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12
返回列表 發新帖
樓主: 式樣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一門三皇后的獨孤信

[複製鏈接]

35

主題

123

帖子

42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Rank: 2

積分
42
21
 樓主| 式樣 發表於 2007-2-7 10:57 | 只看該作者
宇文泰輕騎追擊至黃河邊上,候景布陣迎戰。因戰馬中箭受驚,宇文泰不幸跌下馬來,身受重傷,只得敗退而歸。西魏軍稍作休整后,再度發起進攻,「是日,東、西魏置陣既大,首尾懸遠,從早至晚,戰數十合,氣霧四塞,莫能相知」。獨孤信、李遠任右面先鋒,趙貴、怡峰任左面先鋒,交戰皆失利,其他將領見狀忙引兵後退。獨孤信本已身處劣勢,又見文帝、宇文泰不知去向,深知自己也無回天之力,只好棄卒先歸。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5

主題

123

帖子

42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Rank: 2

積分
42
22
 樓主| 式樣 發表於 2007-2-7 10:58 | 只看該作者
 大統六年(540年),東魏候景從三鴉出發,準備收復荊州。獨孤信統5000騎兵馳出武關增援,候景一見,連忙撤軍返回。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5

主題

123

帖子

42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Rank: 2

積分
42
23
 樓主| 式樣 發表於 2007-2-7 10:58 | 只看該作者
第二年,岷州(今甘肅省岷縣)刺史赤水糾集蕃王梁仙定舉兵反叛,朝廷下詔令獨孤信率軍討伐,以平定叛亂。獨孤信奉旨至岷州,見赤水、梁仙定怒斥道:「你們身為朝廷命官,沐浴龍恩,而今竟舉兵反叛!看我不拿你們這等不忠不義之賊!」兩軍交戰才幾個回合,梁仙定就被獨孤信的部下殺死。但其兄弟兒子們仍不死心,率余軍繼續作戰。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5

主題

123

帖子

42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Rank: 2

積分
42
24
 樓主| 式樣 發表於 2007-2-7 10:59 | 只看該作者
孤信勒兵轉向萬年,駐紮在三交谷口。叛軍不肯屈服,「并力拒守」。獨孤信想:長此糾纏下去,於我軍不利。遂生出一道妙計,詭騙叛軍道:「你們這些叛賊死到臨頭還不反悔,今我大軍已至,爾等已身陷重圍之中了!」叛軍聞知大驚,環顧四周,只見山上風吹草動,果真似有萬千大軍埋伏其中,嚇得趕緊放下武器,抱頭鼠竄,各自逃命。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5

主題

123

帖子

42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Rank: 2

積分
42
25
 樓主| 式樣 發表於 2007-2-7 10:59 | 只看該作者
獨孤信率軍乘勝北追,一直追到岷州城下,城裡的叛軍知道大勢已去,慌忙出城繳械投降。獨孤信又立大功一次,被朝廷加授為太子太保。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5

主題

123

帖子

42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Rank: 2

積分
42
26
 樓主| 式樣 發表於 2007-2-7 11:00 | 只看該作者
魏自分東西以來。兩邊各不臣服,常為領土之事爭戰不休。大統九年,烽火又起。高歡與宇文泰各自率兵在芒山展開大戰,經過幾次交鋒,西魏左軍趙貴等五員大將相繼失利,東魏占居優勢。宇文泰又親自出陣與東魏交戰,再度失利,只好在日暮時分引兵逃走。高歡忙派兵追擊。正在這個危急時刻,獨孤信趕到,與於謹招聚剩下來的散兵游勇,從後部偷襲東魏追兵。追兵怎會料到身後竟然還會有敵軍,頓時驚慌失措,軍心大亂,「西魏諸軍由是得全」。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5

主題

123

帖子

42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Rank: 2

積分
42
27
 樓主| 式樣 發表於 2007-2-7 11:01 | 只看該作者
西魏不僅外有東魏強敵,內部反叛亦接連不斷。大統十二年,涼州刺史宇文仲和聚眾反叛,獨孤信率怡峰前去征討。宇文仲和固守武威城,獨孤軍屢攻不下,相持甚久。獨孤信仔細斟度形勢,終於找出了叛軍的漏洞。是日深夜,他命手下諸將用雲梯從東北方攻城,自己則率精兵從西南方進攻,兩面夾擊叛軍。城內宇文仲和的士兵們正昏昏入睡,及待發覺,雖奮力抵抗,但為時已晚了。黎明時,獨孤信等便攻人城內,擒捉宇文仲和,並俘獲了叛民6千戶,全部解押至長安。獨孤信因此被拜為大司馬。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5

主題

123

帖子

42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Rank: 2

積分
42
28
 樓主| 式樣 發表於 2007-2-7 11:02 | 只看該作者
此後,獨孤信又分別於大統十三年、十六年兩次出征,進位至柱國大將軍。並且福蔭諸子,他的五個兒子分別被封為公、侯、伯,累計加封四千戶。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5

主題

123

帖子

42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Rank: 2

積分
42
29
 樓主| 式樣 發表於 2007-2-7 11:02 | 只看該作者
孤信兼通文武之道,能張能弛,不僅是一名英勇善戰的武將,也是一位長於治理地方的官員。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5

主題

123

帖子

42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Rank: 2

積分
42
30
 樓主| 式樣 發表於 2007-2-7 11:04 | 只看該作者
大統三年(公元537年),他進據洛陽時,洛陽城已是荒涼一片。昔日的繁華消失殆盡,殘垣斷壁時有所見。許多居民流亡離散,名門士族更是蹤影全無。獨孤信得知河東籍的柳虯和裴諏之還分別留居陽城和潁州,便徵召他們,分別任命他們為行台郎中,開府蜀。有了這些當地名門望族的協助,獨孤信威信大增。弘農裴志本已隱居山中,此刻卻「糾合義徙舉廣州歸同」,陳析、韓雄等地方豪強相繼投奔到獨孤信帳下,原屬東魏的潁、豫、襄、廣、陳留等地也自動併入西魏領土之中。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5

主題

123

帖子

42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Rank: 2

積分
42
31
 樓主| 式樣 發表於 2007-2-7 11:04 | 只看該作者
獨孤信在坐鎮隴右的近十年中,治績更為突出。隴右是西魏的後方,各民族雜居在此,地方豪強勢力盤根錯節,人們一旦有冤屈上訴,幾年都得不到解決。這裡是一塊是非之地。西魏朝廷也為此大傷腦筋,數易刺史,但均不能改變這種狀況。大統四年,獨孤信任隴右十一州大都督、秦州刺史。獨孤信對當地的情況早已有所耳聞,但他毫不畏懼,決心治理好隴右。上任后,他立即著手辦理數年來積壓的案件。他鐵面無私、據實查辦,不論犯人有何後台,均按其罪行加以處治。這樣,百姓們鬱悶心頭已久的冤氣終於得到化解,心相歸之。而當地豪強亦被他的此舉所威懾,再也不敢為非作歹,作威作福了。收攏民心之後,獨孤信又「示以禮教,勤以農桑,」幾年下來,州府府庫充實,百姓也日漸富足。鄰地的流民見之,紛紛舉家投附,秦州所轄戶數一下子增加了幾萬。頓時,獨孤信名聲大噪,「信著遐邇」,宇文泰因此賜其名為信。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5

主題

123

帖子

42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Rank: 2

積分
42
32
 樓主| 式樣 發表於 2007-2-7 11:05 | 只看該作者
只是樹大招風,一篇《檄梁文》為他招致禍根。《檄梁文》是侯景之亂之際東魏大臣魏收寫的一份奏摺。魏收在文中詭稱獨孤信「據隴右不從」,宇文泰得知,遂起戒備之心。趁獨孤信移鎮河陽之際,任自己的侄子宇文導代替其職,並且還親自視察其地。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2
返回列表 發新帖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8 03:50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