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彩色玻璃-德國慕尼黑風格與工藝

百合的馴化動物園 , 1893.
野生動物馴化為人類帶來了穩定的食物來源, 但是也隨之而來的就是某些功能的退化; 即所謂廢用則退. 如覓食行為是動物本能, 為了生存就要絞盡腦汁, 花樣翻新全力以赴, 聰明才智與日俱增. 人類亦如, 所以俗話說窮富不過三代, 不無道理.
這扇窗戶的主題取材於德國著名詩人劇作家歌德(Johann Wolfgang von Goethe)的代表作悲劇'浮士德'(Faust ), 與一本英譯本的一幅插圖相差無幾. 這個譯本獲得了近年歐洲文學詩歌翻譯大獎. 特別值得稱道的是其前言, 雖然辭藻並不華麗, 但文字簡潔優美, 寓意高深莫測. 尤其是作者對詩歌形式的理解; 德語-英語的比較等, 這學問真是做絕了.
http://books.google.com/books?id ... +inauthor:Wolfgang+
inauthor:von+inauthor:Goethe&ie=ISO-8859-1&output=html
網上免費英譯本
Carry on the feelings of childhood into the powers of manhood; to combine the child's sense of wonder and novelty with the appearances, which every day for perhaps forty years had rendered familiar; With sun and moon and stars throughout the year, And man and woman; this is the character and privilege of genius, and one of the marks which distinguish genius from talents. 這段歌德警句在歐洲文學史中引用率極高.

海德堡Beiler作坊設計製造, 曾於1893年的哥倫布世界博覽會展出(芝加哥科學與工業博物館現址). 儘管玻璃彩繪是一種經典的德國工藝, 但是將生氣勃勃的畫面鑲嵌於這種傾斜窗框里卻是十分罕見, 足見受到了當時流行的美國風格的影響.

慕尼黑風格宗教彩印玻璃
基本要點
慕尼黑窗子以其濃墨重彩, 精雕細刻, 特別迎合了德國移民的口味, 進而風靡全球.
芝加哥情節
慕尼黑製造的窗戶譽滿歐洲天主教國家, 故在芝加哥大量天主教移民(愛爾蘭、義大利、波蘭人)社區暢銷, 製造商就地設置陳列室並派員全美推銷.
[ 本帖最後由 Unknown 於 2008-9-3 20:02 編輯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