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西底家悲慘的結局>

[複製鏈接]

3385

主題

3405

帖子

5萬

積分

貝殼光輝歲月

Rank: 6Rank: 6

積分
52766
霞步思 發表於 2025-10-8 19:46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西底家悲慘的結局>
讀經【王下25: 1-30】【西底家背叛巴比倫王。他作王第九年十月初十日,巴比倫王尼布甲尼撒率領全軍來攻擊耶路撒冷,對城安營,四圍築壘攻城……。】在列王紀下第二十五章中記載了,西底家悲慘的結局;耶路撒冷淪陷;聖殿被毀;亡國后余民殺害省長率眾投奔埃及;被囚的約雅斤王出監蒙厚待。本章首先說到:【西底家背叛巴比倫王。他作王第九年十月初十日,巴比倫王尼布甲尼撒率領全軍來攻擊耶路撒冷,對城安營,四圍築壘攻城。於是城被圍困,直到西底家王十一年。】「西底家背叛巴比倫王。他作王第九年十月初十日,巴比倫王尼布甲尼撒率領全軍來攻擊耶路撒冷,對城安營,四圍築壘攻城」。西底家是猶大國的最後一位王,他試圖藉助埃及的勢力,來脫離巴比倫的轄制,於是「西底家背叛巴比倫王」。結果「巴比倫王尼布甲尼撒率領全軍來攻擊耶路撒冷,對城安營,四圍築壘攻城。於是城被圍困,直到西底家王十一年」。神既然使用巴比倫作為對猶大管教的器皿,猶大王就應該順服神的管教,認罪悔改,但西底家卻不肯順服神,想努力擺脫神的管教,結果巴比倫徹底摧毀了耶路撒冷和聖殿。在耶利米書37:6-10中記載,【耶和華的話臨到先知耶利米說:『耶和華以色列的神如此說:猶大王打發你們來求問我,你們要如此對他說:『那出來幫助你們法老的軍隊必回埃及本國去。迦勒底人必再來攻打這城,並要攻取,用火焚燒。耶和華如此說:你們不要自欺說』迦勒底人必定離開我們『,因為他們必不離開。你們即便殺敗了與你們爭戰的迦勒底全軍,但剩下受傷的人也必各人從帳棚里起來,用火焚燒這城。』】神的話現在就應驗了。

【四月初九日,城裡有大飢荒,甚至百姓都沒有糧食。城被攻破,一切兵丁就在夜間從靠近王園兩城中間的門逃跑。迦勒底人正在四圍攻城,王就向亞拉巴逃走。迦勒底的軍隊追趕王,在耶利哥的平原追上他;他的全軍都離開他四散了。迦勒底人就拿住王,帶他到在利比拉的巴比倫王那裡審判他。在西底家眼前殺了他的眾子,並且剜了西底家的眼睛,用銅鏈鎖著他,帶到巴比倫去。】「四月初九日,城裡有大飢荒,甚至百姓都沒有糧食。城被攻破,一切兵丁就在夜間從靠近王園兩城中間的門逃跑。迦勒底人正在四圍攻城,王就向亞拉巴逃走」。在尼布甲尼撒圍城時,城中出現大飢荒,最後城被巴比倫軍隊攻破。西底家嘗試在黑夜逃走,但「迦勒底的軍隊追趕王,在耶利哥的平原追上他;他的全軍都離開他四散了。迦勒底人就拿住王,帶他到在利比拉的巴比倫王那裡審判他。在西底家眼前殺了他的眾子,並且剜了西底家的眼睛,用銅鏈鎖著他,帶到巴比倫去」。迦勒底人把西底家追回,就把他帶到巴比倫王那裡受審判。巴比倫王先讓西底家親眼看見,自己的兒子們,在王宮榮華中長大的王子們,一個一個殘酷的被殺,讓這可怕的印象,長久的留在父親的記憶中。然後又剜了西底家的雙眼,使黑暗永遠的包圍了他。西底家就被銅鏈鎖上被帶到巴比倫去,他就死在巴比倫。猶大最後一個王西底家的結局太悲慘了!然而那時先知耶利米呼籲猶大人要順從巴比倫,並且還明明的告訴西底家,背叛尼布甲尼撒王會遭受可怕的懲罰,可是西底家對這些忠告充耳不聞。西底家不但拒絕了神借耶利米傳達的信息,也拒絕順服神的管教,以致落到如此悲慘的結局。因此西底家的遭遇雖然可悲,但完全是咎由自取。今天神也不斷借著聖經和神的僕人警告世人:【按著定命,人人都有一死,死後且有審判】(來9:27),【信祂的人,不被定罪;不信的人,罪已經定了,因為他不信神獨生子的名。】(約3:18)但世人也是置若罔聞,我行我素,結局也是悲慘的。

【巴比倫王尼布甲尼撒十九年五月初七日,巴比倫王的臣僕、護衛長尼布撒拉旦來到耶路撒冷,用火焚燒耶和華的殿和王宮,又焚燒耶路撒冷的房屋,就是各大戶家的房屋。跟從護衛長迦勒底的全軍就拆毀耶路撒冷四圍的城牆。那時護衛長尼布撒拉旦將城裡所剩下的百姓,並已經投降巴比倫王的人,以及大眾所剩下的人,都擄去了。但護衛長留下些民中最窮的,使他們修理葡萄園,耕種田地。】「巴比倫王尼布甲尼撒十九年五月初七日,巴比倫王的臣僕、護衛長尼布撒拉旦來到耶路撒冷,用火焚燒耶和華的殿和王宮,又焚燒耶路撒冷的房屋,就是各大戶家的房屋」。巴比倫王尼布甲尼撒在懲罰了西底家后,王的臣僕、護衛長尼布撒拉旦來到耶路撒冷,用火焚燒聖殿和王宮,城裡的屋子也被焚燒,又拆毀耶路撒冷城牆。耶路撒冷本是聖潔的屬神之城,是以色列的見證,但現在都被毀了。神曾給猶大人充足的時間悔改,以耐心等待他們。然而他們卻都在罪惡中頑梗地硬著頸項,他們的心剛硬,因而最後的懲罰與毀滅終於臨到耶路撒冷。「那時護衛長尼布撒拉旦將城裡所剩下的百姓,並已經投降巴比倫王的人,以及大眾所剩下的人,都擄去了」。這是猶大人第三次被擄,留下的是民中最窮的人,為要使他們修理葡萄園,耕種田地。

【耶和華殿的銅柱,並耶和華殿的盆座和銅海,迦勒底人都打碎了,將那銅運到巴比倫去了,又帶去鍋、鏟子、蠟剪、調羹,並所用的一切銅器,火鼎、碗,無論金的銀的,護衛長也都帶去了。所羅門為耶和華殿所造的兩根銅柱、一個銅海,和幾個盆座,這一切的銅,多得無法可稱。這一根柱子高十八肘,柱上有銅頂,高三肘;銅頂的周圍有網子和石榴,都是銅的。那一根柱子,照此一樣,也有網子。】「耶和華殿的銅柱,並耶和華殿的盆座和銅海,迦勒底人都打碎了,將那銅運到巴比倫去了,又帶去鍋、鏟子、蠟剪、調羹,並所用的一切銅器,火鼎、碗,無論金的銀的,護衛長也都帶去了」。耶路撒冷淪陷,遭徹底毀壞,同時聖殿也被毀,尼布甲尼撒軍隊又把聖殿里的聖物掠走,連所有的銅器,包括銅柱、銅海、銅的盆座,都運到巴比倫去。因為在此之前,百姓已把聖殿變成了敬拜偶像的污穢場所,還在城中各家敬拜偶像,神的榮耀早已離開徒有虛名的聖殿,所以巴比倫軍隊燒毀的只是物質的外殼。巴比倫軍隊前兩次攻打耶路撒,並沒有大肆破壞,百姓還可以繼續在耶路撒冷居住。但由於百姓毫無順服悔改之意,仍在罪惡中頑梗地硬著頸項,所以神宣告【要以忿怒行事,我眼必不顧惜,也不可憐他們。】(結8:18)因此第三次神就允許巴比倫人「用火焚燒耶和華的殿和王宮,又焚燒耶路撒冷的房屋」,奪走了百姓在地上所有的倚靠,不得不順服神的管教。

【護衛長拿住大祭司西萊雅、副祭司西番亞,和三個把門的,又從城中拿住一個管理兵丁的官(或譯:太監),並在城裡所遇常見王面的五個人和檢點國民軍長的書記,以及城裡遇見的國民六十個人。護衛長尼布撒拉旦將這些人帶到在利比拉的巴比倫王那裡。巴比倫王就把他們擊殺在哈馬地的利比拉。這樣,猶大人被擄去離開本地。】「護衛長拿住大祭司西萊雅、副祭司西番亞,和三個把門的,又從城中拿住一個管理兵丁的官(或譯:太監),並在城裡所遇常見王面的五個人和檢點國民軍長的書記,以及城裡遇見的國民六十個人」。這裡說到的這些人,都是非常重要的人物,所以尼布甲尼撒不放過他們,把他們都殺了,至於剩下的那些人,都被擄去離開本地。在北國以色列被毀滅前,神差遣先知警告他們,以色列人卻不肯聽。之後神差遣更多的先知,更盡心竭力的傳達神的信息,猶大人照樣不肯聽。這就是為什麼以色列國被滅了,猶大國最後也落得國破家亡的結局。【至於猶大國剩下的民,就是巴比倫王尼布甲尼撒所剩下的,巴比倫王立了沙番的孫子、亞希甘的兒子基大利作他們的省長。眾軍長和屬他們的人聽見巴比倫王立了基大利作省長,於是軍長尼探雅的兒子以實瑪利、加利亞的兒子約哈難、尼陀法人單戶篾的兒子西萊雅、瑪迦人的兒子雅撒尼亞,和屬他們的人都到米斯巴見基大利。基大利向他們和屬他們的人起誓說:'你們不必懼怕迦勒底臣僕,只管住在這地服事巴比倫王,就可以得福。'】「至於猶大國剩下的民,就是巴比倫王尼布甲尼撒所剩下的,巴比倫王立了沙番的孫子、亞希甘的兒子基大利作他們的省長」。巴比倫王立基大利作省長,來管理猶大剩下來的百姓,這就把猶大國變成了巴比倫的一個省份。而四個軍長聽到這個消息便來到米斯巴見基大利,也許想慫恿他逃到埃及。所以基大利就叫百姓「只管住在這地服事巴比倫王」,這不是貪生怕死、賣國投降,而是順服神的管教,所以百姓「就可以得福」。

【七月間,宗室以利沙瑪的孫子、尼探雅的兒子以實瑪利帶著十個人來,殺了基大利和同他在米斯巴的猶大人與迦勒底人。於是眾民,無論大小,連眾軍長;因為懼怕迦勒底人,都起身往埃及去了。】「七月間,宗室以利沙瑪的孫子、尼探雅的兒子以實瑪利帶著十個人來,殺了基大利和同他在米斯巴的猶大人與迦勒底人」。「尼探雅的兒子以實瑪利」,是受亞捫王巴利斯指使(耶40:14) 去殺基大利,因為亞捫王想把剩下的百姓擄到亞捫(耶41:10),基大利就被以實瑪利帶來的一伙人給殺了。「於是眾民,無論大小,連眾軍長;因為懼怕迦勒底人,都起身往埃及去了」。這些人不肯順服神的話,堅持逃往埃及。在耶利米書43:5-7中說:【加利亞的兒子約哈難和一切軍長卻將所剩下的猶大人,就是從被趕到各國回來,在猶大地寄居的男人、婦女、孩童和眾公主,並護衛長尼布撒拉旦所留在沙番的孫子、亞希甘的兒子基大利那裡的眾人,與先知耶利米以及尼利亞的兒子巴錄,都帶入埃及地,到了答比匿。這是因他們不聽從耶和華的話。】猶大人已經落到如此悲慘的地步,還是不肯聽從耶和華神,這實在是很可悲的。

【猶大王約雅斤被擄后三十七年,巴比倫王以未米羅達元年十二月二十七日,使猶大王約雅斤抬頭,提他出監;又對他說恩言,使他的位高過與他一同在巴比倫眾王的位,給他脫了囚服。他終身常在巴比倫王面前吃飯。王賜他所需用的食物,日日賜他一份,終身都是這樣。】「猶大王約雅斤被擄后三十七年,巴比倫王以未米羅達元年十二月二十七日」,在尼布甲尼撒去世后,他兒子「以未米羅達」繼位,他卻善待約雅斤,「使猶大王約雅斤抬頭,提他出監;又對他說恩言,使他的位高過與他一同在巴比倫眾王的位,給他脫了囚服。他終身常在巴比倫王面前吃飯。王賜他所需用的食物,日日賜他一份,終身都是這樣」。《列王記》就結束在此。此時不肯順服神管教,逃亡埃及的百姓滅亡了。而不得不順服神的管教、被擄巴比倫的百姓,卻看到大衛的後裔約雅斤被巴比倫王抬舉。這是神恩慈的安排,為要鼓勵在被擄之中的猶太人,讓他們看到回歸曙光,也讓被擄的百姓知道,神還在掌管一切,祂並沒有忘記自己所立的大衛之約。因此猶大雖然亡國了,卻還有復興的指望,百姓只要順服神的管教、安靜等候,就能等到神帶領百姓回歸(耶25:12)。在古列元年,波斯王就下令神的百姓回歸耶路撒冷(拉1:1)。而《列王紀下》的最後兩章讓我們看到,神的百姓在管教中反抗或順服,就會帶來兩種不同結局。為此,願我們今天在因犯罪被神管教時,都要順服神的管教,這樣我們就能經歷到神的大愛和神恩典!阿們!
「創25: 1-34」「亞伯拉罕又娶了一妻,名叫基土拉。基土拉給他生了心蘭、約珊、米但、米甸、伊施巴和書亞……。」在創世紀第二十五章中記載了,亞伯拉罕的晚年,包括他的再婚及逝世,還有以撒的後代。這裡說亞伯拉罕「又娶了一妻,名叫基土拉」,別處聖經稱她為「妾」(代上1: 32),所以她在神面前的地位不能與撒拉相題並論。「基土拉給他生了心蘭、約珊、米但、米甸、伊施巴和書亞…。」基土拉的後代也是阿拉伯各族的祖先,他們並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10-8 19:52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