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創業維艱勇者勝出

一家小公司的總裁, 祖籍義大利, 白手起家4年之內產值幾億僱員300人, 主要是設在東歐和亞洲的三條生產線. 一個藥盒兒(診斷-研究), 一打抗體打天下; 12個銷售網點覆蓋了歐美絕大多數工業化國家. 昨天在自然看到一條消息, 麻薩諸塞州長奮起直追, 撥款十個億支持生物醫學產業. 這位痛心疾首, 力陳不能讓本州超一流人才為他人所用. 前幾個月一家葯業巨子以近十個億併購了哈佛醫學院幾位名家創辦的一家起步公司. 賣點就在一類可能抗衰老的化合物(經過一定程度的臨床試用). 以前財富有一篇文章分析了500公司的特色, 特別提到發大財的要素: 眼光獨到, 膽大心細, 高人相助. 兩個典型的例子就是畢爾蓋茨和威廉王.
撞鐘時刻已到, 明天再寫

左二為一位加大某校區的名家, 捷克移民口音相當重, 因為赴約早了35分鐘與這位及總裁侃了一大陣子, 一項創新技術(略去詳情-諮詢比較敏感)就撐起了公司. 右端為老年痴呆症專業刊物的主編; 德州大學聖安東尼校區的一位院長(Ph.D.). 有水平的官員一般都是說起來滔滔不絕, 不用講稿但絕對是滴水不漏, 不合時宜的話一個字都不代. 在另外的場合跟這位及其發行人(總部在阿姆斯特朗-全球排名前幾名的科學出版商)探討了該雜誌的基本方向及行銷策略. 這份刊物近年影響因子日漸起色(2007-4左右), 可國家醫學圖書館卻沒買閱讀權.


這位學者就下一代產品的構思和結果(免役學方法治療-多種思路)做了簡介后, 另一位雖說是語氣和緩但言辭犀利探討了合理性和可行性. 現代科技一日千里, 所謂專家大多是專精特別窄(諸位如果有興趣可以在美國科學院網站上看一下各位的簡歷, 絕大多數行家都是只作一類事). 這位還講錯了一個概念, 在介紹新型防晒油時順便講了一下維生素D代謝的種族差別, 正好講反了. 近年新英格蘭醫學雜誌等主導臨床期刊都專題討論過, 皮膚色素多寡與紫外線吸收沒有直接關聯, 膚色重者照樣受傷害. 近期一位知名癌症醫生推薦每天在強烈陽光下不要超過30分鐘(防晒油對紫外線的一個成分-波長防護非常有限), 近年皮膚癌發病率有所上升. 沒有正式發言吃飯時點了一下並探討了一番. 現代社會的所謂科技諮詢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就是對一些項目的可行性把關, 英文就叫作'Rational'. 人非聖賢孰能無過, 就象俺的一張木耳照片的跟貼就是拋磚引玉, 那廝確是地衣爭取周末再確定一下科學分類.
[ 本帖最後由 Unknown 於 2008-8-7 20:45 編輯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