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樓主: 釣貓魚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台灣問題百科全書:台"中選會":馬英九蕭萬長當選第12任正副領導人

[複製鏈接]

4

主題

30

帖子

15

積分

註冊會員

海外苦力(七級)

Rank: 1

積分
15
21
louzx 發表於 2004-11-12 09:46 | 只看該作者

中美恩怨中的里根

反對中國時,他"爬上牆頭大喊大叫",親歷長城時,他"異乎尋常心靈震撼",後來,他和鄧小平"玩"得挺好。

總統"欽差"安撫老蔣

1971年10月,在美國總統尼克松的特別使者亨利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4

主題

30

帖子

15

積分

註冊會員

海外苦力(七級)

Rank: 1

積分
15
22
louzx 發表於 2004-11-12 10:48 | 只看該作者

里根1982年對台的「六項保證」

1982年裡根在簽署公報前一個月,即7月17日,派遣密使向蔣經國總統提出了所謂「六項保證」:

1、軍售並無終止期限;
2、美國不會在每次軍售決定前和中共磋商;
3、美國不會修改《與台灣關係法》;
4、美國不會扮演台灣與中共之間調解人的角色;
5、美國對台灣主權的一貫立場不會變更;
6、美國也不會對中華民國施壓,逼迫台灣與中共坐下來談判。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394

主題

3354

帖子

2166

積分

五星貝殼精英

倍可親智囊會員(十八級)

Rank: 4

積分
2166
23
 樓主| 釣貓魚 發表於 2004-11-12 12:35 | 只看該作者

美國人在朝鮮戰爭前的台灣政策(1950年代初)

  1949年12月23日,美國國務院發出第二十八號密令:《關於台灣的政策宣傳指示》。文件確定了美國官方關於台灣問題的統一對外宣傳口徑,同時文件確定了任何支持台灣的做法都是對美國利益不利的,都會使美國捲入一場危險的戰爭,都會使美國成為中國人民的對立面。文件中最值得注意的是,它強調了一個至今依舊十分敏感的重要觀點,即,台灣無論從歷史上還是從地理上,都是中國的一部分,中國是不能夠分割的一個整體的國家。
  1950年1月5日,杜魯門代表美國政府發表了《關於台灣的聲明》,再次確認《開羅宣言》、《波茨坦公告》中關於台灣歸還中國的條款,宣布美國無條件地認為台灣是中國的領土,美國對台灣沒有掠奪的野心。杜魯門說:「美國亦不擬使用武裝部隊干預其現在的局勢,美國政府不擬遵循任何足以把美國捲入中國內戰中的途徑,美國政府也不擬對台灣的中國軍隊供給軍事援助和提供意見。」基於這個聲明,美國宣布從台灣撤走僑民。美國在台灣只留有一個領事級的代表,最高武官僅僅是一名中校。
  為了向全世界表明美國「棄台」的決心,國務卿艾奇遜乾脆公開了美國在遠東的防線。在美國全國新聞俱樂部的演講中,他面對記者展開了一幅遠東地圖,用講解棒邊畫邊說:美國在西太平洋的軍事防線確定為北起阿留申群島,經過日本的琉球群島,南至菲律賓,台灣和朝鮮在美國的防衛圈之外。換句話說,凡是在美國的防衛圈之外的事情,美國不會去管。美國遠東軍事防線的公開,在全世界引起軒然大波,以至於在朝鮮戰爭爆發的三年中,艾奇遜不斷地受到美國激進派的攻擊,他們用艾奇遜證明著麥卡錫議員曾經說過的一句驚人的話:美國國務院一大半兒的人是共產主義分子。
  杜魯門的聲明和艾奇遜的演講時間都是1950年的年初。
隨  心  飛   揚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0

主題

4

帖子

1

積分

註冊會員

新新移民(六級)

Rank: 1

積分
1
24
抓~郎 發表於 2004-11-23 03:25 | 只看該作者

置...我鄞籩!!!您也疼惜小台???

~老兄之命,粗略的L集了12道台赤l土小菜,它m不能完全代表台,但也未到^台車拇籜同胞...提供了一Tp...砹私饊,Y料不全?!!?

1.台車尿傲-慈坌謀槭瀾
http://www.tzuchi.org.tw/

2.台-世界尖特色茶介B
http://www.shopping168.net/tea/know/page_11.htm

3.台掣鬣l人文景^介B
http://www.178.com.tw/web/travel/TAIWAN/

4.台掣髯迦喝諍細棖
http://www.a-socioheart.com.tw/indextrc.htm

5.台吃∶癲┪鑣^
http://www.museum.org.tw/

6.台車R幕
http://www.town-all.org.tw/inside_ee_detail.asp?BID=212#TOP9

7.台晨圖椅幕
http://hi-taiwan.ecserver.com.tw/eip/front/bin/ptdetail.phtml?Category=100202&art=paper2002-21

8.台吃∶褚
http://www2.ouk.edu.tw/yen/chinese/World%20Music/week17.htm

9.台潮就鶻y歌{
http://radio.digitaiwan.com/twmidi/

10.台赤l土特色美食
http://www.skjh.tpc.edu.tw:7100/90/30201/

11.台掣韉羋眠[W
http://www.befuntravel.com.tw/agent/scene/sceneagent.asp

12.g迎到台磣骺
http://www.tbroc.gov.tw/lan/cht/index/



H鄣拇籜兄弟姊妹,我都是一家人...,我先砹私饊車泥l土文化,再朝著中y一,中A民族大FY的大道~M!!!xx各位!!!



[:494:] [:494:] [:494:] [:494:] [:494:] [:494:]
~及黑色鶚慷際俏業耐降...,WM]付清呢???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0

主題

4

帖子

1

積分

註冊會員

新新移民(六級)

Rank: 1

積分
1
25
抓~郎 發表於 2004-11-23 07:27 | 只看該作者

注意:上述W址-必以下列搜ひ入,才看得到...!!!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65

主題

497

帖子

231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231
26
lanli7 發表於 2004-11-23 08:18 | 只看該作者

抓~郎

我會認真看的,謝謝你。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394

主題

3354

帖子

2166

積分

五星貝殼精英

倍可親智囊會員(十八級)

Rank: 4

積分
2166
27
 樓主| 釣貓魚 發表於 2004-11-23 10:27 | 只看該作者
謝謝,請大陸的網友多去看看。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4

主題

30

帖子

15

積分

註冊會員

海外苦力(七級)

Rank: 1

積分
15
28
louzx 發表於 2004-11-23 22:56 | 只看該作者
很美麗的地方,我真想去看看。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

主題

142

帖子

32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本科畢業(五級)

Rank: 2

積分
32
29
cycp 發表於 2004-11-24 17:57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

主題

22

帖子

9

積分

註冊會員

初過語言關(三級)

Rank: 1

積分
9
31
loverguy 發表於 2004-11-29 15:12 | 只看該作者
可惜只能在網上一睹風光咯!
台灣島,大陸人可以去觀光嗎?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0

主題

4

帖子

1

積分

註冊會員

新新移民(六級)

Rank: 1

積分
1
32
抓~郎 發表於 2004-11-29 21:54 | 只看該作者

有一天等到通>>>>>>>&gt

台澈;,掖渦形囊蟠籜_放民赴台^光,可惜ㄞkR置不理,不放人...看磉有的拖...???!!!
~及黑色鶚慷際俏業耐降...,WM]付清呢???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

主題

22

帖子

9

積分

註冊會員

初過語言關(三級)

Rank: 1

積分
9
33
loverguy 發表於 2004-11-30 16:37 | 只看該作者
台灣人總給人感覺小鼻子小眼的。沒勁!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

主題

142

帖子

32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本科畢業(五級)

Rank: 2

積分
32
34
cycp 發表於 2004-12-3 14:20 | 只看該作者
我與台灣朋友交往了近二十年,總的說為人還算老實,大多膽子小小,見了女孩子雖然想法多多,但面子上也靦腆,!

可不知為何到了網上就變的瘋狂了?

莫非真的與鬼子有血緣關係?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77

主題

344

帖子

119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留學博士后(十二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19
35
大娃娃魚 發表於 2004-12-5 04:20 | 只看該作者
到了台灣把我們象賊一樣的防,你是要俺花錢買罪受?心胸開闊一點,台灣島氣重.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77

主題

344

帖子

119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留學博士后(十二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19
36
大娃娃魚 發表於 2004-12-7 00:42 | 只看該作者
冷戰的結束是中國戰略失誤.要制衡不抗衡.如能把蘇聯這張牌的作用再打大一點就好了.應在美蘇間搞戰略制衡,關鍵時候拉老大一把,讓冷戰接著打下去.早和蘇聯搞好關係,如美不放棄台,讓蘇把部隊調歐洲.我們太僵硬了,外交圓滑一點會更有利.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0

主題

5

帖子

1

積分

註冊會員

大一新生(四級)

Rank: 1

積分
1
37
wenli 發表於 2004-12-13 04:44 | 只看該作者
差不多算是入門教材了,怎麼沒人頂?
-----------------------------------
讓我來頂。
不錯,今天又補了一課。
得感謝無國界軟體,儘管我不喜歡大紀元
平平淡淡, 簡簡單單。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394

主題

3354

帖子

2166

積分

五星貝殼精英

倍可親智囊會員(十八級)

Rank: 4

積分
2166
38
 樓主| 釣貓魚 發表於 2004-12-14 13:23 | 只看該作者

台灣問題的由來與實質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之後,台灣不僅在法律上而且在事實上已經歸還中國。台灣問題的出現,是國民黨發動反人民內戰的結果,其本質是中國的內政問題。台灣問題之所以長期存在且迄今尚未解決的一個重要因素,是美國等西方反華勢力插手台灣問題,干涉中國內政,阻礙中國統一。台灣問題是中美關係中最重要、最敏感的核心問題。雖然台灣問題尚未最終解決,海峽兩岸尚未統一,但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中國的領土和主權完整不容分割。

  台灣問題的出現是國民黨發動反人民內戰的結果

  1945年抗日戰爭勝利后,中國人民迫切要求走和平民主、團結建國的道路,建設一個獨立統―、繁榮富裕的新中國。中國共產黨適時地向全國發表宣言提出:「中國共產黨認為在這個新的歷史時期中,我全民族面前的最大任務是:鞏固國內團結、保證國內和平,實現民主、改善民生,以便在和平民主團結的基礎上,實現全國的統―,建設獨立自主與富強的新中國。」為此,中國共產黨在全國範圍內致力於爭取和平與民主,得到了全國人民的熱情支持。國民黨當局不得不與中國共產黨舉行重慶談判、政治協商和停戰談判。特別是1946年1月在重慶舉行的政治協商會議,在各中間黨派和無黨派人上的積極參與下,達成了有利於國內和平和人民民主的五項協議,為爭取和平建國創造了有利條件。

  但是,以蔣介石為首的國民黨統治集團依仗美國的支持,置全國人民渴望和平與建設獨立、民主、富強的新中國的強烈願望於不顧,撕毀國共兩黨簽訂的《雙十協定》、政協協議和一切停戰協議,悍然發動了全國規模的反共反人民內戰。亟待休養生息的中國,再次陷入全面內戰之中。

  面對國民黨來勢兇猛的軍事進攻,中國共產黨領導全國人民進行了解放戰爭。1948年末到1949年初,中國人民解放軍進行規模空前的遼瀋、平津、淮海三大戰役,並取得決定性勝利。國民黨的失敗此時已成定局。處於危局中的蔣介石,開始更多地考慮在全國失敗后的退路,其中之一是撤退到台灣,以台灣作為國民黨的存身之地,進而建設成「反攻大陸、復興黨國」的基地。隨著戰局的發展,蔣介石確定把國民黨的最後落腳點放在台灣。

  1949年1月,蔣介石迫於國民黨內部反蔣勢力的壓力宣布下野后,開始了對台灣的苦心經營。他制定了「建設台灣、閩粵,控制兩廣,開闢川滇」的戰略計劃,並設想建立一個「北連青島、長山列島,中段聯接舟山群島,南到台灣、海南島」的海上鎖鏈,使其成為封鎖、包圍以致反攻大陸的戰略基地。為了實現上述計劃與設想,蔣介石作了一系列精心準備。在組織人事上,蔣任命陳誠為台灣省政府主席,蔣經國任國民黨台灣省黨部主任委員。在軍事部署上,將重兵集結在長江下游一帶,並在金門、馬祖一帶設防,在定海加緊修建飛機場,以便國民黨軍隊順利撤退台灣。還在台北設立了東南軍政長官公署,負責蘇、浙、閩、粵、海南等地的軍事與政治,其中尤以東南沿海島嶼的防務為重。在經濟上,將在上海的中央銀行大批黃金、銀元和美鈔運往台灣。還在台灣設立台灣區生產事業管理委員會,管理台灣經濟。在外交上,策劃「東亞反共同盟計劃」,拉攏菲律賓、南朝鮮,拼湊反共聯盟。

  1949年4月20日,人民解放軍發起渡江戰役,23日,南京解放;5月17日,武漢解放;5月27日,上海解放。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在北京宣布成立。12月7日,國民黨宣布「政府」遷至台北。12月11日,國民黨中央黨部遷至台北。中國大陸上戰事基本結束。以蔣介石為首的國民黨勢力從大陸全面潰退,撤到台灣,在美國反華勢力的支持下,繼續維持著―個所謂「代表全中國」的反共政治架構。自此,台灣再次陷入與祖國大陸的分離狀態之中。

  外國勢力插手台灣問題阻礙中國統一大業

  抗日戰爭勝利后,美國出錢出槍,支持蔣介石打內戰,這是戰後美國世界戰略的一個組成都分。而台灣問題的產生,就是這種戰略的直接產物。

  一、戰後美國對華侵略及其對台政策的變化

  從19世紀末開始,美國就以極大的興趣傾注於東亞,尤其是中國,但限於當時的實力,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只能以「門戶開放」政策與列強―道分享在中國的特權。太平洋戰爭爆發,美國加入到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反法西斯陣營中來,並與中國的抗日戰場發生了密切的聯繫。美國當時在東方的首要目標是打敗日本,將日本在亞太地區特別是在中國的勢力清除出去,同時借英法陷入歐戰之機,將英法在東亞、東南亞的勢力抑制到最低點,特別是防止戰後蘇聯影響在東亞的擴大,以達到由美國來支配中國,並進而控制整個亞太地區的目的。由此,美國在1943年初制定了要把中國建成一個「大國」的對華政策。所渭「大國」政策,就是美國出於自身戰略的考慮,建立以蔣介石為領導的親美政權,讓中國(以蔣介石為核心)與美蘇英同為世界四大強國,以便與蘇聯對抗。羅斯福曾強調:「一個穩定的中國,對蘇俄在遠東的野心,將形成一道屏障,也可以當作一種最有價值的向心力,以限制亞洲革命暴動的影響。」正是基於這樣一種「大國」政策,美國同意戰後將日本所竊取的中國領土東北、台灣、澎湖列島歸還中國。戰後,美國繼續扶植和加強蔣介石政權,並且支持蔣介石發功了全國規模的內戰。

  1947年3月初,當台灣爆發「二二八事件」后,美國駐台北總領事館向華盛頓建議,以目前台灣在法律上還是日本的一部分為由、用聯合國名義進行直接干預,同時向中國保證,待有一個「負責的中國政府」后再歸還中國。這是「台灣地位未定論」和「聯合國託管」方案的先聲,表明美國對台政策開始發生變化,同年秋,中國革命進入了一個歷史轉折點,人民解放軍轉入全國規模的戰略反攻。這時,美國有關官員已經感到國民黨統治不穩、開始主張美國調整對台政策。1948年11月24日,美國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李梅上將致函美國國家安全會議、指出:「中國情勢日惡,台灣、澎湖各島之形勢,關係日本與馬來半島間的航路,亦控制菲律賓與沖繩之間交通,如果落在不友好國家之手,美國遠東地位將受到損害。因此美國無論如何宜用一切外交及經濟手段,使其長期屬於對美友好之政權。」可見,美國主張台灣歸還中國,是以中國留在美國勢力範圍內為前提的。一旦這個大前提發生變化,美國的對台政策也將隨之發生變化、即使背棄它所參加的國際協議也在所不惜。

  從1948年冬季開始,人民解放軍發起的遼瀋、平津、淮海三大戰役漸次展開,中國革命形勢迅猛發展,美國感到國民黨大勢已去,開始重新審核對華政策,把政策目標從「盡一切力量阻止中共取勝」改為「盡一切力量阻止中國成為蘇聯的附庸」,決定逐步從中國內戰中「脫身」,而集中力量「不讓台灣落入中共之手」。l949年8月5日,美國國務院發表《美國與中國的關係》白皮書和艾奇遜國務卿給杜魯門總統的信,公開承認美國對華政策的失敗,標誌著美國開始從中國大陸「脫身」。同時,美國開始在分離台灣上做文章。1949年1月15日,美國國務院遠東司司長巴特沃思在一封絕密信中說,我們國務院所有的人都強烈感到我們應該用政治的和經濟的手段阻止中國共產黨政權取得對(台灣)島的控制。」8月,美國根據中國國內形勢的發展,作出決定:「當中國的形勢發展到一定程度,我們知道我們要在台灣和什麼樣的統治集團打交道時,美國應該設法加強―個非共產黨的地方政府並給予支持。該政府至少應提供起碼的、象樣的治理。我們應該運用影響,阻止大陸的中國人進一步流向台灣,美國還應謹慎地與有希望的台灣當地的領袖保持聯繫,以便將來有一天在符合美國利益時利用台灣自治運動。」

  為達到把台灣從中國領土上分離出去的目的,美國曾設計了種種方案,但這些方案都沒有行得通,到1949年底,美國確認蔣介石是「台灣最終真正權威」,於是決定繼續援助在台灣的國民黨政權。

  二、美國等外國反華勢力阻撓我解決台灣問題

  中華人民共和國誕生以後,當時美國政府本來可以從中國內戰的泥潭中拔出來,但是它沒有這樣做,而是對新中國採取孤立、遏制的政策。美國一方面大幅度改變對日政策,採取了一系列措施扶植日本、將日本變成它在東亞對付蘇聯以及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遏制力量,另一方面,美國國會通過援款法案,加強對中國周邊國家的軍事、經濟援助。

  1950年6月25日,朝鮮戰爭爆發。6月27日,美國總統杜魯門公然發表聲明宣布:「我已命令第七艦隊阻止對台灣的任何攻擊。」他還正式提出「台灣地位未定論」,宣布:「台灣未來地位的決定,須等到太平洋安全恢復之後。由對日和約或由聯合國決定。」美國政府這種繼續干預中國內政、阻撓中國統一的錯誤政策,造成了台灣海峽地區的長期緊張對峙局勢。台灣問題至今不能徹底解決,美國政府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朝鮮停戰後,1954年12月。美國與台灣當局簽訂了所謂《共同防禦條約》,公然將台灣置於美國的「保護」之下,聲稱要對中國人民解放台灣的正義鬥爭,同台灣當局採取「共同行動」。這是美國政府干涉中國內政、插手台灣問題的又一重大步驟。

  1958年7月,美國慫恿國民黨部隊加強對中國大陸的騷擾。8月23日,中國人民解放軍開始炮擊金門、馬祖。美國匆忙從地中海調海軍來支援美國在台灣海峽的第七艦隊。美國總統艾森豪威爾次日重申美國武力「保護」台灣的所謂「責任」。美國國務卿杜勒斯9月4日揚言要把美國在台灣海峽的侵略範圍擴大到金、馬等中國沿海島嶼。他們甚至以原子武器相威脅。周恩來9月6日就此發表聲明,重申解放台、澎、金、馬是中國的主權,任何外國不得干涉,並強調美國如不顧中國的再三警告、把戰爭強加於中國人民頭上,美國政府必須承擔由此產生的一切後果。之後,美國政府搬出所謂的「停火」方案。杜勒斯於9月30日表示,如果中國願意在台灣海峽地區停火,美國可以勸蔣軍撤出金、馬。其意圖是要在台灣海峽劃一條永久停火線,以便實現其「划峽而治」、製造「兩個中國」的圖謀。這―方案不僅遭到中國政府的堅決拒絕,也不為蔣介石所接受。

  中國是聯合國創始會員國,也是安全理事會五個常任理事國之一。根據國際法原則,新中國建立后,中國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理所當然地應由中華人同共和國政府繼承。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成立后,周恩來即代表中國政府致電聯合國秘書長,指出所謂「中國國民政府代表團」,「已喪失了代表中國人民的任何法律的與事實的根據」,要求開除國民黨集團的非法代表,並向聯合國發出了中國出席聯合國安理會等機構代表的通知。但是美國政府先是以所謂新中國政府是用革命手段「非法成立的」和「不鞏固的」為借口,繼則誣中國為朝鮮戰爭中的「侵略者」,再則以所謂中國「蔑視」聯合國和不遵守其反華決議為口實,不斷對聯合國進行威脅和恐嚇,操縱表決機器,竭力阻撓恢復中國在聯合國的合法席位,致使這一席位長期被台灣當局所竊據。

  隨著越來越多的第三世界國家同中國建交,大批新獨立的國家加入聯合國,聯合國內要求驅逐台灣當局的非法代表和恢復中國合法席位的呼聲越來越高,美國操縱聯合國表決機器阻撓恢復中國合法席位的做法越來越不得人心,於是變換手法,提出若恢復中國的席位,須有三分之二的多數贊成始得通過的所謂「重要問題案」,妄圖繼續將這一問題拖延下去。可是到了1971年26屆聯大,聯合國內在恢復中國代表權問題上的形勢發生了不利於美國的歷史性變化。l0月25日,26屆聯大否決了美國等19國的提案,並且以壓倒多數票通過了恢復中華人民共和國在聯合國合法席位的23國提案。美國阻撓中國恢複合法席位和在聯合國內製造「兩個中國」的圖謀至此遭到徹底破產。

  1979年1月中美建交,但美國對台灣問題政策的本質並未改變,仍然把台灣作為其全球戰略中「一艘不沉的航空母艦」扶植台灣,阻撓中國完全統一。中美建交三個月後,美國參、眾兩院先後通過《與台灣關係法》,並於4月10日經美國總統簽署生效。《與台灣關係法》公然聲稱,「美國決定同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外交關係是基於台灣的前途將通過和平方式解決這樣的期望」;「以非和平方式包括抵制或禁運來決定前途的任何努力,是對西太平洋地區的和平和安全的威脅,並為美國嚴重關切之事」;美國仍將「向台灣提供防禦性武器」。這表明,中美建交以後,美國一方面表示遵守中美聯合公報,執行一個中國政策,但同時又以《與台灣關係法》為基礎,繼續在政治、經濟、軍事等各方面扶植台灣,並且以中國政府執行和平統一方針為美國執行一個中國政策的前提,從而繼續阻撓中國人民解決台灣問題,實現祖國完全統一。

  日本曾在台灣實行殖民統治長達50年之久,同台灣社會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台灣回歸中國后,日本右翼勢力始終懷有重新染指台灣的野心。近年來,日本國內右翼勢力日益重視利用台灣問題對中國進行牽制,竭力主張全面發展與台灣的官方關係。日本國會親台勢力與台灣朝野配合,積極推動台灣領導人訪日。日本輿論界、學術界及政界部分人士對日本在《中日聯合聲明》中就台灣問題向中國所作的承諾耿耿於懷,公開鼓吹《中日聯合聲明》過時的論調。台灣當局則採取多種措施,極力發展台日實質關係。

  三、日本、美國反華勢力長期支持「台獨」活動

  「台獨」活動的出現,從一開始就有國際背景。

  從歷史上說,日本軍國主義是「台獨」的始作俑者。1945年8月,日本天皇宣布無條件投降后,日駐台灣總督安藤利吉即策動一些日軍中的軍國主義分子和漢奸分子,在台灣建立起「台獨」組織;同時,駐台日本右翼軍人發動「台灣獨立」事件,即為「台獨」活動的發端。但是,台灣重歸中國已不可逆轉,日本軍國主義勢力進行的「台獨」活動遭到失敗。

  由於蔣介石在台灣採取鎮壓「台獨」的措施,「台獨」分子只能在海外從事活動。1951年、1956年「台獨」分子先後分別在日本、美國建立組織。至6O年代中期,日本是「台獨」勢力的大本營。當時在日本的「台獨」派別眾多、組織複雜,其中以廖文毅為首的「台灣共和國臨時政府」是最具代表性的「台獨」組織。

  6O年代未至7O年代初,隨著中日關係發展,特別是1972年中日建交之後,在日本的「台獨」組織逐漸衰落,「台獨」活動的重心由日本轉移到美國。1970年1月,「台獨」分子彭明敏逃往美國;而統一指揮「台獨」活動的「世界台灣人爭取獨立聯盟」(即「台獨聯盟」)亦在美國成立。此後,美國成了「台獨」活動的大本營。公開的「台獨」勢力以美國為其大本營絕非偶然。早在太平洋戰爭開始時,美國國防部成立了遠東戰略小組,其使命之一就是研究戰後美國託管台灣方案。該小組在1942年春曾建議麥克阿瑟,從日本手中奪取台灣后,由美國軍隊暫時接管台灣,戰後再進行「台灣民族自決」或成立「台灣共和國」,並著手培訓一批「接管」台灣的行政人員。l949年1月l9日,美國國家安全委員會的文件提出,「美國亦宜扶植台灣自主分子,俾使其發動台灣獨立時,可含美國之利益」。1957年美國參議院發表《康隆報告》,建議「中共入聯合國,承認台灣共和國為美國保護國」。正是在美國反華勢力的庇護和支持下,在美國的「台獨」勢力在70年代進一步整合,有了較大發展。中美建交以後,一些「台獨」組織繼續在美國活動。他們用各種方式遊說美國議員,爭取通過提升美台關係的議案;鼓吹「台灣加入聯合國」,並組織各種宣傳「台獨」主張的活動。1995年李登輝訪美得逞,也包含了這些「台獨」組織的勢力所起的作用在內。

  世界上絕大多數國家承認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

  二戰期間,重要的國際協定都肯定了台灣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1943年12月1日,中、英、美三國政府簽署的《開羅宣言》明確規定:「三國之宗旨在……使日本竊取於中國之領土,例如滿洲、台灣、澎湖列島等,歸還中國"。1945年7月26日中、英、美三國共同簽署的、後來又有蘇聯參加的《波茨坦公告》中再次重申「開羅宣言之條件必將實施,而日本之主權必將限於本州、北海道、九州、四國及吾人所決定之其他小島之內」。

  二戰結束后,中國恢復了對台灣的主權。二戰期間對日作戰的同盟國政府,在後來歷次發表的聲明中,均確認了這―事實。1949年11月21日,英國外交部次官梅休在英國下院說,「根據開羅宣言,中國在日本投降的時候,對該島加以控制,並在此後一直行使著對該島的控制」。195O年1月5日,美國總統杜魯門在關於台灣的聲明中說,開羅宣言的目的,是「使日本所竊取於中國領土,如台灣,歸還中國。美國是1945年7月26日波茨坦公告的簽字國。波茨坦公告稱:開羅宣言條款應即執行。日本投降時亦曾接受此宣言的規定。……過去四年來,美國及其他盟國亦承認中國對該島行使主權」。

  1949年9月,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前夕,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代表全國人民意志制定的《共同綱領》明確規定:「凡與國民黨反動派斷絕關係、並對中華人民共和國採取友好態度的外國政府,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可在平等、互利及互相尊重領土主權的基礎上,與之談判,建立外交關係」。這是新中國外交的指導方針之一,也是一個中國原則在新中國發展對外關係中的體現。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世界上凡與中國建交的國家,均應承認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是中國的唯一合法政府。

  在5O年代初期,一個中國原則首先得到社會主義國家的肯定。當時蘇聯等社會主義各國明確支持中國在台灣問題上的原則立場,未經談判就同中國建立了外交關係。

  隨著對新中國的了解,大批民族獨立國家及一些和平中立國家,也先後排除美國的干擾和壓力,相繼承認一個中國原則,同中國談判建交。其中許多國家還成為在聯合國內為驅逐台灣當局的非法代表和恢復中國合法權利的積極倡議者和支持者。

  1964年1月27日,中法宣布建交。法國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是中國唯一合法政府,雙方還達成先宣布建交從而導致法國同台灣當局斷交的默契。法國成為西方大國中第一個同中國建立正式外交關係的國家。這是中國與西方大國關係的一個重大突破,對世界、特別是對西方國家產生很大影響,被喻為一次「外交核爆炸」。

  進入7O年代,中國政府在國際上反對製造「兩個中國」「一中一台」的鬥爭,取得了一系列具有重大歷史意義的勝利。1971年9月基辛格訪華,標誌著中美關係正常化進程的開始。同年10月25日,第26屆聯大以壓倒多數通過了第2758號決議,明確「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的代表是中國在聯合國的唯一合法代表,中華人民共和國是安理會五個常任理事國之一」,明確宣告『把蔣介石的代表從聯合國及其所屬機構驅逐出去」。第2738號決議是以第三世界國家為主體的廣大會員國共同努力、主持正義的結果,是聯合國憲章的勝利,是國際法原則的勝利,中國在聯合國的代表權問題在政治上、法律上和程序上都得到解決。中國在聯合國的代表權不僅是合法的,而且是唯一的。

  1972年2月28日,中國總理周恩來與美國總統尼克松在上海簽署聯合公報(即「上海公報」),在「上海公報」中,關於台灣問題,中方重申,台灣問題是阻礙中美兩國關係正常化的關健問題;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是中國的唯一合法政府,台灣是中國的一個省,早巳歸還祖國,解放台灣是中國的內政,別國無權干涉;全部美國武裝力量和軍事設施必須從台灣撤走;中國政府堅決反對任何旨在製造「一中一台」、「一個中國,兩個政府」、「兩個中國」、「台灣獨立」和鼓吹「台灣地位未定」的活動。美方則表示:它認識到在台灣海峽兩邊的所有中國人都認為只有一個中國,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美國政府對這一立場不提異議。中美「上海公報」奠定了中美兩國建交談判的基石。1975年12月,美國總統福特訪華。中國領導人鄧小平在會談中談到中美建立外交關係問題時明確指出,按照「日本方式」,要接受(與台灣)斷交、廢約、撤軍三個原則,但美台間的民間貿易關係可繼續保持,至於用什麼方式解決台灣問題,應該由中國自己來決定。1977年1月卡特出任美國總統,表示美國可以有條件地接受中國政府提出的中美關係正常化三原則。1978年12月16日,中美發表建交公報。建交公報明確宣布:「中華人民共和國和美利堅合眾國商定自1979年1月1日起互相承認並建立外交關係」美國「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是代表中國的唯一合法政府。在此範圍內,美國人民將同台灣人民保持文化、商務和其他非官方關係」;美國政府「承認中國的立場,即只有一個中國,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在建交公報發表當天,中美兩國政府分別發表聲明。美國政府在聲明中表示,在中美建交的同日,「即1979年1月1日,美利堅合眾國將通知台灣,結束外交關係,美國和中華民國之間的共同防禦條約也將按照條約的規定予以終止」。美國還聲明,在4個月內從台灣撤出美國余留在台灣的軍事人員。1981年12月4日,中美開始就美國向台灣出售武器問題進行談判。經過艱巨的談判,雙方終於在1982年8月15日達成協議,8月17日發表中美聯合公報(「八一七公報」)。在這一公報中,中美雙方重申了中美「上海公報」和建交公報中確認的各項原則,美方承諾:它不尋求執行一項長期向台灣出售武器的政策,它向台灣出售的武器,在性能和數量上將不超過中美建交后近幾年供應的水平,它準備逐步減少對台灣的武器出售,並經過一段時間導致最後的解決。美國還表示承認中國關於徹底解決這一問題的一貫立場。眾所周知,中國的一貫立場是:根據相互尊重主權和領土完整、互不干涉內政的原則,美國最終必須完全停止向台灣出售武器。「八一七公報」使中美雙方在解決建交遺留下來的美國售台武器問題方面,邁出了重要一步。中美三個聯合公報所確立的各項原則,構成了中美關係穩定和發展的基礎。只有切實履行中美三個聯合公報所規定的各項原則,中美關係中台灣問題的障礙才會得到排除。

  隨著中美關係的改善,中日關係也取得巨大進展。1972年9月29日,中日兩國簽署聯合聲明,日方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為中國唯一合法政府,充分理解和尊重中國政府關於台灣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的立場,並且遵守《波茨坦公告》第八條規定。次日,日本外相大平正芳宣布廢止「日台條約」。

  從1971年中國恢復在聯合國的一切合法權利,到中日建交,直到中美建交,標誌著一個中國原則得到了國際社會的普通承認。而台灣當局則遭到一系列沉重的打擊,在國際上陷於孤立的境地。從1970年到1972年,台灣當局的「建交國」從68個銳減至39個,與中國建交的國家則從53個增至89個;1977年底,台灣當局的「建交國」數目下降至23個,與中國建交的國家則增至113個。

  台灣問題與東西德、南北朝鮮問題的本質區別

  台灣問題是中國內戰遺留問題,完全屬於中國內政。而東西德、南北朝鮮的產生,則是二戰後根據國際協議形成的。

  眾所周知,希特勒德國同義大利、日本結盟,發動了第二次世界大戰。1945年2月,蘇、美、英三國首腦在雅爾塔開會,商討最後戰勝並佔領納粹德國的計劃。1945年5月8日,德國宣布投降,根據《雅爾塔協議》,蘇、美、英、法四國軍隊分區佔領戰敗后的德國。1948年6月2O日,美、英、法三國佔領區合併,隨後建立了德意志聯邦共和國,即西德;而相應地蘇聯則在其佔領區建立了德意志民主共和國,即東德,德意志從此分裂為東、西兩個國家。1973年9月18日,東、西德國同時加人聯合國。199O年5月5日,蘇、美、英、法和兩德外長在波恩就兩德統一問題舉行第一輪談判,即通常所說的『二加四」會議。9月12日,在莫斯科舉行的最後一次「二加四」會議上籤訂了一項條約,批准兩德統一併恢復其全部主權。10月3日,兩德最終統一。由此可見,德國的分裂和統一,都是按二戰期間和戰後的一系列國際協議完成的,它的歷史背景和發展過程同台灣問題是完全不同的。

  從1910年開始,朝鮮淪為日本帝國主義的殖民地長達35年之久。1945年8月,日本戰敗投降,朝鮮本應恢復其獨立自主的統一國家地位,這早在1943年的《開羅宣言》中就已規定,「在相當期間,使朝鮮自由獨立」。日本投降前夕,美國總統杜魯門給斯大林一緻密信,建議蘇軍接受朝鮮北緯三十八度以北的日軍投降,美國則接受三十八度以南的日軍投降。隨後,盟軍在向日本發布的「第一號總命令」中正式宣布了這個決定。

  二戰後,美國出於自身戰略利益的考慮,於1946年2月宣布成立南朝鮮「民主議院」任命李承晚為議院議長。1947年6月,李承晚組成「南朝鮮過渡政府」。在美國的操縱下,朝鮮被人為地分裂成了南北兩部分。1948年9月9日,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也宣告成立。

  1950年,朝鮮戰爭爆發,朝鮮問題進一步國際化。1953年南北朝鮮根據由有關國家簽署的國際協議,以「三八線」為界實現停戰。1991年,南北朝鮮各自被接納為聯合國會員國。

  由上可見,台灣問題根本不能和德國、朝鮮問題相提並論。它們的本質區別在於,後者是根據二戰期間和二戰後的一系列國際協議分裂成獨立國家,它們又都被聯合國接納;東西德統一也是通過國際談判和協議,以西德兼并東德的方式實現;而台灣則由二戰期間的國際協議規定歸還中國,而且當時的中國政府也恢復行使了對台灣的主權;雖然海峽兩岸尚未統一,但是領土和主權並未分割,仍然是一個中國;台灣問題也應當在一個中國的框架內,由中國人自己來解決,因此中國政府歷來反對用處理德國問題和朝鮮問題的方式來處理台灣問題。

  台灣當局援引兩德模式、兩朝模式的根本出發點是分裂祖國,這完全暴露了其製造「兩個中國」、「一中一台」的險惡用心,是根本不能得逞的。
隨  心  飛   揚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萬

主題

2萬

帖子

2萬

積分

八級貝殼核心

倍可親決策會員(十九級)

Rank: 5Rank: 5

積分
22461
39
laodai 發表於 2004-12-24 02:55 | 只看該作者
等了許久,仍然沒見到6808朋友指正釣貓魚的「錯誤百出」。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45

主題

675

帖子

208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留洋博士(十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208
40
缽生蓮 發表於 2004-12-26 20:38 | 只看該作者
支持!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0 11:33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