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樓主: Servant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與青青的討論。

[複製鏈接]
21
paullian 發表於 2007-5-29 09:38 | 只看該作者
。。。。。。。。。。。。^_^。,。。。大S說過,基督教認為人跟上帝是子跟父的關係。。。。
然後。。
俺則認為,,,基督教的上帝,認為人類是永遠長不大的孩子。。。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664

主題

2萬

帖子

6771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離去道別間

Rank: 5Rank: 5

積分
6771
22
子竹青青 發表於 2007-5-29 09:44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21 paullian 的帖子

  如果說人是神造的,如果說人和神是父子關係。
  那,根據弟子規,孩子成年之前的問題,並非是孩子自身的問題,而是長輩沒有教育好。孩子成年以後的習性,往往是幼年教育的結果。
  孩子成年後,也會尊重長者的意見,可凡事要身體力行。一到身體力行,就有了自我判斷和選擇。好多種路徑前,選什麼?
  看講記啦
簡單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664

主題

2萬

帖子

6771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離去道別間

Rank: 5Rank: 5

積分
6771
23
子竹青青 發表於 2007-5-29 09:46 | 只看該作者
22樓的回答有宣揚弟子規和講記之嫌,看講記那句話可忽略不計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4
paullian 發表於 2007-5-29 10:06 | 只看該作者

俺倒沒注意看。因為要看的帖子好多。。往往都是一目十行的跳著看。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5
paullian 發表於 2007-5-29 10:08 | 只看該作者
[music]http://ww2.sjzc.edu.cn/MALIEBU/music/wyc.mp3[/music]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6
paullian 發表於 2007-5-29 10:08 | 只看該作者
忘憂草。。。大家一起聽吧。。。
我喜歡。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770

主題

1萬

帖子

5221

積分

二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5221
27
 樓主| Servant 發表於 2007-5-29 10:25 |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paullian 於 2007-5-29 09:24 發表
青青。。。。你希望你媽媽永遠的都管著你嗎????你希望你永遠的都依靠你的父母才能做事情嗎??你希望你永遠的都靠你父母來教你怎麼做嗎?


炮連,好問題。。。其實,如果我們不談所謂的「責任」,「義務」,我們長大后,可能真的希望回到童年,無憂無慮,一切靠著父母。。。是啊,那是美好的時光。。。

信耶穌,就是回到了孩童時代。。。我們先來看一段聖經。。。

(太)18:1        當時、門徒進前來、問耶穌說、天國里誰是最大的。
18:2        耶穌便叫一個小孩子來、使他站在他們當中、
18:3        說、我實在告訴你們、你們若不迴轉、變成小孩子的樣式、斷不得進天國。
18:4        所以凡自己謙卑像這小孩子的、他在天國里就是最大的。
18:5        凡為我的名、接待一個像這小孩子的、就是接待我。

這裡告訴我們,進神的國,需要回歸到「小孩子」,這裡不是說,形式上,而是說思想上,回到「單純的小孩子,聽父母的話」,父母說什麽,聽著,即使想不通,也暫時按照父母所說的去做。。。這就是這裡所告訴我們的,成為小孩子的意思。。。這也就是告訴我們要如何來對待聖經上的話,「象小孩對父母的教導那樣,非常單純的聽話,非常單純的相信,父母說的一定是最好的。。。」其實,大家可以想像一下,如果真的能夠做到這樣,心裡會非常放鬆,也非常輕鬆的。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664

主題

2萬

帖子

6771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離去道別間

Rank: 5Rank: 5

積分
6771
28
子竹青青 發表於 2007-5-29 10:31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27 Servant 的帖子

  誰說童年無憂啊 每個時期都有不同的煩惱。
  孩子的單純是因為性相近。
  成人的不單純是習相遠。
  所以,想回到單純,就要把那些習氣去了。而不是在外在形式上不選擇,不作為。
  這也是俺認為佛教不僅入世,而且積極的原因之一。
  佛教讓人從本質上單純。
簡單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9
paullian 發表於 2007-5-29 10:31 |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Servant 於 2007-5-29 10:25 AM 發表


炮連,好問題。。。其實,如果我們不談所謂的「責任」,「義務」,我們長大后,可能真的希望回到童年,無憂無慮,一切靠著父母。。。是啊,那是美好的時光。。。

信耶穌,就是回到了孩童時代。。。我們先 ...


。。。。。孩童時代,,有父母的關懷。確實無憂無慮。。可是這樣對孩子真的好了么??
在美國,孩子是非常早就獨立的,,13歲多,就在乘假期做點工作充實生活。
在中國,雖然現在嬌生慣養很多,但是據我睃知道的,現在對孩子的獨立能力家長們關注的越來越多了。
大S。兄。。關在溫室的花雖然嬌艷,卻沒有長在自然的花生命強勁。。。人一樣,孩子也一樣。
我們不可能回到孩童,,也不需要回到孩童時代,,因為,我們不可能永遠的逃避面對人生的罪惡的一面。
美好的時光,只是用來瞳景的,而如何面對人生才是重要的。走過的路崎嶇不平,沒有人,也沒有神能夠永遠扶著我們走。。。最終走這段路的,還是自己。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770

主題

1萬

帖子

5221

積分

二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5221
30
 樓主| Servant 發表於 2007-5-29 10:33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22 子竹青青 的帖子

青青說的好像有道理,養不教,父之過;教不嚴,師之惰。。。

但是,還有另外一種可能,父母一直在教導,而孩子一直不聽。。。

講一個剛剛發生的事情。。。

剛才在上網的時候,我的小女兒(三歲),在周圍玩手機充電器。。。我看到非常危險,告訴她不要玩這些東西。。。同時告訴她,尤其不要去插插座。。。(我用手指了一下插座,那個插座比她高。。。)半小時后,我去廚房,看到她正拿著圓珠筆,在插她夠得到的插座。。。(我今晚的禱告,就是感謝神的保守,沒有出事。。。)

這個例子,正好可以回答青青問題。。。父親(神)一直在告訴小孩,該如何如何做。。。而小孩(人)一直(因為自己的罪性),聽到了,沒有聽進去,還是按照自己的去做,甚至常常逆反。。。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664

主題

2萬

帖子

6771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離去道別間

Rank: 5Rank: 5

積分
6771
31
子竹青青 發表於 2007-5-29 10:33 | 只看該作者
  宗教的魅力在凈化人的心靈。
  佛陀教育應該是一種自我凈化吧。
  不知道對還是不對。
簡單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770

主題

1萬

帖子

5221

積分

二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5221
32
 樓主| Servant 發表於 2007-5-29 10:37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29 paullian 的帖子

有關小孩是有父母照顧好,還是獨立好,這是另外一個問題,我也同意你的觀點。。。這裡,我只是用小孩子來作為一個類比,讓我們想像一下,信耶穌是一種什麽樣的感覺。。。

其實,在我們人生的某一個時刻,一定會覺得,小孩子的時候,真的太好了。。。
有父母的照顧,我們不要為生活操心,無憂無慮。。。。。。

(另外,我這裡所說的,有父母照顧,不一定是溫室里的花朵的意思。。。父母可能放孩子去創。。。)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3
paullian 發表於 2007-5-29 10:43 |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Servant 於 2007-5-29 10:37 AM 發表
有關小孩是有父母照顧好,還是獨立好,這是另外一個問題,我也同意你的觀點。。。這裡,我只是用小孩子來作為一個類比,讓我們想像一下,信耶穌是一種什麽樣的感覺。。。

其實,在我們人生的某一個時刻,一定 ...


生活在父母的懷抱,雖然美好,但是卻不是真實的人生。
。。其實,我在想,人既然來道了這個世界,,總要經歷點什麼。成功,喜悅,挫折,遺憾。
在死後,,至少,神啊,佛啊,問你時,你不會說,你時庸庸碌碌的活過一輩子。就像溫室的花,沒有經歷過風雨,也從不知道雨後的彩虹是怎麼樣的。。
據說,在希臘傳說里,庸庸碌碌的過完一生的人,是連入地獄的資格都沒有,他們只能徘徊在冥河旁,終日哀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770

主題

1萬

帖子

5221

積分

二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5221
34
 樓主| Servant 發表於 2007-5-29 10:50 |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子竹青青 於 2007-5-29 10:31 發表
  誰說童年無憂啊 每個時期都有不同的煩惱。
  孩子的單純是因為性相近。
  成人的不單純是習相遠。
  所以,想回到單純,就要把那些習氣去了。而不是在外在形式上不選擇,不作為。
  這也是俺認為佛教不僅入世,而且積極的原因之一。
  佛教讓人從本質上單純。


同意青青的觀點。。。至於如何回到「單純」。。。

有關佛教,我知道得不多,也不說太多。。。但是,有一點,佛教不是一個入世的宗教。。。我前一陣,在佛教的論壇,那裡許多許多的人,在談結婚如何如何的不好,如何如何的不該結婚。。。。(當然,有一些積極的聲音,但是,太多出世的觀點了。。。)

另外,我個人覺得,Chico仁兄的觀點,不一定是佛教的觀點,他的觀點中,有許多儒家的東東。。。他可能有一天會成為基督徒的,就象我當年一樣。。。。

基督教是一個,讓人脫胎換骨的宗教。。。如何知道。。。

1)請看聖經;

(林后)5:17        若有人在基督里、他就是新造的人.舊事已過、都變成新的了。

2)基督徒在信主后,都會受到許多的苦難,在這些苦難中,借著聖靈的帶領,我們的「老我」,被徹底的破碎,而「新我」(聖靈的生命)慢慢的長大。。。大多數基督徒,幾年以後你再看,他們一定會不一樣。。。真的,聖靈讓每一個人在苦難中,脫胎換骨,成為一個新造的人。。。

也就是說,基督教所說的東東,不是說,基督徒如何靠著自己去改。。。不可能的。。。人是不可能放下自己的。。。如果你真的了解一個基督徒,你一定會發現,他們會經歷許多許多想不到的苦難。。。這就是一個基督徒在行為上成聖的過程(在地位上的成聖,在做決志禱告的那一刻就完成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664

主題

2萬

帖子

6771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離去道別間

Rank: 5Rank: 5

積分
6771
35
子竹青青 發表於 2007-5-29 10:50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30 Servant 的帖子

  阿彌陀佛,S大哥。
  俺和俺的好朋友討論過這個問題,我用的是六個月的孩子(他沒有寶寶,俺也沒有寶寶 純粹是好高鶩遠 )。我說,孩子從小到大會遇到很多危險(書上寫,人的大腦好象是十二歲左右才發展完吧?具體記不清了。四歲時,才能發展80%左右),是應該在她有危險之前就打一下,還是做好防範措施。

  他的意見是,孩子小,沒有自我控制的能力(如果你說什麼他就能聽懂什麼,那便不是孩子了,小孩子對語言的理解應該是慢慢的吧。至少,他們不了解生死吧?),如果語言教育不起作用,那就一定要防範得當。比如,家裡的電源要用電源保護。
  我的意見是,孩子小,沒有自我控制能力,語言教育也沒用,而有些危險在家裡可以避免,但出門就很難說了。因此,要在他接近危險之前打一下小手,疼,他總歸是明白的。這樣,小的疼避免大的傷害。
  我們兩個爭了一個晚上啊,兩個沒寶寶的人為了這個吵啊。

  但是,不管我們哪個更對,都有一點。對於孩子,出了問題,都是大人的責任,而不是一個經驗不足的孩子的責任。因為孩子與大人相比,最基礎的一些安全知識是不具備的(如果是原始社會,孩子大概也不會面臨家裡電源孔的問題,這些知識是隨著社會的發展而不斷增加的)。即便是成年人,也會面臨非常多的類似問題。對於危險與安全,那是個學習的過程,是個受教的過程。

  如果說把人比成大腦尚未發育完全、社會經驗缺乏(特別是近現代科學知識)的寶寶,那麼,這個人出了問題,完全是家長的責任。

  只是,一個成年人是不能在生活里用「我不知道」「沒人告訴過我」來推卸責任的,每個成年個體,都要對他的行為負責任。

  不過,謝天謝地,S大哥及時進房間了。
  

  
簡單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664

主題

2萬

帖子

6771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離去道別間

Rank: 5Rank: 5

積分
6771
36
子竹青青 發表於 2007-5-29 10:53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34 Servant 的帖子

  哈哈,S大哥,俺引的不是chico的觀點,俺引的是講記的觀點,那是凈空老和尚解釋的經啊。
  他的經文里,就是積極的入世啊。

  人不能放下,就是私心雜念太重,太想著自己的利益。
簡單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770

主題

1萬

帖子

5221

積分

二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5221
37
 樓主| Servant 發表於 2007-5-29 10:56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33 paullian 的帖子

這個,我完全同意。。。

其實,基督徒的人生,真的是豐富多彩。。。

這樣來說好了。。。

我們來看兩個小孩,一個是普通人的小孩,一個是最高領導人的小孩,你說,最高領導人的小孩,是否多姿多彩呢?

基督徒是天父的小孩,他們的生活,真的是不一樣。。。基督徒的生活觀,就是活好每一天。。。
過去是痛苦的,未來是渺茫的,今天,只有今天。。。

而基督徒相信,過去已成為歷史,明天自有明天的安排,我們高高興興活好每一天,活在當下。。。(與上面的觀點不一樣的,就是我們知道,明天,神自有安排。。。)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770

主題

1萬

帖子

5221

積分

二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5221
38
 樓主| Servant 發表於 2007-5-29 11:07 |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子竹青青 於 2007-5-29 10:53 發表
  哈哈,S大哥,俺引的不是chico的觀點,俺引的是講記的觀點,那是凈空老和尚解釋的經啊。
  他的經文里,就是積極的入世啊。

  人不能放下,就是私心雜念太重,太想著自己的利益。


先回答簡單的問題。。。

人不可能真正放下,人一定有私心雜念,都在想著自己的利益。。。這個自己,不一定是自我,包括自己的家庭。。。如果沒有家庭,有許多許多問題,就簡單多了。。。可以為了「自己」的放下,不顧其他。。。

如果有家庭呢?

為了自己而「放下」他人,是自私;
為了他人而不放下自己,是「私心」。。。

說說我的故事的續集吧。。。

基督徒當年要我信主,我的問題是「誰是真神」?為什麽耶穌是真神?
我的禱告是」求真神進到我的心裡來「?
我的決志是在那個佈道會的第二天,開車的時候。。。

但是,神還是沒有回答我,為什麽耶穌是真神啊?

信主后不久,(三個月左右),遇到了許多許多不開心的事,我想到了出家。。。這個念頭在我心裡有12小時左右,後來,一個聲音告訴我,出家,是拋開世上的一切,為了自己的」自私「的行為(抱歉,這是我當時的真實想法,沒有指責其他宗教的意思),而基督教告訴我們要」背起自己的十字架「往前走。。。。就是因為這個聲音,讓我放棄了出家的想法。。。我也感嘆,神真的不放棄我們,還是要借者這樣的事情,來回答我,為什麽耶穌是真神的問題。。。(這個事情,至少回答了我。。。)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9
paullian 發表於 2007-5-29 11:09 |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Servant 於 2007-5-29 10:56 AM 發表
這個,我完全同意。。。

其實,基督徒的人生,真的是豐富多彩。。。

這樣來說好了。。。

我們來看兩個小孩,一個是普通人的小孩,一個是最高領導人的小孩,你說,最高領導人的小孩,是否多姿多彩呢?
...


如果有天,你死了。。
神問你,你過的怎麼樣?
你說,我過的很快樂,
怎麼快樂?
沒有憂傷的快樂人生。
如果你沒有經歷過憂傷,你怎麼知道快樂時怎麼樣的?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770

主題

1萬

帖子

5221

積分

二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5221
40
 樓主| Servant 發表於 2007-5-29 11:17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39 paullian 的帖子

好問題。。。可以有許多角度來回答你的問題。。。我作一個簡單的回答,就是基督徒的人生,一定是有憂傷的人生,而且有你想不到多的憂傷的人生。。。

請注意,人的老我,是最頑固的,是不會自己放棄的。。。所以,要對付」老我「,要」脫胎換骨「,一定要經歷許多許多的磨難。。。我以前說過,基督徒的人生,不是說,快樂,幸福,而是說,喜樂,平安。。。

快樂,幸福,是一種生活。。。

喜樂,表示並不一定快樂(屬世的觀點),但是心裡真的喜樂;
平安,表示並不一定幸福(屬世的觀點),但是心裡真的平安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9 19:29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