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12
返回列表 發新帖
樓主: 廣南子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人有二十難

[複製鏈接]

2379

主題

7618

帖子

7011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7011
21
 樓主| 廣南子 發表於 2008-5-23 18:48 | 只看該作者

人有二十難之二十──善解方便難

我們若真的想學佛,就應追求明心見性。雖然要明心見性並不簡單, 但是,若懂得把佛法帶入日常生活中,舉手投足無不是見性妙法。見性的過程,不可缺少『善解方便』,無法善解方便,就無法見性明心。

    出家僧眾每天清晨,一大早就開始拜佛禮懺,是否學佛的人都應如此呢?是否一定要四點起床,在大殿唱念課誦?其實這也是一種方便法;早起可以養成好習慣。我常說,人要懂得珍惜每一秒,因為佛陀說:『人命在呼吸間』,在能夠呼吸的時候,便是活著,若一口氣不來,生命也就斷了,這麼脆弱無常的生命,更應該要好好地利用它。如果懵懵懂懂地過日子;喜愛悠閑消遣時間,到處遊玩觀光,累了就呼呼大睡,於是生命便在觀光遊盪休閑之中虛度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發揮人生功能即覺醒                                                   
~~~~~~~~~~~~~~~~~~~~~~~~~~~~~~~~~~~~~~~~~~~~~~~~~~~~~~~~~~~~~~~~

    佛陀希望弟子們時時覺醒,何謂『覺醒』?當我們在發揮功能、為人群做應該做的事時,這就是覺醒。佛希望我們發揮功能的時間長一些;若要做事時間長一些,當然就要節省睡眠的時間,因此我們要早起,早起就有股清新的精神接受佛法的滋潤。如果睡到七、八點,那麼一天就少掉了三、四個鐘頭,一天總共才二十四小時,睡眠就用了八、九個鐘頭,剩下的十幾個小時又要吃喝、遊玩又要休息,像這樣,真正在做事發揮人生功能的時間,剩下的有多少?所以,我們要盡量早起,清早的這一段時光最清新,最能吸收智慧,因此,每一個叢林都是早起禮佛早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禮佛有益身心                                                         
~~~~~~~~~~~~~~~~~~~~~~~~~~~~~~~~~~~~~~~~~~~~~~~~~~~~~~~~~~~~~~~~

    『禮佛』是否一定要呢?禮佛有兩大益處,一種是可以活動筋骨;很多人你要他早起,他願意,要他去拜佛,他卻不肯,說:『我心尊敬便可以了,為什麼一定要拜佛?』他寧可去散步做運動。散步和拜佛有何差別?散步時心較易閑散,因為結伴成群,如此一來就東家長、西家短的講個沒完;身體是在運動,而嘴巴則不停地在造業;聽多了是非,心就會動念。如此一來,雖然身體在運動,但是心、口卻無法清凈。我們拜佛,身體禮拜是一種運動,而口裡念佛、心則觀想佛,要追隨佛、菩薩的精神和腳步。拜佛和早起運動的人,精神活動是不一樣的,心和口業也不同。禮佛一方面可以促進身體健康,一方面是增長智慧,加強心理健康。禮佛之時,我們眼觀佛像,口念佛號,心中體會佛理,如此就能啟發智慧,這雖是學佛的方便法門,但由方便法也能體會真理。日常生活中,我們如果沒有
善加體察方便法,有時就會因此自我封閉,自我迷惑,不能善解方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學佛應善解方便                                                           
~~~~~~~~~~~~~~~~~~~~~~~~~~~~~~~~~~~~~~~~~~~~~~~~~~~~~~~~~~~~~~~~

    比如說,有一位年輕的太太,她到處跑道場,跟著法師團團轉,卻沒有照顧家庭。先生上班、孩子上學后,她也跟著出門跑寺廟去,不肯照顧家庭,整理家務;買一次米,半年後還有剩的沒煮完,先生若問她:『你怎麼不肯煮飯給孩子吃呢?』她就到外面買便當回來,反正有飯吃就行了。先生如果說:『孩子的襪子要天天洗呀!他們經常沒有乾凈的襪子可以穿。』她就買回來整打的襪子,讓孩子天天有得穿。到底她忙什麼?她忙著拜佛、赴法會;每天除了要持誦七遍的楞嚴咒,以及誦念其他的經之外,又要跑道場,跟著法師供養,她真的非常忙碌,她是不是很精進呢?她執著於親近三寶有功德、禮佛念經會開智慧,這即是她不能善【理】解方便法。

    念經拜佛是宗教的禮節儀式,誦經是為善解佛陀的教理,人生的道路該怎麼走才不會錯,能一路直透佛的境域。所以,學佛要知道什麼是方便法。方便法重要嗎?當然重要,重要的是在於『會事啟理』,使我們於人事中領會道理,啟發我們真凈的本性。如果不了解方便法,且偏執於它,就會像那位年輕太太一樣,半年前買了一次米,半年後還沒吃完;不用洗襪子,小孩卻天天有襪子穿!

    真正的佛教徒要節儉勤快,勤儉的美德亦是佛陀教育之方便妙法,更是我們學佛的基本道理,勤儉持家且能精進於啟發良知良能,才是真正地善解方便妙法。佛陀說:『善解方便難』,意思是說:能適當地體會方便法確實是很難。因為眾生習性多有所偏執,有的迷執於事相,有的迷於理論,無法事理兼顧,所以不能事理圓融,不能圓融事理則易生事障、理障的困難煩惱,這都是不能『善解方便』的困『難』。如能會得『方便』個中之妙法者,則得諸事無難、萬事無礙了!

    金剛經中有:『法尚應舍,何況非法』,我們總不能搭船渡河之後,還把船背著不放吧?學佛也是一樣,所聽的一切法和禮拜的行動都是一種方便之法——借假修真,借方便【事相】來會理啟真,如能曉了方便妙法,則能無難不解,通達諸法、智慧如海,和睦群眾一切無礙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2
返回列表 發新帖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9 14:57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