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心靈] 去除小我 不貪求

[複製鏈接]

720

主題

736

帖子

1萬

積分

六級貝殼核心

Rank: 5Rank: 5

積分
10287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摘錄盧台長講述於觀音堂
佛法就是要除掉自己這個小「我」。不能有自己,什麼都想著自己,他就想不到別人了。一個人整天想自己「我很為難,這個人我不能怎麼樣,我那個人又不能得罪」,你想到最後,你想出來的一定是自私的心。例如:在單位里,你怕得罪老闆,又怕得罪員工,你是中間的一個經理,如果你動小腦筋,以為員工不知道你在老闆面前講他們的壞話,以為老闆不知道你在員工面前講很多對老闆不利的話,到最後,兩邊對起來,你就會被解僱了,結束了,這就是小「我」的結果,整天自私想解決問題的人最後得到的結果,就是自己自討苦吃。
要除掉小「我」。如何除掉呢?就是要懂得,我不為自己,就為眾生,我心中沒有自己,我想的都是別人,那麼你就去掉小「我」了。「我」一定是小的,眾生一定是大的,很簡單,天天想著自己的人,怎麼會想到大家呢?天天想著自己家裡幾個人的人,怎麼可能去救度眾生啊?天天為自己家裡,不想到眾生,這種人能夠成為菩薩嗎?自私啊,你們去看看來找師父看圖騰的,全部是為自己的,有幾個肯為眾生的?但是,現在的確有很多共修組的那些人,他們真的很好,他們打進電話全部都是為別人問的,他們的境界已經提高了。師父不要說你們在座的,你們每個人想一想,你們的心中想的是眾生,還是想的自己?想到自己的家,想到自己的孩子,都是為「我」啊,小「我」啊,小人啊。整天想自己就是小人,你們聽得懂嗎?小人就是天天想佔便宜,想保護好自己,而聖人就是整天想著眾生、幫助別人。
心要靜下來非常不容易。因為我們的心很忙碌,我們的心比我們的行為還要忙碌,你們想一想是不是這樣?我們的心每天都在不停地動,今天要這個,明天要那個,忙個不停,心不定啊,因為我們的這顆心忙習慣了,猶如這個人的腦筋動習慣了,他停不下來了。要懂得,我們的心稍微一靜下來,煩惱就會來,因為你們的煩惱太多了。心不能靜下來,心一靜下來,煩惱馬上就出來了,所以,很多人為什麼跟著師父念經的時候很容易睡覺啊?他一不講話,他就想睡覺了,因為煩惱來了。煩惱來了,如果你的心不散亂,你能靜下來,你能空下來,那你就是佛了。很多老闆在面試員工的時候,什麼都看得出來的。你的眼睛看哪裡,代表你什麼樣的心,你的動作,你站在人家面前的那種樣子,心慌不慌,沉著不沉著,你在吹牛的時候,你的體態會表現出吹牛的樣子,這裡面都是很有講究的,希望你們用菩薩的智慧來辨別別人的好壞。
能靜下來完全空,你就是佛,因為佛是真的能空的,而人是永遠空不了的,所以學佛要真空,人命在呼吸間,成佛也是在一呼一吸間。有一個人打呼嚕打得過頭了,窒息死亡,不是一呼一吸就走掉了嗎?成佛也是在你一念善和一念惡的當中。如果你走的時候都能夠行善念,你可以到天上去,所以,為什麼臨走的時候一念「阿彌陀佛」就能夠上天了,就是說的你們的一個念頭。
要懂得,因為你們的呼吸間都是心空。如果師父叫你們想著你們的呼吸,你們馬上就覺得呼吸困難了,你們不想的時候,是很自然地在呼吸,如果師父叫你們深呼深吸,用不了幾下,你們的氣就喘不過來了。人也是這樣,自然的東西能長久,不自然的東西不能長久,自己做好事,隨緣做好事,已經沒有覺得自己在做好事了,猶如你想著眾生,你就會很自然地想著眾生,而沒有想著自己。如果你說,今天我逼著自己做好事,就好像強迫自己深呼吸一樣,好事是做不長久的。所以,要真正地懂得心空,心裡完全是空的,這才是見真實相,就是你見到了人間菩薩的真實的本相。心空了,我沒有貪了,無所謂了,別人擁有跟我沒關係,我開心啊,看見別人沒有我難過,自己不想要,如果我有了也給你,孔融四歲讓梨,想想看,是不是這樣?這就是實相,見到真的實相就是見到了真的如來本性,如來本性就是我們原始的本性。
師父過去給你們上課的時候從來不講故事給你們聽,以後呢,也給你們講點佛菩薩的故事。文殊菩薩當年在人間也是有化身的,有一次有一個人碰到文殊菩薩,他問文殊菩薩:「你從哪裡來?要到哪裡去啊?」菩薩說:「前三三,后三三。」這個問話的人聽不懂文殊菩薩的話,實際上這個人聽不懂就是不開悟。菩薩是什麼意思呢?我從哪裡來?我沒有從哪裡來,我沒有過去,前三三都是沒有的,也沒有后三三,我沒有前,我沒有后,我不增,也不減,等於空,你問我從哪裡來?我怎麼知道啊?你以後到哪裡去?你怎麼知道啊?所以要增加自己的智慧,增加自己的智慧,實際上就是要開悟。《心經》裡面講「不增不減」,沒有自己的心念啊,增什麼?減什麼?你自己做的,增什麼,減什麼?有什麼可以增,有什麼可以減的?
人與人的相處是非常難的,難在每個人的命運不同,大家聽得懂嗎?為什麼你跟她談得來,卻跟我談不來?你們去想一想,很多高貴的人就喜歡跟高貴的人在一起,對不對啊?道理就是這樣的,因為他們過去來到人間受報的命運一樣。有的人喜歡跟有學問的人在一起,有的人喜歡跟做生意的人在一起,實際上就是你跟他們的命運有相似的地方。實際上,每個人的怨氣、嫉妒心、恨心和貪心都是不一樣的。如果這個人是整天想錢的人,你這個人又不在乎錢,你跟他在一起,馬上話不投機,因為這個人很窮,整天想錢,而你自己有錢,你對錢無所謂的,你不願意跟他講錢的事情,好了,談不攏了。為什麼談不攏呢?因為你前世做了很多的布施,所以這輩子才會有錢,而那個人上輩子沒有施捨,所以這輩子就沒有錢。學佛人要懂得異中求同,因為各種人的境界和他們的命運不同,但我們還是要救人,我們就要異中求同。什麼叫異中求同?雖然他很難相處,雖然他很討厭,雖然他怎麼樣、怎麼樣,但是,我們有共同的特點,因為我們都有一顆善良的心,我們都是學佛人,抓住這個共同點,你就能夠跟他交朋友了。你管他家裡什麼事情發生啊,他只要好好學佛修心就好了,別管那麼多。
禪是什麼?禪就是鍛煉自己去接受不同的人和不同的事物,就是安定自己的心。不要管別人是怎麼想的,面對不同的人,你都定得下來,就算是個很兇惡的人,或者是很善良的人,你的心都定得下來。不管碰到什麼事情了,我都能夠把心定下來,倒霉了,好運了,我全部能夠把心定下來,我不去貪,我不去追求,那麼這個人就擁有了「禪」。師父不是經常給你們講嗎,今天李嘉誠來了,你也是這個樣子,你把他當一個好朋友,僅此而已。今天來一個很窮的人,你們也把他當成佛友,這就是禪。今天你有好事情了,你定得下來,也是禪。你今天吃苦了,沒有好事情,你穩住自己,那也是禪,沒有分別心。有時人因為連自己都不了解,怎麼可能去了解他人呢?師父問你們,你們了解自己嗎?很多人發完脾氣后說:「我怎麼會做出這種事情啊?」「我這個人怎麼會發昏啊?」舉個簡單例子,有多少強姦犯、詐騙犯,為錢、為名、為利的人,在監獄里悔恨說:「我怎麼會做出這種事情啊?我不能原諒我自己。」因為你不了解你自己啊,所以,一個人連自己都不了解,你怎麼會了解他人,怎麼會救他人呢?
(轉載自盧台長博客-心靈法門倡導者)

**目前,全世界超過一千萬的人正在修持澳洲東方華語電台盧軍宏台長所教導的觀世音菩薩的心靈法門(誦經、放生及許願),以求病癒及生活美好。其法門中提到的小房子是指一套經文的組合(包括27遍大悲咒,49遍心經,84遍往生咒,87遍七佛滅罪真言)。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1 23:31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