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樓主: 一個中國人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中國還有多少尚未收回的領土

[複製鏈接]

13

主題

556

帖子

118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18
21
shitgcd 發表於 2008-6-7 07:28 |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WinterDog 於 2008-6-7 07:23 發表


外蒙1945年就由蔣政府與蘇聯簽約宣布獨立了, 45年以後外蒙既不屬於民國也不屬於中共,蔣不過是到了台灣以後又在地圖上把外蒙加了回去,你要是覺得台灣跟外蒙性質一樣, 你大可以支持台獨


哦,這說明土工承認中華民國政府簽訂的條約了哦?是吧。
呵呵,那為什麼中華民國和美國,西方國家簽訂的友好條約土共不承認了呢?

既然連中華民國簽訂的條約都承認了,那中華民國政府到台灣后,土共政府怎麼就能認為台灣屬於土共管轄呢?難道
中華民國政府有和土共政府簽約台灣屬於土工國?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3

主題

556

帖子

118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18
22
shitgcd 發表於 2008-6-7 07:30 | 只看該作者
再說了,既然土共承認中華民國政府簽訂的條約的合法性,怎麼就拒不承認中華民國撤銷條約的合法性了呢?

中華民國政府後來可是拒不承認那個外蒙條約的合法性了,怎麼土共偏要承認是合法的呢?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1

主題

1331

帖子

283

積分

貝殼網友二級

小留學生(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283
23
WinterDog 發表於 2008-6-7 07:47 |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shitgcd 於 2008-6-7 07:28 發表


哦,這說明土工承認中華民國政府簽訂的條約了哦?是吧。
呵呵,那為什麼中華民國和美國,西方國家簽訂的友好條約土共不承認了呢?

既然連中華民國簽訂的條約都承認了,那中華民國政府到台灣后,土共政 ...




你這些邏輯混亂到一塌糊塗的東西要說明什麼?  中共不應該干涉台獨? 不應該否定民國跟西方簽訂的不平等條約?
豬要養肥了再殺~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3

主題

556

帖子

118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18
24
shitgcd 發表於 2008-6-7 07:54 |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WinterDog 於 2008-6-7 07:47 發表




你這些邏輯混亂到一塌糊塗的東西要說明什麼?  中共不應該干涉台獨? 不應該否定民國跟西方簽訂的不平等條約?


任何一個繼承了中華民國土地的政府,在當政的情況下,當然應該這麼做,但是為什麼土工對外蒙就又要遵守那個條約了呢?特別是原來簽訂條約的前政府都拒不承認那個條約的合法性了。

BTW, 是滿清和西方簽訂的不平等條約,那是蔣介石否定的,不是蔣介石的民國政府簽訂的。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1

主題

1331

帖子

283

積分

貝殼網友二級

小留學生(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283
25
WinterDog 發表於 2008-6-7 07:54 |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shitgcd 於 2008-6-7 07:30 發表
再說了,既然土共承認中華民國政府簽訂的條約的合法性,怎麼就拒不承認中華民國撤銷條約的合法性了呢?

中華民國政府後來可是拒不承認那個外蒙條約的合法性了,怎麼土共偏要承認是合法的呢?



外交慣例和規則都由你制定好了

中國承不承認, 1950年蒙古已經事實上 法理上成為獨立國家5年了, 聯合國有席位


光頭當年在地圖上收復失地這種蠢事,為國際社會廣為嘲弄, 為了反共居然把這件醜事拿出來炫耀。。。。。
豬要養肥了再殺~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1

主題

1331

帖子

283

積分

貝殼網友二級

小留學生(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283
26
WinterDog 發表於 2008-6-7 07:58 |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shitgcd 於 2008-6-7 07:54 發表


任何一個繼承了中華民國土地的政府,在當政的情況下,當然應該這麼做,但是為什麼土工對外蒙就又要遵守那個條約了呢?特別是原來簽訂條約的前政府都拒不承認那個條約的合法性了。

BTW, 是滿清和西方簽訂 ...




蔣跟蘇聯簽的條約跟中共一點關係都沒有, 中共不過是承認了一個國際現實, 在現有國際現實的基礎上跟蘇聯簽訂的新約, 誰說繼承了土地就要繼承條約?

前政府怎麼不在49年以前拒不承認,跑到台灣就拒不承認了,打嘴炮誰都會
豬要養肥了再殺~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1

主題

392

帖子

132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32
27
海外有孤忠 發表於 2008-6-7 08:31 | 只看該作者

我認為收復失地的最好辦法是一代又一代中國人不遺餘力地謀發展、求進步

如果今天中國的國家實力的主要方面是美國或歐盟的15倍,則外蒙回歸中國將不成問題,「整個世界就是我們的」不是沒可能、不是沒希望,至少中國人說話肯定比現在硬氣得多。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3

主題

556

帖子

118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18
28
shitgcd 發表於 2008-6-7 10:04 |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WinterDog 於 2008-6-7 07:54 發表



外交慣例和規則都由你制定好了

中國承不承認, 1950年蒙古已經事實上 法理上成為獨立國家5年了, 聯合國有席位


光頭當年在地圖上收復失地這種蠢事,為國際社會廣為嘲弄, 為了反共居然把這件醜事 ...


外交慣例和規則? 那蔣介石是怎麼取消西方在中國的租界的?難道那些租界不是外交規則,那些條約不是條約?

呵呵,說光頭在地圖上收復,為什麼土工連地圖上都不敢收復?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1

主題

1331

帖子

283

積分

貝殼網友二級

小留學生(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283
29
WinterDog 發表於 2008-6-7 10:43 |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shitgcd 於 2008-6-7 10:04 發表


外交慣例和規則? 那蔣介石是怎麼取消西方在中國的租界的?難道那些租界不是外交規則,那些條約不是條約?

呵呵,說光頭在地圖上收復,為什麼土工連地圖上都不敢收復?



蔣取消了什麼租界, 租界是二戰結束后美為了照顧蔣的面子說服英法取消的, 抗戰以前租界有取消么?


蔣有那出息,我不想再跟一個史盲浪費我的時間, 你愛怎麼說就怎麼說, 愛推翻共產黨就去用你的行動推翻

別整天在網上打嘴炮, 根本沒人懶得屌你~

[ 本帖最後由 WinterDog 於 2008-6-7 10:46 編輯 ]
豬要養肥了再殺~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1

主題

1331

帖子

283

積分

貝殼網友二級

小留學生(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283
30
WinterDog 發表於 2008-6-7 11:09 | 只看該作者
不過是為了反共做秀而已~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3

主題

556

帖子

118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18
31
shitgcd 發表於 2008-6-7 11:53 |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WinterDog 於 2008-6-7 10:43 發表



蔣取消了什麼租界, 租界是二戰結束后美為了照顧蔣的面子說服英法取消的, 抗戰以前租界有取消么?


蔣有那出息,我不想再跟一個史盲浪費我的時間, 你愛怎麼說就怎麼說, 愛推翻共產黨就去用你的行動 ...


氣急敗壞也不能否定租界是在蔣執政時候取消的,剩下的香港,澳門,土共可是60年後才取消。到底誰是愛中華民族的呢?老蔣絕對遠超蟊賊。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萬

主題

2萬

帖子

2萬

積分

八級貝殼核心

倍可親決策會員(十九級)

Rank: 5Rank: 5

積分
22461
32
laodai 發表於 2008-6-7 13:13 | 只看該作者
樓上還是學學中國近代史吧。

蔣介石根本沒有「取消」西方在中國的租界。1845年11月29日 《上海土地章程》公布,到1944年「租期」已到,是西方列強「主動」歸還的。實際上那年什麼都沒有還,「英法公共租界」和美國在虹口的租地在日本佔領下。
明有物有則,索源清流潔。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3

主題

556

帖子

118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18
33
shitgcd 發表於 2008-6-7 13:38 |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laodai 於 2008-6-7 13:13 發表
樓上還是學學中國近代史吧。

蔣介石根本沒有「取消」西方在中國的租界。1845年11月29日 《上海土地章程》公布,到1944年「租期」已到,是西方列強「主動」歸還的。實際上那年什麼都沒有還,「英法公共租界」 ...


呵呵,老五毛又出動了? 對你真的是懶得駁斥了。 你說是就是吧,反正你不要臉。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4
paullian 發表於 2008-6-7 14:17 |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shitgcd 於 2008-6-7 01:38 PM 發表


呵呵,老五毛又出動了? 對你真的是懶得駁斥了。 你說是就是吧,反正你不要臉。

人家說事實擺證據你就耍賴,,果然是只癩皮狗。。。。。
算了。。有空少吃點美國大大兵給的牛肉骨頭。。你不知道么,美國有瘋牛病,吃太多瘋牛骨頭你這傻狗也會瘋的。
一天一蘋果~~~~~~~
上帝遠離我~~~~~~~~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3

主題

556

帖子

118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18
35
shitgcd 發表於 2008-6-7 15:11 |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paullian 於 2008-6-7 14:17 發表

人家說事實擺證據你就耍賴,,果然是只癩皮狗。。。。。
算了。。有空少吃點美國大大兵給的牛肉骨頭。。你不知道么,美國有瘋牛病,吃太多瘋牛骨頭你這傻狗也會瘋的。


什麼事實,事實是租界在蔣執政中國時期被取消了。

看看GCD欽定的搜索引擎百度上搜出的結果:

抗戰前期,廢約問題並未提上議事日程,但作為對中國的一種道義支持和精神聲援,美英政府曾數次聲明,將在遠東戰爭結束后與中國討論廢約問題。1941年12月,太平洋戰爭爆發,中國即正式對德、意、日宣戰,同時宣布「所有一切條約協定合同,有涉及中德或中意間之關係者一律廢止」,「所有一切條約協定合同,有涉及中日間之關係者一律廢止」。(重慶《中央日報》,1941年12月10日。)這樣,中國與日、意之間的不平等條約即隨之取消。

不久,中國與英美正式形成反法西斯的盟國關係,並成為領銜簽署《聯合國家宣言》的四大國之一。中國戰場在軍事上的重要性及中國在新的國際關係中的重要地位,使得中國與英美等盟國間不平等條約的繼續存在成為一種荒謬的現象。從理論上說,舊約的存在無疑從法律上就已把中國在盟國中置於不平等的地位,這與中國目前的地位極不相稱;從現實需要來說,中國戰場牽制著百萬日軍,提高中國的國際地位有利於鼓舞中國軍民的士氣。因此,中國和美英等國都開始考慮提前廢約的問題。

美國國務院遠東司司長漢密爾頓(M. M. Hamilton)在1942年3月27日提出了一份備忘錄,詳細地分析了暫不廢約與立即廢約的利弊得失。他的結論是,立即廢約具有「更重大更持久的意義」。漢密爾頓建議在國務院內成立一個小型委員會,進行廢約的準備工作,並起草向中國政府提出的新約初稿。(《美國外交文件》,1942年中國卷,第 271—274頁。)國務院接受了這一意見,並與英國政府就廢約問題進行了磋商。

中國方面在9月下旬已決定提出廢約問題。10月4日,蔣介石對來訪的美國共和黨領袖威爾基(W. Willkie)表示,「中國今日尚未能取得國際上平等之地位,故深盼美國民眾能了解中國,欲其援助被壓迫民族爭取平等,應先使其本身獲得平等地位始」,明確地向美方提出了廢除不平等條約問題。(蔣介石與威爾基談話記錄,1942年10月4日,秦孝儀主編:《中華民國重要史料初編——對日抗戰時期》之第三編《戰時外交》,第一冊,台北1981年版,第759—760頁。)

10月9日, 美英政府同時通知中國駐美英使節:美英準備立即與中國政府就廢約問題進行談判。次日,即在雙十國慶節之際,美英公開宣布了這一決定。此後,中國與美英分別開始了新約的談判。

中美之間的談判相對來說比較順利。以美方提出的新約草案為基礎,中方就沿海貿易及內河航行等問題提出了修改意見。經過談判,美方基本接受了中方的意見。但中英之間的談判卻在香港九龍租借地問題上陷入困境。中國政府要求廢止1898年訂立的《展拓香港界址專條》,「英方在九龍租借地之行政與管理權,連同其官有資產與官有債務,應移交中華民國政府」。(《外交部關於中英新約草案意見書》,1942年11月7日,《戰時外交》,第三冊,第765頁。)但英方認為新界問題不在英國準備與中國談判的範圍之內。對此,中方指出,租借地與租界本屬同一範疇,既然中英新約將取消在華租界,新界問題理所當然應在談判之列。蔣介石甚至表示,如果中英新約內不包括收回新界,他就不同意簽字。但英方仍拒絕討論新界問題。僵持之下,還是中國政府作出讓步,決定暫時擱置九龍問題,中英談判才得以順利進行。

1943年1月11日,中國駐美大使魏道明與美國國務卿赫爾(C.Hull )分別代表兩國政府在華盛頓簽署了《關於取消美國在華治外法權及處理有關問題之條約》。同日,中國外交部長宋子文與英國駐華大使薛穆(H. J. Seymour )在重慶簽署了《關於取消英國在華治外法權及處理有關問題之條約》。這兩個條約規定廢除的英美在華特權包括:在華領事裁判權、通商口岸特別法庭權、使館區及一些鐵路沿線的駐兵權、沿海貿易與內河航行權、外人引水權、英籍海關稅務司權等。條約宣布廢除《辛丑和約》,將上海、廈門的公共租界,天津、廣州的英租界及北平使館區的各種權益歸還中國。九龍問題未列入中英條約,中國政府以照會形式提出保留。宋子文在致薛穆照會中聲明:對於交還九龍租借地問題,中國政府 「保留日後提出討論之權」。(《戰時外交》,第三冊,第781頁。)以美英廢約為先導,此後中國陸續與巴西、比利時、挪威、加拿大、瑞典、荷蘭等國簽署了類似條約,廢止其在華享有的各種特權。法國、丹麥、瑞士、葡萄牙等國在戰後宣布廢約。

對戰時廢約給予何種評價,這在大陸史學界尚是一個有爭議的問題。正如人們以往所指出過的那樣,不平等條約的廢除並不標誌著中國在實際上已經取得了與英美完全平等的地位。但是,決定這一狀況的主要因素是此時的國力差距及歷史的遺留影響,而並非基於條約的規定。就法理而言,中國已經恢復了曾經喪失的部分國家主權,在法律上已不再處於被歧視地位,它在世界民族之林中平等地位得到了確認。雖然這距中華民族的徹底解放尚有一段距離,但這畢竟是民族解放進程中的一節重要階梯。
參考資料:http://jds.cass.cn/Article/ShowArticle.asp?ArticleID=1835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3

主題

556

帖子

118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18
36
shitgcd 發表於 2008-6-7 15:17 | 只看該作者
LAODAI這個老五毛在BACKCHINA上一貫是為了GCD不要臉的詭辯,塗脂抹粉,歌功頌德,據其自稱還是個退休的老師,做這麼卑鄙的五毛工作,真是枉批人皮啊。

老五毛忘記當初怎麼為陳良宇塗脂抹粉了嗎?真是精彩啊,不到一周,胡老頭將老陳下獄后,老五毛立即就對昨日的維護對象落井下石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萬

主題

2萬

帖子

1萬

積分

版主

倍可親決策會員(三十九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18510
37
 樓主| 一個中國人 發表於 2008-6-8 08:58 | 只看該作者
2008年6月8日

釣魚島、南沙、藏南 - 中國失去的領土

先從近來民憤最大的講起吧。小日本欺人太甚,居然想弄大清通吃伯韋小寶的采邑。釣魚島列島由釣魚島、黃尾島、赤尾島、南小島、北小島、大南小島、大北小島和飛瀨島等島嶼組成,總面積約7平方公里。在19世紀末爆發中日甲午戰爭前,日本沒有對中國擁有對釣魚島列島的主權提出過異議。1884年日本那霸居民古賀首次登上釣魚島採集羽毛和捕撈周圍海產物。
他隨後提出開拓釣魚島的請願還被沖繩縣知事拒絕。1885年後,沖繩縣知事多次上書日本政府,要求將釣魚島、黃尾島、赤尾島歸其管轄,日本官方都顧及中國清朝政府對這些島嶼的主權主張而沒作答覆。
1971年,美日兩國在簽訂歸還衝繩協定時私相授受,把釣魚島等島嶼划入歸還區域。這一交易遭到中國政府的強烈抗議。
1972年中日兩國在恢復邦交的談判中,雙方從中日友好的大局出發,同意將釣魚島列島歸屬問題掛起並留待以後條件成熟時解決。可是,當1978年中日談判簽署中日和平友好條約時,日本一些敵視中國的國會議員提出要中國承認日本對釣魚島列島擁有主權。日本政府順應右派要求,出動巡邏艇和飛機對我在釣魚島列島海域作業的漁民進行監視。
進入90年代以來,隨著世界局勢和國家間力量對比發生變化,日本再次將手伸向釣魚島。1990年10月,日本的一些右翼分子經政府允許,在釣魚島列島的一個島嶼上修建了燈塔。日方還出動12艘船隻和兩架直升機阻擾台灣漁船接近釣魚島列島。
1996年7月14日,日本右翼分子在釣魚島列島的北小島設置了一座燈塔,企圖使燈塔列於海圖以便讓國際社會承認釣魚島是日本領土。8月18日,日本右翼分子又在釣魚島上豎起繪有"太陽旗"和紀念死者字樣的木牌。值得注意的是,日本右翼分子在釣魚島上進行的這些活動都得到了日本政府的縱容和支持,而且政府要人與此相配合,稱釣魚島就是日本領土,並要日本海上保安廳隨時準備用武力排除"干擾"。
在東經92度至97度之間的約9萬多平方公里的喜馬拉雅山脈南坡,是一塊風水寶地,不要以為這裡屬喜馬拉雅山脈就儘是些冰雪滿野的荒漠。夏季,由於迎著從印度洋上吹送來帶著大量水分和熱量的西南季風,這裡溫暖而多雨,年平均降水在9000毫米以上!是世界上降水量最大的地區之一,可種植許多亞熱帶作物,肥沃得有西藏的"江南"之稱。
這塊面積巨大得相當於浙江省而又富饒的地域,卻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兩個發展中國家存在主權爭議的地區。
在1913年10月在印度北部西姆拉有的一個會議。參加會議的有中國政府的代表、英國政府代表及英印政府人員和中國"西藏地方"的代表,主要討論中國和(英屬)印度的邊界問題。由於(袁世凱)北京政府忙於徵討南方的革命力量(孫中山的"二次革命")和各方意見分歧,根本談不成什麼協議。其實,協議只不過是英國將攫取到手的權益合法化的形式而已,何況英國侵略我國西藏地方的野心根本就不受什麼協議的束縛。
在1914年的3月24日,(英)印度殖民政府外務大臣享利;麥克馬洪(英國政府代表)竟背著當時與會的中國政府代表,私自同西藏地方代表在印度新德里以秘密換文的方式炮製了所謂的"中印邊界線",即"麥克馬洪線"(就是上圖中青色的線),這條分界線與此前國際上習慣認定並在各種官方(包括英國)出版物和地圖上一直沿用的分界線(上圖紅線,傳統習慣線)不同,它大大向西藏縱深推進,把原本在西藏境內資源最豐富的九萬多平方公里划進了大英帝國的印度殖民地,將中國西藏地方歷來有效行使統Zhi權的地方向北壓縮了一百多公里。
正是這種將國家領土的私相授受,歷屆中國政府都不承認這條線的合法性。而英國人在西姆拉會議之後二十年時間,出於擔心合法性不足,一直沒敢公開宣布這個"條約",也沒有在英國出版的地圖上改變中印邊界的傳統劃法。
然而,一失足成千古恨!在1962年10月的中印戰爭中,中國在失地盡復的情況下,將軍隊悉數撤回至實際控制線(青色線附近)后20公里,不啻於在事實上承認麥線存在或有效。而印度人又回到了那裡,耕作建設,繁衍生息,已成了六、七百萬新一代印度人除此地之外已無別的地方是他的"家"的一塊土地,再收回已難矣!一時的失策,竟做成了連麥克馬洪也無法做到的事!國人徒喚奈何!
南沙群島則位在南中國海南部北緯4度到12度之間的海域;其中台灣駐軍的太平島在南沙群島西北部,到高雄860海里,到西沙永興島機場410海里。距菲律賓、馬來西亞、越南最近距離各約200、280、330海里,距前美軍駐菲律賓蘇比克灣基地約440海里。目前南沙群島中,有效控制的島礁共有永暑礁、赤瓜礁、渚碧礁、華陽礁、南薰礁、東門礁、美濟礁、五方礁、仁愛礁、信義礁、仙娥礁等11個島礁。其中永暑礁建有碼頭,足以停靠4,000噸級軍艦;美濟礁近來也興建堅固工事駐紮人員。而宣稱領有範圍為南沙群島全數島嶼。目前南沙群島中,台灣有效控制並駐軍的島礁僅太平島一個,島上則有海軍陸戰隊的駐軍基地(已撤除)與港灣設施(已遭颱風毀壞)。太平島是南沙群島中面積最大的島,並擁有南沙群島僅有的天然淡水,這些因素使得此島成為南沙群島中最具戰略價值的島嶼。

台灣宣稱領有南沙群島全部島嶼

越南目前控制南沙群島的鴻庥島、南子島、敦謙沙洲、畢生礁、景宏島、中礁、南威島、安波沙洲、柏礁、北礁、西礁、無衛礁、日積礁、大現礁、東礁、六門礁、南華礁、舶藍礁、奈羅礁、鬼喊礁、瓊礁、蓬勃堡礁、廣雅礁、萬安灘、西衛礁、李淮灘、人駿礁等。而越南宣稱擁有南沙群島全數島嶼。
馬來西亞佔有彈丸礁、南海礁、光星仔礁。而馬來西亞宣稱領有範圍為南沙群島北緯8度以南範圍海域與島礁,在太平島以南,故與我方駐軍少有衝突,但與菲律賓起過爭執,與其他諸國目前較少傳出衝突。而為了維持東協內部團結的表象,馬來西亞不傾向於使用武力解決問題。菲律賓目前實際控制馬歡島、雙黃沙島、費信島、中業島、南月島、北子島、西月島、司令礁,其中中業島上有一條跑道長1,500公尺、寬90公尺的機場。菲律賓宣稱擁有南沙群島全部島嶼。目前汶萊主張擁有南沙群島中南通礁之主權,但未駐軍。由於國家弱小,國際上很少傳出汶萊與他國領土衝突事件的報導。
目前印尼並未在南沙群島佔有任何島礁,也未宣稱擁有任何南沙群島的島礁,但印尼大產油地的納土納群島200海里經濟海域的東北部,與南沙群島的200海里經濟海域有重疊之處琉球---中國的土地全球華人歷經二十餘年,波瀾壯闊的保釣運動在不了了之下,告一段落。然而事實上,近百年來日本軍國主義右翼勢力一直在處心積慮,得寸進尺地蠶食中國領土,從琉球群島到釣魚島群島,接下來就是台灣、澎湖--保釣運動和近年來琉球的事件,不能不使人們再次翻開那本與釣魚島歷史不可分割的歷史老帳。

琉球一直要獨立出日本

1996年8月因琉球美軍基地的三個美軍士兵,合謀強暴奸一位年僅十二歲的琉球未成年女童,引發了琉球群島空前的反美浪潮,成千上的琉球人走上街頭,進行一次又一次的遊行示威,在高喊"美軍滾出去的同時,另一種潛藏已久的反日情緒也高漲起來。歷史的真實記錄無法篡改,在琉球人內心深處,被日本武力從中國掠奪、吞併的慘痛記憶猶新,已振蕩了多次的"琉球獨立"運動又成為熱點,在街頭巷尾熱烈討論。
書店裡搶購著一本叫《沖繩(琉球)獨立日》的歷史書,鼓動人們爭取獨立出日本,它用歷史向人們訴說"我們不是日本人---琉球國的歷史"(1).琉球調頻廣播電台"溝通"也利用琉球人在九月八日對"美軍基地存廢"進行公投之機,對民眾進行"琉球是否獨立"的民意調查。而公投的結果:人們一致投票決定不接受美軍基地,更不接受日本政府"代做的決定"(2).這使日本高層曾一度如熱鍋螞蟻,最後又是給於琉球巨額財政撥款,又是像對外國元首一樣鄭重接見沖繩縣知事(縣長)、並一再道欠,連哄帶騙才矇混過關。其間,日本媒介始終守口如瓶,不讓"琉球獨立"問題在大媒體爆光。而此時(九六年九月)正是中日釣魚島之爭一片火熱之際,海內外華人從日本的新聞報道中一定大惑不解,為什麼日本首相橋本龍太郎此時忙碌的不是釣魚島事務,而是看起來並不緊急的琉球公投問題其實這背後的琉球主權問題比釣魚島嚴重得多!

琉球自古以來就附屬中國

最早在史書上關於琉球的記載可追溯到千年前的隋朝,那時中原與琉球的商貿發展、人民往來已十分活躍.朝廷曾派出大臣朱寬勸說琉球王進貢臣服隋帝(3)。另一記載是十四世紀,明太祖年間中國的又一鼎盛時期,琉球王正式向朝廷進貢,接受中國保護和冊封,派出大量學生學習吸收中原的文明文化,和朝鮮、越南、緬甸、西藏一樣成為中國的附屬國,即"tributary"的概念,它不同於近代西方" colony"殖民地,但類似於中古歐洲農業文明和"奧匈帝國"時期的"進貢國"或中世紀羅馬教皇統Zhi下的"stateswithinstates"的概念(國中之國)",所以,西方在文化上是不難理解這一現象的,西方原則上視之為一個國家。這樣一直過了兩百多年,到了一六零二年,日本的"薩摩藩侯"就象當時的日本海盜"倭寇"偷襲中國沿海一樣,武力脅迫琉球歸為"藩屬",在遭到反抗后,於一六零九年派島津家久,率兵攻入琉球,俘虜琉球王,派兵監督琉球內政四十五年。一六五四年琉球王終於擺脫了薩摩藩的控制,感念中國的厚道皇恩,主動遣使臣到中國請求冊封。當時的大清康熙皇帝封琉球王為尚質王,定二年進貢一次。此後又是二百多年,尚質王朝貢不絕,採用中國年號,沿用漢唐文化,稱中國為父國,他們之間的關係類似於西方"父子國(Affiliated、affiliation)"。這種狀況一直持續到近代,歐洲列強開始遠征亞洲。

台灣事件:日本借口掠奪琉球

十九世紀七十年代(1868),日本"明治維新"運動已經開始,雷厲風行的改革在經濟開放、教育普及和社會西化方面取得巨大進展,但隨之而伴生的爆發心理和軍閥執政的結果,導致這個國家產生了對外野蠻武力擴張的狼子野心。就在這時,發生琉球漁民在台灣遇難的"台灣事件",給了日本一個借口。一八七一年琉球居民六十六人航海遇風飄到台灣,被台灣原住民殺害五十四人,餘十二人被中國的台灣政府保護,送回琉球,被殺五十四人台灣當局則不過問。這時候日本則以"保護國民"為借口向中國交涉,遭到中國的嚴詞拒絕,大清總理衙門大臣毛旭熙說"二島具我屬土,屬土之士相殺,裁決固在於我,何預貴國事,而繁為過問"日本則從毛的"殺人者結屬生番,故旦置之化外,未便窮洽"中,斷章取義詭辯硬說中國承認琉球和台灣不屬於中國,進一步無中生有地編造:琉球從一六零二年起已是日本島津藩(薩摩藩)的"藩屬國"。日本以此為借口於一八七三年,兵臨琉球,廢除國王,另立傀儡。第二年又派陸軍中將西鄉從道率兵三千登陸台灣,大肆攻掠,並披荒屯田,備賴下來不走了。日本軍閥山縣有棚還提出一個野心勃勃的"外徵之策",企圖奪取整個台灣。大清聞訊,派沈保楨統兵萬人,緊急赴台,並決心死戰。日本見大事不妙才肯"和談",威逼敲詐腐敗愚蠢的大清簽下喪權辱國的《北京專約》,清廷竟然承認日本此舉為"保民益舉",還賠償日本白銀五十萬兩(4).中日關係的近代史上,喪權辱國的屈辱事件,自此一發而不可收。

中國從未承認琉球屬於日本

一八七五年,日本得寸進尺,大軍開入琉球,禁止琉球進貢中國和受大清冊封,廢除中國年號,改為明治年號。雖然大清軟弱無能至此,但在琉球主權問題上始終堅持為中國所有,沒有讓步。直到明治十二年(一八七九年)天皇政府推行"廢藩設縣",在琉球強行搞了個所謂的"琉球處分",把琉球一分為二:北為日本領土,改為"沖繩縣",南為大清領土,並企圖硬逼中國承認。當時琉球中山王派使臣到北京朝廷哭訴,懇求大清保護屬國,而清廷在日本武力威懾下一味地厭戰求和,在提出毫無作用的"嚴重抗議"后,乃提出另一妥協方案,即三分琉球:挨近日本方向的庵美大島為日本領土,沖繩群島按"琉球處分"以前的狀態仍歸琉球中山王的領國,南部的先島群島為中國的領土。而在此時,沙皇俄國在伊犁邊界又欺負大清無能,掠奪蠶食。朝廷迫於內外交困,於一八八零年九月再次向日本讓步,按日本的二分法草簽分界條約(5)。按此條約現在日本控制的包括宮古、石橫、八重山群島在內的先島群島,準備歸還中國。但此條約在北京遇到朝廷重臣的大力抨擊,指責這是"賣國契",主戰派甚至主張立即派出重兵,不惜與日決戰到底。最後中堂李鴻章上奏摺說:"日人多所要求,允之則大受其損,拒之則多樹一敵,唯有以延宕一法,最為相宜",大清隨擱置此案。後來雖經日本再三催促也沒結果----清庭不簽此約,那就意味著中國不僅擁有南琉球的主權,而且仍然堅持琉球北部的主權----此後,日本乾脆裝聾作啞,繼續竊居中國領土。

釣魚島:近代史上的百年恥辱

日本在竊居琉球三十六島后的十幾年間,一直垂涎中國的另一屬國:朝鮮,找茬茲事直到一八九五年挑起甲午戰爭,偷襲北洋艦隊,迫使大清簽定徹底喪權辱國的,割讓它窺視已久的寶島台灣。此時,日本食髓知味才一點點的把它的魔爪,再次伸向遠離日本一千多海里,而挨近琉球70海里、離中國福建90海里及中國台灣70海里的另三個小群島:釣魚島群島。此群島由釣魚島群島、黃尾嶼群島、赤尾嶼群島三個小群島組成,相互間隔十幾海里,共有五個小島和三個礁岩(已另文詳述)。它的價值並不在於僅四點八平方公里的陸地,而是按一九九二年《聯合國海洋公約》來劃定、所屬的七十四萬平方公里的"海洋經濟專屬區"。這幾乎相當於中國與東南亞各國在南沙群島領土、領海爭執的總和。一九六七年聯合國勘探發現此海域蘊藏著八百億桶的原油,這相當於全體中國人每人平均擁有六、七桶之多。按日本聲稱:日本首次提出對釣魚島擁有主權,則是在明治二十九年,即一八九六年日清戰爭結束,朝鮮、台灣到手后,日本天皇頒布"勒令第十三號",公布釣魚島"正式划入日本帝國版圖----"這是日本最早提出擁有釣魚島的日子,比中國實質擁有該島晚了一千多年!按照日本資料:福岡縣人氏,一八七九年移居那霸的古賀辰四郎,在日本佔據琉球后,一直派人到"尖閣群島(日本對釣魚島的這個稱呼實際來源於英國海軍發現它時,看到群島尖峰形狀而稱之為"PINNACLEGROUP"之日語發音〕"採集"信天翁"的羽毛,其間曾向沖繩縣、中央內務、農商大臣申請"借地開發",但日本明白:"該島是否為日本帝國所屬尚不明確",所以一直沒批准。而直到《馬關條約》簽定一年後的一八九六年九月,古賀"對該島多年的宿願才鍀以實現"。今天正是日本涉足該島、從中國掠奪而走的一百周年!

美日非法私相授受中國主權

日本這種侵略擴張一直持續到挑起二次世界大戰,侵略中國及亞洲,喪心病狂偷襲美國珍珠港,終於迎來了可恥的失敗。一九四五年日本投降,無條件接收《開羅宣言》和《波斯坦和約》,根據此約"日本只能保有其本土四島",其它武力吞併的領土必須放棄,中國的釣魚島和屬國琉球理所當然應歸還中國。但戰後此二地均為美軍佔領,雖然美國"不承認二群島主權歸屬日本",但也沒有交給中國。一九四七年四月聯合國《關於前日本委任統Zhi島嶼的協定》,把這兩塊"主權未定"之地交給美國"託管"。就這樣拖了二十三年,中國兩黨從大陸打到兩岸,且還在打個沒完,誰也不顧領土。而此時日美兩國已由仇敵變成親家,合穿上一條褲子,在琉球、釣島問題上狼狽為奸。一九七零年美日背著中國簽定《美日舊金山和約》,拿中國的領土作交易,私相授受,把琉球連同釣魚島的"施政權"轉給日本。但這遭到土地主人的琉球人的群起反對,他們"聚哭於鬧市",連夜集會向美國、日本抗議,數度組團到台灣向蔣介石哭訴、陳情,代表團用漢語懇請蔣總統看在同是"一家人"的份上,在聯合國仗義直言,准許琉球獨立或併入中國版圖(6)。此時,中華民國是聯合國五大常任理事國,對於決定琉球和釣魚島前途有著舉足輕重的發言權,那個關鍵時候若中國真能發揮應有的作用,今日也用不著全球華人這麼艱險地保釣了。

琉球主權與《經濟日報》事件

全球華人最大的報業集團,台灣聯合報系創辦人王惕吾先生在他晚年的回憶錄《聯合報四十年》中,關於全報系唯一被查封過的《經濟日報》有這樣的敘述:"民國五十六年九月二十日,《經濟日報》創刊甫滿五個月,當日該報在一版下方位置,以五欄題刊出《不承認日對琉球有剩餘主權,決策人士昨告立委,我立場不變》的報導,第二天經濟日報因違反『宣傳指導'而告休刊,經過很大的波折始在十六日復刊。"那麼到底這則新聞犯了什麼大忌呢?全文轉述如下:執政黨中央有關方面,昨日晚向立法院外交委員會的委員表示,中央對琉球問題的立場,仍與過去一樣,絕不承認日本在琉球有所謂的"剩餘主權",中央有關方面在昨晚的一項非正式餐會上表示,目前我政府正與共匪作戰中,琉球問題與對匪作戰上,顯然是此要問題,因此不願在此時因琉球問題與有關國家引起磨擦。這項自助餐的主人是執政黨中央五組,以及外交部政務次長沈琦,被邀的客人全是立法院外交委員會的委員。
這項非正式的餐會透露,政府基於《開羅宣言》和《波斯坦和約》的約定,不承認日本在琉球有任何主權。對於琉球目前被懸掛類似於日本的國旗,並有日本在琉球為出境的琉球人民簽發護照等,並不加以承認。雖然美國曾表示放棄其對琉球軍事託管的地位,但對美國對日本的一再讓步,以及"送人情"的作法,絕不贊同。目前我外交部已向美國大使館,將我們的態度以口頭表示過。餐會中中透露,琉球人民並不全部贊成歸屬日本,因而目前仍有很多人在出境時並不持日本政府簽發的護照。立委們已決定,當立法院本會期改組委員會後,外交委員會將再為琉球問題舉行會議,並邀請有關單位首長列席備詢。
這就那段悲哀的歷史,做為犧牲品的經濟日報總編丁文治先生含淚離開了報社,更從此改變了他的整個新聞生涯。如今他再次感嘆:缺乏遠見的政治家絕非人民之福!

琉球傳統文化與中國情結

自從日本竊取琉球后,為撲滅琉球人的國家意識和獨立風潮,不擇手段,使用了各種軟硬兼施的方法,強行"日本化"。那時琉球人的漢化很深,雖然經過日本七十年的"皇民化改造",但千年積累下來的中華文化根深蒂固,基本未變。他們使用與日本完全不同的漢語方言,風俗民情、社會人文依然屬於儒家文化,口音屬閩南語和台灣語系,更有自己獨特的歷史,採用的是中國的農曆年號,節日喜慶也與儒家文化大同小異。一九七二年美國將琉球再度"轉讓"日本后,日本為消除中華文化,強制推行"國民義務教育"、穿日本服裝、吃日本食品。每一個孩子必須進入只能講日語、學日本文化的學校,接受至少十年的"免費教育"。而為消滅漢語方言,從小學起便在每個班級都製作三張"方言卡",誰講方言誰就會領到卡,持卡者直到發現其他講方言的人,才能傳給下一個,直到這位持卡人發現另一個。而每到放學以後,持卡的這三個學生則必須留下來打掃教室。因此,許多拿到卡的小學生,不惜和同學打架,逼同學用方言脫口說出"好痛"或"混蛋",以轉移卡片逃避掃除(9)。這樣使琉球"日本化"到現在,依然沒有使他們忘記歷史,忘記祖先。至今琉球人最愛引以為證據的是:日本人總是在客廳擺一把武士刀作為裝飾,而琉球人則是擺類似中國琵琶的三弦琴,以此來對比日本的兇殘好武,琉球人的愛好和平。

琉球人說:我們不是日本人

九六年底,琉球美軍在基地事件再次雪上加霜,首先從美國傳出,美軍前不久,在琉球使用了放射性核子槍彈頭,練習射擊,給琉球造成核污染。事情的嚴重性並不在於核污染本身,而是當美軍告訴日本政府時,日本心懷鬼態,拖了半年之久都不告知日本人民,更不告知琉球人,直到事情終於從美國暴發出來,再也按不住了,日本才急忙把這一舊聞公布出去,這使琉球人對日本更加不信任。九七年三月,就在美國國防部長科恩訪問日本時,駐琉球美軍又傳出強暴、虐待琉球婦女丑聞:一個美軍將一名琉球婦女從頭頂上扔出去,落在床上摔壞了好幾根骨頭。這件事無疑又一次在琉球的排美抗日的烈焰上,火上加油。日本政府使出兩面手法,首先推出一個"振興琉球法案",準備投入大量資金,要在琉球推行所謂的"一國兩制",給予琉球更大的自主權,自治權。另一方面於九七年四月,日本國會強行制定"美軍駐琉球法案",不顧琉球人強烈的抗議,企圖把美軍強駐琉球變成正式法律,強制那些不願將土地租給美軍的數千戶琉球人,租出他們的土地。結果引發琉球更大規模的抗議示威。他們不僅在琉球本地抗議,四月十七日,更有琉球居民團體代表一百人,穿著不同與日本的琉球民族服裝,拿著象徵著琉球民族的傳統樂器鼓和三弦琴,在審議駐軍法案的日本國會前,聲嘶力竭地抗議。但日本議會還是無視琉球人的反抗,強行通過了此法。這樣,琉球嘩然,要求獨立的呼聲再度高漲起來,現在,在琉球書店裡,醒目的琉球歷史書中印著:"琉球曾是中國的附屬國,我們不是日本人"。

以攻代守:保釣必須保琉球

在中日關係的近代史上、在歷次保釣運動中,與日本相反,中國總是被動保守,民間熱,政府冷,諸多失誤。強烈對比出雙方政府,一個精明能幹,一個封閉蒙昧;一個處心積慮、步步進逼,一個保守內向,腐敗無能,這也正是兩國在近代發展中為什麼差距如此之大!
更有甚者,一九七二年在中共從台灣手中,接過聯合國常任理事國的席位后,對琉球主權問題甚至絕口不提,這麼大的一樁主權案,兩岸竟然都忘記了!
筆者曾與多位具國際眼光的日本學者深入探討:為什麼日本不能象德國那樣徹底檢討它的侵略歷史和戰爭罪行,而痛改前非呢他們的回答非常坦率:第一,戰後日本從來沒有真正感受過足以使它改變的"國際壓力",這也有戰後美國利用日本進行"反共戰略"的因素,轉移了國際焦點、世人的視線;第二,天皇制的保留繼續了日本的政體和意識形態,麥克阿瑟被日本捧得忘乎所以,以至心慈手軟,姑息養奸。在中美朝鮮戰爭時,美國甚至支持日本違反其憲法"非武裝"的原則成立"自衛隊",如今它已是世界上耗資第二大的軍隊;第三,日本從來就是一個注重"實力主義"的民族,它不信真理,唯信實力。在它全盤吸收西方文化的明治維新時期,正是西方達爾文主義"適者生存論"和尼采"權力哲學"風行的時候,這種思想在日本從此紮根結果,以至於和德國一樣產生野蠻的軍國主義;第四,近代史上,日本基本上是以鄙視的眼光看待亞洲國家,想他們"如此無能、遠不及日本"。至今,日本對中國大陸的印象仍然是貧窮、骯髒、無禮--而且還專Zhi愚昧。前幾年日本最大的自民黨,在吹噓自己"治理日本幾十年的輝煌成就"時,輕蔑地列舉亞洲國家及中國:"那些支那人(對中國人的蔑稱)至今還象野獸似的住在洞穴(指陝西一帶的窯洞)之中----"
在今天保釣運動中,釣魚島主權與琉球主權必須相提並論。中國從來沒有承認過琉球歸屬日本,現在更不能放棄。並且,挨近台灣約有五十海里的先島群島,就連日本自己也承認是中國領土,理當首先歸還中國,至於北部琉球問題,則可在"主權為中國所有"的前提下,視中、日和琉球人民自主談判決定其歸屬或獨立。保釣、保琉球運動只有以攻代守、積極主動,才能有更多籌碼與日本就釣魚島和琉球問題談判、交易、妥協,才能不愧對祖先、恥後人。

[ 本帖最後由 一個中國人 於 2008-6-14 23:18 編輯 ]
我是一個熱愛自己祖國的中國人,我健康,我快樂。
細節成就完美。
圖片類未註明[原創]的均為轉帖!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73

主題

2757

帖子

1037

積分

一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037
38
格林 發表於 2008-6-10 00:23 |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shitgcd 於 2008-6-7 02:09 發表
腦殘兒,看看中華民國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地圖差別吧


原來只會玩地圖意淫啊?那我明天把你家女眷都列入到夜總會脫衣舞娘的名單中如何?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萬

主題

2萬

帖子

1萬

積分

版主

倍可親決策會員(三十九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18510
39
 樓主| 一個中國人 發表於 2008-6-14 23:21 | 只看該作者

我國為何把九萬平方公里肥沃的土地讓給印度―――摘自中國軍事天地

2008年6月14日

我國為何把九萬平方公里肥沃的土地讓給印度―――摘自中國軍事天地


一、九萬多平方公里的國地在印度手裡

在中國印製的地圖上,西藏南部有一片地區只有標誌寥寥無幾的城鎮地名。不了解情況的中國人如果想去那一帶走走,離很遠就會被邊防軍擋住,印度軍隊就在對面。他們會發現那片地區事實上只在中國地圖上屬於中國。如果換一張印度地圖,那片地區是印度的"阿魯納恰
爾邦",定居在那裡的印度人比全西藏的人口總和還多兩倍。目前中印兩國的實際領土控制線是中國一直不承認的"麥克馬洪線"。畫在中國地圖上、實際卻在印度控制下的土地有九萬多平方公里。解放軍作家金輝對那片土地這樣換算:
相當於一個江蘇省、一個浙江省;
相當於三個台灣、六個北京;
相當於一個匈牙利、兩個丹麥、三個比利時;
相當於六個科威特;
相當於十個英阿爭議的馬爾維納斯群島;
相當於二十個日俄吵得不可開交的北方四島;
是二次世界大戰以來世界上一國被另一國強行侵佔的最大一片土地;是中國版圖的一百零一分之一。
這樣換算,換算者的立場是鮮明的。金輝是軍隊作家,完全站在中國一方,尤其代表中國軍隊的情緒。印度對此也許有另一套說法,把歷史拆零碎,肯定對雙方都能提供相當多的根據。事實上,二十世紀以前,這一段中印邊界從來沒有明確劃定過,而是以東方式的模糊形態按照傳統進行實際控制,甚至有雙方都不管的地段。隨著英國勢力沿著印度大陸不斷向北擴張,與西藏發生碰撞,出現了需要以西方式主權精確劃界的問題。1914年3月,在印度的西姆拉,英國政府代表麥克馬洪提出了一條英方勘定的分界線,那條分界線與此前國際上習慣認定並在各種官方(包括英國)出版物和地圖上一直沿用的分界線不同,大大向西藏縱深推進,把原本在西藏境內資源最豐富的九萬多平方公里划進了大英帝國的印度殖民地。
無法確切知道當年西藏當局的動機,有一種說法是麥克馬洪許諾給西藏五千支槍和五十萬發子彈,還有一種說法是西藏人根本不明白邊界被篡改了,如英國人貝爾所說"西藏人不會畫地圖",反正西藏代表在那個條約上籤了字。因為當時的西藏已經擺脫了中國控制,雖然中國政府不同意,也沒阻擋住所謂"麥克馬洪線"的產生。但是即使在西姆拉會議之後二十年時間,出於擔心合法性不足,英國一直沒有公開宣布條約,也沒有在她出版的地圖上改變中印邊界的傳統劃法。那個傳統邊界和"麥克馬洪線"之間所夾的九萬多平方公里,就是中國和印度爭執至今的。現在,中國出版的地圖繼續按傳統劃界,印度地圖則早已經把"麥克馬洪線"當成了正式的合法邊界。
不過中國的地圖只在理論上存在,僅能表達中國的主權要求,而非實際的領土控制。那片領土現在屬於印度。1950年以
我是一個熱愛自己祖國的中國人,我健康,我快樂。
細節成就完美。
圖片類未註明[原創]的均為轉帖!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萬

主題

2萬

帖子

1萬

積分

版主

倍可親決策會員(三十九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18510
40
 樓主| 一個中國人 發表於 2008-6-14 23:22 | 只看該作者

我國為何把九萬平方公里肥沃的土地讓給印度

2008年6月14日

我國為何把九萬平方公里肥沃的土地讓給印度―――摘自中國軍事天地


一、九萬多平方公里的國地在印度手裡

在中國印製的地圖上,西藏南部有一片地區只有標誌寥寥無幾的城鎮地名。不了解情況的中國人如果想去那一帶走走,離很遠就會被邊防軍擋住,印度軍隊就在對面。他們會發現那片地區事實上只在中國地圖上屬於中國。如果換一張印度地圖,那片地區是印度的"阿魯納恰
爾邦",定居在那裡的印度人比全西藏的人口總和還多兩倍。目前中印兩國的實際領土控制線是中國一直不承認的"麥克馬洪線"。畫在中國地圖上、實際卻在印度控制下的土地有九萬多平方公里。解放軍作家金輝對那片土地這樣換算:
相當於一個江蘇省、一個浙江省;
相當於三個台灣、六個北京;
相當於一個匈牙利、兩個丹麥、三個比利時;
相當於六個科威特;
相當於十個英阿爭議的馬爾維納斯群島;
相當於二十個日俄吵得不可開交的北方四島;
是二次世界大戰以來世界上一國被另一國強行侵佔的最大一片土地;是中國版圖的一百零一分之一。
這樣換算,換算者的立場是鮮明的。金輝是軍隊作家,完全站在中國一方,尤其代表中國軍隊的情緒。印度對此也許有另一套說法,把歷史拆零碎,肯定對雙方都能提供相當多的根據。事實上,二十世紀以前,這一段中印邊界從來沒有明確劃定過,而是以東方式的模糊形態按照傳統進行實際控制,甚至有雙方都不管的地段。隨著英國勢力沿著印度大陸不斷向北擴張,與西藏發生碰撞,出現了需要以西方式主權精確劃界的問題。1914年3月,在印度的西姆拉,英國政府代表麥克馬洪提出了一條英方勘定的分界線,那條分界線與此前國際上習慣認定並在各種官方(包括英國)出版物和地圖上一直沿用的分界線不同,大大向西藏縱深推進,把原本在西藏境內資源最豐富的九萬多平方公里划進了大英帝國的印度殖民地。
無法確切知道當年西藏當局的動機,有一種說法是麥克馬洪許諾給西藏五千支槍和五十萬發子彈,還有一種說法是西藏人根本不明白邊界被篡改了,如英國人貝爾所說"西藏人不會畫地圖",反正西藏代表在那個條約上籤了字。因為當時的西藏已經擺脫了中國控制,雖然中國政府不同意,也沒阻擋住所謂"麥克馬洪線"的產生。但是即使在西姆拉會議之後二十年時間,出於擔心合法性不足,英國一直沒有公開宣布條約,也沒有在她出版的地圖上改變中印邊界的傳統劃法。那個傳統邊界和"麥克馬洪線"之間所夾的九萬多平方公里,就是中國和印度爭執至今的。現在,中國出版的地圖繼續按傳統劃界,印度地圖則早已經把"麥克馬洪線"當成了正式的合法邊界。
不過中國的地圖只在理論上存在,僅能表達中國的主權要求,而非實際的領土控制。那片領土現在屬於印度。1950年以前,"麥克馬洪線"同樣是理論,不管雙方的地圖怎麼畫,那片地區沒有駐軍,不設邊防,行政建制也不存在或徒有虛名,老百姓按照祖祖輩輩的方式生活,國際政治與他們無關。1949年後,大概是新獨立的印度看到一個強大的咄咄逼人的新中國正在產生,而且即將向西藏挺進,只有趁其尚未全面控制西藏以前先下手為強,從1950年,印軍開始向北推進,到1953年,"麥克馬洪線"以南地區全部被印度實際控制。中共那時剛剛進藏,沒有能力做出實質性反應。當時的印度政府在國際社會又對新中國採取友好姿態,中共也不好翻臉。
在邊境擴張方面,印度一向採取鍥而不捨的積極姿態。一直到今天,西藏邊防部隊都無時不感受來自印度處心積慮和頑強的壓力。印度對待中印邊境爭端的指導思想就如印度記者曼克卡爾在《誰是六二年的罪人》一書中所披露的:
"1961年11月,尼赫魯總理向拉達克和東北邊境特區駐軍發出了新的命令。我們的守備部隊接到了盡一切可能向前推進,積極佔領整個邊境的命令:在邊防線上,哪裡有空隙,就到哪裡巡邏,或建立哨所。
在陸軍總部的會議上,赫魯說:哪一方修建一個對立的哨所,那麼它就將成功地在這一特殊地域建立自己的主權,因為實際上的主權十個有九個都會得到國際法的承認。"

二、中印邊境自衛反擊戰:領土奪回來了,卻又放棄了。

除了印度在邊境不斷進逼,對1959年的西藏"叛亂",印度在感情上也同情叛亂一方。中共認定印度為叛亂者提供了實質性的援助。印度收留了逃亡的達賴喇嘛和流亡藏民,對中共肯定也是刺激,叛亂藏人的游擊隊還以印度領土為基地繼續騷擾中國。把老帳新帳加到一塊算總帳,中國於1962年發動了 "中印邊境自衛反擊戰"。
1962年的中印邊境戰爭,中國原本已在軍事上取得絕對優勢和勝利。擊潰印軍,向前推進速度之快,有時連中國軍隊的指揮系統都無法控制。參加過那場戰爭的原西藏林芝軍分區政委閻士貴大校這樣回憶: "1962年自衛反擊戰,打過去很順利,幾路基本都打到了傳統習慣線,就是我們地圖上標的國界線。我們以四萬兵力,四路出擊,西線從錯那攻達旺、邦迪拉,東線在察隅,中間兩路這邊從墨脫沿雅魯藏布江往下游打,還一路沿蘇班西里河推進。只用了一個月就基本收復失地。而印度方面,它的國防部長說,動用了印軍三十二萬四千人。有個西山口,印軍說我們至少要攻半年,結果一個早上就拿了下來。那時候部隊士氣高,戰鬥力強。我們以穿插和偷襲為主,動搖它的後方,前線馬上潰退。印軍說你們不正規,沒有這麼打的。但是我們贏了,他們輸了。他們都是雇傭軍,鬍子兵,說中國是娃娃兵。吃了敗仗之後,他們才知道娃娃兵的厲害。"
當時中國方面除了有部隊士氣高,戰鬥力強的優勢,還得到戰區老百姓的支持。老百姓未見得是出於支持GCD。之所以存在一個傳統習慣邊界線,在於那一帶歷史上一直為藏文明覆蓋。被稱為"風流神王"的六世達賴喇嘛倉央嘉措,就出生在"麥克馬洪線"以南的印控區。老百姓對西藏是有向心力的。林芝軍分區的原副司令李春回憶: "反擊戰開始后,我們沿江一路下推,一個連擊潰了印軍上千人。沒有公路,印軍想不通,中國軍隊靠什麼供給給養?以為我們有什麼高級食品,吃一頓能管好幾天。其實,我們就是靠老鄉支前,靠氂牛運輸。那一仗,支前的氂牛就有三萬多頭。這邊的所有物資,還有傷員烈士,都是靠老鄉背。一○○迫擊炮彈,一人只能背一發。五十人運,幾分鐘就運出去了。家家戶戶都出人,十二三歲的孩子也支前。當地老鄉十二三歲就能背一百四五十斤,不穿鞋。德東下邊扎西家的小男孩,才四歲,跟爸爸媽媽一起,他背了四筒罐頭,有八斤重,爸爸牽著他爬山支援我們。沒有老鄉,我們根本沒法打勝仗。"
馬克斯韋爾在《印度對華戰爭》一書中寫道,當中國軍隊取得重大勝利的時候,中國政府突然宣布單方面無條件撤軍,這與其說讓全世界都鬆了一口氣,不如說是讓全世界都目瞪口呆。世界戰爭史上還從沒有過這樣的事情,勝利的一方在失敗者還沒有任何承諾的情況下,就單方面無條件撤軍,實際上也就是讓自己付出巨大代價來之不易的勝利成果化為烏有。
閻士貴大校說: "不要這片土地,軍人想不通,老百姓也想不通。六二年我們從雪山向下壓,勢如破竹,半路上把棉衣都甩了,越打越快。往回撤的時候,可是越走越慢。戰士們想不通,這是我們的領土,為什麼還要撤?為了體現我們是仁義之師,還把繳獲的車輛裝備全都收拾好,武器都擦得乾乾淨淨,一點不剩地都還給了他們。"
中國軍隊接到的命令不僅是放棄全部收復的失地,撤回到"麥克馬洪線",還要再從"麥克馬洪線"後撤二十公里,與印軍脫離接觸。結果印軍不但輕易返回原來控制的地區,又趁虛而入,繼續向北蠶食推進,建哨所,修工事,反而多佔了上千平方公里的土地。

三、美麗又富饒的土地啊!

那一片被中國收復又放棄的土地是比西藏任何其他地方都更富饒的地方。
那裡地處喜馬拉雅山南麓,海拔下降到一二千米甚至幾百米,有印度洋暖風的滋潤,屬亞熱帶生態環境。土地極其肥沃。植物茂盛,能夠生長菠蘿香蕉。自然景觀奇異,礦產豐富。雅魯藏布江著名的"大拐彎",可利用的落差2230米,如果橫切大拐彎建一條40公里長的引水隧道,可建成世界最大的水電站,裝機容量最低為4500萬千瓦以上,是長江葛洲壩電站的17倍,是三峽電站的四倍,投資卻比三峽低得多,又沒有移民、生態、戰爭災難一類的問題。然而這個設想中激動人心的超級水電站,卻被"麥克馬洪線"攔腰切斷。
西藏高原生態研究所所長徐鳳翔說: "我們搞森林的,一說起來就是西藏林蓄量居全國第二位,可誰也不說這只是理論林蓄量。因為實際上,西藏森林的一半在控制線之外,準確地說,是528%在人家手裡。其實,這個數字仍然不準確。這只是按森林面積算(控制線那邊的)中低海拔原始森林單位面積的蓄木量大得多。把這些因素考慮進來,那麼實際上,西藏森林資源的80%不在我們手裡。"
正如六世達賴倉央嘉措寫的情歌:
壓根兒沒見最好,也省得情思縈繞。原來不熟也好,就不會這般神魂顛倒。

四、難以理解的"大度"

那些打仗時親身到過那片土地的軍人,對那片土地的得而復失最為耿耿於懷,至今念念不忘,現任林芝軍分區司令員王克忠大校這樣說: "那可是個好地方啊,比這邊還好。當年打過去的時候我們都見了。指望談判是根本談不回來了。伊拉克佔了科威特,全世界的外交壓力那麼大,還有經濟制裁,沒用!還是老頭子(指毛澤東)說的,掃帚不到,灰塵照例不會自己跑掉。可是老人家(亦指毛澤東)在這失策了。我們一撤,他們(指印度)又佔了過來,越佔便宜還越賣乖。他們口頭上喊和平,實際上是真干,完全是積極進攻的態勢。我們也說和平,倒是言行一致,一點動作也沒有,就是消極防禦。現在這麼下去,我們越來越被動,越來越要命。即使後人想收回來和有能力打了,可是機會也已經讓我們現在的政策給拖沒了。"
閻士貴大校雖然沒有點名,但是說得更厲害:"可惜了這片土地,現在想拿回來不容易了搞成這個樣子,後人要罵我們還不如清朝的最後一個駐藏大臣趙爾豐!"
連一位到西藏旅遊的台灣女士都發出這樣的疑問:"為什麼那麼大片的國土收復了以後,又讓給了印度?現在的中國政府,可以說是近代以來中國幾屆中央政府中最強大的,可是讓人想不通,為什麼在這個問題上這麼軟弱?"
確實不太好理解。一方面中國政府對三萬多平方公里的台灣死盯住不放,不惜採取極端手段,另一方面對面積大三倍的這片領土,卻隨隨便便就丟掉。全歸於軟弱不盡然。
從當時的意識形態出發,中國力圖扮演第三世界反對帝國主義和殖民主義陣營的領袖。印度當時正是那個陣營的重要成員,"教訓"一下不礙大事,打成不共戴天的仇敵,對毛澤東的全球戰略就會不利。所以教訓完了,要立刻適可而止,再給幾根胡蘿蔔。毛澤東的胡蘿蔔稍大了一點-九萬二千平方公里,不過以毛澤東的胸懷來說,可能也屬正好。

五、後果今天來品嘗

金輝在他的書里對那段歷史這樣結論: "1962年中國和印度發生的邊境戰爭,就當時看,勝利者和失敗者是十分明確的。
"但是,經過了近三十年之後,結合現在再來看那場戰爭及其結果,卻完全是另一種情況了--勝利者除了沒有失敗的名義,卻具備了失敗者的一切;失敗者除了沒有勝利的名義,卻得到了勝利者的一切。勝利者因為勝利的飄飄然,以至連對勝利成果的徹底喪失和巨大的屈辱都無動於衷。失敗者因為唯獨還沒有得到勝利者的虛名,所以一直在摩拳擦掌,發誓要報一箭之仇。
"也許這就是歷史的嘲弄,如果當年印度取得了勝利,那麼現在他們在這一地區肯定不會如此佔盡便宜,如果當時中國在此地失敗,那麼現在反而大概不會這麼被動和可憐。"
金輝充滿激憤而言的屈辱,主要是領土的喪失和目前中方在中印邊境所處的弱勢。但是中國還有另一個至少相等(甚至更大)的遺憾:如果62年打過去不撤回來,向那九萬二千平方公里肥沃富庶的土地移去幾百萬內地漢族人口, 那片地區的中低海拔和亞熱帶氣候完全適應漢人的傳統生活、生產方式及身體條件,內地貧困地區的農民會把遷居那裡當作好福氣, 就等於在西藏的中心地帶與印度之間建立起一條漢文明的血肉長城,將西藏與印度傳統上的緊密關係割斷,把西藏包圍在漢文明圈內,從此一勞永逸地根除西藏獨立的可能。西藏自治區現在一共有二百二十萬藏人,中國全部藏區的藏族人口加一塊也不過五六百萬,如果在那一片地區移去五百萬漢人(印度現在已向那裡移民七百餘萬,那裡的資源足以養活更多人口),哪裡還會有西藏分離的問題?西藏又能向哪裡分離呢?從那時到現在三十多年的時間,一代新人已經能在那裡從出生到成人,徹底紮根,完全把那裡當作自己的家園了。
現在,這三十多年是給了印度移民在那裡長起一代新人的時間,那裡成了他們的家園。時間是合法性的最好來源,強權成為公理往往都是在時間的幫助下。中國1962年使用了強權,卻放棄了時間,得了暴力之名,卻沒有得到公理。

[ 本帖最後由 一個中國人 於 2008-6-14 23:24 編輯 ]
我是一個熱愛自己祖國的中國人,我健康,我快樂。
細節成就完美。
圖片類未註明[原創]的均為轉帖!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0 17:05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