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1
1萬
8420
五級貝殼核心
佛教徒是否善,世間自有公論,
世間標準的善,而且超越世間標準的善。
使用道具 舉報
25
436
127
貝殼網友一級
766
7879
2077
有過貢獻的斑竹
原帖由 china10 於 2007-4-27 11:57 AM 發表 這個我們不是上次討論過了。 善,惡的知識的多少,和犯罪的多少沒有一個絕對的函數關係(如果有的話,也要引入其他變數)。而且善,惡的知識是一直在增長的。舉個例子,以前沒有internet的時候就沒有網上作 ...
原帖由 china10 於 2007-4-27 12:02 PM 發表 不好意思,有幾次沒回你的帖子。 人會有惡,因為人需要「惡」,人需要發展。 建議你仔細想一下。
362
3749
1226
二星貝殼精英
原帖由 同往錫安 於 2007-4-26 19:28 發表 教育什麼?他怎樣教育普羅大眾的? 真理?什麼是真理?真理從何而來?事物為什麼會那樣運行,而不這樣運行?誰在掌管?誰在護理事物按著規律運轉?
原帖由 同往錫安 於 2007-4-26 19:29 發表 教育怎樣拯救人的罪?懂得越多,罪越少?
原帖由 同往錫安 於 2007-4-26 19:42 發表 喔,原來你的善惡標準是靠公論來定的?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世間有公論嗎?假設的確有,由全人類一起來審判,怎麼個審法啊? 世間標準的善是什麼?超越的善又是什麼? 天上地下,唯我獨尊了,還有 ...
原帖由 china10 於 2007-4-26 19:46 發表 和而不同的蠻多觀點我也同意。 關於教育方面,實際上每個宗教都是一種教育,但由於歷史,文化原因,大家對好,壞,善,惡的理解有很多不同,所以教育的內容和起到的作用都不同。 但很難說哪個好,哪個不好 ...
原帖由 paullian 於 2007-4-27 12:09 發表 如果說。惡是來源於人的慾望。 那就可以說的通了。。 就像,人需要慾望,這樣人才有前進的動力。 例如,人需要對幸福生活的慾望,人才會加倍努力賺錢。 人再沙漠快死的時候,需要求生的慾望,才能走出沙 ...
原帖由 同往錫安 於 2007-4-26 19:49 發表 那麼是不是關於善,惡的知識越多,犯罪就越少呢? 就算完全知道善,惡,人就可以不犯罪了嗎?
原帖由 和而不同 於 2007-4-27 12:18 發表 佛教之「教」,在於教育。教育目的在哪?在於讓你省悟。 佛教之「教」,不是信者靈,不信者不靈。
原帖由 china10 於 2007-4-27 12:21 PM 發表 這個是佛教的教育吧,可能對互相競爭的教育少了些,對互相融合多了些。 但很難說這就更「好」了。競爭少了,對於進步就有所妨礙。
原帖由 paullian 於 2007-4-26 20:26 發表 是啊。。佛教教導人的是很好。讓人少點爭。。 但是,如果人真的 不爭了。反而就。。。。。唉不知道怎麼說。。
原帖由 china10 於 2007-4-27 12:35 PM 發表 所以反基,反佛都沒什麼意義。各個宗教存在於人類社會那麼久,自然有他的道理。 各位晚安,我撤先。
原帖由 和而不同 於 2007-4-27 12:40 PM 發表 所以大乘佛教的教義是無緣大慈同體大悲的,爭,為眾生爭,和為眾生和。教義的最高境界,是凡事「無我」,「無我」,則爭就是不爭,不爭就是爭。 再舉校園案例證,面對兇徒,佛教徒有三種做法, 一種做法 ...
本版積分規則 發表回復 回帖后跳轉到最後一頁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9 1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