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12
返回列表 發新帖
樓主: weiguang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言論摘錄 名言警句妙語及出處

[複製鏈接]

67

主題

1342

帖子

388

積分

貝殼網友二級

留學海龜(十四級)

Rank: 3Rank: 3

積分
388
21
 樓主| weiguang 發表於 2005-11-23 23:04 | 只看該作者
謝謝。我過去不知道有此規定,在哪裡?
我不理解這個規定。是為了防止讀者流失嗎?其實未必會流失。
註明引文出處的簡單辦法是提供鏈接,否則還得另外打字。提供鏈接還能讓有興趣者
看到全文。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67

主題

1342

帖子

388

積分

貝殼網友二級

留學海龜(十四級)

Rank: 3Rank: 3

積分
388
22
 樓主| weiguang 發表於 2005-11-24 01:12 | 只看該作者
歷史

    「以史為鏡,可以知興亡;以人為鏡,可以鑒正誤」。培根說:「讀史使人明智」,龔自珍說:「欲知大道,必先讀史」。羅馬政治家西塞羅有句名言:一個不知道自己出生前發生了什麼事情的人,等於沒有長大。

胡喬木:「憤怒出詩人,憤怒不出歷史學家」

義大利哲學家克羅齊:「一切歷史都是現代史」
陳克艱
    任何人為了任何目的,都可以引證這句話。古為今用,以論帶(代)史,牽強荒唐的比附,鹵莽滅裂的穿鑿,凡是輕薄歷史、厚誣歷史的行為,都可以舉張「一切史都是現代史」的旗子。然而對這一重要觀念,克羅齊本人是作過非常明確、容不得歪曲的解說的。

孫鐵《影響中國歷史發展的100事件》序言
正如義大利著名的歷史學家克羅齊所說:「一切歷史都是現代史。」歷史從來都是變化的,隨著時代的發展、人們的理解或者後來者的善意和惡意的解釋而變化。

楊鵬
一切歷史都是現代史,讀史是為了讀現實。以這樣的想法來讀西漢史,我們對中國人心中的秦皇漢武情結,必須保持警惕,尤其是對漢武帝,千萬不能再讓這種人上台。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67

主題

1342

帖子

388

積分

貝殼網友二級

留學海龜(十四級)

Rank: 3Rank: 3

積分
388
23
 樓主| weiguang 發表於 2005-11-24 01:28 | 只看該作者
此心安處是吾鄉

蘇軾《定風波》
「常羨人間琢玉郎,天應乞與點酥娘。自作清歌傳皓齒,風起,雪飛炎海變清涼。萬里歸來年愈少,微笑,笑時猶帶嶺梅香。試問嶺南應不好?卻道:此心安處是吾鄉。」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67

主題

1342

帖子

388

積分

貝殼網友二級

留學海龜(十四級)

Rank: 3Rank: 3

積分
388
24
 樓主| weiguang 發表於 2005-11-24 12:41 | 只看該作者
不畏浮雲遮望眼,只緣身在最高層

溫家寶總理會見布希時,引用北宋政治家王安石的詩「不畏浮雲遮望眼,只緣身在最高層」,說明中美妥善處理分歧,減少麻煩,不搞對抗,關鍵在領導層。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67

主題

1342

帖子

388

積分

貝殼網友二級

留學海龜(十四級)

Rank: 3Rank: 3

積分
388
25
 樓主| weiguang 發表於 2005-11-26 09:45 | 只看該作者
魯迅《紀念劉和珍君》

「人類的血戰前行的歷史,正如煤的形成,當時用大量的木材,結果卻只是一小塊」
「造化常常為庸人設計,以時間的流逝來洗滌舊跡,僅使留下淡紅的血色與微漠的悲哀。」
「時間永是流逝,街市依舊太平,有限的幾個生命,在中國是不算什麼的……至於此外深的意義,我總覺得很寥寥……」
「真的猛士,敢於直面慘淡的人生,敢於正視淋漓的鮮血。」「苟活者在淡紅的血色中,會依稀看見微茫的希望;真的猛士,將更奮然前行!」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67

主題

1342

帖子

388

積分

貝殼網友二級

留學海龜(十四級)

Rank: 3Rank: 3

積分
388
26
 樓主| weiguang 發表於 2005-11-30 11:33 | 只看該作者
「我不同意你的意見,但我誓死捍衛你說話的權利。」  伏爾泰

當年胡適說過,《大公報》之所以成為「中國最好的報紙」,無非是因為它做到了兩項最低限度的職責:「第一是登載確實的消息,第二是發表負責任的評論。」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67

主題

1342

帖子

388

積分

貝殼網友二級

留學海龜(十四級)

Rank: 3Rank: 3

積分
388
27
 樓主| weiguang 發表於 2005-11-30 11:56 | 只看該作者
《牡丹亭》的作者湯顯祖寫出了名句「原來奼紫嫣紅開遍,似這般都付與斷井頹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賞心樂事誰家院」,

馬致遠.秋思:
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0

主題

46

帖子

12

積分

註冊會員

初過語言關(三級)

Rank: 1

積分
12
28
lizi790817 發表於 2005-11-30 16:28 | 只看該作者
只要你不在乎,別人就不在乎。
  我的恩師說的。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67

主題

1342

帖子

388

積分

貝殼網友二級

留學海龜(十四級)

Rank: 3Rank: 3

積分
388
29
 樓主| weiguang 發表於 2005-12-1 00:19 | 只看該作者
歡迎跟帖

波普爾在《開放社會及其敵人》一書中引用了古希臘政治家、民主主義者伯里克利的話;「幸福是自由的果實,而自由則是勇氣的果實」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67

主題

1342

帖子

388

積分

貝殼網友二級

留學海龜(十四級)

Rank: 3Rank: 3

積分
388
30
 樓主| weiguang 發表於 2005-12-1 06:34 | 只看該作者
興,百姓苦;亡,百姓苦

元曲 張養浩: 潼關懷古:
峰巒如聚,波濤如怒,山河表裡潼關路。望西都,意踟躕,傷心秦漢經行處。宮闕萬間都做了土。興,百姓苦;亡,百姓苦。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67

主題

1342

帖子

388

積分

貝殼網友二級

留學海龜(十四級)

Rank: 3Rank: 3

積分
388
31
 樓主| weiguang 發表於 2005-12-1 19:24 | 只看該作者
屈原《離騷》
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 ......亦余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尤未悔

中國農業大學校訓
解民生之多艱 育天下之英才

    「 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 」 是屈原《離騷》中的名句,其中所寓含了深沉的憂患意識和強烈的社會責任感,幾千年來一直感動並激勵著中國知識分子為國為民殫精竭智。 「 民生之多艱 」 是中國的農情,也是中國的國情,我校以農立校,國富民殷、強農為本,是我校百年不變的追求。數代農大人情系鄉土,憂患蒼生,為實現中國人千百年來的溫飽和富庶之夢不遺餘力。以 「 解 」 代 「 哀 」 ,以此為己任的大氣取代了原句中的悲戚之氣,恰切地表現了我校有別於其他高校的獨特性。
     以 「 育天下之英才 」 接 「 解民生之多艱 」 充分體現了我校作為農業高校首府的教育特性,磅礴有力、氣勢不凡,上合我校百年深厚歷史,下啟建設世界一流農業大學的世紀雄心,以育 「 天下 」 英才為樂,也體現了我校開闊的胸襟和遠大理想。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67

主題

1342

帖子

388

積分

貝殼網友二級

留學海龜(十四級)

Rank: 3Rank: 3

積分
388
32
 樓主| weiguang 發表於 2005-12-1 19:28 | 只看該作者
心中常念農桑苦,耳里如聞凍飢聲。
  ──溫總理引用的古詩。

  卧聽衙齋蕭蕭竹,疑是民間疾苦聲。
  ──鄭板橋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67

主題

1342

帖子

388

積分

貝殼網友二級

留學海龜(十四級)

Rank: 3Rank: 3

積分
388
33
 樓主| weiguang 發表於 2005-12-1 19:32 | 只看該作者
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知經誤者在諸子。
  ──王充《論衡》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67

主題

1342

帖子

388

積分

貝殼網友二級

留學海龜(十四級)

Rank: 3Rank: 3

積分
388
34
 樓主| weiguang 發表於 2005-12-1 19:46 | 只看該作者
「寧鳴而死,不默而生」

張思之律師
寫下歷史名篇《岳陽樓記》的范文正公,還寫有一篇小賦――《靈鳥賦》,與《岳陽樓記》不同,其中不見「陰風怒號,濁浪排空」,「上下天光,一碧萬頃」,「日星隱,山嶽潛形」,「長煙一空,皓月千里」那般詩意,也沒有「寵辱皆忘」、「先憂後樂」這樣的哲理,然而他寫下了「寧鳴而死,不默而生」,八個大字,這在極權主義橫行、專制制度霸道的時代,是足能振聾發聵的!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67

主題

1342

帖子

388

積分

貝殼網友二級

留學海龜(十四級)

Rank: 3Rank: 3

積分
388
35
 樓主| weiguang 發表於 2005-12-4 20:22 | 只看該作者
尼采:「當我想以另一個詞來表達音樂時,我只找到了維也納;而當我想以另一個詞來表達『神秘』時,我只想到了『布拉格』。」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661

主題

2萬

帖子

1萬

積分

版主

倍可親無極天淵(廿十萬級)

Rank: 7Rank: 7Rank: 7

積分
15732
36
Blue Ivy 發表於 2005-12-5 18:00 | 只看該作者
謝謝weiguang 收集那麼多, 長知識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67

主題

1342

帖子

388

積分

貝殼網友二級

留學海龜(十四級)

Rank: 3Rank: 3

積分
388
37
 樓主| weiguang 發表於 2005-12-8 04:43 | 只看該作者
我從你的帖子中也學到了很多。

黑格爾的名言:「存在的就是合理的」(Whatever is is right)
在中國政治思想史上,宋朝詩人陳亮(1143-1194)的觀點可以與之相印證:「功到
成處,便是有德;事到濟處,便是有理。」
歷史學家余英時評論:「試問:如果我們真的擁抱這一『公理』,真、善、美一切
價值還能在人間找得到一隙存在的餘地嗎?」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2
返回列表 發新帖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7 18:03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