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個問題, 依舊是個人看法:
耶酥是一個了不起的大菩薩. 他所知的絕對比聖經中記錄要多,要深. 多多少, 深多少, 在下就不知道了.
僅從新約聖經來看, 耶酥的教導與佛教的很多教導並無二致. 但佛教說出來的, 要深, 要廣, 要細, 要透得多.-----沒有貶低基督教的意思, 只是陳述個人印象.
比如對於真實的摹寫, 佛教從不同角度, 不同高度, 乃至用不同方法有所透錄, 而在俺所讀的聖經中, 就沒有類似的有條理的, 有系統的啟示.
俺不是說耶酥不知道, 而是說可能限於傳播對象的接受能力, 沒有辦法做類似佛教的開示.
自力他力一直是JDT朋友們在比較耶佛時樂於提起的話題. 他們認為佛教只是自修, 而耶教則有他力可以憑藉. 但這其實是一個誤解. 佛教中稱名而得救的理論與方法一點兒也不比JDJ差.
比如觀世音菩薩, 地藏菩薩, 文殊菩薩...JDT朋友們認為那是偶像, 但其實, 這與基督的名號一樣, 代表著真實中的一性德. 比如基督的性德是"救世主", 觀世音菩薩的名號的意思大約(俺猜的)是 , 觀察體驗事相而超越事相的性德; 文殊菩薩就是智慧的性德; 地藏菩薩代表含攝一切, 長養一切的性德....
都是對同一個真實的不同方面的概括. 一含一切, 一切歸一.
有的師兄可能會說在歸向上, JDT的果可能沒有那麼高. 那些就是俺不知道的了.
閑聊, 不代表佛教觀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