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樓主: 問?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杯子的哲學——談空

[複製鏈接]

18

主題

974

帖子

211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211
21
iamrabbit 發表於 2007-9-3 11:37 |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有無 於 2007-9-3 08:01 發表
  
  《心經》云:「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

  古人云:「有即是無,無即是有。若不如是,必不須守。」「道有之時,纖塵不立。道無之時,橫遍虛空。」 ...


想表達什麼意思?西方極樂世界是空?誰告訴你的?誤人子弟阿!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664

主題

2萬

帖子

6771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離去道別間

Rank: 5Rank: 5

積分
6771
22
子竹青青 發表於 2007-9-3 11:40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19 有無 的帖子

只有第一節看明白了。


後面的三節,不知道是什麼意思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11

主題

472

帖子

342

積分

貝殼網友二級

Rank: 3Rank: 3

積分
342
23
02lin2 發表於 2007-9-3 11:41 | 只看該作者
古人云"遁入空門". 多指對世間情感的摒棄,如果空有如此的喜樂,該有很多
和尚還俗吖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664

主題

2萬

帖子

6771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離去道別間

Rank: 5Rank: 5

積分
6771
24
子竹青青 發表於 2007-9-3 11:53 |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02lin2 於 2007-9-3 11:41 發表
古人云"遁入空門". 多指對世間情感的摒棄,如果空有如此的喜樂,該有很多
和尚還俗吖



這個好象不太對。


我問過如何出家的事情。老和尚們第一條就說受了打擊、消極厭世等人,是不接受的。
至少,在佛家的理論規定上,此類人不能入空門。
簡單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11

主題

472

帖子

342

積分

貝殼網友二級

Rank: 3Rank: 3

積分
342
25
02lin2 發表於 2007-9-3 12:02 | 只看該作者
那應為"信入空門" 才對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664

主題

2萬

帖子

6771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離去道別間

Rank: 5Rank: 5

積分
6771
26
子竹青青 發表於 2007-9-3 12:13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25 02lin2 的帖子

好象要行入空門才行的樣子.

只說信他們也不接收.

反正是要考查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62

主題

3749

帖子

1226

積分

二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226
27
和而不同 發表於 2007-9-3 12:31 |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子竹青青 於 2007-9-2 19:53 發表



這個好象不太對。


我問過如何出家的事情。老和尚們第一條就說受了打擊、消極厭世等人,是不接受的。
至少,在佛家的理論規定上,此類人不能入空門。


佛協規定是要父母許可(如果父母在世的話)才能出家。
正常情況下,是先成為居士,逐一受戒之後,最後才根據因緣受出家戒的,一步到位的做法,現代佛教並不提倡。
你想出家,還沒那麼容易呢,電影小說那是另外一回事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664

主題

2萬

帖子

6771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離去道別間

Rank: 5Rank: 5

積分
6771
28
子竹青青 發表於 2007-9-3 12:33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27 和而不同 的帖子

沒肉吃的事情,不幹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62

主題

3749

帖子

1226

積分

二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226
29
和而不同 發表於 2007-9-3 12:39 |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子竹青青 於 2007-9-2 20:33 發表
沒肉吃的事情,不幹



簡單的皈依,不影響你吃肉的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664

主題

2萬

帖子

6771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離去道別間

Rank: 5Rank: 5

積分
6771
30
子竹青青 發表於 2007-9-3 12:45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29 和而不同 的帖子



有啥好處


看,這就是世人的功利心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62

主題

3749

帖子

1226

積分

二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226
31
和而不同 發表於 2007-9-3 12:51 |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子竹青青 於 2007-9-2 20:45 發表


有啥好處


看,這就是世人的功利心


好處就是進寺廟不用買門票了,燒香不花錢了
有點象鐵路員工一樣
俗事俗說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664

主題

2萬

帖子

6771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離去道別間

Rank: 5Rank: 5

積分
6771
32
子竹青青 發表於 2007-9-3 12:55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31 和而不同 的帖子

這個還不足夠。


除了不用花錢之外,還得說得到的保佑多了。

功利年代,如今想想,如果寺院真的能把那些善款用在善上,那麼,五十萬的頭柱香也算是替人行了積德之事。

畢竟,好事做了,當事人也樂得快活。

阿彌陀佛。
簡單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043

主題

1萬

帖子

7532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7532
33
chico 發表於 2007-9-4 11:03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32 子竹青青 的帖子

皈依就是從旁聽生,轉為註冊的學生。這都是後來搞出來的。釋迦牟尼佛當年也沒給誰「皈依」。佛教重實質,不重形式。
日知而智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043

主題

1萬

帖子

7532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7532
34
chico 發表於 2007-9-4 11:07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24 子竹青青 的帖子

順治爺之前,要出家當和尚,必需經過皇帝批准。沒那麼容易呀!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664

主題

2萬

帖子

6771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離去道別間

Rank: 5Rank: 5

積分
6771
35
子竹青青 發表於 2007-9-4 20:31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34 chico 的帖子

今天聽人聊,上個世紀九十年代初,就有和尚開名車了。

前些時日,抓了一個。這傢伙在外麵包了好幾個情人。

唉,傷感。這些騙子。
簡單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043

主題

1萬

帖子

7532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7532
36
chico 發表於 2007-9-4 23:22 | 只看該作者
我以前看到,聽到這些很生氣。現在我不生氣了。他們也是獻身說法。和尚們用的錢是大眾捐獻的。捐獻的人希望他們成就,希望他們傳播佛法。施主的錢不是僅僅給他們的,也是給盡虛空遍宇宙的佛法僧。他們自己拿來享受,他的債欠大了,不能成就的話。累世累劫要還債。
地藏經說的很清楚「若有眾生不孝父母,或至殺害,當墮無間地獄,千萬億劫求出無期。若有眾生出佛身血,毀謗三寶,不敬尊經,亦當墮於無間地獄,千萬億劫,求出無期。若有眾生侵損常住,玷污僧尼,或伽藍內恣行淫慾,或殺或害,如是等輩,當墮無間地獄,千萬億劫,求出無期。若有眾生,偽作沙門,心非沙門,破用常住,欺誑白衣,違背戒律,種種造惡,如是等輩,當墮無間地獄,千萬億劫,求出無期。若有眾生,偷竊常住財物穀米,飲食衣服,乃至一物不與取者,當墮無間地獄,千萬億劫,求出無期。」
和尚當然是眾生了。他們是不惜自己下地獄,告訴我們不能像他們學習!不能走他們那條路。他們也是善知識!

這也告訴我們,信因果報應,信佛都不容易。
日知而智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79

主題

3517

帖子

1850

積分

四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850
37
真源湛寂 發表於 2007-9-5 00:06 |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問? 於 2007-9-1 21:21 發表
答應了寫就寫幾句吧。。。
大S說佛教講空就是虛無,就是消極,就是人生無意義。
非也非也!

我試著用大約一百字,把這個空講清楚,看能不能做到?

比如說,一個杯子,是空心的還是實心的? ...


所謂空, 比較容易理解地說, 不能永遠存在, 總是在不斷的變化的意思
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凈其意
禍福無門,惟人自召;善惡之報,如影隨形
夫心起於善,善雖未為,而吉神已隨之
或心起於惡,惡雖未為,而凶神已隨之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801

主題

9195

帖子

3363

積分

七星貝殼精英

文化沙龍版主

Rank: 4

積分
3363
38
NYLASH 發表於 2007-9-5 00:07 | 只看該作者
這裡是兩個矛盾.
既要和尚出世, 但又沒有辦法給予一定物質刺激. 那首先誰會願意來做和尚呢?  
所以大部分聖僧, 佛陀都是少年時不出家, 然後看破紅塵, 歸入佛門的. 比如釋迦牟尼, 比如迦葉尊者.  就連六祖惠能也是隱藏於平民中十幾載才出來宣傳佛法的.  

再次, 禪提倡的是戒, 定, 慧.  這個慧, 本來就是從沒辦法之中找辦法的意思.  那你說他和尚找到門路享受一下生活也算"悟"出點道理來了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60

主題

142

帖子

112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12
39
有無 發表於 2007-9-5 07:35 | 只看該作者

「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亦名為假名,亦名中道義。」

  
  『佛』者。梵言具名『佛陀』。華譯『覺者』。所謂『覺者』。就是覺悟了一切事物。相生相滅之因果關係。更在那無限複雜之因果事相中。發見此因果的必然秩序。如發現『十二因緣』之『無明緣行』。乃至『生緣老死』的必然序列等。從而證悟了事理的真相。為悲愍『眾生未明此真相。致沉淪生死苦海』故。以無數方便。引導眾生。循著那必然的理則來改善生活。糾正思想。軌正行為。使之離一切苦。得究竟樂。這便叫覺者。

  然則佛所覺悟之真理是什麼呢。無上覺道。本不可以言說形容。且略舉一義說之。所謂『諸法緣起性空』:
  『諸法』者。一切事物。
  『緣』者包括親因助緣。
  『緣起』者。諸法生起。是假眾緣和合而成。如稻穀是種子。田地。肥料。雨露。陽光。人工等眾緣和合而生。
  『性』者。或言『體』。謂諸法體性。各各本自如此。永恆不變。不待眾緣和合的意思。
  『空』者。切不可誤會空無所有。只是說。無論某一事物的生起。必待眾緣和合。本無所謂永恆不變的固定體性。既無永恆不變的固定體性。佛法就名之曰『空』。故西天十四祖龍樹菩薩說。『因緣所生法。是即無自性』。又說。『因緣所生法。我說即是空。亦名為假名。亦即中道義。未曾有一法。不從因緣生。是故一切法。無不是空者』。所以佛說空。並不是說一切事物空無所有。而是說其沒有永恆不變的各別體性。

  所以佛陀並不是什麼造物主。而是發現一切事物生滅相續底理則的哲人。也不是什麼神。而是充滿大悲心。愍念眾生苦難。以無我的精神。為眾生謀福樂的偉人。他一生之中。化導眾生。破除迷信。教令出染返凈。舍迷歸覺。未曾少有休息。

  選自《虛雲和尚年譜》之《戒期開示》
  http://www.bfnn.org/bookgb/books2/1184.htm
  
  
  
  

[ 本帖最後由 有無 於 2007-9-5 07:44 編輯 ]
有無且置,即今如何?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664

主題

2萬

帖子

6771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離去道別間

Rank: 5Rank: 5

積分
6771
40
子竹青青 發表於 2007-9-5 08:02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36 chico 的帖子

俺感覺那些騙子什麼都不信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2 04:45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