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方的證明沒有抓住問題的要害。如果果然是文學天才,沒有所謂的親身經歷,也照樣可以將細節描繪得維妙維肖。因為知識和思想可以從大量的閱讀中得到,再加上想像和創作的靈性,依然可以寫出超過自身年齡的作品。Jane Austen 在完成pride and prejudice的時候,不過才二十歲,之前只有一次很短暫的戀愛經歷,生活的範圍也很小。兩年之後又寫出Sense and Sensibility。不過她受家庭的影響,從小讀書就很多,並且經常和父親,姐妹們討論,開始創作得也極早。其他古今中外的神童,無一不是從小就開始在某一領域學習,接受訓練,然後才在很年輕的時候做出一些與年齡不相稱的結果。王勃,莫扎特,高斯,達芬奇,老虎,陶哲軒。。。這些後來被稱之為天才的巨星,都有著非常寶貴的早期教育和實踐。沒有一個是從小懵懵咚咚,像韓寒自轉里自述的那樣,不學無術,一下睡到十四歲,才讀了幾本少兒雜誌,突然感到自身的才華抑制不住,因此噴薄而出,一鳴驚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