倍可親

回復: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中國官場的新十大警示

[複製鏈接]

278

主題

336

帖子

597

積分

禁止發言

積分
597
跳轉到指定樓層
樓主
aapp2011 發表於 2011-10-6 19:12 | 只看該作者 回帖獎勵 |倒序瀏覽 |閱讀模式
中國官場的新十大警示

發表時間: 2011-10-04 23:40   讀者評論 1 條

近幾年,中國發生的許多重大安全疏失和貪污事件,經過網民在微博的迅速傳遞,短時間就可以傳遍各地,讓做壞事的人幾乎是無所遁形。最近,有網民整理出幾起著名的網路公共事件,編成了順口溜來諷刺這些官員們。

最近,在微博流行的「官場新十大警示」,每項「警示」背後,其實都是著名網路公共事件的影子。如,接受採訪不講胡話;開會發言不抽名煙;商務應酬不戴名表;公務活動不開名車;基層視察不打雨傘;發表大作不抄名文;與人約會不發微博;尋花問柳不寫日記;災難發生不露笑容;突發事件不當新聞發言人。

過去兩年發生的重大事件,例如錢雲會事件、李剛事件、郭美美事件、還有引人關注的溫州動車追尾事件,這些都顯示了微博巨大的威力。特別是動車事件,網民在微博上對細節的質問,迫使當局做出反應。

人物博報總編王松興:「這幾年很多貪官,所謂很多地方的政府官員,他們很多不檢點的行為,網路就像一面鏡子一樣,每個人的為人處事,還有各種行為方式,都應該想想,這麼多的網民都在關注著。」

學者認為,網路微博的興起,一則喜一則憂,喜的是太陽底下沒有什麼可掩飾的,憂的是這5億互聯網用戶的另一端,控制權還是在中共。不過,《瞭望》新聞周刊發表評論文章,有官員認為,不少基層幹部依然用對待傳統媒體的心態和方式來對待具有高度開放、互動、參與的新興輿論場,必然會在新媒體輿論場的「暴風驟雨」中敗下陣來。

憲政學者陳永苗:「原來的地方政府,他實際上他的訊息來自對本地區的事物都可以控制的。他的習慣是,當他可以控制的住的話,能夠壓抑的住的話,他覺得是個安全的,當包括網路輿論出現的時候,他發現網路的力量超出他的控制的範圍,那麼他就立即陷入一種恐慌當中。」

中共互聯網信息辦公室9月 29號公布的最新資料,大陸互聯網用戶已經突破5億,互聯網普及率接近40%,約有一半以上的中國網民通過社交網路溝通交流,分享信息。

《瞭望》引述互聯網管理部門官員,接受媒體採訪時的話說:「對互聯網存在不同程度的畏懼與畏難心理,是當前幹部群體中較為突出的問題。」

憲政學者陳永苗:「我好幾年前說,網路媒體是一個虛擬的天安門廣場,之所以今天的微博能存在中國政治中起到有一點作用,主要是還是取決於中央政府想利用微博來控制地方政府,那現在的微博或者是網路媒體,實際上是中央政府來咬出地方政府的一條狗。如果哪天中央政府覺得重大危機來了,就看看你說的,就是所有物資條件、設備條件,都掌握在中央政府手上,他把你的線拔掉,你所有的網路都沒了。」

《南方日報》稍早前報導,「官本位」的思想,讓大陸許多無能的貪官們認為,貪贓枉法只要表面隱藏好,就可以高枕無憂。事實上,當事情發生,網路輿論持續不斷的追責,網民們看不到真相不罷休的力量,這已經不是官方媒體單方面避重就輕就可以交代過去的。

       
我要告訴可貴的中國人,快快做出明智的選擇:遠離中共邪黨,「三退」保平安。
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

本版積分規則

關於本站 | 隱私權政策 | 免責條款 | 版權聲明 | 聯絡我們

Copyright © 2001-2013 海外華人中文門戶:倍可親 (http://big5.backchina.com) All Rights Reserved.

程序系統基於 Discuz! X3.1 商業版 優化 Discuz! © 2001-2013 Comsenz Inc.

本站時間採用京港台時間 GMT+8, 2025-8-18 20:32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