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樓主: NYLASH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每周一書] 唐詩三百首

[複製鏈接]

1801

主題

9195

帖子

3363

積分

七星貝殼精英

文化沙龍版主

Rank: 4

積分
3363
21
 樓主| NYLASH 發表於 2008-1-27 12:17 | 只看該作者
《春泛若耶溪》 作者:綦毋潛  

幽意無斷絕,此去隨所偶。  

晚風吹行舟,花路入溪口。  

際夜轉西壑,隔山望南斗。  

潭煙飛溶溶,林月低向後。  

生事且瀰漫,願為持竿叟。  

【註解】: 1、際夜:至夜。 2、潭煙:水氣。 3、瀰漫:渺茫。  

【韻譯】:  

歸隱之心長期以來不曾中斷, 此次泛舟隨遇而安任其自然。  

陣陣晚風吹著小舟輕輕蕩漾, 一路春花撒滿了溪口的兩岸。  

傍晚時分船兒轉出西山幽谷, 隔山望見了南斗明亮的閃光。  

水潭煙霧升騰一片白白茫茫, 岸樹明月往後與船行走逆向。  

人間世事多麼繁複多麼茫然, 願作漁翁持竿垂釣在此溪旁!  

【評析】: ??這是一首寫春夜泛江的詩。開首兩句則以「幽意」點出了全詩的主旨,是幽居獨 處,放任自適的意趣。因此,駕舟出遊,任其自然,流露了隨遇而安的情緒。接著寫 泛舟的時間、路線和沿途景物,以春江、月夜、花路、扁舟等景物,創造出一種幽 美、寂靜、迷濛的境界。最後兩句寫心懷隱居之人,在此環境中,願作持竿垂釣的隱 者,追慕「幽意」的人生。 ??

全詩扣緊題目中的「泛」字,在曲折迴環的扁舟行進中,對不同的景物進行描 摹,使寂靜的景物富有動感,恍惚流動,給人輕鬆舒適的感受。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801

主題

9195

帖子

3363

積分

七星貝殼精英

文化沙龍版主

Rank: 4

積分
3363
22
 樓主| NYLASH 發表於 2008-1-27 12:19 | 只看該作者
《宿王昌齡隱居》 作者:常建  

清溪深不測,隱處惟孤雲。  

松際露微月,清光猶為君。  

茅亭宿花影,葯院滋苔紋。  

余亦謝時去,西山鸞鶴群。  

【註解】: 1、宿:比喻夜靜花影如眠。 2、謝時:辭去世俗之累。 3、鸞鶴:古常指仙人的禽鳥。 4、群:與……為伍。  

【韻譯】:  

清溪之水深不可測, 隱居之處只有孤雲。  

松林中間明月微露, 灑下清輝似為郎君。  

茅亭花影睡意正濃, 芍藥園圃滋生苔紋。  

我也想要謝絕世俗, 來與西山鸞鶴合群。  

【評析】: ??這是一首寫山水的隱逸詩。開頭兩句寫王昌齡隱居之所在、乃隱居佳境,別有洞 天。中間四句寫夜宿此地之後,頓生常住之情,即景生情,一目了然。最後兩句寫自 己的歸志,決心躍然。 ??

全詩善於在平易的寫景中,蘊含深長的比興寄喻,形象明朗,詩旨含蓄,而意向 顯豁,發人聯想。「茅亭宿花影,葯院滋苔紋」可見鍊字功深,又可作對仗效法。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801

主題

9195

帖子

3363

積分

七星貝殼精英

文化沙龍版主

Rank: 4

積分
3363
23
 樓主| NYLASH 發表於 2008-1-27 12:21 | 只看該作者
《與高適薛據登慈恩寺浮圖》 作者:岑參  

塔勢如湧出,孤高聳天宮。  

登臨出世界,蹬道盤虛空。  

突兀壓神州,崢嶸如鬼工。  

四角礙白日,七層摩蒼穹。  

下窺指高鳥,俯聽聞驚風。  

連山若波濤,奔湊如朝東。  

青槐夾馳道,宮館何玲瓏。  

秋色從西來,蒼然滿關中。  

五陵北原上,萬古青蒙蒙。  

凈理了可悟,勝因夙所宗。  

誓將掛冠去,覺道資無窮。  

【註解】: 1、突兀:高聳。 2、鬼工:非人力所能。 3、宮館:宮闕。 4、凈理:佛理。 5、勝因:善緣。 6、掛冠:辭官。 7、覺道:佛道。  

【韻譯】:  

大雁塔的氣勢宛如平地湧出, 孤傲高峻聳立好象直接天宮。  

登上雁塔絕頂彷彿離開塵世, 沿階盤旋攀登有如升越太空。  

高聳宏偉似乎壓蓋神州大地, 崢嶸崔嵬簡直勝過鬼斧神工。  

四角挺拔頂天遮住太陽光輝, 塔高七層緊緊地接連著蒼穹。  

站在塔頂鳥瞰指點翱翔飛鳥, 俯身向下傾聽陣陣怒吼狂風。  

山連著山好比波濤洶湧起伏, 奔走如百川歸海來朝見帝京。  

兩行青槐夾著天子所行道路, 宮闕樓台變得多麼精巧玲瓏。  

悲涼秋色打從關西瀰漫而來, 蒼蒼茫茫已經布滿秦關之中。  

再看看長安城北漢代的五陵, 歷經萬古千秋依然青青??  

清凈寂來的佛理我完全領悟。 行善施道素來是我做人信奉。  

我發誓回去後行將辭官歸隱, 我覺得佛道的確能濟世無窮。  

【評析】: ??此詩是寫登佛塔回望景物,望而生髮,忽悟佛理,決意辭官學佛,以求濟世,暗 寓對國是無可奈何的情懷。 ??

首二句寫未登之前仰望全塔;三、四句寫登塔;五至八句寫塔之高聳雄峻。九、 十句寫由上俯看;十一至十八句,寫在塔頂向東南西北各方所見的景物。最後四句寫 忽悟「凈理」,甚至想「掛冠」而去。 ??

詩在描摹大雁塔的巍峨高大方面,可謂匠心獨運。「如湧出」、「聳天宮」、 「礙白日」、「摩蒼穹」等等,語語驚人,令人有親臨其境之感,不禁為之驚嘆。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801

主題

9195

帖子

3363

積分

七星貝殼精英

文化沙龍版主

Rank: 4

積分
3363
24
 樓主| NYLASH 發表於 2008-1-27 12:22 | 只看該作者
《賊退示官吏·並序》 作者:元結  

癸卯歲西原賊入道州,焚燒殺掠,幾盡而去。 明年,賊又攻永州破邵,不犯此州邊鄙而退。 豈力能制敵歟?蓋蒙其傷憐而已。 諸使何為忍苦征斂,故作詩一篇以示官吏。 ????  

昔歲逢太平,山林二十年。  

泉源在庭戶,洞壑當門前。  

井稅有常期,日晏猶得眠。  

忽然遭世變,數歲親戎旃。  

今來典斯郡,山夷又紛然。  

城小賊不屠,人貧傷可憐。  

是以陷鄰境,此州獨見全。  

使臣將王命,豈不如賊焉。  

令彼征斂者,迫之如火煎。  

誰能絕人命,以作時世賢。  

思欲委符節,引竿自刺船。  

將家就魚麥,歸老江湖邊。  

【註解】: 1、井:即「井田」; 2、井稅:這裡指賦稅。 3、戎旃:軍帳。 4、典:治理。 5、委:率。 6、刺船:撐船。  

【韻譯】:  

唐代宗廣德元年, 西原的賊人攻入道州城, 焚燒殺戮掠奪, 幾乎掃光全城才走。 第二年, 賊人又攻打永州並佔領邵州, 卻不侵犯道州邊境而去。 難道道州官兵能有力制敵嗎? 只是受到賊人哀憐而巳。 諸官吏為何如此殘忍苦征賦斂? 因此作詩一篇給官吏們看看。 ??  

我早年遇到了太平世道, 在山林中隱居了二十年。  

清澈的源泉就在家門口, 洞穴溝壑橫卧在家門前。  

田租賦稅有個固定期限, 日上三竿依然安穩酣眠。  

忽然間遭遇到世道突變, 數年來親自從軍上前線。  

如今我來治理這個郡縣, 山中的夷賊又常來擾邊。  

縣城太小夷賊不再屠掠, 人民貧窮他們也覺可憐。  

因此他們攻陷鄰縣境界, 這個道州才能獨自保全。  

使臣們奉皇命來收租稅, 難道還不如盜賊的心肝?  

現在那橫徵暴斂的官吏。 催賦逼稅恰如火燒火煎。  

誰願意斷絕人民的生路, 去做時世所稱讚的忠賢?  

我想辭去道州刺史官職, 拿起竹篙自己動手撐船。  

帶領家小去到魚米之鄉, 歸隱老死在那江湖之邊。  

【評析】: ??這是斥責統治者橫徵暴斂的詩。詩序交代了歷史背景,然後在詩中表現了官吏不 顧人民死活,與「夷賊」比較起來,有過之而無不及。 ??

全詩共分四段。前六句為第一段,寫昔歲太平日子,生活的安適。七至十四句為 第二段,寫「今」,寫「賊」。對「賊」褒揚。十五至廿句,為第三段,寫「今」, 寫「官」。抨擊官吏,不顧喪亂人民之苦,橫徵暴斂。最後四句為第四段,寫自己的 心志:寧願棄官,也不願做所謂「忠臣、賢臣」。寧願歸隱江湖,潔身自好,也不願 作為幫凶,坑害人民。 ??

詩直陳事實,直抒胸臆,不雕琢矯飾,感情真摯。不染污泥、芳潔自好。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801

主題

9195

帖子

3363

積分

七星貝殼精英

文化沙龍版主

Rank: 4

積分
3363
25
 樓主| NYLASH 發表於 2008-1-27 12:23 | 只看該作者
《郡齋雨中與諸文士燕集》 作者:韋應物  

兵衛森畫戟,燕寢凝清香。  

海上風雨至,逍遙池閣涼。  

煩痾近消散,嘉賓復滿堂。  

自慚居處崇,未睹斯民康。  

理會是非遣,性達形跡忘。  

鮮肥屬時禁,蔬果幸見嘗。  

俯飲一杯酒,仰聆金玉章。  

神歡體自輕,意欲凌風翔。  

吳中盛文史,群彥今汪洋。  

方知大藩地,豈曰財賦強。  

【註解】: 1、燕:通「宴」,意為休息。 2、海上:東南近海。 3、煩痾:煩燥。 4、幸:希望,這裡是謙詞。 5、金玉章:指客人們的詩篇。 6、吳中:指蘇州地區。 7、藩:這裡指大郡。  

【韻譯】:  

官邸門前畫戟林立兵衛森嚴, 休息室內凝聚著焚檀的清香。  

東南近海層層風雨吹進住所, 逍遙自在池閣之間陣陣風涼。  

心裡頭的煩躁苦悶將要消散、 嘉賓貴客重新聚集濟濟一堂。  

自己慚愧所處地位太過高貴, 未能顧及平民百姓有無安康。  

如能領悟事理是非自然消釋, 性情達觀世俗禮節就可淡忘。  

鮮魚肥肉是夏令禁食的葷腥, 蔬菜水果希望大家儘管品嘗。  

大家躬身飲下一杯醇清美酒, 抬頭聆聽各人吟誦金玉詩章。  

精神愉快身體自然輕鬆舒暢, 心裡真想臨風飄舉奮力翱翔。  

吳中不愧為文史鼎盛的所在, 文人學士簡直多如大海汪洋。  

現在才知道大州大郡的地方, 哪裡是僅以財物豐阜而稱強?  

【評析】: ??這是一首寫與文士宴集並抒發個人胸懷的詩。詩人自慚居處高崇,不見黎民疾 苦。全詩議論風情人物,大有長官胸襟。敘事,抒情,議論相間,結構井然有序。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801

主題

9195

帖子

3363

積分

七星貝殼精英

文化沙龍版主

Rank: 4

積分
3363
26
 樓主| NYLASH 發表於 2008-1-27 12:25 | 只看該作者
《初發揚子寄元大校書》 作者:韋應物  

凄凄去親愛,泛泛入煙霧。  

歸棹洛陽人,殘鍾廣陵樹。  

今朝為此別,何處還相遇。  

世事波上舟,沿洄安得住。  

【註解】: 1、親愛:指好友。 2、殘鍾句:意渭回望廣陵,只聽得曉鐘的殘音傳自林間。 3、沿洄:指處境的順逆。  

【韻譯】:  

凄愴地離別了親愛的朋友, 船隻泛泛地駛入茫茫煙霧。  

輕快地搖槳向著洛陽歸去, 曉鍾殘音還遠繞廣陵樹木。  

今日在此我與你依依作別, 何時何地我們能再次相遇?  

人情世事猶如波上的小船, 順流洄旋豈能由自己作主?  

【評析】: ??這是離別時寫給好友抒發離情的一首詩。開頭兩句寫別離之「初發」。三、四句 寫友人乘舟歸去。五、六句寫期望重逢。最後兩句以舟行不定,喻世事之順逆翻復, 難以自主。 ??

全詩即景抒情,寓情於景。眼前景,意中情,口頭語,世間理,如水乳交融,似 蛛網交織,牽人心緒,動人心弦。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801

主題

9195

帖子

3363

積分

七星貝殼精英

文化沙龍版主

Rank: 4

積分
3363
27
 樓主| NYLASH 發表於 2008-1-27 12:26 | 只看該作者
《寄全椒山中道士》 作者:韋應物  

今朝郡齋冷,忽念山中客。  

澗底束荊薪,歸來煮白石。  

欲恃一瓢酒,遠慰風雨夕。  

落葉滿空山,何處尋行跡。  

【註解】: 1、郡齋:指滁州刺史官署中的齋舍。 2、白石:這裡借喻全椒道士,說他生活的清苦。  

【韻譯】:  

今天在官邸齋舍中覺得冷清, 忽然想起隱居全椒山的友人。  

他或許正在山澗底捆綁柴荊, 回到家裡點火熬煮白石充饑。  

我本想捧持一瓢醇香的美灑, 在這風涼雨冷的秋夜去拜訪。  

然而滿山遍野儘是紛紛落葉。 到何處去找尋老朋友的足跡?  

【評析】: ??這首寄贈詩,是透露對山中道士的憶念之情。首句既寫出郡齋之「冷」,更是寫 詩人心頭之「冷」。再寫道士在山中苦煉修行,想送一瓢酒去,好讓老友在秋風冷雨 的夜中,得以安慰,又怕落葉滿山,尋不到他。 ??

全詩語言平淡無奇,然感情跳蕩反覆,形象鮮明自然。「落葉滿空山,何處尋行 跡」句,也確是詩中絕唱。宋蘇東坡頗愛此詩,並刻意學之,步其韻為之「寄語庵中 人,飛空本無跡」。然終不如韋應物之句。《許彥周詩話》評「此非才不逮,蓋絕唱 之不當和也。」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801

主題

9195

帖子

3363

積分

七星貝殼精英

文化沙龍版主

Rank: 4

積分
3363
28
 樓主| NYLASH 發表於 2008-1-27 12:26 | 只看該作者
《長安遇馮著》 作者:韋應物  

客從東方來,衣上灞陵雨。  

問客何為來,采山因買斧。  

冥冥花正開、揚揚燕新乳。  

昨別今已春,鬢絲生幾縷。  

【註解】: 1、灞陵:即霸陵。 2、冥冥:形容雨貌。 3、燕新乳:意謂燕初生。  

【韻譯】:  

你從東方回到長安來, 衣裳沾滿灞陵的春雨。  

請問你來此為了何故? 你說為開山闢地買斧。  

冥冥春雨百花淋雨開, 習習和風燕子新孵雛。  

去年一別如今又逢春, 雙鬢銀絲添生了幾縷?  

【評析】: ??這首贈詩,以親切詼諧的筆調,對失意沉淪的馮著深表理解、同情、體貼和慰 勉。 ??

開頭寫馮著從長安以東而來,一派名流兼隱士風度。接著以詼諧打趣形式勸導馮 著對前途要有信心。再進一步勸導他要相信自己,正如春花乳燕煥發才華,會有人關 切愛護的。最後勉勵他「昨日才分別,如今已經是春天了,你的鬢髮並沒有白幾縷, 還不算老呀!」盛年未逾,大有可為。 ??

全詩情意深長,生動活潑。它的感人之處,首先在於詩人的心胸坦蕩,思想開 朗,對生活充滿信心,對前途充滿希望,對朋友充滿熱情。因此,他能對一位邂逅的 失意朋友,充分理解,真誠同情,體貼入微,而積極勉勵。詩在敘事中寫景,借寫景 以寄託寓意。情調和風格,猶如小河流水,清新明快,委曲宛轉,讀來一覽無餘,品 嘗則又回味不盡。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801

主題

9195

帖子

3363

積分

七星貝殼精英

文化沙龍版主

Rank: 4

積分
3363
29
 樓主| NYLASH 發表於 2008-1-27 12:27 | 只看該作者
《夕次盱眙縣》 作者:韋應物  

落帆逗淮鎮,停舫臨孤驛。  

浩浩風起波,冥冥日沉夕。  

人歸山郭暗,雁下蘆洲白。  

獨夜憶秦關,聽鍾未眠客。  

【註解】: 1、落帆:卸帆。 2、人歸句:意謂日落城暗,人也回到休息處所去了。 3、蘆洲:蘆葦叢生的水澤。 4、秦:今陝西一帶。  

【韻譯】:  

卸帆留宿淮水岸邊的小鎮, 小舫停靠著孤零零的旅驛。  

大風突起江上的波浪浩蕩, 太陽沉落大地的夜色蒼黑。  

山昏城暗人們都回家安憩, 月照蘆洲雁群也落下棲息。  

夜晚孤獨我不禁想起長安, 聽到岸上鐘聲我怎能入睡?  

【評析】: ??這是一首寫楫旅風波,泊岸停宿,客居不眠,頓生鄉思的詩。詩的前四句為第一 段,是寫傍晚因路途風波,不得不停舫孤驛。后四句為第二段,是寫人雁歸宿、夜幕 降臨,自夜到曉不能入眠而生鄉思客愁。 ??

全詩富有生活氣息,侃侃訴說,淡淡抒情,看是寫景,景中寓情,情由景生,景 令動情。讀來頗為動人。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801

主題

9195

帖子

3363

積分

七星貝殼精英

文化沙龍版主

Rank: 4

積分
3363
30
 樓主| NYLASH 發表於 2008-1-27 12:29 | 只看該作者
《東郊》 作者:韋應物  

吏舍局終年,出郊曠清曙。  

楊柳散和風,青山澹吾慮。  

依叢適自憩,緣澗還復去。  

微雨靄芳原,春鳩鳴何處。  

樂幽心屢止,遵事迹猶遽。  

終罷斯結廬,慕陶真可庶。  

【註解】: 1、?:拘束。 2、曠清曙:在清幽的曙色中得以精神舒暢。 3、澹:澄靜; 4、慮:思緒。 5、靄:迷濛貌。 6、庶:庶幾,差不多。  

【韻譯】:  

整年拘束官署之中實在煩悶, 清晨出去郊遊頓覺精神歡愉。  

嫩綠的楊柳伴隨著春風蕩漾, 蒼翠的山峰淡化了我的思慮。  

靠著灌木叢自由自在地憩息, 沿著澗流旁任憑意願地徘徊。  

芳香的原野落著迷濛的細雨, 寧靜的大地到處是春鳩鳴啼。  

本愛長處清幽屢次不得如願, 只因公務纏身行跡十分匆促。  

終有一日罷官歸隱在此結廬, 羨慕陶潛差不多能得到樂趣。  

【評析】: ??這是寫春日郊遊情景的詩。詩先寫拘束於公務,因而案牘勞形。次寫春日郊遊, 快樂無限。再寫歸隱不遂,越發慕陶。 ??

詩以真情實感訴說了官場生活的繁忙乏味,抒發了回歸自然的清靜快樂。人世 哲,經驗談,話真情真,讀之教益非淺。「楊柳散和風,青山澹吾慮」,可謂風景陶 冶情懷的絕唱。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801

主題

9195

帖子

3363

積分

七星貝殼精英

文化沙龍版主

Rank: 4

積分
3363
31
 樓主| NYLASH 發表於 2008-1-27 12:29 | 只看該作者
《送楊氏女》 作者:韋應物  

永日方戚戚,出行復悠悠。  

女子今有行,大江溯輕舟。  

爾輩苦無恃,撫念益慈柔。  

幼為長所育,兩別泣不休。  

對此結中腸,義往難復留。  

自小闕內訓,事姑貽我憂。  

賴茲托令門,任恤庶無尤。  

貧儉誠所尚,資從豈待周。  

孝恭遵婦道,容止順其猷。  

別離在今晨,見爾當何秋。  

居閑始自遣,臨感忽難收。  

歸來視幼女,零淚緣纓流。  

【註解】: 1、永日:整天。 2、悠悠:遙遠貌。 3、行:指出嫁。 4、無恃:無母。 5、令門:對其夫家的尊稱。 6、容止:這裡是一舉一動的意思。 7、居閑:平日。  

【韻譯】:  

我整日憂鬱而悲悲戚戚, 女兒就要出嫁遙遠地方。  

今天她要遠行去做新娘, 乘坐輕舟沿江逆流而上。  

你姐妹自幼嘗盡失母苦, 念此我就加倍慈柔撫養。  

妹妹從小全靠姐姐養育, 今日兩人作別淚泣成行。  

面對此情景我內心鬱結, 女大當嫁你也難得再留。  

你自小缺少慈母的教訓, 侍奉婆婆的事令我擔憂。  

幸好依仗你夫家好門第, 信任憐恤不挑剔你過失。  

安貧樂儉是我一貫崇尚, 嫁妝豈能做到周全豐厚。  

望你孝敬長輩遵守婦道, 儀容舉止都要符合潮流。  

今晨我們父女就要離別, 再見到你不知什麼時候。  

閑居時憂傷能自我排遣, 臨別感傷情緒一發難收。  

回到家中看到孤單小女, 悲哀淚水沿著帽帶長流。  

【評析】: ??這是一首送女出嫁的好詩。送女出行,萬千叮嚀;憐其無恃,反覆誡訓。詩人早 年喪妻,留下兩女自小相依為命,感情頗為深厚。因為對亡妻的思念,對二女自然更 加憐愛。在大女兒出嫁之時,自然臨別而生感傷之情。 ??全詩情真語摯,至性至誠。慈父愛,骨肉情,躍然紙上。「貧儉誠所尚,資從豈 待周」。可作紅衣千秋楷模。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801

主題

9195

帖子

3363

積分

七星貝殼精英

文化沙龍版主

Rank: 4

積分
3363
32
 樓主| NYLASH 發表於 2008-1-27 12:30 | 只看該作者
《晨詣超師院讀禪經》 作者:柳宗元  

汲井漱寒齒,清心拂塵服。  

閑持貝葉書,步出東齋讀。  

真源了無取,妄跡世所逐。  

遺言冀可冥,繕性何由熟。  

道人庭宇靜,苔色連深竹。  

日出霧露余,青松如膏沐。  

澹然離言說,悟悅心自足。  

【註解】: 1、貝葉書:古印度人多用貝多羅樹的葉子寫佛經,也稱貝葉經。 2、冥:暗合; 3、繕:修持。 4、膏沐:本指潤發的油脂。 5、澹然:寧靜狀。  

【韻譯】:  

汲來清涼井水漱口刷牙, 心清了再拂去衣上塵土。  

悠閑地捧起佛門貝葉經, 信步走出東齋吟詠朗讀。  

佛經真諦世人並無領悟, 荒誕之事卻為人們追逐。  

佛儒精義原也可望暗合, 但修養本性我何以精熟。  

道人禪院多麼幽雅清靜, 綠色鮮苔連接竹林深處。  

太陽出來照著晨霧余露, 蒼翠松樹宛若沐后塗脂。  

清靜使我恬淡難以言說, 悟出佛理內心暢快滿足。  

【評析】: ??這是一首抒寫感想的抒情詩。詩的內容是抒發了詩人的哲學見解。前半部寫他到 禪院讀經,指責世人追逐的乃是那些荒誕的事情,而不去了解佛經的真正含義。後半 部寫他認為佛家的精義與儒家之道有相通之處,但如何修養本性,卻難以精熟。然 而,他對禪院的清靜幽雅卻流連玩賞。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801

主題

9195

帖子

3363

積分

七星貝殼精英

文化沙龍版主

Rank: 4

積分
3363
33
 樓主| NYLASH 發表於 2008-1-27 12:31 | 只看該作者
《溪居》 作者:柳宗元  

久為簪組累,幸此南夷謫。  

閑依農圃鄰,偶似山林客。  

曉耕翻露草,夜榜響溪石。  

來往不逢人,長歌楚天碧。  

【註解】: 1、簪組:這裡是做官的意思。 2、南夷:這裡指當時南方的少數民族地區。 3、滴:流放。 4、夜榜:夜航。 5、楚天:永州古屬楚地。  

【韻譯】:  

長久被官職所縛不得自由, 有幸這次被貶謫來到南夷。  

閑時常常與農田菜圃為鄰, 偶然間象個隱居山中的人。  

清晨我去耕作翻除帶露雜草, 傍晚乘船沿著溪石嘩嘩前進。  

獨往獨來碰不到那庸俗之輩, 仰望楚天的碧空而高歌自娛。  

【評析】: ??這首詩是柳宗元貶官永州居處冉溪之畔時的作品。全詩寫謫居佳境,苟得自由, 獨往獨來,偷安自幸。前四句敘述到這裡的原因和自己的行徑。后四句敘述自己早晚 的行動。首尾四句隱含有牢騷之意。 ??

「閑依農圃鄰」、有「採菊東籬下」之概;「曉耕翻露草」,有「晨興理荒廢」 之風。沈德潛評說:「愚溪諸詠,處連蹇困厄之境,發清夷淡泊之音,不怨而怨,怨 而不怨,行間言外,時或遇之。」(《唐詩別裁集》卷四)這是很有見地的。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84

主題

1921

帖子

1698

積分

四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698
34
xli710 發表於 2008-1-28 02:39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10 NYLASH 的帖子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801

主題

9195

帖子

3363

積分

七星貝殼精英

文化沙龍版主

Rank: 4

積分
3363
35
 樓主| NYLASH 發表於 2008-1-28 04:43 | 只看該作者
《塞下曲·其一》 作者:王昌齡  

蟬鳴空桑林,八月蕭關道。  

出塞復入塞,處處黃蘆草。  

從來幽並客,皆向沙場老。  

莫學遊俠兒,矜誇紫騮好。  

【註解】: 1、幽、並:幽州和并州,今河北、山西和陝西一部分。 2、遊俠兒:指恃武勇、逞意氣而輕視性命的人。 3、矜:自鳴不凡。  

【韻譯】:  

知了在枯禿的桑林鳴叫, 八月的蕭關道氣爽秋高。  

出塞后再入塞氣候變冷, 關內關外儘是黃黃蘆草。  

自古來河北山西的豪傑, 都與塵土黃沙伴隨到老。  

莫學那自恃勇武遊俠兒, 自鳴不凡地把駿馬誇耀。  

【評析】: ??這首樂府歌曲是寫非戰的。詩由征戍邊塞庶幾不回,而告誡少年莫誇武力,抒發 非戰之情。寫邊塞秋景,無限蕭煞悲涼,寫戍邊徵人,寄寓深切同情;勸世上少年、 聲聲實在,句句真情。「從來幽並客,皆共塵沙老」,與王翰的「醉卧沙場君莫笑, 古來征戰幾人回」,可謂英雄所見,異曲同工,感人至深。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801

主題

9195

帖子

3363

積分

七星貝殼精英

文化沙龍版主

Rank: 4

積分
3363
36
 樓主| NYLASH 發表於 2008-1-28 04:50 | 只看該作者
《塞下曲·其二》 作者:王昌齡  

飲馬渡秋水,水寒風似刀。  

平沙日未沒,黯黯見臨洮。  

昔日長城戰,咸言意氣高。  

黃塵足今古,白骨亂蓬蒿。  

【註解】: 1、黯黯:同「暗暗」; 2、臨洮:今甘肅岷縣一帶,是長城起點。 3、咸:都。  

【韻譯】:  

牽馬飲水渡過了那大河, 水寒刺骨秋風如劍如刀。  

沙場廣袤夕陽尚未下落, 昏暗中看見遙遠的臨洮。  

當年長城曾經一次鏖戰, 都說戍邊戰士的意氣高。  

自古以來這裡黃塵迷漫, 遍地白骨零亂夾著野草。  

【評析】: ??這首樂府曲是以長城為背景,描繪戰爭的悲慘殘酷。詩的前四句寫塞外晚秋時 節,平沙日落的荒涼景象;后四句寫長城一帶,歷來是戰場,白骨成丘,景象荒涼。 全詩寫得觸目驚心,表達了非戰思想。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801

主題

9195

帖子

3363

積分

七星貝殼精英

文化沙龍版主

Rank: 4

積分
3363
37
 樓主| NYLASH 發表於 2008-1-28 05:14 | 只看該作者
《關山月》 作者:李白  

明月出天山,蒼茫雲海間。  

長風幾萬里,吹度玉門關。  

漢下白登道,胡窺青海灣。  

由來征戰地,不見有人還。  

戍客望邊色,思歸多苦顏。  

高樓當此夜,嘆息未應閑。  

【註解】: 1、關山月:樂府《橫吹曲》調名。 2、胡:這裡指吐蕃。 3、高樓:指住在高樓中的戍客之妻。  

【韻譯】:  

皎潔的月亮從祁連山升起, 輕輕漂浮在迷茫的雲海里。  

長風掀起塵沙席捲幾萬里, 玉門關早被風沙層層封閉。  

白登道那裡漢軍旌旗林立, 青海灣卻是胡人窺視之地。  

自古來這征戰廝殺的場所, 參戰者從來不見有生還的。  

守衛邊陲的征夫面對現實, 哪個不愁眉苦臉思歸故里?  

今夜高樓上思夫的妻子們, 又該是當窗不眠嘆息不已。  

【評析】: ??這首詩在內容上仍繼承古樂府,但詩人筆力渾宏,又有很大的提高。 ??詩的開頭四句,主要寫關、山、月三種因素在內的遼闊的邊塞圖景,從而表現出 徵人懷鄉的情緒;中間四句,具體寫到戰爭的景象,戰場悲慘殘酷;后四句寫徵人望 邊地而思念家鄉,進而推想妻子月夜高樓嘆息不止。這末了四句與詩人《春思》中的 「當君懷歸日,是妾斷腸時」同一筆調。而「由來征戰地,不見有人還」又與王昌齡 的「黃塵足今古,白骨亂蓬蒿」同步。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801

主題

9195

帖子

3363

積分

七星貝殼精英

文化沙龍版主

Rank: 4

積分
3363
38
 樓主| NYLASH 發表於 2008-1-28 05:20 | 只看該作者
《子夜秋歌》 作者:李白  

長安一片月,萬戶搗衣聲。  

秋風吹不盡,總是玉關情。  

何日平胡虜,良人罷遠征。  

【註解】: 1、搗衣:將洗過的衣服放在砧石上,用木杵搗去鹼質。這裡指人們準備寒衣。 2、玉關:即玉門關。 3、虜:對敵方的蔑稱。 4、良人:丈夫。  

【韻譯】:  

秋月皎潔長安城一片光明, 家家戶戶傳來搗衣的聲音。  

砧聲任憑秋風吹也吹不盡, 聲聲總是牽繫玉關的情人。  

什麼時候才能把胡虜平定, 丈夫就可以不再當兵遠征。  

【評析】: ??全詩寫征夫之妻秋夜懷思遠征邊陲的良人,希望早日結束戰爭,丈夫免於離家去 遠征。雖未直寫愛情,卻字字滲透真摯情意;雖無高談時局,卻又不離時局。情調用 意,皆不脫邊塞詩的風韻。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801

主題

9195

帖子

3363

積分

七星貝殼精英

文化沙龍版主

Rank: 4

積分
3363
39
 樓主| NYLASH 發表於 2008-1-28 05:21 | 只看該作者
《長干行》 作者:李白  

妾發初覆額,折花門前劇。  

郎騎竹馬來,繞床弄青梅。  

同居長干里,兩小無嫌猜。  

十四為君婦,羞顏未嘗開。  

低頭向暗壁,千喚不一回。  

十五始展眉,願同塵與灰。  

常存抱柱信,豈上望夫台。  

十六君遠行,瞿塘灧預堆。  

五月不可觸,猿聲天上哀。  

門前遲行跡,一一生綠苔。  

苔深不能掃,落葉秋風早。  

八月蝴蝶黃,雙飛西園草。  

感此傷妾心,坐愁紅顏老。  

早晚下三巴,預將書報家。  

相迎不道遠,直至長風沙。  

【註解】: 1、床:這裡指坐具。 2、抱柱信:《莊子·盜跖》「尾生與女子期於梁下,女子不來,水至不去,抱樑柱 ??而死。」 3、不道遠:不會嫌遠。 4、長風沙:地名,在今安徽安慶市東的長江邊上。地極湍險。  

【韻譯】:  

記得我劉海初蓋前額的時候, 常常折一枝花朵在門前嬉戲。  

郎君總是跨著竹竿當馬騎來, 手持青梅繞著交椅爭奪緊追。  

長期來我倆一起住在長干里, 咱倆天真無邪相互從不猜疑。  

十四歲那年作了你結髮妻子, 成婚時羞得我不敢把臉抬起。  

自己低頭面向昏暗的牆角落, 任你千呼萬喚我也不把頭回。  

十五歲才高興地笑開了雙眉, 誓與你白頭偕老到化為塵灰。  

你常存尾生抱柱般堅守信約, 我就怎麼也不會登上望夫台。  

十六歲那年你離我出外遠去, 要經過瞿塘峽可怕的灧?堆。  

五月水漲灧?難辨擔心觸礁, 猿猴在兩岸山頭嘶鳴更悲凄。  

門前那些你緩步離去的足印, 日子久了一個個都長滿青苔。  

苔蘚長得太厚怎麼也掃不了, 秋風早到落葉紛紛把它覆蓋。  

八月秋高粉黃蝴蝶多麼輕狂, 雙雙飛過西園在草叢中戲愛。  

此情此景怎不叫我傷心痛絕, 終日憂愁太甚紅顏自然早衰。  

遲早有一天你若離開了三巴, 應該寫封信報告我寄到家來。  

為了迎接你我不說路途遙遠, 哪怕趕到長風沙要走七百里!  

【評析】: ??這是一首寫商婦的愛情和離別的詩。詩以商婦的自白,用纏綿婉轉的筆調,抒寫 了她對遠出經商丈夫的真摯的愛和深深的思念。 ??

詩的開頭六句是回憶與丈夫孩提時「青梅竹馬,兩小無猜」的情景,為讀者塑了 一對少年兒童天真無邪,活潑可愛的形象。「十四為君婦」四句,是細膩地刻劃初婚 的羞澀,重現了新婚的甜蜜醉人。「十五始展眉」四句,寫婚後的熱戀和恩愛,山盟 海誓,如膠似漆。「十六君遠行」四句,寫遙思丈夫遠行經商,並為之擔心受怕,纏 綿悱惻,深沉無限。「門前遲行跡」八句,寫觸景生情,憂思不斷,顏容憔悴。最後 四句,寫寄語親人,望其早歸。把思念之情更推進一步。 ??

全詩形象完整明麗,活潑動人。感情細膩,纏綿婉轉;語言坦白,音節和諧;格 調清新雋永,是詩歌藝術上品。「青梅竹馬」「兩小無猜」,已成描摹幼男幼女天真 無邪情誼的佳語。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801

主題

9195

帖子

3363

積分

七星貝殼精英

文化沙龍版主

Rank: 4

積分
3363
40
 樓主| NYLASH 發表於 2008-1-28 05:26 | 只看該作者
《列女操》 作者:孟郊  

梧桐相待老,鴛鴦會雙死。  

貞婦貴殉夫,捨生亦如此。  

波瀾誓不起,妾心井中水。  

【註解】: 1、梧桐:傳說梧為雄樹,桐為雌樹,其實梧桐樹是雌雄同株。 2、殉:以死相從。  

【韻譯】:  

雄梧雌桐枝葉覆蓋相守終老, 鴛鴦水鳥成雙成對至死相隨。  

貞潔的婦女貴在為丈夫殉節, 為此捨生才稱得上至善至美。  

對天發誓我心永遠忠貞不渝, 就象清凈不起波瀾的古井水!  

【評析】: ??這是一首頌揚貞婦烈女的詩。 ??以梧桐偕老,鴛鴦雙死,比喻貞婦殉夫。同時以古井水作比,稱頌婦女的守節不 嫁。此詩內容或以為有所寄託,借讚頌貞婦烈女,表達詩人堅守節操,不肯與權貴同 流合污之品行。然而,就全詩看,從題目到內容的全部,都是為了明確的主題的。就 詩論詩,不能節外生枝,因此,不能不說它是維護封建禮教道德的,是屬於封建糟粕 的,應予批判。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8 13:46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