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3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走好網路群眾路線要善聽敢聽

[複製鏈接]

302

主題

302

帖子

1928

積分

四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928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tongjizhong 發表於 2016-4-22 13:19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正序瀏覽 |閱讀模式
4月19日,在國家網路安全與信息工作座談會上,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各級黨政機關和領導幹部要學會通過網路走群眾路線,經常上網看看,了解群眾所思所願,收集好想法好建議,積極回應網民關切、解疑釋惑。(人民網)

截至2015年12月,我國網民總數達到約7億,佔全國總人口的50.3%,網民規模位列全球第一。這組數據,來自中國互聯網信息中心第37次《中國互聯網發展狀況統計報告》。習近平總書記在此次座談會上向各級領導幹部發出「上網令」,也正是基於如此龐大數據背後的聲音不可忽視、力量不可小覷、影響不可低估,而給領導幹部畫出的一條必走工作路線。

領導幹部對網上的聲音要善聽。宋朝歐陽修有言:俚言巷語,亦可取矣。春秋時候,鄭國曾設有專供鄉人聚會議政的鄉校。古往今來,但凡是開明的政治家都十分重視百姓的言論。誠如習總書記所言,網民來自老百姓,老百姓上了網,民意就上了網。時代發展到今天,老百姓的暢所欲言從線下到了線上,網民們參政議政的熱情和民權意識也不斷「升溫」,互聯網成為了新時代老百姓們議論時政的「鄉校」。在各大網路媒體、知名論壇上,每天都有大量網民就「家事國事天下事」發表著自己的見解。各大門戶網站,幾乎每天都有針對新聞事件、熱點報告展開的民意調查。全國人大代表周洪宇就曾表示:「我近5年來提交給全國人大的上百件議案和建議中,有相當多來自網友的建議和啟發」。網民的「俚言巷語」,藉助網路的便利性和互動性,得以更多的交流碰撞,也更容易擦出智慧的「火花」。「眾人拾材火焰高」,聚民智方能形成發展合力,因此,領導幹部只有多上上網,多聽多看多交流,善於從網路的各種聲音中汲取新思想、新觀念、新想法,藉助群眾智慧和群眾力量,才能與時俱進地推動工作開展。

領導幹部對網上的聲音還要敢聽。網路上也並非都是建言獻策的「好聲音」,「在網上,誰不知道你是條狗」,網路言論的匿名性和相對自由性,讓很多人披個「馬甲」就能上陣,批判性甚至侮辱性的「聲音」同樣大量充斥在網路空間,而尤以位居「網路黑五類」榜首的公務員幹部隊伍「受傷」最嚴重。所謂眼不見心不煩,一些領導幹部因此乾脆選擇對網路「閉上眼睛、捂住耳朵」。 「上網令」的發出,正是要這些領導幹部睜開眼睛、放下雙手,直面問題。一方面,讓一些習慣了聽場面話、奉承話的領導幹部,多上上網,讓耳朵習慣習慣尖銳的聲音,讓髮膚乃至靈魂為之一顫,是一種「吾日三省吾身」的良性刺激。另一方面,對於網路上一些不負責任、歪曲事實甚至散播謠言的言論,一些網民惡意宣洩情緒、放縱不良行為可以及時掌握、制止,掐斷問題「火苗」,避免擴大影響。從這個層面來講,領導幹部上網既要善於聽「好聲音」,也要敢於「再不好聽的話我們也要聽」,讓那些不那麼和諧的聲音成為自我凈化的「苦口良藥」、解決問題的「前卡首哨」。

「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作為一個全世界擁有網民最多的國家,領導幹部只有要多接接地氣,多上上網,聽民聲、聚民智、解民憂,才能真正用好群眾路線這塊「法寶」。

37

主題

1999

帖子

2436

積分

六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2436
4
ppooiiuu 發表於 2016-4-23 04:01 | 只看該作者
此帖僅作者可見

使用道具 舉報

11

主題

1781

帖子

2005

積分

五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2005
3
pztboy 發表於 2016-4-23 02:23 | 只看該作者
此帖僅作者可見

使用道具 舉報

37

主題

1999

帖子

2436

積分

六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2436
沙發
ppooiiuu 發表於 2016-4-22 20:54 | 只看該作者
此帖僅作者可見

使用道具 舉報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7-21 11:37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