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時國內的朋友叫你回去,可能是所謂的'距離',但回去后你便會發現,並沒有什麼非你不行的事要做,他們手裡的各種商務'資源',也不會輕易讓你'染指',但吃喝玩樂還是會常常有的,可你一定要知道,這些場合,在生意上,多你一個不多,少你一個不少.先回去探路我不反對(不管你回還是不回),IT IS GOOD FUN ANYWAY.
家庭孩子,主要是你要和LPMM間有共識,這裡不但要有共識,更多的是信任和理解.中國的教育說不上好壞,我們都是這麼一路過來的,對於孩子是不一樣的,孩子大了后對哪裡發展?如果大了后還是要在中國發展的,當然中國好,如果大了后是要在澳大利亞或是歐美髮展的,那肯定是澳洲好,因為'一方山水養一方人'.
如果條件可以的話,關於你孩子,還是上私校好,以你的收入應該是沒有問題的,孩子的教育,不單單是知識,還有一種感覺,就是自信. 這種教育在私校是很成功的,同時得到全社會的認可.這對於孩子是收益一生的,這種感覺和認同不是人人都有的,這也就是為什麼'窮人三代也翻不了身'的原因,不是經濟的因素,而是想法. 這一點,你在這不在這都是沒關係的(假如你在這拿A$10萬,在那拿RMB50萬),也是要和LPMM達成共識的.
對於待遇和錢,在國內,只有你能拿到手裡的放到兜里的才是你的,其他的5%或是50%的,你是很難控制的.
真要回國干,還是入籍好,至少有個這層保護,膽子能大些,這也是增添贏面的一個因素.
周六回去,周一回來?這時間太短了,回去不是看熱鬧的,需要有點時間來觀察思考判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