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12
返回列表 發新帖
樓主: 真源湛寂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悲智之《金剛智慧能斷一切邪說》錯誤觀點

[複製鏈接]

240

主題

1174

帖子

964

積分

貝殼網友八級

Rank: 3Rank: 3

積分
964
21
圓宇妙心 發表於 2012-6-21 20:46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圓宇妙心 於 2012-6-21 20:50 編輯
真源湛寂 發表於 2012-6-21 19:42
早就料到你會使出這種招數。  

然, 只破不立, 非我佛弟子所為。末法眾生, 儘管有福報輕易接觸到 ...


和你探討真正的佛法及如何解脫,你還不懂。離道甚遠。建議多念佛吧
前面問題的探討,必須具備法住智,否則是不會理解的。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79

主題

3517

帖子

1851

積分

四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851
22
 樓主| 真源湛寂 發表於 2012-6-22 00:10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真源湛寂 於 2012-6-21 14:28 編輯

接著看。。。。


六祖慧能具有禪定、由禪定生起的可以預言後世的神通、臨終時生死自在(坐脫立亡)、可以長久住世的不壞肉身等,如果非要用是幾果羅漢來衡量的話,根據以上幾條,可以斷定其最少也在三果以上,根本不可能是初果。


禪定 +  預言後世的神通 + 坐脫立亡 + 不壞肉身  等, (這個等, 是什麼?) 是如何推斷出六祖是三果以上?

有何依據?
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凈其意
禍福無門,惟人自召;善惡之報,如影隨形
夫心起於善,善雖未為,而吉神已隨之
或心起於惡,惡雖未為,而凶神已隨之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40

主題

1174

帖子

964

積分

貝殼網友八級

Rank: 3Rank: 3

積分
964
23
圓宇妙心 發表於 2012-6-22 11:11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圓宇妙心 於 2012-6-22 11:13 編輯
真源湛寂 發表於 2012-6-22 00:10
接著看。。。。


看看佛經是怎麼說的吧

斷三結、初禪具足即不還果395( 三九六)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波羅□國仙人住處鹿野苑中。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譬如日出,周行空中,壞諸闇冥,光明顯照。如是聖弟子,所有集法一切滅已,離諸塵垢,得法眼生,與無間等俱,三結斷,所謂身見、戒取、疑。此三結盡,名須陀洹,不墮惡趣法,必定正覺趣,七有天人往生,作苦邊。彼聖弟子,中間雖起憂苦,聽彼聖弟子離欲惡不善法,有覺、有觀,離生喜樂,初禪具足住。不見彼聖弟子有一法不斷,能令還生此世者,此則聖弟子得法眼之大義。是故比丘於此四聖諦,未無間等者,當勤方便,起增上欲,精進修學』。佛說是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佛經是法依!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79

主題

3517

帖子

1851

積分

四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851
24
 樓主| 真源湛寂 發表於 2012-6-22 18:41 | 只看該作者
圓宇妙心 發表於 2012-6-21 22:11
看看佛經是怎麼說的吧

斷三結、初禪具足即不還果395( 三九六)

斷三結、初禪具足即不還果

請問, 悲智是如何推斷出六祖斷三結、初禪具足?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40

主題

1174

帖子

964

積分

貝殼網友八級

Rank: 3Rank: 3

積分
964
25
圓宇妙心 發表於 2012-6-22 20:16 | 只看該作者
真源湛寂 發表於 2012-6-22 18:41
斷三結、初禪具足即不還果

請問, 悲智是如何推斷出六祖斷三結、初禪具足?


呵呵,慧能初見五祖時,五祖問慧能為求何物而來,慧能回答說:「弟子是嶺南新州百姓,遠水禮師,唯求作佛,不求餘物。」可見,六祖慧能是發心成佛的大乘行者,因此,無論他是凡夫還是見道的聖者,都只能說他是菩薩,不能用初果乃至四果來衡量。

禪宗有兩則非常著名的公案。聽到別人念誦「應無所住而生其心」這句經文時,慧能智慧得以顯發,因此去見五祖求成佛之法。慧能初見五祖,五祖為了試探他的根基,就問他:「汝何方人。欲求何物。」慧能回答說:「弟子是嶺南新州百姓。遠來禮師。唯求作佛。不求余物。」五祖就說:「汝是嶺南人。又是獦獠。若為堪作佛。」意思是,嶺南文化很落後,你是個南蠻子,又是一個「獦獠」,怎麼能做佛呢?獦獠,是對未開化的少數民族很不尊敬的稱呼。慧能回答說:「人雖有南北。佛性本無南北。獦獠身與和尚不同。佛性有何差別。」可見,在見五祖之前,慧能已經有了相當的離相智慧。

  五祖在傳衣缽給慧能時,詳細地為其講解了《金剛經》,慧能當下大悟,並對五祖感嘆說:「何期自性(註:真心、佛性、清凈心)本自清凈。何期自性本不生滅。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無動搖。何期自性能生萬法。」而後,六祖慧能混跡在獵人隊中,隱居修行了15年,自覺機緣成熟了才出來講法度眾。六祖慧能首先來到廣州法性寺,正趕上德高望重的印宗法師在講《涅槃經》,此時有幡被風吹動,一人說是風動,一人說是幡動,爭論不已。六祖慧能便站出來說,是二位仁者的心動。印宗法師聽到后對六祖慧能說,行者所見極是,適才所說,實為悟道之語。

  六祖慧能直截了當地指出了兩位諍者執相的妄想心,即我們感知到的任何生滅變化的現象,都只是我們虛幻的感覺,都是妄想心中所形成的幻相,從根本上講,認為實有「風」或「幡」在動的人,其心已經執著於「相」,心為境轉,為境所動。只要了知風與幡都是生滅的幻相,則心離相,不為所動,即是清凈心。

轉自《金剛智慧能斷一切邪說》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79

主題

3517

帖子

1851

積分

四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851
26
 樓主| 真源湛寂 發表於 2012-6-22 21:08 | 只看該作者
圓宇妙心 發表於 2012-6-22 07:16
呵呵,慧能初見五祖時,五祖問慧能為求何物而來,慧能回答說:「弟子是嶺南新州百姓,遠水禮師,唯求作佛 ...
呵呵,慧能初見五祖時,五祖問慧能為求何物而來,慧能回答說:「弟子是嶺南新州百姓,遠水禮師,唯求作佛,不求餘物。」可見,六祖慧能是發心成佛的大乘行者,因此,無論他是凡夫還是見道的聖者,都只能說他是菩薩,不能用初果乃至四果來衡量。


根據這句話 「弟子是嶺南新州百姓,遠水禮師,唯求作佛,不求餘物。」, 就可以斷定說話人是證四果以上行者嗎?

禪宗有兩則非常著名的公案。聽到別人念誦「應無所住而生其心」這句經文時,慧能智慧得以顯發,因此去見五祖求成佛之法。慧能初見五祖,五祖為了試探他的根基,就問他:「汝何方人。欲求何物。」慧能回答說:「弟子是嶺南新州百姓。遠來禮師。唯求作佛。不求余物。」五祖就說:「汝是嶺南人。又是獦獠。若為堪作佛。」意思是,嶺南文化很落後,你是個南蠻子,又是一個「獦獠」,怎麼能做佛呢?獦獠,是對未開化的少數民族很不尊敬的稱呼。慧能回答說:「人雖有南北。佛性本無南北。獦獠身與和尚不同。佛性有何差別。」可見,在見五祖之前,慧能已經有了相當的離相智慧。


根據上面的對話, 就可以斷定說話人是證三果以上行者嗎?

  五祖在傳衣缽給慧能時,詳細地為其講解了《金剛經》,慧能當下大悟,並對五祖感嘆說:「何期自性(註:真心、佛性、清凈心)本自清凈。何期自性本不生滅。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無動搖。何期自性能生萬法。」而後,六祖慧能混跡在獵人隊中,隱居修行了15年,自覺機緣成熟了才出來講法度眾。六祖慧能首先來到廣州法性寺,正趕上德高望重的印宗法師在講《涅槃經》,此時有幡被風吹動,一人說是風動,一人說是幡動,爭論不已。六祖慧能便站出來說,是二位仁者的心動。印宗法師聽到后對六祖慧能說,行者所見極是,適才所說,實為悟道之語。

  六祖慧能直截了當地指出了兩位諍者執相的妄想心,即我們感知到的任何生滅變化的現象,都只是我們虛幻的感覺,都是妄想心中所形成的幻相,從根本上講,認為實有「風」或「幡」在動的人,其心已經執著於「相」,心為境轉,為境所動。只要了知風與幡都是生滅的幻相,則心離相,不為所動,即是清凈心。


從這些見地, 就可以證明慧能是三果以上行者嗎?
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凈其意
禍福無門,惟人自召;善惡之報,如影隨形
夫心起於善,善雖未為,而吉神已隨之
或心起於惡,惡雖未為,而凶神已隨之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2
返回列表 發新帖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2 21:43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