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樓主: buweizhai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面對購買美國債券,精英們是這麼告訴我們的

[複製鏈接]

2

主題

647

帖子

132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32
21
Sinoken 發表於 2008-9-17 13:46 | 只看該作者

zjd713,fsspider,攪屎棍。

檔是你親爹啊,犯你爹了你就迫不及待的開始辯護?黑白顛倒。

GO OUT!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

主題

193

帖子

47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初過語言關(三級)

Rank: 2

積分
47
22
政經人 發表於 2008-9-17 21:08 |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buweizhai 於 2008-9-17 08:43 發表 [面對購買美國債券,精英們是這麼告訴我們的 - 時事述評 -  backchina.com]  
這下慘了,被樓上的一頓棒子打得血糊花淋的,什麼「逢中必反」,什麼"樓豬」。哈哈哈,厲害。只好多貼幾貼創可貼了。不過有一點是說得對,本人的專業不是經濟。但是經濟在不停找俺。這不,AIG剛有消息不穩當了,到AI ...


是否逢中必反,只是就你的表現的一種估計,現在看來,未必是。
你提到的問題,大家可以一起來討論,只有討論,不要輕易結論。

1。 拋售債券是否打擊美國? 我想殺敵一千,自傷八百。但近來喬治亞事件,看出如果經濟溝通很多的國家之間發生矛盾,出現強硬解決的幾率大大降低。 美國呼籲北約盟友一起制裁俄國,無人響應,為何?想一想,對比冷戰時期。

2。關於風險,中國的海外投資絕對的保守。我想一是沒能人,二是沒膽。如果,你還認為中國膽太大,我就沒話說了。5000億的美國國債,3800億的二房債券,其他的很少了。這些投資的真正問題是,利息不抵美元貶值!

3。造福百姓,很好。實際操作,有問題。美元外匯在中國國內花,由於美元在國內不能自由流通(經濟安全),美元必須換人民幣再花。這和國貿上人民的升值的壓力來源是一致的:對人民幣的需求增大!人民幣不多印的話,人民幣就要升值。多印人民幣,國內通貨膨脹。總之,我們能想到的,別人都想濫了,如果你認為政府不動腦子,我也沒辦法。

4。現階段,中國的賺錢模式是成功的,但是不可持續的。中國政府太想經濟轉型了,但是建立起核心競爭力,談何容易?誰都想干高端的,你有競爭力嗎? 如果你認為,中國人民和政府是得過且過的,美好的明天就永遠不會到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730

主題

6364

帖子

9186

積分

五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9186
23
 樓主| buweizhai 發表於 2008-9-17 23:17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22樓 政經人 的帖子

3。造福百姓,很好。實際操作,有問題。美元外匯在中國國內花,由於美元在國內不能自由流通(經濟安全),美元必須換人民幣再花。這和國貿上人民的升值的壓力來源是一致的:對人民幣的需求增大!人民幣不多印的話,人民幣就要升值。多印人民幣,國內通貨膨脹。總之,我們能想到的,別人都想濫了,如果你認為政府不動腦子,我也沒辦法。


本人覺得還是一個思想觀念問題,那就是政府是為誰服務的問題。

前總理朱鎔基先生我是很尊敬的。但是他那個時期把教育醫療衛生住房都推向了市場,這是很值得反思的。當時流行著一種觀點,就是拉動內需。主政者認為人民手裡有錢了但是不花,所以要讓他們把錢花了,刺激經濟。經濟發展了人民就會從中獲益。想法不錯,但是實行起來,問題很多。主要是人民手裡的錢還是太少。讓孩子上學是夠了,同時再要買房子看病,麻煩了,錢不夠花了。而且這三項哪一個不是瘋漲價。

老賬沒法算了。那麼現在比那時應該是更有錢了吧?外匯存底比那時翻了一番還多。為什麼不能把外匯存底拿出一部分來變成物資在國內使用?

一方面是貿易順差遭外國人恨,另一方面自己國內的醫療衛生教育住房又缺錢支持得不到發展。政府還是應該為大多數人考慮的。馬克思早就預言資本主義就要滅亡了,一百六七十年過去了,資本主義還是活得好好的?為什麼?這些國家的政府開始儘可能的照顧普通人的利益。美國的房貸美和房麗美兩公司不就是為了能讓普通民眾能買得起房在上個世紀三十年代設立的嗎?新加坡是人均住房最好的地方,普通民眾都能有房住。為什麼?就是政府設立房屋發展局,大量修建老百姓能買得起的房屋。同時政府還允許每戶可以購買兩次新房。注意著新房在購買時政府還有補貼。很多新加坡人在居住一段時間后按市場價(比買房時的價格高很多)出售,賺取其中的差價。然後再向政府購買新房。

中國為什麼不能做呢?原因就是當政者把中國普通老百姓手裡拿一點點積蓄想的太太太大。要讓老百姓在市場上自行解決這些必須有政府出面組織解決的東西。結果自然是,政府發現外匯太多了,國內沒地方花,只好去買老美的笑臉。當然名要正言采順,所以精英們解釋說這是為了促進外貿的發展和防止美國人對中國的貿易順差提抗議。貿易是發展了,但是只是讓一小小部分人富起來的想法。而美國人的抗議也並沒有少。同時由於社會財富分配不均,導致了貪污腐敗盛行。但凡有可能的都想法設法地賺取灰色甚至黑色的收入。結果社會風氣日漸惡化。

另一個問題是這樣的政策是的地方主政者及各級官員忘記了為人民服務是他們的宗旨,開始為錢為老闆為GDP為個人的提升服務。這也就是為什麼中國不斷發生民眾與官員衝突的原因。

精英們在面對外匯的使用時缺乏遠見。比如在石油價格很低的時候,一點也沒有危機意識。如果有一點的話,拿外匯購買石油儲存起來,那不就能為國人服務了嗎?哪至於在油價最高的時候才想起要搞石油儲備?除了石油,還有很多可以買回來供中國人使用的。這樣也就可以通過外匯轉化成為人民幣為教育衛生住房等方面為人民謀福利。

毛澤東時代搞」走共同富裕的道路「不是沒有道理的。因為個人在大自然面前再人類社會裡是很渺小的,特別是那些沒有地位沒有足夠財富的普通人,他們是禁不起打擊的。他們需要團結起來互助共進。政府在這方面是可以大有作為的。

有錢了,就為老百姓想想能做點什麼吧!

[ 本帖最後由 buweizhai 於 2008-9-18 00:43 編輯 ]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730

主題

6364

帖子

9186

積分

五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9186
24
 樓主| buweizhai 發表於 2008-9-18 00:43 | 只看該作者

最新消息

中資銀行持有雷曼兄弟債券數量漸明
https://big5.backchina.com/news/2008/9/18/9334.html

工行持有美國雷曼兄弟公司相關債券餘額1.5億美元。

中行持有7562萬美元。

招行持有7000萬美元。

這些錢怕是打了水漂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

主題

193

帖子

47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初過語言關(三級)

Rank: 2

積分
47
25
政經人 發表於 2008-9-18 04:58 |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buweizhai 於 2008-9-17 23:17 發表 [面對購買美國債券,精英們是這麼告訴我們的 - 時事述評 -  backchina.com]  


本人覺得還是一個思想觀念問題,那就是政府是為誰服務的問題。

前總理朱鎔基先生我是很尊敬的。但是他那個時期把教育醫療衛生住房都推向了市場,這是很值得反思的。當時流行著一種觀點,就是拉動內需。主政者 ...


我來和你討論精英的能力,是否需要美國,和中國國情。

精英治國好不好?難道讓泥腿子來干?
格林斯潘是精英,好的時候是神,現在證明一切的一切都是他的放鬆信貸造成了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機。 他有沒有遠見?但你不用他,用誰? 美國是中國的老師,老師完蛋了,我們向誰學?

你以為投資美國債券,是中國精英的獨創?太高看他們了,中國一直用后發優勢,避免別人的錯誤,學習別人的經驗,以前學蘇聯,後來學美日,現在真正有創造力的國家只有一個----美國!

可以說,中國精英對外學習的成績很好,跟美日歐打交道,相對是成功的。真正的問題是國內,經濟精英們沒有能力處理盤根錯節的國內事務,受到國內政治格局,司法,新聞,地方官吏的種種影響。坦率地說,美國的國內體系建立發展了上百年,相互制衡,如美國金融危機股市跌20%,中國經濟很好股市跌60%。而就美國體系,中國根本沒法學,如宗教,政治體系,新聞機構。。。。如果認為有了萬億外匯,就可以試圖解決國內的養老,醫療,教育,那簡直是痴人說夢,美國發達了這麼多年,還沒搞出頭緒。。。還是老話,我們跟誰學呢?這點兒錢,夠幹什麼的? 既然無法很快解決,無法說服中國人開始消費,拉動經濟還要靠美國!!!

中國是個龐大的經濟體,國內流動性過剩一直是個大問題,政府投入一筆巨資,必然造成過熱,聽說,農民醫保后,已經出現,亂開藥的問題,這是一個系統工程。農民(人民)的道德覺悟,醫療機構的管理和自身利益,地方官員的管理和自身利益,簡單地把錢撥下去,能行嗎?與其說中國國情缺錢,還不如說,缺少行之有效的制度。連救災款都貪,牛奶里摻毒藥的中國現狀,把錢撒下去,能行嗎?而制度建設遇到瓶頸----政治改革。

結論,中國就象一個生命體,各個系統相互聯繫,牽一髮而動全身,政府決策如履薄冰。一句話,能用錢解決的,那還叫難題嗎,還叫事兒嗎?中國要強大,關鍵不在這點錢。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4

主題

209

帖子

55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Rank: 2

積分
55
26
poorchinese 發表於 2008-9-18 04:59 | 只看該作者
1. 這是看到外匯儲備的一些內容「外匯儲備表現為持有一種以外幣表示的金融債權,並非投入國內生產使用。這就產生了機會成本問題,就是如果貨幣當局不持有儲備,就可以把這些儲備資產用來進口商品和勞務,增加生產的實際資源,從而增加就業和國民收入,而持有儲備則放棄了這種利益。因此,持有外匯儲備,要考慮機會成本問題。 「
很驚訝,你的外匯儲備的解釋正是精英們用的可笑的解釋。一個國家的外匯儲備可以為零嗎?試試看!

2.淡馬錫控股投資美林投資公司,每股賺5美元,賺了14億,人家多麼有眼光,人家才把人民的錢當錢呢。中國的那些「精英」  好好向人家學學。這是人民的血汗錢呢!不要把人民的錢不當錢
是啊!美林前兩天差點破產!好好向人家學學!

3.工行持有美國雷曼兄弟公司相關債券餘額1.5億美元。中行持有7562萬美元。招行持有7000萬美元。
這些是外匯儲備嗎?工行和招行在這種業務上和投資銀行基本一致。

4.本人無意為誰辯護。因為我無法象有些人這麼明白的知道答案。我只知道投資,尤其是大規模投資是需要時間檢驗的。我已舉例:半年之前,美元貶值,無數人狂叫中國損失了。現在,美元狂飆,似乎再沒人提這差了。作為本人來說,一向是反對對美投資的。為什麼要用中國的錢去加強美國資本?再讓他去干涉中國。

5.關於通過拋售持有的美國債券打擊美國,這個說法本來就是垃圾。一戰之前,法國是歐洲最大債權國。一戰照樣挨打,戰後直接破產。國內的所謂經濟學家的理論有時候連不識字的農民都不如。比如,用升匯率來對沖通貨膨脹的荒謬理論。。。

6.難道只有通過目前這種貿易(在中國廉價生產以中國的資源和環境為代價)才能賺錢嗎?只有用買他各種債的方法才能搞好與美國的關係嗎?
a。中國用30年的時間完成了西方200年的資本積累,很了不起!但是,如何轉型時下面的大問題。這是為什麼說中國經濟現在非常危險。外匯投資都不能算是問題。b。債市現在還是不要碰吧。太爛了。

7.另外,國內的操盤手實際上在國際上還是很厲害的。往前數幾年內配判刑的極為牛人,我心中一直為他們不值。他們為國家掙了那末多,一次失誤就毀了。更別提失誤是否是他們自己的責任還是不懂行領導的。我就知道1998年,中石化盛華仁無視交易員提醒,在高位大量建多原油,虧損2億美元,幾乎擊穿在倫敦的席位。朱總理給擦的屁股。後來丫仍然去了經貿委當頭。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62

主題

1762

帖子

770

積分

貝殼網友六級

Rank: 3Rank: 3

積分
770
27
wuyansg 發表於 2008-9-18 10:19 | 只看該作者
就是因美林差點破產,淡馬錫還可以賺5美金!要不然賺得更多,這次美林被收購,淡馬錫可賺14億,人家就是有 本事!人家拿人民的錢投資既小心又透明,馬上讓人民知道,我們中國人民知道我們的錢是賺還是虧?賺多少? 虧多少?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萬

主題

2萬

帖子

2萬

積分

八級貝殼核心

倍可親決策會員(十九級)

Rank: 5Rank: 5

積分
22461
28
laodai 發表於 2008-9-18 10:19 | 只看該作者
「打水漂」有些言過其實。

紐約南區破產法庭16日公布的文件顯示,摩根大通公司繼15日向雷曼兄弟提供870億美元貸款后,16日又提供了510億美元貸款。文件稱,在雷曼兄弟和紐約聯儲銀行的要求下,為避免金融市場出現動蕩,摩根大通向雷曼兄弟提供了上述貸款,幫助該公司進行與客戶之間關於某些證券交易的結算和清算業務。摩根大通表示,未來還可能會進一步向雷曼兄弟提供貸款支持。

此外,英國巴克萊銀行也有意收購雷曼兄弟公司的美國資本市場業務。

雷曼破產對國內經濟的影響微無其微,就是被「精英」們脆弱的神經和其他因素,大大地「過激」了一下。這幾天銀行金融股票被拋壓到極低的價位。

不懂經濟又常被「精英」牽著鼻子的股民們,可憐!
明有物有則,索源清流潔。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4

主題

209

帖子

55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Rank: 2

積分
55
29
poorchinese 發表於 2008-9-18 12:00 | 只看該作者
1.就是因美林差點破產,淡馬錫還可以賺5美金!要不然賺得更多,這次美林被收購,淡馬錫可賺14億,人家就是有 本事!
你真有本事!現在就知道收購的未來,一項無人喝彩的收購。(BofA預期2010年最終完成,2012年可能打平開始盈利。)你知不知道BofA現在也是一身麻煩,在到處尋找注資?如果BofA也垮了,你會同樣的評價淡馬錫嗎?更何況從其第一季度報表來看,它的增長主要來自亞洲。它的增持美林,渣打和巴克萊都是屬於長線操作而且是被視為政治相關而飽受質疑。

2.人家拿人民的錢投資既小心又透明,馬上讓人民知道,我們中國人民知道我們的錢是賺還是虧?賺多少? 虧多少?
維基百科:淡馬錫控股公司(Temasek Holdings)是一家新加坡政府的投資公司,新加坡財政部對其擁有100%的股權。由於其自成立起到2004年9月期間從未公布過財務報表,因此被認為是新加坡最神秘的企業之一。2002年,當時的副總理、現任新加坡總理李顯龍之妻何晶被任命為淡馬錫控股執行董事兼CEO,曾在國際媒體上引起風波,許多人批評並影射這項人事任命的不當動機。2004年10月,該公司首次公布了2003年度的財務報表,這項舉措被認為是為準備首次發行企業債券而做準備。報表顯示,在過去的30年中,公司的總體投資回報率為18%,但是過去10年的回報率則只有3%。它的總資產達到900億美元,是新加坡最大的企業,企業規模與美國通用電氣韓國第四大金融服務業者-韓亞金融集團9.62%、德國西門子公司相當。在2003年的表現方面,公司的回報率則高達46%,被認為是何晶出任CEO后大膽擴張的結果。國際兩家評級機構標準普爾與穆迪投資都在財務報表發表后給予淡馬錫控股AAA的最高信用評級。一些批評者認為,作為政府財政儲備的投資公司,淡馬錫控股雖然是不上市的私人企業,卻還是應該更加透明,除了公布財務報表外,還應遵循上市公司的慣例公布高層人事的薪水情況等。一些人擔心,目前這種保密的作法可能掩蓋最上層管理人員的不當行為。此外,該公司也參股新加坡兩家媒體——新加坡報業控股和新傳媒,因此可能間接進行言論管制。但是,淡馬錫控股顯然不是最神秘的公司。新加坡政府的另一家投資公司新加坡政府投資公司則更為神秘,外界對該公司幾乎一無所知。
「小心又透明,馬上讓人民知道」從何而來? 這種說法就是我所指的拍腦筋想法。淡馬錫是主權基金。你見過那隻主權基金操作透明的?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62

主題

1762

帖子

770

積分

貝殼網友六級

Rank: 3Rank: 3

積分
770
30
wuyansg 發表於 2008-9-18 12:50 | 只看該作者
透明是相對的,政府投資也是商業機密。新加坡政府投資公司在參與花旗增資計劃前,就大報小報和電視台報道這件事,讓人民參與意見。這次美林被收購,電視台就報道,根據現有的收購計劃,淡馬錫每股可賺5美元。投資前,他們充分考慮了投資的風險,所以買進的股價可以在美林出問題時仍可賺錢,難道他們不高明嗎?從電視台和報紙的報道,難道他們不比我們透明嗎?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萬

主題

2萬

帖子

2萬

積分

八級貝殼核心

倍可親決策會員(十九級)

Rank: 5Rank: 5

積分
22461
31
laodai 發表於 2008-9-18 14:30 | 只看該作者
接本人28樓:「雷曼破產對國內經濟的影響微無其微,就是被「精英」們脆弱的神經和其他因素,大大地「過激」了一下。這幾天銀行金融股票被拋壓到極低的價位」。

不出所料,「精英」在這件事上大肆操作,又一次將中、小股民推向深淵。

今天,「中金在線」等金融網站披露:一些「神秘」資金在默默吸納銀行股。
明有物有則,索源清流潔。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3

主題

170

帖子

50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小留學生(一級)

Rank: 2

積分
50
32
kevin3000 發表於 2008-9-18 16:07 |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buweizhai 於 2008-9-17 08:43 發表 [面對購買美國債券,精英們是這麼告訴我們的 - 時事述評 -  backchina.com]  
這下慘了,被樓上的一頓棒子打得血糊花淋的,什麼「逢中必反」,什麼"樓豬」。哈哈哈,厲害。只好多貼幾貼創可貼了。不過有一點是說得對,本人的專業不是經濟。但是經濟在不停找俺。這不,AIG剛有消息不穩當了,到AI ...


首先聲明,我也不是搞經濟的。但對經濟感興趣,有一些了解。想談談個人對你的問題的看法。

1.關於通過拋售持有的美國債券打擊美國,這個說法一年以來網上很多,不斷有精英在網上電視上兜售此觀點。對於它的效力,似乎談得人不多。

拋售持有的美國債券打擊美國的方式,不是不可以,而是不可能。樓主是被某些網文忽悠了。美國作為世界第一大經濟體,中國的第一大出口國,不到萬不得已是不會這麼做的。分析可能性如下:1.即使拋售了,也只能對美國經濟有短期影響,美國也可以通過各種方式來消除。例如:美國對薩達姆政權宣布其為非人權國家,凍結其所有資產。中國要是跟它對著干,它絕對也敢這樣做。這一紙政治行政命令,就會把你的拋售打至無形。2. 拋售肯定是傷敵五百,自損一千的行為。即使作為僅次為核襲擊的中策都是不可取的。究竟你的資金是在美國的市場上運作,人家對市場的運作是有監管權的,哪能任你施威。所以,拋售之說,只是某些人的良好願望罷了,可以一笑置之。

2.關於投資風險,這個是很清楚的,敢投資就得敢接受大賺大賠。想問的是,怎樣來規避風險。

同意。中國是世界金融市場的小學生,起步肯定會摔跟頭的。怎樣來規避風險,需要一些世界的高級金融人才,而且是愛中國的人才的團隊來做。中金只是政府給這些人才搭建的一個平台,也許將來還會有更多的平台推出的,論壇里懂經濟的朋友們到時可要踴躍啊。

3. 難道中國人掙來的外匯只能買外國國債?難道說這一萬多億的外匯存底就不能為老百姓造福嗎?能的話,該怎麼用?看了上面的回帖感到很糊塗:難道這筆錢不是中國的?中國人就不能決定怎麼花它嗎?

這問題問的有點百姓話,非專業。長白山兄解釋了一下,你還不理解。我試著在淺白一下。

首先,外匯是如何來的:我們一直跟美國做貿易。貿易總會有錢進錢出。那麼,每個期間(半年,季度,整年)會有個國家隊國家的結算。中國由於巴統協議,近年從美國進口一直小於對美國的出口,當然中國也成為世界的工廠是貿易順差的因素之一。

其次,國家的外匯儲備。國際結算只是個時點結餘款,貿易由於組織對組織,公司對公司業務的繼續,錢還是會流動的。中國過去規定所有的外匯是需要企業按國家牌價賣給國家以人民幣作為企業收入的。那麼貿易中所有美元就成了國家的外匯儲備。包括金融稅收,利息,盈利,運營資本。

第三,美元的外匯儲備是不可能幹放在國庫里的。那麼國家就會留一些必要的流動資金,其餘的去做一些投資升值保值。那在美國什麼金融業務是肯定升值保值的呢?美國的金邊國債。例如二房的美國政府以國家信譽保證的債券。到現在你會看到,即使二房虧到要倒閉,美國政府還是會出手的,原因是各國在二房都有購買債券。

第四,外匯是不會都摺合成等值人民幣回國的。你講的對,外匯儲備表現為持有一種以外幣表示的金融債權,並非投入國內生產使用。但公司式的投資行為國家似乎也有考慮。例如:中金投資中國中鐵等。其實,外匯儲備中,包括金融稅收,利息,盈利,但更多的是眾多外貿企業的運營資本,是無法作為資金調回國內的。

5. 難道就不能把外匯儲備中的一部分轉變成能夠用於國民教育、居民住房和醫療衛生的資產嗎?

當然可以。但應該以商人的眼光看待外匯儲備的投資行為。因為唯有如此,外匯儲備才能有增長的結餘。那麼,如何合理的使其增長,是購買美國的金邊國債,還是如樓主所說,用於國民教育、居民住房和醫療衛生,那是經濟學家的專業了。但外匯儲備中真正的有多少是金融稅收,利息,和盈利,是可以拿回國用於國民教育、居民住房和醫療衛生呢?

6. 難道只有通過目前這種貿易(在中國廉價生產以中國的資源和環境為代價)才能賺錢嗎?只有用買他各種債的方法才能搞好與美國的關係嗎?

外匯儲備有國家政治因素,也有金融升值保值的技術因素,比較複雜。它是國力的體現,也是人民的財富,當然應該取之於民,用之於民。究竟如何管好用好,還是讓金融學家去操心吧。

[ 本帖最後由 kevin3000 於 2008-9-19 00:30 編輯 ]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730

主題

6364

帖子

9186

積分

五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9186
33
 樓主| buweizhai 發表於 2008-9-18 17:09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25樓 政經人 的帖子

承教!

不過,看來咱們對什麼人是精英的定義是有區別的。

所謂精英在在下看來就是那種失去民族意識只會照搬從洋大人那裡學來的知識。他們已經忘記了他們要為誰服務,或者醉心於為了經濟而經濟的圈子裡。

另外,千萬不要小看泥腿子!為什麼要小看泥腿子呢?他們不是人嗎?中國管理人才里正式由這麼一批視自己為天下最優秀,看四周皆是泥腿子的精英們。正因為看不起泥腿子,也就不忍為泥腿子有享受好生活的權利,所以在經濟活動中照顧老闆有錢人的利益多不勝舉,而對於占國人絕大多數的泥腿子視若草芥,根本不屑於為他們排憂解難,更恨不得讓他們早點消失掉。這就是所謂的精英們。

千萬不要小看泥腿子!那樣的話就會被吃了大戶的。

說實在的精英們也是做了工作的,但是指出其不足也是必要的。

[ 本帖最後由 buweizhai 於 2008-9-18 18:17 編輯 ]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730

主題

6364

帖子

9186

積分

五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9186
34
 樓主| buweizhai 發表於 2008-9-18 17:24 | 只看該作者
中國是個龐大的經濟體,國內流動性過剩一直是個大問題,政府投入一筆巨資,必然造成過熱,聽說,農民醫保后,已經出現,亂開藥的問題,這是一個系統工程。農民(人民)的道德覺悟,醫療機構的管理和自身利益,地方官員的管理和自身利益,簡單地把錢撥下去,能行嗎?與其說中國國情缺錢,還不如說,缺少行之有效的制度。連救災款都貪,牛奶里摻毒藥的中國現狀,把錢撒下去,能行嗎?而制度建設遇到瓶頸----政治改革。


這就使精英們的做法?把錢認出來就完了?

關於「農民(人民)的道德覺悟」這一段,讀起來真讓人感到不寒而慄!太可怕了!

難道佔中國人口絕大部分的人都是道德覺悟有問題的?中國絕大多數人都是有問題的,所以只有依靠精英來管理國家啦?難道又是「跟你們說你們也不懂,一邊呆著去吧」的論調?

請洗把臉,再想想,現在犯罪分子里什麼人最多?農民嗎?什麼人危害最大?人民嗎?可憐中國的農民啊!

難道毒奶粉的出現也是因為農民的存在?

把農民(人民)視若愚氓,哪還會接受人民的監督!這就使中國精英們的嘴臉。

人民是厚道的,最樸素的,也是做講道理的。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730

主題

6364

帖子

9186

積分

五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9186
35
 樓主| buweizhai 發表於 2008-9-18 17:24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25樓 政經人 的帖子

承教!

中國是個龐大的經濟體,國內流動性過剩一直是個大問題,政府投入一筆巨資,必然造成過熱,聽說,農民醫保后,已經出現,亂開藥的問題,這是一個系統工程。農民(人民)的道德覺悟,醫療機構的管理和自身利益,地方官員的管理和自身利益,簡單地把錢撥下去,能行嗎?與其說中國國情缺錢,還不如說,缺少行之有效的制度。連救災款都貪,牛奶里摻毒藥的中國現狀,把錢撒下去,能行嗎?而制度建設遇到瓶頸----政治改革。


「農民醫保后已經出現亂開藥的問題。」這是農民們造成的嗎?

可憐的農民們剛剛有了點醫保,就被人口上帽子說農民們素質低,結果出了亂子。

這難道不是精英們閉門造車的結果嗎?他們的心應該是好的。但是他們造車時沒有能夠全面地深入調查研究,哪還能不出錯?

再怎麼高深的理論,如果不能為農民(人民)造福,那也只能是糟粕。關於外匯儲備購買美國債券的辯解多如牛毛,但是都沒能從直接了當地說明為什麼那麼多的外匯不能用於創造外匯的中國人。

圈子轉的多了,自己也會暈的。

毛主席教導說:人民只有人民才是推動力前進的動力!人民萬歲!

千萬不要小看農民!

[ 本帖最後由 buweizhai 於 2008-9-18 18:16 編輯 ]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

主題

193

帖子

47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初過語言關(三級)

Rank: 2

積分
47
36
政經人 發表於 2008-9-18 19:06 |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buweizhai 於 2008-9-18 17:24 發表 [面對購買美國債券,精英們是這麼告訴我們的 - 時事述評 -  backchina.com]  
承教!



「農民醫保后已經出現亂開藥的問題。」這是農民們造成的嗎?

可憐的農民們剛剛有了點醫保,就被人口上帽子說農民們素質低,結果出了亂子。

這難道不是精英們閉門造車的結果嗎?他們的心應該是好 ...


我叫你一聲老大,看帖要認真。你的想象力超強或理解力不足,必然有一個是有問題的。

我的原話:

聽說,農民醫保后,已經出現,亂開藥的問題,這是一個系統工程。農民(人民)的道德覺悟,醫療機構的管理和自身利益,地方官員的管理和自身利益,簡單地把錢撥下去,能行嗎?與其說中國國情缺錢,還不如說,缺少行之有效的制度。連救災款都貪,牛奶里摻毒藥的中國現狀,把錢撒下去,能行嗎?而制度建設遇到瓶頸----政治改革。

最後一言相贈:興一利,則必生一弊,這種想法,才是老成謀國。

[ 本帖最後由 政經人 於 2008-9-18 19:34 編輯 ]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730

主題

6364

帖子

9186

積分

五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9186
37
 樓主| buweizhai 發表於 2008-9-19 01:11 | 只看該作者
也許是敝人的理解能力不足吧?

不過,在一句話里把幾個名詞短語並列起來的意思就是說它們都具有相同的重要性。在先生的句子里「農民(人民)的道德覺悟,醫療機構的管理和自身利益,地方官員的管理和自身利益」三個名詞短語並列在一起,就是說它們三者對於農民醫保這個系統工程能否發揮作用,是同樣重要的。

那麼請問,為什麼農民(人民)的道德覺悟要和后兩者並列呢?

后兩者的任何管理問題和任何只顧自身利益的行為都會損害這個系統工程的運作。這可以和農民(人民)的道德覺悟並列在一起嗎?一旦並列在一起,那麼就是說農民(人民)的道德覺悟是有問題的,是會損害這個系統的。

這樣講不是把農民(人民)歸到了阻礙這個系統的因素里了嗎?不是說農民(人民)的道德覺悟天生就決定了他們會妨礙這個系統嗎?這樣講是很不公平的。如果先生的意思不是這個,就煩請再解釋一下好了。

至於「缺少行之有效的制度」,敝人倒是願意傾向於同意。但是在把人民視為道德覺悟低下的人眼裡,他們根本就不屑於讓這個制度接受人民群眾的監督。實際上現行的制度如果能夠得到很好的監督,效果還是很大的。問題是農民(人民)都成了愚氓,監督的人也就自然少去了絕大多數。再加上認為他們是愚氓,自然也就不屑於請他們來把制度宣講給他們聽,請他們理解認識並監督了。

毛澤東先生在世時,還經常給農民們宣講國家政策,讓他們理解並且支持。現在的官員們精英們願意花這個時間嗎?

應該尊重普通老百姓的民主權利是很重要的。

[ 本帖最後由 buweizhai 於 2008-9-19 07:24 編輯 ]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4

主題

209

帖子

55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Rank: 2

積分
55
38
poorchinese 發表於 2008-9-19 02:25 | 只看該作者
投資前,他們充分考慮了投資的風險,所以買進的股價可以在美林出問題時仍可賺錢,難道他們不高明嗎?從電視台和報紙的報道,難道他們不比我們透明嗎?
你仔細看上文了嗎?我已經解釋了為什麼現在你無法說淡馬錫在投資美林的案子上掙錢了。實際上,多半公司都簽了Price Reset in Select Investment Terms。中投,招行和建行都有。如果沒有這個,淡馬錫注資價位可是在48刀。先聲明,本人反對這種單獨評估。但如果你一定要說,淡馬錫的二次融資只不過是一般意義下的拉低成本,算不上高明。更何況BofA現在也是一身麻煩。其自身的壞賬能否沖銷掉還是個疑問。業界多半估計其將尋找新注資,不然write down 是必然。實際上,兩種情況,淡馬錫都會有損失。在此期間,淡馬錫並沒有機會出手上的股份。這一切並不是說淡馬錫投資美林會虧,只是說現在評價為時尚早。所以說,「在美林出問題時仍可賺錢」不知從何談起。更何況以投資來說,多一層管理就已經很痛苦了,還全民討論,hard to believe. Either you are dreaming, or they are god. 而且,從淡馬錫的業績來說,(當然,其業績是很好的)做的好的主動投資多在亞洲。在歐美多為被動投資。(這是由於歐美的高壁壘造成的。例子是寧願讓雷曼破產由貪婪的私募基金接手,讓廣大股民手裡的股票變壁紙,也不賣給南韓。)
至於外匯儲備是否能用於或應用於改善老百姓生活的問題,相信能上這罈子的抖動鳥語。象cnbc等地方多得是相關文章,可以自己去查。中國政府是做錯了很多事。但是,提出educated問題要遠勝於拍腦筋的抱怨。我很喜歡郎咸平。他的抨擊有數據,有想法,有對比。儘管他多與中央經濟政策對著來,但是追隨者還是很多。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3

主題

170

帖子

50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小留學生(一級)

Rank: 2

積分
50
39
kevin3000 發表於 2008-9-19 02:55 | 只看該作者
支持BUWEIZHAI,POORCHINESE,政經人的觀點。

這樣才是真正的論壇討論。讓我們對事實的發展越辯越清晰。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4

主題

209

帖子

55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Rank: 2

積分
55
40
poorchinese 發表於 2008-9-19 04:41 | 只看該作者
只是想再談幾句主權投資的問題。如果你注意淡馬錫,你會發現淡馬錫近年來的靚麗表現主要歸功於李顯龍之妻何晶的個人能力。在她入主之前,淡馬錫的年回報率只有3%。主權投資是以新加坡和中東為起始,近幾年才興起,將在未來幾年成為主流的投資形式。維基百科:主權財富,相對應於私人財富,是通過特定稅收與預算分配、國際收支盈餘和自然資源收入等方式積累形成的,由政府控制與支配的,通常以外幣形式持有的公共財富。傳統主權財富管理方式非常被動保守,對本國與國際金融市場影響也非常有限。而近年來主得利於國際油價飆升和國際貿易擴張而急劇增長,對其的管理遂成為一個日趨重要的議題。主權財富基金在此背景下應運而生。不同於傳統的政府養老基金與那些簡單持有儲備資產以維護本幣穩定的政府機構,主權財富基金是一種全新的專業化、市場化的積極投資機構。近年來,主權財富基金數量快速增長,設立主權財富基金的國家,包括一些發達國家和資源豐富國家,也包括一些新興市場國家和資源貧乏國家。主權財富基金資產規模急劇膨脹,至2006年底,全球主權財富基金管理的資產累計已達到約1.5萬億至2.5萬億美元。同時,其資產分佈不再集中於G8定息債券類工具,而是著眼於包括股票和其他風險性資產在內的全球性多元化資產組合,甚至擴展到了外國房地產、私人股權投資、商品期貨、對沖基金等非傳統類投資類別。主權財富基金已成為國際金融市場一個日益活躍且重要的參與者, 市場影響力也不斷增強。

主權財富基金與官方外匯儲備皆為國家所擁有,同屬廣義的國家主權財富,來源也頗相似。但依然有其區別:
   1. 官方外匯儲備反映在央行資產負債平衡表中,後者則在央行資產負債平衡表以外,有獨立的平衡表和相應的其他財務報表。
   2. 官方外匯儲備資產的運作及其變化與一國國際收支和匯率政策密切相關,而主權財富基金一般與一國國際收支和匯率政策沒有必然的、直接的聯繫。
   3. 官方外匯儲備資產的變化產生貨幣政策效應,即其他條件不變,央行外匯儲備資產的增加或減少將通過貨幣基礎變化引起一國貨幣供應量增加或減少。而主權財富基金的變化通常不具有貨幣效應。
   4. 各國央行在外匯儲備管理上通常採取保守謹慎的態度,追求最大流動性與最大安全性,而主權財富基金通常實行積極管理,可以犧牲一定的流動性,承擔更大的投資風險,以實現投資回報最大化目標。
淡馬錫投資美林並不能說是失誤,只能說是無奈。因為G8的金融市場非常封閉。G8以外的國家在G8中很難撿到好的投資機會。例子就是中國和沙特都曾想大舉入侵美國,但都失敗了。2002到2006年,美國人寧願破產保護也不讓中國和沙特接手。這次,如果不是金融危機,G8以外的遊資入主幾乎是不可能的。所以,你可以看見接受的多半是不良資產。但不能就此認為投資錯誤。Lenovo去年接手IBM筆記本廣為抨擊。可是今年已奧運為契機,成功進入美國主流市場。本人的觀點是,大規模投資要很長時間才能看出效果。索羅斯狙擊英鎊花了2年準備,狙擊東南亞花了5-7年。美國搞垮日本經濟花了10年,拖垮蘇聯花了20多年。巴菲特最掙錢的投資都在20年以上,可口可樂的股票他握了近50年。
再回頭看看某些垃圾報道就會發現記者的無知。當然,如果他們不誇大就沒人看。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9 21:33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