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樓主: 遙祝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不平凡的2008年

[複製鏈接]

70

主題

8642

帖子

2318

積分

六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2318
201
 樓主| 遙祝 發表於 2008-6-8 08:00 | 只看該作者
北川中學高二(8)班班主任與唯一倖存學生重逢
2008-06-08 03:19:49 來源: 京華時報(北京) 



曾文堯與高二(8)班唯一倖存的學生張壤見面。

本報記者 吳平 攝

京華時報本報訊 (記者田乾峰)前天,北川中學高二(8)班班主任曾文堯傷愈后回到北川中學在綿陽市長虹集團培訓中心臨時複課點,在教室里見到高二(8)班53名學生中唯一倖存的張壤,師生兩人相擁而泣。

5月12日地震發生后,高二(8)班的53名學生,目前只確認張壤一人倖存,其他學生都遇難或失蹤。北川中學在綿陽長虹培訓中心複課后,全班只有張壤一個學生重新返回課堂,高二(8)班不復存在。

前天,傷愈后,曾文堯回到學校,等候已久的學生在教室里為他準備了1000隻千紙鶴。學生圍著曾老師,舉起手中的水杯,歡迎他重新回到學校,繼續給學生講英語課。望著久違的學生,曾文堯落下眼淚,並向倖存的學生張壤道歉。

高二(2)班的英語課代表李學丹也是曾文堯的學生,她說:「曾老師是位好老師,地震那天,他也受傷了,還要去救學生,同學們拉著不讓他去。撤離時,他還把藥品讓給學生用。」 (本文來源:京華時報 作者:田乾峰)


綿竹市委書記詳述向遇難學生家長下跪原因
2008-06-08 02:22:18 來源: 東方網 
 核心提示:綿竹市委書記蔣國華稱當初向遇難學生家長下跪是為了表示誠意,不是作秀。他稱原以為下跪家長會給面子,但悲憤的家長似乎一夜之間不認識他了。




綿竹市委書記詳述向遇難學生家長下跪



綿竹市委書記當街下跪


綿竹市委書記


現代快報6月8日報道 蔣國華1976年,從教師崗位參軍,在甘孜軍分區某獨立團服役。1987年,轉業到德陽市公安局,歷任警察、處長、德陽市公安局副局長。1995年,調任綿竹市市委常委、公安局局長。1998年至2005年,先後任綿竹市副市長、副書記、市長。2005年3月,當選為綿竹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

高考開始了,這是人們一年一度關注的焦點,但是,今年全國的焦點依舊定格在5月12日發生的四川汶川大地震上。地震災害也是一份考卷,它從多方面考驗了全社會。6月3日,星期柒新聞周刊在汶川大地震的重災區之一四川省綿竹市,與綿竹市抗震救災指揮部總指揮、市委書記、市人大常委會主任蔣國華進行了一次坦率而深入的對話。

裹浴巾奔出宿舍成立指揮部

星期柒新聞周刊:蔣書記,綿竹市在地震災害中到底有多大損失,嚴重程度如何?

蔣國華:綿竹有21個鄉鎮,總人口50多萬。截至6月2日17:00,綿竹市死亡11104人,受傷37000多人,重傷5249人,失蹤276人,這個數字還屬於動態的。另外,初步測算直接經濟損失約為1367億元。綿竹是不是重災區,需要上級認定,我們現在要做的就是把基礎數據搞準確。

星期柒新聞周刊:從數據看,綿竹在汶川大地震死亡人數所佔的比例最大,這和救援工作的組織指揮是否有關?

蔣國華:這次強烈地震對綿竹人來說,沒有一個人有心理準備。地震發生時,我也是災民。5月1日起,下午上班時間改成3點鐘,地震發生時,我在機關宿舍睡覺正準備起來。當時,床劇烈晃動,樓也在晃個不停,牆面開了一道道裂縫,室內物品東倒西歪。我隨手抓起一條浴巾裹在身上,趕緊奔下4樓。通訊中斷,我只能看到視線範圍內的場面,並聽說有房屋倒塌砸死人了。後來有人拿了一套迷彩服給我穿上。跑到市委大院,我喊了一個秘書,讓他乘車馬上到德陽去,說綿竹發生地震了,不得了了,死人了。很快,市裡的領導就在市委大院的銀杏林成立了抗震救災指揮部。

星期柒新聞周刊:聽說您有一份詳細的工作和行程的記錄,為什麼這麼做?

蔣國華:我的工作日程安排過去也有,這一階段更細緻一些。地震發生后,我一直在拚命干,協調指揮救人,可是有群眾責怪我,說看不到我,問我為什麼不去營救受傷、受困的人,這也就提醒了我。從生命大救援開始,幾點幾分發了什麼指示、開了什麼會,到了哪個地方,都有記錄。

這個工作和行程記錄,可以公開,將來就是歷史。地震發生不到20分鐘,綿竹市就成立了抗震救災指揮部並啟動緊急預案,10分鐘后,就調動公安消防大隊去中行、武都小學、富新二小、家得利超市救人。3點15分,我通過公安網路向上級請求隊伍、醫生及藥品支援。5分鐘后,指揮部轉移到市政府大院。成都空軍11旅接到指揮部的求援,4點20分就派出100名官兵趕到指定的救援現場。

星期柒新聞周刊:許多災民無家可歸住帳篷,您的宿舍也不能住了,那你現在住在哪裡?

蔣國華:展開生命大營救的最初階段,我沒有睡覺,也睡不著。三四天後,實在抵擋不住了,就趴在桌子上打會盹。安置災民的帳篷緊缺,我是沒有帳篷住的。最近幾天,要麼是在辦公室沙發上睡,要麼就在車上睡。

當街下跪 面臨兩大棘手問題

星期柒新聞周刊:眼前對於您來說,最棘手的問題是什麼?

蔣國華:綿竹有21個鄉,受災程度不同,比如說房屋建築受損的情況,現在各鄉鎮、各單位報來的統計數全市受損的房屋117萬間,其中完全垮塌的70萬間,那麼其他受損的房屋,哪些是需要加固才能使用的,哪些屬於危房需要拆除重建的,這個需要嚴格鑒定,不能毛估,讓我在一個月之內搞清楚,很難。這個總量不搞清楚,直接關係到重建的開展和重建的質量。開始有人說我瞞報災情,大包大攬。綿竹不是毀了了事,還要重建,綿竹有多少家底子,你說我能不清楚?

星期柒新聞周刊:綿竹市本級財政的支付能力如何?

蔣國華:去年全市地方財政收入7.7個億,除了維持學校、各級醫療、政府正常運轉等剛性支出外,實際可支配的財政收入只有1個多億,現在光是學校一項,100%不能用了需要重建,還有醫療衛生、社會文化、市政公用、道路橋樑、水利電力設施等等,總量不搞清楚,我們無法決策,上級也無法決策。

星期柒新聞周刊:學校和傷亡學生的家長工作也是您感到棘手的問題?

蔣國華:是的。5月18日,富新二小的學生家長在鎮上的大街上、學校的廢墟上設靈堂,我說,可以理解,並且抽出在指揮部負責搶運物資的教育局副局長專門去做家長工作。5月25日,家長們在市區聚集要上訪,我感到事情在朝失控的方向發展。我當過公安局長,知道這是很危險的,你想,學生死了那麼多,哪個不心疼,家長們情緒激動,大街上全是災民的帳篷,還有那麼多圍觀的人,萬一有人起鬨,在鬧市區造成混亂,無法控制,後果不堪設想。我說,不行,我一定要去解決問題。

星期柒新聞周刊:那麼您為什麼要向家長們下跪呢?

蔣國華:開始我犯了一個判斷上的錯誤,過去老百姓有問題找領導解決,領導一出面,事情就能夠平息,算是給書記市長面子吧。那天的情況超出了慣例,學生家長失去孩子的悲痛和怨恨集中在一起,一夜之間不認識我了。五福鎮這次受災並非最嚴重,恰恰垮塌最嚴重的就是富新二小的一幢教學樓,129名小學生死亡,家長們認為,教學樓的垮塌,不光是天災,也是人禍。我承諾要對學校的房屋進行鑒定,但是需要給我時間,家長們不同意,我也急了。我下跪是為了表達一種誠意,不是作秀,情急之下我也記不清跪了幾次,事後有人說是4次,過去遇到再棘手的事情也沒有想到過下跪,大難當前,一切私心和委屈都可以拋開。

星期柒新聞周刊:您承諾學生家長,要對倒塌的教學樓進行質量調查,開始了嗎?

蔣國華:震后我們確定了8個調查點,都是樓房垮塌嚴重、死傷慘重、老百姓有意見的學校,不光是富新二小。富新二小是先開始進入程序的,目前,全市已檢查6所學校了。

經我們請求德陽市委出面,由省里以及其他城市的建築專家來調查鑒定的,綿竹本地的專家沒有一個參加。此外,國務院和省里還將組織更高級別的專家,調查分析那些教學樓倒塌的更深層次原因。如果專家鑒定結果為危房或存在問題,我們一定會按照國家有關規定追查責任和進行補償。 (本文來源:東方網 )
一直以來,自己就像那一朵流雲,
隨著風到處的飄蕩,在有風的日子裡,
早已經習慣了風的溫馨,
習慣了風的肆意.
從跨越山河,飛越陌生的城市,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70

主題

8642

帖子

2318

積分

六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2318
202
 樓主| 遙祝 發表於 2008-6-8 08:07 | 只看該作者
記者親歷映秀普通一天的生活(圖)
2008-06-07 09:56:32 來源: 新華網(北京) 
  核心提示:6日,記者親歷映秀普通一天的生活。這裡,一股頑強的生命力,正穿透廢墟,催生新的希望。6月6日,在映秀鎮心連心小學,一個小女孩在上課時舉手要求回答問題。




新華社四川映秀6月6日電 地震發生已過去20多天,損失慘重的震中映秀鎮正在走出這場巨大災難留下的陰影。6日,新華社記者親歷映秀普通一天的生活。這裡,一股頑強的生命力,正穿透廢墟,催生新的希望。

早上8時:新「映秀小學」上課

8時,9歲的馬菁明開始和其餘21個同學一起晨讀,一片琅琅書聲從映秀鎮災民安置區傳出。22個孩子都是原映秀小學的學生,學校被地震摧毀后,另一所新建的映秀鎮「心連心」小學又讓他們回到課桌前。現在,學校剛剛從帳篷搬進了簡易板房。

這所小學「創建」於5月30日,首任「校長」是來自重慶的志願者唐倉健。得知汶川發生地震后,唐倉健辭去了重慶某公司總經理的工作,背上行囊,道路一搶通,便跋涉進入映秀。30日那天,他從漩口中學的廢墟里挖出一面國旗、一塊門板、幾張課桌。當天,在安置區的空地上,首批5個孩子淚痕未乾,但悅耳的讀書聲一下子使這個露天學校成為映秀災區最有生氣的地方。

隨後幾天里,學生不斷增長。目前,除唐倉健外,還有兩個志願者也當起了老師,教圖畫、數學、音樂等。

在映秀小學讀書時,二年級的馬菁明是張米亞的學生。這位以「雄鷹」姿勢以死保護兩位學生的老師,馬菁明昨天還夢到。「我夢到張老師死了,」他說,「奶奶告訴我,我們要好好讀書,才對得起張老師。」

這裡的學生都在地震中失去老師或親人。唐倉健說,最初幾天,課堂上常有人突然放聲大哭;不過現在,經過北京心理學家的心理干預及老師們的細心調教,許多孩子開始流露出活潑、可愛的天性,讀書聲、笑聲從這裡飄出,時常讓路過的災民和戰士駐足傾聽。

唐倉健和同事們已很少在課堂上提「災區」、「死亡」這樣的字眼。他說:「我要讓這裡變成最不像災區的地方。」

中午12時:「搬家」前吃最後一頓「大鍋飯」

「開-飯-嘍!」12時,一股飯菜的香味,在映秀鎮漁子溪村村民自家搭建的棚屋間瀰漫開來。

鍋蓋掀起,眼前是一大鍋土豆、臘肉和雞肉。40歲的鄒昌碧掌著勺,為村民們一碗一碗舀。記者數了一下,一起吃飯的,有16個人。

這是村民們自5月12日地震以來吃得最「奢侈」的一頓飯,村民們幾乎各自把家裡所有的臘肉和僅有的雞全部端上了餐桌。但是大家吃得卻有些戀戀不捨。吃完這頓飯,這幾家人將結束地震以來的「大鍋飯」生活,拆掉搭建在一起的棚屋,搬進各自帳篷安「新家」了。

鄒昌碧很懷念這段辛酸又和睦的生活:「大家一起從家裡挖東西,一起搭棚屋,上面有東西發下來,我們一起吃,就像一家人一樣。」吃飯間,一位名叫陳明鳳的女孩說:「其實映秀過去是個很漂亮的地方,就像我一樣漂亮。」

漁子溪全村大多數中青年勞力常年在外打工,此次地震中全村房屋幾乎全數倒塌,730多人中40多人死去。雖然死傷慘重,但漁子溪人在映秀已算僥倖。吃完飯,鄒昌碧等人開始把各自棚屋裡的床、木凳、鍋碗瓢盆等一件件地往拖拉機、雙輪車上搬。離他們不遠,是一頂頂新立的帳篷。「畢竟,帳篷要比棚屋好多了。」鄒昌碧說。

大家正忙著搬東西,忽然一位村民不知怎麼,大聲說了一句:「怕什麼?就是震完了,只要人還活著,大不了從頭再來!」

下午2時:趕車去成都學「火鍋」手藝

午後,映秀鎮中灘堡村村民楊和英離開安置在岷江河灘上的簡易板房,搭上開往成都的大巴。這一趟,她要去學火鍋調製手藝,回來在映秀開家火鍋店。

地震前,楊和英曾在村口開了一家茶館兼麻將店。映秀人愛打麻將,她店裡的六台自動麻將機,每天座無虛席。丈夫則買了輛麵包車載客。幾年下來,夫妻倆花十七、八萬元造了體面的樓房。但是一場地震,讓他們多年的辛勞皆付東流。

好在,15日,他們就住進了帳篷,吃穿也不用愁,「政府每天發一斤米,我們都吃不完」。但住到6月6日,習慣了為生意忙碌的楊和英不安了,「政府的救濟幫我們渡過了難關,但我們不能天天等著吃喝啊,要自己為自己找出路」。

楊和英告訴記者,以前開茶館時,雖然每天都要忙到深夜十二點,但第二天卻能安安穩穩地睡到9點,而在安置房裡,「這兩天每天早上7時不到,我就再也睡不著了,不停地想:安置房可能要住好幾個月,但以後的日子不能天天這樣過」。

和丈夫商量后,楊和英決定不操舊業,改開火鍋店,「成本低,而且四川人愛吃火鍋,只要有特色,即使在安置點,生意也一定會好」。以前楊和英幾乎每周都要給家裡人做一次麻辣火鍋。為了進一步提高技藝,她托在成都的舅舅到一家知名的火鍋店打聽了:出3000元錢,可得到調料秘方;出7000元,還可跟師傅親手學習調配。這個價格讓楊和英難以承受,最後她決定:先到成都買一些火鍋調料的資料,然後在舅舅家試做一段時間再說。

無論如何,她已經打定了主意:「我要早點讓火鍋在安置點飄香。」

下午5時:抓緊為簡易板房建設騰地

「快點,趕緊把帳篷搬過來,空出地建板房!」下午5時,映秀鎮鎮長蔣青林一邊和幹部們一起搬,一邊大聲指揮。漁子溪村位於山腰,在這塊震后最大的空地上,一頂頂前幾天搭上的帳篷正被陸續移開,以騰出地方為村民新建300間活動板房。

氣象預報說傍晚要下雨,蔣青林有些著急,「一定要讓群眾早點住進更防水的簡易板房。」

這位中年漢子一身迷彩服,臉膛黝黑,鬍子拉碴,眼裡布滿血絲。從5月12日至今,這位震中的鎮長經歷了他上任後面臨的最危急、最艱巨的抗震救災拉鋸戰。和記者聊天的半個多小時里,他手中的步話機響個不停,隔幾分鐘他就要對著話機大喊一通。採訪之前,記者在山腰上等他上來見面。這位身材高大的漢子,登山時腳步虛浮,身體左右搖晃,「這一陣子,我真的太累了」。

站在山腰,映秀的全貌已在眼前。岷江濤聲依然在耳,但周圍幾乎每座青山都已在地震中剝離了部分山體,猶如一個個巨大的傷口。山腳下,映秀鎮已然看不見一棟站立的房屋。

「這次地震讓映秀的經濟社會發展倒退了很多年,」蔣青林望著遠處的廢墟說,「但是映秀人的精神震不垮,映秀還有活的希望!」

他身後,幹部、村民們依然在忙碌。 (本文來源:新華網 作者:葉鋒 李尕)
一直以來,自己就像那一朵流雲,
隨著風到處的飄蕩,在有風的日子裡,
早已經習慣了風的溫馨,
習慣了風的肆意.
從跨越山河,飛越陌生的城市,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70

主題

8642

帖子

2318

積分

六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2318
203
 樓主| 遙祝 發表於 2008-6-9 11:01 | 只看該作者
(中國時間)2008年6月8日(截至6月8日14時)最新地震新聞
                                   
至8日12時 四川汶川地震已造成69136人遇難
2008-06-08 16:07:45 來源: 新華網(北京) 
新華網快訊:據民政部報告,

截至8日12時,四川汶川 地震已造成69136人遇難,    374061人受傷,      失蹤17686人。
                                   

             成都獨生子女地震中死亡 父母從5月起領扶助金
2008-06-09 07:55:24 來源: 四川新聞網(成都) 
  
                核心提示:成都市制定了《成都市計劃生育特別扶助制度工作方案》,對計劃生育家庭子女在地震中亡殘的父母給予特別扶助。計生家庭子女死亡的,父母從今年5月起領取扶助金,每人每月領取100元扶助金,直到再生育或收養或亡故。
成都日報6月9日報道 記者從市人口計生委獲悉,我市根據國家、省人口計生委有關規定和要求,制定了《成都市計劃生育特別扶助制度工作方案》,對計劃生育家庭子女在地震中亡殘的父母給予特別扶助。

根據方案,計生家庭子女死亡的,父母從今年5月起領取扶助金。目前,扶助工作已全面啟動。

據悉,我市計劃生育家庭特別扶助制度將分兩批進行。第一批實施地震死亡計劃生育家庭特別扶助。凡計劃生育家庭地震中子女全部死亡現無子女的,包括未生育合法收養一個子女死亡的,都納入特別扶助範圍。扶助對象沒有年齡上限。符合條件的扶助對象,從今年5月1日開始,每人每月領取100元扶助金,直到再生育或收養或亡故。按照國家、省人口計生委要求,我市力爭在7月1日前把首批扶助金髮放到群眾手上。

第二批實施地震災區獨生子女三級以上傷殘、其他獨生子女死亡、三級以上傷殘特別扶助。凡獨生子女三級以上傷殘、死亡的,納入特別扶助範圍。其中,獨生子女在地震中三級以上傷殘的,每人每月發給獨生子女父母80元扶助金,直到子女康復或父母亡故或收養為止;獨生子女其他原因致三級以上傷殘的,獨生子女父母年齡在49周歲以上,每人每月發給80元扶助金,直到子女康復或父母亡故或收養為止;非因地震死亡獨生子女,獨生子女年齡在49周歲以上,每人每月發給100元扶助金,直到再生育或再收養或亡故為止。這一批計劃生育家庭的特別扶助,我市擬在7-8月進行。 (本文來源:四川新聞網-成都日報 作者:王眉靈)




   官兵開炮轟碎唐家山堰塞湖導流明渠障礙物
2008-06-08 22:27:16 來源: 新華網(北京) 
  核心提示:8日上午,爆破專家和成都軍區某集團軍工兵團的官兵們,動用重型火力轟擊導流明渠中的障礙物。4枚82無後坐力炮炮彈,全部準確命中目標,阻塞在出水口附近的一塊巨大岩石在瞬間成為碎末。
新華網四川綿陽6月8日電 經過水利專家、武警水電部隊和成都軍區某工兵團工兵分隊官兵的連續緊張施工,唐家山堰塞湖泄洪搶險工程已經初見成效。

截至8日20時,導流明渠中的水流流量達到約30立方米/秒,新開挖的另一條導流明渠的施工量已近兩萬方。記者在唐家山堰塞湖現場看到,水流正急速通過導流明渠,過水寬度已從7日的不到5米提高到10米左右。

當日5時30分,唐家山堰塞湖上已是機聲隆隆。武警水電部隊的官兵駕駛著20多台大型機械,開始了緊張施工。這批官兵是6日中午緊急趕赴大壩並展開施工的,根據預訂計劃,他們要儘快在現有的導流明渠邊上再開挖一條新的導流明渠。工程施工量大約為6萬方,目前已開挖近2萬方。武警水電部隊指揮員正與水利專家進行磋商,以確定引導湖水進入這條新的導流明渠的路線。

為提高泄洪速度,解放軍理工大學工程兵學院的爆破專家和成都軍區某集團軍工兵團的官兵們,已成功對湖中漂浮物進行10多次爆破。8日上午,他們動用重型火力轟擊導流明渠中的障礙物。4枚82無後坐力炮炮彈,全部準確命中目標,使阻塞在出水口附近的一塊巨大岩石在瞬間成為碎末。

工程兵學院院長劉建永告訴記者,隨著水流的加大,來自上游的漂浮物還會繼續增多,他們已做好了實施難度最大的水下鬆動爆破的準備,以加深導流明渠的深度,加速漂浮物的泄出。

由於山體滑坡形成的巨大堰塞體地質結構複雜,地質專家已攜帶鑽探設備,8日搭乘直升機抵達大壩。他們將在大壩上選擇8個探測點,對地質結構進行鑽探,以進一步確認壩體的地質結構,為下一步壩體的長期管理作準備。

中科院唐家山堰塞湖監控系統壩后左和壩后右兩處監測點,7日下午因外力原因突然掉線。經過中科院卜智勇、周彬等7位專家的連夜搶修,已經恢復正常,實時將視頻傳回監控中心。

「唐家山堰塞湖的泄洪搶險施工,到目前為止進展順利,」一直在現場指揮搶險的中國人民解放軍副總參謀長葛振峰說,「按照目前的進展速度,唐家山堰塞湖險情的完全排除可能還需要數天時間。」 (本文來源:新華網 作者:李宣良)
一直以來,自己就像那一朵流雲,
隨著風到處的飄蕩,在有風的日子裡,
早已經習慣了風的溫馨,
習慣了風的肆意.
從跨越山河,飛越陌生的城市,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70

主題

8642

帖子

2318

積分

六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2318
204
 樓主| 遙祝 發表於 2008-6-9 11:08 | 只看該作者
廣州將空運七千個粽子到四川災區
2008-06-08 01:55:40 來源: 東方網 
新快報新快報訊(記者 張薇 通訊員 穗民宣)昨日廣州市民政局在廣州大廈舉行向赴川支援抗震救災人員送粽子儀式,7000個滿載廣州人民愛心的粽子將空運到成都,送給廣州市支援四川抗震救災前線指揮部。

據統計,昨日廣州大廈共包出粽子4000個,廣州嶺南集團共包出粽子3000個,裝滿了3大車送到白雲機場空運成都。目前,我市赴川參加抗震救災的人員有800多人。市支援四川抗震救災前線指揮部表示,收到的粽子除發給市赴川救援人員外,其餘的將送給市對口捐建過渡安置房的汶川縣映秀等鎮的災區群眾。 (本文來源:東方網 )
一直以來,自己就像那一朵流雲,
隨著風到處的飄蕩,在有風的日子裡,
早已經習慣了風的溫馨,
習慣了風的肆意.
從跨越山河,飛越陌生的城市,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2

主題

5949

帖子

1248

積分

二星貝殼精英

留學海龜(十四級)

Rank: 4

積分
1248
205
關愛 發表於 2008-6-10 11:16 | 只看該作者
中國人一直在災難中走過,但中國人的骨頭最硬,災難過後會有一個新的飛躍。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70

主題

8642

帖子

2318

積分

六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2318
206
 樓主| 遙祝 發表於 2008-6-10 15:53 | 只看該作者
(中國時間)2008年6月10日(截至6月10日14時)最新地震新聞
                                   
                                           傷亡情況匯總

 全國:截至6月9日12時,地震已造成69142人遇難,374065人受傷,失蹤17551人,累計受災人數4624.9048萬人。

綿陽市                            累計15976人遇難,            受傷106330人

               北川縣:              8605餘人遇難

               江油市:                  死亡359人、               受傷9483人

                平武縣:                  死亡1546人、            受傷32145人

                  安縣:                       死亡1571人、             受傷13476人

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                           累計4464人遇難

                   汶川:                        死亡2562人                  受傷24000人

                    理縣:                         死亡101人                     受傷123人

                    茂縣:                          死亡618人                    失蹤1006人

廣元市                                         累計4488人遇難,               受傷72249人

             其中青川縣                           死亡2675人               受傷12987人

德陽市                                          累計17076人遇難

                  中江縣:                           19人死亡                         420人受傷

                  什邡市:                          死亡5891餘人、               受傷31990人

                  綿竹市:                           死亡11098人、                   受傷36468人

成都市                                               累計4179人遇難,                      受傷21703人

                都江堰市:                         3069餘人遇難、                      受傷3202餘人

                   彭州市:                               870人遇難                          受傷5580人

資陽市                                                             遇難20人,                         受傷633人

眉山市                                                              遇難10人,                    受傷315人       

遂寧                                                               遇難27人,                          受傷402人

內江                                                               遇難7人,                             受傷225人       

南充市                                                    遇難30人,                            受傷7632人

雅安市                                                     遇難28人,                              受傷1351人       

樂山市                                                        遇難8人,                               受傷534人

巴中市                                                       遇難10人,                           受傷258人       

甘孜州                                                         遇難9人,                              受傷23人

自貢市                                                          遇難2人,                               受傷87人

廣安市                                                          遇難1人                                 受傷44人

瀘州市                                                        遇難1人,                             受傷1人       

涼山州                                                       遇難3人

達州市                                                        遇難4人,                              受傷67人       

國道318線路段                           2輛軍車被埋, 死亡1人,                        受傷10人

省監獄                                                     死亡3人,                                 受傷65人                  

其他受災省市

重慶                                                      死亡16人                                       637多人受傷。       

河南                                                        2人死亡,                                       受傷7人

甘肅                                                     死亡人數升至364人,                       7560人受傷,

             其中隴南市                           275人遇難                             受傷人數6073人       

湖南                                                   10人死亡

陝西                                                     121人遇難,                                   2932人受傷       

雲南                                                        1人死亡,                                     受傷51人

湖北                                                          1人死亡,                                 14人受傷       

貴州                                                     1人死亡,                                     受傷15人


[ 本帖最後由 遙祝 於 2008-6-10 15:57 編輯 ]
一直以來,自己就像那一朵流雲,
隨著風到處的飄蕩,在有風的日子裡,
早已經習慣了風的溫馨,
習慣了風的肆意.
從跨越山河,飛越陌生的城市,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70

主題

8642

帖子

2318

積分

六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2318
207
 樓主| 遙祝 發表於 2008-6-10 16:28 | 只看該作者
失事直升機殘骸被找到 機上人員全部遇難
2008-06-10 09:20:04 來源: 中國新聞網/新華網 
  核心提示:成都軍區抗震救災部隊失事的米171運輸直升機殘骸,於6月10日10時55分在執行任務航線附近深山峽谷密林中找到,機上人員全部遇難。

   
           6月10日,直升機正飛往發現直升機殘骸的地點。當日清晨搜救人員在四川汶川映秀鎮西北高山的灌木林中,發現一架直升機殘骸,疑為此前失事的成都軍區執行抗震救災任務的直升機。 新華社記者 李尕攝  



     6月10日,成都軍區聯合搜救部隊在汶川大地震中心的映秀鎮附近"火燒杠"3511高地,發現5月31日失事的陸航團米-171直升機殘骸。圖為四川省軍區司令員率部趕赴的山頭地勢非常艱險。 中新社發 賈國榮 攝





失事直升機殘骸10日晨在四川汶川映秀鎮3511高地(當地村民稱「火燒杠」)被發現,圖為記者遙望四川省軍區司令員率部趕赴的山頭。中新社發 賈國榮 攝

中新網6月10日電失事直升機殘骸今晨已在四川汶川映秀鎮3511高地(當地村民稱「火燒杠」)被發現,同時發現了失事機組人員的遺體。

本網連線現已抵達3511高地山下的中新社記者一行得知,四川省軍區司令員夏國富、政治部主任李立中目前仍在發現直升機殘骸的地點,部分搜救部隊已經下山了。記者正在採訪參加搜救的官兵。參加搜救、現已下山的四川預備役高炮師第四團的官兵向記者證實了這一消息,並稱他們已得到命令在山下原地待命。

據記者介紹,目前當地正在颳風,上午氣溫很高,現在氣溫約二十七、八度。

另據中國軍網引述四川省軍區雅安軍分區政委李衛星的消息,已發現了失事機組人員的遺體。消息稱,發現失事直升機殘骸的是雅安軍分區預備役團官兵。目前具體情況正在進一步核實中。

中央電視台記者岳群在與直播主持人做連線報道時透露,據來自成都軍區抗震救災聯合指揮部的消息,初步消息顯示,失事直升機的發現地點在映秀鎮西北方向7公里的一個灌木林中,海拔2800多米。記者介紹,今晨收到消息說,四川雅安陸軍預備役步兵團在上述地點發現失事直升機的殘骸和人員遺體。成都軍區已經組織一個工作組從成都鳳凰機場出發,趕赴該地點,核實相關消息。據說失事地點無法降落直升機,搜救部隊應該是徒步進去搜救時發現直升機的。

新華網快訊:成都軍區抗震救災部隊失事的米171運輸直升機殘骸,於6月10日10時55分在執行任務航線附近深山峽谷密林中找到,機上人員全部遇難。

中新網6月10日電 中央電視台記者岳群在與直播主持人做連線報道時透露,據來自成都軍區抗震救災聯合指揮部的消息,初步消息顯示,失事直升機的發現地點在映秀鎮西北方向7公里的一個灌木林中,海拔2800多米。

記者介紹,今晨收到消息說,四川雅安陸軍預備役步兵團在上述地點發現失事直升機的殘骸和人員遺體。

記者說,成都軍區已經組織一個工作組從成都鳳凰機場出發,趕赴該地點,核實相關消息。

記者表示,據說失事地點無法降落直升機,搜救部隊應該是徒步進去搜救時發現直升機的。

據早前來自搜救部隊一線的消息稱,今晨6:40時,四川省軍區司令員夏國富、政治部主任李立中率三百餘部隊官兵、民兵預備役人員在四川汶川映秀鎮3511高地,發現失事直升機殘骸。

新華網快訊:記者從有關方面獲悉,今天清晨搜救人員在四川汶川映秀鎮西北高山的灌木林中,發現一架直升機殘骸,疑為此前失事的成都軍區執行抗震救災任務的直升機。

中新網映秀6月10日電 搜救部隊一線有消息稱,今晨6:40時,四川省軍區司令員夏國富、政治部主任李立中率三百餘部隊官兵、民兵預備役人員在四川汶川映秀鎮3511高地,發現失事直升機殘骸。

目前詳情正在核實中,中新社記者也正在趕赴上述地點。

版權聲明:凡標註有「cnsphoto」字樣的圖片版權均屬中國新聞網,未經書面授權,不得轉載使用。 (本文來源:中國新聞網/新華網 作者:肖龍聯 劉長志)


直升機失事已找到13具遺體 官兵將把遺體抬下山
2008-06-10 14:16:08 來源: 中國新聞網(北京) 
  核心提示:成都軍區抗震救災部隊失事的米171運輸直升機殘骸已找到13具遺體,由於救援直升機無法找到降落地點,遺體將由官兵抬下山,再用殯儀車從映秀鎮運回成都。
中新網6月10日電 成都軍區抗震救災部隊失事的米171運輸直升機殘骸,於今晨6時40分在汶川映秀鎮3511高地被找到,已找到13具遺體,由於救援直升機無法找到降落地點,將由官兵把遺體抬下山,再用殯儀車把遺體從映秀鎮運回成都。

今晨6時40分,四川省軍區司令員夏國富、政治部主任李立中率三百餘部隊官兵、民兵預備役人員在四川汶川映秀鎮3511高地,首先發現失事直升機殘骸。

中國軍網引述雅安軍分區預備役團一營長賀勝康在現場報告,已找到13具遺體,還在現場找到了一個飛行駕駛證。由於救援直升機無法找到降落地點,將由官兵把遺體抬下山,再用殯儀車把遺體從映秀鎮運回成都。

本網連線現已抵達3511高地山下的中新社記者一行得知,四川省軍區司令員夏國富、政治部主任李立中目前仍在發現直升機殘骸的地點,部分搜救部隊已經下山了。參加搜救、現已下山的官兵稱,已得到命令在山下原地待命。

另據中央電視台報道,胡錦濤在得知失事直升機殘骸已經找到的消息后,向遇難機組人員和機上群眾表示沉痛悼念,向遇難人員親屬表示親切慰問,向執行搜救失事直升機任務的部隊官兵和民兵預備役人員表示衷心感謝。

胡錦濤指出,成都軍區某陸航團的同志們急中央之所急,辦受災群眾之所需,不畏艱險,不怕犧牲,頑強奮鬥,為抗震救災作出了突出貢獻。 (本文來源:中國新聞網 )

地震遇難者直系親屬DNA比對開始登記(圖)
2008-06-10 09:47:25 來源: 中新網(北京) 


6月8日,四川省都江堰市居民在殯儀館認領遇難親屬。目前,四川省都江堰市地震無名遇難者遺體的處理工作已經進入最後一個階段,第一批直系親屬的DNA比對登記已正式啟動,直系親屬可於殯儀館辨認后,到都江堰市公安局進行登

記。(杜洋) (本文來源:中新網 )



唐家山堰塞湖洪水正急速進入綿陽城
2008-06-10 15:16:00 來源: 中國新聞網(北京) 
  中新網綿陽6月10日電(記者楊傑)記者剛剛在離寶成鐵路涪江大橋上游三百米左右的水文站了解到,十四點四十八分,該處的水位463.71米,流量為每秒4300立方米左右,唐家山堰塞湖洪水正急速進入綿陽城。
一直以來,自己就像那一朵流雲,
隨著風到處的飄蕩,在有風的日子裡,
早已經習慣了風的溫馨,
習慣了風的肆意.
從跨越山河,飛越陌生的城市,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70

主題

8642

帖子

2318

積分

六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2318
208
 樓主| 遙祝 發表於 2008-6-11 04:32 | 只看該作者
搜救失事直升機全記錄
發表時間:2008-06-10 20:35 來源:新華網
專題:四川汶川發8級地震 [為地震遇難民眾哀悼]

新華網成都6月10日電(記者李宣良、黎雲、黃書波、朱映濤)「找到了!找到了!」

6月10日上午,當聽到這個本該令人激動的消息時,成都軍區抗震救災聯合指揮部里所有的人心情卻異常沉重——直升機殘骸被發現,機上人員全部遇難!

經過連續11個晝夜的搜救,5月31日在執行抗震救災任務中失事的米-171直升機殘骸於6月10日10時55分被發現。直升機殘骸墜毀在映秀鎮西北的高山密林中,巨大的爆炸使得機上人員遺體已難以辨認……

11個日日夜夜裡,從黨和國家的領導人到參加搜救的普通官兵,從遠在海外的華人華僑到四川地震災區的幹部群眾,都在為機上人員的安全牽腸掛肚,都在滿懷希望地期待奇迹的出現……

牽動人心

直升機失事後,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胡錦濤十分關切,指示立即組織力量全力搜救,並委派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軍委副主席郭伯雄專程趕赴成都,具體組織搜救工作及處理相關事宜。成都軍區抗震救災聯合指揮部迅即組織搜救行動,派出地面和空中搜索分隊進行拉網式搜救。

6月1日上午,郭伯雄一到成都,立即會同成都軍區司令員李世明、政委張海陽和四川省委書記劉奇葆同志研究決定,加大搜救力度,增派人員,並積極採取各種技術手段,擴大地面和空中搜救範圍。

5月31日14時56分,邱光華駕駛的編號為734的直升機與地面失去聯繫。

15時45分,聯合搜救指揮組成立。從這一刻起,成都軍區作戰指揮室二樓右側辦公室的燈光就再也沒有熄滅過。恰如人們心中的希望,一直在燃燒……

得到陸航團關於直升機失去聯繫的報告后,指揮部立即指示部隊運用各種通訊手段聯繫機組,同時通過空軍中繼機、中國 移動手機呼叫直升機和機上人員。從中午到深夜,一連10多個小時,一直沒有回應。

在青藏高原和四川盆地交匯處的崇山峻岭中,直升機失去與地面的聯繫,意味著什麼……擁有豐富直升機飛行經驗的總參陸航部部長馬湘生判斷:「凶多吉少!」

成都軍區司令部陸航處處長陳格輝是邱光華的戰友,擔任空中搜救行動的具體負責人。自搜救開始以來,他就一直沒有離開過作戰值班室。

「如果直升機的機械有故障,飛行員會在第一時間報告。機組、特別是邱光華機長,具有豐富的飛行經驗,不可能是人為原因。」非常了解自己戰友的陳格輝說,根據掌握的情況,天氣突變導致事故的可能性很大。

陳格輝的判斷很快得到驗證。在邱光華機組失事前,另一特級飛行員多麼秀曾在空中與他通話。

「天氣變化太快,恐怕不行……」這是邱光華留給這個世界的最後一句話。

陳格輝認為,直升機失事後,可能出現機體散落,變成碎片的機身塗有軍用迷彩,與植被的顏色相同,很難通過肉眼分辨。特別是失事地域山高林密,很多地方因為地震引發山體鬆動還在不斷滑坡,無論是徒步攀越,還是直升機空中搜索,難度都非常大。

「雖然搜救的難度很大,但只要有一線希望,我們就將作百倍努力。」陳格輝說,「我們絕不放過一條線索。」

立體搜救

6月1日,出動人員8000多人、直升機20個架次,對銀杏鄉至映秀鎮展開拉網式搜救;

6月2日,出動人員1400多人、直升機25個架次,對疑似區域展開重點搜救;

……

6月8日,出動人員9389人、3架米-17直升機、1輛水陸工程偵察車、2部輪式動力傘飛行器,對疑似目標實施重點排查;

6月9日,出動人員9414人及各型飛機和飛行器7架、水上搜救裝備2台,對映秀鎮西北側高地進行重點搜尋排查……

為了儘快找到失事直升機及機上人員,災區軍民展開了一場規模空前的「中國式拯救大兵瑞恩」行動。11天時間裡,軍地先後投入近10萬人次、各類飛機和飛行器100多架次,展開地毯式立體搜救。

在空中,新華社記者跟隨直升機,參加了驚心動魄的搜救行動。一次一次充滿了期待地起飛,又一次一次黯然神傷地返航。

6月1日清晨,752號直升機按照預定計劃起飛,記者和所有搜救人員一起,打開直升機的窗戶,瞪大了眼睛掃尋著山谷的每一個角落。由於失事地點位於山區,除了部分滑坡地帶外,大部分地區仍然被茂密的原始森林所覆蓋。失事的這架734號直升機恰恰塗的是便於偽裝的迷彩色,僅憑藉肉眼的觀察,很難發現目標。

搜救直升機像一隻鷂子,在峽谷中忽上忽下,懸停、調頭,空中落差達到2000米,螺旋槳掀起的巨大氣流,揮起了巨大的塵土,在直升機窗戶上蒙上了一層灰。

機長楊磊說,搜救直升機在搜救中,風險非常大。峽谷細長,周邊的山峰海拔都在2000米以上,直升機遭遇緊急情況,沒有足夠的空間爬升拉高,調頭返航的迴旋空間也很小。峽谷的氣候變化太快,有時候飛得好好的,突然就飄來一朵雲,直升機就像一頭扎進雪堆里一樣,什麼都看不見。

第二天,752號直升機再次起飛,繼續搜救。但天氣卻不作美,能見度很差。昨天發現的疑似目標,也找尋不到了。

「實在是太難了。」楊磊一邊搖頭一邊說,「盯著看,眼珠子都快掉出來了。」

一架小小的、塗著迷彩的直升機,沒入原始森林,真的就像一滴水匯入大海。從直升機的窗戶看下去,刀削懸崖,茫茫森林,讓人望眼欲穿,欲哭無淚……

在地面,上萬人參加的搜救行動進行得同樣艱難。6月1日17時許,映秀任務區搜索行動指揮組接到報告,有人在漩口鎮趙公山附近發現疑似直升機機殘骸的反光碎片。

成都軍區某裝甲團、某炮兵團,濟南軍區某紅軍師和武警官兵立即對趙公山實施拉網式搜索。新華社記者攜帶海事衛星和照相機跟隨前往。

趙公山海拔2400多米,山上坡陡林密,道路十分難走,即使是走慣了山路的當地村民,也需要近5個小時。

17時40分,記者和官兵們在當地村民引導下,向趙公山發起衝鋒。剛走出不到100米,就遇到了一段約40米長的滑坡地段。這裡根本沒有路,只能手腳並用,踩著隨時可能滾落的石頭小心翼翼前行。還沒走出險段,前面的人突然一聲尖叫,「蛇」,頓時讓大家感覺到前路的艱險。

再往上走,已沒有了莊稼,連此前依稀可辨的羊腸小道也被野草、灌木淹沒了。為了在天黑前多趕點路,官兵們用砍刀劈荊斬棘,踩著灌木叢前行。

21時20分左右,同行村民接到電話,有人說在麻溪一帶聽到爆炸聲。官兵們當即決定,連夜從小路趕往麻溪。

上山容易下山難。此時天已全黑,伸手不見五指,官兵們帶的手電筒又不夠,只得兩三人共用一支。一路上,儘管大家拽著樹枝,相互攙扶而行,仍然不時有人摔倒。粗略估計,僅記者摔跤就不下10次。有時下坡路滑實在不好走,就乾脆坐在地上滑下去。

23時10分,趕到麻溪。當地群眾告訴官兵,他們剛從附近山上尋找回來,因天黑路險,決定明天再搜救。

此時,天上電閃雷鳴,夜風勁吹。村民們提醒,可能要下暴雨。部隊決定暫停搜救,等待天明……

失事區域河流縱橫、湖泊眾多,直升機會不會墜落到水裡?搜救部隊迅速對失事區域內的水域展開搜索。

紫坪鋪水庫大壩上,水陸工程偵察車對水庫展開全方位偵察。在顯示屏上,渾濁的湖水變成了一片透明,可是偌大的湖底一無所獲;

在岷江岸邊,搜救人員對幾十公里長的河流進行了河床斷面掃描,沒有獲得絲毫進展;

在地震形成的一個個堰塞湖邊,官兵們冒險進行投錨拖拽,可是每次拉上的都是失望……

魂歸青山

自6月1日中午新華社受權發布直升機失事的消息以來,各種各樣的線索就源源不斷地從四面八方傳到指揮部。

「5月31日下午,有群眾在映秀鎮製藥廠附近的山上聽到爆炸聲。」

「有人在趙公山附近聽到爆炸聲,看到黑煙。」

「在清銀寺附近發現一具遺體,懷疑是機組人員。」

……

每天,不斷有災區群眾主動向部隊和有關部門報告線索,引導部隊到可疑地點展開搜救。

5月31日下午,阿壩州抗震救災指揮部接到部隊關於搜尋直升機的通知后,立即成立以州委主要領導為組長、軍分區領導為副組長軍地聯合搜救指揮部,迅速展開搜救行動。

馬爾康、九寨溝地區出動應急民兵50人,從汶川縣城向草坡鄉方向搜尋;汶川縣、黑水縣出動應急民兵50人,從映秀鎮向草坡鄉方向搜尋。汶川、黑水縣出動應急民兵40人,在映秀鎮1.5公里範圍內進行大面積搜尋。

每支搜救小組配備當地嚮導,沿途各鄉鎮也派出人員組織搜救……

總參謀部給搜救小分隊配備了北斗一號衛星導航設備,地面搜尋部隊的行動實時傳回指揮部。在電腦屏幕上,標誌部隊位置的不斷移動的一個個紅點,很快覆蓋了大峽谷近百平方公里的範圍。空軍派出偵察飛機在可能出事地域攝製了遙感照片,提供給搜救部隊比照參考。

衛星定位、遙感成像、雷達探測、紅外跟蹤……如同抗震救災中的科技手段大大提升了效率一樣,高新技術使得搜索的效率得到提升,鎖定的面積越來越集中。

中國科學院傳來了航空雷達遙感飛機拍攝的資料;國家民航局打撈隊派出特種直升機,搭載空降兵特種兵在可疑地點實施索降;四川省地震局根據地震台網異常震動監測,提出搜索地點建議;就連遠在廣州的民政部緊急救援促進中心也送來了低速輪式動力傘,參加搜尋……

來自世界各地的網民,在網際網路表達自己對英雄的景仰,提出各種各樣的搜尋建議。與此同時,「直升機被發現了!」「機組人員還活著!」「直升機迫降成功了……」一個個不實的傳言在網際網路上蔓延……

「這樣的傳言,表達了大家美好的希望。」陳格輝說,「和大家的心情一樣,我們一直在期待奇迹發生。」

利用成都軍區空軍和中國民航成都雙流機場引導雷達提供的信息,綜合各個方面獲得的線索,陳格輝和戰友們在地圖上一遍又一遍地確定邱光華最後飛行的航跡。

在一張大比例尺地圖上,一紅、一藍兩條曲線,標示著邱光華機組和與他最後通話的多麼秀機組的飛行軌跡……

根據航跡圖,聯合搜救指揮部很快確定了一個方形的搜救區域和一個圓形的重點搜救領域,在地圖上分別以橙色和黃色標示出來。


6月10日早晨,四川省軍區司令員夏國富帶領200民兵和預備役人員,在映秀鎮西北深山峽谷密林中發現了直升機殘骸和機上人員遺體。這個地點,就在地圖上標示的重點搜救區域附近!

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胡錦濤在得悉這一消息后,立即作出批示,向遇難機組人員和機上群眾表示沉痛悼念,向遇難人員親屬表示親切慰問,向執行搜救失事直升機任務的部隊官兵和民兵預備役人員表示衷心感謝!

為抗震救災作出了特殊貢獻的雄鷹們,長眠在了這片他們深愛的土地上。

一直以來,自己就像那一朵流雲,
隨著風到處的飄蕩,在有風的日子裡,
早已經習慣了風的溫馨,
習慣了風的肆意.
從跨越山河,飛越陌生的城市,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9

主題

883

帖子

664

積分

貝殼網友五級

初過語言關(三級)

Rank: 3Rank: 3

積分
664
209
曉曼 發表於 2008-6-14 10:15 | 只看該作者
走過冬天,春天不遠了。。。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70

主題

8642

帖子

2318

積分

六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2318
210
 樓主| 遙祝 發表於 2008-6-15 09:11 | 只看該作者
(中國時間)2008年6月14日(截至6月14日14時)最新地震新聞
                                   
                                           傷亡情況匯總


全國:截至6月13日12時,地震已造成69163人遇難,374142人受傷,失蹤17445人,累計受災人數4624.9048萬人。

綿陽市                        累計15976人遇難,       受傷106330人

           北川縣:           8605餘人遇難

            江油市:               死亡359人、    受傷9483人

           平武縣:                 死亡1546人、 受傷32145人

             安縣:                    死亡1571人、受傷13476人

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             累計4464人遇難

             汶川:                   死亡2562人       受傷24000人

           理縣:                       死亡101人        受傷123人

          茂縣:                         死亡618人       失蹤1006人

廣元市                              累計4488人遇難,     受傷72249人

       其中青川縣                    死亡2675人           受傷12987人

德陽市                              累計17076人遇難

        中江縣:                   19人死亡                 420人受傷

          什邡市:               死亡5891餘人、      受傷31990人

           綿竹市:                 死亡11098人、      受傷36468人

成都市                             累計4179人遇難,       受傷21703人

         都江堰市:              3069餘人遇難、          受傷3202餘人

            彭州市:                     870人遇難             受傷5580人

資陽市                                      遇難20人,            受傷633人

眉山市                                      遇難10人,               受傷315人       

遂寧                                                遇難27人,             受傷402人

內江                                                    遇難7人,             受傷225人       

南充市                                          遇難30人,              受傷7632人

雅安市                                            遇難28人,             受傷1351人       

樂山市                                               遇難8人,             受傷534人

巴中市                                               遇難10人,            受傷258人       

甘孜州                                         遇難9人,                受傷23人

自貢市                                           遇難2人,                受傷87人       

廣安市                                             遇難1人,                 受傷44人

瀘州市                                             遇難1人,                受傷1人       

涼山州                                          遇難3人

達州市                                             遇難4人,                 受傷67人       

國道318線路段                          2輛軍車被埋,   死亡1人,      受傷10人

省監獄                                         死亡3人,                       受傷65人                  

其他受災省市

重慶                                           死亡16人                      637多人受傷。       

河南                                            2人死亡,                        受傷7人

甘肅                                    死亡人數升至364人,                 7560人受傷,

           其中隴南市         275人遇難                                 受傷人數6073人       

湖南                                            10人死亡

陝西                                   121人遇難,                           2932人受傷       

雲南                                        1人死亡,                             受傷51人

湖北                                      1人死亡,                             14人受傷       

貴州                                          1人死亡,                            受傷15人
一直以來,自己就像那一朵流雲,
隨著風到處的飄蕩,在有風的日子裡,
早已經習慣了風的溫馨,
習慣了風的肆意.
從跨越山河,飛越陌生的城市,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70

主題

8642

帖子

2318

積分

六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2318
211
 樓主| 遙祝 發表於 2008-6-15 09:21 | 只看該作者
抗震救災英模登上天安門城樓:替逝者看一眼北京
2008-06-15 08:10:04 來源: 北京晨報(北京) 
北京晨報「這次能登上天安門,感覺不是我一個人,我是帶著死去的兒子、妻子、學生、同事的心愿來到北京的,替他們看一看我們的首都。」四川省映秀鎮映秀小學的董雪峰老師在天安門城樓上熱淚盈眶地說。昨天上午,抗震救災英模報告團的37名成員來到天安門、國家體育場和國家游泳中心參觀。

董雪峰老師任教的四川

映秀小學在這次地震中傷亡慘重,董老師班上的學生只有11個活了下來,董老師的兒子、妻子全部遇難,同事張米亞老師用雙手護住兩個學生,自己卻失去了生命,由於張老師雙臂僵硬,救援人員只得含淚將其鋸掉,才把孩子救出……「我是第一次來北京,第一次登上天安門,這是我曾經答應過兒子要帶他來的地方……這次就算是我替孩子和妻子完成這個心愿吧。」董老師說,自己曾經在上課的時候對學生說,一定要好好學習,走出大山,來祖國的首都看看。「可現在那麼多孩子都不在了,我多希望能帶著全體學生們登上天安門啊!」

四川省彭州市公安局政工監督室民警蔣敏登上城樓,許多講解員一眼就認出了她,都走過來與她合影。講解員小解告訴記者,聽了蔣敏的事迹后,自己打心眼兒里佩服她。「我剛才與她合影的時候,叫了一聲『蔣敏姐姐』,感到她特別親切。我很崇拜她,敬重她,不是『追星』,完全是對英雄的敬意。」(記者 王萍) (本文來源:北京晨報 )

截肢芭蕾女孩站起來了 獨臂舞蹈家送拐(組圖)
2008-06-11 10:14:22 來源: 彩龍中國(昆明) 
  核心提示:一個月前,汶川地震讓我們記住了小李月——那個愛跳芭蕾舞的小女孩,儘管她被截肢失去了一條腿,她仍然樂觀頑強,經過治療,她已經能夠站起來!




在獨臂舞蹈家馬麗的鼓勵下,李月進行身體協調性訓練。(本組圖片由中國紅十字基金會提供)

彩龍中國6月11日報道   一個月前,汶川地震讓我們記住了小李月——即使裝上假肢也要做芭蕾舞台上最美麗的小天鵝。她,現在還好嗎?

「李月能夠站起來了!」今天,李月的母親在電話里激動的告訴記者。據了解,6月7日,李月截肢傷口拆線當天,她就試著自己站起來,將大人感動得流淚。「她現在偶爾能夠自己拄著拐上衛生間了。」

目前,小李月恢復良好,經常和醫院裡的小傷員們玩耍,臉上總是充滿笑容。

6月8日是端午節,得知李月能夠站起來的消息后,一直關注李月的著名獨臂舞蹈家馬麗再次專程從北京趕到西安看望李月。細心的馬麗為李月定製了一副拐杖,兩副拐套,「怕磨壞了,不好找合適的,所以就一次性定製了兩套。」同時,為方便聯繫李月,馬麗給李月送上了一份特殊的禮物——一部小巧玲瓏的白色諾基亞手機。

馬麗鼓勵李月,殘缺的肢體一樣可以演繹完美的藝術,希望李月通過舞蹈建立一個信念,促進身體儘快康復。據悉,目前馬麗已經委託中國紅十字基金會「奔跑天使基金」為李月聯繫好北京的醫院,同時準備為李月的母親在北京找一份工作,方便照顧李月。「現在我們所作的一切,只是希望這隻折翅的小天鵝能把微笑帶給每一個人,為社會點做貢獻。」馬麗的經紀人李濤先生接受採訪時表示。 (本文來源:彩龍中國 )
一直以來,自己就像那一朵流雲,
隨著風到處的飄蕩,在有風的日子裡,
早已經習慣了風的溫馨,
習慣了風的肆意.
從跨越山河,飛越陌生的城市,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70

主題

8642

帖子

2318

積分

六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2318
212
 樓主| 遙祝 發表於 2008-6-15 09:32 | 只看該作者
失事直升機機組烈士遺體運回成都火化(組圖)
2008-06-14 10:04:53 來源: 新華網/中國軍網 
  核心提示:6月13日,在執行抗震救災任務中失事的成都軍區某陸航團734號直升機5位機組烈士遺體運抵成都火化。


6月13日,在成都鳳凰山機場,遇難機組烈士的親屬、成都軍區領導、某陸航團官兵和駐地群眾在機場迎靈。

當日上午,在執行抗震救災任務中失事的成都軍區某陸航團734號直升機5位機組烈士遺體運抵成都,並於當日火化。 新華社記者 張國俊 攝


失事救災直升機機組5位成員被批准為烈士
2008-06-13 16:55:21 來源: 新華網(北京) 
  核心提示:5月31日,成都軍區某陸航團734號直升機在執行抗震救災任務中失事,飛機殘骸於6月10日被發現,包括5名機組成員在內的18人不幸遇難。成都軍區政治部批准5名機組成員為烈士。
新華社成都6月13日電 成都軍區政治部批准在執行抗震救災任務中失事的成都軍區某陸航團734號直升機機組5位成員為烈士。

5月31日,成都軍區某陸航團734號直升機在執行抗震救災任務中,因高山峽谷局部氣候瞬時變化,突遇低雲大霧和強氣流,於14時56分失事。機組成員不幸遇難,以身殉職。根據《軍人撫恤優待條例》相關規定,成都軍區政治部批准734號機組成員邱光華、李月、王懷遠、陳林、張鵬5名同志為烈士。(完)



機長邱光華,四川茂縣人,羌族

1957年4月出生,1974年4月入伍,1976年6月入黨,大專,大校軍銜。

四種氣象飛行指揮員、副師職特級飛行員。近些年,多次執行軍事演習、衛星回收和搶險救災等重大任務,總飛行時間5800多小時。榮立二等功2次,三等功4次。


副駕駛李月,漢族,遼寧開原市人。
1980年8月出生,1999年8月入伍,2001年4月入黨,大學本科學歷,上尉軍銜。

參加過軍事演習、神六飛船回收等重大任務,總飛行時間560個小時。


機械師王懷遠,漢族,四川瀘縣人。
1961年9月出生,1979年7月入伍,1985年8月入黨,大學文化,上校軍銜,正團職機械工程師。

參加過西藏航線開闢。總飛行時間3000餘小時。榮立二等功、三等功各兩次。

機械師陳林,漢族,湖南株洲人
1979年10月出生,1998年9月入伍,2001年6月入黨,大學本科學歷,中尉軍銜。

參加過高原試飛等重要任務。總飛行時間790多小時。榮立三等功兩次。

級士官張鵬,漢族,山東省藤州市人.
1984年11月出生,2002年12月入伍。

先後3次獲嘉獎,1次被評為優秀士兵。

失事直升機遇難機組人員遺體告別儀式舉行(圖)
2008-06-13 16:47:02 來源: 中新網(北京)
  核心提示:6月13日,四川大地震救援中失事直升機遇難機組人員遺體告別儀式在成都市殯儀館舉行,來自軍方及社會各界的人士紛紛前來送別英雄。



中新網6月13日電  6月13日,成都軍區陸航團在鳳凰山機場搭設靈堂,悼念在汶川大地震救災行動中失事直升機上5位遇難機機組人員。中新社發 劉新 攝


6月13日,四川大地震救援中失事直升機遇難機組人員遺體告別儀式在成都市殯儀館舉行,來自軍方及社會各界的人士紛紛前來送別英雄。圖為遇難機組人員家屬悲痛欲絕送別親人。中新社發 劉新 攝




6月13日,四川大地震救援中失事直升機遇難機組人員遺體告別儀式在成都市殯儀館舉行,來自軍方及社會各界的人士紛紛前來送別英雄。中新社發 劉新 攝
一直以來,自己就像那一朵流雲,
隨著風到處的飄蕩,在有風的日子裡,
早已經習慣了風的溫馨,
習慣了風的肆意.
從跨越山河,飛越陌生的城市,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70

主題

8642

帖子

2318

積分

六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2318
213
 樓主| 遙祝 發表於 2008-6-15 10:08 | 只看該作者
異常艱難!圖片回放官兵搜救失事直升機現場(圖)
2008-06-13 09:48:16 來源: 新華網(北京) 
  核心提示:失事直升機終於找到了,但人們心中始終有疑問,為什麼要搜救這麼長時間才找到?記者在搜救現場發回幾幅搜救圖片,或許可以解開人們心中的一些疑問。


失事直升機終於找到了,但人們心中始終有疑問,為什麼要搜救這麼長時間才找到?記者在搜救現場發回幾幅搜救圖片,或許可以解開人們心中的一些疑問。



新華網6月13日電  整個搜救區域高山密林,人跡罕至,很多地方几乎是絕壁,餘震不斷,塌方、泥石流隨時發生。搜救隊特別邀請了5名專業的高山洞穴探險隊員(他們也是志願者)作指導,在深山密林和懸崖峭壁上艱難爬行,一米一米地推進。很多時候,兩隊搜救隊員在兩山間相遇,直線距離僅幾百米,喊話清清楚楚,但要走到一起卻需數小時。 (本文來源:新華網 )
一直以來,自己就像那一朵流雲,
隨著風到處的飄蕩,在有風的日子裡,
早已經習慣了風的溫馨,
習慣了風的肆意.
從跨越山河,飛越陌生的城市,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3 00:26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