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樓主: 來往加國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一年聖經通讀查經,第十一周, 書十八章 至 士十六章

[複製鏈接]

2308

主題

5萬

帖子

1萬

積分

版主

求真理不倦悔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15048
21
追求永生 發表於 2008-3-12 09:26 |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來往加國 於 2008-3-12 09:11 發表
你們要將所趕出的國民事奉神的各地方,無論是在高山,在小山,在各青翠樹下,都毀壞了。  


信仰不應該融合,至今仍然如此。與不信之人可以共處,至少今天應該如此,因為大家都有被造者的責任。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61

主題

1萬

帖子

8420

積分

五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8420
22
同往錫安 發表於 2008-3-12 11:29 | 只看該作者
耶和華應許賜福給以色列家的話一句也沒有落空,都應驗了。
AMEN!唯有神是信實,可信賴的!
To God in faith. To others in love.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3
 樓主| 來往加國 發表於 2008-3-13 06:53 |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來往加國 於 2008-3-12 09:11 AM 發表
請思考:在摩西帶領以色列人的時代,他曾嚴厲吩咐以色列人要謹守三誡(申七1-5) :(1)滅絕趕出所有迦南地的居民 (2)不可與他們通婚 (3)遠離偶像。結果他們有遵守嗎?(參一27-36,二11-13,三5-7)


以色列人沒有完全遵守這三誡,他們為此付出的代價是極其慘重的。
你們祈求,就給你們。尋找,就尋見。叩門,就給你們開門。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308

主題

5萬

帖子

1萬

積分

版主

求真理不倦悔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15048
24
追求永生 發表於 2008-3-13 07:11 |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來往加國 於 2008-3-13 06:53 發表


以色列人沒有完全遵守這三誡,他們為此付出的代價是極其慘重的。


以色列人的教訓,是我們的財富,是神為我們預備的歷史教材。以色列人沒有遵守三誡,最終失去了以遵守三誡為條件的祝福。我們卻因為堅守神賜給我們的信心,獲得了順服神的力量,使救恩得穩固保守。

[ 本帖最後由 追求永生 於 2008-3-15 10:09 編輯 ]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5
 樓主| 來往加國 發表於 2008-3-13 07:13 |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來往加國 於 2008-3-12 09:11 AM 發表
請回答:「沒有趕出」迦南人,是以色列人關鍵性的錯誤,造成日後禍患無窮。同樣,你有「全然趕出」自己的壞習慣、淫念、不造就人的論斷、罪的環境等嗎?若不趕出這些罪惡,會叫你有如何的後果?


我在成為基督徒以後,一些壞習慣仍不自覺地保留,有時候覺得,留一點點總不會有太大問題吧。但就是留了這一點點,雖然還沒有帶來太大的後果,但是在作見證時,總是底氣不足,因為哪怕是一點點,總是一個虧欠。

若不趕出這些罪惡,就像計算機系統留有一個後門,平時不覺得如何,一旦病毒發作起來,就一發不可收拾,常常需要重新格式化計算機。計算機可以常常重新格式化,如果要重新格式化人,後果如何不要想大家都知道。
你們祈求,就給你們。尋找,就尋見。叩門,就給你們開門。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6
 樓主| 來往加國 發表於 2008-3-13 07:32 | 只看該作者

第11周 基甸──米甸的征服者 第4日 士六至八章

在簡述五位小士師的生活后,第四輪惡性循環即告開始。以色列人又行耶和華眼中看為惡的事,於是神又將他們交在米甸人手中,他們破壞以色列人的農作物,令以色列人陷於貧窮之中。以色列人呼求神,於是引出了一位對抗米甸、救贖以色列人之英雄──基甸。聖經用了一種既幽默,又惹人同情之手法介紹基甸:曾畏縮於酒酢中之「膽小鬼」,曾三度求神施神跡奇事增強自己信心(焚肉和無酵餅、乾羊毛和濕羊毛)。這個不敢在日間拆巴力祭壇的人,經歷到神的大能后,脫胎換骨,只用了三百人對抗米甸的十三萬五千大軍,不需用任何武器,只以號角、空瓶和火把便擊敗強敵。基甸除去了以色列人的羞辱,治理以色列人四十年,國中太平。


 
靠著耶和華的能力,基甸及其三百勇士之小軍隊擊敗了約有十三萬五千人之米甸人大軍。正如撒迦利亞書四章六節所說:「不是倚靠勢力,不是倚靠才能,乃是倚靠我(耶和華)的靈,方能成事。」你是否也經歷過人看來是不可能的事,但神給你成就了呢?

基甸軍隊有神同在,以少勝眾,一些秘訣是不容忽略的:

1.他們的勇氣:林肯說過,最值得我們怕的敵人只有「懼怕」本身,膽怯是沒有信心的表現,無信心又豈能經歷神?
2.他們的警醒:一手拿槍,一手捧著水喝的士兵,乃有高度警覺性者,是隨時準備碰見敵人的士兵。

多年前,一位在木桶內,從尼亞加拉瀑布滑下仍無懼於色、不受大損傷之英雄,竟因在橫過馬路時被蕉皮滑倒要住院留醫,正解釋了警醒與不警醒之分別。弟兄姊妹,你有常常警醒嗎?

金句:以賽亞書四十章廿九至卅一節
40:29疲乏的,他賜能力。軟弱的,他加力量。
40:30就是少年人也要疲乏睏倦,強壯的也必全然跌倒。
40:31但那等候耶和華的,必從新得力,他們必如鷹展翅上騰,他們奔跑卻不睏倦,行走卻不疲乏。
你們祈求,就給你們。尋找,就尋見。叩門,就給你們開門。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308

主題

5萬

帖子

1萬

積分

版主

求真理不倦悔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15048
27
追求永生 發表於 2008-3-13 11:30 |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來往加國 於 2008-3-13 07:32 發表
在簡述五位小士師的生活后,第四輪惡性循環即告開始。以色列人又行耶和華眼中看為惡的事,於是神又將他們交在米甸人手中,他們破壞以色列人的農作物,令以色列人陷於貧窮之中。以色列人呼求神,於是引出了一位對 ...


加國弟兄厲害,那個表是怎樣貼上去的?我想了半天辦法也沒成功。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8
 樓主| 來往加國 發表於 2008-3-14 09:51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29 追求永生 的帖子

有一個鍵可以拷貝屏幕[Print Scr],然後用Paint軟體剪切。詳細的周末再說。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9
 樓主| 來往加國 發表於 2008-3-14 09:53 |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來往加國 於 2008-3-13 07:32 AM 發表
多年前,一位在木桶內,從尼亞加拉瀑布滑下仍無懼於色、不受大損傷之英雄,竟因在橫過馬路時被蕉皮滑倒要住院留醫,正解釋了警醒與不警醒之分別。弟兄姊妹,你有常常警醒嗎?


我不敢從尼亞加拉瀑布滑下,但是不會被蕉皮滑倒。
你們祈求,就給你們。尋找,就尋見。叩門,就給你們開門。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0
 樓主| 來往加國 發表於 2008-3-14 09:59 | 只看該作者

第11周 失落的一代 第5日 士九至十二章

本帖最後由 來往加國 於 2011-3-14 10:27 編輯

基甸的事奉十分成功,是士師中的表表者,然而,他的家庭卻是失敗的。他多妻多子,帶給他家散人亡之禍,再度表明神設一夫一妻制,叫我們重視「二人成一體」及重視管教之吩咐是對我們有利而無損的。他的妾所生的兒子亞比米勒(「我的父是王」的意思)眼見父親失去作君王的機會,心有不甘,遂殺死基甸其餘眾子(69人),開始在以色列中充滿恐怖與血腥的三年統治,引起眾人的不滿。雖然他逃過了迦勒的伏擊,但卻逃不過神的審判──神藉一婦人之手,以一塊磨石打破他的腦骨。亞比米勒不是士師,他只不過是第五個惡性循環罪惡的高峰,令神不能不審判與管教之導火線。當以色列人在痛苦中,神興起了陀拉、睚珥作士師。第六循環從十章六節開始,神則興起了一個與亞比米勒完全不同背景出身的、從破裂家庭被逐出來的耶弗他作士師。耶弗他按神心意,成功地制伏了亞們人,又降服了不合作之同胞以法蓮人。在耶弗他以後,以比贊、以倫及押頓分別作以色列的士師。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第十二章

昏君夢    兩位小士師   扭轉惡運者   三位小士師

亞比米勒   陀拉、睚珥   耶 弗 他    以比贊、以倫、押頓
 
神是怎樣磨鍊人的?他叫一些我們最不喜歡發生的事發生在我們身上。一位姊妹說:「怎樣死我也不怕,但千萬不要我患癌症!」結果她真的患了癌症。一位弟兄考大學畢業試時禱告主:「主啊,千萬不要出這部分的問題」結果老師真的從那部分出了一條題目。「主啊,千萬不要給我……」結果不如我們所願,我們最恐懼的事發生了。耶弗他想不到是女兒先出門迎接他,他最不願把獨女獻給神,結果,神很幽默地要他獻上。為什麼?他要建立我們生命中最弱之部分。

你曾埋怨自己的家境、學業、成就或逆境嗎?有否想過,世上很多偉人都是從艱苦的環境中長大的嗎?耶弗他就是其中表表者。筆者亦是從破裂家庭中長大,但神卻藉過去之經歷訓練我,叫我更有效地事奉主及服侍在同樣境況中長大的人。耶弗他能成為一位出色的領袖,正因如此。視苦難、逆境為「門徒學校」、為主給你的訓練課程之一吧!

金句:哥林多后書 五章 十七節
若有人在基督里,他就是新造的人。舊事已過,都變成新的了。
你們祈求,就給你們。尋找,就尋見。叩門,就給你們開門。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1
 樓主| 來往加國 發表於 2008-3-14 10:00 | 只看該作者
士師記描述從約書亞死至王國建立之前,以色列人在應許地的生活。它包括百姓背逆而招致審判的情形;及百姓切求神,以致神興起士師拯救的情形。
約書亞之後的以色列人己到達應許地,神對列祖及曠野先人的應許也應驗了,此時只要去得地,去除掉迦南人及其惡俗,就可建立神治的國度。但以色列人安定後就不再排斥迦南人及其風俗甚至宗教,以致失去神國公民及軍隊的地位。
你們祈求,就給你們。尋找,就尋見。叩門,就給你們開門。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2
 樓主| 來往加國 發表於 2008-3-14 10:01 | 只看該作者
全部士師記的主導思想就是神要作以色列的王,亦即以色列人要學習並遵守神的法則。從西乃山(出19-24章),到摩押平原(申29章)到示劍(書24)百姓一再表示要守約效忠耶和華,但他們卻迅速放棄神所指示的生活方式,轉去向迦南神明求取物質好處。17-21章一再感嘆"那時以色列中沒有王,各人任意而行",雖然指的是地上的王(他仍只是神治理百姓的途徑),但也暗示了百姓缺乏順服天上之王的觀念。
你們祈求,就給你們。尋找,就尋見。叩門,就給你們開門。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3
 樓主| 來往加國 發表於 2008-3-14 17:52 |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唯慎 於 2008-3-14 10:44 AM 發表

或許不會用幽默這個詞.


我想耶弗他不會覺得很幽默,那是他最軟弱的痛處。

[ 本帖最後由 來往加國 於 2008-3-14 18:07 編輯 ]
你們祈求,就給你們。尋找,就尋見。叩門,就給你們開門。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4
 樓主| 來往加國 發表於 2008-3-14 17:53 | 只看該作者
只有當神使用外邦侵略者審判百姓時,百姓才轉而呼求 , 賜下了拯救者,這時神才比較擁有王權,神的百姓也才逃脫滅亡的命運。由此就產生了一個歷史循環;背逆--受壓--哀求--拯救--太平。從其中可看見耶和華作王的必要性。
你們祈求,就給你們。尋找,就尋見。叩門,就給你們開門。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5
 樓主| 來往加國 發表於 2008-3-14 18:10 |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唯慎 於 2008-3-14 10:44 AM 發表

或許不會用幽默這個詞.


或許我們不可隨意許願?
你們祈求,就給你們。尋找,就尋見。叩門,就給你們開門。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6
 樓主| 來往加國 發表於 2008-3-14 20:51 |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唯慎 於 2008-3-14 08:42 PM 發表
神定義要拯救以色列人,並非因為耶弗他所許的願才如此行。但是他許願以後,就不管如何,都必須還他的願。

Prov 20:25        人冒失說、這是聖物、許願之後才查問、就是自陷網羅。


Thank you for your answer.
你們祈求,就給你們。尋找,就尋見。叩門,就給你們開門。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7
 樓主| 來往加國 發表於 2008-3-14 20:54 | 只看該作者
本書另有一個重點,就是耶和華的信實。在百姓不斷背約之時, 還信守與選民立的約;一旦百姓呼求, 就施行拯救。整個時代雖然荒涼,但神仍不丟棄選民,在其中興起得勝者,來實現神的國度。 (ZT)
你們祈求,就給你們。尋找,就尋見。叩門,就給你們開門。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8
 樓主| 來往加國 發表於 2008-3-14 20:55 | 只看該作者
士師記可分為前言(1:1-3:6),主體(3:7-16:31)和附錄(17-21章)叄部分,各部分又可再細分。

前言(1:1-3:6)分成兩部分,第一部分(1:1-2:5)簡單介紹士師時期開始的背景。;第二部分(2:6-3:6)對整個士師時期作一個透視,也就是選民周而復始背逆,受壓,哀求,拯救,太平的狀況。
(ZT)
你們祈求,就給你們。尋找,就尋見。叩門,就給你們開門。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9
 樓主| 來往加國 發表於 2008-3-15 01:02 | 只看該作者
主體部分開始記載眾士師的事迹,首先為俄陀聶,他像是一個典型,以後陸續有十二個士師。有學者選取了記載最詳盡的五個士師(以笏,底波拉,基甸,耶弗他與參孫)作研究,發現他們之間有一種相對應的關係。 (ZT)
你們祈求,就給你們。尋找,就尋見。叩門,就給你們開門。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40
 樓主| 來往加國 發表於 2008-3-15 01:03 | 只看該作者
便雅憫族的以笏與但族的參孫對應,前者戰勝東方人,後者戰勝西方人,且兩人都是獨來獨往者。底波拉與耶弗他對稱,前者是女流之輩,後者是被棄之人,且兩人分別為河西及河東地區的約瑟子孫。 (ZT)
你們祈求,就給你們。尋找,就尋見。叩門,就給你們開門。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6 15:29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