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樓主: Blue Ivy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傅雷家書連載

[複製鏈接]

2

主題

19

帖子

6

積分

註冊會員

初過語言關(三級)

Rank: 1

積分
6
21
文雨ty 發表於 2006-10-12 01:31 | 只看該作者
很喜歡看的一本書.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661

主題

2萬

帖子

1萬

積分

版主

倍可親無極天淵(廿十萬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15732
22
 樓主| Blue Ivy 發表於 2006-10-12 02:25 | 只看該作者
記得上大學的時候父親讓我讀傅雷家書, 當時覺得他對孩子太嚴了, 做他的小孩真不容易.

歡迎文雨來文學沙龍.

[ 本帖最後由 Blue Ivy 於 2006-10-12 02:55 編輯 ]
※人生有三件美事,讀書、交友、穿行於山水之間※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294

主題

6625

帖子

8373

積分

五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8373
23
sujie_alex 發表於 2006-10-12 10:48 | 只看該作者
自己有了孩子,才明白他愛子之深...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661

主題

2萬

帖子

1萬

積分

版主

倍可親無極天淵(廿十萬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15732
24
 樓主| Blue Ivy 發表於 2006-10-12 18:54 | 只看該作者
一九五八年九月十八日

親愛的聰:

  千望萬望總算望到了你的信,雖然短短的,但已經給我們不少安慰了,事情也清楚了。我知道你現在正是最忙的時候,既要參加festival[音樂節],又要準備考試。但願你順利通過。我想提醒你幾件要緊的事,千萬不要當作耳邊風,靜靜的想想。(一)你不是有錄音機么?乘在波之便,設法把波方替你錄的全部錄音錄在你自己的機器上,將來帶回來,至少自  
己人可以聽聽。你千萬不可糊塗,一定要爭取,你有了這樣好的條件,不把錄音帶回國是可惜的。此事現在開始就要著手辦了,等到臨時想到,就來不及了,你得好好安排一下。(二)在波蘭穿舊的衣襪等等,不要隨便扔了,回國后正需要舊衣舊鞋。(三)回國前千萬不要買東西,國內各方面都在節約,大家以樸素為主。何況你東西多,反而累贅。(四)回國前若有餘款,可留在使館,或者根本送給使館,不要看重個人利益,寧可節約些留給國家。以上四點,要你注意的,
※人生有三件美事,讀書、交友、穿行於山水之間※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661

主題

2萬

帖子

1萬

積分

版主

倍可親無極天淵(廿十萬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15732
25
 樓主| Blue Ivy 發表於 2006-10-12 18:55 | 只看該作者
一九五八年八月二日*


  親愛的聰:

  自從四月里接到你的信到現在,足足三個多月了,隻字未見,真不知如何的惦念!天天想寫信,也天天等你的信,你說叫我們放心,其實怎能放得下心。就是學習忙,工作忙,隨便塗幾筆,略告些近況,對我們來說,於願已足了、不知你身體如何?為什麼幾個月的不寫信?對我們你是沒有顧忌的,應該同憂同樂。阿敏來信,也說寫了信給你,始終無迴音。  
七月十九日,他有個波蘭同學回國,托他帶了些書給你,想你早已收到了吧!國內有時有謠言,說你回來了,我們莫名其妙,不管怎樣,你要回來,你總會先寫信通知我們的。千句並一句,我們只希望你的來信,多麼令人思念的信!

  …………

  爸爸雖然身體不好,常常失眠,你知道他向來是以工作為樂的,所以只要精神身體吃得消,一面努力學習馬列主義,作為自我改造的初步,來提高自己的政治認識,理論基礎;一面作些翻譯的準備工作。不接到你的信,使他魂夢不安,常常說夢話,這一點是很痛苦的。爸爸這一年來似乎衰老了許多,白髮更多了。我也較去年瘦了許多,常常要臉腫腳腫,都是心臟不健全的跡象。孩子,接到此信,趕快寫信來,只有你的信,是我同你爸爸唯一的安慰!
※人生有三件美事,讀書、交友、穿行於山水之間※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661

主題

2萬

帖子

1萬

積分

版主

倍可親無極天淵(廿十萬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15732
26
 樓主| Blue Ivy 發表於 2006-10-12 18:59 | 只看該作者

一九五八年三月十七日

親愛的孩子:

  二月二十八日來信直化了十七天才到,真奇怪。來信談及幾點,茲分別就我的看法說明如下:

  一、資本主義國家與我們尚未建立外交關係(便是英國與我們,雖互派代辦,關係仍很  
微妙),向例雙方文化藝術使節來往,都是由本國的民間團體出面相互邀請的。比國直接向波蘭學校提出,在國際慣例上也是相當突兀的。因為你不是波蘭人,而你去他國演出,究竟要由本國政府同意。去年春天法國有文化團體來滬,其中一位代表來看過我,我曾與他談及你去法演出問題,應由他們以法中友協一類的名義,向我們對外文協或音協等提出。便是來看我的那位代表所隸屬的來華文化團,也是由我們對外文協以民間團體名義請他們,而非由政府出面的。便是五六年冬法國前總理富爾來訪問,也是應我國人民外交協會之邀。故文化部回示使館的話,完全正確。你不妨向傑老師說明情況,最好由傑老師私人告訴比國,請他們以民間文藝團體名義,寫信給中國對外文協或音協。

  二、新民主主義國家的情形當然不同,他們是可以向當地我們的使館提出的。倘提了幾次無迴音,你不妨向他們說:「也許貴國的駐華使館可以向我們外交部提出」。我覺得以你的地位這樣答覆人家,不至於犯什麼錯誤。當然你也應同時說明,這是你個人的意思,究竟如何還得由他們自己考慮。——這一段話你也不妨告訴傑老師,倘由傑老師有便時對保、南、等國的音樂團體說明,比你自己說明更妥當。

  三、蘇聯樂隊來華訪問,約你合作一事,值得仔細考慮。——第一、這一下跟著他們跑,要費很多時間;中央是否允許你從頭至尾和他們到處演出,臨時仍會有變化。倘若回來好幾個月,而只有極少時間是和蘇聯樂隊合作,那就得事先想想清楚。——第二、你的樂理、和聲、波蘭文的學習還落後很多,急須趕上去,沒有時間可浪費。——第三、即使假期內老師出門,你在波蘭練曲子恐怕仍比國內快一些,集中一些;而在你目前,最主要的是爭取時間多學東西,因為不管你留波時期還有多少,原則上總是所剩有限了。——第四、你今年究竟算學完不學完?學校方面的理論課來得及來不及考完?——(這些總不能半途而廢吧?)——倘使五月中回國了,還要趕回波蘭去應考,則對你準備考試有妨礙,對試前的學習也有妨礙。

  基於以上理由,我覺得你需要鄭重考慮。即使中央主動要你回來一次,你也得從全面學習及來回時間等等方面想周到,向中央說明才對。末了,以後你再不能自費航空來回;為國家著想,航空票開支也太大,而火車來回對你的學習時間又有妨礙。總而言之,希望你全面想問題,要分出你目前的任務何者主要,何者次要;不要單從一個角度看問題。
※人生有三件美事,讀書、交友、穿行於山水之間※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661

主題

2萬

帖子

1萬

積分

版主

倍可親無極天淵(廿十萬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15732
27
 樓主| Blue Ivy 發表於 2006-10-12 19:00 | 只看該作者
一九五九年十月一日*



親愛的聰:

  未接來信之前,我們的心情是沉痛的,痛苦的,你的變化太突兀了,令人無法捉摸。我們做父母的只覺得慚愧,沒有給你什麼好的感受。我們除了一片熱忱的愛子之心之外,但願你自覺的醒悟過來。一個人身在國外,對祖國的懷念是深切的,不論做人方面,事業方面,處處要保持我們中國人傳統的謙虛和大方。


  來信說已經跑過許多地方,開過幾十次音樂會,總算得到好評,這當然是你辛勤勞動的成果。每次演出都好像上戰場,只許成功,不許失敗。但是你有沒有考慮到,這樣多的音樂會,長此下去,會損傷你的健康?我一向知道你不注意起居飲食,為了演出可以廢寢忘食,還要跑東跑西,何其勞累,在你年富力強的時候,也許還不覺得,但遲早要影響健康,跟你總算賬的。太多的演出,對你學習有妨礙。照理,像你這樣的鋼琴家,每月至多二三次,那麼才有充分時間學習其他東西。須知不進則退,於你是不利的。你應該有個打算,好好的安排,也可以和經紀人商量,總以演出不妨礙學習和休息為主。寧可生活清苦些,節制一些力量,(對理財方面也要有打算,要節約,不可加強浪費的惡習)。俗語說:在家靠父母,出門靠朋友,你孤身海外,更需要處處向長者討教,與朋友商量,千萬不可獨斷獨行。

  與華沙的傑老師,有沒有時時去信請教問候,你是他的得意學生,切不可忘了他。

  爸爸年來多病,工作也時斷時續。領導上非常照顧他的身體,沒有讓他參加什麼活動。你是向來知道爸爸的脾氣,只要身體吃得消就工作,而工作態度是越來越認真負責,除非發燒,睡倒了才肯休息。近年來主要是一般的身體衰老,神經衰弱,百病叢生,我也不細談了,你看了干著急也無用。
※人生有三件美事,讀書、交友、穿行於山水之間※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661

主題

2萬

帖子

1萬

積分

版主

倍可親無極天淵(廿十萬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15732
28
 樓主| Blue Ivy 發表於 2006-10-12 19:00 | 只看該作者
一九五九年十月一日



孩子,

  十個月來我的心緒你該想像得到;我也不想千言萬語多說,以免增加你的負擔。你既沒有忘懷祖國,祖國也沒有忘了你,始終給你留著餘地,等你醒悟。我相信:祖國的大門是永遠向你開著的。好多話,媽媽已說了,我不想再重複。但我還得強調一點,就是:適量的音樂會能刺激你的藝術,提高你的水平;過多的音樂會只能麻痹你的感覺,使你的表演缺少
生氣與新鮮感,從而損害你的藝術。你既把藝術看得比生命還重,就該忠於藝術,盡一切可能為保持藝術的完整而奮鬥。這個奮鬥中目前最重要的一個項目就是:不能只考慮需要出台的一切理由,而要多考慮不宜於多出台的一切理由。其次,千萬別做經理人的搖錢樹!他們的一千零一個勸你出台的理由,無非是趁藝術家走紅的時期多賺幾文,哪裡是為真正的藝術著想!一個月七八次乃至八九次音樂會實在太多了,大大的太多了!長此以往,大有成為鋼琴匠,甚至奏琴的機器的危險!你的節目存底很快要告罄的;細水長流才是辦法。若是在如此繁忙的出台以外,同時補充新節目,則人非鋼鐵,不消數月,會整個身體垮下來的。沒有了青山,哪還有柴燒?何況身心過於勞累就會影響到心情,影響到對藝術的感受。這許多道理想你並非不知道,為什麼不掙紮起來,跟經理人商量——必要時還得堅持——減少一半乃至一半以上的音樂會呢?我猜你會回答我:目前都已答應下來,不能取消,取消了要賠人損失等等。可是你能否把已定的音樂會一律推遲一些,中間多一些空隙呢?否則,萬一臨時病倒,還不是照樣得取消音樂會?難道捐稅和經理人的傭金真是奇重,你每次所得極微,所以非開這麼多音樂會就活不了嗎?來信既說已經站穩腳跟,那末一個月只登台一二次(至多三次)也不用怕你的名字冷下去。決定性的仗打過了,多打零星的不精彩的仗,除了浪費精力,報效經理人以外,毫無用處,不但毫無用處,還會因表演的不夠理想而損害聽眾對你的印象。你如今每次登台都與國家面子有關;個人的榮辱得失事小,國家的榮辱得失事大!你既熱愛祖國,這一點尤其不能忘了。為了身體,為了精神,為了藝術,為了國家的榮譽,你都不能不大大減少你的演出。為這件事,我從接信以來未能安睡,往往為此一夜數驚!

  還有你的感情問題怎樣了?來信一字未提,我們卻一日未嘗去心。我知道你的性格,也想象得到你的環境;你一向濫於用情;而即使不採主動,被人追求時也免不了虛榮心感到得意:這是人之常情,於藝術家為尤甚,因此更需警惕。你成年已久,到了二十五歲也該理性堅強一些了,單憑一時衝動的行為也該能多克制一些了。不知事實上是否如此?要找永久的伴侶,也得多用理智考慮勿被感情蒙蔽!情人的眼光一結婚就會變,變得你自己都不相信:事先要不想到這一著,必招後來的無窮痛苦。除了藝術以外,你在外做人方面就是這一點使我們操心。因為這一點也間接影響到國家民族的榮譽,英國人對男女問題的看法始終清教徒氣息很重,想你也有所發覺,知道如何自愛了;自愛即所以報答父母,報答國家。

  真正的藝術家,名副其實的藝術家,多半是在回想中和想象中過他的感情生活的。唯其能把感情生活升華才給人類留下這許多傑作。反覆不已的、有始無終的,沒有結果也不可能有結果的戀愛,只會使人變成唐-璜,使人變得輕薄,使人——至少——對愛情感覺麻痹,無形中流於玩世不恭;而你知道,玩世不恭的禍害,不說別的,先就使你的藝術頹廢;假如每次都是真刀真槍,那麼精力消耗太大,人壽幾何,全部貢獻給藝術還不夠,怎容你如此浪費!歌德的《少年維特之煩惱》的故事,你總該記得吧。要是歌德沒有這大智大勇,歷史上也就沒有歌德了。你把十五歲到現在的感情經歷回想一遍,也會悵然若失了吧?也該從此換一副眼光,換一種態度,換一種心情來看待戀愛了吧?——總之,你無論在訂演出合同方面,在感情方面,在政治行動方面,主要得避免「身不由主」,這是你最大的弱點。——在此舉國歡騰,慶祝十年建國十年建設十年成就的時節,我寫這封信的心情尤其感觸萬端,非筆墨所能形容。孩子,珍重,各方面珍重,千萬珍重,千萬自愛!
※人生有三件美事,讀書、交友、穿行於山水之間※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661

主題

2萬

帖子

1萬

積分

版主

倍可親無極天淵(廿十萬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15732
29
 樓主| Blue Ivy 發表於 2006-10-12 19:01 | 只看該作者
一九六O年十二月三十一日(譯自英文)



親愛的孩子,

  你並非是一個不知感恩的人,但你很少向人表達謝意。朋友對我們的幫助、照應與愛護,不必一定要報以物質,而往往只需寫幾封親切的信,使他們快樂,覺得人生充滿溫暖。既然如此,為什麼要以沒有時間為推搪而不聲不響呢?你應該明白我兩年來沒有跟勃隆斯丹太太通信是有充分的理由的。沉默很容易招人誤會,以為我們冷漠忘恩,你很懂這些做人之道
,但卻永遠不能以此來改掉懶惰的習慣。人人都多少有些惰性,假如你的惰性與偏向不能受道德約束,又怎麼能夠實現我們教育你的信條:「先為人,次為藝術家,再為音樂家,終為鋼琴家」?
※人生有三件美事,讀書、交友、穿行於山水之間※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661

主題

2萬

帖子

1萬

積分

版主

倍可親無極天淵(廿十萬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15732
30
 樓主| Blue Ivy 發表於 2006-10-12 19:01 | 只看該作者
一九六零年十二月二日*

  

親愛的聰:

  知道你們婚期確定以來,我們抱著激動興奮的心情天天都在盤算日子。你們幸福,我們也跟著幸福。所謂骨肉之親,所謂愛子情深,只有真愛子女的父母才能深切的體會其中的滋味。我們常常沉浸在回憶中,把你的一生重新溫過一遍,想著你在襁褓中的痴肥胖,又淘氣又可愛的童年,頑強而多事的少年,一直到半生不熟的去羅馬尼亞,出發去參加蕭邦的比
賽為止:童年時所受的嚴格的家庭教育,少年時代的發奮用功,出國后的辛勤勞苦,今天的些少成績,真像電影中一個個的鏡頭,歷歷在目,包括了多少辛酸和多少歡樂!如今你到了人生的高潮,也是一生中最幸福的階段,開始成家立業了。我們做父母的怎不喜極而涕!尤其做母親的,想到兒子今後的飲食寒暖,身邊瑣事,有這樣一個理想的彌拉來照顧應付,你也不再覺得孤獨,我從此可以交卸責任,一切放心了。可愛的彌拉,雖然我們之間只能從通信中互相了解,可是已感到她性情淳厚,溫柔體貼,(她說過她的信永遠代替不了你的,你看她多麼懂得做父母的心!)絕非虛榮浮誇的女孩子。這是你的福氣,也顯出你眼光不差。最後我還得叮嚀幾句:希望你們二人處理相親相愛之外,永遠能互相尊重事事商量;切勿獨斷專行。生活要嚴肅,有紀律,有節制;經濟方面要有計劃預算,用錢要適當,總之,行事不可憑衝動,圖一時之快,必須深思熟慮;你個人更不可使性。當然,人生永遠在學習中,過失難免,只要接受教訓,就是深入一步了。

  我們覺得最遺憾的是沒有盡父母之職,不能代你們做些事,美中不足的又不能參加你們的婚禮。日期如此匆促,使我措手不及,不知買什麼送你們好。寄出包裹限制甚嚴,只能在極小的範圍內選購。……
※人生有三件美事,讀書、交友、穿行於山水之間※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661

主題

2萬

帖子

1萬

積分

版主

倍可親無極天淵(廿十萬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15732
31
 樓主| Blue Ivy 發表於 2006-10-12 19:02 | 只看該作者
一九六O年十二月二日

  

親愛的孩子,

  因為鬧關節炎,本來這回不想寫信,讓媽媽單獨執筆;但接到你去維也納途中的信,有些藝術問題非由我親自談不可,只能撐起來再寫。知道你平日細看批評,覺得總能得到一些好處,真是太高興了。有自信同時又能保持自我批評精神,的確如你所說,是一切藝術家必須具備的重要條件。你對批評界的總的看法,我完全同意;而且是古往今來真正的藝術家
一致的意見。所謂「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往往自己認為的缺陷,批評家並不能指出,他們指出的倒是反映批評家本人的理解不夠或者純屬個人的好惡,或者是時下的風氣和流俗的趣味。從巴爾扎克到羅曼·羅蘭,都一再說過這一類的話。因為批評家也受他氣質與修養的限制,單從好的方面看,藝術家胸中的境界沒有完美表現出來時,批評家可能完全捉摸不到,而只感到與習慣的世界抵觸;便是藝術家的理想真正完美的表現出來了,批評家囿於成見,也未必馬上能發生共鳴。例如雨果早期的戲劇,皮才的卡爾曼,德彪西的貝萊阿斯與梅利桑特。但即使批評家說的不完全對頭,或竟完全不對頭,也會有一言半語引起我們的反省,給我們一種inspiration[靈感],使我們發見真正的缺點,或者另外一個新的角落讓我們去追求,再不然是使我們聯想到一些小枝節可以補充、修正或改善。——這便是批評家之言不可盡信,亦不可忽視的辯證關係。

  來信提到批評家音樂聽得太多而麻痹,確實體會到他們的苦處。同時我也聯想到演奏家太多沉浸在音樂中和過度的工作或許也有害處。追求完美的意識太強太清楚了,會造成緊張與疲勞,反而妨害原有的成績。你灌唱片特別緊張,就因為求全之心太切。所以我常常勸你勞逸要有恰當的安排,最要緊維持心理的健康和精神的平衡。一切做到問心無愧,成敗置之度外,才能臨場指揮若定,操縱自如。也切勿刻意求工,以免畫蛇添足,喪失了spontaneity[真趣];理想的藝術總是如行雲流水一般自然,即使是慷慨激昂也像夏日的疾風猛雨,好像是天地中必然有的也是勢所必然的境界。一露出雕琢和斧鑿的痕迹,就變為庸俗的工藝品而不是出於肺腑,發自內心的藝術了。我覺得你在放鬆精神一點上還大有可為。不妨減少一些工作,增加一些深思默想,看看效果如何。別老說時間不夠;首先要從日常生活的瑣碎事情上——特別是梳洗穿衣等等,那是我幾年來常囑咐你的——節約時間,擠出時間來!要不工作,就痛快休息,切勿拖拖拉拉在日常猥瑣之事上浪費光陰。不妨多到郊外森林中去散步,或者上博物館欣賞名畫,從造型藝術中去求恬靜閑適。你實在太勞累了!……你知道我說的休息絕不是懶散,而是調節你的身心,尤其是神經(我一向認為音樂家的神經比別的藝術家更需要保護:這也是有科學與歷史根據的),目的仍在於促進你的藝術,不過用的方法比一味苦幹更合理更科學而已!

  你的中文並不見得如何退步,你不必有自卑感。自卑感反會阻止你表達的流暢。Do take it easy![放鬆些,慢慢來!]主要是你目前的環境多半要你用外文來思想,也因為很少機會用中文討論文藝、思想等等問題。稍緩我當寄一些舊書給你,讓你溫習溫習辭彙和句法的變化。我譯的舊作中,嘉爾曼和服爾德的文字比較最洗鍊簡潔,可供學習。新譯不知何時印,印了當然馬上寄。但我們紙張不足,對十九世紀的西方作品又經過批判與重新估價,故譯作究竟哪時會發排,完全無法預料。

  其實多讀外文書,寫得好的也一樣能加強表達思想的能力。我始終覺得一個人有了充實豐富的思想,不怕表達不出。Arthur Hedley[阿瑟-赫德利][1905-1969,英國音樂作家]寫的Chopin[《蕭邦》(在master musician[音樂大師]叢書內)內容甚好,文字也不太難。第十章提到Chopin[蕭邦]的演奏,有些字句和一般人對你的評論很相近。

  …………

  去波蘭前我為你手抄的舊詩選還在嗎?

  TAINE [丹納]:PHILOSOPHIE DE L』ART [《藝術哲學》]的英譯本,不妨買來先讀,要讀得慢一些。要等我的譯本到你手中,實在是時間太無把握了。丹納論希臘及義大利文藝復興真是好極。
※人生有三件美事,讀書、交友、穿行於山水之間※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661

主題

2萬

帖子

1萬

積分

版主

倍可親無極天淵(廿十萬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15732
32
 樓主| Blue Ivy 發表於 2006-10-12 19:02 | 只看該作者
一九六O年十一月二十六日晚



親愛的孩子,

  自從彌拉和我們通信以後,好像你有了秘書,自己更少動筆了。知道你忙,精神緊張勞累,也不怪你。可是有些藝術問題非要你自己談不可。你不談,你我在精神上藝術上的溝通就要中斷,而在我這個孤獨的環境中更要感到孤獨。除了你,沒有人再和我交換音樂方面的意見。而我雖一天天的衰老,還是想多吹吹外面的風。你小時候我們指導你,到了今日,
你也不能坐視爸爸在藝術的某一部門中落後!

  沒想到你們的婚期定得如此近,給我們一個措手不及。媽媽今兒整天在外選購送彌拉和你岳母的禮物。不過也許只能先寄彌拉的,下月再寄另外一包裹。原因詳見給彌拉信。禮物不能在你們婚前到達倫敦,媽媽總覺得是件憾事。前信問你有否《敦煌壁畫選》,現在我給你作為我給你們倆的新婚紀念品。(下周作印刷品寄。)

  孩子,你如今正式踏進人生的重要階段了,想必對各個方面都已嚴肅認真的考慮過:我們中國人對待婚姻——所謂終身大事——比西方人鄭重得多,你也決不例外;可是夫婦之間西方人比我們溫柔得多,delicate[優雅]得多,真有我們古人相敬如賓的作風[當然其中有不少虛偽的,互相欺騙的,]想你也早注意到,在此訂婚四個月內也該多少學習了一些。至於經濟方面,大概你必有妥善的打算和安排。還有一件事,媽媽和我爭執不已,不贊成我提出。我認為你們都還年輕,尤其彌拉,初婚後一二年內光是學會當家已是夠煩了,是否需要考慮稍緩一二年再生兒育女,以便減輕一些她的負擔,讓她多輕鬆一個時期?媽媽反對,說還是早生孩子,寧可以後再節育。但我說晚一些也不過晚一二年,並非十年八年;說不說由我,聽不聽由你們;知無不言,言無不盡,朋友之間尚且如此,何況父母子女!有什麼忌諱呢?你說是不是?我不過表示我的看法,決定仍在你們。——而且即使我不說,也許你們已經討論過這個問題了。彌拉的意思很對,你們該出去休息一個星期。我老是覺得,你離開琴,沉浸在大自然中,多沉思默想,反而對你的音樂理解與感受好處更多。人需要不時跳出自我的牢籠,才能有新的感覺,新的看法,也能有更正確的自我批評。
※人生有三件美事,讀書、交友、穿行於山水之間※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661

主題

2萬

帖子

1萬

積分

版主

倍可親無極天淵(廿十萬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15732
33
 樓主| Blue Ivy 發表於 2006-10-12 19:03 | 只看該作者
一九六O年十一月二十二日(譯自法文)

  

親愛的孩子,

  由於聰時常拘於自己的音樂主張,我很想知道他能否從那些有關他彈奏與演技的批評中得到好處?這些批評有時雖然嚴峻但卻充滿睿智。不知他是否肯花功夫仔細看看這類批評,並且跟你一起討論?[舉例來說,你父親剛寄給我的那篇《泰晤士報》上的文章,其中有幾段說到聰對舒伯特及貝多芬(作品一一一號)奏鳴曲的演奏,依我看來就很值得好好反省。這
樣就能根據他人的意見,對自己的長處與短處作客觀的分析。]你在藝術方面要求嚴格,意見中肯,我很放心,因為這樣對他會有所幫助,可是他是否很有耐性聽取你的意見?還有你父親,他是藝術界極負盛名的老前輩,聰是否能夠虛心聆教?聰還很年輕,對某些音樂家的作品,在藝術與學識方面都尚未成熟,就算對那些他自以為了解頗深的音樂家,例如莫扎特與舒伯特,他也可能犯了自以為是的毛病,沉溺於偏激而不盡合理的見解。我以為他很需要學習和聽從朋友及前輩的卓越見解,從中汲取靈感與教益。你可否告訴我,他目前的愛好傾向於哪方面?假如他沒有直接用語言表達清楚,你聽了他的音樂也一定可以猜度出他在理智與感情方面的傾向。
※人生有三件美事,讀書、交友、穿行於山水之間※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661

主題

2萬

帖子

1萬

積分

版主

倍可親無極天淵(廿十萬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15732
34
 樓主| Blue Ivy 發表於 2006-10-12 19:03 | 只看該作者
一九六二年六月十六日*/十六日晚



  …………

  十三日收到彌拉信,高興萬分,我們正怪她沒有信呢!為了日常燒菜,彌拉煞費苦心。她要我教她燒菜的方法,太難了,光是紙上談兵沒用,燒中國菜一定得看了學。現在爸爸建議的辦法,比較實際。不過我還想講幾隻菜,比較容易的,你講給她聽,不妨試試。


  (一)核桃雞丁(炒雞丁時還有其他作料:如辣椒、筍等等均可)

  成分:1、雞胸肉一杯2、核桃肉大半杯3、雞蛋白一隻4、菱粉一湯匙 5、鹽半茶匙6、湯汁或水二湯匙7、油半斤

  做法:將雞胸肉切成股子塊(即豆子塊),用菱粉、蛋白拌和,加鹽少許,在多量之油中炸一過,即撈起;一面將核桃肉去皮(用開水泡之皮即易去),也在油內炸一透,核桃炸至鬆脆即可。注意不可過火,否則焦苦不堪食矣。炸完倒去鍋中余油,把雞丁與核桃同時倒入鍋中,加入水(或湯汁)及鹽,炒和即成。

  (二)貴妃雞

  成分:1、雞翼二對2、冬筍一隻3、雞腿二對4、冬菇四五隻5、火腿數片6、洋蔥半隻7、辣醬二茶匙(或辣椒二三隻) 8、醬油一湯匙9、糖半湯匙

  做法:將雞翼每隻斬成三段,雞腿也斬成三四塊,在油中爆過,即放入鍋內,加入筍、冬菇、火腿及調味(即醬油、糖、辣醬、洋蔥),加水蓋滿雞面,用文火燜數小時(約二至三小時,看雞的老嫩而定)即可。(這個菜很方便,保證可試。)

  其他如炒肉絲、炒肉片、炒肉末,只要有作料如:小豌豆、筍片、筍絲、香菇、辣椒絲、番茄、捲心菜絲都可。燒法與炒雞丁相同,不過炒肉類可放些醬油而已。炒菜時火要旺,一下即好,否則肉老了不好吃。希望你詳細講給彌拉聽,不要怕煩,飲食亦是一樂也。(將肉絲或肉片或肉末切好后,放入醬油、鹽少許、菱粉拌和,然後在油內爆炒一下盛起,再放作料,另外炒一炒,加入爆好的肉和在一起即成。)


十六日

  彌拉真會說話,把久不寫信推為no inspiration[缺乏靈感],說明如為了責任感而寫,就會寫得dull[枯燥無味],你看是不是伶牙俐齒?可是如果我一連三個月不動筆,你們是不是也要惶惶不安呢?
※人生有三件美事,讀書、交友、穿行於山水之間※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661

主題

2萬

帖子

1萬

積分

版主

倍可親無極天淵(廿十萬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15732
35
 樓主| Blue Ivy 發表於 2006-10-12 19:04 | 只看該作者
一九六二年五月九日



  …………

  昨天收到你上月二十七自丟林(Torino)發的簡訊,感慨得很。藝術最需要靜觀默想,凝神一志;現代生活偏偏把藝術弄得如此商業化,一方面經理人作為生財之道,把藝術家當作搖錢樹式的機器,忙得不可開交,一方面把群眾作為看雜耍或馬戲班的單純的好奇者。在這種溷濁的洪流中打滾的,當然包括所有老輩小輩,有名無名的演奏家歌唱家。像你這樣初
出道的固然另有苦悶,便是久已打定天下的前輩也不免隨波逐流,那就更可嘆了。也許他們對藝術已經缺乏信心,熱誠,僅僅作為維持已得名利的工具。年輕人想要保衛藝術的純潔與清新,唯一的辦法是減少演出;這卻需要三個先決條件:(一)經理人剝削得不那麼凶(這是要靠演奏家的年資積累,逐漸爭取的),(二)個人的生活開支安排得極好,這要靠理財的本領與高度理性的控制,(三)減少出台不至於冷下去,使群眾忘記你。我知道這都是極不容易做到的,一時也急不來。可是為了藝術的尊嚴,為了你藝術的前途,也就是為了你的長遠利益和一生的理想,不能不把以上三個條件作為努力的目標。任何一門的藝術家,一生中都免不了有幾次藝術難關(crisis),我們應當早作思想準備和實際安排。愈能保持身心平衡(那就決不能太忙亂),藝術難關也愈容易闖過去。希望你平時多從這方面高瞻遠矚,切勿被終年忙忙碌碌的漩渦弄得昏昏沉沉,就是說要對藝術生涯多從高處遠處著眼;即使有許多實際困難,一時不能實現你的計劃,但經常在腦子裡思考成熟以後,遇到機會就能緊緊抓住。這一類的話恐怕將來我不在之後,再沒有第二個人和你說;因為我自信對藝術的熱愛與執著,在整個中國也不是很多人有的。

  ……提到洛桑(Lausanne)和日內瓦,萊芒湖與白峰的形象又宛然如在目前。一九二九年我在萊芒湖的另外一端,法瑞交界處的小村子「聖·揚高爾夫」住過三個多月;環湖遊覽了兩次。有一回是和劉抗伯伯、劉海粟伯伯等同去的。

  聽過列巴蒂[即Denu Lipatti 1917-1950,羅馬尼亞著名鋼琴家]彈的Barcarolle[《船歌》],很精彩;那味兒有些像Prelude Op.45[《前奏曲作品第四十五號》],想來你一定能勝任。

  …………

  明天同媽媽去杭州小住幾天,上回還是一九五六年九月陪你去玩了一次。

  近來我正在經歷一個藝術上的大難關,眼光比從前又高出許多(一九五七年前譯的都已看不上眼),腦子卻笨了許多,目力體力也不行,睡眠近十多天又不好了。大概是精神苦悶的影響。生就惶惶不安的性格,有什麼辦法呢?
※人生有三件美事,讀書、交友、穿行於山水之間※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661

主題

2萬

帖子

1萬

積分

版主

倍可親無極天淵(廿十萬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15732
36
 樓主| Blue Ivy 發表於 2006-10-12 19:04 | 只看該作者
一九六二年四月三十日



  …………

  最近買到一本法文舊書,專論寫作藝術。其中談到「自然」(natural),引用羅馬文豪西塞羅的一句名言:It is an art to look like without art. [能看來渾然天成,不著痕迹,才是真正的藝術。]作者認為寫得自然不是無意識的天賦,而要靠後天的學習。甚至可以說自然是努力的結果(The natural is result of efforts),要靠苦功磨練出來。此話固
然不錯,但我覺得首先要能體會到「自然」的境界,然後才能往這個境界邁進。要愛好自然,與個人的氣質、教育、年齡,都有關係;一方面是勉強不來,不能操之過急;一方面也不能不逐漸作有意識的培養。也許浸淫中國古典文學的人比較容易欣賞自然之美,因為自然就是樸素、淡雅、天真;而我們的古典文學就是具備這些特點的。

  李先生常常感嘆,說可惜你太忙,沒法多談談學習心得。她覺得閉塞得很,極需要吹吹外來的新鮮空氣。不知你半年來在藝術方面,對某些作曲家某些作品是否又有新的觀感?三月二十六日London Daily Telegraph [《倫敦每日電訊》]評論你的莫扎特唱片,大致和你自己的批評差不多。可見外面真懂的人還是有。

  全國人大及政協開會才完,參加的朋友們回來說起,中央各方面對你很關切,認為你的愛國精神難得,說盼望你回來。中宣部、中央統戰部也表示對我關切,地方上也多方照顧。本來做人只能求自己良心平安,一時毀譽均所不計。但日子久了,你的人格、作風,究竟還是有公平估價的。
※人生有三件美事,讀書、交友、穿行於山水之間※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661

主題

2萬

帖子

1萬

積分

版主

倍可親無極天淵(廿十萬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15732
37
 樓主| Blue Ivy 發表於 2006-10-12 19:05 | 只看該作者
一九六二年三月二十五日/四月一日



聰,親愛的孩子,

  每次接讀來信,總是說不出的興奮、激動、喜悅、感慨、惆悵!最近報告美澳演出的兩信,我看了在屋內屋外盡兜圈子,多少的感觸使我定不下心來。人吃人的殘酷和醜惡的把戲多可怕!你辛苦了四五個月落得兩手空空,我們想到就心痛。固然你不以求利為目的,做父母的也從不希望你發什麼洋財,——而且還一向鄙視這種思想;可是那些中間人憑什麼來霸
占藝術家的勞動所得呢!眼看孩子被人剝削到這個地步,像你小時候被強暴欺凌一樣,使我們對你又疼又憐惜,對那些吸血鬼又氣又惱,恨得牙痒痒地!相信早晚你能從魔掌之下掙脫出來,不再做魚肉。巴爾扎克說得好:社會踩不死你,就跪在你面前。在西方世界,不經過天翻地覆的革命,這種醜劇還得演下去呢。當然四個月的巡迴演出在藝術上你得益不少,你對許多作品又有了新的體會,深入了一步。可見惟有藝術和學問從來不辜負人:花多少勞力,用多少苦功,拿出多少忠誠和熱情,就得到多少收穫與進步。寫到這兒,想起你對新出的莫扎特唱片的自我批評,真是高興。一個人停滯不前才會永遠對自己的成績滿意。變就是進步,——當然也有好的變質,成為壞的;——眼光一天天不同,才窺見學問藝術的新天地,能不斷的創造。媽媽看了那一段嘆道:「聰真像你,老是不滿意自己,老是在批評自己!」

  美國的評論絕大多數平庸淺薄,讚美也是皮毛。英國畢竟還有音樂學者兼寫報刊評論,如倫敦Times [《泰晤士報》]和曼徹斯特的《導報》,兩位批評家水平都很高;紐約兩家大報的批評家就不像樣了,那位《紐約時報》的更可笑。很高興看到你的中文並不退步,除了個別的辭彙。[我們說「心亂如麻」,不說「心痛如麻」。形容後者只能說「心痛如割」或「心如刀割」。又鄙塞、鄙陋不能說成「陋塞」;也許是你筆誤。]讀你的信,聲音笑貌歷歷在目;議論口吻所流露的坦率、真誠、樸素、熱情、愛憎分明,正和你在琴上表現出來的一致。孩子,你說過我們的信對你有如一面鏡子;其實你的信對我們也是一面鏡子。有些地方你我二人太相像了,有些話就像是我自己說的。平時盼望你的信即因為「薰蕕同臭」,也因為對人生、藝術,周圍可談之人太少。不過我們很原諒你,你忙成這樣,怎麼忍心再要你多寫呢?此次來信已覺出於望外,原以為你一回英國,演出那麼多,不會再動筆了。可是這幾年來,我們倆最大的安慰和快樂,的確莫過於定期接讀來信。還得告訴你,你寫的中等大的字(如此次評論封套上寫的)非常好看;近來我的鋼筆字已難看得不像話了。你難得寫中國字,真難為你了!


三月二十五日

  以上二十五日寫,擱了一星期沒寫下去,在我也是破天荒。近來身體疲勞,除了每天工作以外,簡直沒精神再做旁的事,走一小段路也累得很。眼睛經常流淚,眼科醫生檢查,認為並非眼睛本身有毛病,而是一般性疲勞。三月初休息過半個月,並未好轉。從六一年起飲食已大改進,現在的精力不濟,大概是本身衰老;或者五九、六O兩年的營養不足,始終彌補不來。總而言之,疲勞是實,原因弄不清。

  來信說到中國人弄西洋音樂比日本人更有前途,因為他們雖用苦功而不能化。化固不易,用苦功而得其法也不多見。以整個民族性來說,日華兩族確有這點兒分別。可是我們能化的人也是鳳毛麟角,原因是接觸外界太少,吸收太少。近幾年營養差,也影響腦力活動。我自己深深感到比從前笨得多。在翻譯工作上也苦於化得太少,化得不夠,化得不妙。藝術創造與再創造的要求,不論哪一門都性質相仿。音樂因為抽象,恐怕更難。理會的東西表達不出,或是不能恰到好處,跟自己理想的境界不能完全符合,不多不少。心、腦、手的神經聯繫,或許在音樂表演比別的藝術更微妙,不容易掌握到成為automatic[得心應手,收放自如]的程度。一般青年對任何學科很少能作獨立思考,不僅缺乏自信,便是給了他們方向,也不會自己摸索。原因極多,不能怪他們。十餘年來的教育方法大概有些缺陷。青年人不會觸類旁通,研究哪一門學問都難有成就。思想統一固然有統一的好處;但到了後來,念頭只會往一個方向轉,只會走直線,眼睛只看到一條路,也會陷於單調,貧乏,停滯。往一個方向鑽並非壞事,可惜沒鑽得深。

  月初看了蓋叫天口述,由別人筆錄的《粉墨春秋》,倒是解放以來談藝術最好的書。人生—教育—倫理—藝術,再沒有結合得更完滿的了。從頭至尾都有實例,決不是枯燥的理論。關於學習,他提出,「慢就是快」,說明根基不打好,一切都築在沙上,永久爬不上去。我覺得這一點特別值得我們深思。倘若一開始就猛衝,只求速成,臨了非但一無結果,還造成不踏實的壞風氣。德國人要不在整個十九世紀的前半期埋頭苦幹,在每一項學問中用死功夫,哪會在十九世紀末一直到今天,能在科學、考據、文學各方面放異彩?蓋叫天對藝術更有深刻的體會。他說學戲必需經過一番「默」的功夫。學會了唱、念、做,不算數;還得坐下來叫自己「魂靈出竅」,就是自己分身出去,把一齣戲默默的做一遍、唱一遍;同時自己細細觀察,有什麼缺點該怎樣改。然後站起身來再做、再唱、再念。那時定會發覺剛才思想上修整很好的東西又跑了,做起來同想的完全走了樣。那就得再練,再下苦功,再「默」,再做。如此反覆做去,一齣戲才算真正學會了,拿穩了。——你看,這段話說得多透徹,把自我批評貫徹得多好!老藝人的自我批評決不放在嘴邊,而是在業務中不斷實踐。其次,經過一再「默」練,作品必然深深的打進我們心裡,與我們的思想感情完全化為一片。此外,蓋叫天現身說法,談了不少藝術家的品德、操守、做人,必須與藝術一致的話。我覺得這部書值得寫一長篇書評:不僅學藝術的青年、中年、老年人,不論學的哪一門,應當列為必讀書,便是從上到下一切的文藝領導幹部也該細讀幾遍;做教育工作的人讀了也有好處。不久我就把這書寄給你,你一定喜歡,看了也一定無限興奮。
※人生有三件美事,讀書、交友、穿行於山水之間※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661

主題

2萬

帖子

1萬

積分

版主

倍可親無極天淵(廿十萬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15732
38
 樓主| Blue Ivy 發表於 2006-10-12 19:06 | 只看該作者
一九六二年三月十四日(給傅敏的信)



敏,親愛的孩子,

  ……有理想有熱情而又理智很強的人往往令人望而生畏,大概你不多幾年以前對我還有這種感覺。去年你哥哥信中說:「爸爸文章的每一字每一句都充滿了熱情,很執著,almost fanatic[近乎狂熱]。」最後一句尤其說得中肯。這是我的長處,也是我的短處。因為理想高,熱情強,故處處流露出好為人師與拚命要說服人的意味。可是孩子,別害怕,我年過
半百,世情已淡,而且天性中也有極灑脫的一面,就是中國民族性中的「老莊」精神:換句話說,我執著的時候非常執著,擺脫的時候生死皆置之度外。對兒女們也抱著說不說由我,聽不聽由你的態度。只是責任感強,是非心強,見到的總不能不說而已。你哥哥在另一信中還提到:「在這個decadent[頹廢的]世界,在國外這些年來,我遇見了不少人物Whom I admire and love,from whom I learn [一些我仰慕喜愛,值得學習的人物],可是從來沒有遇到任何人能帶我到那個at the same time passionate and serene,profound and simple,affectionate and proud,subtle and straightforward[(同時)又熱烈又恬靜,又深刻又樸素,又溫柔又高傲,又微妙又率直]的世界。」可見他的確了解我的「兩面性」,也了解到中國舊文化的兩面性。又熱烈又恬靜,又深刻又樸素,又溫柔又高傲,又微妙又率直:這是我們固有文化中的精華,值得我們自豪的!

  當然上述的特點我並沒有完全具備,更沒有具備到恰如其分的程度,僅僅是那種特點的傾向很強,而且是我一生嚮往的境界罷了。比如說,我對人類抱有崇高的理想與希望,同時也用天文學地質學的觀點看人類的演變,多少年前就慣於用「星際」思想看待一些大事情,並不把人類看做萬物之靈,覺得人在世界上對一切生物表示「唯我獨尊」是狂妄可笑的。對某個大原則可能完全贊同,抱有信心,我可照樣對具體事例與執行情況有許多不同意見。對善惡美醜的愛憎心極強,為了一部壞作品,為了社會上某個不合理現象,會憤怒得大生其氣,過後我卻也會心平氣和的分析,解釋,從而對個別事例加以寬恕。我執著真理,卻又時時抱懷疑態度,覺得死抱一些眼前的真理反而使我們停滯,得不到更高級更進步的真理。以上也是隨便閑扯,讓你多體會到你爸爸的複雜心理,從而知道一個人愈有知識愈不簡單,愈不能單從一二點三四點上去判斷。

  很高興你和她都同意我前信說的一些原則,但願切實做去,為著共同的理想(包括個人的幸福和為集體貢獻自己的力量兩項)一步步一步步相勉相策。許多問題只有在實踐中才能真正認識,光是理性上的認識是浮表的,靠不住的,經不住風狂雨驟的考驗的。……從小不大由父母嚴格管教的青年也有另外一些長處,就是獨立自主的能力較強,像你所謂能自己管自己。可是有一部分也是先天比後天更強:你該記得,我們對你數十年的教育即使缺點很多,但在勞動家務,守紀律,有秩序等等方面從未對你放鬆過,而我和你媽媽給你的榜樣總還是勤勞認真的,……我們過了半世,仍舊做人不夠全面,缺點累累,如何能責人太苛呢?可是古人常說:取法乎上,得乎其中;取法乎中,得乎其下。而我對青年人、對我自己的要求,除了吃苦(肉體上,物質上的吃苦)以外,從不比黨對黨團員的要求低;這是你知道的。但願我們大家都來不斷提高自己,不僅是學識,而尤其是修養和品德!
※人生有三件美事,讀書、交友、穿行於山水之間※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661

主題

2萬

帖子

1萬

積分

版主

倍可親無極天淵(廿十萬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15732
39
 樓主| Blue Ivy 發表於 2006-10-12 19:07 | 只看該作者
一九六三年十一月三日


親愛的孩子,

  最近一信使我看了多麼興奮,不知你是否想象得到?真誠而努力的藝術家每隔幾年必然會經過一次脫胎換骨,達到一個新的高峰。能夠從純粹的感覺(sensation)轉化到觀念(idea)當然是邁進一大步,這一步也不是每個藝術家所能辦到的,因為同各人的性情氣質有關。不過到了觀念世界也該提防一個pitfall[陷阱]:在精神上能跟蹤你的人越來越少的時候,難
免鑽牛角尖,走上太抽象的路,和群眾脫離。嘩眾取寵(就是一味用新奇唬人)和取媚庸俗固然都要不得,太沉醉於自己理想也有它的危險。我這話不大說得清楚,只是具體的例子也可以作為我們的警戒。李赫特某些演奏某些理解很能說明問題。歸根結蒂,仍然是「出」和「入」的老話。高遠絕俗而不失人間性人情味,才不會叫人感到cold[冷漠]。像你說的「一切都遠了,同時一切也都近了」,正是莫扎特晚年和舒伯特的作品達到的境界。古往今來的最優秀的中國人多半是這個氣息,儘管sublime[崇高],可不是mystic[神秘](西方式的);儘管超脫,仍是warm, intimate, human[溫馨,親切,有人情味]到極點!你不但深切了解這些,你的性格也有這種傾向,那就是你的藝術的safeguard [保障]。基本上我對你的信心始終如一,以上有些話不過是隨便提到,作為「聞者足戒」的提示罷了。

  我和媽媽特別高興的是你身體居然不搖擺了:這不僅是給聽眾的印象問題,也是一個對待藝術的態度,掌握自己的感情,控制表現,能入能出的問題,也具體證明你能化為一個idea[意念],而超過了被音樂帶著跑,變得不由自主的階段。只有感情凈化,人格升華,從dramatic [起伏激越]進到contemplative [凝神沉思]的時候,才能做到。可見這樣一個細節也不是單靠注意所能解決的,修養到家了,自會迎刃而解。(胸中的感受不能完全在手上表達出來,自然會身體搖擺,好像無意識的要「手舞足蹈」的幫助表達。我這個分析你說對不對?)

  相形之下,我卻是愈來愈不行了。也說不出是退步呢,還是本來能力有限,以前對自己的缺點不像現在這樣感覺清楚。越是對原作體會深刻,越是欣賞原文的美妙,越覺得心長力絀,越覺得譯文遠遠的傳達不出原作的神韻。返工的次數愈來愈多,時間也花得愈來愈多,結果卻總是不滿意。時時刻刻看到自己的limit[局限],運用腦子的limit [局限],措辭造句的limit [局限],先天的limit [局限]——例如句子的轉彎抹角太生硬,色彩單調,說理強而描繪弱,處處都和我性格的缺陷與偏差有關。自然,我並不因此灰心,照樣「知其不可為而為之」,不過要心情愉快也很難了。工作有成績才是最大的快樂:這一點你我都一樣。

  另外有一點是肯定的,就是西方人的思想方式同我們距離太大了。不做翻譯工作的人恐怕不會體會到這麼深切。他們刻畫心理和描寫感情的時候,有些曲折和細膩的地方,複雜繁瑣,簡直與我們格格不入。我們對人生瑣事往往有許多是認為不值一提而省略的,有許多只是羅列事實而不加分析的;如果要寫情就用詩人的態度來寫;西方作家卻多半用科學家的態度,歷史學家的態度(特別巴爾扎克),像解剖昆蟲一般。譯的人固然懂得了,也感覺到它的特色,妙處,可是要叫思想方式完全不一樣的讀者領會就難了。思想方式反映整個的人生觀,宇宙觀,和幾千年文化的發展,怎能一下子就能和另一民族的思想溝通呢?你很幸運,音樂不像語言的局限性那麼大,你還是用音符表達前人的音符,不是用另一種語言文字,另一種邏輯。

  真了解西方的東方人,真了解東方人的西方人,不是沒有,只是稀如星鳳。對自己的文化遺產徹底消化的人,文化遺產決不會變成包袱,反而養成一種無所不包的胸襟,既明白本民族的長處短處,也明白別的民族的長處短處,進一步會截長補短,吸收新鮮的養料。任何孤獨都不怕,只怕文化的孤獨,精神思想的孤獨。你前信所謂孤獨,大概也是指這一點吧?

  儘管我們隔得這麼遠,彼此的心始終在一起,我從來不覺得和你有什麼精神上的隔閡。父子兩代之間能如此也不容易:我為此很快慰。
※人生有三件美事,讀書、交友、穿行於山水之間※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661

主題

2萬

帖子

1萬

積分

版主

倍可親無極天淵(廿十萬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15732
40
 樓主| Blue Ivy 發表於 2006-10-12 19:07 | 只看該作者
一九六三年十月十四日(譯自法文)


親愛的彌拉,

  收到你在九月二十三日與月底之間所寫、在十月一日自倫敦發出的長信,真是十分欣慰,得知你們的近況,是我們最大的快樂,而每次收到你們的信,總是家中一件大事。信是看了一遍又一遍,不停的談論直到收到下一封信為止。這一次,我們亦步亦趨跟著你們神遊義大利:我查閱二十世紀的《拉羅斯大字典》里的地圖,也不斷的翻閱《藍色導遊》(你們旅
游時手上是否有這本《導遊》?),以便查看義大利北部,你們去過的幾口湖,例如Maggiore,Lugarno,Como,Iseo,Garda[馬焦雷湖,盧加諾湖,科莫湖,伊塞奧湖,加爾達湖]等。你們歇宿的Stresa[斯特雷薩]和Bellagio[貝拉焦],都在圖上找到了。我們還念了Bergamo城的描繪(也在《藍色導遊》中找到)。這城裡有一個高鎮,一個低鎮,還有中古的教堂,你現在該知道我們怎樣為你們的快樂而歡欣了!人不是會在不知不覺中,生活在至愛的親人身上嗎?我們這兒沒有假期,可是你使我們分享你們所有的樂趣而不必分擔你們的疲勞,更令我們為之精神大振!

  你倆真幸福,得以遍游優美的國度如瑞士,義大利。我當學生的時候,只於一九二九年在日內瓦湖畔,Villeneuve[維勒納夫]對面一個小小的村子里度過三個月。此外,我只在一九三一年五月去過羅馬、那不勒斯、西西里島,沒能去佛羅倫薩及威尼斯。當時我很年輕,而學生的口袋,你們不難理解,時常是很拮据的。相反的,我反而有機會結識羅馬的傑出人士,義大利的作家與教授,尤其是當時的漢學家,還有當地的貴族,其中尤以巴索里尼伯爵夫人(一位七十開外的夫人),以及她那位風度綽約的媳婦Borghese[博爾蓋塞]公主,對我特別親切。由於她們的引薦,我得以在六月份應邀於義大利皇家地理學會及羅馬扶輪社演講,談論有關現代中國的問題。我那時候才二十三歲,居然在一群不僅傑出,而且淵博的聽眾面前演講,其中不乏部長將軍輩,實在有些不知天高地厚。想起三十年之後,我的兒子,另一個年輕人,以優秀音樂家的身份,而不至於像乃父一般多少有點冒充內行,在義大利同樣傑出的聽眾面前演奏,豈不像一場夢!

  看到你描繪參觀羅浮宮的片段,我為之激動不已,我曾經在這座偉大的博物館中,為學習與欣賞而消磨過無數時光。得知往日熏黑蒙塵的蒙娜麗莎像,如今經過科學的清理,已經煥然一新,真是一大喜訊,我多麼喜愛從香榭麗舍大道一端的協和廣場直達凱旋門的這段全景!我也永遠不能忘記橋上的夜色,尤其是電燈與煤氣燈光相互交織,在塞納河上形成瑰麗的倒影,水中波光粼粼,白色與瑰色相間(電燈光與煤氣燈光),我每次坐公共汽車經過橋上,絕不會不盡情遊覽。告訴我,孩子,當地是否風光依舊?
※人生有三件美事,讀書、交友、穿行於山水之間※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6 19:42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