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12
返回列表 發新帖
樓主: Unknown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兩廣倆禮拜-2

[複製鏈接]

802

主題

1萬

帖子

1萬

積分

七級貝殼核心

吃飽了混天黑

Rank: 5Rank: 5

積分
15118
21
 樓主| Unknown 發表於 2017-1-10 06:48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Unknown 於 2017-1-11 19:54 編輯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802

主題

1萬

帖子

1萬

積分

七級貝殼核心

吃飽了混天黑

Rank: 5Rank: 5

積分
15118
22
 樓主| Unknown 發表於 2017-1-10 16:01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Unknown 於 2017-1-11 20:53 編輯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802

主題

1萬

帖子

1萬

積分

七級貝殼核心

吃飽了混天黑

Rank: 5Rank: 5

積分
15118
23
 樓主| Unknown 發表於 2017-1-11 15:58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Unknown 於 2017-1-12 16:36 編輯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802

主題

1萬

帖子

1萬

積分

七級貝殼核心

吃飽了混天黑

Rank: 5Rank: 5

積分
15118
24
 樓主| Unknown 發表於 2017-1-11 20:19 | 只看該作者

黃蒲軍校史跡

本帖最後由 Unknown 於 2017-1-12 21:00 編輯


http://www.hoplite.cn/Templates/huangpujunxiaoneibujianzhu.htm   黃埔校史
照片很多, 史料豐富多彩, 面面俱到. 軍事教育承保定軍校德日化操典, 強化蘇聯戰例戰術-倡導借題發揮, 融匯貫通.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802

主題

1萬

帖子

1萬

積分

七級貝殼核心

吃飽了混天黑

Rank: 5Rank: 5

積分
15118
25
 樓主| Unknown 發表於 2017-1-12 18:43 | 只看該作者

分校

本帖最後由 Unknown 於 2017-1-13 17:17 編輯






















第四分校教材
1927年, 黃埔本校官生人數日多, 校址狹小. 所以在廣州燕塘訓練第七期入伍生-成立橛子-燕塘幹部學校, 1931年改稱廣東軍政學校. 1936-1937, 續招第十四、十五期生3,000多人. 1936年冬第四路軍軍官總隊1000餘人編入該校, 辦了兩期后改為補習總隊. 燕塘幹部學校原第三期生作為中央陸軍軍官學校第十一、十二、十三期生, 畢業後有資格投考陸軍大學. 抗日戰爭爆發後日機轟炸廣州, 學生總隊遷往龍眼洞上、下元崗, 軍官總隊遷往肇慶, 校內只留守衛兵1個排. 1937年12月,全校遷往德慶, 遷校后已不能正常進行教學和訓練.  1938年1月,廣州分校奉命改名為中央陸軍軍官學校第四分校(遷址德慶).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802

主題

1萬

帖子

1萬

積分

七級貝殼核心

吃飽了混天黑

Rank: 5Rank: 5

積分
15118
26
 樓主| Unknown 發表於 2017-1-13 16:29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Unknown 於 2017-1-13 17:21 編輯





















https://play.google.com/books/re ... n_US&pg=GBS.PR4   被遺忘的盟友-中國二戰, 1937-1945, 拉納·米特
2013暢銷書. 置身度外, 好評如潮. 牛津大學中國文化和語言研究所學者(劍橋博士)-中國現代史與政治, 立意脫俗, 文筆精鍊. 用詞大概在10,000之內, 估計用以兼顧非文科人等, 哪位有興緻可與泰晤士報比較.
-僅能讀50頁, 估計較客觀的書須考證相關國家解秘檔案-中, 日, 美, 蘇.
-日本軍人二戰中國陣亡數字查不到, 間接數字-日本政府養老金數據(福利部支持局)是40萬, 及戰俘死亡70,300, 和西伯利亞52,300. 英美的書描述日軍戰地醫療原始, 過半減員系傷病所致, 象美國內戰時期.

http://www.thetimes.co.uk/
http://www.orinst.ox.ac.uk/staff/ea/chinese/rmitter.html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802

主題

1萬

帖子

1萬

積分

七級貝殼核心

吃飽了混天黑

Rank: 5Rank: 5

積分
15118
27
 樓主| Unknown 發表於 2017-1-13 17:21 | 只看該作者

群英館

本帖最後由 Unknown 於 2017-1-14 20:17 編輯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_cO9M-Jvsq8
找不到翠亨村孫中山故居紀念館網站, 廣東三個國家級博物館之一, 以後再補.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 ... WYj-xz&index=71   客家人物-包括館內陳列多位
孫中山祖籍河南陳留-江西-福建-廣東11代




廖仲愷
http://jng.zhku.edu.cn/    廖仲愷何香凝紀念館
出生在美國, 1903年東渡日本留學. 同年秋認識孫中山, 矢志獻身革命. 1905 年加入同盟會, 參加推翻清王朝、建立共和國. 辛亥革命后在廣東軍政府主管財政, 成績卓著. 得力助手, 孫中山病逝后堅持三大政策, 領導國民黨左派繼續進行國民革命. 1925年遭暗殺.

https://www.youtube.com/results? ... A%E9%81%87%E5%88%BA


https://www.youtube.com/results? ... B%E6%80%BB%E7%BB%9F   蔣公傳-行政院新聞局











志遠
作者: 曹崇恩
策化: 陳慶彰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802

主題

1萬

帖子

1萬

積分

七級貝殼核心

吃飽了混天黑

Rank: 5Rank: 5

積分
15118
28
 樓主| Unknown 發表於 2017-1-14 20:19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Unknown 於 2017-1-16 17:44 編輯












劉志丹
陝西保安(今志丹)人
黃埔軍校第四期學生. 參加北伐戰爭, 后被派往馮玉祥部駐陝總部, 少將特使、黨代表兼政治處長等職.
1928年, 派往國民黨西北軍新編第三旅
1928, 參與領導渭(南)華(縣)起義, 任西北工農革命軍軍事委員會主席
1929, 任中共陝北特委軍事委員會書記
1931, 打入軍閥部隊, 任旅長. 組建西北抗日反帝同盟軍, 副總指揮
1932, 同盟軍改稱中國工農紅軍陝甘游擊隊, 後接任總指揮. 同年底部隊改編為紅二十六軍, 任軍長
1933, 紅四十二師成立, 師參謀長
1934, 接任該師師長
1935, 任紅十五軍團副軍團團長兼參謀長. 參與指揮勞山戰役, 中央紅軍到陝北後任西北革命軍事委員會後方辦事處副主任, 瓦窯堡警備司令, 紅軍北路總指揮兼紅二十八軍軍長等職
1936, 在山西省中陽縣戰鬥犧牲
1994年被中央軍委確定為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家

https://www.youtube.com/results? ... 8%E5%BF%97%E4%B8%B9    劉志丹小說案始末-我的父母
https://books.google.com/books?i ... 6%89%8D&f=false   王文佐和袁文才
過去背黨史時基本沒見著二位, 僅在"四卷註解"中一帶而過(題解118篇, 註釋872條), 補補課.

http://cpc.people.com.cn/GB/85037/8474358.html











https://www.youtube.com/results? ... 8%E5%8F%B0%E6%B9%BE    台灣黃埔校友













1928年被處決, 烈士稱號久懸未決. 演義無奇不有, 蔣公日記提及, 估計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會有些蛛絲馬跡.
http://218.94.123.149:8080/pub/shac/mgdacs/mgsqjgsz/    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民國檔案綱要
搜不到李之龍/中山艦, 但憑證件可查閱.  掃了一眼中研院, 分門別類面面俱到, 哪位寫科技史值得造訪. 看來開放與時俱進, 前些年造訪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網, 查閱明清宮庭典儀/太醫院處方等, 即使是旁敲側擊(檔案學報), 一般5-10分鐘遂被掃地出門.

http://www.hoplite.cn/Templates/hpshshzt0029.htm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 ... G1twY8BfNJKQVu6pCpc
http://www.zhongshanwarship.com/channels/4.html    中山艦博物館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802

主題

1萬

帖子

1萬

積分

七級貝殼核心

吃飽了混天黑

Rank: 5Rank: 5

積分
15118
29
 樓主| Unknown 發表於 2017-1-15 16:53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Unknown 於 2017-1-17 00:58 編輯










http://www.hoplite.cn/templates/hpshshzt0093.html







林彪, 軍事家, 共和國元帥
http://www.hoplite.cn/Templates/linbiao.htm










關麟征
第一位擔任校長/陸軍總司令的黃埔生. 1946年7月, 關麟徵調成都任中央陸軍軍官學校(黃埔軍校)教育長(蔣介石兼校長), 主持校務工作. 1947年10月, 蔣介石辭去各軍事學校校長兼職后, 關麟征升任中央陸軍軍官學校校長, 成為黃埔軍校畢業生中升任校長第一人. 陝西戶縣人, 1905年生, 黃埔一期.  參加東征、北伐, 1927年任國民革命軍總司令部直屬補充第七團團長, 1930年中原大戰後任第二教導師第二旅旅長. 1937任五十二軍軍長, 1938年升任第三十三軍團長, 次年又升任第十五集團軍總司令. 抗戰勝利后關麟征一度被任命為東北保安司令部司令, 但由於陳誠作梗改任雲南警備總司令. 1946年7月任中央陸軍軍官學校教育長. 1948年8月關麟征被任命為陸軍副總司令, 仍兼任中央陸軍軍官學校校長. 1949年8月被任命為陸軍總司令. 1949年秋退出軍界至香港, 1980在香港逝世.

http://www.huangpu.org.cn/hpyj/201209/t20120921_3112550.html






趙一曼-武漢分校六期


曾中生
湖南資興人, 黃埔軍校第四期學生, 參加了北伐戰爭.
1927年9月赴莫斯科中山大學學習, 次年參加莫斯科中共「六大」
1928年冬回國, 到上海中共中央軍事部工作, 中央軍委委員, 中共南京市委書記
1930年9月調任中共鄂豫皖特委書記兼軍委主席
1931年4月, 任鄂豫皖中央分局委員和革命軍事委員會副主席, 后調任第四軍政委, 因堅決反對張國燾「左」傾冒險主義, 屢遭打擊, 曾被降為獨立一師 師長.
1932年12月任西北革命軍事委員會參謀長, 具有較高軍事素養, 著"與川軍作戰要點", "游擊戰爭要點", "與剿赤軍作戰要訣", 系統總結四方面軍反「圍剿」作戰經驗.
1935年8月在四川省卓克基遇害
1988年被中央軍委確定為中國人民解放軍軍事家

http://www.hoplite.cn/Templates/zengzhongsheng.htm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802

主題

1萬

帖子

1萬

積分

七級貝殼核心

吃飽了混天黑

Rank: 5Rank: 5

積分
15118
30
 樓主| Unknown 發表於 2017-1-16 17:20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Unknown 於 2017-1-17 05:46 編輯
















































陸軍軍官學校匾額是譚延剴先生手筆. 譚延剴曾任湖南督軍兼省長, 辛亥革命后追隨孫中山. 他善書法尤善榜書, 師承錢灃、翁同和, 博採顏真卿、何紹基等歷代書家神韻, 渾圓健勁, 剛健骨肉. 在這塊4米長的木質匾額上, 他那「圓而且方, 方而復圓」的楷書, 使人想起其所著的《大字麻姑仙壇記》、《枯樹賦》等傳世書跡. 六個字中佔了二個「軍」字, 這裡可看到書家對章法把握的奇巧: 兩個「軍」字的雙豎取合抱之勢, 使意態顯得雄強穩健; 加上其深得顏體轉筆時不折而轉, 筆畫注重「圓轉厚重、蠶頭燕尾」的精髓, 結體平穩舒展, 形成渾圓健勁中有雄厚莊重的書風. 通篇橫直交接如樑柱, 曲畫更有弩的張力, 以橫畫的左略低、右略高的運筆使橫匾取得平衡, 使人感受到「平整端莊」之美.
http://www.hoplite.cn/Templates/hpjxwx0185.html














白雲機場最後早餐-當家的帶回所有門票, 說明和帳單, 還得翻拍.


多謝諸位同樂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2
返回列表 發新帖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3 00:14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