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樓主: 柳梢青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于丹論語感悟

[複製鏈接]

294

主題

970

帖子

501

積分

貝殼網友四級

Rank: 3Rank: 3

積分
501
21
 樓主| 柳梢青 發表於 2008-8-6 22:17 | 只看該作者
什麼意思?第一是「毋意」,意是主觀臆斷,就是一件事情擺在那兒,沒有什麼真憑實據,拍腦袋一想就說它是怎麼回事。這樣的事孔子基本上不做。
  第二是「毋必」,也就是說他沒有抱一種必然的期待,說一件事情必須按照我的思路去走,必然有個什麼結果。
  第三是「毋固」,也就是說不固執己見,要真正尊重這個事情的規律,尊重它的變化,然後去找它的客觀走向,而不是固執於心。
  第四是最難的,就是「毋我」。最後能夠讓自己達到一個渾然忘我的境界,然後去真正完成對客觀事物的判斷。這容易嗎?非常不容易。
  其實,人要想真正達到大智慧,最後都是要叩問內心的,就是自己的心靈智慧能夠達到什麼樣的境界。
  今天的世界很紛繁複雜,所提供的機遇不一而足。面對這樣的世界,我們心中那種固執的心理應該是越來越少的,因為在多樣化的世界上我們可以有多樣化的選擇。
  可是,有些孩子四五歲的時候,父母就教他說,我以後要上北大,我以後要念清華。到了六七歲,就會說我就要上北大中文系,我就要上清華建築系。這一方面是家長覺得孩子立志,但另一方面,孩子的那種「必」與「固」的心理在心裡就越來越深。也就是說,將來他沒考上北大中文系,去了西語系,他就認為這是失敗的;他上了清華的管理系,沒有上建築系,他也認為是失敗的。
  其實,有時候我們轉換一個思路,比如說,人生不一定那麼強調唯一性的目標,但你要有一個清晰的方向,這就會讓自己寬容很多。
  什麼叫目標?目標就是一個點,就是從我這裡走過去,鼻子尖必須碰到那個點上,這才叫到達目標。
  什麼叫方向?就是從我這兒走過去,那個目標偏左十度,偏右十度,有個夾角,在這二十度之內,只要我能觸達其中任何一個點,都在我的方向之內。
  我們想想,只要我知道我是向北走的,我不會走到正南、正東、正西去,那麼北偏東十度、北偏西十度不可以嗎?人生如果給自己這樣一種寬容的態度,就會破掉很多盲目的執著。
  在這樣堅持自我的內心中,要有方向,再來與客觀環境進行調試,不斷地在這種調試中去實現自我,才是最有意義的人生。做到這一點,就是智慧。
  我們可能很迷惑,一個人怎麼樣才能夠「毋我」呢?把心中那種特別自我的東西、令人困頓的東西也破除掉,容易嗎?
  禪宗語錄中有很多有意思的問答,這就是智者聽了就悠然心會的話。
  一個弟子去問高僧說,我怎麼才能夠得到解脫啊?這其實是我們很多人心裡的聲音。高僧只問了他一句話:是誰綁住了你?
  這個弟子又問:何方才是真正的凈土啊?高僧又反問他:是誰污染了你?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94

主題

970

帖子

501

積分

貝殼網友四級

Rank: 3Rank: 3

積分
501
22
 樓主| 柳梢青 發表於 2008-8-6 22:18 | 只看該作者
弟子又問:怎麼樣才算是真正的涅啊?高僧問他:是誰把生死給了你?
  我們想想,這樣的對話,其實就讓我們走到了生命的本初源頭上,變得超脫了。
  我們說,中國儒家有很多觀點在思想上是極其深刻的。它是一種接近純粹哲學意味的東西,但是如果我們能夠在今天的現實里把它化用於實踐,它在你的心裡就會點醒一種徹悟。這種方法能夠給你一個光明的出路。
  如果有了外在的學習,又有了內心的徹悟,達到這種內外合一的時候,其實還要有一些現實的方法運用在我們的生活里才行。
  孔子給我們提示了這樣的方法。他說:「吾有知乎哉?無知也。有鄙夫問於我,空空如也,我叩其兩端而竭焉。」(《論語•子罕》)
  孔子說,你說我算是一個有智慧的人嗎?我沒什麼大智慧。有鄙夫,也就是有個大老粗,他來問我一些問題,我腦子空空蕩蕩的,所以我就回答不上來。沒有一個人是全知全能的。但是孔子說,我有個方法,就是我遇到任何事會「叩其兩端而竭焉」。也就是說,一事當前,人要跳得出,不要沉浸在這個事情的過程中,糾纏於細節,而是要抓住這件事情的兩個極端,就能求得事情的解決,知道問題的真相。
  凡事在你眼前,你就問問自己,最好能怎麼樣,最壞能怎麼樣?然後你才可以決定怎麼做。這叫「叩其兩端」,就是問它兩端的極值,然後來統觀全局。
  這裡要說到一個有名的小故事。德國一個小學的課堂上,有一個小男孩特別淘氣,從來不認真聽講,老師實在太煩他了,為了讓他安靜一會兒,給他出了道題,隨口說:你坐在那兒算,一加二、加三、加四、加五、加六,一直加到一百,你去算吧,最後得多少?
  老師轉身接著講課,沒過幾分鐘,這小男孩站起來了,說是五千零五十。老師大吃一驚,問你怎麼算出來的?那小孩說,一加一百是一百零一,二加九十九是一百零一,三加九十八還是一百零一,這樣兩頭加,加到中間,五十加五十一還是一百零一,那麼五十個一百零一不就是五千零五十嗎?這個小孩就是後來的大數學家高斯。
  小高斯用的這個方法,就是一個特別簡單的叩其兩端的方法。
  我們會碰到許多問題,關鍵在於要找到一種最簡便的解決方式。在生活里,我們多容易按照既定的邏輯去走啊!我們能夠跳得出來嗎?只要我們問一問所謂最好和最壞的情況,也就跳出來了。
  我們在這樣的思路上去解決問題,就不至於在細節的糾纏中耗費太多細膩的心思。
  關於智慧,每個人如何去徹悟,還是有方法可尋的。所以,以知識作為積澱,以智慧作為我們努力提升的境界,每一個人循著自己的心往前走,都能夠找到他的意義,都能夠豐富他的人生。
  孔子有一句話說得好,叫做「人能弘道,非道弘人」(《論語•衛靈公》)。「道」指天地大道,天地間真正的道理,也包含著很多知識。「人能弘道」,人可以使這種道義弘揚、擴大,而不是說一個死的道理、死的知識,擺在那裡,它就一定能夠讓一個人豐富壯大起來。「弘道」,關鍵就是人怎麼樣去把一個道理運用在自己的生命實踐中,讓自己真正把它激活?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94

主題

970

帖子

501

積分

貝殼網友四級

Rank: 3Rank: 3

積分
501
23
 樓主| 柳梢青 發表於 2008-8-6 22:19 | 只看該作者
我們的生命是用來做什麼的?它不僅是一種思想、知識的載體,而且是一個可以激活「道」的主體。一切澎湃於心,讓我們真正能夠在心裡面有所醞釀的東西,都值得我們去努力。
  從事任何一個職業,學習任何一門學問,最好的境界是什麼呢?孔子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論語•雍也》)這是三個不同的層次。
  在今天,「知之者」不難做到,我們去學一門知識,拿一個文憑,讀一個專業,多簡單啊。拿到的文憑,就是你進入這個行業的敲門磚,你拿著這個文憑就可以說我已經是「知之者」,但這是最低的層次。
  比這個更高級的是「好之者」,就是對這個行業,我有一種真正的愛好,我會孜孜以求,會在這個事情裡面不斷灌注自己的熱情、靈感,不斷探尋追問,最後把它激活。一般人會覺得「好之」已經不容易了,能夠那麼投入。「好之者」固然投入得深沉,但有時候會未免沉重,有人會把畢生的精力包括休閑的時間都用在上面。「好之者」,我們經常表揚他們的一個詞叫「嘔心瀝血」。但是,顯然這還不夠理想。
  用孔子的話說,最高的境界叫「樂之者」,也就是說樂在其中,生命在這個職業中的穿越是莫大的享受,這個過程時時刻刻都是快樂於心的,他所得到的也許不是一份薪水,不是一個業績,不是一個表揚,而是自己生命的那種大歡欣。
  也就是說,「樂之者」的這種境界,就是我學了一種知識,做了一份職業,在終極穿越的過程中不僅是這個行業成全了我,而且由於我自己的心智成全了這個行業,在這種相互成全中,我獲得莫大的享受與歡樂。這是一個大境界。
  我們今天從一開始就說到智慧,這個世界的智慧有些是可以去觀察的,有些是可以去感悟的,循著聖賢講的這麼多道理走下來,最後我們會知道,智慧最高的境界在於自己心中通徹的透悟而最終成就生命的歡欣。
  所以,只要有自己的心智在,智慧才能夠從知識轉化而來。這種融入你的心智的東西,是內心中最好的醞釀。
  有一個小故事說得好:有一個哲學家,他每天都在思考人跟世界之間的關係。有一次,他要做一個主題演講,他很困擾,不知道怎麼來把這個關係理順。他準備演講稿的時候,他幾歲的小兒子在旁邊不停地搗亂。
  他沒法安撫住這個孩子,煩得不行,就隨手翻雜誌。忽然翻到雜誌的封底是一個花花綠綠的世界地圖,就順手把這一頁撕下來,撕成了很多碎片扔在地上,跟孩子說,你現在把這張圖畫給拼上,能拼好就給你獎賞。他給了孩子一卷塑料膠條。他想,這麼大點的一個小孩,這個圖夠你拼倆鐘頭的,這回可以安靜了。
  結果,還沒有半小時,那小孩就拎著用膠條拼好的地圖來了,說,爸爸,我把它拼好了。他一看,大吃一驚,果然是拼對了。這個孩子根本沒有地理概念,他就問孩子是怎麼完成的。
  那孩子笑嘻嘻地把那個地圖翻過來給他看,說:「爸爸,我發現這面是一個人的頭像,我是按照這個人頭拼的。我想,這個人如果是正確的,那麼那個世界大概也就正確了。」這個哲學家恍然大悟,他馬上知道了第二天要演講的主題:一個人正確了,他的世界大概也就正確了。
  「一個人正確了,他的世界大概也就正確了。」明白這個態度,就是生活裡面最高的智慧。這種智慧發乎心靈,止乎生命。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94

主題

970

帖子

501

積分

貝殼網友四級

Rank: 3Rank: 3

積分
501
24
 樓主| 柳梢青 發表於 2008-8-6 22:19 | 只看該作者
學習之道
在今天這個時代,信息紛紜複雜,很多無用、無效的信息,充斥著我們的頭腦、耳目。我們靜心想一想,這些東西我們真的需要嗎?
  人只有通過學習,才能知道哪些東西真正有價值。但是,很多時候,我們雖然學習了,但未必有效率,學到的東西也未必都對我們有價值,未必都能深入到自己的生命中去。
  我們該問問自己,我們要學些什麼?應該怎樣去學習?學到的東西又怎樣才能跟我們的生命融合起來呢?
  我們提到過,《論語》裡面有很多智慧,那麼,智慧在人心裡是怎麼醞釀起來的?
  一個很重要的方法就是後天的學習。每個人都有向學的心愿,可各人的學習質量不同。什麼人能夠真正學出效率來?這裡面大有深意。
  孔子不是一個空想主義者。他曾經說:「吾嘗終日不食,終夜不寢,以思,無益,不如學也。」(《論語•衛靈公》)也就是說,一個人要是每天連飯都不吃,連覺都不睡,天天在那兒冥想,一定要把世界想明白,那想破了腦袋也沒有多大用處,你還不如好好去學。
  在這個世界上,有很多概念都是一字之別,人有雄心是好事,要有野心就不大好了;人有理想沒有錯,但僅僅停留在空想的話,那也就是一場夢而已。怎樣能夠達到一個可行的理想之境?
  一個人需要不斷地進行學習,才能達到理想的可行之境。
  在學習的時候,學問須化入內心,不然每天在真正的學問之外打轉轉,那也是不行的。所以孔子還說過:「群居終日,言不及義,好行小慧,難矣哉!」(《論語•衛靈公》)有時候一幫人在一起,群居終日,看著挺熱鬧,可能也能學點東西,但是你覺得大家老說不到點子上,言不及義,然後這些人還 「好行小慧」,就是耍小聰明,賣弄小技巧。這些都不是一種大格局。孔子說,這些人就太難教導了。你要想讓他們的生命境界再提升,再開闊,能夠有很高的層次,那也真是難事。
  我們經常說到一個詞,就是說某人有「局限」,比如說他工作方法有「局限」,思維方式有「局限」。何謂「局限」?局限局限,是因為格局太小,所以為其所限。
  在這個世界上,每個人的人生都是不一樣的,甚至差別非常大。
  如果你想達到一個開闊的生命境界,那你首先要問問自己,我的生命格局到底有多大?
  學過下圍棋的人就有一種感覺,一開始是老師一個棋子粘在那裡,你一個棋子貼上去,最後你只能在一個小小的角落裡揀零頭。好老師就會教學生,先不要去學這樣的一目一目的計算方式,而是要在整個的棋盤上學會布局。局布大了,一塊失掉,別的地方還可以做活。
  一個人的生命也是一樣,要看在多大的格局上展開。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94

主題

970

帖子

501

積分

貝殼網友四級

Rank: 3Rank: 3

積分
501
25
 樓主| 柳梢青 發表於 2008-8-6 22:20 | 只看該作者
 一個人精通一門小技藝不是難事,但是他終其一生,可能得到的只是樹木,而不是森林,只是棋盤的一角,而不是全局。
  難道人多,老在一起說、議,就一定有大智慧嗎?有時候,一個人如果不自省,總在那兒議論,可能議論的東西完全是無用信息,是浪費精力。
  大家知道,蘇格拉底是一個雄辯家,也是一個哲學家。有人去找他學演講的技巧。這人說:我的底子很好。從進門之後他就滔滔不絕。他說,你看我之所以有勇氣到你這兒來,就因為我天生有語言才能,我思維敏捷,我知道哪些事情,我的底子有多好,等等。
  蘇格拉底看看他,說:你得交雙份學費了。他說,為什麼啊?蘇格拉底說,我在教會你怎麼使用舌頭之前得先教你怎麼管住舌頭。
  你以為一個人滔滔不絕就一定意味著有智慧嗎?孔子說:「道聽而塗說,德之棄也。」(《論語•陽貨》)一個人從道上剛聽見傳言,轉身在路上就開始跟別人說,蜚短流長,這個世界上的許多偽信息就是這麼傳播開的。孔子說,這不是一種真正的道德所需要的作風。
  有一個故事說得好:有一位哲人,素來沉默。有一天,他的一個朋友飛奔而來,滿臉神采飛揚,跟他說:我要告訴你一個特別重大的消息。
  哲人攔住他說:你任何消息說出口之前要過三個篩子。第一,你確認這個消息是真實的嗎?那個朋友就打了個愣,說,我沒這麼想過,不一定。
  這個哲人笑了笑,說:第二個篩子,你確認這個消息是善意的嗎?那個人想了想,又不是很肯定。
  我們知道,這個世界上惡意消息的傳播往往比善意消息的傳播廣泛得多,負面的新聞大多比正面的新聞要傳播得快。
  接著,這個哲人又問了第三個問題:你用第三個篩子過一下,這個消息真的是那麼重要嗎?這個人想了想,說,好像也不是太重要。
  這個哲人說:三個篩子過完了,你這個消息就是不說出來,你自己也不會受它困擾了。
  我們想一想,道聽途說的事情,使你一時興奮,但是如果真過了這三個篩子,還一定非說不可嗎?生活中的信息、知識非常龐雜,接受哪些,不接受哪些,學哪些,不學哪些,怎麼不先過過腦子呢?
  孔子說:「德之不修,學之不講,聞義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憂也。」(《論語•述而》)他說,如果一個人的道德沒有修養起來,對於學問又沒有真正去講求,那麼,他在這個世界上就沒有一個參照系,聽到正義的事情也不能自己去做,看見自己有不善的地方也不去改正。孔子說,這些都是我所擔心的事情啊。
  進一步講,假如一個人的學問很多,可是學了東西以後,對他的生命卻沒有什麼意義,他仍沒有長進,那麼這東西能成為學問嗎?
  在今天這個時代,世界上充滿了紛紜複雜的信息。很多無用、無效的信息,沒有經過任何篩子過濾的信息,充斥著我們的頭腦、耳目。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94

主題

970

帖子

501

積分

貝殼網友四級

Rank: 3Rank: 3

積分
501
26
 樓主| 柳梢青 發表於 2008-8-6 22:21 | 只看該作者
我們靜心想一想,這些東西我們真的需要嗎?
  那麼,什麼東西對我們是真正有價值的呢?這樣的東西何處才能學到?學到的東西又怎麼樣才能夠跟我們的生命融合起來呢?
  今天我們提起孔子,都知道他在歷史上被稱為至聖先師,萬世師表。很多人都問過我這樣一個問題:孔子離我們今天的時代這麼遠,當時物質生活那麼貧瘠,孔子是怎樣形成他的思想體系的?他從哪兒學的?
  這個問題,與孔子同時代的人就曾經問過。人們不好直接問孔子,就去問他的學生。「衛公孫朝問於子貢曰:『仲尼焉學?』」你老師在哪兒學的這麼多東西?子貢怎麼回答呢?「子貢曰:『文武之道,未墜於地,在人。賢者識其大者,不賢者識其小者,莫不有文武之道焉。夫子焉不學?而亦何常師之有?』」(《論語•子張》)
  子貢的回答是什麼意思?就是說,文王武王之道,古聖先賢傳下來的道理,從治國經世的道理到修身齊家的學問,並沒有到今天就失傳了,淪喪了。在哪兒呢?都在人的身上,在人間的傳承里。
  也就是說,古往今來的學問不僅僅是刻在竹簡上,寫在紙上。不僅僅是形成文字的東西叫知識,人的行為、價值觀、習慣、禮俗,這一切都是知識的傳承,都體現在人的身上,只不過人們表現得不一樣罷了。
  「賢者識其大者」,有生命大格局的人,賢達通透的人,他表現出來就是道理里的大處;「不賢者識其小者」,格局小的人,悟性差點的人,表現出來的無非是那些道理的小處。大處可以學,小處也可以學,所以子貢說,我的老師怎麼會不隨時隨地都在學東西?
  孔子的思想體系從何而來?很簡單,他是從人身上學到的。可是,他是簡單的學嗎?他是綜合感悟,最後形成自己的體系。可見,這個世界上,其實是法無定法,師也未必有常師。
  你需要向不同的人去學習東西。孔子說:「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論語•述而》)幾個人走在一起,必定有可以做我老師的人。怎麼跟他學呢?無非見到好的東西就跟他學,見到不好的東西就在心中警戒自己一下,以免犯同樣的錯誤。
  向書本學,不如向人世學。如果有這樣一種學的悟性,處處皆可學。子貢問孔子:孔圉這個人為什麼得到「文」的謚號?孔子回答說:「敏而好學,不恥下問,是以謂之文也。」(《論語•公冶長》)孔子說,這個人聰敏勤勉而又好學,不以向比他地位卑下的人請教為恥,所以給他的謚號叫「文」。
  一個人內心有智慧,敏感多思,而且願意好好去學,甚至樂意向比自己差的人去請教問題。這是一種難得的態度。
  這種態度後來被孔子的學生曾子進一步表達過。曾子說:「以能問於不能,以多問於寡;有若無,實若虛,犯而不校—昔者吾友嘗從事於斯矣。」(《論語•泰伯》)
  什麼意思呢?曾子說,一個人他自己是有能力的,還向沒什麼能力的人請教;一個人他自己是很有學問的,還向學問少的人去虛心求教;一個人生命中是有格局的,但是他看起來好像什麼都沒有;一個人自己本來已經是很充實的了,但是他看起來卻是虛懷若谷;一個人保持一種謙遜的、空靈的、虛靜的、安閑的狀態,就算有人冒犯他,他也不計較—從前我的一位朋友便是這樣的一個人。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94

主題

970

帖子

501

積分

貝殼網友四級

Rank: 3Rank: 3

積分
501
27
 樓主| 柳梢青 發表於 2008-8-6 22:21 | 只看該作者
我們想一想,一個人越是劍拔弩張,凌厲過人,是不是越容易受到冒犯?只有一個寧靜的人,才可以做到「犯而不校(較)」。這樣好學而又虛心、充實而又寧靜的狀態,是曾子羨慕的境界。歷代《論語》注者都說曾子所說的這個朋友是指顏回。顏回就是一直能夠這樣做的人。
  在這兩段話里,都牽扯到一個概念,就是「不恥下問」。其實,什麼是「下」呢?我們不去說知識、地位、階層,簡單的「高」與「下」就是年齡,比如說大人就一定有資格、有權力訓誡小孩子嗎?孩子的視點難道不能夠給我們提供另一個坐標嗎?在今天,我們可以換一個邏輯起點,未必要叫「高下」,不過是換一個思維的角度,換一種思考的方式。
  1975年,七十多位諾貝爾獎獲得者在巴黎舉行過一次盛大的聚會,有很多媒體來採訪。其中一個問到這些獲獎者的問題是:你們這些傑出的人物,到底是在哪一所大學、哪個實驗室學到人生中最重要的東西的?結果大家認為最有價值的答案是什麼呢?是幼兒園。
  有一個科學家說,我是在幼兒園裡學到了很多東西,比如,要善於跟他人分享,要遵守制度和規則,飯前要洗手,對人要謙遜禮讓,如果自己不小心做了錯事要學會道歉。這些道理都是我在幼兒園學到的。
  假如讓我們回到幼兒園,有很多道理就會很簡單,因為那不過是一種樸素的思維方式。
  孩子的思想,有時候是直接而簡單的,但是它可能最貼近真理。
  有一個測試很有意思。一個熱氣球上面有三個人,它在上升過程中出了故障,必須捨棄一個人才能夠確保另外兩個人的生命安全。但是,這三個人都是世界頂尖的科學家:第一個人是環保學家,他能夠保障這個世界的生態平衡。第二個人是核專家,他能夠去抑止戰爭。第三個人是農學家,他可以保障我們的糧食供給。那麼,這樣三個人,你會捨棄誰呢?
  按成人的邏輯,一直都在比較環保、和平和糧食哪個更重要。這時候一個孩子喊了一句:「把最胖的那個扔下去!」這個答案是最簡單的,但它是最合理的。
  孩子有時候也會教給我們另外一種思考的方式。一個孩子跑回家,興高采烈地跟他爸爸說:你知道嗎?蘋果裡面藏著星星,你想要多少顆就有多少顆。他爸爸想,這又是童話,就支支吾吾說我知道了。孩子說,不,我一定要你看見。他就順手拿過一個蘋果,攔腰切了一刀。
  蘋果的橫切面就是一顆星星的形狀。孩子又切了一片,於是出現第二顆星星。孩子橫著一片一片切下去,他爸爸瞠目結舌看見眼前蘋果里跳出一顆又一顆的星星。孩子的發現是對的。對孩子來說,蘋果里藏著星星,並不是一個童話,而是一個事實。
  我們成人呢?吃蘋果從來都是豎著把它剖開。我們不喜歡切橫斷面,所以從來不會想到蘋果里藏著星星。
  什麼是不恥下問?有時候,孩子可以是成人的老師。不恥下問不見得一定是說我們向比自己學歷淺、地位低的那些人去請教。很多時候,像孩子看世界一樣,轉換一種思維的方式,也許就會讓我們學到更多。
  我們該怎麼樣去學習?學習這件事,不怕聯想,要舉一反三。孔子的教育方法就是這樣。孔子從來不是一個趕著在學生不耐煩的時候填鴨一樣去教育的老師,孔子的原則是:「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論語•述而》)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94

主題

970

帖子

501

積分

貝殼網友四級

Rank: 3Rank: 3

積分
501
28
 樓主| 柳梢青 發表於 2008-8-6 22:22 | 只看該作者
什麼叫「憤」?就是一個人他的心思用啊用啊,用到快要窮盡處,特別想要探索,想要發奮努力知道結果。老師說,沒到這個份兒上我就不去開導他。什麼叫「悱」?就是一個人心中若有所思,但嘴上就是說不出來,著急。老師說,不到這個份兒上我不去啟發他。
  在這個世界上,只有被期待的信息才是最能有效傳播的信息,一定要等到人家有那個願望,傳播起來效果才最佳。「不憤不啟,不悱不發」,只有到這種時候,老師才跟你說了,啟發你。
  但是,這時候還要看你是不是能夠做到舉一反三。如果「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也就是說,跟你說了這一個叫牆角,不能看到這屋子還有另外三個牆角,那就不再教你了。我點到了,但你要是沒有這個領悟的能力,我就不給你多講了。當然,舉一反三,這種善於在事物之間建立聯繫的方法並不容易做到。不過,我們都應該努力去做,更好地去學習。
  一個好老師,不見得要苦口婆心,喋喋不休,才有最好的教育效果。好老師,有時候就是畫龍點睛,因為他讓學生自己去完成那個思考和徹悟的過程。
  孔子還有一樣很厲害,就是他能夠做到因材施教,所以,同樣的問題在他這兒得到的答案可能會不一樣。「子路問:『聞斯行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聞斯行之?』冉有問:『聞斯行諸?』子曰:『聞斯行之。』公西華曰:『由也問聞斯行諸,子曰,「有父兄在」;求也問聞斯行諸,子曰,「聞斯行之」。赤也惑,敢問。』子曰:『求也退,故進之;由也兼人,故退之。』」(《論語•先進》)
  什麼意思呢?子路來問老師:「聽到一件事,我馬上就要做嗎?」老師說:「有父兄在,你就敢貿然行動?」你還有家長呢,你不請教他們,你上來就做,好像不合適吧?
  這時候,冉有又來了,說:「聽到一件事,就要做嗎?」還是同樣的問題,老師卻斷然地說:「聽到了就要做。」
  第三個學生公西華聽見了,說,這倆人問題一模一樣啊,為什麼跟一個人說他有父兄在不能這麼做,跟另外一個說你馬上就這麼做。我越聽越迷惑,老師,為什麼呢?
  老師回答說,冉有這個人生性就是怯懦退縮,他做什麼事都猶豫不決,他老往後退著,所以要鼓勵他趕快去做,給他一種下決心前進的力量。子路這個人,從來就是勇猛過人,勇於做事,就要讓他謹慎一點,多思考,凡事掂量之後再去做,所以給他往後退的力量,約束一下他。
  這就是孔子的教育。
  在這個世界上,不同的人問同一個問題,可以獲得不同的答案,原因在於所針對的主體不同。
  我們經常會遭遇一些終極追問,比如說人生終極價值是什麼?人為什麼要活著?什麼樣的人生叫做成功?怎麼樣的生活叫做美好生活?從某種意義上講,這些終極追問如果不和個人的生命相結合,就是偽問題,因為這個世界上一千個人就有一千種幸福或者痛苦,每個人的生命狀態都各有不同。
  什麼是真正的學習?有一個秘訣,就是首先把自己的主體亮出來,根據自己主體的所需去學習。我們知道,醫生不會將同一種維生素開給所有的人,因為有的人缺少這種維生素,有的人缺少那種維生素,每一個人都是針對他自己所缺少的部分去進行有機的補充,才能達到生命體的平衡。同樣,一個人的心智思想,都需要有這樣的綜合平衡。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94

主題

970

帖子

501

積分

貝殼網友四級

Rank: 3Rank: 3

積分
501
29
 樓主| 柳梢青 發表於 2008-8-6 22:23 | 只看該作者
 也許我們沒有孔子這樣的老師,但是這世界上哪裡就有常師呢?只要我們善於學習,老師就無處不在。不過,我們先要了解自己是個什麼樣的人。如果我們自己的心裡先有這樣的斟酌,就不難進行有針對性的學習和探索,我們的生命就會達到平衡。
  每一個人,他的生命態度會決定他跟世界之間的關係。有一個故事說得好:一戶人家有兩個截然不同的孩子,一個天性樂觀,一個天性悲觀。父親很發愁,就決定用環境改變他們。他把那個特別樂觀的孩子關在馬廄里,鎖上門;把這個特別悲觀的孩子放在屋子裡,買了許多新玩具把他團團圍住。
  天擦黑了,爸爸先來看看悲觀的孩子高興了沒有。他進去一看,那孩子坐在玩具堆里滿臉是淚,一樣玩具都沒打開。爸爸問他,你為什麼不玩兒呢?孩子說,這一下午我越想越傷心,任何一個玩具,只要玩了它就會壞的,所以我都不知道應該先打開哪一個。
  爸爸去馬廄一看,那樂觀的孩子滿身馬糞,歡天喜地地還在馬糞堆里刨著呢。爸爸問他,你找什麼呢?孩子說,爸爸啊,我一直覺得這馬糞堆里會藏著一隻小馬駒,我都找了一下午了。
  你想想,這就是兩種不同的態度。在這個世界上,不一定是外在的一切來決定一個人的生活品質,常常是他內心的取向決定了他的生活品質。
  不同的學生,不同的個人,在學習的時候,都需要揚長避短。從某種意義上講,我們完成的就是長處與短處的匹配和制衡。
  就在這樣一個學習過程中,我們能夠學到太多深深淺淺的知識和感悟。可是,人這一生為什麼要學習呢?
  孔子有一個說法:「誦《詩》三百,授之以政,不達;使於四方,不能專對;雖多,亦奚以為?」(《論語•子路》)
  大家知道,《詩經》過去是拿來做教科書的,因為「《詩》,可以興,可以觀,可以群,可以怨。邇之事父,遠之事君。多識於鳥獸草木之名」(《論語•陽貨》)。人們能從《詩經》裡面學到很多東西,比如聯想能力、觀察能力、合群能力和勸諫能力都能得到提高,可以運用其中的道理近侍父母,遠侍君上,還能多多認識鳥獸草木的名稱。
  孔子說,如果有一個人,他「誦《詩》三百」,把《詩經》讀得倒背如流、爛熟於心,但你給他一個事情做,他卻磕磕絆絆完不成,讓他出去辦個外交談判的事情,也不能很順利地跟人家談判,那麼就算他把《詩經》讀得再多,都背會了,又有什麼用呢?
  這段話表明了孔子的一個態度,就是要學以致用,做一個行動著的知識分子。也就是說,我們的世界一直在改變著,知識分子在這個世界上的使命是什麼?就是在這種改變中去承擔一些責任。
  宋代張載說得好,他說:「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黃宗羲等《宋元學案•橫渠學案》)也就是說,你的心在天地之間要立得遼闊壯大,為百姓民生承擔一些使命,將古代聖賢的絕世之學發揮繼承下來,然後為「萬世開太平」,去鋪路,去做事。其實,這就是學以致用的態度。
  也許有人要問,學到的這些東西真的都能用得上嗎?《詩經》里的知識,都帶著那個時代的印痕,擱在今天怎麼能夠使用呢?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94

主題

970

帖子

501

積分

貝殼網友四級

Rank: 3Rank: 3

積分
501
30
 樓主| 柳梢青 發表於 2008-8-6 22:23 | 只看該作者
古代的許多知識,在一定條件下是可以在今天的生活中激活的。與此類似,現在有很多學生可能學富五車,可能拿到很高的文憑,但是如果沒有生活經驗的話,有時候他的學問就不能真正被激活。
  在愛迪生的實驗室里,曾經有一個人畢業於名牌大學,數學很好,是愛迪生的得力助手。
  愛迪生做實驗,忙不過來,順手拿了一個梨形的玻璃泡給這個助手,讓他趕快把這個梨形玻璃泡的容積計算出來。這個助手一時發矇,可真是犯了大難了。他想,這個梨形的東西怎麼算容積?它下半段是圓的,上半段是長的,就是找不到一個公式來計算它的容積。
  愛迪生正忙著做實驗,過了好長時間,看見助手還在那兒擺弄,拿著許多儀器在測量計算。愛迪生忍不住了,順手拿過來那個梨形玻璃泡,在裡面灌滿了水,然後把水倒在一個量杯里,告訴助手,這就是它的容積。
  什麼是學以致用呢?真正的學問往往是在最簡單的地方。愛迪生的這個故事就是例證。
  在今天這個時代,要學以致用,不僅是要考察你的智商,還考察你的情商,看你怎麼樣能夠去變通。
  有一個招聘故事說得很有意思。一個總經理要招聘助理,同時有三個應聘的人:一個人有非常高的學歷,是博士,另一個人有十年以上的工作經驗,還有一個人,顯然不如前兩者,學歷不夠高,工作經驗也不夠多,是剛畢業不久的一個普通大學生。
  總經理在自己的辦公室,對秘書說,叫他們都進來吧。秘書說,你讓他們坐哪兒?你的辦公桌前面都空著,沒一張椅子。總經理說,就這樣吧。
  博士第一個進來了,總經理笑著跟他說:「請坐。」那博士特別尷尬,四處看看沒椅子,說,我就站著吧。總經理還說,請坐。博士說,我沒有地方坐啊。總經理看看他,笑了笑,問了他幾個問題,就讓他走了。
  第二個人進來了,總經理又跟他說「請坐」,他就一臉的諂媚,很謙卑地說,不用,我都站慣了,咱們就這麼聊吧。總經理跟他聊了幾句后,讓他走了。
  學生第三個進來了,總經理說「請坐」,他四下看看說,您能允許我上外面去搬一把椅子嗎?總經理說,可以啊。這個學生出去搬了把椅子進來,坐下后就跟總經理聊起來。
  最後,這個學生被留了下來。
  這個故事是什麼寓意呢?第一個人可能知識很多,但是他不能變通。第二個人經驗很多,但是他又受經驗的局限。第三個人介乎知識和經驗之間,他知道在當下怎麼樣做是最合適的。
  這裡我們要說到,在學以致用的時候,沒有哪一個用法就一定是對的,這裡面要有變通。在孔子看來,變通是一個很高的層次。他說:「可與共學,未可與適道;可與適道,未可與立;可與立,未可與權。」(《論語•子罕》)
  我們看看,這裡面講了不同的層次:第一個層次叫做「可與共學」,有些人你是可以跟他一起去學習的。這幾乎是個零門檻,很多人都想學習,那就一塊兒學吧。再往上一個層次就難了,「未可與適道」,不一定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94

主題

970

帖子

501

積分

貝殼網友四級

Rank: 3Rank: 3

積分
501
31
 樓主| 柳梢青 發表於 2008-8-6 22:24 | 只看該作者
每個人都能夠找到那個道理。如果「可與適道」了,那再往上一個層次還是很難,「未可與立」,不見得都能立得起來,有所堅持,有所樹立。
  大家覺得,要是能有所樹立,這個層次已經夠高了吧?孔子說,就算這個人學問能立起來了,道理上都想明白,能做成了,還要再上一個層次,就更難了,叫「未可與權」。權,秤錘,引申為權衡輕重,也就是權變。可以在一起有所樹立、有所成就的人,但未必都能做到通權達變。
  當下一件什麼事情,不太容易做,怎麼辦?我們經常說到「權宜之計」,就是變通一下,換個方法做,或者換個思路做。一個人堅持容易,變通難。但是一定要先有堅持,如果沒有堅持,直接就變通,那是隨風倒,沒有原則。堅持原則之後還能通權達變,這個層次就很難。這是一個很高的境界。怎麼樣才能夠學到這樣一個境界呢?
  有一個故事說,兄弟倆帶著一船燒得極其精美的陶瓷罐子,去一個大城市的高檔市場上賣。一路顛簸辛苦,就在船快要靠岸的時候,遇上了大風暴。一場驚濤駭浪之後,兩個人精疲力盡,命是保住了。船靠岸一看,幾百隻瓷罐一個完整的都沒有了,全都碎了。
  哥哥坐在船頭嚎啕大哭,說,這些罐子每一個都是精心燒制出來的,罐子上面的紋路、圖案都漂亮極了,我們所有的心血都白費了。到一個大城市,破罐子可怎麼賣?我們就是修修補補、粘粘貼貼,也賣不出去了啊。
  在他大哭的時候,弟弟上岸了。弟弟到最近的集市上轉了一圈,發現這個大城市人們的審美藝術趣味都很高,不管是咖啡館、商場,還是家庭,都特別重視裝修。他拎著把斧子回來了,叮叮噹噹把破罐子砸得更碎。哥哥非常惱火,問,你幹什麼呢?弟弟笑著說,我們改賣馬賽克了。
  兄弟倆把所有的碎片賣到裝修材料點。因為罐子本身設計特別精美,所以打成碎片以後特別有藝術感。大家一看碎片非常不規則,又這麼漂亮,都很喜歡。結果這些碎片作為裝修材料賣了一大筆錢。兄弟倆高高興興回家了。
  這個故事說明了什麼呢?說明了權變的重要性。也就是說,當完整的陶罐不復存在的時候,就讓破碎碎到極致,換個方式去賣。這不是換一種思維方式嗎?
  有時候,思路的轉換實在是一種智慧。這是在學問做到極致以後才能獲得的智慧,這就是一種權變。在這個世界上,沒有什麼是絕對的對或錯,對於一件事,一定要看時機,一定要看主體,一定要有前提。
  孔子也不常常是一個教導者,他也有疑惑的時候。有一次,他不清楚公叔文子是什麼人,就跟別人詢問。「子問公叔文子於公明賈曰:『信乎,夫子不言,不笑,不取乎?』公明賈對曰:『以告者過也。夫子時然後言,人不厭其言;樂然後笑,人不厭其笑;義然後取,人不厭其取。』子曰:『其然,豈其然乎?』」(《論語•憲問》)
  這段話什麼意思呢?孔子曾經請教別人:「聽說公叔文子這位老人家,從來都不說話,不笑,也不拿錢財,真是這樣嗎?」別人跟他說:「這是告訴你的那個人講錯了。他老人家到該說時才說,因此別人不厭惡他說話;快樂時才笑,因此別人不厭惡他笑;合於禮義的錢財他才取,因此別人不厭惡他取。」孔子說:「原來這樣啊,難道真是這樣嗎?」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94

主題

970

帖子

501

積分

貝殼網友四級

Rank: 3Rank: 3

積分
501
32
 樓主| 柳梢青 發表於 2008-8-6 22:25 | 只看該作者
你看,公叔文子這個人是非常有分寸的。他話是少,但是他一定要到該說的時候他才說話,所以別人都不煩他說話。他笑得是少,但要真到了快活的時候,比如有人說了一個特別好玩的笑話,出現一個特別有意思的場景,或者一個大歡喜的場面,他也笑,所以沒人討厭他笑。他對錢財不是一概都拿,該他拿的他才拿,所以他拿了,也沒有人指責他。
  這個世界上有絕對的正確嗎?真正的學習,學到的知識一定是帶著環境來的。有時候在一個環境裡面,你該這樣做,但在另一個環境里,你該那樣做。就像公叔文子一樣,看具體情況,他才說話,才笑,才拿東西。
  有一個哲人給學生上課,問過這麼一個問題:一個人非常臟,另外一個人很乾凈,請問這兩個人誰會洗澡。
  一個學生回答說,那當然是髒的人洗澡。老師說,不對,因為髒的人他一直就很臟,他不覺得自己臟,而乾淨的人他到哪兒都要乾淨。
  第二個學生就說,那當然是乾淨的人洗澡。老師又說,不對,你想啊,乾淨的人他已經不需要洗澡了,而髒的人需要洗澡。
  學生們糊塗了,那到底誰會洗澡呢?
  老師說,每個人都可以從不同的角度來思考這個問題,需不需要,願不願意,答案都是不相同的。
  所以,很多事情其實就是需要通過在不同的角度上思考來解決;換一個角度看,結果也許就會大不一樣。這對我們的學習是一個啟發。
  有一位修禪訪道的人去請示師傅,說,每一個人跟別人的關係到底怎麼樣才叫合適啊?他老師跟他說:「我講四句話,看你能不能懂。」
  第一句話說,「把自己當別人」。學生想了想說,我明白,一個人有大歡喜的時候看淡一點,覺得這也無非是別人的一件事;有大悲傷的時候看輕一點,覺得這事別人也會趕上,「把自己當別人」,那喜憂都能很快過去。
  老師又說了第二句話,「把別人當自己」。學生想了想說,這意思大概是說將心比心,推己及人,換位思考。
  老師說:「你很不錯了。」他又說了第三句話,「把別人當別人」。學生說,這個話是不是說,每一個人都是獨立的,每一個人都需要被尊重,所以一定要本著別人的立場出發?老師說:「你說到這些,說明你的悟性很好,很不錯了。」
  接著,老師又說出第四句話,叫做「把自己當自己」。學生說,這句話太深了,我還需要好好地去悟。
  我們想一想,如果你悟不透的話,以為這不過就是文字遊戲,這裡面「自己」、「別人」換來換去,先說把自己當別人,再說把別人當自己,再說把別人當別人,再說把自己當自己,這樣反反覆復,有價值嗎?
  其實,這些變換的價值就在於你每一次都換了一個不同的角度進行思考。一個礦泉水的瓶子,有人說它是長的,這是對的,因為你從縱向看;有人說它是圓的,也是對的,因為你從瓶底看。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94

主題

970

帖子

501

積分

貝殼網友四級

Rank: 3Rank: 3

積分
501
33
 樓主| 柳梢青 發表於 2008-8-6 22:25 | 只看該作者
 當你轉換不同角度的時候,學習的境界就通達了,觀察世界的維度就廣闊了。
  孔子還提出一個特別有價值的觀點,就是世界上一些好的品德也需要通過學習來進行提升,而且要進行制衡。
  我們想想,仁愛好吧?智慧好吧?信義好吧?正直好吧?勇敢好吧?剛強好吧?
  這六種道德都很好,那麼擁有這六種品德的人,他還需要學習嗎?
  《論語》中說:「子曰:『由也,女聞六言六蔽矣乎?』對曰:『未也。』『居!吾語女。好仁不好學,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學,其蔽也盪;好信不好學,其蔽也賊;好直不好學,其蔽也絞;好勇不好學,其蔽也亂;好剛不好學,其蔽也狂。』」(《論語•陽貨》)
  孔子曾經問子路:「仲由!你聽說過有六種品德便會有六種弊病嗎?」子路說,沒有。孔子說:「那你坐下來,聽我慢慢跟你說。」
  孔子就說,一個特別仁愛的人,他如果不學習,不思考,會有一種弊端,就是愚笨,也就是容易受人愚弄。比如說,總做以德報怨的事情,就會被人愚弄。你能說這個人不仁愛嗎?但是他沒分寸。
  孔子說,一個人聰明,但是他要老不學習的話,最後的弊端就是這個人會活得太飄忽不定,沒有根基。
  孔子說,信譽好吧?篤誠守信,像尾生抱柱那樣,水來了都不走,這人就未免會愚呆。如果再不好學的話,就會容易被人利用而使自己受到傷害。我們知道,過於誠信而不知權變的人有時候就是容易被人陷害。
  孔子又說,我們都喜歡正直的人,但是正直的人有時候說話不好聽,說出的話尖刻得直刺人心,讓人非常不舒服。就像魯迅先生寫的,給一個孩子做滿月,有人來說這個孩子長大能當官啊,有人說這個孩子長大能掙錢,有人說這個孩子肯定會死的。最後這個人說的是真話啊,你能說他不正直嗎?但是這個話不好聽。
  孔子又說,好勇而不好學者,弊端是什麼呢?就是你容易被人利用去作亂。他遇事不經過腦子,不問就裡,就直接採取行動了,一個一個的亂子就起於這種有勇無謀者。
  最後,孔子說,一個人剛強,剛強不好嗎?「好剛而不好學」,這個人就會極端狂妄。因為他剛愎自用,那就難免有狂妄自大的地方。
  在這個世界上,很多東西過猶不及。人生不是說找到了一塊好的基石,就會一成不變地好下去。
  我們所有的美好品德,比如孔子所說的這六種美好品德,它為什麼會帶來六弊?這是因為,在實際的生活環境中,我們要經受社會的挑戰、考驗,非常複雜,如果不善於去調試,去變通,就很容易產生弱點而造成弊端。
  因此,我們需要通過不斷的學習去了解自己,跟世界建立有效的聯繫;即使是「仁」、「智」、「信」、「直」、「勇」、「剛」這樣的美好品德,都得在學習中完成定位和制衡。
  今天的社會已是一個終身學習的社會了,但是,我們學沒學到真東西呢?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94

主題

970

帖子

501

積分

貝殼網友四級

Rank: 3Rank: 3

積分
501
34
 樓主| 柳梢青 發表於 2008-8-6 22:26 | 只看該作者
 很多時候,雖然學習了,但未必有效率,學到的東西也未必能深入到自己的生命中。
  我們應該怎麼樣建立自己的價值體系?
  讓我們回到剛開始的那個命題,一個人的生命格局究竟有多大?有一個弟子問師傅,你看我們每個人,身高也差不太多,活的年頭長短也差不出多少,為什麼有些人心大,有些人心小?心大到能多大,小到能多小?
  師傅跟他說,你現在閉上眼睛,用你的心造一座城池。
  弟子就閉上眼睛,在那兒冥思苦想,想了一座巨大的城池,有萬仞宮牆,有深深的護城河,有花草樹木,有樓台亭閣,整個城池裡面,各類東西纖毫畢現,一切都安頓好了。他張開眼睛說,我造了一座巨大的城池。
  師傅又說,你現在閉上眼睛,用你的心造一根毫毛。
  他又閉上眼睛,想啊想啊,想了一根細細的小毫毛。他睜開眼睛說,我造好了。
  這個時候,他的師傅問他,你剛才跟我說造了那麼大一座城池,有那麼多東西,這座城池是用你自己的心造的嗎?弟子說,是啊。
  師傅又接著問,你剛才跟我說又造了那麼細的一根毫毛,在造這根毫毛的時候,你用的是全部的心嗎?弟子恍然大悟,他說,是啊,我造一根毫毛也想不了別的事了。
  這就是人心。我們都是要在自己的生命里去完成自己的人生格局。有些人終其一生,造的城池很大,那裡面的亭台樓閣、花草樹木無邊無際,你可以有這樣的計劃,有那樣的夢想,你可以去安置自己的人生,經營一生的事業,調適自己跟朋友、社會的所有關係。
  也有的人,心思就絆在一根毫毛上,可能是一級工資,一個職稱,夫妻間的一次口角,朋友間的一場誤會—這都是一根毫毛,你有可能就被絆住過不去,因為那也是你全部的心所用力的地方。
  我們會看到,同樣一件事,在不同的人手裡,他的思維方式不同,最後的結局一定是不同的。
  1954年,美國有一個普普通通的推銷員叫克羅克,他推銷的是奶昔機。他發現,有一家快餐店居然一下子訂了八台奶昔機。他一般都是一家一家、一台一台地去推銷,所以他認定這是個大主顧,就一定要上門去考察一下。
  到了這家快餐店,他發現,他們經營的產品、管理的方式,都非常有意思。他了解到,這家店年盈利額很大,穩穩噹噹超過二十五萬美金。他跟這家店的店主商量,說你能不能辦成連鎖加盟店,把這家店的品牌商標推廣出去,我來幫你做這個事。
  店主同意克羅克成為該店在全美唯一的特許經營代理商。這個時候,克羅克早已把他的奶昔機扔到九霄雲外了。克羅克於是在1955年開設了該店第一個真正意義上的特許經營店。此後,他創建了一套極其嚴格的特許經營制度,使該店的加盟店不斷擴大,到1960年,居然達到了二百二十八家。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94

主題

970

帖子

501

積分

貝殼網友四級

Rank: 3Rank: 3

積分
501
35
 樓主| 柳梢青 發表於 2008-8-6 22:27 | 只看該作者
 但是,克羅克知道,他還不是這家店的主人,無法真正做大這項事業。1961年,克羅克又想買下這家店。他想盡了所有的辦法,籌到二百七十萬美元。這在當時是一筆巨款,他盤下了這家店。
  克羅克就這樣大展拳腳。他在美國,然後在世界,從1955年開始,把這家店一間一間地開下去,締造了一個飲食帝國。他只是沿用了原來老闆的姓氏,原來姓麥克唐納,這家店的標誌就是這個姓氏的第一個字母:M,麥當勞。
  麥當勞為什麼能有今天的規模和地位?就因為克羅克不是站在自己只賣奶昔機的角度去經營,而是轉換了一種經營思路。這種思考,就是一座無邊的城池。
  學習永遠不是一件僵死的事情。既然沒有常師,既然無處不學,既然死記硬背這種呆板的學習方式已經被拋棄了,那麼,我們就要對學習進行一番認真的思索,從而開始真正的學習。
  在今天,如果我們每一個普通人都用自己的心去完成一種激活,開始真正融會貫通的學習,都站在通權達變的大智慧上,那我相信,古往今來所有的知識都會活在我們的經驗體系裡,所有聖賢的智慧都可以成為照亮我們自己生命道路的火把。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94

主題

970

帖子

501

積分

貝殼網友四級

Rank: 3Rank: 3

積分
501
36
 樓主| 柳梢青 發表於 2008-8-17 23:37 | 只看該作者

誠信之道1

誠信之道
孔子說:「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可見誠信在一個人的生活中所佔的分量。
  不過,古往今來,不知有多少人不講誠信,卻都似乎活得很自在。
  難道,誠信竟然是一種不切實際的理念嗎?今天,我們還需不需要誠信?
  誠信是中國儒家思想中最核心的理念之一。在整部《論語》中,我們可以看到很多關於誠信的論述。
  作為做人的前提、人生的基礎,《論語》提出了「信」的原則。孔子曾經說過:「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大車無,小車無,其何以行之哉?」(《論語•為政》)一個人要是沒有信譽的話,那真不知道他在這個世界上怎麼度過一生?這就好像大車沒有、小車沒有一樣,它靠什麼走起來呢?
  大車、小車,分別指牛車和馬車。大車、小車車轅前面都有駕牲口用的橫木,這橫木要怎麼鉚住呢?就是用木銷包了鐵以後插在小孔里,才能把橫木固定住。和,就是牛車和馬車上的木銷。如果車上沒有這樣的木銷,就無法套住牛馬,它又怎麼能行走呢?
  孔子說,一個人如果沒有信譽,就好像這個車子有了橫木也是虛架上的,沒有關鍵的木銷,不就無法行走了嗎?對一個人來講,信譽是什麼呢?是你行走於世界最基礎的那個保障。
  也就是說,只有靠信譽,才能把人生這輛車驅動起來。只有信譽,才能夠讓你不管穿越什麼樣的風險、坎坷,都顛撲不破,而在坦途上一路前行的時候,也能夠保障你的速度。就是因為有信譽,才讓你始終是一個完整的人,可以立得起來。要是沒有信譽,就缺少了安身立命最根本的條件。
  孔子關於「信」的闡述都很簡單,但這是他核心的教育理念之一。「子以四教:文,行,忠,信。」(《論語•述而》)孔子用四種內容教育學生:歷代文獻,社會生活的實踐,對待別人的忠心,與人交際的信實。文,行,忠,信,這些東西就是孔子教導學生的基本內容。「忠」和「信」,佔了很大的比重。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94

主題

970

帖子

501

積分

貝殼網友四級

Rank: 3Rank: 3

積分
501
37
 樓主| 柳梢青 發表於 2008-8-17 23:39 | 只看該作者

誠信之道2

孔子有這樣一句話,他說:「人之生也直,罔之生也幸而免。」(《論語•雍也》) 一個人要想坦坦蕩蕩走過一生,憑的是他為人的正直。正直的人就能安身立命,這個人的一生理所應當走得遠。但是,那些不正直的、不守信用的人,那些翻手為雲、覆手為雨的人,他們不是也活下來了嗎?這是怎麼回事呢?孔子說,這叫「幸而免」,他們是僥倖逃脫了很多本應該發生的責罰才磕磕絆絆地活下來的,他們遲早要摔跟頭。
  人要憑著正直去生活,如果是靠投機取巧、不守信譽去生活,那只是僥倖躲過了災禍。
  在那麼久遠的年代,中國儒家提出的誠信的道德理念,放到今天,它還有價值嗎?
  在今天的這個社會中,信譽對每一個人來講是一張無形的通行證。也許信譽並不直接寫在你的檔案里,但是,信譽是一個人的口碑,一個人做事如何,為人如何,這都會反映在口碑中,所以每一個人都可以在心中掂出信譽的分量。
  江西德興市有一個小村子叫宗儒村,村裡有一個普通的農民叫王雲林。2007年4月,村裡發生了一場山火,他幫助別人去救火,不幸犧牲了。他走後,留下一筆糊塗賬。這債務怎麼辦呢?他的遺孀叫陳美麗,三十一歲,一個普通的農婦。陳美麗上有年邁的婆婆,下面帶著兩個女兒,一個七歲,一個才幾個月大。丈夫走了,整個家庭的重擔都壓在她的肩上。陳美麗從悲痛中撐過來以後做了一件事,就是在村子裡面貼了一張還債告示。
  她說,雲林生前在村子里口碑很好,他為欠債的事情一直心不能安,我不希望他走得不踏實,所以我要把這個債還上。但是,他欠了誰的債,我都不知道。如果他真的欠了你的債,你就來找我要吧。
  還債告示貼出去以後,很多人來找陳美麗討債。整個債款,前前後後加起來金額超過五萬,而其中將近四萬沒有任何憑據。陳美麗全都認了下來,她就替丈夫一點一點還著這些良心債。
  這個故事引起很大的轟動。我當時擔任「感動中國」節目的評委,給陳美麗寫評語,我說了一句話,叫做「債務有憑,良知無價」。我不知道來找她的這些人中,到底有多少人是真正的債權人。陳美麗的還債告示就像一面鏡子,它照亮了我們的內心,讓我們看到自己的內心是高尚,還是卑微,是貪慾,還是無欲。
  我看到這個故事很感動。一個像追著別人討債一樣去追著還債、而生活在如此境遇中的農婦,什麼力量讓她這麼做?按說她丈夫為了救火而犧牲,就算他欠債,他的這條命已經把他的債務還上了,但是她一定要去還債,因為她不願意讓自己良知不安。她這樣做,就是為了一個字:「信」。這個「信」字不僅僅就是對別人的,也是對自己內心的。
  我想,社會在不斷地更迭著制度,變化著環境,但是人性中一定有一些以不變應萬變的核心價值傳承下來,這才是我們心裡真正的火種。我們看到,誠信不僅僅是傳統經典中的一項基本道德原則,它也成為了普遍的民間信仰。
  大家也許都熟悉關羽歸漢的故事吧。建安五年(公元200年),曹操攻破徐州,劉備、張飛敗逃,關羽被俘。曹操對關羽惺惺相惜,一直希望這樣一個忠勇之人可以來輔佐自己,但是他也看出關羽不會久留,所以他一方面誠意相待,另一方面派自己的大將張遼去探聽關羽的口風。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94

主題

970

帖子

501

積分

貝殼網友四級

Rank: 3Rank: 3

積分
501
38
 樓主| 柳梢青 發表於 2008-8-17 23:39 | 只看該作者

誠信之道1

誠信之道
孔子說:「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可見誠信在一個人的生活中所佔的分量。
  不過,古往今來,不知有多少人不講誠信,卻都似乎活得很自在。
  難道,誠信竟然是一種不切實際的理念嗎?今天,我們還需不需要誠信?
  誠信是中國儒家思想中最核心的理念之一。在整部《論語》中,我們可以看到很多關於誠信的論述。
  作為做人的前提、人生的基礎,《論語》提出了「信」的原則。孔子曾經說過:「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大車無,小車無,其何以行之哉?」(《論語•為政》)一個人要是沒有信譽的話,那真不知道他在這個世界上怎麼度過一生?這就好像大車沒有、小車沒有一樣,它靠什麼走起來呢?
  大車、小車,分別指牛車和馬車。大車、小車車轅前面都有駕牲口用的橫木,這橫木要怎麼鉚住呢?就是用木銷包了鐵以後插在小孔里,才能把橫木固定住。和,就是牛車和馬車上的木銷。如果車上沒有這樣的木銷,就無法套住牛馬,它又怎麼能行走呢?
  孔子說,一個人如果沒有信譽,就好像這個車子有了橫木也是虛架上的,沒有關鍵的木銷,不就無法行走了嗎?對一個人來講,信譽是什麼呢?是你行走於世界最基礎的那個保障。
  也就是說,只有靠信譽,才能把人生這輛車驅動起來。只有信譽,才能夠讓你不管穿越什麼樣的風險、坎坷,都顛撲不破,而在坦途上一路前行的時候,也能夠保障你的速度。就是因為有信譽,才讓你始終是一個完整的人,可以立得起來。要是沒有信譽,就缺少了安身立命最根本的條件。
  孔子關於「信」的闡述都很簡單,但這是他核心的教育理念之一。「子以四教:文,行,忠,信。」(《論語•述而》)孔子用四種內容教育學生:歷代文獻,社會生活的實踐,對待別人的忠心,與人交際的信實。文,行,忠,信,這些東西就是孔子教導學生的基本內容。「忠」和「信」,佔了很大的比重。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94

主題

970

帖子

501

積分

貝殼網友四級

Rank: 3Rank: 3

積分
501
39
 樓主| 柳梢青 發表於 2008-9-1 14:36 | 只看該作者

誠信之道3

 關羽跟張遼說,我知道曹公待我恩重如山,但是我已經跟劉備有兄弟之約,生死結盟,我對他的忠心絕不會改變。我一定不會留在這裡,但是我會報答了曹公之後才走。過了幾個月,機會終於來了,關羽斬殺了袁紹軍中大將顏良。這時候曹操知道,關羽已經報恩了,非走不可了。於是曹操對關羽厚加賞賜,而關羽呢,把所有的賞賜都封存起來,並不帶走,留書告辭,去找劉備了。關羽走的時候,曹操的部將要去追,曹操把他們都攔住了,說:「各為其主罷了,不要追了。」
  為什麼舞台上的關公永遠是紅臉的忠勇形象?就是因為他篤誠守信。從正史到小說,都記載或流傳著關羽心戀故主的忠勇故事。現在看三國戲,大家覺得很熱鬧,但在那些政治紛爭之外流傳最久遠、最深入人心的還是道德價值。
  比關羽歸漢這個故事再早幾年,東漢獻帝興平二年(公元195年),孫策起兵去攻打揚州刺史劉繇的根據地曲阿。劉繇這邊剛好有一個老鄉太史慈來投奔。太史慈驍勇善戰,有人勸劉繇重用太史慈為大將軍,劉繇不幹,只是派他偵察敵情。太史慈只帶著一個騎士,結果和孫策在神亭這個地方不期而遇,孫策卻帶了十三個騎兵,其中有韓當、宋謙、黃蓋等厲害的角色。太史慈一點不畏懼,拍馬就衝上去跟孫策交手。兩人打得難解難分,孫策一槍刺中太史慈的戰馬,奪得太史慈背上的短戟,太史慈也奪得孫策的頭盔。正當他們生死拼搏之時,雙方的救援部隊同時趕到,兩人都被救回。
  接下來,孫策大軍步步深入,終於生擒太史慈。抓住太史慈之後,孫策親自上前給太史慈鬆綁,握著他的手問:「還記得神亭的事嗎?如果那時我被你抓住,會怎麼樣?」太史慈說:「那可不好說。」孫策很欣賞太史慈的耿直,朗聲大笑,說:「好,現在就讓我們一起共事吧。」孫策迅速給太史慈任命了官職。
  後來,劉繇在豫章郡去世,他的部將士卒還有一萬多人,尚未歸附,孫策就派太史慈前去招撫。孫策身邊的人都說:「太史慈這一去,一定不會再回來。」孫策卻很放心,說:「子義(太史慈的字)拋棄我,那麼他還會去投靠誰呢?」孫策在昌門設宴為太史慈餞行,問他:「你什麼時候能回來?」太史慈回答:「不會超過六十天吧。」
  果然,兩個月到了,太史慈如期歸來,順利完成孫策交待的任務。
  太史慈的信,關羽的忠,已經深深嵌入我們這個民族的記憶之中,反映了人們對誠信的呼喚。
  我們看到,在中國人的觀念中,誠信是品評人物最基本的出發點。誠信是一塊試金石,驗證著人品的高下。真正的誠信,是每一個普通人都可以做到的。一個人有誠信,則不僅立於社會,也能安頓自我。
  孔子看到當時禮崩樂壞的世象,所以他有這樣的感嘆:「聖人,吾不得而見之矣;得見君子者,斯可矣。」「善人,吾不得而見之矣;得見有恆者,斯可矣。」(《論語•述而》)什麼意思呢?就是說,這個世界上,要說我能見到多少聖人,那我見不著;我能見著君子就可以了。要說我能見到多少善人,我也沒見到;我能見到恆定如常保持好品德的人,就很不錯了。
  怎麼樣才能做一個君子呢?孔子對「君子」有過這樣一個界定,叫做:「先行其言而後從之。」(《論語•為政》)也就是說,你要做什麼事,先把這個實事認真做了,讓言論跟在後面出來,而不要先說后做,這就是君子了。所以孔子說,我只要能遇到這樣的君子,能遇到恆定如常、享有信譽的人,就已經不錯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94

主題

970

帖子

501

積分

貝殼網友四級

Rank: 3Rank: 3

積分
501
40
 樓主| 柳梢青 發表於 2008-9-1 14:38 | 只看該作者

誠信之道4

這種恆常之心,其實應當是一個人立於當世的基本依託。孔子說,怕就怕有些人生活在很多的假象里,他在迷惑世人的時候,其實也迷惑了自己的心。孔子說:「亡而為有,虛而為盈,約而為泰,難乎有恆矣。」 (《論語•述而》)意思是說,本來自個兒什麼都沒有,卻要裝作有;本來是空虛的,卻偏偏要裝出飽滿富足的樣子;本來很困頓,卻裝作很奢華,這樣的人是難於保持始終如一的,也就不會有好品德了。
  在自己的生命中保持恆常之心,需要坦率的勇氣。也就是說,一個人接受自己的現實,真誠面對自己,這是信譽的起點。我們今天說,誠信誠信,誠是信的前提,一個人如果對自己的生命都不忠誠,沒有了一份真切的誠意,那麼他又怎麼可能對他人守信呢?
  在這裡,孔子提出了一個比誠信還要簡單的標準,就是能夠有恆,保持平常心。如果一個人總是生活在自己的幻夢之中,總是幻想要去完成一個不切實際的理想,那麼他會始終做不到腳踏實地,很難進步。
  一個人能夠讓自己有一個恆常之心,不輕易改變,這是對於自己的誠意。做到了這一點,才能保障對別人的信義。如果這點都做不到,那麼你就會常常陷於迷惑之中,就會缺乏一種真實的自我估價。
  有一篇寓言故事說得有意思。有一隻山羊,它早上起來想出去吃點東西。它本來想去菜園裡吃點白菜,這時早晨初升的太陽把它的影子投射得很長,山羊一看,天啊,我原來如此高大,我還吃什麼白菜啊?我改去山上吃樹葉得了。
  它轉身往山上跑,等跑到山上的大樹旁邊,天都到中午了,太陽照在頭頂上,這時山羊的影子就特別小。山羊一看,我原來就這麼渺小啊?我還是回去吃白菜吧。
  等它跑到菜園的時候,已經到傍晚了。這時候夕陽西下,它的影子又拉長了。山羊一看說,好像我還真能吃樹葉。它就再往大樹那兒跑。
  一天的時光,這隻山羊就在太陽投影的迷惑下,一口東西沒吃著。
  這不就像我們的人生嗎?有時候一種外在的投射,一種虛幻的假象,在某一個瞬間讓你覺得比真實的自己要高大很多,又在某一個瞬間讓你覺得比真實的自己要渺小不少。
  一個人的心怎麼樣能夠保持著恆常的判斷呢?這需要我們既不要妄自尊大,也不要妄自菲薄,保持一顆平常心。
  有一次,孔子的學生子張問孔子怎樣提高道德修養水平和辨別是非迷惑的能力。孔子的答案是這樣的:「主忠信,徙義,崇德也。愛之欲其生,惡之欲其死。既欲其生,又欲其死,是惑也。」(《論語•顏淵》)
  老師說,你不是想提高道德嗎?我就告訴你兩條原則,第一叫「主忠信」,要以忠誠、信用作為你內心的依據,能夠立住這一點,就不錯了。第二點叫「徙義」,就是你可以有改變,但是必須要合乎道義。內心主於忠信,合乎道義去改變,做到這些,那不就提升品德了嗎?一個人品德提升之後,才能夠辨惑,不至於像山羊那樣會因外界的變化而無所適從。
  孔子又說:「愛之欲其生,惡之欲其死。既欲其生,又欲其死,是惑也。」這個情況我們現在都有吧?喜歡一個人的時候,就覺得他好得不得了,希望他長長久久,千年萬世,一直這樣活著才好呢。這就叫「愛之欲其生」。突然之間,又恨上這個人了,就恨不得他馬上消失,希望他短命。這就叫「惡之欲其死」。孔子說,你既要他活,又要他死,這難道不是迷惑嗎?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4-6-30 04:54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