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12
返回列表 發新帖
樓主: chico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戒殺四十八問白話

[複製鏈接]

1043

主題

1萬

帖子

7532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7532
21
 樓主| chico 發表於 2007-8-9 04:48 | 只看該作者
問:現在知道為了祭祀神明而殺生是不可以的,那麼為了奉養雙親而殺生,不知道是否有罪過?

答:罪過更大。禮記上說:『好的都要給雙親,壞的都要給自己,這是為人子女的規矩。』我們自己不殺生,卻單為了奉養雙親而殺生,這是把罪過都給雙親了,於心何忍呢。如果不得已的話,就用三凈肉(不親見畜生被殺,不聽聞畜生被殺時之哀號,不特別為自己殺)或畜生自然死亡之肉,來奉養雙親,或者是兩全之法。
日知而智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043

主題

1萬

帖子

7532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7532
22
 樓主| chico 發表於 2007-8-9 04:48 | 只看該作者
問:為人子女要報養育之恩,沒有比父母死後的祭祀更重要的了。要是父母生前不持齋,死後用素的祭祀,是否違逆了雙親之意呢?

答:如果說祖先要靠祭祀才能飽的話,那麼一年之中,不過才有幾次的祭祀,祖先豈不是要餓壞了。如果說祖先是否會餓壞,不在乎祭祀,那麼祭祀也只不過是為人子女的一點心意而已。宰割畜生這種造業之事,怎可說是盡心呢。而且孝子奉養雙親,尚需要你這位仁人君子的粟米才行。殺畜生性命而烹煮以享父母,是連累父母造多生的業障,怎能如此沒有仁愛之心呢。
日知而智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043

主題

1萬

帖子

7532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7532
23
 樓主| chico 發表於 2007-8-9 04:49 | 只看該作者
問:子孫的祭祀,祖先是真的來享用,抑或不來享用?

答:中阿含經里說:『祖宗若是生在鬼道,子孫如果能以精誠之心啟請的話,就會來享用。若是生到天道,由於天道太快樂了,所以不肯來享用。若是生到三惡道里,由於太苦之故,無法來享用。若是生在人道里,他另外有親人,不可能來享用。』為人子孫的,只要祭祀時能誠心誠意,恭恭敬敬從事這樁事,不要任意殺生加重已故祖先的罪過。祭前持齋,祭時專心不亂,也就可以了,不必追問祖宗是否真的來享用。
日知而智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043

主題

1萬

帖子

7532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7532
24
 樓主| chico 發表於 2007-8-9 04:51 | 只看該作者
問:梁武帝以面來作犧牲,史家評論他不血食祭祀,是失國之徵兆。所以可見用素來祭祀,不合乎禮制。

答:人之所以會有過失,全在於各有偏袒。如能觀見自己的這種過失,那麼就能夠知道何謂仁了。梁武帝殺六貴,灌壽陽城,是他不仁慈之處。若以面作犧牲而論,則神明可以免受血食之罪過,畜生可以獲得安樂不被殺的幸運,這正是梁武帝的仁慈之處。至於說丟失天下,那是國運使然。如果怪罪是以面做犧牲之故,那麼陳朝隋朝的國君,都用牛羊豬三牲的太牢來祭祀,何以亡國如此之快速。

蓮池大師說:『始作俑者,以像人之形狀來陪葬,孔子還斥責為無後代之做法。』那麼以像畜生之面牲來祭祀,你還不滿意,一定要捨棄而改用真的,真是何其忍心呀。

梁武帝即位之後,就斷食肉飲酒,休養生民止息兵事,連年豐收。從晉朝至隋朝,能稱為小康局面的,沒有人比得上樑武帝。他治國四十九年,活到八十六歲,後代子孫在唐朝做官的,有八人官至宰相。寫史之臣由於他敬信佛法,而故意隱沒他的長處,任意加以毀謗,這那裡是以善心來善學人之長處呢。
日知而智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043

主題

1萬

帖子

7532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7532
25
 樓主| chico 發表於 2007-8-9 04:53 | 只看該作者
問:宴請親戚朋友,如果請吃素的話大家會不高興。宴請知交同好的話,如果沒有嘉肴實在不成禮數。因此為了愛護畜生而廢棄以嘉肴燕享賓客,這種道理是說不通的。

答:如果是善心人士的話,一定會喜歡我戒殺而請他吃素,也不會認為我怠慢了他而生氣。如果因此而氣我怠慢了他,這種一定是貪圖口腹之慾的小人,怠慢他也無妨。甘冒殺生的重罪以討好別人的口腹,我是絕不會做的。

以前蘇東坡在岐亭燕客,寫了一首詩給陳季常說:『我哀憐菜籃中的蛤蜊,它們開口透氣以護住身中殘汁。我又哀憐菜籃中的魚,它開口吸氣以獲取些微的濕潤。魚被剖腸絞痛不已,做此過分之事,我何所得呢。因此一見面不先與你噓寒問暖,而先急著勸你要戒殺。宰相盧懷慎宴客時,蒸茶壺說是在蒸鴨,坐上客人皆忍住笑,而突然把蓋壺之巾揭起。相對的王武子平常之飲食,每餐必使砧板滿是鮮血,用琉璃器盛著蒸熟的小豬,中間尚有人乳白。盧公確實貧寒簡陋,露於幘外之鬢髮已白。武子雖然日食山珍海味豪富無比,然而未死之前神明已先替他流淚哭泣。先生您的德行如萬金璧般珍貴,何不去掉此小小的缺點呢。歲歲年年如做夢般過去,這輩子豈不就像人間的過客嗎,請您不要刪除我這首詩,請把它編入詩集中。』

蘇東坡宴賓客,尚如此殷殷戒殺,你又何必疑惑以素食款待客人會違背習俗。

昔蘇東坡燕客岐亭。以詩賦陳季常曰。
我哀籃中蛤。開口護殘汁。又哀籃中魚。開口吐微濕。刳腸彼交痛。過分我何得。相逢未寒溫。相勸此最急。不見盧懷慎。烝壺似烝鴨。坐客皆忍笑。髡然發其冪,不見王武子。每食刀幾赤。琉璃載烝豚。中有人乳白。盧公信寒陋。衰鬢得滿幘。武子雖豪舉。未死神先泣。先生萬金璧。護此一蟻缺。一年成一夢。百歲真過客。君無廢此篇。嚴詩編杜集。
日知而智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043

主題

1萬

帖子

7532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7532
26
 樓主| chico 發表於 2007-8-9 04:56 | 只看該作者
問:伏羲教人民製作網罟,教人民耕種捕漁,那麼伏羲是否不對了呢?

答:洪荒時代鳥獸繁殖得很快,如果不加以防範的話,人民會受到傷害。所以伏羲教人民要防禦,並未說要人民去捕食。若是認為伏羲教人民殺生的話,那麼漁夫之流豈非都成了功臣,而教人民解網放禽獸活命,買魚放生的聖賢,全都成罪人了嗎?那就得罪聖賢不淺了。
日知而智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043

主題

1萬

帖子

7532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7532
27
 樓主| chico 發表於 2007-8-9 04:57 | 只看該作者
問:孔子的戒殺,也只不過是不用網捕,不射正在睡眠之鳥獸而已。並未說不準釣魚、不準射鳥獸。若是你認為都不準的話,難道仲尼的法不足取嗎?

答:這是講聖人愛惜畜生類的最高仁德呀,就字面上來論,所謂釣魚是引申不用網來捕魚,射獵是引申不射夜宿之鳥獸。並不是說聖人真的釣魚射鳥獸。若是因為飲食與祭祀而去釣魚射獵,那麼孔子的吃蔬菜,飲涼水的風格,就不是他所謂真正的快樂了。而且孔子以蔬食菜羹來祭祀,難道都是假的嗎?唉,如此來測度聖人,未免太淺識了。
日知而智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043

主題

1萬

帖子

7532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7532
28
 樓主| chico 發表於 2007-8-9 04:58 | 只看該作者
問:君子要先親愛他的親人,接著才對人民仁愛,仁民之後才愛及畜生。這種仁愛的布施,是有先後秩序的。戒殺放生,是最後才要顧及的呀。

答:孟子所謂的次序,指的是關係的親疏,並非指先後的次第。若是一定要先顧到這個,然後再顧到那個的話。那麼從小喪失父母的人,想要仁愛人民。或是還未替國君服務,而想慈心愛物的人,是否都得罪了父母及國君呢?孟子豈會作這種執著獃滯的論調。
日知而智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043

主題

1萬

帖子

7532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7532
29
 樓主| chico 發表於 2007-8-9 04:59 | 只看該作者
問:你說的話很對,看來必須要持齋才可以。我不知道孔子是否也持齋?

答:書經上說:『齋時的食物是不同的。』又說:『齋時要謹慎。』禮記上說:『致齋時內心清明,散齋時戒外在行止。』這些古書上均班班可考。現在的人事事都不能如孔子般,卻偏偏借口說食肉是學孔子。難道孔子會是一位遭人鄙視的食肉者嗎?
日知而智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043

主題

1萬

帖子

7532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7532
30
 樓主| chico 發表於 2007-8-9 04:59 | 只看該作者
問:持齋固然很好,但豈不是會形容枯槁嗎?

答:我們的真身是比較重要,臭皮囊的虛假肉身是沒那麼重要的。而且神明的賞罰標準,是以人的外表或是內心來評定的呢,你仔細想想。
日知而智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043

主題

1萬

帖子

7532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7532
31
 樓主| chico 發表於 2007-8-9 05:00 | 只看該作者
問:世間的五種辛菜,本地都有生長,佛經上為何通通都規定要戒食呢?

答:經典上說,有五種原因,所以要戒食。一、因為此五辛菜(蔥類、蒜類、蒜頭類、洋蔥類、韭菜類及興渠類)味道辛辣臭濁。二、五辛能障礙修行人證得菩提。三、諸天討厭聞五辛的味道。四、五辛熟食會助發淫念,生食會增加嗔恚之心。五、邪魔及餓鬼會嗅舔食五辛者之唇。
日知而智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043

主題

1萬

帖子

7532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7532
32
 樓主| chico 發表於 2007-8-9 05:01 | 只看該作者
問:有人說,我雖然不持齋,但還比那些持齋之後又破齋的人尚勝一籌。有人說,我雖然持齋之後又破齋,也比不持好。這兩種說法,你的看法如何?

答:我以做官來比喻。不持齋的人,好比從未做過官的人。持齋而破的人,好比做官而遭罷黜。此兩種,有何優劣可言。
日知而智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043

主題

1萬

帖子

7532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7532
33
 樓主| chico 發表於 2007-8-9 05:01 | 只看該作者
問:我是很想持齋,不過一遇美味當前,我就不由自主了,怎麼辦呢?

答:上等根器的人,只要發了無量的慈悲之心,自然就會不忍心食眾生的肉。否則的話,你就作五不凈想,就一定能持齋了。
五不凈想是:一、要想此畜生身體很不幹凈。
二、要想此畜生吃的東西不幹凈。
三、要想此畜生的住處不幹凈。
四、要想此畜生肚內的髒東西。
五、要想此畜生死後屍身的不幹凈。經常如此想的話,怎麼還會不能持齋呢。
日知而智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043

主題

1萬

帖子

7532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7532
34
 樓主| chico 發表於 2007-8-9 05:02 | 只看該作者
問:諸佛菩薩聽到眾生求救之聲,就會來解救眾生之苦。梁武帝信奉佛法,為何後來卻餓死台城呢?

答:說梁武帝餓死台城,那是迂儒的說法。資治通鑒裡面記載,侯景攻陷台城之後,見到梁武帝的神態氣色一點都沒有改變,因此不敢仰視梁武帝。侯景退下來之後,告訴王僧貴說,梁武帝有天子的威儀,很難進犯,因此不敢再去見梁武帝。後來王綸上了幾百粒雞子,梁武帝覺得嘴巴苦,想要吃蜂蜜而得不到,於是怨怒數聲而亡。

從梁武帝嘴巴苦來看,就知道他並非空腹。從他要吃蜂蜜來看,就知道他並非肚子餓。而且上的雞子有數百粒之多,就知道其他吃的東西一定都齊備,那裡會有餓死的道理。唉,天下讀歷史的人,每每自稱獨具隻眼,卻單單看了這段文字而毫無所覺,卻反而以耳代眼,聽道途之說,可見習氣薰染之深呀。
日知而智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2
返回列表 發新帖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2 16:28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