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烏克蘭東部成被遺忘世界 居民窘迫在「左右」之間

[複製鏈接]

302

主題

302

帖子

1928

積分

四星貝殼精英

Rank: 4

積分
1928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tongjizhong 發表於 2015-11-18 17:52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正序瀏覽 |閱讀模式
在持續的貿易禁運之後,基輔和頓涅茨克之間的貿易已經慢慢恢復,但那些生活在戰爭前沿地區的烏克蘭人民生活依然困難,戰爭隨時可能回來。

烏克蘭小城阿夫迪夫卡的居民都很有幽默感,黑色幽默感。

當你拜訪青年街20號――城市邊緣的一幢9層住宅樓時,這種黑色幽默感就體現得尤為明顯。樓前是電車軌道,但已經很久沒有電車駛過;軌道前面是黑色的未開發地,再往前幾百米就是小樹林。

阿夫迪夫卡人管這幢住宅樓叫「Rasukrashka」,這個詞的意思是彩色圖書里未上色的圖片輪廓;這幢住宅樓還有一個綽號叫「點對點」。這就是青年街20號的建築現在看起來的樣子,事實上,它連被稱為一個建築都很勉強。所有的門都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些臨時湊合用的膠合板,窗戶上滿是洞眼,大部分陽台也都遭到了毀壞。但就是這樣一幢住宅樓,裡面仍住著18戶人家。

這幢建築位於烏克蘭東部衝突雙方交火的前線。小樹林那邊是斯巴達廣場,廣場的那邊就是頓涅茨克機場的跑道,或者說,那邊是一堆被燒毀的鋼筋混凝土外殼。衝突期間,沒有一個地方的戰鬥比機場附近更激烈。

「Rasukrashka」的位置直對著頓涅茨克,衝突雙方交火時,幾乎每天都有炮彈在這幢住宅樓爆炸。這幢建築里最後失去生命的是一位老奶奶和她的孫子。今年7月,一陣炮擊過後,人們在一堆瓦礫下面發現了老奶奶,她的孫子則在鄰居家的門框下面。

「希望他們是最後的死者。」一名士兵說,但他的話說得很沒有底氣。他所在的部隊在附近的一個建築里建立了掩體,雖然已經停火,但最近這些天又能夠聽見隆隆的炮聲。

但是,全世界已經不再關注烏克蘭,人們把目光轉向了敘利亞,轉向了湧向歐洲的潮水般的難民,而這場發生在歐洲大陸邊緣的戰爭幾乎被遺忘了。但戰爭並不會因為被遺忘而結束,它只是處在休眠狀態,隨時準備再爆發。

對於阿夫迪夫卡的居民來說,戰爭仍是他們生活的一部分。因為戰爭,他們與頓涅茨克首府失去了聯繫,與那些幾百公裡外的有著購物中心、醫院和電影院的大城市失去了聯繫。雖然一度中斷的電已經重新接通,但是仍然沒有熱水,很多商店的櫥窗都是半空的。10月底接連下了好幾天的雨,讓這座小城看上去像座公墓。

阿夫迪夫卡已經成了把烏克蘭一分為二的象徵:阿夫迪夫卡的這邊,是烏克蘭政府的控制區;而那邊,就是東部分離主義分子的控制區。現在戰鬥已經基本停止,但雙方陣營的敵意絲毫沒有減弱,這邊稱呼那邊為「恐怖分子」,那邊又稱呼這邊是「法西斯」。

烏克蘭不能沒有頓涅茨克,頓涅茨克也不能沒有烏克蘭。這話雖然有官方宣傳的意味,卻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事實,烏克蘭和頓涅茨克都有很多對方沒有的東西。當然,即使在目前這種局勢下,依然有一些人能夠賺取利潤。

對於這一點,誰還能比穆薩・馬戈梅多夫認識得更清楚?他是阿夫迪夫卡焦化廠的總負責人,阿夫迪夫卡焦化廠曾是歐洲最大的焦化廠。目前,這家工廠每天生產8500噸用於鍊鋼的焦炭。馬戈梅多夫說:「去年冬天,我們相信自己正面臨災難,工廠將被摧毀。」

馬戈梅多夫今年45歲,他的老家在北高加索地區的俄羅斯達吉斯坦共和國。他穿著Metinvest公司的紅白兩色制服,Metinvest公司是烏克蘭最富有的寡頭雷納托・阿克梅托夫所有的鋼鐵和礦業企業。

「這個焦化廠是他財富帝國的基石,」馬戈梅多夫說。他站在窗口指著一排溫度達到上千攝氏度的焦爐,焦爐里發出嘶嘶聲。爐門打開時,有毒的黃色蒸汽傾瀉而出,整個工廠都被灰塵和煙霧覆蓋著。這家廠1963年建成投產,看上去就像是早期工業文明的產物。

衝突剛剛開始時,阿克梅托夫就逃到了基輔。作為曾經的「頓涅茨克王」,他是被推翻的總統亞努科維奇的主要「錢袋子」之一,但他對亞努科維奇的作用直到今天都沒有被完全搞清楚。去年,他曾經稱分離主義者為「強盜和掠奪者」,但從那以後,他便開始謹言慎行,把全部精力放在了拯救自己的商業帝國上。

10月底,烏克蘭人開始參加地方選舉,但是在阿克梅托夫最大的鋼鐵廠所在的馬里烏波爾市,投票卻被取消了。投票取消的原因是發現了大量錯票,這些錯票由阿克梅托夫所擁有的一個印刷辦公室印製。這位億萬富豪非常渴望和任何地方的政客搞好關係,事實上,他一直在同時向烏克蘭衝突的雙方提供幫助,因為他的商業帝國同時位於烏克蘭衝突雙方控制的地域。

烏克蘭東部局勢的荒誕在阿克梅托夫的商業帝國得到了完整體現。他位於阿夫迪夫卡的焦化廠的原料主要依靠東部分離主義勢力控制區域出產的煤礦,生產的焦炭主要供應給他自己控制的鍊鋼廠,很多鍊鋼廠同樣位於東部分離主義勢力控制的區域。但是鍊鋼廠出產的成品必須從烏克蘭政府控制的港口運出去。事實上,烏克蘭東部的經濟對於鋼鐵出口的依賴性非常大,這也解釋了為什麼阿夫迪夫卡成為衝突雙方爭奪的重要目標。

「我們持續生活在緊急狀態下,」馬戈梅多夫說,「該地區的橋樑和鐵軌都被炸毀,沒有更多的煤炭運進來,高壓線也壞了,工廠還發生了無法撲滅的大火,9名工人被打死,700人逃離,目前大約還有3700人在這。」

最近16個月,馬戈梅多夫大部分時間都呆在辦公室里,辦公室後面就是他睡覺的房間,裡面有一張臨時的床,他的防彈背心放在床的旁邊。

因為12次炮擊和衝突,馬戈梅多夫一度不得不關閉焦化廠。但是簡單地關掉機器等於是破壞設備,設備必須保持溫度,熱量來自氣體,而氣體則是生產焦炭時產生的副產品。

現在這些情況都已成歷史,但是馬戈梅多夫又面臨著其他新問題。焦化爐每天要用掉12000噸煤,這些煤現在都來自西方,有些甚至來自14000公里以外的美國或澳大利亞,然而,離焦化廠只有幾個小時車程的頓涅茨克和盧甘斯克,就出產大量高品質的黑煤,只不過基輔的烏克蘭政府對東部分離主義勢力控制地區進行了貿易禁運,任何違反禁令與分離主義地區進行貿易的人都將被控「幫助恐怖分子」。

不過從歷史上看,在任何一場戰爭中,都無法中斷本方與敵方的貿易。馬戈梅多夫在焦化廠的業務上也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當被問到焦化廠有沒有「越境」交易時,他先是保持了一段時間的沉默。「是的,」他最後說道,「我們從『盧甘斯克人民共和國』的克拉斯諾頓購買了煤。」不過他補充說,他們每月從那裡購買的煤都不超過10000噸。

那麼焦化廠生產的焦炭是不是運往分離主義勢力控制的區域,比如位於頓涅茨克附近、同樣屬於阿克梅托夫的葉納基耶沃鋼鐵廠?

「是的,但是這家鋼鐵廠是向烏克蘭政府納稅的,這也是為什麼基輔政府允許我們往那裡運焦炭的原因。」馬戈梅多夫說。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5 15:46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