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標題:
京城掠影 (二)
[列印本頁]
作者:
Unknown
時間:
2008-1-3 18:03
標題:
京城掠影 (二)
大概圖片太多了不能再輸入, 只好另闢蹊徑.
皇家祭奠專用瓷器
對不住, 字太小, 已經過了極限(150K)
[
本帖最後由 Unknown 於 2008-1-4 17:55 編輯
]
作者:
Unknown
時間:
2008-1-3 20:03
標題:
交通
霧中京城, 早晨11點攝於香山
石景山熱電廠的大煙囪
這幾張是在三環和長安街拍的, 上下班高峰期塞車嚴重. 市府與大衙門協調作過一些嘗試, 如車牌單雙號擇日進城, 降低公共交通收費標準, 不過最見效的還是禁止官家車輛上街. 京官兒難當, 京城衙門林立誰的頂戴都不比市長小, 京兆尹與九門提督不是皇親國戚就是世家, 要不就得有狸貓換太子的功勞. 49年以後官階最高的當數彭真, 位列上卿(5人中常委之一, 恐怕哪位尚書也不敢叫板). 文革中在市委看大字報其罪狀為大搞獨立王國. 還有一招兒就是大幅度提高汽油售價, 目前零售價低於成本中石化已經不堪重負. 上海等大城市試了一下急劇提高牌照費, 非常有效. 目前北京收入超過個人所得稅起征點的(12萬/年)居民已達25萬, 每年小車數量增加數萬輛, 一項大樣品調查顯示: 只有25%的車主必須開車上班(北京晚報, 稅務局, 電視台).
時下街上電力助推車不少, 2000-8000塊一輛, 充一次電能跑100公里左右, 時速四十公里噪音特低, 有些人違規與行人搶路比較危險. 這輛車的車主為老舍故居附近的一個小型煙酒店的東主.
公共汽車電子掃瞄器
4毛錢一次如果買票要一塊錢, 長途車酌增, 分段收費下車的時候還得再刷一次卡. 磁卡(地鐵也能用但沒有優惠, 還是兩塊錢)靈敏度相當高放的提包里就工作, 沒錢時聲調兒就變了, 還有餘額顯示功能. 售票員服務態度明顯改善, 見到許多次外地乘客問路, 回答得很詳細而且經常動員年青人為老人讓座兒, 只有一次例外, 在111路電車上一個年輕女孩兒站在門邊沒扶把手, 售票員說了一次這孩子動作稍微慢了一點兒, 這位接著說了一大套: 你要是摔著了對誰都不好, 你年紀輕輕漂漂亮亮, 要是摔殘了誰還要你. 我上有老下有小風裡來雨里去, 早出晚歸才掙那可憐的一千多點兒, 這飯碗要是讓你給砸了全家都得喝西北風兒去. 這小姑娘還真挺有涵養一句都沒回. 還見著幾次蹭車的, 沒有罰款不過當眾補刷也夠現眼的, 現在上下車分門兒, 不知道規矩給夾了一次.
[
本帖最後由 Unknown 於 2008-1-5 19:40 編輯
]
作者:
dede10
時間:
2008-1-4 10:00
好看,再來!
作者:
Unknown
時間:
2008-1-4 16:10
永和豆漿
位於新街口大街的台灣連鎖店, 菜牌設計得挺有創意不過禁止照相, 12塊一套味道不錯, 就是甜度有餘而咸不足.
京城流行麻辣串兒
水煮比過去的明火烤好多了, 不污染環境而且更安全. 這個小攤兒設在中央民族大學(內設中國民俗博物館, 下午不開門白跑一趟)附近, 五毛錢一串買了6串葷素搭配, 特別麻辣, 大概嗜食辛辣的主兒口腔的辣椒素等受體已經退化或變異.
西四老店砂鍋居
砂鍋白肉是老店的看家菜, 肉湯酸菜口感極佳, 芝麻火燒裡邊也有芝麻醬, 層多質軟火候恰到好處堪稱一絕, 吃完又買了6個, 還帶了3個回美國. 砂鍋講究的就是原汁兒原味兒, 最好不要用調料(湯類放醬油為烹調之大忌, 美味盡失).
[
本帖最後由 Unknown 於 2008-1-5 08:07 編輯
]
作者:
Unknown
時間:
2008-1-4 17:03
標題:
京城最有文化的廁所與同仁堂
在沙灘兒北大紅樓前看了一陣子街頭櫥窗, 本來想看看老人家紀念館沾點兒紫氣, 誰知錯過了開放時間, 沿著大街一路向西走下來就到了這兒了, 這處古迹不要票.
御筆與諸醫聖大全-廁所里的洗手盆
廁所里的皇家氣派-雙龍會
班門弄斧才有趣, 侃了一陣子老葯改造及廁所文化, 眾人正要前去參觀突然有一位琢磨過味兒來了: 那是男廁所. 幾位還給介紹了一下院內諸景.
乾隆御筆
拍了幾塊碑文, 對比度都不夠理想還得再下點兒功夫, 這塊滿文的還湊合.
[
本帖最後由 Unknown 於 2008-1-5 19:45 編輯
]
作者:
Unknown
時間:
2008-1-5 08:37
標題:
萬壽寺內景
[
本帖最後由 Unknown 於 2008-1-5 18:24 編輯
]
作者:
Unknown
時間:
2008-1-5 09:05
明宣德(1426-1435) 一把蓮紋盤
明正統(1436-1449)祝壽圖罐
明嘉靖(1522-1566)開光人物圖罐
[
本帖最後由 Unknown 於 2008-1-6 12:29 編輯
]
作者:
Unknown
時間:
2008-1-5 10:13
作者:
Unknown
時間:
2008-1-5 10:31
標題:
清代青花瓷
光緒(1873-1903)百蝶紋賞瓶
[
本帖最後由 Unknown 於 2008-1-5 20:18 編輯
]
作者:
Unknown
時間:
2008-1-5 11:09
標題:
迎親-首都博物館
大姑娘上轎頭一回
嫁妝的成色與數量事關重大, 要想閨女過門后挺直了腰桿兒就得咬牙吐血傾囊而出, 故有"賠錢"之說.
[
本帖最後由 Unknown 於 2008-1-5 20:20 編輯
]
作者:
Unknown
時間:
2008-1-5 11:16
[
本帖最後由 Unknown 於 2008-1-6 11:03 編輯
]
作者:
揚--
時間:
2008-1-5 12:40
完了,這又想回去了。
作者:
Unknown
時間:
2008-1-5 21:50
參觀孔廟和國子監時史料豐富, 可是相機電池耗盡無奈只好去買充電器. 回國前過夜充足了電, 關閉了取景器的液晶顯示屏幕而且盡量不用閃光燈, 照了500張就沒電了, 可能是因為檢查照片質量屏幕使用過多. 坐車到了燈市東口走了一會兒就到了王府井大街, 教堂門前的廣場上一群孩子在玩滑板, 還有一台婚禮, 冷風索索衣履單薄真是愛俏不穿棉. 過去經常光顧的外文書店和利生體育用品店皆以面目一新鳥槍換炮. 找到了一家照相器材連鎖店, 買了一個深圳出產的尼康充電器(220伏變壓至3-9伏, 充電比原裝貨大概快一倍, 不過如果脈衝過大有時會影響電池壽命和放電效果) 要價220塊(專用電池要價4百). 後來在西單一家小店發現相同產品僅索價150, 本人一貫不會買東西這回可是又虧了, 不過在小店看了一場鬧劇, 一位顧客叫來了110特警, 在店裡大聲哭叫說是店主欺負人更換了其瑞士表的零件, 還多收了500塊錢, 耗了十幾分鐘店主息事寧人退款了事. 店主來自浙江警察走後一言不發, 倒是幾個夥計頗有不平, 好象這類糾紛應該歸工商局管. 在店裡充電用了十幾分鐘, 其間掃了一眼主要單鏡頭反光機型的價格, 幾乎與美國市場持平就是配件貴一些. 順便去了一趟工藝美術大樓, 好東西不少不過要價嚇人, 動不動就是幾萬. 聽一家公司的職員講了一陣子翡翠產地與分類及產品的原料搭配取捨, 相當專業, 銷售人員能做到這個份兒上實屬難得. 花了五塊錢進了頂樓的北京工藝美術博物館, 面積不大精品不少但不準照相. 如果哪位喜歡收藏一定得去看看, 館里有一個名單: 北京工藝美術大師集錦, 四大門類(牙雕, 景泰藍, 雕漆和玉雕)面面俱到, 每項專精不過數人(特級和一級工藝美術師). 因為剛剛看過徐悲鴻紀念館, 遂與一位工作人員探討了展出的一幅畫作, 沒想到這位是個行家, 來自北京牙雕廠專精材料與工藝, 整整用了一個多鐘頭介紹了幾位大家的代表作及現狀, 還把四大類縷了一遍如雕漆材料來之不易加工費工耗時, 每天只能塗一層等干透了才能再塗, 如此反覆100多層半年多才能開始雕刻. 這位對象牙材質亦有心得, 如不同年齡與中空程度乃至如何根據產品要求精確下料等. 國際禁獵后材料稀缺, 更要精打細算.
[
本帖最後由 Unknown 於 2008-1-7 17:05 編輯
]
作者:
Unknown
時間:
2008-1-6 04:52
[
本帖最後由 Unknown 於 2008-1-6 07:28 編輯
]
作者:
Unknown
時間:
2008-1-6 07:21
金石之聲
諸候待遇-三面懸挂, 普通鏡頭不能盡收只好分成兩張, 相機有分別攝影后合成構圖的功能, 還沒學會.
[
本帖最後由 Unknown 於 2008-1-7 17:07 編輯
]
作者:
Unknown
時間:
2008-1-6 10:58
[
本帖最後由 Unknown 於 2008-1-6 11:00 編輯
]
作者:
Unknown
時間:
2008-1-6 11:11
明清精品
[
本帖最後由 Unknown 於 2008-1-6 11:40 編輯
]
作者:
Unknown
時間:
2008-1-6 11:24
鎮寺之寶, 裡邊照相上樓看鐘頂還得再交兩次費
[
本帖最後由 Unknown 於 2008-1-6 11:46 編輯
]
作者:
Unknown
時間:
2008-1-6 11:36
[
本帖最後由 Unknown 於 2008-1-6 11:37 編輯
]
作者:
Unknown
時間:
2008-1-6 19:42
標題:
大鐘寺傢具商城
參觀完了在周圍又溜噠了一陣子, 寺廟外圍的一些小套院租了出去用作古玩店律師事務所等. 沒找到三環的過街橋只好一路向東走著回城區, 看見一個大樓叫作大鐘寺傢具商城, 外邊高檔車停了不少遂進去看了一眼. 內部裝修富麗堂皇, 在美國還真沒見過檔次這麼高的建材傢具綜合店, 中國名貴硬木傢具, 德國法國美國的高級建材與設備分門別類, 琳琅滿目極盡奢華. 杜邦的合成石料豐富多采跟美國近似, 義大利天然大理石則略遜一籌. 國產硬木地板制式與歐洲相同, 都是五合板兒只有表層是天然或合成品, 下面幾層都是填充的普通軟木板材. 看了一些高中檔住宅區, 表層以深色柚木居多, 美國的標準一般為半寸實心橡木或楓木, 二者踩上去感覺不一樣. 國內的頂棚大多以歐式裝修, 比普通美國民居考究. 經典硬木傢具選料講究做工精細, 價格略貴於海外中國城. 個人淺見, 傳統傢具是排場有餘而舒適不足, 美國高端傢具市場義大利產品獨領風騷, 宮廷式的奢華與典雅加上嚴格的選料(硬木, 色彩斑斕巧奪天工的南部大理石), 精細考究的雕琢和舒適耐用的彈簧坐墊. 中國普通傢具已經佔據美國市場的相當份額, 如聞名東部的北卡傢具製造中心, 半成品來料加工配套出售交貨迅速, 加上運費還便宜近四分之一.
[
本帖最後由 Unknown 於 2008-1-6 23:02 編輯
]
作者:
Unknown
時間:
2008-1-6 20:39
標題:
鼓樓
門票貴點兒, 好象是20花了10塊
這個樓梯特別陡
[
本帖最後由 Unknown 於 2008-1-6 22:52 編輯
]
作者:
Unknown
時間:
2008-1-6 21:29
標題:
四合院兒今昔
慘不忍睹
從鼓樓上居高臨下向西拍的, 古城住房問題由來以久, 49年以後黨政軍機關, 高等院校, 科研院所, 大型廠礦等都建了宿
舍院兒, 而較小的單位則無能為力. 唐山地震后大建簡易防震棚, 後來隨著人口增長知青回城等, 三世同堂的人家屢見不鮮,
有的迫不得已就在防震棚里成家. 違規臨時搭建房屋一發而不可收拾, 近年居民住房已經得到極大的改善, 人均面積已達28平米. 鼓樓左側的一批類似大雜院正在拆除.
舊貌換新顏
據北京市統計, 內城私人擁有保存完好的四合院兒僅存三千餘. 時下奇貨可居動輒索價數百萬(北京晚報, 本人還在東西兩城各看了幾家房屋中介連鎖店). 有些富人出手大方, 購置后大興土木進行現代化改造和精裝修, 這個院子與梅宅為鄰. 戶型原為中等人家, 首都博物館里有一個專題展覽叫作"門第有別", 從門樓大小及裝璜來區別官民品位財富, 還有一張圖表列出了絕大多數王府及公主府等.
這個實物建築展覽很有意思, 就是太暗照了幾張都虛了. 目前北京另有一家私人博物館展出住宅上馬石等文官武將各品門飾.
[
本帖最後由 Unknown 於 2008-1-7 17:45 編輯
]
作者:
Unknown
時間:
2008-1-6 22:27
作者:
Unknown
時間:
2008-1-7 01:06
作者:
Unknown
時間:
2008-1-7 01:12
鐘樓
[
本帖最後由 Unknown 於 2008-1-7 08:29 編輯
]
作者:
Unknown
時間:
2008-1-7 18:17
梅先生在京先後買過幾套宅子 這套並不是最大的
[
本帖最後由 Unknown 於 2008-1-7 18:38 編輯
]
作者:
Unknown
時間:
2008-1-7 18:22
一進的小套院, 原為會見一般人的客廳現為第一展室, 內部禁止照相, 陳列了身世生平劇照等, 不過大多能在網上找到
二進的影壁
[
本帖最後由 Unknown 於 2008-1-7 19:15 編輯
]
作者:
Unknown
時間:
2008-1-7 18:27
二進正房
院內的柿子樹是當年浩亮(錢浩良)文革中栽的. 二三展室當值的都是文化部老人兒, 各侃了半個多鐘頭受益匪淺, 當年浩亮只在這兒住了一年多而且是與人分享
[
本帖最後由 Unknown 於 2008-1-7 19:01 編輯
]
作者:
Unknown
時間:
2008-1-7 18:39
大師習作
拜了幾位名師學畫, 為的是改進戲劇造型及化妝等, 而各位畫家皆為票友, 以藝會友其樂無窮
[
本帖最後由 Unknown 於 2008-1-7 19:13 編輯
]
作者:
Unknown
時間:
2008-1-7 19:27
為了保護文物所有房間都不讓進只能隔著玻璃照相, 當天陽光較強反光後效果不好
[
本帖最後由 Unknown 於 2008-1-8 16:48 編輯
]
作者:
Unknown
時間:
2008-1-8 16:49
作者:
Unknown
時間:
2008-1-8 16:51
偏院原為子女住所目前為辦公室等
[
本帖最後由 Unknown 於 2008-1-8 16:59 編輯
]
作者:
Unknown
時間:
2008-1-8 17:21
標題:
首都博物館歷代瓷器展, 沒有萬壽寺的明清陳列系統但跨度大側重不同
胡人的水囊
過去與一位具有匈奴血統的匈牙利教授探討過為什麼成吉思汗能夠橫掃歐洲, 當時騎兵長途奔襲全仗耐力, 所攜給養主要為乳酪與飲水, 定都中原仍保持草原習慣, 見個水窪就叫海(子), 水囊也變成瓷的了
[
本帖最後由 Unknown 於 2008-1-8 18:59 編輯
]
作者:
Unknown
時間:
2008-1-8 19:52
護國寺老店
京城飲食源自五湖四海, 過去皇上南巡迴來總要著人打造精巧蘇杭園林, 江南美食亦逐步落戶京城. 49年以後許多上海服務業翹楚陸續北遷, 制衣、照相、烹調、理髮不一而足. 文革前桂香村、稻香村等著名南味兒糕點店因檔次高價格貴顧客面較窄, 記得很多品種每天就作一箱去晚了就沒有了. 時下二者都發展成了連鎖店產品皆大批量應市, 因為照相驚動了後面一位資深店員(看樣子沒準兒是經理), 出來介紹了一下主要產品, 本來採購單上只有牛舌餅等結果將看家品牌每樣都來了若干, 到了機場儘管僅託運了一個箱子但手提小包過多不讓登機, 只得現場小包並大包. 這位負責人還給了一份材料, 裡面系統介紹了肉食製作及防腐劑使用的現行標準, 有時間與FDA 規定對比一下再寫一段. 目前桂香村仍為國營而稻香村為私營, 前者的糕點甜度略低. 有一天回家路上路過稻香村順便買了其招牌熟菜醬小肘兒和豬耳朵, 就著燕京"冰啤酒"重溫京城生活. 另外先後試了幾種中擋葡萄酒, 除了一種新疆的以外可能都不是釀造的(葡萄汁加酒精亦或香精加酒精), 入口以後一點兒感覺都沒有. 干紅葡萄酒開瓶后1-2個小時味道均不變(普通帶糖的幾天都不變味不易辨別真偽), 不信您可以試一下, 即使是加州產低檔貨(1.99-2.99/瓶)開瓶后1小時即變酸.
3個名牌店同居一室
[
本帖最後由 Unknown 於 2008-1-10 18:31 編輯
]
作者:
Unknown
時間:
2008-1-9 17:50
標題:
八大處
長途公共汽車巨山農場站, 出貢品的地方也蓋滿了大樓.
千萬別在門外請香, 寺內禁止使用
[
本帖最後由 Unknown 於 2008-1-9 19:54 編輯
]
作者:
Unknown
時間:
2008-1-9 17:56
作者:
Unknown
時間:
2008-1-9 18:00
從青海來的雲遊和尚, 請教了國內佛教諸支派的區別, 沒有聽懂好象都是大乘經一脈相承, 只是有些解釋不同罷了
[
本帖最後由 Unknown 於 2008-1-10 17:53 編輯
]
作者:
Unknown
時間:
2008-1-9 18:09
二處由中國佛教協會管理, 裡邊的工作人員都是信徒, 不少人都能講些佛經片段
兩位都是當地人侃了一陣子西山變遷, 在這兒請香才是正經路子燃香拜佛支持寺廟維護
佛牙舍利塔
公款舉善, 堪為創舉
放 生池
過去有號稱京城長壽之最的紅色鯉魚, 大概是由於泉水較涼發育代謝緩慢所致
第一次見到劉先生題字
在這兒收藏了幾幅畫, 50-150塊人民幣, 中等知名度畫家現場作畫, 捐給寺廟充作香火錢
[
本帖最後由 Unknown 於 2008-1-10 18:13 編輯
]
作者:
Unknown
時間:
2008-1-9 18:11
作者:
Unknown
時間:
2008-1-9 18:14
作者:
Unknown
時間:
2008-1-9 18:19
[
本帖最後由 Unknown 於 2008-1-10 18:05 編輯
]
作者:
Unknown
時間:
2008-1-9 18:21
心靜自然寧, 因為趕上了重大法事得遇高憎討教
[
本帖最後由 Unknown 於 2008-1-10 18:36 編輯
]
作者:
Unknown
時間:
2008-1-9 19:05
幾位善男信女告知佛像不可輕請, 處理不好為大不敬而照諸護法則無礙
地獄第一關, 還沒搞清楚各王的分工與職責所在
[
本帖最後由 Unknown 於 2008-1-11 15:30 編輯
]
作者:
Unknown
時間:
2008-1-10 17:01
賣山貨的老太太
每天走十幾里山路來作小買賣, 村裡每月發兩百塊的養老金基本上夠吃了. 買了黑棗、酸棗各一袋共兩塊錢, 老人性情豁達大概是常年碾轉西山沾了幾分仙氣.
出了2處向上爬就到了這兒, 過去前山軍事禁區密布這次一處也沒見到, 沿著山溝修了一些新景, 爬山兼學文化一舉兩得
[
本帖最後由 Unknown 於 2008-1-12 16:24 編輯
]
作者:
Unknown
時間:
2008-1-11 15:43
西山泉水聞名遐邇, 有幾位退休幹部在這兒用塑料桶打水, 說是回家沏茶用
[
本帖最後由 Unknown 於 2008-1-11 16:01 編輯
]
作者:
Unknown
時間:
2008-1-11 16:14
[
本帖最後由 Unknown 於 2008-1-12 18:23 編輯
]
作者:
Unknown
時間:
2008-1-11 17:12
什剎海
過去經常在這兒游泳5分錢門票, 湖心島是休息的地方. 冬天結冰後用席子圍起來就是冰場門票一毛錢. 附近的游泳池設施齊全, 從小孩子的蘑菇池到淺水池乃至標準的50米賽池, 還有深水、跳水池. 在游泳、跳水訓練班混過兩個暑假最後考試都被淘汰了, 體育訓練可是個苦差事, 每天先得游十個來回, 助理教練在旁邊看著一點兒懶都偷不了, 學小蛙(泳, 頭部不入水) 、大蛙、側泳、仰泳都不費勁兒, 可到了自由式和蝶泳時就砸了, 結論是力量不足沒有培養前途, 哪兒涼快您就哪兒呆著去吧. 跳水倒是非常好玩兒, 可俺是天生膽兒小, 低台還行上了中台腿肚子就轉筋. 我們小學入選北京少年隊的只有一位, 後來蝶泳在市裡拿到了名次, 這位時下也在美國, 記得文革抄家時他家特別精彩, 老爺子曾經官拜國軍空軍副司令, 打仗時就把長公子送到美國留下了一條退路.
什剎海邊兒上, 賣糖葫蘆的小夥子還真挺有生意眼光, 說禁止照相俺趕緊回了一句, 咱也不白照買你一串兒怎麼樣, 他說那您隨便來, 好象是兩塊錢一串嘗了傳統紅果的味道沒變.
[
本帖最後由 Unknown 於 2008-1-12 16:28 編輯
]
作者:
Unknown
時間:
2008-1-11 18:45
退休工人
京城寒冬冷風瑟瑟, 這位坐得飯店門前京胡拉得一板一眼, 悠然自得旁若無人. 文革前工人分為8級, 工資最高的106塊相當於17級幹部(99塊)或8級講師, 一般6級以上的大多身懷絕技, 熟練工種能混到5級就不錯了. 隨著社會進步工業結構轉型帶來了一系列的社會問題, 看了一下貼滿大街小巷的服務行業招工廣告, 真是觸目驚心千篇一律要求全是18-26歲女性, 只有總政招待所的幌子上寫著軍嫂優先錄用. 一次去一家大型超級市場買咖啡仔細觀察了一下, 排隊最長的是賣優惠價豬肉和大米的(-20%), 前者憑會員卡後者是50斤大包裝的東北貨.
[
本帖最後由 Unknown 於 2008-1-12 16:32 編輯
]
作者:
Unknown
時間:
2008-1-11 18:49
按首都博物館的說法, 這三開間的架勢當屬王府
[
本帖最後由 Unknown 於 2008-1-11 21:37 編輯
]
作者:
Unknown
時間:
2008-1-11 20:47
作者:
Unknown
時間:
2008-1-11 20:49
二進院
格局象是王府偏院兒, 這個地方本來屬於恭王府, 曾經用作草料場、同仁堂的鹿苑和蒙古大使館. 與兩位工作人員侃了近40分鐘, 結果到了閉館的時間只好走人.
接待親朋好友的小客廳
[
本帖最後由 Unknown 於 2008-1-11 21:19 編輯
]
作者:
Unknown
時間:
2008-1-12 16:37
抱歉, 天色將黑又有玻璃反光效果較差
[
本帖最後由 Unknown 於 2008-1-12 16:50 編輯
]
作者:
Unknown
時間:
2008-1-12 16:52
作者:
Unknown
時間:
2008-1-12 16:58
夫人的書房
裡邊的幾幅字畫習作有些功夫, 可惜都照虛了
[
本帖最後由 Unknown 於 2008-1-12 17:18 編輯
]
作者:
Unknown
時間:
2008-1-12 16:59
隔壁的元老王稼祥住宅, 目前其家人還在這兒住, 紀念館在老家蕪湖
[
本帖最後由 Unknown 於 2008-1-12 19:24 編輯
]
作者:
Unknown
時間:
2008-1-12 17:21
挖防空洞的土堆出來的小丘
[
本帖最後由 Unknown 於 2008-1-12 17:44 編輯
]
作者:
Unknown
時間:
2008-1-12 17:23
郭宅南牆上的衚衕標牌
附近的港署駐京辦事處, 第一次見到這旗子順手來一張
[
本帖最後由 Unknown 於 2008-1-12 18:31 編輯
]
作者:
Unknown
時間:
2008-1-12 18:24
[
本帖最後由 Unknown 於 2008-1-12 18:54 編輯
]
作者:
Unknown
時間:
2008-1-12 18:38
[
本帖最後由 Unknown 於 2008-1-12 18:55 編輯
]
作者:
Unknown
時間:
2008-1-12 18:40
下山時覺得有點不對勁兒, 照的全是招牌沒有實例, 故又來了一輪不過匆忙之中順序不對, 好在網上藏龍卧虎您就自己猜吧
[
本帖最後由 Unknown 於 2008-1-12 19:18 編輯
]
作者:
Unknown
時間:
2008-1-12 19:49
標題:
六處香界寺
一口氣就奔了六處, 這段路可是不近而且還挺陡, 心臟不好的主兒最好悠著點兒. 在這兒碰上一幫中學生, 其中有倆女孩子滿嘴的京片子國罵, 旁若無人還真是一景.
[
本帖最後由 Unknown 於 2008-1-13 19:28 編輯
]
作者:
Unknown
時間:
2008-1-12 23:56
標題:
七處寶珠洞
洞內非常暗, 有高憎肉身泥塑不準照相
[
本帖最後由 Unknown 於 2008-1-13 20:06 編輯
]
作者:
Unknown
時間:
2008-1-13 00:19
地藏殿拾遺, 這兩幅石雕都不錯偈語更是意味深長.
入口處的小吃店, 主要經營京郊農家飯挺有特色.
[
本帖最後由 Unknown 於 2008-1-13 20:31 編輯
]
作者:
Unknown
時間:
2008-1-13 18:23
從燈市西口兒下車一路慢慢找, 這一帶的衚衕彎彎曲曲分岔眾多, 問了兩次路才找著.
[
本帖最後由 Unknown 於 2008-1-13 19:41 編輯
]
作者:
Unknown
時間:
2008-1-13 18:30
這張八旗分布圖來自首都博物館, 努爾哈赤與皇太極稱雄關外、入主中原都用到了春秋戰國時的經典, -合縱之術. 建立八旗滿、蒙、漢諸軍, 互為倚重又相互制約, 從這圖上可以看到皇上的一番苦心. 俗話說打虎親兄弟上陣父子兵, 上三旗(正黃、鑲黃、正藍)乃政權根基所在自然要位居要津. 老舍先生祖上隸屬鑲紅旗亦距此不太遠. 後來蔣公倚靠浙江子弟兵與老人家的欽點、重用兩湖將帥亦如出一轍.
[
本帖最後由 Unknown 於 2008-1-14 07:39 編輯
]
作者:
Unknown
時間:
2008-1-13 19:01
一進小偏院
[
本帖最後由 Unknown 於 2008-1-14 01:15 編輯
]
作者:
Unknown
時間:
2008-1-14 01:25
[
本帖最後由 Unknown 於 2008-1-14 03:54 編輯
]
作者:
Unknown
時間:
2008-1-14 02:24
夫人的墨寶
老舍先生的生活與工作空間均禁止拍照, 書房陳列簡單桌上的台曆還停留在遇難日. 室內有些收藏的名人字畫, 先生興趣非常廣泛, 金石書畫以外唱京劇說相聲什麼都來. 49年以來寫北京民俗的作家不少, 角度層次各異, 但象先生這樣吃透中國語言文化, 寫通俗讀物而不流俗的實在是難能可貴. 舉一個例子, 文革前市民大多愛看北京晚報, 除了跟上"時代的步伐"以外影視預告柴米油鹽一應俱全, 但還有一個文人墨客的自留地叫作"五色土", 作者大多為聞人.
[
本帖最後由 Unknown 於 2008-1-15 16:40 編輯
]
作者:
Unknown
時間:
2008-1-14 05:28
標題:
圓明園遺址
這裡是園內第一景, 亭子里有一個7位愛新覺羅皇族後裔聯手舉辦的畫展, 不過當天畫家都沒在場, 裡邊的一位是個行家, 從書畫風格到作者均做了詳盡的介紹. 正好前年在頤和園收藏了兩幅毓岑(恭王之後)先生的書畫, 遂請教一二, 徐先生一口氣介紹了三代7位, 還給看了其個人收集的資料. 目前毓字輩中知名度較高的是年過古稀的(72)毓英老先生, 道光帝五世孫, 美院教授工筆畫大師, 看了幾幅先生的花鳥畫, 按輩份算毓字輩長啟功先生三輩. 園門外有一個人大清史所開的書店, 雖然沒有找到愛新覺羅氏民國以後的族譜, 但其中兩位當地僱員都是旗人(鑲紅和正蘭), 講了一陣子其族人在西山附近的分佈, 曹雪芹好象也是鑲紅旗人, 故居在香山植物園附近, 下山時已經過了午飯時間沒來得了去.
[
本帖最後由 Unknown 於 2008-1-15 20:53 編輯
]
作者:
Unknown
時間:
2008-1-14 05:37
[
本帖最後由 Unknown 於 2008-1-14 06:13 編輯
]
作者:
Unknown
時間:
2008-1-14 17:16
[
本帖最後由 Unknown 於 2008-1-14 17:19 編輯
]
作者:
Unknown
時間:
2008-1-14 17:22
[
本帖最後由 Unknown 於 2008-1-15 16:43 編輯
]
作者:
Unknown
時間:
2008-1-14 18:10
這兒是園中之園又得花10塊, 從圍牆外邊的土坡上照的, 很多常來散步的主兒就到此為止了.
[
本帖最後由 Unknown 於 2008-1-15 16:45 編輯
]
作者:
Unknown
時間:
2008-1-15 16:32
[
本帖最後由 Unknown 於 2008-1-15 17:09 編輯
]
歡迎光臨 倍可親 (https://big5.backchina.com/)
Powered by Discuz! X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