續有效的科技支撐;利用農村信息化網路,開展抗旱減災諮詢和科技服務,在科技部門戶網站設立抗旱減災專欄,開展專家技術諮詢服務。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80

主題

3064

帖子

841

積分

貝殼網友七級

魚中魚~~

Rank: 3Rank: 3

積分
841
34
 樓主| bearbee82 發表於 2009-2-10 10:42 | 只看該作者

廣東降水異常偏少最高氣溫接近30攝氏度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2月09日21:28  新華網
  新華網廣州2月9日電 (記者徐清揚)由於近日沒有明顯冷空氣影響,降水異常偏少、陽光充沛,廣東省各地氣溫持續走高,最高氣溫接近30攝氏度,部分市縣氣溫刷新歷史同期記錄。

  據廣東省氣象局首席預報員林良勛介紹,9日早晨廣東大部分市縣出現輕霧,局部出現大霧天氣,珠江三角洲和西江沿岸的部分市縣出現了灰霾。8日,粵西信宜市錄到全省最高氣溫29.8攝氏度,刷新了該市2月上旬歷史同期氣溫最高記錄。9日廣東大部分市縣最高氣溫在26至28攝氏度,少數市縣29攝氏度左右,特別是珠江三角洲的大部分市縣、河源、茂名和梅州等部分市縣均錄到今年以來的氣溫最高值,並刷新了歷史同期(2月上旬)的最高氣溫記錄。

  廣州市氣溫也呈逐日走高態勢,9日各區市錄到的最高氣溫均在28攝氏度以上,並刷新了歷史同期(2月上旬)的最高氣溫記錄,其中五山觀象台錄得最高氣溫28.4攝氏度,比2月上旬歷史最高值高出0.4攝氏度。

  廣東省氣象局預計,10日至12日,北方仍然無明顯冷空氣入粵,廣東全省晴暖天氣繼續維持,珠江三角洲和西江沿岸市縣有灰霾,粵北、粵西的部分市縣早晨有輕霧或霧,其餘地方局部有霧。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80

主題

3064

帖子

841

積分

貝殼網友七級

魚中魚~~

Rank: 3Rank: 3

積分
841
35
 樓主| bearbee82 發表於 2009-2-10 10:42 | 只看該作者

江西持續乾旱近40萬人出現用水困難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2月09日16:32  中國廣播網
  中廣網南昌2月9日消息(記者蔡福津) 最近兩個多月以來,由於降雨偏少及長江持續低水位,江西省各地出現不同旱情,目前全省農作物受旱面積超過16萬公頃,39.4萬人出現飲水困難。

  據氣象部門介紹,去年12月初至今,江西各地降水量不到90毫米,比歷年同期偏少四至七成。受降雨異常偏少影響,鄱陽湖水位也持續下降,湖區大面積乾涸,湖區周邊城鎮居民出現一定程度用水困難。

  針對持續乾旱,江西省防總已經制定了防旱應急預案,要求各地努力確保城鄉居民基本生活用水,確保今年全省農業生產不下滑。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80

主題

3064

帖子

841

積分

貝殼網友七級

魚中魚~~

Rank: 3Rank: 3

積分
841
36
 樓主| bearbee82 發表於 2009-2-10 10:45 | 只看該作者

中國耕地受旱2.99億畝 8省冬麥區受旱1.52億畝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2月09日11:00  中國新聞網

2月8日清晨在人們的急切等待中,三晉大地終於迎來今年春天的頭場雪。中新社發 張雲 攝



2月8日上午,執行人工增雨作業的空軍某部軍用飛機順利起飛。中新社發 耿國慶 攝


  中新網2月9日電 據國家防總網站消息,2月6~8日,中國西北東南部、華北西南部部分地區出現小雨雪,對緩和旱情有利。截至2月7日統計,全國耕地受旱面積2.99億畝,比常年同期多1.10億畝,其中作物受旱面積1.53億畝,重旱4996萬畝,乾枯394萬畝,有442萬人、222萬頭大牲畜因旱發生飲水困難。

  消息稱,截至7日統計,河北、山西、安徽、江蘇、河南、山東、陝西、甘肅等8省冬麥區受旱面積總計1.52億畝,佔全國作物受旱面積的95%,其中重旱4879萬畝。

  2月8日上午,國家防總秘書長、水利部副部長鄂竟平再次主持會商會,研究部署下步抗旱工作,強調要重點做好開源節流和水量統一調度管理工作,充分利用水庫蓄水、河道來水、地下水等各類水源,努力擴大澆灌面積。解放軍、武警部隊與地方有關部門密切配合,積極參加救災。2月6日,420名官兵動用70台套車輛,赴河南焦作、新鄭、漯河等地協助抗旱澆麥、搶修水利設施。兩架軍用飛機在河南、安徽部分地區實施人工降雨。

  國家發改委下發緊急通知,部署做好抗旱奪豐收工作。農業部將水泵、噴灌機械設備等抗旱急需機具納入農機具購置補貼範圍,優先滿足抗旱保苗需要,並於2月7日發出《關於切實做好抗旱機具補貼工作的緊急通知》,部署各地在短時間內將補貼落實到位,支援各地抗旱工作。中國氣象局將抗旱氣象服務作為當前的中心任務,2月7日宣布進入抗旱氣象服務特別工作狀態,要求各級氣象部門進一步加強氣象監測分析和趨勢預測,安排應急值班,做好實時監測、滾動預報、準確預警等工作。

  截至2月8日統計,北方冬麥區8省日最高投入抗旱人數1349萬人、開動機電井126萬眼、泵站2.18萬處、抗旱機動設備179萬台套,出動機動運水車輛28萬輛,累計投入抗旱資金32億元。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80

主題

3064

帖子

841

積分

貝殼網友七級

魚中魚~~

Rank: 3Rank: 3

積分
841
37
 樓主| bearbee82 發表於 2009-2-10 10:48 | 只看該作者

10省份大規模人工增雨 1502萬公頃土地乾旱緩和

  新華網北京2月9日電 (於文靜苗艷麗)據中國氣象局消息,7日至9日凌晨,中國河南、安徽、山西等10個旱區省份氣象部門抓住有利天氣時機,開展了大範圍的人工增雨作業,氣象乾旱面積減少逾1500萬公頃。

  氣象乾旱監測顯示,受降水影響,北方冬麥區大部地區氣象乾旱與7日的監測結果相比在一定程度上有所緩和。據氣象乾旱指標估算,9日,京、冀、晉、豫、魯、蘇、皖、鄂、陝、甘10省(市)氣象乾旱面積約為667.9萬公頃,較7日的氣象乾旱面積減少1502.3萬公頃。

  氣象專家表示,此次降水過程有利於苗情偏差地區冬小麥苗情的轉化和升級,並對前期未受乾旱影響的冬麥區的冬小麥返青生長十分有利。

  根據監測,在自然降水和人工增雨的共同作用下,截至2月9日凌晨,陝西大部、山西中南部、河北南部、山東北部和西部、河南、安徽北部、江蘇北部、湖北北部和西南部出現了5至10毫米降水,其中,山西南部部分地區及陝西西南部、山東西部、河南南部和西北部、湖北北部和西南部等局地有11至18毫米降水,最大降水量出現在陝西鎮巴,為26毫米。

  據不完全統計,此次人工增雨累計作業影響面積66905平方公里。其中,河南、安徽、山西均開展了飛機、地面高炮和火箭增雨作業,共施行11架次的增雨作業飛行;甘肅、陝西、湖北、河北、山東、江蘇、寧夏開展了地面增雨作業。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80

主題

3064

帖子

841

積分

貝殼網友七級

魚中魚~~

Rank: 3Rank: 3

積分
841
38
 樓主| bearbee82 發表於 2009-2-10 19:47 | 只看該作者

河南安徽山西山東4省發生特大幹旱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2月10日10:48  中國網
  中國網2月10日訊 國家防總秘書長、水利部副部長鄂竟平在10日上午的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通報了當前抗旱工作情況。

  鄂竟平說,關於國家防總啟動應急響應,在《國家防汛抗旱應急預案》和《國家防總應急響應工作規程》中都有明確的規定。對Ⅰ級響應的規定是,當多個省(區、市)發生特大幹旱或多座大型城市出現極度乾旱時,就要啟動Ⅰ級響應。乾旱一共分4個等級:輕度、中度、重度和特大,特大是最嚴重的等級。因此,規定在多個省(區、市)發生特大幹旱的時候,就要啟動Ⅰ級響應。這次一共有4個省(河南、安徽、山西、山東)發生了特大幹旱,所以啟動了Ⅰ級響應。

  啟動的程序是,國家防總辦公室對旱區進行監測、評價,當發現夠啟動條件時,就要向國家防汛抗旱總指揮部總指揮報告,由總指揮來決定是否啟動Ⅰ級響應。這次是由國家防汛抗旱總指揮部的總指揮回良玉副總理來決定啟動Ⅰ級響應。

  Ⅰ級響應啟動之後,要按照規定相應做了幾件事:一是全面進入應急職守狀態,密切監視旱情,應急處置發生的問題。二是強化對旱區的檢查指導,已經派了若干個工作組,深入到旱區去檢查指導。三是加大資金和物資等支持力度。這次啟動Ⅰ級響應之後,當天下午就把2.5億元中央補助資金撥付到省里。此外,用油、用電一些物資也協調有關方面提出了保障措施和要求。四是加強對抗旱水源的管理,特別是指導有關方面調度好一些大江大河。五是加強了部門和部隊之間的聯動,合力抗旱。(陳維松)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80

主題

3064

帖子

841

積分

貝殼網友七級

魚中魚~~

Rank: 3Rank: 3

積分
841
39
 樓主| bearbee82 發表於 2009-2-10 19:49 | 只看該作者

陝甘晉三省蓄水不足 將調黃河流域有關水庫解決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2月10日11:15  中國新聞網

  2009年2月8日,山西平遙喜降瑞雪,最大降雪量8.7毫米,平均降雪量達6.7毫米。平遙古城內外,一片蒼茫,人們紛紛走出戶外,盡情感受新年第一場瑞雪。紛紛揚揚的降雪,對山西部分地區的旱情起到了緩解作用。中新社發梁寶海 攝



  2月9日凌晨許,江蘇連雲港市氣象局工作人員在該市陡溝鄉發射「人工增雨火箭彈」,進行人工增雨。中新社發 王振 攝


  中新網2月10日電 在今天舉行的當前抗旱工作有關情況的新聞發布會上,國家防汛抗旱總指揮部秘書長、水利部副部長鄂竟平表示,目前重旱的八個省中有五個省的水源情況還不錯,只有三省水源情況明顯比多年平均要少。

  鄂竟平表示,這次遇到大旱之後,水源問題確實是一個最突出的問題。但是從目前來看,現有的水源,主要是指各類水庫蓄水情況來看,重旱的八個省中有五個省的水源情況還不錯,只有三個省水源情況明顯比多年平均要少。

  鄂竟平指出,分析認為,這次春灌用水對水庫來說明顯比常年要多,因此對水庫來說,經過這一輪的春灌之後,蓄水量要有明顯減少。但是對於多數省來說,由於現在的蓄水情況還算不錯,因此4月份那一次灌溉高峰還基本能夠滿足用水。

  鄂竟平進一步補充,蓄水比常年少的那幾個省,也就是山西、陝西、甘肅,將通過加強黃河流域的有關水庫調度來統籌解決這幾個省的用水問題。通過採取這些措施,4月份灌水高峰的用水基本能夠滿足需要。(據中國網文字直播整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80

主題

3064

帖子

841

積分

貝殼網友七級

魚中魚~~

Rank: 3Rank: 3

積分
841
40
 樓主| bearbee82 發表於 2009-2-10 19:49 | 只看該作者

中國氣象局稱未來天氣不確定 形勢應考慮更嚴峻

http://www.sina.com.cn  2009年02月10日13:11  中國新聞網
  2月10日,中國氣象局局長鄭國光參加了全國天氣會商,並要求再接再厲把當前各項氣象服務做好做實做出成效。 鄭國光強調,雖然預報顯示未來有兩次降水天氣過程,但中國春季的天氣氣候複雜多變,未來天氣形勢還具有很多不確定性,要把情況考慮得更充分些,把形勢考慮得更嚴峻些。

  鄭國光指出,抗旱氣象服務對氣象工作者是一次考驗,各級氣象部門既要做好當前旱區的天氣預報、氣候預測,又要做好人工增雨作業。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氣象部門、各地市縣氣象部門要安排人員深入旱區,了解掌握第一手資料,了解抗旱工作對氣象服務的需求,為抗旱工作提供更科學合理的信息,使氣象服務更具針對性。

  鄭國光要求,一方面要準確預報有效降水過程,做好人工增雨作業各項準備;另一方面要做好降水對旱情的作用和影響評估,把抗大旱、奪豐收這場硬仗打贏打好。他還要求,在做好旱區冬麥區氣象預報服務的同時,還要做好其他地區春耕生產氣象服務、近期大霧天氣對春運的影響等氣象服務,再接再厲把當前各項氣象服務做好做實做出成效。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6 22:45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