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12
返回列表 發新帖
樓主: 研究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請談一談您的信仰

[複製鏈接]

540

主題

6187

帖子

2113

積分

五星貝殼精英

盤古教主

Rank: 4

積分
2113
21
kickbird 發表於 2007-3-14 04:13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20 冷不丁 的帖子

還是你了解我!愛死你了,要不是捨不得那些妹妹,我就去變性了我!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22

主題

8149

帖子

3302

積分

七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3302
22
溫和寶 發表於 2007-3-14 04:14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20 冷不丁 的帖子

換一種假設,一個PLMM找你幫忙打卡,如何處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70

主題

1364

帖子

753

積分

貝殼網友六級

初過語言關(三級)

Rank: 3Rank: 3

積分
753
23
冷不丁 發表於 2007-3-14 04:22 |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溫和地反基 於 2007-3-14 04:14 發表
換一種假設,一個PLMM找你幫忙打卡,如何處理?

拒絕回答,這個問題會讓我犯錯誤的——萬一本版的基督徒MM看到了,我怎麼回答都是個死。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04

主題

1184

帖子

320

積分

貝殼網友二級

Rank: 3Rank: 3

積分
320
24
qew123 發表於 2007-3-14 04:43 |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冷不丁 於 2007-3-14 03:29 發表
其實大家說的都有道理,這種問題本身沒有什麼標準答案。我得那個朋友只是非常困惑,因為和他的信仰相悖,而他又不希望其他同事因為這一點而對他指指點點。他拒絕了那個同事的要求,但是非常不安,所以才告訴我這 ...


冷版主這段話是我在本壇見過的又一段高水平話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043

主題

1萬

帖子

7532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7532
25
chico 發表於 2007-3-14 05:01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24 qew123 的帖子

真TMD累。信了半天神,他竟然一點解脫都沒得到。虱子屁大點事,還困惑。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94

主題

1萬

帖子

5329

積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5329
26
 樓主| 研究 發表於 2007-3-15 00:04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25 chico 的帖子

倪柝聲弟兄出生於1903年,福建福州人,畢業於福州三一書院。1920年蒙恩得救並事奉主,在各地勞苦奔波,建造神的教會。1952年在大陸被囚,1972年病死於獄中。

以下是倪弟兄的帖子,可能有利於你理解一個基督信徒


一個更深的喜樂

  讀經:

  「我卻說:我勞碌是徒然,我儘力是虛無虛空;然而我當得的理必在耶和華那裡,我的賞賜必在我神那裡。耶和華從我出胎造就我作他的僕人,要使雅各歸向他,使以色列到他那裡聚集。(原來耶和華看我為尊貴,我的神也成為我的力量。)」(賽四九4-5)

  「那時,耶穌說:父啊,天地的主,我感謝你!因為你將這些事向聰明通達人就藏起來,向嬰孩就顯出來。父啊,是的,因為你的美意本是如此。一切所有的,都是我父交付我的:除了父,沒有人知道子;除了子和子所願意指示的,沒有人知道父。凡勞苦擔重擔的人,可以到我這裡來,我就使你們得安息。我心裡柔和謙卑,你們當負我的軛,學我的樣式,這樣,你們心裡就必得享安息。因為我的軛是容易的,我的擔子是輕省的。」(太十一25-30)


  我的理在神那裡

  以實亞書是一本先知預言的書,有許多話都是論到基督的。在以賽亞書四十九章五節里,我們看見我們的主在地上到底作的是什麼工;在第四節里,我們看見主到地上來作的工到底有沒有成功。神差遺主耶穌到地上來作什麼?就是要叫雅各家歸向神,就是要叫以色列人到神那裡聚集。結果怎樣呢?結果並沒有成功。按人看來,我們的主是完全失敗了。雅各家沒有歸向他,以色列眾人都不要他,都拒絕他,並且把他釘在十字架上。連他的門徒也有一個人要賣他。所以這裡說:「我勞碌是徒然,我儘力是虛無虛空。」弟兄姊妹,假如我們是在那種情形之下——活在世上被人棄絕,工作好像一點果效都沒有,神的旨意好像一點都沒有成功——那我們必定傷心流淚了;就是不傷心的話,也要憂愁了;就是不憂愁的話,也下免有點消極了。但是我們的主不然。雖然「我勞碌是徒然,我儘力是虛無虛空」,「然而我的理必在耶和華那裡,我的賞賜必在我神那裡」。這句話的意思是:雖然我所想望要作的沒有作得到,雖然我所巴不得要得著的沒有得著,但是我有理在耶和華那裡;雖然我勞碌了這麼久,好像工作一點鄑沒有成效,但是我的理在耶和華那裡。換句話說,到底我有理沒有理,是在耶和華那裡;不只如此,並且「我的賞賜必在我神那裡」。雖然我不能從雅各家和以色列眾人得著什麼,但是我必得著神所要給我的賞賜。因此我心裡覺得滿足,我不抱怨,我不流淚,我也不傷心。這是我們的主的態度。

  弟兄姊妹,這給我們看見一件事,就是我們不能與我們的工作發生直接的關係,我們只能與神發生直接的關係;我們不能與事情發生直接的關係,我們只能與神發直接的關係;我們不能與人發生直接的關係,我們只能與神發生直接的關係。弟兄姊妹,什麼時候,你如果與工作發生直接的關係,與事情發生直接的關係,與人發生直接的關係,那你一碰著難處,一遇到挫折,就要傷心,就要流淚,就要難受了。你如果是與神發生直接的關係,那你就是被人棄絕,你還能喜樂;你就是遭遇難處,你還能喜樂;你就是好像什麼都失敗,你還能喜樂。你如果直接與神發生關係,那就或得或失都不會摸著你。你只有一件事當注意的,就是你在神的面前到底有理沒有理,你在神的面前到底有賞賜沒有賞賜。你的理如果是在神那裡,你的賞賜也就是在神那裡。


  服在神美意之下

  馬太福音十一章說到主在地上的遭遇和主所抱的態度,與以賽亞書四十九章所說的正是相合的。馬太福音十一章全章所記載的都是些很傷心的事。第一件就是施洗約翰打發他的門徒去問耶穌說:「那將要來的是你嗎?還是我們等候別人呢?」意思就是說,到底你是不是彌賽亞?到底你是不是基督?唉!這一個耶穌的先鋒,竟然會疑惑說:「那將要來的是你嗎?」這在人看來,是太令人傷感了。

  施洗約翰來了,也不吃,也不喝,人就說他是被鬼附的。人子來了,也吃也喝,來到人的中間,與人來往,盼望拯救他們,他們應當無話可說了,那知他們又說他是貪食好酒的人。這一班人是有口就說;不吃要說,吃也要說;這樣要說,那樣也要說。這一班人有說話的欲,無論我們的主怎樣,他們總是有批評,總是有話說。他的先鋒被人辱罵是被鬼附的,他自己又被人說是貪食好酒的。不只這樣,像他在迦百農、伯賽大、哥拉汛行了許多異能,但是結果迦百農人不信他,哥拉汛人、伯賽太人也都拒絕他。可以說,馬太福音十一章全章所給我們看見的,就是我們的主是一位被人疑惑,被人毀謗,被人厭棄的主。

  弟兄姊妹,如果在你的生活里,如果在你的工作里,如果在你所來往的人中間,你並著這一連串的難處,你怎樣辦?你免不了要傷心了,要灰心了,要覺得什麼都完了。但是我們的主不然。聖經記載他這個時候的態度說:「那時,耶穌說,父阿,天地的主,我感謝你,因為你將這些事,向聰明通達人,就藏起來,向嬰孩,就顯出來;父阿,是的,因為你的美意本是如此。」「那時」,就是在那樣一個時候,就是在那樣一個環境之中,就是在那樣被人疑惑,被人毀謗,被人厭棄的時候,我們的主能說:「父阿,天地的主,我感謝你;」他心裡沒有苦味,他心裡沒有怨恨,他心裡沒有不平,他心裡沒有一股氣,他能說:「父阿,天地的主,我感謝你。」弟兄姊妹,當你無緣無故的被人疑惑,被人毀謗,被人厭棄的時候,你能感謝神嗎?哦,不是在你得著什麼的時候感謝神,不是在你工作發達的時候感謝神,不是在你被許多人歡迎佩服的時候感謝神,乃是在你無緣無故的被人疑惑,被人毀謗,被人棄絕的時候感謝神,弟兄姊妹,你能在這樣的時候感謝神嗎?.

  我們的主在這裡感謝神,感謝什麼呢?他感謝說:「父阿,天地的主,我感謝你,因為你將這些事,向聰明通達人就藏起來,向嬰孩就顯出來。」在這裡還有一個最大的安慰,就是「父阿,是的,因為你的美意本是如此」。既然父的美意本是如此,那我還有什麼話說呢?在主耶穌看來,施洗約翰疑惑他,是父的美意;人家批評他是貪食好酒的人,是父的美意;迦百農、伯賽大、哥拉汛幾個大城裡的人都棄絕他,也是父的美意。他服在神的美意之下,所以他能說:「父阿,天地的主,我感謝你。」許多時候你不能說「父阿」,你好像不相信神是你的父了。但是我們的主仍然能說「父阿」,他仍然覺得與父頂親近。許多時候,你也不能說「天地的主」了,你好像不能相信天地之間有一位主了。但是我們的主能服在神的美意之下,所以他能說:「父阿,天地的主。」他看見這是神的美意,所以他能說:「父阿,是的,因為你的美意本是如此。」弟兄姊妹,你能不能說,「父阿,你的美意本是如此」呢?你被人誤會,你碰著難處,所以你就覺得難受,你就憂愁,你就傷心嗎?你能不能服在神的美意之下而發出感謝的聲音?你能不能對神說,「父阿,是的,因為你的美意本是如此」呢?弟兄姊妹,你到底能不能這樣說呢?


  父知道就夠了

  我們的主接下去說的一句話,好像是給我們解釋一下,到底他為什麼能說這樣的話。他說:「一切所有的,都是我父交付我的;除了父,沒有人知道子。」夠了,只要父知道就夠了。哥拉汛人不知道我,不要緊;伯賽大人不知道我,不要緊;迦百農人不知道我,不要緊;全雅各家的人,全以色列的人,所有得過我幫助的人,不知道我不要緊;就是約翰誤會我,也不要緊。在這裡只有一件要緊的事,就是「一切所有的,都是我父交付我的;除了父,沒有人知道子」,哦,父知道我就夠了。弟兄姊妹,神知道你,你到底夠不夠?或者你還需要約翰知道你,或者你還需要雅各全家和以色列眾人知道你,或者你還少不了那些迦百農城裡的人、伯賽大城裡的人、哥拉汛城裡的人知道你?弟兄姊妹,到底神知道你了夠不夠?不錯,我們是少不了弟兄,是少不了姊妹,但是當人都不知道我們的時候,我們若是活在神面前,就只要有父知道就夠了。

  主耶穌能說:「一切所有的,都是我父交付我的。」弟兄姊妹,你所有的,都是父給你的嗎?或者是人所給你的呢?你能不能說,「父阿,一切所有的,都是你所給我的」呢?你能不能說,「父阿,除了你所給我的之外,我在人的身上沒有要求」呢?你如果能這樣的話,你就能夠安息,你就能夠讚美。

  主說:「除了父,沒有人知道子。」主又說:「除了子和子所願意指示的,沒有人知道父。」所以,惟獨只肯給神知道的人,這個人才能知道神,也惟獨認識神的人,才能夠帶領人來認識神。不認識父的人,不能帶領人來認識父。弟兄姊妹,你有沒有打算幫助人,帶領人來認識父呢?為什麼你的話沒有分量,你的話不能感動人呢?沒有別的,就是因為你所有的不是父所給你的。你覺得父所給你的不夠,父所交付你的你看不上,你是打算在人的身上要得著什麼。如果你是這樣的人,你就不能說你是惟獨父所知道的。弟兄姊妹,神知道你,你真的夠了嗎?如果你真是夠了的話就好了。如果你認為神知道你就夠了,你就能知道神。惟獨被神知道的人,才能知道神;惟獨知道神的人,才能帶領人來知道神。

  弟兄姊妹,如果我們在神之外,我們就不能認識神。我們的人情太重了,我們的東西太多了,所以我們不能認識神。我們在人中間得的安慰太多了,人所給我們的榮耀太多了,所以我們不能帶領人來認識神。如果我們的心充滿了各種各樣在神之外的東西,我們自己就不能夠認識神。我們要記得主的話,他說:「一切所有的,都是我父交付我的;除了父,沒有人知道子;除了子和子所願意指示的,沒有人知道父。」弟兄姊妹,如果你能把你心裡所有的一切東西都放下,那你這個人就能知道他,你也能夠帶領人來知道他,因為你的心是清的,清心的人必得見神(太五8)。


  柔和謙卑的心

  主說了以上的話之後,接著又說了很安慰我們的話,就是:「凡勞苦擔重擔的人,可以到我這裡來,我就使你們得安息。我心裡柔和謙卑,你們當負我的軛,學我的樣式,這樣,你們心裡就必得享安息。因為我的軛是容易的,我的擔子是輕省的。」我們的主在這裡給我們看見他自己的經歷,就是要留下一個榜樣,叫我們看見他怎樣得著安息,叫我們也能怎樣得著安息。

  「凡勞苦擔重擔的人,可以到我這裡來,我就使你們得安息。」弟兄姊妹,你感覺擔子重嗎?你一天到晚在那裡掙扎嗎?你心裡覺得不痛快嗎?主在這裡對你說:你來,到我這裡來,我要使你得安息。你覺得有許多可掛慮的事嗎?你覺得有各種各樣的擔子自己挑不動嗎?你因著你許多的失敗而苦痛嗎?主說,你到我這裡來,我就要使你得安息。

  主怎能使我們得安息呢?主把他自己放在我們面前,他就是要我們看他。他說:「我心裡柔和謙卑。」我們知道什麼叫作柔和嗎?有一個弟兄曾引一個比喻,他說:「柔和好像小火輪上用的那一種麻繩球,當小火輪靠碼頭的時候,這邊是硬的,那邊也是硬的,硬並硬就要出毛病,但是有這樣的一個麻繩球放在中間,大家都碰在這一個麻繩球上,就不出事情。」弟兄姊妹,這就是柔和。兩邊都是硬的,是碰不得的,但是有這一個軟的東西放在中間,就不會出事情。他是硬的,但你是軟的,你儘管讓他並好了,你就是經得起他並。主耶穌說,他心裡是柔和的,就是說他是經得起並的。弟兄姊妹,你柔和不柔和?許多時候,你想要得著一件東西,你非得著它不可。你就是要得著你所要得著的,沒有一個力量能夠叫你改變過來,神也不能叫你改變過來。這就是你的心不柔和。什麼叫作柔和呢?柔和就是能夠改變。柔和就是能說,神要我得著什麼,就得著什麼。柔和就是得著也可以,不得著也可以。得著,你能唱阿利路亞,感謝神;不得著,你也能唱阿利路亞,感謝神。柔和就是能因著神的旨意把你所定規的改變一下。弟兄姊妹,神的旨意能不能改變你的意思呢?你所定規的,你所羨慕的,你所盼望的,你所一直在那裡追求的,神如果不許可的話,你能不能改變呢?不錯,你說神是愛你的,但是,你所要求的神不給你,你能過去嗎?你能唱阿利路亞嗎?弟兄姊妹,我們要知道,一個柔和的心,就是一個順服的心。所以柔和就是不堅持自己的意見,不固執自己的主張,不定規自己要得著什麼。一個柔和的心,就是神要我改變,我也肯改變,神要我掉頭,我也肯掉頭,神要我怎樣改變都可以。能這樣的人,他就能得著安息。

  弟兄姊妹,安息是頂寶貴的。有的基督徒生活在地上,常常是沒有安息的,常常是不滿意的,常常是發怨言的;他所以這樣,其中有一個原因,就是他在那裡有一個要求,他在那裡有一個羨慕,還沒有成就。但是主給我們看見,安息的條件就是柔和。當神的道路與我們自己的道路相反的時候,我們如果肯掉頭,我們就能說:「神阿,我讓步。」如果我們不肯讓步,就說出我們的不柔和了。弟兄姊妹,我們必須心裡柔和,心裡不柔和就不能安息。我們必須記得,柔和的心是得安息的第一個條件。

  主耶穌還不只柔和,主耶穌也謙卑。我們常常有一些狂妄的思想,血氣的志願;我們常常有一些虛空的盼望,無益的打算。我們常常與弟兄比較,與姊妹比較,不喜歡他們走在我們前面,我們要比他們高,要比他們大。我們的思想充滿了自高自大。我們存心不謙卑,我們不像我們的主耶穌。我們的主,他的心是柔和而且謙卑的。我們的主,他的眼目不高大,他不盼望自己得著什麼,他肯接受神所給他的,他能說,這夠了,這就可以了。這就是他的存心謙卑。弟兄姊妹,到底神所給你的,你夠了嗎?或者你在那裡一直想要得著更大更多的呢?到底神所給你的,你夠不夠?或者你對於某一件事情,某一件東西,非那麼樣不可呢?弟兄姊妹,神是要得著存心謙卑的人。許多人真是有雄心,許多人真是有野心,但是這在神的面前不行,神反而不能使用他。這樣的人存心不謙卑,所以就沒有安息,他不以神所給他的為滿足,所以就沒有安息。

  弟兄姊妹,你所定規的能不能改變呢?你能不能因為神的緣故,把你自己的主張,把你自己的盼望,把你自己的意思改變一下呢?你如果有野心,你如果有雄心,你如果要這個要那個,哦,你的心不柔和,你的心不謙卑。一個謙卑的人,是神給我什麼,我就接受什麼;無論神給我什麼,我總能說阿利路亞,讚美主。我們的主耶穌是柔和的,所以他在神面前是軟的;我們的主耶穌是謙卑的,所以他自己是沒有要求的。只有柔和的人,才是能受神的引導的人;也只有謙卑的人,才是滿足神的心意的人。

  主說:「你們當負我的軛,學我的樣式,這樣,你們心裡就必得享安息。」(「心」該譯作「魂」。)主耶穌把他自己的經歷告訴了我們,叫我們看見,我們如果要得著安息,就當負他的軛,學他的樣式。我們最大的難處,就是有許多時候看不上神的旨意,所以魂里沒有安息,所以總是不喜樂。在聖經里有兩種喜樂,一種喜樂是因為我們相信神的恩典,一種喜樂是因為我們肯順服神的旨意。神的恩典,我們都相信了;但是神的旨意,我們肯不肯順服呢?弟兄姊妹,在你的心裡有沒有不快樂?在你的心裡有沒有不滿意?在你的心裡,有沒有覺得這一件事情不合你的意而在那裡發怨言?如果有的話,只有一個原因,就是因為你不肯順服神的旨意。凡是有一點經歷的人要說,沒有一件事情比奉獻更快樂,沒有一件東西比我們把自己完全放在神的手裡,聽神的支配更可喜樂。如果你心裡不喜樂,如果你心裡不滿足,只有一個原因,就是你沒有負主的軛,沒有學主的樣式。這一種喜樂是深的喜樂,就是你一切所有的都是父所交付你的,並且你能說:父阿,是的,凡你所定規的都是最好的。這是我們的主的經歷所告訴我們的。


  相信神

  弟兄姊妹,加果你沒有安息,你沒有喜樂的話,你裡面總有一樣東西是你不肯放下的。不一定是那一件東西,但是總有一件東西。有的人為什麼那樣苦悶呢?就是因為他裡面有事情。弟兄姊妹,到底你裡面有沒有事情?到底有沒有一件事情是你所不敢問的呢?到底有沒有一件事情是你叫不敢想的呢?有許多基督徒不敢往他自己裡面看,因為他怕看出事情來。有許多基督徒,當神摸著他的時候,他就一直想法子逃避,他不敢安靜幾分鐘坐下來想一想,他掙扎,他忙亂,他不能得著安息,他也就沒有喜樂。弟兄姊妹,你如果真是肯負主的軛,學主的樣式,你就要充滿了平安,也要充滿了讚美。從前有一位弟兄,當他背起行李遠離家鄉去傳福音的時候,他邊走邊說:「從今以後,我與我的親人、家庭、朋友遠離了。」接下去他再說一句話:「我是世界上一個最喜樂的人!」弟兄姊妹,你也許只知道什麼叫作救恩的喜樂,可是這位弟兄知道什麼叫作奉獻的喜樂。真的,許冬時候,我們的心雖然痛,但是口裡卻充而了讚美的話。同等可惜,許多基督徒讚美的聲音被許多東西塞住了!這不是說他一定有罪,這是說他在神之外的東西太多了。如果他讓主把他這些攔阻的東西除去,他的心就要得著安息,就要充滿喜樂了。

  有許多弟兄姊妹與人的關係太深,與人的關係過於神的關係,所以,有一天他失去了人的愛,失去了人的好待,他也就失去了安息,失去了喜樂。弟兄姊妹,如果你像主那樣遭遇了一連串的誤會、毀謗、厭棄,你覺得怎樣呢?你要怎樣說呢?有的人就是在這裡與主講道理,與主起爭執,所以他的心裡就沒有安息,就一點喜樂都沒有。他如果能到主的面前來對主說:「主阿,叫有你所許可臨到我身上的一切事,我都說阿們,我都說是的。」那他立刻就要充滿了天上的安息,天上的喜樂。

  有一個弟兄,有一天,在月亮之下走在曠野的路上,神指著他說:「某人,我要把你所愛的拿去,你怎麼樣?」他對神說:「神,我辦不到。」神就對他說:「你是軟弱的,你是辦不到的,但是我能叫你辦得到,你怎麼樣?」他就說:「主!我感謝你,讚美你,我不能,你能。」他讓神作,他肯服在神的旨意之下,他在那裡一面流淚,一面交給神。希奇的事,他就是這樣一服下來,他立刻充滿了天上的喜樂和平安。弟兄姊妹,你嘗過天上的喜樂和天上的平安的滋味嗎?主在那裡等著要把天上的喜樂和平安給你,問題就在你肯不肯負主的軛,學主的樣式。就是因為你對於主所要求你的事不滿意,所以到今天你還沒有得著主的祝福,你也不能把主的祝福運到人的身上去。主說:「我的軛是容易的,我的擔子是輕省的。」弟兄姊妹,你信這話嗎?不認識神的人要說,神是苛刻的神,沒有種的地方要收割,沒有散的地方要聚斂;認識神的人卻要承認說,主的軛是容易的,主的擔子是輕省的。

  可是,不知道為什麼,許多神的兒女就是怕聽見神的旨意。聽見神的愛、神的智慧、神的能力,都能唱阿利路亞,惟獨聽見神的旨意,就有點怕了。我們看我們的主如何呢?他對於神的旨意不是說神的旨意,而是說「神的美意」。在主看來,神所有的旨意都是美的。弟兄姊妹,我們要相信神的愛心。我們相信他是愛我們的,所以事情無論是怎樣,我們都能夠放心。多少時候,我們求魚,好像神是把蛇給我們;多少時候,我們求餅,好像神是把石頭給我們;我們就說,為什麼我求魚,神給我蛇呢?為什麼我求餅,神給我石頭呢?但是我們要知道:多少時候,我們求魚,豈知我們不是求魚而是求蛇;多少時候,神所給我們的像蛇,豈知不是蛇而是魚。多少時候,我們求餅,豈知我們不是求餅而是求石頭;多少時候,神所給我們的好像是石頭,豈知不是石頭而是餅。多少時候,我們以為神不答應我們的禱告,我們以為神不愛我們,豈知神是要把好的給我們。哦,我們的神是不會錯的。難處就是有許多人不相信神的愛。我們要記得,有的時候,神讓傷心的事、艱難的事,臨到我們身上,不是不愛我們,乃是要造就我們,要把更好的給我們。我們如果相信一切都是神的美意,我們就要帶著眼淚歌唱了。

  我們不只要相信神的愛,我們也要相信神的智慧。他愛我們,他也知道一切。他的愛永遠不改變,他的智慧永遠不會錯。所以無論什麼事情,若不是與我們有益的,都不會臨到我們身上。我們也要相信神的能力是能帶領我們經過一切他所要我們經過的,我們要相信神的能力必定夠叫我們擔負一切臨到我們身上的事情。這樣,我們在神面前就能說:「感謝神,讚美神,因為你的旨意是不錯的。」光為著神的恩典而讚美,還是才起頭的讚美;能為著神的旨意而讚美,才是學會了讚美。光為著所得著的而讚美,還是才起頭的讚美;能為著所失去的而讚美,才是學會了讚美。弟兄姊妹,我們可以安息,我們可以喜樂,因為在所有的事情里,都充滿了神的愛,充滿了神的智慧和神的能力。

  在《荒漠甘泉》(十月二十四日)里有這樣一段話:「一條值五塊錢的鋼鐵,如果作成蹄鐵,可以值十塊錢;如果作成細針,可以值三百五十塊錢;如果作成小刀,可以值三萬二千塊錢;如果作成鐘錶上的發條,可以值二十五萬塊錢。」弟兄姊妹,你看見嗎,十塊錢,三百五十塊錢,三萬二千塊錢,二十五萬塊錢的分別在那裡?是同樣的東西,可是經過了更多的鍛練,經過了更多的錘打之後,就更堅實,更柔軟,更有價值。神為著要使我們更有價值的緣故,就叫我們經過更多的鍛練,經過更多的錘打。我們在神的面前,如果要成為一個有用的、有價值的器皿,那麼,我們對於神所許可臨到我們身上的事情,就不只不怨嘆,反而能喜樂,反而有安息,我們能對神說:「父阿,我感謝你,因為所有你讓它臨到我身上的,都是好的。」我們服在神的旨意之下,我們的心就能得著安息,就能充滿喜樂,我們的口也就要充滿了讚美,我們的重擔就算不得重擔了。

  弟兄姊妹,我們已看見,我們的主有一個更深的喜樂,是因為他相信,「我的理必在耶和華那裡,我的賞賜必在我神那裡;」是因為他相信,「父阿,是的,因為你的美意本是如此。」他也明明告訴我們:「你們當負我的軛,學我的樣式,你們魂里就必得享安息。」哦!弟兄姊妹,我們如果要有分於這一個更深的喜樂,我們就必須相信主的話,並且肯負他的軛,學他的樣式。感謝主,他的軛是容易的,他的擔子是輕省的。

[ 本帖最後由 研究 於 2007-3-15 00:10 編輯 ]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043

主題

1萬

帖子

7532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7532
27
chico 發表於 2007-3-16 04:32 | 只看該作者
研究, 基督徒接觸了很多,身邊就有。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94

主題

1萬

帖子

5329

積分

版主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5329
28
 樓主| 研究 發表於 2007-3-16 07:18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27 chico 的帖子

每個人都是軟弱的。願主的話語常在基督徒的心裡。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043

主題

1萬

帖子

7532

積分

四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7532
29
chico 發表於 2007-3-16 07:57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28 研究 的帖子

同意你的觀點。希望地球上信神的人都有那麼一天,把神的話印在腦子裡,融化在血液中,落實在行動上。祝他們,學為人師,行為世范,成為人類的光,照遍宇宙。

[ 本帖最後由 chico 於 2007-3-16 07:59 編輯 ]
日知而智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2
返回列表 發新帖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8 21:11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