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樓主: paullian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人類文明的起源

[複製鏈接]

19

主題

73

帖子

44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Rank: 2

積分
44
21
yuebo0908 發表於 2007-1-17 14:58 | 只看該作者
而 科學永遠是先假設 之後驗證,最終回到假設或者推翻假設。
不知在其中的驗證過程,有主觀與偏向性,假設還是科學還是偽科學。

在舉例 中間立場 如有主觀 多請原諒

進化論,先是提出假設,還是經驗認識。長頸鹿是因為吃不到葉子,而脖子慢慢變長的。那在吃不到葉子的幾萬年,是不是都已經絕種了????還是樹是慢慢長高,脖子也慢慢高的???中間沒有,中等脖子的鹿???有,沒有證據,先假設。。。
如果將發現,原來是一早就有的長脖子化石,是不是要推翻假設呢???
科學永遠是在,自然的封閉系統里找尋答案。

也頂一下這帖子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2
 樓主| paullian 發表於 2007-1-17 23:19 | 只看該作者
呵呵。。有人頂貼子了。。。高興。。。
偶也回樓上的。。。。。。
長頸鹿是因為吃不道葉子而脖子變長。。。可以這麼假設,數百,數千,數萬年前,因為冰河解凍或其他的長時間災害導致地球的生態環境及其惡劣。。。長頸鹿為了生存就尋找的有自己優勢的食物源泉,因此在數代演化中增加自己脖子的長度,去吃高樹上的食物,比吃地上的被許多其他動物爭搶的食物明智多了。
而且,,長脖子可以早點發現敵人,這也是很有優勢的。。
可以說在艱苦的環境下,各種動物都演化出了屬於自己的保命與生存的優勢。
一天一蘋果~~~~~~~
上帝遠離我~~~~~~~~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04

主題

1184

帖子

320

積分

貝殼網友二級

Rank: 3Rank: 3

積分
320
23
qew123 發表於 2007-1-18 11:24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22 paullian 的帖子

此文說明人類文明的發展可能是周而復始的.但我有兩點疑問:
1 文章並沒有說明人到底是怎麼來的?文章說明進化論有可能錯誤,但也沒有新的起源介紹,似乎文章贊成上帝造人之說?

2 文章是以現代人的觀點探索世界起源,認為人類文明是周期性,我有點疑問是,每個周期的高智能生物都是以人的形式表現,而不是以其它方式(如UFO之類)?為什麼不可能以其它形式來存在?文章中存在很多思維定勢的地方.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4
 樓主| paullian 發表於 2007-1-18 11:42 | 只看該作者
嘻嘻。。。。。。。。。。
回樓上的話,,
本文章沒有贊成上帝造人
也許進化論是對的,但是現在可以確定的是,地球的歷史不是僅僅只有數千年,數萬年,而是數百萬年。。。。。。數千萬年。都有可能。。。。
想想看。我們花了5000年文明就到達了現在的水平。。。。。。。。。地球這麼長的歷史為什麼不可能已經有過很多的文明顛峰呢。。也許上一個文明不一定是人類。也許是其他的智能生物。。。聖經不是說神是靈體嗎?也許上一個文明的主宰是靈體型的生物哦。。。。。


我相信。我的想象多大。我的世界就有多大。
一天一蘋果~~~~~~~
上帝遠離我~~~~~~~~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83

主題

1796

帖子

428

積分

貝殼網友三級

Rank: 3Rank: 3

積分
428
25
常常 發表於 2007-1-18 13:24 | 只看該作者

這位 yuebo0908 又在瞎扯 回復 #21 yuebo0908 的帖子

科學是先看證據,然後檢討理論,理論不能解釋證據,那麼就要提出新的理論或者叫假設,然後尋找新的證據檢驗核對這個新的假設是否成立

科學界永遠歡迎與現行理論不符合的證據或者現象,因為這種證據或者現象往往是重大科學發現和重大突破的引子和前兆

至於基督徒卻是先設定一個假設,然後才找證據去證明它,而且在選取證據的時候加以篩選,有利的證據有引用,不利的證據就隱藏,或者裝作視而不見

這位 yue 先生尤其對達爾文怎樣發現進化論充滿誤解或者歪曲

當初達爾文也是一個基督徒,相信上帝造人之說,後來在環遊世界的時候發現生物的發展能夠主動適應當地環境,存在優勝劣汰的現象,在他搜集到大量證據后,加以歸納總結而提出進化論之說。

原帖由 yuebo0908 於 2007-1-17 14:58 發表
而 科學永遠是先假設 之後驗證,最終回到假設或者推翻假設。
不知在其中的驗證過程,有主觀與偏向性,假設還是科學還是偽科學。

在舉例 中間立場 如有主觀 多請原諒

進化論,先是提出假設,還是經驗認識 ...

[ 本帖最後由 常常 於 2007-1-18 13:36 編輯 ]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6
 樓主| paullian 發表於 2007-1-18 14:24 | 只看該作者
對人類起源資料的補充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7
 樓主| paullian 發表於 2007-1-18 14:24 | 只看該作者
最 早 的 人

碧聲



在中非地區的沙漠里,發現了迄今所知最古老的人科動物化石。它使人類進化史顯得更加複雜。




  在撒哈拉尋找原始人類化石,
是一樁冒險的投資 © M.P.F.T.
  風挾著沙,無休止地吹著。這片荒涼的沙漠,地處撒哈拉的南緣,離同行們最熱衷的東非大裂谷有 2500 公里遠,環境也大不相同。化石層最多只有幾米厚,離沉積灘很遠,難於探測。法國普瓦捷大學的米歇爾·布律內和他的同伴,在查德北部的 Djurab 沙漠里堅持不懈地挖掘。在古人類學里,非洲中部以前並沒有盛產奇迹的名聲。但是,一個頭骨就能改變這種情形——也改變人類對自身歷史的認識,就像 77 年前的南方古猿非洲種化石那樣。

  1925 年,雷蒙德·達特在 Nature 雜誌上報告說,他在南非湯恩( Taung )地區的石灰石礦里發現了一個幼年靈長類動物的頭骨,混合了猿和人的特徵。達特認為這個「湯恩幼兒」化石是猿與人之間的「缺環」,將它命名為南方古猿非洲種( Australopithecus africanus )。在那以前,人們對自己遠祖的了解僅限於一些完全具備了人類特徵的古人——尼安德特人、爪哇猿人(直立人)、辟爾唐人(這個後來被發現是假的)。儘管進化論的地位已經確立,但許多人還沒有準備好接受一個半猿半人的祖先,也不願意相信人類的根不在歐亞卻在非洲。於是,權威們說達特發現的只是一個猴子的頭骨。


湯恩幼兒
  但達特終於被證明是正確的,湯恩幼兒開創了古人類學的新時代。後來的研究者如羅伯特·布魯姆、利基一家人,又在非洲東部和南部挖出了許多著名的骨頭。這些祖先們擁擠在距今 200~500 萬年之間,不斷地給試圖重建人類進化樹的人們帶來新的線索和新的困惑。7 月 11 日的 Nature ——仍然是 Nature ——發表了在查德新發現的一具化石 Toumai 的故事。沒什麼名氣的科學家,在並不受重視的化石產地,找到了一個意義非常重大的頭骨,看起來像是達特的故事在重演。不過,布律內的運氣比達特好,不需要等許多年才得到同行們的歡呼。

  150 年前就有人提出,相比起其它靈長動物,人類與黑猩猩的血緣關係格外近。考古證據和 DNA 分析支持這種看法,近年來我們還知道,人與黑猩猩的基因差異只有 1% 多一點。據估計,人與黑猩猩共同的遠祖生活在 500~700 萬年前。達爾文認為人類的根深扎在非洲,迄今在非洲以外發現的古人類化石均未能突破 200 萬年的界限,表明這一觀點較為可靠。大致不錯的話,人屬( Homo Genus )的獨立進化是 300~500 萬年前在非洲大地上開始的。
一天一蘋果~~~~~~~
上帝遠離我~~~~~~~~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8
 樓主| paullian 發表於 2007-1-18 14:25 | 只看該作者
人們正從非洲的 4 個「窗口」地區中,窺視自己的來路。資歷最老的窗口,是南方古猿非洲種的產地南非。最大、最熱鬧的窗口,則是東非大裂谷的東支,北起亞丁灣附近的衣索比亞北部,南至坦尚尼亞北部,中間經過肯亞。另兩個窗口——馬拉維和查德,出產的化石有限,因此相比起來不太像窗子,只像兩個窺視孔。在 Toumai 之前所發現的最古老的人科動物化石分別出土於衣索比亞和肯亞,都是 2001 年新報告的(肯亞的那個還存在較多爭議)。東非大裂谷的東支出土了如此之多又如此之古老的原始人類化石,以至於有些科學家認為,裂谷起到了地理隔離作用,裂谷東邊乾旱、開闊的環境迫使古猿走下樹,發展成為人;而在濕潤、森林茂密的西邊,猿仍然生活在樹上。這種說法被稱為「東邊的故事」。但是,布律內於 1995 年在查德挖出一個有 300 多萬年歷史的頜骨化石,被確認屬於一種南方古猿,命名為南方古猿加扎勒河種( Au. bahrelghazali )。這為「西邊的故事」寫下了一個開頭,Toumai 的出土,又在西方描下了重重的一筆。



Toumai: 600~700萬年前的原始人類

  儘管 Djurab 沙漠環境惡劣,其中許多脊椎動物的化石倒是保存得很好,Toumai ——這個編號為 TM 266-01-060-1 的化石也意外地完整。它包含一個頭蓋骨、頜骨碎片和幾顆牙齒,出土於這片沙漠中 Toros Menalla 地區一個編號為 TM266 的地方。由於沒有灰塵層提供所需的氬和鉀,沒有辦法用氬鉀同位素測年法來確定地層的年代。磁測年法在此也不適用。不過,TM266 地區富有多種脊椎動物化石,將它們與東非地區發現的同類化石比較,就可以通過東非的地層年齡間接地判斷 TM266 的年齡。化石與 TM266 對應得最好的是肯亞的兩個地區,提供了可靠的推斷結果:600~700萬年。

  這是一個非常要緊的時期。1000 萬年前,世界上還充滿了猿。約 500 萬年前,人屬( Homo )已經羽翼豐滿。對於那個人類與黑猩猩分家的關鍵階段,我們差不多一無所知——此前發現的屬於這個時期的所有化石只夠裝滿一個鞋盒子。可想而知,Toumai 會讓古人類學家多麼興奮而緊張。何況它又長得那麼古怪。簡單地說,它從背後看像一隻黑猩猩,正面看卻像一個距今 175 萬年的、挺先進的南方古猿。它的顱骨非常像猿,但仔細看來卻有許多人的特徵:犬齒較小,牙齒的琺琅質較厚,突出的眉脊( brow ridge )形狀為人屬特有,頭骨後方與頸部肌肉結合點的特徵則表明他或她是直立行走的。從眉脊來看,科學家傾向於認為 Toumai 是一個「他」。

  Toumai 在分類學上的正式名稱為 Sahelanthropus tchadensis,似乎可以譯為「薩赫勒人查德種」(薩赫勒是撒哈拉沙漠以南的一個地區,近幾十年來荒漠化得厲害)。昵稱 Toumai 來自當地土語,意思是「在乾旱季節快要開始的危險時期出生的小孩」。如果它不在人類進化樹的起點位置,也應該相當接近。但這並不是說,可以簡單地認為 Toumai 是現代人的直系祖先。很久以來,科學家認為人類進化是梯級式的,即分類學上獨特的原始人類只出現過一次,然後就不斷向更高級形式發展。每一時期的成員,都比上一時期多一點人類特徵、少一點猿的特徵,最後成為智人( Homo sapiens )。這個模型整齊乾淨,也容易畫在教科書上,真是漂亮得很。但事實並不會為了便於我們分析和理解而真的這麼整齊。新發現的骨頭越來越多,進化樹也頭緒叢生,變得像一堆麻煩的灌木。



來看看進化樹吧——如果它還算得上是一棵樹。點擊圖片放大。
  一些科學家提出,人類早期進化經歷了一種「適應輻射」過程:一個物種產生了多個不同的後代分支,各按自己的方式適應著新環境,走著不同的進化之路。在此過程中,人類的一些重要特徵例如直立行走、靈巧的手、增大的腦可能曾經多次沿不同的路徑進化出來。人類進化樹可能有多個開端,僅憑一些人類特徵不足以把某個原始人類與現代人直接聯繫起來——Toumai 可能是我們的直系祖先,但也可能不是,簡直沒有希望證明。

  可以確定的只是,Toumai 支持那個亂糟糟的灌木叢式的人類進化史模型,而給梯級式模型帶來大麻煩:一個這麼古老的原始人類,應該只是剛剛開始表現出一點兒人類的痕迹,不應該長得那麼像一個地質年齡只有他 1/3 的南方古猿。如果硬要用梯級模型來安置 Toumai,那麼所有那些出現得比他晚、臉型卻比他古老的化石——那名單可長著呢——統統要被開除出人類大家庭。為了簡單起見,倒不如認為 Toumai 只是在那個重大變革的時代里,許多種新產生的原始人類之一,是沉在遙遠歷史中的冰山之一角。更多的同期化石無疑有助於我們理解那個時期,不幸的是我們的祖先和祖先的親戚們不大配合:他們喜歡的森林環境不利於化石遺存,比如我們從沒找到過黑猩猩的化石。
一天一蘋果~~~~~~~
上帝遠離我~~~~~~~~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8

主題

322

帖子

91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初過語言關(三級)

Rank: 2

積分
91
29
pekinese 發表於 2007-1-19 02:49 | 只看該作者
======
1萬2千年前沉入海底的亞特蘭第斯大陸

亞特蘭第斯(ATLANTIS)曾是一個具有高度人類文明的大陸,在當今許多民族中有關於亞特蘭第斯大陸的種種描述。確切地理範圍仍有爭論,最新的發現認為在現今的南中國海一帶[14,15,16]。記載中亞特蘭第斯文明有發達的港口,現代化的城市,那時人們已有飛機、船舶、通信設備等等,該大陸卻在大約1萬2千年前因一場世界性的大地震和大洪水災難中沉入海底。
======
有飛機? why not escape ?   200 萬年前,有建築,我信, 200年前,有過飛機&通信設備,我不信!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04

主題

1184

帖子

320

積分

貝殼網友二級

Rank: 3Rank: 3

積分
320
30
qew123 發表於 2007-1-19 08:36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24 paullian 的帖子

"也許上一個文明不一定是人類。也許是其他的智能生物"

但為什麼考古發現的都是人類的化石?我覺得其實科學性還是有待進一步索?再說石頭中的各種圖象就真是每種動物的化身?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04

主題

1184

帖子

320

積分

貝殼網友二級

Rank: 3Rank: 3

積分
320
31
qew123 發表於 2007-1-19 08:47 | 只看該作者
目前比較公認的是300到400萬年前就有人類了,但文章說幾千年萬前甚至幾億年前就有人類了,按照文中說的人類文明周而復始的推測,是不是每次並不是所有的人都死了,沒死的人的文明卻比較落後?

如果進化論是對的話,兩個文明之前的這段時間可能還不來及由無機物到有機物到單細胞到。。。。到人類的進化吧?

[ 本帖最後由 qew123 於 2007-1-19 08:49 編輯 ]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8

主題

8321

帖子

5184

積分

二級貝殼核心

小留學生(一級)

Rank: 5Rank: 5

積分
5184
32
青貝殼 發表於 2007-1-19 09:12 | 只看該作者

不可思議的遠古文明

第一節 不可思議的遠古文明

一群使用著笨拙石器的原始人正在那裡一邊喝著可口可樂,一邊看著高清晰度的彩色電視機。在不可能的年代里發生了不可能發生的事情,這就是目前科學的尷尬。有人說,這些都是"神"的印跡,但"神"又是什麼呢?





不可思議的遠古文明

1938年,中國考古學家紀蒲泰等人到青海南部的巴顏喀拉山地區考察時,在一個不太顯眼的山洞裡共挖出716塊花崗石圓形體,中間稍四無孔,每塊厚度約2厘米,從中間向四周輻射出許多十分規則的水波紋線條,極似現代的鐳射唱片,上面還刻有許多現代人無法解讀的各種符號。經過測定,這些石盤大約是正萬多年以前的東西。後來,石盤幾經輾轉到達蘇聯,在莫斯科所作的各項科學分析表明,這些石盤含有大量的鑽金屬和其他金屬元素,而且石盤的振蕩頻率特別高,這說明它長期用於高電壓之中,彷彿石盤曾經帶電,或者是某種電路的組成部分。

1962年,一位中國學者徐鴻儒教授根據當地的古老傳說,經過長時間的研究,最終破譯了石盤上的表意符號,譯文是:特羅巴人來自雲端,他們乘坐的是古老的飛船,後來飛船在著陸時損壞,這些特羅巴人只好藏身山洞。在巴顏喀拉山地區一直流傳著有關特羅巴人的各種傳說。實際上在西藏地區確實曾經生活過兩個十分特殊的部落,一個叫朱洛巴,一個叫康巴,這兩個部落的人種與世界其他地區的人種都不一樣,他們就生活在巴顏喀拉山一帶,平均身高1.2米,瘦小柔弱,骨骼纖細,眼眶奇大,腦顱容量比一般人平均大100毫升,而且血型獨一無二。這兩個部落1935年被首次發現,1950年曾有一支考察隊前往考察,但結果不得而知。有報道說,最近考古學家在這一帶地區曾出上過身材矮小的人種化石,與傳說中的特羅巴人和發現的朱洛巴、康巴人十分相似。這些特羅巴人是地球人嗎?人類在1萬多年以前能造出宇宙飛船嗎?

在印度德里的一所寺院中,有一根鐵柱,它飽受日晒雨淋已經幾千年了,但卻沒有一點生鏽的痕迹,因為它既不含硫也不含磷,至今人們沒有發現類似的古代合金。難道幾千年前人類就已經掌握了脫硫的冶鍊技術?另外,在奧地利的薩爾茨堡、美國的加利福尼亞及愛爾蘭等地,人們在1萬多年的地質層中找到了鐵釘。回萬多年以前是誰製造了如此地道的鐵釘?歷史學家感到驚恐,因為這些發現同人們對早期人類文明的推測相去了十萬八千里,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

1929年,在土耳其伊斯坦布爾的塞拉伊圖書館,人們發現了一張用羊皮紙繪製的航海地圖,當然這不是原圖,而是精美的複製品。地圖上有土耳其海軍上將皮里·賴斯的簽名,日期是公元1513年。據查,賴斯確有其人,他是著名海盜馬爾·賴斯的侄子。一生以大海為生的人,擁有一張航海圖本來算不了什麼,但他這張航海圖卻與眾不同。這張地圖上準確地畫著大西洋兩岸的輪廓,北美洲和南美洲的地理位置也準確無誤,特別是將南美洲的亞馬遜河流域、委內瑞拉灣的合恩角等地也標註得十分精確。更令人驚嘆不已的是,這張地圖上竟然十分清楚的畫出了整個南極洲的輪廓,而且還畫出了現在已經被幾千米厚的冰層覆蓋下的南極大陸兩側的海岸線和南極山脈,其中尤以魁莫朗德地區最為清晰。

南極洲現在公認是1818年發現的,比賴斯的地圖晚了300 多年,而且南極大陸被冰層覆蓋也是15000多年以前的事情了。這幅地圖的存在說明,在南極大陸還沒有被冰雪覆蓋以前,曾經有人畫出過當時的地理面貌。但是,人類在15000多年以前還處於原始石器時代,當時既到不了四周環海的南極地區,也不可能有繪製地圖的先進文化,那麼這幅地圖的原作者又是誰呢?

1531 年,奧隆丘斯·弗納尤斯也有一張古地圖,上面標出的南極洲大小和形狀與現代人繪製的地圖基本一樣。這張地圖顯示,南極大陸的西部已經被冰雪覆蓋,而東部依然還有陸地存在。根據地球物理學家的研究,大約在6000年以前,南極洲的東部還比較溫暖,這與弗納尤斯的地圖所反映的情況十分吻合。

1559 年,另一張土耳其地圖也精確地畫出了南極大陸和北美洲的太平洋海岸線,使人驚訝的是,在這張地圖上有一條狹窄的地帶,像橋樑一樣把西伯利亞和阿拉斯加連在了一起,地圖上所表示的無疑就是現在的白令海峽地區。但是,白令海峽形成已經有1萬多年了,西伯利亞和阿拉斯加中間的這條地帶就是在那時消失在碧波萬頃之下。不知為什麼,這張地圖的作者竟對1萬多年以前的地球地貌了如指掌,簡直令人不可思議。

還有一樁怪事發生在古希臘一張普托利邁斯年代的地圖上。人們從這張地圖可以清楚地看到整個瑞典還被埋在厚厚的冰層下,而這個地質變動的年代已經距今很遠很遠了。


這些地圖是否正確呢?長期以來人們一直爭論不休。1952年,美國海軍利用先進的回聲探測技術,發現了南極冰層覆蓋下的山脈,與皮里·賴斯的地圖對照,二者基本相同。這不亞於在科學家的頭頂上炸響了一枚巨型炸彈,在震驚之餘產生了一系列的疑問:是誰在1萬多年以前繪製了如此精確的地圖和後人開了一個天大的玩笑?

科學的發現就好像與人故意作對一樣,總不讓人們安安穩穩呆在已有知識的象牙塔里。

恐龍時代疑有神秘超級文明







中國研究生與俄羅斯的科學家在歐亞連接處的烏拉爾山脈中,發現一塊有一億二千萬年歷史的石雕三維地圖。科學家相信這地圖絕不是由古代工具製造,而是高度文明的高科技產物,更神奇的是,科學家在考古現場,還發現類似中國古象形文字的圖案。


俄羅斯拜西克省國立大學物理學家授丘維諾夫,聯同中國研究生郇琿(譯音)自一九九五年起,在西伯利亞及烏拉地區研究古中國人在該地區活動的歷史。一九九九年七月,他們在烏拉爾山脈村落考察時,到達一條名為Chandar的鄉村,該村的農業局前主席向他們表示,在他家的後園有一塊石板,可能紀錄了古中國人三千年前在此的活動。

丘維諾夫表示該石雕「The Map of Creator(造物主之圖)」明顯是一幅人造三維地圖,而且是由先進、細緻的機器製成。石雕共分三層,由一種特別的黏合劑貼在一起,最面層的類似現今的白色人造陶瓷。製造這樣的地圖,需要高度文明才可以。

石雕顯示人造建築


石雕上有不少以直行書寫的符號,初時研究人員認為是古代中國人的甲骨文。隨後丘維諾夫一行到北京故宮圖書館取經,及與河南大學研究員會面,發現上面所寫的文字與中國文字不同。不過,他們還認為這塊石雕與古代中國人在烏拉爾山脈有一種莫名的聯繫。

石雕出土后,研究人員對石雕進行碳十四檢驗,同時進行鈾同位素掃描,均得出不同的結果。研究人員再將石雕的外殼進行反覆測試,最後專家一致認定該石雕有一億二千萬年歷史。


研究員認為,這塊石雕上明顯是烏化到斯捷爾利塔馬克(Sterlitamak)地區的地形,石雕上烏化山一側和現在山脈輪廓一致。石雕地圖比例約為一厘米代表一點一公里。


令人驚訝的是,石雕上顯示出不少人造建築。在石雕上的河道系統有一萬二千公里,其中有十二道長十公里、闊三百米的水壩。這樣大規模的水壩會造成巨大落差,可將水擠到兩邊,類似現代的水力發電站。研究人員估計,如果要進行這樣龐大的工程,需要挖走一千億立方米泥土,相當於幾十個金字塔。


40年來,人們開始把考古的目光從大陸轉向海洋,以期有更驚人的發現。果然,人們在古巴大陸架下發現了一個面積5公頃、沉沒海底近1萬年的古建築群,內有多條街道,路面都是用石板鋪成的,石條門框,石塊雕刻,甚至還有石板棺材,儼然是個石頭的世界。回萬多年以前,人類剛剛進入新石器時期,怎麼可能有如此的建築技術呢?難道雕刻石像、開鑿石料的工程都是用石器和骨器完成的嗎?

1919年前後,根據卡羅林群島的土著人傳說,南馬多爾一帶有大量的寶藏,歐洲、日本、中國的探寶者紛紛前往。後來日本接管了該處,派潛水員下洋覓寶。潛水員都報告說,水下有一座保存基本完好的城市,街道、石柱、石房上都長滿了珊瑚。這座城堡據估計是由40萬塊玄武岩石築成,每塊石板長3.6-8米,大多重10噸以上,還有一條875米長的圍牆,最高處可達14米。這座城堡沉入水底同樣有1萬多年了。大洋洲上的許多孤島本來就不適合人類大規模居住,在遠古的年代是什麼人到此搬動10噸以上的石塊建築了這樣一座城堡呢?

這些遠古的遺跡使科學家們迷惑,因為人們無法確知這些遺跡的準確含義,也無法將它們所代表的文明程度與我們已有的歷史知識統一起來。

根據現代天文學的研究,距離我們太陽系最近的恆星叫天狼星,它的直徑是太陽的2倍,大約離我們有8.7光年(光的速度是每秒30萬公里,光行進一年的距離稱為光年)。據古史記載,天狼星的顏色曾經發生過從紅到白的變化,這引起了古天文學家的疑惑。19世紀中葉,一位名叫白塞爾的德國天文學家發現,天狼星的運動呈有規律的波浪式變化。於是,他大膽假設天狼星應該還有一顆伴星,它們組成一個雙星體系。不久,天文學家就在天狼星的旁邊找到了這顆伴星,它的亮度為8 等星,人們的肉眼是無法看到的,天文學界將這顆伴星稱為天狼B星,它是一顆由紅巨星衰變而成的白矮星,本身密度極大,每立方厘米重達100噸。但從紅巨星通過大爆炸衰變成白矮星,一般需要幾百萬年的時間,人類至今還沒有觀察到一例。

20世紀30年代,一位法國科學家深入非洲馬利共和國西部與世隔絕的荒漠地帶進行考察,不意間發現了一個叫達貢的土著部落。他們很落後,當時還過著原始人一樣的生活。但是,就是這個落後的部族卻讓法國科學家大吃了一驚。

他們告訴來訪的法國人說:天狼星有兩顆衛星,其中一顆叫"波"星(天狼B星在達貢人的土語中被稱為"波"星),"波"星是所有星中最小而最重的星,當人類在地球上出現后不久,"波"星突然發生大爆炸,以後逐漸變暗,天狼星的顏色變化就與這次大爆炸有關。更令法國科學家驚訝的是,達貢人竟然知道天狼星的旋轉周期是50個地球年,並說天狼星還有一顆C星,那是一顆純水的星,比地球上的水要多得多,它的重量是天狼B星的1/4,旋轉周期也是50個地球年。好一個達貢人,讓法國人差點驚掉了下巴。人們無法想像,一個與世隔絕的土著部落對天狼星的了解竟比天文學家還要多,他們的這些知識是從哪裡學到的呢?

神秘的埃及金字塔中不斷有新聞出現。一組來e日本的考古學家與埃及專家合作,共同對神秘金字塔進行了新的考察。結果,他們在金字塔內發現一具男童屍體,年齡大約10歲左右。在這個男童的胸腔里,有一個很像心臟的儀器,是經過精密的外科手術安裝進去的。人造心臟的研製成功是20世紀80年代人類醫學的創舉,誰能相信上述發現是遠古時代的傑作?誰能想像一群原始人在點亮的火把下,用笨拙的石刀剖開這位男童的胸腔,將一個製造精美的人造心臟植人體內,再用粗糙的羊毛線將創口縫合起來,於是奇迹發生了,這個男童竟活蹦亂跳地走下了當作手術台的石板。這可能嗎?

同樣,世界許多不解之謎至今還靜靜躺在一些古老的圖書館里,從這些圖書館保留的上古文獻中,我們讀到了一個似曾相識的文明社會。

中世紀的天文學家柯帕爾尼克斯,他首先提出了地球圍繞太陽旋轉的觀點。但他在向羅馬教皇提交的論文序言中卻寫到:"我是在讀了古人的書之後,才有地球是運動的這種看法。"我們已經無法知道柯帕爾尼克斯讀的是什麼書,但可以肯定的是;他讀的書比人類認識到地球是圍繞太陽旋轉的觀點要早得多。

公元 7世紀,亞美尼亞著名學者A·希拉卡奇也見到過同樣內容的古籍,這些古文獻記載說:地球是一個圓形的球體。另外,猶太人的經典《巴拉》也說到:"人類所居住的地球,像球一樣旋轉著。當其居民有的在下面時,其他的人就在上面。當地球的某一地區是黑夜時,其他地區就是白晝。還有,當某一地區的人在迎接黎明時,其他地區正籠罩在夜幕之下。"奇怪的是,什巴拉》顯然不是這一觀點的發現者,它也是在轉述更遠古的文獻。

正如大家所知道的,中世紀的哥白尼第一次主張太陽中心說,認為地球是圍繞太陽在旋轉。為了堅持這一科學的發現,布魯諾竟被義大利教會以異端邪說的罪名燒死在百花廣場。而上面我們提到的幾種文獻都比哥白尼早了幾百年,有的甚至幾千年.


第二節 人類的困惑
面對以上這些超越我們已有的知識的發現,人們不禁迷茫,問題出在哪裡?我們必須正視的是幾萬年以前的人造心臟,奇妙但精確的古地圖,以及一大堆來歷不明的金屬冶鍊技術和各種知識。換句話說,我們必須對 這樣一個奇怪的現象作出合理的解釋:一群使用著笨拙石器的原始人正在那裡一邊喝著可口可樂,一邊看著高清晰度的彩色電視機。在不可能的年代里發生了不可能發生的事情,這就是問題的癥結。

現在,即使是最保守、最嚴肅的學者面對以上一大堆撲朔迷離的資料,也不得不承認:也許我們以往的科學研究把人類早期文明的程度估計低了。這種實事求是的態度固然比以前的夜郎自大前進了一大步,但依然沒有跳出已有理論的圈子。

現在,我們必須重新認識人類的歷史,尤其是史前文明史。

歷史是過去發生的事情。雖然我們在努力追尋每一個歷史事件的真相,但結果卻不盡如人意,甚至可以不客氣地說,我們所知道的歷史,是我們想知道的歷史,或許說是古人想告訴我們的歷史,即我們所知道的歷史,並非是原原本本的歷史真相。為什麼這麼說呢?歷史研究必須憑藉豐富的資料,但恰恰就是在資料上出了麻煩。所有出土的實物資料,本來是最可信的資料,但它卻偏偏不能直接告訴我們任何東西,一塊出土的人類骨骼化石並不能直接告訴我們他是誰、多大年紀、怎麼死去等具體的問題,這就需要考古學家的工作。實物資料如此,文獻資料也好不了多少。大部分文獻資料只是前人想告訴你的東西,他們不想告訴你,或者認為沒必要告訴你的東西遠比想告訴你的東西多得多,而且有許多是把錯誤的東西告訴了你。所以,歷史說穿了,它需要用我們的經驗去猜測,在猜測中,有的猜對了,但也有的猜錯了。比如說,我們自認為對唐朝社會的歷史比較了解,但1988年陝西法門寺出土了大批唐代文物,絕妙的是還有一本文物清單,是唐人留下的賬本,從中我們才知道,以前我們一直把唐朝許多物品的名稱搞錯了,有的張冠李戴,有的純粹不著邊際。

那麼,歷史是什麼呢?不客氣地說,我們所知道的歷史假設的成份很大,尤其是對有文字記載以前的歷史,現有的歷史學理論大廈實際就是建立在假設的基礎之上的。

首先,讓我們來看一看歷史學家是怎樣假設的。

一般科學界將文字的出現作為界定文明的重要標誌,通常人們把文字出現以後的歷史稱之為人類文明史,而把文字出現以前的歷史算為史前史。從上一個世紀,世界各國開始對上古文化進行大規模的考古挖掘,集一個世紀以來的考古成果,人們發現文字出現的時間並不長,最多不超過6000年。按照文明發展的程度,學術界將中國、印度、埃及、巴比倫四國排在首位,號稱"四大文明古國"。

迄今為止,在埃及發現的最早文字大約起源於公元前4000年,距今6000 年;20世紀20年代,人們在古印度人生活的地方,發現了許多保存在石器、陶器、象牙等物件上的奇怪符號,經過研究判斷,這些符號是一些發音符號,同時還有一些表意符號,可以看作是古印度的文字,它們的年代大約在公元前2500年左右;20世紀30年代,人們在亞述巴泥拔國王時期的古城市廢墟里發現了一個保存比較完整的古代圖書館,大致相當於國家檔案館,裡面保存了2萬多塊泥板,上面刻滿了楔形的象形文字,被稱為泥版文書,它是古巴比倫文化的代表,年代大約在公元前3500年,距今5500年。

中國最為古老的文字要屬甲骨文,它大的產生於商周之際,它記載了公元前3000多年以前我們先民的活動。但由於甲骨文是比較成熟的文字,所以專家推測,中國文字的實際年代可能要更長一些。前幾年,考古學家在遼寧牛河梁一帶,發現了一座距今6000年的 "女神廟"遺址,規模宏大。同時出土了許多精美絕倫的文物,其中女神頭像栩栩如生,堪稱工藝品中的上乘,可惜未發現文字。但從其工藝程度推測,這是一個文明程度相當高的遺址,完全有出現文字的可能。

因此,單從文字的出現來看,我們這一代文明只有6000年的時間,這是可以確定的人類文明的最上限。今天我們所有的科學成果,是積6000年歲月發展而來,在此之前,根本不可能出現與我們今天相似的文明,這就是歷史學的結論。

那麼,人類6000年以前是一個什麼樣子呢?沒有任何文字的記載,只有大量出土的實物資料,從這些實物資料出發,加上合理的推測,歷史學家給我們描繪了這樣一幅史前歷史畫面:

60 萬年以前,剛剛從類人猿進化而來的人類,他們像一群野獸一樣過著群婚生活,赤身裸體居住在山洞裡或大樹上,用簡單的自然工具,如石塊、木棒等獵取野獸和採擷各種能食用的植物。大約在正萬年以前,他們開始懂得製造工具,把自然的石塊砍砸成刀、斧等形狀,同時他們發明了火,知道了熟食。再慢慢地,他們發明了結繩記事,發明了圖畫。大約在公元前4000年前,他們有了文字,走出了蒙昧的陰影,迎來了文明的曙光。這就是歷史學家們辛辛苦苦構建起來的史前歷史體系。

但我們不禁要問:歷史果然如此嗎?

近100年來,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考古手段日益科學化,人們在以前歷史學家沒有注意到的地方,發現了大量史前遺址。雖然我們至今無法解讀這些遺物、遺址的正確含義,但有一點是確定無疑的,那就是,這些遺物、遺址的含義與現代傳統史學觀點相去十萬八千里。這一個又一個新的發現,像一把把重鎚,無情地敲擊著以往的理論大廈,發人深思。

歷史學體系和新的考古學發現之間巨大的反差就擺在我們面前,它們的衝突是如此的尖銳:人們必須從兩者中間選擇一個正確的,否定另一個錯誤的。其間似乎沒有中間道路可走。

問題是,現有的歷史學理論和哲學思維,對這種衝突幾乎毫無辦法,前人在構建我們這一代文明的同時,也限制了人們超文明的思維。完全可以說,舊有的理論和思維在這個問題上已經走入了死胡同,不可能期望從已有的理論大廈中走出合情合理的解釋。

怎麼辦?結論是明確的,我們不可能再對此熟視無睹,裝成一副無所謂的坦然樣子,所有的一切,都必須得到合理的解釋。

現在越來越多的人們開始接受新的考古發現,承認在我們已往的歷史學體系當中有一個極大的空白點(不可否認,迄今為止我們對6000年以前的歷史了解得十分有限)。人們正試圖去探索人類6000年以前所發生的一切事情,以解決人類文明早期超常規發展的現象。因此,現在科學界不少人認為,人類早期的歷史需要改寫,當前亟需建立一門新的學科--史前文明史。

然而,時間的跨度為人們探索史前文明的努力設置了極大的障礙,我們必須越過6000多年的歷史長河,回訪初民們的生活細節。為此,我們必須對早期人類神話和各種民間傳說格外注意,這是地球上最接近我們將要探索的那個時代的資料。

讓我們重新認識古老的神話吧!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8

主題

8321

帖子

5184

積分

二級貝殼核心

小留學生(一級)

Rank: 5Rank: 5

積分
5184
33
青貝殼 發表於 2007-1-19 09:14 | 只看該作者
看到大家在這裡很文明、很認真地在討論問題,感到很溫馨......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4
 樓主| paullian 發表於 2007-1-19 09:31 |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qew123 於 2007-1-19 08:36 發表
"也許上一個文明不一定是人類。也許是其他的智能生物"

但為什麼考古發現的都是人類的化石?我覺得其實科學性還是有待進一步索?再說石頭中的各種圖象就真是每種動物的化身?


考古發現的當時的人類化石腦容量都比不上現在的人類。
那麼我們可以作這麼的假設。。上一個文明的顛峰也許不是人類創造的。。。。。是另種智能生物,,而在他們的時代,我們人類還沒有完全進化出智慧來。。。。。。。
由於某種災害,使上一個文明的人們集體逃離了地球。。。
至於說為什麼沒發現上一個文明的創造者的屍體或化石,,我們可以作這麼樣的假設:1,他們也許使靈體生物。許多神話故事包括聖經都有訴說過神,或有大能的人們,他們沒有身體,使靈體的存在。
二,,他們不是人類或他們使近似人類的文明,也許他們的一部分已經融入了人類當中。。。。。。
說到文明為什麼沒有延續,,,可能使因為哪場災害太大了。。。完全毀滅了一切。而或者是因為上一個文明比較注重環境,他們把工業或其他的設施建立在宇宙中了。把地球當作觀光景點。。。。。
一天一蘋果~~~~~~~
上帝遠離我~~~~~~~~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5
 樓主| paullian 發表於 2007-1-19 09:31 | 只看該作者
原帖由 青貝殼 於 2007-1-19 09:14 發表
看到大家在這裡很文明、很認真地在討論問題,感到很溫馨......


是啊。比吵吵鬧鬧的好多了。。。
真希望大家都能參加進來一起探討。
一天一蘋果~~~~~~~
上帝遠離我~~~~~~~~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04

主題

1184

帖子

320

積分

貝殼網友二級

Rank: 3Rank: 3

積分
320
36
qew123 發表於 2007-1-19 09:56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32 青貝殼 的帖子

「問題是,現有的歷史學理論和哲學思維,對這種衝突幾乎毫無辦法,前人在構建我們這一代文明的同時,也限制了人們超文明的思維。完全可以說,舊有的理論和思維在這個問題上已經走入了死胡同,不可能期望從已有的理論大廈中走出合情合理的解釋。 」

我很贊成這個看法,我們現在在按現代人的思維,可能史前智能生物的存在形式,「文字」及工具等完全就不是我們所能想的,比如說,我們說的史前的「人」也午根本就不是以肉體等形式存,或根本就不是人類,而是其它什麼物類都有可能,文字可能也不是我們所認為必是什麼符號之類的東西,可能也不需要寫在什麼紙上之類,工具也不是我們所理解的鐵器等。

或許現在的考古學家只是在探索一些人類所感興趣的東西,探索一些人類所認為是文明的東西,但有可能史前智能生物的文明根本就不以此形式表現,也人類卻以為探索到了。

[ 本帖最後由 qew123 於 2007-1-19 10:01 編輯 ]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8

主題

8321

帖子

5184

積分

二級貝殼核心

小留學生(一級)

Rank: 5Rank: 5

積分
5184
37
青貝殼 發表於 2007-1-19 09:58 | 只看該作者
......考古發現的當時的人類化石腦容量都比不上現在的人類。

腦容量大就比較聰明,這是我們現在人類的想法,這種想法是否正確,很值得懷疑。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8
 樓主| paullian 發表於 2007-1-19 10:01 | 只看該作者
恩。起碼對人類而言。。腦容量決定了他的智慧。。
不過。對其他智能生物也許就說不通了。
一天一蘋果~~~~~~~
上帝遠離我~~~~~~~~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04

主題

1184

帖子

320

積分

貝殼網友二級

Rank: 3Rank: 3

積分
320
39
qew123 發表於 2007-1-19 10:02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37 青貝殼 的帖子

一切都還在探索中。。。。

也許現在探索到的以前那些文明根本就不是以前的人類所發展的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40
 樓主| paullian 發表於 2007-1-19 10:05 | 只看該作者
恩。也許未來的某天發現。。原來傳說中的上帝拉,老子拉。玉皇大帝拉都是外星人,,前代的文明人而已。
一天一蘋果~~~~~~~
上帝遠離我~~~~~~~~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3 15:34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