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5中國行 (十五)
2005中國行 (十五)
送交者: 阿唐
十五 寫意的長城之旅
北京的第二天一早,我們退了房間。一晚上下來,空調的製冷不佳,一家四口熱得夠嗆,再加上地毯陳舊和衛生間的設施老化等等,內子堅決要求退房去表妹家裡住。
十幾年前,圓山是一家很不錯的賓館,與台北的圓山有某種程度的關聯,其餐廳的主廚和經理都是聘自台灣,曾經在此吃過一次台灣的特色菜,印象頗佳。今天的感官改變,不知道是我們的口味變了,還是圓山沒有與時俱進。唉,記憶總是美好的,現實總是殘酷的。
9時,玉敏準時來接,依舊是他那輛白色的「歐寶」。行李生幫我們把行李搬上了車,我給了小費,小夥子靦腆地接了過去,似乎還是有幾分不習慣。
10時半,從表妹家裡出發,我從玉敏手中搶過了方向盤。經二環,上三環,差一點就錯過了京承高速公路的入口,原因是那個入口的指示路牌實在是不夠醒目。
新修的京承高速公路,寬闊筆直,車輛很少,油門一加,車速很快颮上120公里以上,暢快,如同北美度假一般。
我原來的設想是去八達嶺長城,昨天在表妹家裡提起,她建議我們去慕田域,人少路近,而且還有小孩子玩的滑道,她家的小寶貝們喜歡的不得了。於是,我們依計前往。
風馳電掣大約十分鐘后,京承高速走到了盡頭,我們右拐上了六環,又行了七、八分鐘,京順公路的標誌出現了,順利地拐上了北去的京順路,我和玉敏方才鬆了一口氣,他也從來沒有走過這條路。
京順路是目前北上承德的唯一一條大路,以道路老舊重載車多而臭名昭著,又趕上正在修路,上下各兩條的路面上沒有來得及畫上任何行車線,大卡車,小轎車,大巴士,小拖拉機。。。糾纏在一起,前呼後擁地玩弄著你超我趕的把戲。我早就把什麼閃燈回頭併線的三步曲扔在了腦後,有縫就鑽,有路就跑,反正也沒有個行車線的標誌。於是時而一排只有一輛車,時而三輛車同時並排行駛。
快到懷柔的時候,玉敏把我換了下來了,說前面可能會有警察,大概是看我開得太瘋,有點不放心。
在一個路口上,我們按照路牌指示左轉上了去慕田域的路,走了一段,發現上當了:進到懷柔縣城的鬧市區了。開了大約十幾分鐘,稀里糊塗地出了縣城,又匯入了剛才的大路,如果我們直行,就不會跑到縣城裡面兜那一大圈的。呵呵,懷柔人很有商品經濟頭腦啊,因為我們剛才下車問路時,順便買了些食品和飲水。
12時半,我們來到了慕田域長城山腳下,穿行在慕田域村中,青山、綠水、農舍以及山嶺上奔騰的長城,小孩子們從一路的昏睡之中蘇醒過來,「Great Wall! Great Wall!」地喊個不停。
我上一次來慕田域,是11年前,也是駕了一輛車,不過是從上游的九渡河那邊繞過來的。
停好車,我們直奔售票口。不巧,滑道的纜車正在檢修,可能要一兩個小時才能重新運行。我們大失所望,千里迢迢地趕來就是想把一場對於小孩子來說乏味的登山活動搞得有趣一些,結果卻是這樣。
看看時間,我們決定先去午餐。又往山下開了一小段路,隨便找了一家農家餐館停下,就在院子里的葡萄架下坐下點菜,確實是農家風味,以野菜青菜鮮魚為主。小孩子們沒有吃太多,就跑去院子正中的魚池旁邊撈魚玩耍去了。
天氣很熱,山谷中的風都有幾分浮躁,看來,夏季時節的北京,實在不是一個旅遊的好季節啊。
飯後再返長城入口,滑道纜車還未修好!沒奈何,只有去坐主上升纜車登長城了。於是,纜車票門票五個人加在一起三百多元,一行人逶迤而上,前往纜車入口。
路很陡,兩側排滿了販售紀念品的攤販,操著生熟不一的英語喊著,「Hey, boy! Come to see, 10 dollars!」, 「Lady, Lady, 5 dollars, 5 dollars!」,一邊揮舞著手中的各式物品。小阿唐們對此總是興緻高昂,很快每人的手中各自撐上了一頂中國式小雨傘,一紅一藍,在前往纜車的人流中冉冉前行。
我一直在擔心小鬼頭們攀登長城的決心,結果卻是大跌眼鏡,自始至終,他們都是憑藉自己的小腿,奔上跑下,毫不以此為苦。我猜想,可能是攀登樓梯的成就感和在長城上奔跑的瘋狂,驅使他們始終興趣高昂。
乘坐纜車的基本上是以洋人為主,國人至此,包括我自己,當然一定是要體會「不到長城非好漢」的激情,攀爬而上了。對於洋人而言,長城遊覽不過是獵奇而已,長城在他們心目中的歷史定位與國人根本不能相提並論。
纜車的終點是慕田域長城的西翼最高峰,登頂西顧遠眺,一龍馳騁,上下翻騰,山巒疊嶂,層次分明,好一軸寫意山水!遠處天際那高聳入天的峰巒上面應該是鼎鼎大名的箭扣長城,在當年征服過司馬台長城后,箭扣就是我朝思夢想的下一個目標。曾經嘗試過從黃花嶺登城,東向沿長城穿越,計劃經箭扣、牛角邊,用三天時間到達慕田域。呵呵,青春的夢想到第二天中午就破滅了,因為當晚還不可能抵達箭扣,而腰酸背疼以至於斯,雄心壯志早就遠遁九霄雲外去了。
在全部的野外活動中,攀爬長城是某的最愛,每一次的登臨,總是會有不同的感受。行走在長城之巔,往往會湧起一種觸摸歷史的感慨與感動,不可名狀的中國情結,歷久彌新。
曾經聽過很多的議論,謂長城的修建,勞民傷財,是民族精神的萎縮,不如全民皆兵,以漢民族的血肉勇氣築起無形的心理長城,如同漢唐盛世一般。不錯,大漢天威,遠播海外,漢武帝以降,曾經集全國之力,百年積蓄,對北方匈奴一擊,換得北疆百年平安,但是大家往往忽略了一個技術細節:其時的世界尚無馬鐙的發明,匈奴是騎在光背馬上打仗的,算不上是真正意義上的騎兵,基本上是依靠機動性和牛骨馬骨做箭頭的箭羽來作戰的。等到了唐朝,由各民族混血而成的大唐,本身的騎兵也很精銳,結合上漢民族先進的作戰器械,如勁弓強弩金屬盔甲,自然打得北方的游牧民族滿地的找牙。問題的關鍵不在於是否打得過,而在於是否守得住。在地理上,長城是農耕民族與游牧民族的分界線,是兩種文化經濟區劃的分水嶺。南下的游牧民族,不消百年,即被漢民族同化,如金清;北上的漢民族,基本上打完仗就撤回來了,除非士兵們甘願蛻化去適應游牧民族的生活方式。因此,長城在保護漢民族安居樂業上的國防意義,不可輕易抹殺。有人可能會說,明長城並未能阻擋清兵的入關。呵呵,明朝亡於李闖而非滿清。
盲目自大到杜撰什麼長城是月球上唯一可以看到的人類工程,妄自菲薄到黃色文明一無是處,都是不可取的。反省是必要的,全盤否定則毫不可取。呵呵,打住打住。
從腳下的最高峰往東,長城大致平坦,兩個小傢伙如脫韁野馬,前後追逐,呼號吶喊,如入無人之境。又不時探頭女牆,做射箭禦敵防禦狀,每每進到敵樓之中,在耳室中左右迴轉,四處打探,急壞了後面緊緊追趕的內子。
興之所致,兩個小傢伙又開始演繹那出Sponge Bob的兒童卡通劇了,歌之舞之,極盡激情。長城上的各色人等,或注目或拍掌,不斷地激發著兩個小童的表演慾望,好一出長城上演出的兒童鬧劇。
終於我們走到了最後一個敵樓,再往東,長城開始往山下衝去,越過隘口,再躍上對面的山巒,滑道的纜車隱約地在峰巒後面閃現。一不留神,小阿唐已經跑下敵樓,遠遠地跑遠了,屢喚不應。無奈何,大家兵分兩路,我追隨小阿唐而去,內子和玉敏帶小小阿唐原路返回,乘纜車下山。
真的不能小看小孩子的體力,以我極擅登山的體格,緊趕慢趕,剛剛進到下一個樓子,小壞蛋已經又跑出去了。本來還想多照幾張長城內外軍都山脈的雄奇景觀,在小阿唐一片聲的「Come on, Dad, Let's go!」的催促下,隨手捏了幾張了帳。
最後,小傢伙終於被一個又一個的樓子徹底擺平了,站在慕田域隘口的敵樓上,望著前方升騰上去的長城,喘著氣問我,我們要一直沿著長城走到海里去嗎?一路上,內子給他們惡補過一番長城的知識。我笑著問他,要麼從這裡下山,跟長城告別,要麼繼續前進,坐滑車從滑道上飛駛而下。答案自然分曉,我們接著往前走。
在爬上東麓一個制高點上的敵樓后,那一直隱藏在山麓之後的滑道站台閃現出來,目標在望了。
小阿唐歡呼著正待撲將過去之際,卻被敵樓裡面的一個村姑擺放的地攤所吸引,跑過來悄悄附耳問道,「Dad, how to say how much does it cost in Chinese?」
我附耳輕語,「這個東西賣多少錢?」
他立刻跑到村姑的身邊,指著一個圓圓的長城攀登紀念牌,用生硬的中文問道,「這個,多少錢?」
村姑打量他一眼,用地道的英語回答,「10 dollars!」
小阿唐又轉過頭對我說,「It just cost 10 bucks, can I buy it?」
我順嘴對村姑說,「太貴了,5塊吧!」我知道這堆物什從山下背到山上來賣,怎麼著也得翻個番。
村姑不理我,徑直對小阿唐,「Boy, I wouldn't cheat you. See, that is golden medal, very expensive!」,用詞之準確和語調之流利,幾乎令我這在北美混了十來年的人自嘆弗如。
我笑著離開正在熱烈交談中的村姑和小阿唐,顧自走出敵樓,查看遠處的滑道是否恢復正常,後面敵樓中的討價還價還在繼續進行之中。不一時,兩個人一大一小肩並肩地走出敵樓,遠遠地朝我走過來,看架式,已經有了結果,我對小阿唐磨人的功夫早有領教。
果然,小阿唐對我說,他們已經達成協議,八元一個,說完,殷切地看著我。
我當然是立馬掏腰包點錢買貨。村民們把東西背上山,價錢貴點,完全合理,以這位大嫂的年紀,能把英語練習的如此流利,殊為難得,就憑他們兩個談判了如此之久,即使小阿唐未能把價格殺將下來,我也會照付銀兩不誤。旅遊的目的,不外是增長閱歷,豐富見聞,錢,不是此時應該考慮的問題。
當我們爺倆兒走到滑道站台,上方的索道剛好恢復工作。我馬上掏錢買票,不幸荷包空空,60元乘2的兩張滑道票,居然差5塊錢拿不出來,只好補上一刀美元了事。唉,大錢都揣在內子腰包,不掌握經濟命脈是要受制於人的啊。
滑車分兩種,單人和雙人。滑道是個U字形的鐵皮滑槽,類似雪撬滑道,蜿蜒而下,直降數百米,終點在慕田域長城入口附近。車上有一個剎車桿,往懷裡拉是煞車,往前面推是鬆開制動,全車系依靠重力下滑。
爺倆兒前後坐定,小阿唐司職煞車,大阿唐司職壯膽,大喝一聲,「Let's go!」,小阿唐應聲前推,小滑車開始滑動,逐漸加速,耳邊風聲漸起,眼前景物模糊有風馳電掣之感,小阿唐根本不用我提醒,早已經拉閘減速,滑車慢慢停在半途。我笑著說,你如果不松閘,我們會被後面的車撞飛的。小阿唐如夢方醒,連忙前推復行。如此,快快慢慢,穿林海,跨深澗,在山谷坡頂往複迴旋,呼嘯而下。
滑道的安全措施尚可,一路之上,不斷有中英文標示,如保持距離,前方急轉慢行等等,並且每隔大約百米距離,滑道旁邊都有一位工作人員守望照應,招手問好。
全程滑行時間大約是七、八分鐘,實在是一個難得的體驗--長城飛渡!
在入口附近的大樹下等候姍姍來遲的另一路人馬的時候,小阿唐忽然看到村民們販售的紀念品中,有與他剛剛買到「不到長城非好漢」的紀念牌一樣的紀念牌,不過外鍍層的顏色更加金黃。他馬上走過去要求與村民交換,幾番英語往來,村民居然同意等價交換。事後,他拿著新換來的紀念牌得意洋洋地向我展示他的成果, 「Look, Dad, this one is a real golden medal!」
村民和我一起大笑,那位換貨的大嫂對我說,你兒子很會做生意啊。
慕田域的村民真是善良,他們成全了一個孩子天真的心。經常在旅遊地點遇到這樣的攤販,見到孩子手中持有的新購的小小玩意兒,問明價格,馬上拿出一個一模一樣的出來,說可以更便宜云雲。如此做法,即使把生意搶了過來,也會增添遊客的許多煩惱,如退貨的糾紛、買到貴貨上當受騙的沮喪等等。
終於,小小阿唐一蹦一跳地從纜車出口處走了過來,我都不敢相信這小小的孩童居然有如此的毅力和體力在長城上跋涉了如此之久。
中國行的日日夜夜,長城之旅是孩子們最為開心最為投入的一次經歷。我堅信這一次的體驗,一定會在他們幼小的心靈里留下深深的印記:蜿蜒的城牆,逶迤的山巒,層層起落似乎無盡的階梯,金色的紀念標牌以及善良熱情的會說英語的慕田域人。
[CENTER][B]圖85 萬里長城始於足下 圖85 萬里長城始於足下
圖86 慕田域長城纜車 圖86 慕田域長城纜車
圖87 長城上的大小鬼子 圖87 長城上的大小鬼子
圖88 古老的長城上跑來了中華民族的新血 圖88 古老的長城上跑來了中華民族的新血
圖89 長城上演出的美國兒童卡通劇 圖89 長城上演出的美國兒童卡通劇
圖90 軍都山上的莽莽巨龍 圖90 軍都山上的莽莽巨龍
圖91 長城上山巒遠眺 圖91 長城上山巒遠眺
圖92 長城東望圖 92 長城東望
圖93 長城西眺 圖93 長城西眺
圖94 山水圖畫 圖94 山水圖畫
圖95 遠遠走來的大小生意人 圖95 遠遠走來的大小生意人
圖96 驚險的長城滑道 圖96 驚險的長城滑道[/B][/CENTER]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