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核心價值」能引領社會思潮嗎?

[複製鏈接]

1393

主題

6772

帖子

2390

積分

六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2390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jydeng 發表於 2008-9-3 00:31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正序瀏覽 |閱讀模式
文章提交者:邗上朽翁 加帖在 原創評論 【凱迪網路】 http://www.

                        朽翁時評:「核心價值」能引領社會思潮嗎?

       《中國人事報》8月18日摘發李建華、姜國俊文章認為,統攝社會思潮是社會形態核心價值體系的首要功能。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吸收了人類歷史上出現過的價值體系的合理部分,有著廣泛的階級基礎、正確的思想基礎和合理的制度基礎,具有與時俱進、西我完善的特質,因而內在地具有強大的引領社會思潮的功能。充分發揮這一功能,即是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新形勢的必然需求,也是中國社會處於大變革時代的必然要求,還是當今世界形勢下確保意識形態安全的必然要求。
       當代中國面臨著多樣化的社會思潮,就其性質和社會作用而言,可以梳理出三種類別:既存在於歷史前進方向一致的正確思潮,又存在於歷史前進方向無涉的中性思潮,還存在於歷史前進方向相悖的錯誤思潮。因而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去引領社會思潮,也就必須相應梳理出三種緊密配合、互為支撐的路向:一是海納百川,廣泛聚合多樣化社會思潮中的積極因素;二是尊重差異,充分包容多樣化社會思潮中的中性因素;三是旗幟鮮明,著力批判多樣化社會思潮中的有害因素。
         **********************************************************  
       朽翁評道:這篇文章大而無當、不著邊際,是典型的官家文章或官樣應景文章。文章本身並無多大價值,然而「梳理」一下,指出其「大而無當、不著邊際」之所在,或許還有一點積極意義。
       作者所謂「社會主義核心價值」,只能是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科學發展觀」這一鏈條。從趨勢看,如果新一代領導人上台,這一鏈條還有繼續延伸的衝動。其中,馬克思主義已經被擠壓到只剩下「實事求是」四個字,馬克思主義的一系列重大命題或者被拋在一邊,或者被一些官家學者拿來捏橡皮泥。列寧主義則提也別提了。由於建國以來一系列重大歷史問題沒有徹底清算,所謂「毛澤東思想」中應該剝離的東西也沒有明確處理過。直到今天,「無產階級專政下繼續革命」的貨色還有意無意、用不同方式被應用著。至於鄧小平理論,張三拿來打李四、李四又反過來打張三的事太多了,誰有「鄧小平理論」的最後解釋權?於是,只剩下「三個代表」、「科學發展觀」等馬克思主義的「最新發展」。按作者說,這樣的「核心價值體系」「吸收了人類歷史上出現過的價值體系的合理部分」,這也誇張得太過分了!人類歷史上出現過哪些價值體系?這些價值體系的合理部分是什麼?這些作者都研究過了嗎?還「有著廣泛的階級基礎」,渾身煤灰的挖煤工與腰纏億萬的煤老闆都服膺同樣的「核心價值體系」,這不是天方夜譚嗎?再說,現在不是沒有「階級」了嗎?
      作者說,「當代中國面臨著多樣化的社會思潮」,這是不錯的。作者梳理出的三種類別太籠統了。具體說,一種是如作者所宣示的官方或官許的理論;一種是「左」的理論,仍然堅持馬克思主義的經典命題,仍然堅持毛澤東的「階級矛盾和階級鬥爭」學說,並據此批評官方或官許的理論,批評改革開放中的私有化(用官方的話就是「產權重組」)等等。一種是「右」的理論,他們則是大力宣傳「民主社會主義」,批評「暴力社會主義」,宣傳西方的價值觀念,批評共產黨的「集權統治」。多樣化者,主要也就是這三股勢力。按照作者的觀點,對「左」、「右」兩股勢力,都是應該「旗幟鮮明、著力批判」的。不是要「引領」嗎?對錯誤思潮不「著力批判」,如何能夠實現「引領」的責任?然而,當年鄧小平的主張卻是「不爭論」,後來的中共領袖們一直沿用至今。如果真的「旗幟鮮明、著力批判」,那中國的理論界將會有十分好看的「三國大戰」,惜乎這樣的大戰一直沒有發生。當今的「核心價值體系」不像當年的馬克思主義那樣,在各種反對思潮的圍攻下,表現出強烈的、一往無前的戰鬥風格。相反,在「左」、「右」兩種思潮面前雍容大度,從不正面回應。不過在必要的時候還是要「引領」一下的,那就是封殺,貼「封口條」。設「敏感區」,不許涉足。所謂「引領」者,也就是運用「公權力」封堵不同意見而已。中國的春秋戰國時期也有過「面臨多樣化社會思潮」的局面,那時候是「百家爭鳴」,統治者還沒有想到用「核心價值體系」去「引領」,那一段時期是中國歷史上唯一的一段學術黃金時期。後來統治者終於發現「核心價值體系」了,那就是儒家思想。這「核心價值體系」「引領」的結果,就是中國近兩千年的思想停滯,這樣的歷史經驗,難道不值得今天的有「引領」慾望的人深思嗎?
       有一些材料可以說明「引領」的實際效果。有資料說,在中共的幹部中認為理論學習是形式主義的比例高達70%以上,在各級官員中,迷信的、信風水的大有人在。據《羊城晚報》8月20日報道,在廣州有一撥一撥的官員信面相說,為了官運亨通扎堆去醫院做整形術。「核心價值體系」連自己的黨員幹部都「引領」不了,想「引領」「多樣化的社會思潮」,有這樣的能力嗎?當一種「價值體系」需要花很大力氣去確保自身的「意識形態安全」的時候,它還能有「強大的引領社會思潮的功能」嗎?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0 01:19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