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樓主: Dhammapala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走出彌陀的光環

[複製鏈接]

29

主題

3131

帖子

1168

積分

一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168
181
 樓主| Dhammapala 發表於 2012-1-30 13:02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Dhammapala 於 2012-1-30 13:03 編輯

有一次,佛在憍賞彌(今印度阿拉哈巴特附近)一座屍舍婆林中住錫。他取了幾張葉子放在手裡,問他的弟子們道:「比丘們啊!你們意下如何?我手中的葉子多呢?還是此間樹林的葉子多?」

「世尊!世尊手中只有很少幾片葉子,但此間屍舍婆林中的葉子卻確實要多得多了。」

「同樣的,我所知法,已經告訴你們的只是一點點。我所未說的法還多的呢。而我為什麼不為你們說(那些法)呢?因為它們沒有用處......不能導人至涅槃。這就是我沒說那些法的原因。」(摘錄自『佛陀的啟示』(What the Buddha taught)一書第一章,典出PTS版相應部第五冊第437頁)
清涼安樂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4

主題

54

帖子

54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Rank: 2

積分
54
182
maples 發表於 2012-1-30 22:12 | 只看該作者
凡夫的分別念不是智慧, 所以靠分別念決擇佛法是錯誤的。這樣的言行屬舍法和謗法。沒有真正的內證功德,對佛經的理解只能是望文生義,不可能真正理解佛的密意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9

主題

3131

帖子

1168

積分

一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168
183
 樓主| Dhammapala 發表於 2012-2-2 18:44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Dhammapala 於 2012-2-2 18:45 編輯

回復 maples 182樓 的帖子

許多中國人有秘笈情結,學拳練武的人總懷疑師父留一手,病人則偏信祖傳秘方。影響所及,連學佛人也有這種無聊的妄想。事實上,諸佛說法,都是有文有義,清楚明白;佛陀連艱澀的梵語(古印度的雅語)都不用,大量使用俗語,又怎會說無義語、秘密語?
清涼安樂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484

主題

8128

帖子

9368

積分

五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9368
184
Djogchen 發表於 2012-2-2 20:27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Dhammapala 183樓 的帖子

有一個傳說(未經證實),佛陀的密語是傳給他兒子」羅候籮「,不知老兄你對此如何
看法呢?
我手寫我心!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9

主題

3131

帖子

1168

積分

一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168
185
 樓主| Dhammapala 發表於 2012-2-2 20:47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Djogchen 184樓 的帖子

這是以訛傳訛。正法中沒有秘密;那些有秘密的佛法,無論提倡的是密語還是密意,全都是附佛外道。
清涼安樂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1

主題

383

帖子

383

積分

貝殼網友二級

Rank: 3Rank: 3

積分
383
186
發菩提心 發表於 2012-2-2 21:38 | 只看該作者
佛陀的出現就是為了度眾生,如果說佛陀有所保留,搞什麼秘密,那就荒唐了。同義,如果有什麼所謂的高僧,也留一手,那他是否是高僧就值得懷疑,因為不管是南傳的阿羅漢還是北傳的菩薩,都有悲心,都希望眾生能離苦得樂,雖然希望程度不同。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4

主題

54

帖子

54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Rank: 2

積分
54
187
maples 發表於 2012-2-2 23:28 | 只看該作者
密意(或秘意)是說在看似充滿矛盾的浩如煙海的三藏十二部每一部經的真正意趣,大乘非佛說,密乘非佛說屬於不能完整理解佛真正意趣的產物。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484

主題

8128

帖子

9368

積分

五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9368
188
Djogchen 發表於 2012-2-3 01:06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發菩提心 186樓 的帖子

仁兄你的思維非常正確,但從另一角度去看,在佛徒陀時代,還有很多人未正式接觸
佛法又或者接觸了佛法而又未解一些甚深的意理,在佛陀時代,有過萬人證得阿羅
漢果,但未證得的,佛陀是沒可能要求他的弟子全部都證得阿羅漢果,但總會有一
些密意可以解決這些未成正果的弟子,當然你和我都不知道,但不代表它不存在,
好比你唸佛希望唸到由阿彌陀佛帶你到西方極樂世界,阿彌陀佛是密宗五大禪佛其中的
西方佛,但原始佛教經典是沒有提到五方禪佛的,那麼這又是否佛陀的「密意」呢?
我手寫我心!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4

主題

54

帖子

54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Rank: 2

積分
54
189
maples 發表於 2012-2-3 01:21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Djogchen 188樓 的帖子

看來你只認為「原始佛教」是佛說的。在我看來這就屬於「用凡夫的分別念來抉擇佛經"。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4

主題

54

帖子

54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Rank: 2

積分
54
190
maples 發表於 2012-2-3 01:24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maples 於 2012-2-3 03:00 編輯

我們不爭了。推薦一遍長文。般若鋒兮金剛焰.

請著重參閱第四章 第三節 學術研究的誤區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484

主題

8128

帖子

9368

積分

五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9368
191
Djogchen 發表於 2012-2-3 01:34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Djogchen 於 2012-2-2 12:58 編輯

回復 maples 189樓 的帖子


原始佛教經典是佛陀寂滅後由他的弟子結集佛陀所講的說話,所教的道理,他是否已全部囊括了佛陀的所有
教導或者說話,這個從三藏十二部可以看得一清二楚,無須辨論,更不是我所說或我所想,
望仁兄你明鑒!

至於「密意」是有關密宗的事,那是另一回事
我手寫我心!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4

主題

54

帖子

54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Rank: 2

積分
54
192
maples 發表於 2012-2-3 03:22 | 只看該作者
請著重參閱第四章 第三節 學術研究的誤區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9

主題

3131

帖子

1168

積分

一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168
193
 樓主| Dhammapala 發表於 2012-2-3 06:46 | 只看該作者
學佛人相信密語或密意,就猶如病人相信密醫,是會要(慧)命的。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07

主題

4452

帖子

2541

積分

六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2541
194
jiandao 發表於 2012-2-3 07:48 | 只看該作者
Dhammapala 發表於 2012-2-2 07:47
回復 Djogchen 184樓 的帖子

這是以訛傳訛。正法中沒有秘密;那些有秘密的佛法,無論提倡的是密語還是密意 ...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4

主題

54

帖子

54

積分

貝殼新手上路

Rank: 2

積分
54
195
maples 發表於 2012-2-3 09:02 | 只看該作者
回復 Dhammapala 193樓 的帖子

學佛人如病人,這個比喻不錯.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

主題

67

帖子

117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17
196
白目仔 發表於 2012-2-12 15:46 | 只看該作者
轉載馬來西亞讀者留言:
所謂知錯能改,既然我們已經知道念阿彌陀佛號是錯了,就應該拿起勇氣,承認錯解。
當我父親癱瘓躺在床上幾年的時間裡,我一直叫他看著我貼在牆上的阿彌陀佛念阿彌陀佛號。也買了一個自動念佛號的唱機給我母親聽,也教我母親念阿彌陀佛號的方法。今天我父親已經不在人間了。自從我從「佛陀的古道」一書中發現了真正的佛陀教義後,我坦白告訴我的母親我之前所教她的念佛法門是措的,因為根本沒有阿彌陀佛的存在。我開始教她念「Namo 釋迦牟尼佛」號。他已經開始在學念中。這是我對母親敬孝的方式。Sadhu Sadhu Sadhu

走出彌陀的光環的作者:
希爾伯列克這句話:「我不能再聽信祖師大德了,我要依照佛陀教導的方式來念佛了:「世尊具有如是功績和美德:他是阿羅漢(應供)、等正覺、明行足、善逝、世間解、可化丈夫之無上調禦士、天人師、佛、世尊。」我開始嘗試正確的念佛方法了。那麼,就讓我們大家以這正確的念佛方式念佛吧。Sadhu Sadhu Sadhu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

主題

67

帖子

117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17
197
白目仔 發表於 2012-3-17 16:25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白目仔 於 2012-3-17 16:26 編輯

轉載大陸讀者留言:
甲:在此非常地感激慧者法師介紹這本書,它切實能夠讓我增加走出彌陀的光環的正信。
我也像書中的主角,曾經是念阿彌陀佛主義者。有一天讀到印順導師的佛教史記載四大結集時,再聯想阿彌陀佛經裏所說的諸大弟子為何沒有傳念佛法門給下一代。導致5百年後要等到結集才出現。怎樣講也非常的不合理。現在安樂的多了。

乙:我也是。感恩印順導師。可是從信仰轉向自依止,法依止,不依餘依止,是一件不容易的事。老實講對我來説是一件非常痛苦的過程。離開對阿彌陀佛的信仰,就像失去母親的孤兒。對信型人而言,信仰給與的安慰是非常不可估量的。雖然我覺得自己從信仰層面走上一個更高的臺階。但如果遇到信仰型人,我不敢破壞她的信仰,除非看她真的有好的因緣能在正法上修學。

甲:你說的對!離開對阿彌陀佛的信仰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也要看看我們的機緣。畢竟它以經流傳1600多年,10個佛教徒,8個也是念佛的。我持有印順導師的幾本著作有十多年了,都忽略他的佛教歷史篇。我對彌陀信仰的疑惑也是在近年的事。總是覺得它和我認識的佛陀背道而馳。所以才重新認識佛教,從「佛說阿彌陀經」,佛說遺教經與佛教歷史開始,就發現它不符合佛教歷史的過程。所以在佛教網頁提問一些問題,但是沒有人以客觀角度回答。直到昨天看完了「走出彌陀的光環」,才肯定自己的懷疑是把我重信佛陀的思想開拓一條更堅定的道路。
這本書已10年了,現在才有機緣讓我接觸到。這要感謝知心佛友的設立及慧者法師的大智及勇敢。不忍心看到佛陀原本的思想被埋沒了,應該以無畏的精神把真相告知,希望有緣人得此覺悟而重新認識佛陀。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4

主題

724

帖子

459

積分

貝殼網友三級

Rank: 3Rank: 3

積分
459
198
一說 發表於 2012-3-18 06:24 |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一說 於 2012-3-18 06:25 編輯

不懂為什麼要勸人「走出光環」,不喜歡的不走入就可以了啦。
在光環里一心念佛,得念佛三昧,受用大自在大解脫,多好啊!
當然我也不認同念佛是「末法時代」唯一有效法門之類的話。

我們的頭腦就是喜歡非此即彼的二元對立,喜歡做聯想做推測。因為做這些事情的時候,頭腦就顯得大有用武之地,而當下的覺性就沒有作用了。所以它就喜歡玩這種trick.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29

主題

3131

帖子

1168

積分

一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168
199
 樓主| Dhammapala 發表於 2012-3-18 13:05 | 只看該作者
不勸人「走出光環」,難道要勸人「走出迷信」?那多傷感情啊!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1

主題

67

帖子

117

積分

貝殼網友一級

Rank: 3Rank: 3

積分
117
200
白目仔 發表於 2012-4-28 18:13 | 只看該作者
轉載台灣讀者留言:
從學長迴文後,我在2天左右就讀完「走出彌陀的光環」一書,
我與作者同為理工背景,但由於境界不到,無法做評論。

礙於個人能力,我無法確實指出,一心念佛的人是否一定可以往生佛土。
但我可以確定的是,如果一個人不能定下心來,憶念佛(陀)的教導,乃至佛號;
那麼,要專心一意做其他事情,恐怕都不容易。
這個,應該放諸宗教皆準。這個,也是我個人會唸佛的原因(像靜坐一般)。

準備要看「走出佛陀的光環」一書的人,
請先確定在看完後會不會對其他佛陀所教法「心即狂亂,狐疑不信」。
畢竟,各種修持法門內,都有修持較好的人,也有修持未到點的人,
畢竟,我們像是一群迷路的人,有多一點人探路,走出來的機會總是大些。
佛教,佛陀所教,像是地圖指引,年代久遠,多少有些模糊。
回復 支持 反對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2 08:33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