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筆法的例子:
抗日戰爭中的孫元良將軍——作者:恪敬
從1931年的"九一八"起,到1945年日軍投降.整整十四年,有些人慷慨捐軀,有些人身經百戰,實至名歸.他們的英雄業績,至今歷歷在目,在這些受人尊敬的歷史人物中,由於時代推移,已感日益廖廖,現在人們從碩果中,記起了息影田園的孫元良將軍. 孫元良祖籍浙江紹興,寄籍四川華陽.1904年農曆甲辰正月十九日出生於成都大壩巷孫家老宅.父親名孫廷榮,67歲始生元良.孫元良父親孫廷榮,1837 年生,1917年逝世.孫元良童年棄養,凄惶欲絕,時正在小學讀書,想到父親平時的教誨,孫元良一心秉承祖訓(注)孫家祖訓:"立身要在冰霜之境,事業均從勤苦中來"."讀書立志,貴在自勉"等嘉言懿行.因此,元良勤奮攻讀,成績優異.小心畢業后,考入成都聯合中學.1922年赴南京,在東南大學附中就讀.此時元良更加刻苦鑽研,對中國古典文學頗有心得,經常遣心抒懷,發為吟詠. 1923年孫元良考入國立北京法政大學政治科,時國民黨"北平執行部"負責人為李大釗,譚熙鴻.1924年2月,孫中山在廣州黃埔創辦"中國國民黨陸軍軍官學校",規定軍官學生由全國黨員投考.北平方面選定青年黨員八人,派赴上海參加初試. 1924年3月孫元良加入中國國民黨.
被選定去上海參加初試的八人是:孫元良.曾擴情.楊麟.周惠元.耿澤生.韓紹文.陳明仁.官武斌.他們立即赴上海.經過初試錄取后,於1924年4月兼程去廣州,參加複試及格,於5月入學.1924年6月16日黃埔軍校舉行開學典禮,孫中山親臨閱兵並訓話,孫元良深受感動.
1925年春,孫元良參加討伐陳炯明的第一次東征之戰役,時任連長.在有名的惠州之戰役中,蔣中正親自督師,孫元良身先士卒,在槍林彈雨中,衝鋒陷陣,雖然手臂受傷,仍然堅持不下火線,手執連旗,率先衝上惠州城樓.蔣見他如此英勇善戰,感到十分欣慰,便晉陞孫元良為炮兵營長.
1926年7月7日,國民革命軍總司令部成立,孫元良被任為警衛團團長,后凋任第一軍第一師第一團團長.從此他受到蔣中正的青睞,成了蔣的嫡系部屬. 1928年,蔣中正為了大量培植後進,儲備人才,派孫元良等人去日本士官學校深造.1930年孫元良在日本學成歸國,任俞濟時部隊的炮兵團長,並於 1931年晉陞為259旅旅長.
1932年"一二八"日軍侵華,在上海展開了"凇滬抗日之役",在戰鬥中最緊張時刻,孫元良一直是親臨前線,指揮殺敵,全體官兵深受感動和鼓舞.特別是從 2月20日開始到3月1日曆時11天的廟行鎮之戰,孫元良率領的259旅大敗敵軍,是有名的"廟行大捷".國際評論:此戰役為中國軍第一次和日軍作戰而擊敗日軍於戰場,是近代中國歷史上的光榮奇迹.當時上海出版的《良友》畫報,刊登了凇滬戰役孫元良親臨前線指揮的英姿和艱苦抗戰的事迹,這時孫元良才27 歲.
1932年秋,孫元良調任88師副師長,駐武昌.
1933年1月,孫元良升任第八十八師師長.
我在師部軍械處工作,因而能夠常常見到孫元良師長,他體魄魁偉,打仗驍勇,很有膽識,常常親自到前線督戰.孫元良師長平時喜歡體育運動,愛好打獵,治軍很嚴,嚴禁賭博.別的部隊禁賭是三令五申,又是訓話,又出告示,均不奏效,孫元良一不訓話,二不貼告示,而是身著黃色皮夾克,手執皮鞭,率四名衛士,親自出馬,行至官兵聚賭處,先向空鳴槍示警,后闖入賭場抓賭.如此一.二次,官兵一聽風聲,便拚命逃匿,作鳥獸散.1933年,孫元良駐武昌時,在右旗營房親自抓賭,立地槍斃了3名官兵,從此全師沒有一個人再敢賭博. 1935年,蔣中正派參謀團進入四川,意圖控制四川軍人劉湘,調孫元良88師12000餘人入夔門,駐萬縣,以扼川江咽喉.孫元良部隊駐萬縣時,軍紀嚴明,與人民群眾相處極為融洽,發動官兵從事縣城建設,修整了萬州公園和一些園林道路,使市容煥然一新.孫元良經常出現在航行事處的夔門懸岩峭壁上,大書四米見方的十個大字:夔門天下雄,艦機輕輕過.昭示人們注意水路安全.
1936年3月,孫元良88師奉命移防南京,無錫,朝夕勵兵秣馬,加強士兵鍛煉,成為中央一支勁旅.88師除轄兩個旅另附兩個補充團外,師部尚直轄炮兵, 工兵,通信兵,輜重兵,特務連各一個營.每個團的編製,除步兵3個營外,團部還直轄有榴彈炮兵,通信兵各1連.另附一個特務排.每營轄步兵三連,另重機槍.迫擊炮各1連.至於服裝,官兵冬天有呢大衣,呢軍服,春秋天有草綠駝絨夾衣,夏天是咔嘰短袖衫褲.
1937年七.七抗日戰爭不久,日軍使用武力,奪取我平.津.消息傳來,88師全體官兵憤慨萬分,師長孫元良鑒於愛國將士士氣之激昂,經電請中央請纓,願做抗日前鋒,整裝待命.88師在駐地等待中央複電.軍中議論紛紛,有的說"養兵一日,用兵一時,我們走前頭都不怕,他們怕什麼?"有的說"我們是御林軍, 中央要留我們看家,保那些部長,院長們",總之,群情激憤,達於極點.1937年八一三上海抗日之役,我88師堅強抗戰,日軍屢攻無效.
1937年11月,孫元良奉命從滬西撤退,11月15日,退到青陽港附近,和日軍遭遇,與日軍夾河而戰,打了6個小時,擋住了日軍的前進,然後向南江轉進.1938年3月下旬,孫元良到達武漢面見蔣中正,遭人誣陷於1938年4月3日被關進武昌監獄.在獄中,孫元良接到許多親友慰問的函電.國軍高級將領湯恩伯正在前線指揮抗日作戰,他給孫元良慰電安慰有加,叔父孫震自徐州前線來電謂:元良品格,震所深信,個人孤僻,亦與震同;故叔侄亦手足也,希代達元良.需款點綴,世俗不免,萬勿惜小費,即使多用,震均負擔,絕無困難,不可因小事影響事業.孫元良深有所感,寫了感孫震叔詩一首:
藹然一長者,慰我一何切.
絕不求富貴,但盡為人責.
同情我隱痛,兄弟擬叔侄.
關切我老母,孝思警頑劣.
何以答悃誠?為人類流血!
1938年5月11日,午後3時,軍法執行總監部對上級呈出了一個簽呈,經調查清楚后,表明孫元良安全無罪,5月14日午後4時孫元良出獄.孫元良出獄后,被派到珞珈山軍事委員會軍官訓練團任黨政訓練班副主任,於5月21日入團.6月11日,其妻吳弱男由成都來武漢,只逗留了兩周,於25日返回成都,孫元良.吳弱男送別於南湖機場.1938年7月17日,孫元良調任第十軍團副軍團長,駐江西清江.8月25日,他從江西到長沙,接到成都電報,驚悉其妻吳弱男於8月18日在家病逝.8月30日,孫元良從漢口飛回成都,內心極為哀傷,為吳女士遺像題詩一首:
南湖機場作永訣
我殺敵志亦成灰
君今長眠吾心死
英雄如夢鳥聲悲
頗能夠道出孫元良當時的心情,受到這些連續打擊,孫元良思想上一方面消極起來,想逃避現實,另一方面又積極的想重新從事學問,另圖報國之道.9月 14日,在漢口通過友好警察局方仲文局長,辦了一份國民身份的護照,姓名是"孫遠畦",職業是實業界(民生航業公司職員),其叔父孫震又送他一筆十萬大洋旅費,孫元良便於1939年2月3日從香港乘航威尼斯的意國輪船康提維第號出國了.
孫元良到倫敦后冷靜下來,長日讀書與思考,學問不無進境.由於他性格誠實堅毅,與我外交部駐英大使館各級官員相處融洽,而使館人員知道他在上海抗日戰爭中,享有一定聲名,學識淵博,抱負不凡,都願意與他交往.了解到他尚未續弦,便與之作媒,介紹龍武官女兒龍華藻女士.龍華藻女士性行淑均,志趣高雅,精通文學,並擅長美術繪畫.二人一見傾心,情投意合,便結了婚.
孫元良得到這一賢內助,親友們都為他慶幸,1939年冬天,孫元良偕同新夫人歸國后,被派到抗戰大後方成都中央軍校培育高級軍事人才,孫元良任高等教育班第7期中將主任,為完成抗日勝利大業培育和輸送了大量軍事人才.1943年,孫元良調任第19集團軍副總司令兼29軍軍長.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無條件投降,孫元良奉令任常鎮地區守備指揮官,擔任受降任務,並參與改編偽軍工作.1946年,孫元良調任重慶警備司令,孫元良當時對禁煙頗力,即使是自己下屬,也不留情.一次其高教班學生魏建中從貴陽販三擔鴉片至渝,在南岸被查獲,送司令部后孫元良即令處決.
1985年,日本軍國主義否定1931年以後侵略中國發動的屠殺中國人民的罪行,孫元良站在維護國家民族利益的立場,立即在台灣高雄市發表了一份抗議書,義正詞嚴駁斥了日本軍國主義謊言,我民革主辦的"團結報"刊登了孫元良的全文,足見孫元良熱愛祖國心情.
九一八事變后不久,當時的"中華日報"曾刊登過孫元良將軍為子女命名的新聞.孫元良念念不忘東北領土的失陷,把所生的子女命名為:思遼.思黑.思熱.思吉.愛國之心,令人肅然起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