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樓主: 愚拙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討教一些基督教中的某些基要問題--《彼得前書》有感

[複製鏈接]

199

主題

5686

帖子

5580

積分

三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5580
261
求索 發表於 2014-10-25 23:26 | 只看該作者
愚拙 發表於 2014-10-25 05:50
規律是人對現象的總結,而且規律眾多,都有使用範圍。這就是老子說的「道可道,非常道」,你總結出來的規 ...

規律是人對自然現象的總結, 這沒錯。 但這規律不是什麼聖靈立的, 這也死事實。

至於德州的小護士,感謝的最多是神和眾人的禱告, 沒什麼奇怪, 因為她是基督徒。 文革時期的中國人, 要感謝毛, 法輪功要感謝李。 伊斯蘭要感謝安拉。其實是科學的結果。

死了的4000多人, 感謝誰。 很多是基督徒, 感謝上帝?  
Nothing in the world is more dangerous than sincere ignorance and conscientious stupidity.
——Martin Luther King, Jr.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

主題

177

帖子

447

積分

貝殼網友三級

Rank: 3Rank: 3

積分
447
262
 樓主| 愚拙 發表於 2014-10-25 23:47 | 只看該作者
拎不清 發表於 2014-10-25 05:21
看來你對基督教不了解,我和耶證會的牧師是朋友,他說我是異端,我說他是異端,相見熱茶招待,分手相互大 ...

私下的言論不算數的,要看公開的出版,才能代表觀點。每一個派別都希望自己是最能活出基督的,這倒是真的。
神學爭論和黨內鬥爭的性質一樣的,有時候真的會你死我活,血雨腥風。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

主題

177

帖子

447

積分

貝殼網友三級

Rank: 3Rank: 3

積分
447
263
 樓主| 愚拙 發表於 2014-10-26 00:24 | 只看該作者
求索 發表於 2014-10-25 23:20
所以你比喻不當。 但基督徒放棄耶穌的多了去了, 這是事實。

基督徒可能放棄神學教義,組織形式,但不會放棄耶穌這個人和他的思維方式。即使沒有外面的光環,耶穌這個人也是個無與倫比的人物。
就如亞伯拉罕林肯,雖然沒有一個固定的教會,但他的思想事業無不深深打著耶穌的烙印,甚至連受難都和耶穌類似。或者牛頓,雖然不相信三位一體,卻花費畢生精力研究證明耶穌就是基督。
還有很多人放棄了原來的教會,但又開始尋找新的信仰的家,這不代表他們放棄耶穌。這個現象在天主教特別突出。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

主題

177

帖子

447

積分

貝殼網友三級

Rank: 3Rank: 3

積分
447
264
 樓主| 愚拙 發表於 2014-10-26 01:03 | 只看該作者
求索 發表於 2014-10-25 23:26
規律是人對自然現象的總結, 這沒錯。 但這規律不是什麼聖靈立的, 這也死事實。

至於德州的小護士,感 ...

你可以承認規律是聖靈立的,也可以宣稱規律是自有永有的,但不能說規律就是沒有規律。自有永有是聖靈的另一個名稱。

德州的護士被治癒你認為是科學的結果,而科學的特徵就是標準化和可重複性。你要用同樣的治療方法應用到非洲人身上,應該同樣有效。只有被揀選,才會發出感謝。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343

主題

1萬

帖子

1萬

積分

七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14871
265
拎不清 發表於 2014-10-26 02:16 | 只看該作者
愚拙 發表於 2014-10-26 00:24
基督徒可能放棄神學教義,組織形式,但不會放棄耶穌這個人和他的思維方式。即使沒有外面的光環,耶穌這個 ...

耶穌成了旗幟還有什麼思維方式可言。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

主題

177

帖子

447

積分

貝殼網友三級

Rank: 3Rank: 3

積分
447
266
 樓主| 愚拙 發表於 2014-10-26 06:50 | 只看該作者
拎不清 發表於 2014-10-26 02:16
耶穌成了旗幟還有什麼思維方式可言。

耶穌不是偶像,也不是旗幟。信耶穌就要拋棄偶像。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67
來往加國 發表於 2014-10-26 10:10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來往加國 於 2014-10-26 10:13 編輯
求索 發表於 2014-10-25 23:19
你怎麼搞不明白啊? 電影的名字叫基督教。 主角即使耶和華也是耶穌。 導演佚名。 群眾演員無數。 政論片 ...


所以,你所說的電影和我所說的電影不是一回事,對嗎?

所以是,你在說你的電影,我在說我的電影,對嗎?
你們祈求,就給你們。尋找,就尋見。叩門,就給你們開門。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99

主題

5686

帖子

5580

積分

三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5580
268
求索 發表於 2014-10-26 11:51 | 只看該作者
來往加國 發表於 2014-10-26 10:10
所以,你所說的電影和我所說的電影不是一回事,對嗎?

所以是,你在說你的電影,我在說我的電影,對嗎? ...

別裝糊塗。 是電影, 就要允許人評論。
Nothing in the world is more dangerous than sincere ignorance and conscientious stupidity.
——Martin Luther King, Jr.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99

主題

5686

帖子

5580

積分

三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5580
269
求索 發表於 2014-10-26 11:53 | 只看該作者
愚拙 發表於 2014-10-26 01:03
你可以承認規律是聖靈立的,也可以宣稱規律是自有永有的,但不能說規律就是沒有規律。自有永有是聖靈的另 ...

基督徒這套作為見的多了。 你就告訴我, 死了的基督徒是不是也要謝恩?
Nothing in the world is more dangerous than sincere ignorance and conscientious stupidity.
——Martin Luther King, Jr.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99

主題

5686

帖子

5580

積分

三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5580
270
求索 發表於 2014-10-26 12:01 | 只看該作者
愚拙 發表於 2014-10-26 00:24
基督徒可能放棄神學教義,組織形式,但不會放棄耶穌這個人和他的思維方式。即使沒有外面的光環,耶穌這個 ...

耶穌是不是無與倫比,可以另行討論。

那個時代的人, 有幾個自稱不是基督徒?
Nothing in the world is more dangerous than sincere ignorance and conscientious stupidity.
——Martin Luther King, Jr.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

主題

177

帖子

447

積分

貝殼網友三級

Rank: 3Rank: 3

積分
447
271
 樓主| 愚拙 發表於 2014-10-26 12:23 | 只看該作者
求索 發表於 2014-10-26 11:53
基督徒這套作為見的多了。 你就告訴我, 死了的基督徒是不是也要謝恩?

生死都是上帝決定的,自然生死都要帶著感恩的心。不感恩傷不到上帝,傷害的是自己,怨毒的生活與怨毒的死去。

你怎麼不回答既然你認為是科學治癒了那個護士,那麼根據科學的可重複性,為什麼不把這種治療手段用到非洲以造福眾生呢?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39

主題

4768

帖子

5122

積分

二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5122
272
催肥 發表於 2014-10-26 12:25 | 只看該作者
愚拙 發表於 2014-10-25 11:24
基督徒可能放棄神學教義,組織形式,但不會放棄耶穌這個人和他的思維方式。即使沒有外面的光環,耶穌這個 ...

此耶穌非那耶穌,此基督非那基督。

我說一句:Oh! my God! 難道就是你的耶和華嗎?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

主題

177

帖子

447

積分

貝殼網友三級

Rank: 3Rank: 3

積分
447
273
 樓主| 愚拙 發表於 2014-10-26 12:28 | 只看該作者
求索 發表於 2014-10-26 12:01
耶穌是不是無與倫比,可以另行討論。

那個時代的人, 有幾個自稱不是基督徒? ...

自稱不是基督徒的人多了,絕大部分活著的時侯上躥下跳,死後湮滅無聞而已。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

主題

177

帖子

447

積分

貝殼網友三級

Rank: 3Rank: 3

積分
447
274
 樓主| 愚拙 發表於 2014-10-26 12:47 | 只看該作者
催肥 發表於 2014-10-26 12:25
此耶穌非那耶穌,此基督非那基督。

我說一句:Oh! my God! 難道就是你的耶和華嗎?

耶穌能有幾個,基督能有幾個呢?
你說這句話說明你下意識還有God這個概念。你說你的神不是耶和華,那就是你找的是多神中的一個神,那肯定不是耶和華。這能有什麼損害呢?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39

主題

4768

帖子

5122

積分

二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5122
275
催肥 發表於 2014-10-26 13:05 | 只看該作者
愚拙 發表於 2014-10-25 23:47
耶穌能有幾個,基督能有幾個呢?
你說這句話說明你下意識還有God這個概念。你說你的神不是耶和華,那就是 ...

耶穌能有幾個,基督能有幾個呢?

-----------有的人聲稱只有一個,其實他們一個也沒見到過。
其實,「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屬於自己的撒哈拉」!

至於說」下意識還有God這個概念」,可惜,這個God的概念,和這裡大多數基督徒的概念並不一樣。正如有的人說,愛因斯坦的有神論是「泛神」。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39

主題

4768

帖子

5122

積分

二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5122
276
催肥 發表於 2014-10-26 13:13 | 只看該作者
愚拙 發表於 2014-10-25 23:47
耶穌能有幾個,基督能有幾個呢?
你說這句話說明你下意識還有God這個概念。你說你的神不是耶和華,那就是 ...

你的「那就是」這個推論不知從何而來。

第一,我沒有說過我的神是不是耶和華;

第二,其實我不知道有沒有神;

第三,我也不知道神到底有幾個;(追版來版研版等都信誓旦旦地告訴我說只有一個,我幹嗎要信他們的呀?他們也不過是道聽途說而已)

第四,即使只有一個神,幹嗎非就是你們的耶和華。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

主題

177

帖子

447

積分

貝殼網友三級

Rank: 3Rank: 3

積分
447
277
 樓主| 愚拙 發表於 2014-10-26 13:17 | 只看該作者
催肥 發表於 2014-10-26 13:05
耶穌能有幾個,基督能有幾個呢?

-----------有的人聲稱只有一個,其實他們一個也沒見到過。

要了解耶穌基督只能從聖經里去找,人們描述基督也是用聖經里的語言。至於每個人心中怎麼想,那無關緊要了。

標新立異的事有些人愛干,聲稱和別人不一樣,但哪裡不一樣也說不出所以然來。愛因斯坦不是基督徒,也算不上猶太教徒,在他自己的領域是專家,難道還能行行都是專家?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39

主題

4768

帖子

5122

積分

二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5122
278
催肥 發表於 2014-10-26 13:22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催肥 於 2014-10-26 00:24 編輯
愚拙 發表於 2014-10-26 00:17
要了解耶穌基督只能從聖經里去找,人們描述基督也是用聖經里的語言。至於每個人心中怎麼想,那無關緊要了 ...


要了解耶穌基督只能從聖經里去找?


根據聖經所述,那些跟隨耶穌的人,都沒看過聖經;
根據聖經所述,那些了解耶穌的人,並不是因為傳說,而是因為實實在在的「五魚二餅」。

我為什麼要緣木求魚?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

主題

177

帖子

447

積分

貝殼網友三級

Rank: 3Rank: 3

積分
447
279
 樓主| 愚拙 發表於 2014-10-26 13:34 | 只看該作者
催肥 發表於 2014-10-26 13:13
你的「那就是」這個推論不知從何而來。

第一,我沒有說過我的神是不是耶和華;

道德經說: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神得一以靈。
尚書說: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執厥中。

精力集中,認識到神的獨一性,是修道的起點。你如果認為你惟一的神不是耶和華,那兩個神必定有交戰,獲勝的就可以享受耶和華的稱號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5

主題

177

帖子

447

積分

貝殼網友三級

Rank: 3Rank: 3

積分
447
280
 樓主| 愚拙 發表於 2014-10-26 13:40 | 只看該作者
催肥 發表於 2014-10-26 13:22
要了解耶穌基督只能從聖經里去找?

跟隨耶穌的人耳聞目見耶穌,他們和耶穌的言行的記錄就是聖經的一部分,現代人了解耶穌要靠這些記載。
五餅二魚的奇迹不是了解耶穌的必需。只要放下包袱,回歸本我,就能被耶穌touch了。除此之外的一切求仙拜佛以實現自己的某個慾望都是緣木求魚。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3 17:00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