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獻計「十三五」信息化建設 網路強國夢要走六條路

[複製鏈接]

249

主題

346

帖子

1701

積分

四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701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backchina258 發表於 2015-12-18 13:41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正序瀏覽 |閱讀模式

  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互聯網協會理事長鄔賀,中國電子貿促會常務副會長龔曉峰
  浙江在線烏鎮12月17日訊(浙江在線記者/童俊 首席編輯/趙潔)17日下午5點30分,烏鎮的夜幕已經降臨,室外的溫度也驟降到零下。此時,烏鎮的「景行枯」咖啡館內,4位學者與一群記者圍坐在一起侃侃而談,熱火朝天。
  正在進行的是第二屆世界互聯網大會第九場新聞發布會,圍繞"十三五期間信息化建設展望」主題展開。 4位學者分別是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互聯網協會理事長鄔賀銓,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院長曹淑敏,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電子科技集團總工程師吳曼青,中國電子貿促會常務副會長龔曉峰。
  一群人把咖啡館擠得滿滿當當,感覺不是一場發布會,更像是一場學術沙龍和頭腦風暴。
  會後,老記們直呼過癮,不愧是院士和科學家,果然有乾貨,有含金量。

記者和嘉賓互動


  網路大國到網路強國有多遠
  還要走六條路
  浙江在線記者率先提問,為什麼說中國是網路大國而不是網路強國?大國向強國的跨越,還需要哪些質的飛躍?強國夢能否在「十三五」期間實現?
  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互聯網協會理事長鄔賀銓清晰地指出,中國網民普及率明年可能超過50%,高於全球平均水平。儘管離發達國家還有差距,但我們絕對數大,所以我們是當之無愧的網路大國。但這並不代表我們就是網路強國,要成為強國,還要走六條路。
  第一條路是基礎設施建設。習近平總書記的五大主張第一條就是加快全球網路基礎設施建設。目前,我國基礎設施在東部和西部、城市和農村都有差距,數字鴻溝還比較大。
  第二條路是應用建設。面向產業的應用剛剛起步,面向消費的應用也不能只停留在電子商務。習近平總書記說發展互聯網的目的是為了普惠13億人口。但是現在還有一半人還沒有接入甚至不會使用互聯網。
  第三條路是技術和產業建設。電腦晶元是國外的,操作系統是微軟的,核心技術上中國對外依存度還很高。在第八屆「中美互聯網論壇」上,15家中國互聯網企業加起來的市值不及蘋果一家公司高,所以在產業方面也有差距。
  第四條路是網路安全建設。2015年中國的網路攻擊增加了571%,網路安全形式非常嚴峻。
  第五條路是網路話語權建設。鄔賀銓說,這兩年中國開始重視在國際互聯網的話語權,提出要參與國際互聯網的治理。這屆世界互聯網大會可以明顯地感到中國在世界上比較響亮地發出了我們的聲音,要互聯互通、共享共治。我們反對網路的壟斷,反對網路的霸權主義,我們要讓全世界人民都能受益,符合全世界大多數國家的利益。
  第六條路是法治建設。國外互聯網立法相對完備,有幾十個法律,而我國的互聯網法律相當缺乏。很欣慰的是十八屆五中全會決定實施網路強國戰略,全國人大也加快了立法的進程。
  「網路強國夢本身就是中國夢的一部分,要實現這個夢,還有很長的路要走。」鄔賀銓說,強國的過程永遠是一個挑戰,整個國家和社會各都應該共同努力。希望到2020年,我們在網路強國上能邁出重要步伐。
  「十三五」互聯網創新的新期待
  基礎創新、應用創新、管理創新
  互聯網創新是本次大會政要、專家、企業家關注的焦點話題。那麼在「十三五」期間,互聯網創新將會有哪些新的期待呢?
  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電子科技集團總工程師吳曼青說,講互聯網+,首先得有網路可加,可仍有很多地方網路無法覆蓋,比如海上、邊疆等地區,因此在互聯網擴展的過程當中也會產生一些新的創新。
  中國電子貿促會常務副會長龔曉峰則認為,創新的方向關鍵在於「應用」,應用得好就可能創新。創新包含商業模式創新、管理模式創新、娛樂方式創新等,所以互聯網創新就是要跟生產方式、生活方式、管理方式、娛樂方式等緊密結合起來,只有這樣才有可能找到創新點。
  「我們的互聯網不是空中樓閣,要接地氣。」龔曉峰說,中國13億人口就是我們的創新方向,這就是市場。有差距不怕,問題就是機會,小問題小機會,沒問題沒機會,解決互聯網的各種問題,這個過程就是培育機會的過程。縮小差距的過程就是挖掘潛力的過程,所以創新的方向就是「應用」兩個字。
  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院長曹淑敏說,創新有三個層面。基礎設施創新是互聯網的基礎。應用創新則體現在與產業融合過程中,要跟互聯網深度融合,是跨界的融合創新。管理創新很重要,在互聯網應用當中很多模式可能對過去是很大的顛覆,比如互聯網約車平台對原有計程車的衝擊就很大,包括醫療也是一樣,都是挑戰現有的制度、機制、體制,能不能適應互聯網,要在這個領域創新,而且這個領域的創新更加根本、徹底。
  「十三五」是5G的關鍵年
  最早到2020年可商用
  未來五年,互聯網依然會保持高速發展,作為基礎的通訊技術特別是5G概念在中國將會有這樣的發展呢?
  通訊技術專家曹淑敏說,「十三五」期間,5G是形成標準,走向商用最關鍵的五年。
  從全球來看,今年剛推出一個5G願景,定義了5G的八種能力和三種應用場景,明年開始做標準化。所以從目前來看,5G真正可商用的話,最早也要到2020年。
  對於我國來說,產業的創新能力和應用能力都在大幅度提升。以4G為例,4G發牌照才兩年,用戶就已經超過3億,佔了全世界三分之一的用戶和二分之一的基站。國務院副總理馬凱曾提出中國在2020年力爭提供5G商用。我們在參與制定5G國際標準過程中全面部署了5G的關鍵技術研究、設備研發等工作,還會開展5G相應的技術實驗,這些工作都為2020年國內的5G商用以及在國際上的產業打下基礎。
  網路基礎設施完善後,上網資費是否能進一步下降。對此,曹淑敏和鄔賀銓的觀點是一致的,單位流量資費肯定會下降。但是人們使用網路時長增加,使用軟體增多,總體資費可能隨著網路發展趨勢有上升走向。舉一個例子,雙十一搞促銷,單個商品的價格便宜了,你就會買很多,這會導致雙十一的總體花費會高於平時的消費額。
  針對消費者並不買賬運營商推出的「流量不清零」,吐槽流量消耗速度太快,曹淑敏建議,運營商公開流量消費記錄,像查話費一樣的能查流量記錄,讓消費者」流「的明白。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1 15:41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